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趋势

合集下载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
索状神经系统比链状神经系统更集中:
两条纵行神经索合二为一;前3对神 经节合而为脑;食管下神经节也由头 部后3对神经节愈合而成
各环的神经节分段归并 神经节向前部集中,提高了‘头化’
程度
脑发达,分为:前脑,中脑,后脑
精品课件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较
精品课件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总结
在演化阶段上地位越高的动物,其神经系
精品课件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精品课件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

1. 神经系统的雏形

2.原始的神经系统

3.网状神经系统
到 复
4.. 索状神经系统
精品课件
1.神经系统的雏形
➢ 原生动物门纤毛纲中的草履虫,每一根纤
毛是由位于表膜下的一个基体发出来得, 每个基体发出一细纤维,向后伸展一段距 离与同排的纤毛小根联系起来,成为一束 纵行纤维,各种小纤维连接成网状,它们 有传导冲动和协调纤毛的活动的功能。
是动物界中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 。 神经细胞之间一般以突触相连接,也有非
突触的连接。
神经细胞与内、外胚层的感觉细胞、皮肌
细胞相连接。
感觉细胞与皮肌细胞形成神经肌肉体系。
腔肠动物没有神经中枢,其神经系统为扩 散神经系统。
精品课件
网状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
水螅的神经系统
1.最简单的网状神经系统 2.神经细胞体位于皮层和外层 的基部 3.神经细胞伸出纤维相互连接 (突触),形成神经网 4.无中枢和周围之分,即神经 细胞分散 5.口锥部神经细胞略多,但未 集中,无中枢作用
精品课件
2.原始的神经系统(海绵动物)
神经元之间没有真正的突触性联系, 也没有接受感觉和支配运动的技能。 (不是真正意义的神经系统)

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

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

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早期的人类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复杂的神经系统。

但是,随着时间和演化的推移,他们的神经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揭示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

1. 早期人类的神经系统早期人类的神经系统并不像现代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复杂。

他们对环境感知有限,只能通过视觉和嗅觉等有限的感触来感知世界。

他们的神经系统主要是针对生存而进化的,如面对危险时会自动产生反应以保护自己。

这种神经系统被称为原始的“响应反应系统”。

2. 神经元的发现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

它们是神经信号传输的主要途径。

斯方克尔和克拉莫弗斯基等科学家于1891年首次描述了神经元的构造和基本功能。

他们的研究为神经科学打开了一扇大门,许多后来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3. 神经系统的进化人类的神经系统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成为现在这样的复杂系统。

现代人类的神经系统与早期人类相比进化了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展出了更加高级的大脑皮层,这使我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考和判断。

这些进化也对语言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神经元的其他功能除了传递信号之外,神经元还具有其他功能。

例如,他们可以产生和调整化学物质,以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神经元的这些功能不仅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功能,还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5.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像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和帕金森氏症等都与神经系统有关。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

我们的神经系统肯定还有很多未知的方面有待探索,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努力寻找新的突破。

6.人工智能和神经系统的联系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神经系统的研究也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工智能研究依赖于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理解,这是因为很多人工智能应用的工作原理都是基于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行为。

神经系统在胎儿时期就开始发育,而成年后又会经历许多变化。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以期加深读者对这一主题的了解。

一、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胎儿的神经系统就开始发育。

在全胚期,胚胎体内的外胚层细胞会发育成为神经板,这是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

此后,神经板会在头部和躯干的两端分化成为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两个重要的细胞类型。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单元,它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所有的身体行为。

神经胶质细胞则在神经系统中起着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它们与神经元一起构成了神经系统。

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并在分化和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神经元网络和神经胶质网。

这些网络和网格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系统,使得人体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二、儿童期神经系统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神经系统会经历许多变化。

例如,在儿童早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密度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神经元在这个阶段会不断生长和分裂,而神经胶质细胞则负责支持和滋养这些神经元。

此外,在儿童期,神经系统的分化和组织也会经历诸多变化。

例如,儿童的前额叶皮层,这是人体最高级的思维中心之一,会逐渐发育和壮大。

这使得儿童能够执行越来越复杂的任务,例如学习语言和理解抽象概念。

然而,儿童期神经系统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变化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果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或受到创伤,就可能出现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问题等问题。

三、成年期神经系统的变化当人体成熟成年后,神经系统仍然会经历诸多变化。

例如,在成年早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密度会逐渐下降,这是因为神经元的生长和分裂开始减缓,而老化和死亡的速率却开始加快。

浅谈神经系统的进化历程

浅谈神经系统的进化历程

浅谈神经系统的进化历程摘要神经系统是随着动物进化而不断进化发展的,可以说动物的进化程度越高,神经系统的分化程度就越高。

在不同阶段神经系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进化过程中有几次突跃,最终进化为人类的高级神经系统。

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

从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

从原始的感觉神经到具有初步应激反应的网状神经,再到如环节动物门呈节索状串联神经,构成索状神经系统,再进一步进化形成神经管,脊神经,经过大自然物种不断适应环境,出现了大脑的分化和分区。

关键词神经经系统进化神经元脑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一、感觉细胞1.单细胞生物的刺激感应。

原生动物尚未形成神经系统,但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可趋向有力的刺激而避开有害的刺激,草履虫的刺丝泡遇到刺激时可以释放刺丝。

2.多细胞动物感觉细胞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海绵,就已经存在一个原始的神经系统,它具有两种类型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之间没有突出的联系,也没有接受感觉和支配运动的机能,因为海绵动物营固着生活,不需要太复杂的神经支配,所以在进一步进化上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以来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网状神经1.无体腔动物在两胚层的腔肠动物体水母中,以观察到集结性神经元,可以认为在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中开始出现神经成分趋向集中的某些特征。

如水螅,它的神经细胞连接成弥散型的最原始的神经网,机体的反应仍然是“全反应”型,即神经冲动的传导没有一定的方向性,没有中枢和外周的极性之分,任何一点的刺激可引发全身性反应。

2.真体腔动物典型的软体动物神经系统是由脑、侧、脏、足四队主要神经节和期间的联络神经所构成。

但头足类的神经系统发达且集中,由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及交感神经系统三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又分为脑神经节、脏神经节和组神经节。

之后,随着胶质细胞的出现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的真体腔更为发达,同律分节为重要特征,每一节都一个神经节,这就加快了运动过程中的反应速度。

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趋势

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趋势

认知心理学第二次作业1、简述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趋势?答:1)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的进化经历了网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节状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等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脑的出现在神经系统的进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脑成为调节和支配动物行为的最高司令部。

从低等的脊椎动物(如鱼),到高等脊椎动物(如人类),脑是进化是遵循以下方向不断完善的: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在动物进化史上,脑或神经系统的大小与动物行为的复杂程度是相关的;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在脊椎动物脑的进化中,新皮层大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等。

2)神经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的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其各自的发展:周围神经系统有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各自顺势发展,边缘系统比脑干、间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

在系统发生的阶梯上,哺乳动物以下的有机体没有边缘系统,随着人类的进化边缘系统好像能抑制某些本能行为的模式,是机体对环境的变化能做出更好的反应等。

2、简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其分类?答: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胞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的差别,有圆形、锤体形和星形等几种,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树突则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形状如树的分枝,其作用类似于电视的接收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一般较长,其长度从几十微米到一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2)神经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成单级细胞、双级细胞核多级细胞,按功能可以分成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动物脑进化的趋势

动物脑进化的趋势

动物脑进化的趋势动物脑进化的趋势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从简单的神经系统到复杂的脑部结构。

这一过程涉及到各种动物种类,包括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通过演化的过程,动物的大脑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在进化的过程中,动物的大脑逐渐增加了大小、形状和复杂性。

这种进化的趋势是由多种因素所驱动的,包括环境的变化、生物学的竞争和社会结构等。

以下是关于动物脑进化趋势的一些重要方面:1. 大脑大小:随着动物的进化,大脑的大小逐渐增加。

大脑的大小通常与动物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有关,因此,大脑的大小可以被看作是智力的一种指标。

然而,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例如,鲸鱼拥有巨大的大脑,但其智力水平尚不清楚。

2. 大脑形状: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大脑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不同类型的动物拥有不同形状的大脑,这些大脑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动物的生存方式和行为习性。

例如,狐狸和狼的大脑呈长形,适应它们在野外狩猎的生活方式。

3. 神经细胞结构:随着进化,动物的神经细胞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包括神经元的数量、连接和分布等方面。

这种变化反映了动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4. 生活方式对大脑的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条件对动物脑的进化产生了各种影响。

例如,一些动物种类由于其需要解决复杂的生存问题,如觅食、繁殖和社会交往,因此它们的大脑发展得更加复杂。

而对于一些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的动物种类,它们的大脑可能并不像复杂动物那样发展得那么复杂。

5. 社会结构对大脑的影响:动物的社会结构也对大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一些社会性动物,如灵长类动物和狮子等,因为它们需要协作和复杂的社会交往,因此它们的大脑结构更加复杂。

而对于一些孤居生活的动物种类,它们的大脑结构可能并不像社交性动物那样复杂。

总的来说,动物脑进化的趋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需求而发展出的复杂的生物机理。

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

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

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人类神经系统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系统,它是人类复杂的体系之一。

通过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了解人类从古代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神经系统。

人类神经系统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十亿年前的海绵动物。

它们有一定的反应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的进化逐渐使神经系统发展成为更加复杂的结构。

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成为海龟和鳄鱼这类爬行动物的神经系统。

在这些动物的神经系统中,脊髓和脑干等结构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器官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到了哺乳动物时期,神经系统的发展又迈上了新台阶。

哺乳动物的大脑开始增大,脑皮层得到了更加显著的发展。

脑部的磷酸化学机制发生了变化,从而提高了神经传递的效率。

与此同时,哺乳动物的感官器官也在不断得到改进,许多物种的视力和嗅觉等感官已经与它们的生存方式密不可分。

在现代人类的神经系统中,各种感觉器官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其中,视觉和听觉器官已经相当精细,人类的眼睛和耳朵极大地帮助了人类的生活与工作。

此外,人类的脑皮层也经过了发展,比哺乳动物的脑皮层更为复杂,并且可以帮助人类处理更加抽象的信息和情感。

另外,人类大脑中的灰质与白质比例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人类大脑中的白质相对于灰质的比例更高,白质可以加速神经信号的传输,另外,人类的神经元数量也比较多,可以处理更加复杂和多样的信息。

总的来说,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但其发展历程却也充满了未来的可能性和创新。

目前,人类对神经系统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尤其是在神经形态学和神经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神经的进化

神经的进化

神经系统的进化一、神经系统的发生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

在地球形成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度很高,一切元素都呈现气体状态。

后来温度下降了,才有了岩石、水和大气等无机物。

大约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物,即生命现象。

生命出现以后,又不断发展和分化,大约在几亿年前、产生了动物和植物的分化。

动物出现以后,又不断地进化,开始是无脊椎动物,后来是低等脊椎动物.再到高等脊推动物。

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神经系统,以后又产生了脑,这就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图2—1)。

一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它是一团形态不固定的原生质。

胞体向不同方向伸出长短不同的突起、叫伪足。

变形虫虽然很简单,但能对外界多种刺激作出反应,如趋向有利刺激(食物),避开有害刺激(玻璃丝);饱食以后不再对食物发生反应等。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而是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

不过,在变形虫身上可以看到其结构的初步分化,即有内浆和外浆之分。

外桨在身体表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内浆在身体里面,负责体内的功能。

外浆与内浆的分化是动物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

从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

从多细胞动物开始,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为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分化。

低等多细胞动物已经有了专门接受某种刺激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逐渐集中,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这样,动物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便借助神经系统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如水蝗、海蜇、水母等(图2—2)。

以水螅为例,它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指状,上端有口,周围长有6至8个触手,全身布满细胞,这种细胞按功能分成三类:①感觉细胞。

分布在身体表面、在口和触手上密度最大,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外界刺激.如化学的、温度的、光线的和机械的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1、简述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趋势?
答:1)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的进化经历了网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节状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等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脑的出现在神经系统的进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脑成为调节和支配动物行为的最高司令部。

从低等的脊椎动物(如鱼),到高等脊椎动物(如人类),脑是进化是遵循以下方向不断完善的: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在动物进化史上,脑或神经系统的大小与动物行为的复杂程度是相关的;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在脊椎动物脑的进化中,新皮层大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等。

2)神经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的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其各自的发展:周围神经系统有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各自顺势发展,边缘系统比脑干、间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

在系统发生的阶梯上,哺乳动物以下的有机体没有边缘系统,随着人类的进化边缘系统好像能抑制某些本能行为的模式,是机体对环境的变化能做出更好的反应等。

2、简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其分类?
答: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胞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的差别,有圆形、锤体形和星形等几种,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树突则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形状如树的分枝,其作用类似于电视的接收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一般较长,其长度从几十微米到一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2)神经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成单级细胞、双级细胞核多级细胞,按功能可以分成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其联络作用。

3、简述神经冲动的传输方式?
答: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的重要特性,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

神经冲动传输的特点是:
1)它传输的是一种生物电脉冲信号,表现为一定的锋电位。

锋电位能保持一定的振幅大小,在短时间内不需耗氧供能而不衰减。

2)锋电位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刺激强度的大小只能影响频率的高低,而不改变锋电位的振幅大小。

因而它所传输的信号是一种“数字信号”。

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一条神经于包含着许多条神
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神经冲动基本上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所传达的信息准确可靠地到达神经中枢。

4、简述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答: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及脊髓。

脑又可分为四个部分:脑干(延髓、脑桥与中脑)、小脑、间脑、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综合分析从全身各个系统来的信息,并向全身各个部分发出指令。

其中脊髓和脑干是较低级的中枢。

大脑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它控制着脑的其他部分及行髓的活动,是人体最高的调节器。

在大脑有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运动中枢、锥体外运动中枢、内脏活动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中枢,能完成许多复杂的反射活动,具有学习、记忆、思维、推理等高级职能。

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指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包括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所有的神经细胞(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等。

周围神经的功能是:将来自机体各个部位的感受器(感觉细胞、感觉器官)的信息传至中枢,供中枢神经分析综合,冉将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传至各系统、器官的效应器,以调节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从而将中枢神经与机体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
(1)脑神经:共12对,直接与脑部相连,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

(2)脊神经: 31对,与脊髓相连。

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对。

5、简述大脑的结构?
答: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

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左右,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大脑比脑干出现得晚,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

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叫大脑皮质层,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

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的随质组成,叫白质。

它负责大脑回间、叶间、两半球间及皮层与皮层下组织间的联系。

其中特别重要的横行联络纤维叫并肑体,它位于大脑半球底部,对两半球的协同活动有重要作用。

6、大脑皮层分布及其功能?
答:大脑皮层机能分区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一批颅相学家。

他们根据头部的隆起部位来确定一个的人格和智力,相信脑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心理官能。

其中以布鲁德曼在1909提出的皮质分区图为大家公认,其有:
1)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接受光刺激)、听觉区(接受声音刺激)和肌体感觉区(接受皮肤与内脏的各种刺激)。

这是接受与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其中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
处,机体感受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

2)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Brodmann4区。

简称运动区。

3)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

4)联合区:包括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前额联合区。

这个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7、简述内分泌腺的作用及其分类,并举例?
答:人身上的腺体有两类,一类是有管腺或外分泌腺;另一类是无管腺或内分泌腺,它的分泌物由腺体细胞直接渗入血液或淋巴,并影响有机体内其他细胞的功能。

其中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决定:身体的发育、一般的新陈代谢、心理发展、第二性征的发展、情绪行为、有机体的化学合成。

内分泌腺可分为一下几类:1)甲状腺,其气管下端两侧左右各一个,它所分泌的激素为甲状腺素,这种激素能促进机体的代谢机能,增进机体发育的过程。

甲状腺机能亢进,可使人胃口大增,病人狂吃、狂喝,但不能增加体重,他们变得过分敏感,过分紧张。

相反,甲状腺分泌不足,则使人精神迟钝,记忆减退,容易疲劳等。

2)副甲状腺,是甲状腺包囊内四个卵圆形的小体。

它所分泌的激素为副甲状腺激素,对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副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人反应迟钝,肢体的运动不协调。

3)肾上腺,其位于肾脏上端,左右各一个。

每个肾上腺又分皮
质和髓质。

(1)皮质分泌的激素有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统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

(2)髓质分泌的激素有肾上腺素(量较多)和去甲肾上腺素(量较少)。

这两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大致相同,但也有某些差别。

具体地说,它们都能使心脏收缩力量加强,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可以使皮肤和腹腔的小动脉收缩,使心脏和骨骼肌等处的血管舒张,而去甲肾上腺素对全身的小动脉(冠状动脉除外)都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它们都能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以及使贮存脂肪分解,但是,肾上腺素对升血糖的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更强些,而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大于肾上腺素的作用;它们都能促使支气管的平滑肌舒张,因此常用于支气管痉挛而引起的哮喘的解痉,但是,肾上腺素比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更强。

4)脑垂体,垂体垂体悬垂于脑的底部,所以也叫做脑垂体或脑下垂体。

它呈卵圆形,大小如豌豆,由一短柄与丘脑下部(也叫下丘脑)相连。

垂体可以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腺垂体是腺体组织,而神经垂体是神经组织。

垂体由前叶、中叶、后叶三部分组成。

垂体是人体内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结构复杂,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广泛,并且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性腺,男性的性腺叫睾丸,女性的性腺叫卵巢,它们分泌不同的性激素(性荷尔蒙)。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

雌性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乳腺导管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如乳房的发育。

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和乳腺腺泡的发育。

睾丸在性成熟时开始分泌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有促进精子生成,促进男性生殖
器官发育并维持其正常活动,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等作用,如声音的变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