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H3C路由交换技术个人总结

H3C路由交换技术个人总结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课程: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报告姓名:周闯班级:网络104指导老师:吴敏君实训时间:2011/8/28—2011/9/30项目一交换网络组建实验1.1 交换机端口镜像配置实验目的掌握H3C交换机端口镜像的配置命令和方法。

实验设备2台交换机;2台计算机,Windiwos XP操作系统,安装超级终端程序;1条Cosole电缆(RJ45-DB9型);3条双绞线。

实验拓扑图实验的主要命令monitor-port Ethernet port number mirroring-port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3 both monitor-port mirroring-port both显示汇聚端口组的相关信息#交换机A[SwitchA]display mirrorMonitor-port:Ethernet0/24Mirroring-port:Ethernet0/1 bothEthernet0/2 bothEthernet0/3 both#交换机B[SwitchB] display mirrorMonitor-port:Ethernet1/0/24Mirroring-port:Ethernet1/0/1 bothEthernet1/0/2 both实验总结其实镜像端口简单的说,就是把交换机一个(数个)端口(源端口)的流量完全拷贝一份,从另外一个端口(目的端口)发出去,以便网络管理人员从目的端口通过分析源端口的流量来找出网络存在问题的原因。

指定的镜像端口不能为汇聚端口。

当新的镜像端口设置后,原有的镜像端口将被自动取消,被镜像端口不变。

常见问题若端口已配置成为镜像端口或设置了端口隔离,则不能对其进行端口汇聚的配置。

某些型号交换机(如S2126),没有指定镜像端口就指定被镜像端口是不能操作成功的。

某些型号交换机(如S2126),当被镜像端口存在时,删除镜像端口是不能操作成功的。

016--《H3C认证网络工程师-H3C路由交换技术》 大纲及进程表 (网工 两年) (90+90课时)

016--《H3C认证网络工程师-H3C路由交换技术》 大纲及进程表 (网工 两年) (90+90课时)

《H3C路由交换技术》教学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18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90 课时,实验课时为90 课时,适用专业: TC精英教育网络工程专业使用,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章节号章节名称理论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说明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5 5第2章局域网技术基础12 12第3章广域网技术基础7 7第4章网络层协议原理12 12第5章传输层协议原理 5 5第6章应用层协议原理 5 5第7章以太网交换技术12 12第8章IP路由技术12 12第9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8 8第10章网络优化和管理基础12 12课时小计90 90课时总计180《H3C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非标教材(自选)课程性质:选修课先修课程:网络基础适用专业:TC教育各专业使用教材:《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下册)(H3C网络学院系列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执笔人:王海军审稿人:叶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H3C网络学院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对建设中小型企业网络所需的网络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网络模型、TCP/IP、局域网和广域网接人技术、以太网交换、IP路由、网络安全基础、网络优化和管理基础等。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依托H3C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精心设计的大量实验,有助于读者迅速、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考核方法《H3C路由交换技术》为考查课程,采用做案例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以案例形式进行考核,课程学完后学员可自愿参加H3C公司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

三、课程的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完成操作,同时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H3C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讲解

H3C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讲解

H3C⽹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讲解H3CNE⽹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的演化计算机⽹络⾄今共经历4个时期:第⼀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的远程联机系统(FED前端机)第⼆代: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IMP接⼝报⽂处理机)第三代:在OSI标准的基础上,具有统⼀⽹络体系结构(OSI)第四代:将多个具有独⽴⼯作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路由功能完善的⽹络软件实现⽹络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Internet)下⼀代:因特⽹、移动⽹、固话⽹的融合(IPv6)⼆、计算机⽹络的类型按地理覆盖范围:lan、man、wan、Intenet按⽹络拓扑结构:星状、环状、总线、混合状、⽹状按管理模式:对等、C/S三、衡量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1、带宽:数字信道上能够传送的最⾼数据传输速率2、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3、传播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四、⽹络标准化组织1、美国国际标准化组织(ANSI)2、电⽓电⼦⼯程师协会(IEEE)3、国际通信联盟(ITU)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5、电⼦⼯业联合会(EIA)6、通信⼯业联合会(TIA)7、Internet⼯程任务组(IETF)第2章OSI参考模型与TCP IP模型分层的有点:1、促进标准化⼯作,允许供应商开发2、各层间独⽴,把⽹络操作划分成复杂性低的单元3、灵活好⽤,某⼀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其他层,设计者可专⼼开发模块功能4、各层间通过⼀个接⼝在上下层间通信⼀、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产⽣背景1、OSI(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8年所定义的开放式系统模型,它描述了⽹络层次结构,保证了各种类型⽹络技术的兼容性、互操作性。

各⽹络设备⼚商按照此模型的标准来开发⽹络产品,实现彼此的兼容。

2、TCP/IP协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IEEE提出,是⽬前应⽤最⼴、功能最强⼤的⼀个协议,已成为计算机相互通信的标准。

H3CSE笔记-H3C大规模网络路由技术

H3CSE笔记-H3C大规模网络路由技术
* 核心层:OSPF、IS-IS、BGP。 汇聚层:OSPF、IS-IS。 接入层:RIP-2、静态路由。 WAN 连接:BGP、静态路由。 * 大规模网络的路由可靠性需求: :核心层:路由协议路径自动冗余。汇聚层:路由协议路径自动冗余、区域划分隔离路由故障。 WAN 连接:BGP 汇聚层、浮动静态路由。 * 大规模网络的路由可扩展性需求:1、采用 VLSM 规划有利于路由聚合;2、协议分层架构与网络分层相结合;3、路由度量值符合 网络发展需要。 * 大规模网络的路由可管理性需求:1、调整路由开销、路由属性和优先级以影响协议的选路;2、用路由过滤、路由策略、MPLS/VPN 等技术来控制路由的学习和传播范围;3、用 PBR 控制 IP 报文的定向转发。 * 网络路由快速恢复需求: :1、邻居失效快速侦测:快速 Hello、BFD;2、路由快速收敛:增量路由计算、部分路由计算、LSP 快 速扩散;3、快速重路由技术:IP 快速重路由汇聚层、MPLS 快速重路由。 * 解决 IP 地址短缺:1、公有地址短缺是 IPv6 的驱动力;2、IPv6 的优点:地址空间极大增加、IP 地址自动配置、QoS 增强、内 置 IPSec。 * BGP 端口号是 179,支持 CIDR,只发送增量路由条目。BGP 会话是基于 TCP 的点到点的单播连接。 * 发送 BGP 消息的路由器成为 BGP 发言者(BGP speaker) ;相互交换消息的 BGP 发言者之间互称为 BGP 对等体(BGP Peer) 。 * BGP 路由默认通告原则: (总之:只有在同一 AS 中,从一个 IBGP 邻居收到的路由条目将不会传输给另一个 IBGP,可以防环) IBGP:a、从一个 IBGP 邻居收到的路由条目将不会传输给另一个 IBGP; b、从一个 EBGP 邻居收到的路由条目将能够传输给自己的 IBGP 和 EBGP 邻居。 EBGP:a、从一个 EBGP 邻居收到的路由条目将传输给自己所有的邻居。 * BGP 中所说的全连接并非指是物理上的全链接,而是指同一 AS 内,每个路由器之间都直接或间接建立了 IBGP 邻居关系。如此, 那些没有直接 IBGP 关系的路由器之间要想建立 IBGP 关系就要,建立 TCP 连接,如:路由之间使用 IGP 协议 OSPF 做到联通。又如: 【RT1----RT2----RT3】三台路由器同在 AS 内,RT1 与 RT2,RT2 与 RT3 已建立 IBGP 邻居关系,但 RT1 与 RT3 之间并不能通讯,若 要建立全连接,需要建立 RT1 与 RT3 之间的 IBGP 关系,可以使用 OSPF 使 RT1 与 RT3 之间建立 TCP,然后做 IBGP 邻居关系。 * BGP 同步:从一个 IBGP 邻居收到的路由条目,必须通过 IGP 协议也收到,才能放进 BGP 路由表中。同步说的就是 BGP 与 IGP 的 同步。BGP 只有挑选*>最好的路由放入路由表之中。 * BGP 的消息类型: Open:用于建立 BGP 对等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包含:BGP 版本 v4.0,自己的 AS_ID,BGP RID; (类似 OSPF 的 hello 包) Keepalive:周期性地向 BGP 对等体发出 Keepalive 消息,保持连接的有效性; (默认每 60s 发一次,HoldDown time 180s) Update:携带的是路由更新(删减、增加)信息; Notification:当 BGP 检测到错误状态时,就向对等体发出 Notification 消息,之后 BGP 连接会立即被关闭。 BGP 的 RID(全网唯一)选路过程:a、手工指定;b、选择本地最大的 Loopback 接口;c、选择本地最大的物理接口。 * BGP 协议状态机:

(H3CNE)H3C认证网络工程师V7 题库(93)(1)

(H3CNE)H3C认证网络工程师V7 题库(93)(1)

H3C认证网络工程师V7(H3CNE-GB0-191)答案为红色1.要在路由器上配置一条静态路由。

已知目的地址为192.168.1.0,掩码是20位,出接口为GigabitEthernet0/0,出接口IP地址为10.10.2.202.1,那么配置命令为_____。

(单选)A.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48.0 10.10.202.1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40.0 GigabitEthernet0/0C.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40.0 10.10.202.1D.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48.0 GigabitEthernet0/02.PCA、PCB分别与交换机SWA的端口Ethernet1/0/2、Ethernet1/0/3相连,服务器与端口Ethernet1/0/1相连。

如果使用端口隔离技术使PC间互相隔离,但PC都能够访问服务器,则需要在交换机上配置哪些命令?(多选)A.[SWA-Ethernet1/0/2]port-isolate enable group 1B.[SWA]port-isolate group 1C.[SWA-Ethernet1/0/3]port-isolate enable group 1D.[SWA-Ethernet1/0/1]port-isolate uplink-port3.如果数据包在MSR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匹配多条路由项,那么关于路由优选的顺序描述正确的是_____。

(单选)A.Cost值越小的路由越优先B.preference值越小的路由越优先C.掩码越短的路由越优先D.掩码越长的路由越优先4.在打开debugging调试以后,可以使用____命令关掉debugging。

构建H3C高性能园区网络 读书笔记 上

构建H3C高性能园区网络 读书笔记 上

STP RRPP Smart link(智能链路)等技术基本上是都针对二层网络设计Monitor Link专门负责对上行链路的监控,一旦发现上行链路全部故障,设备立即关闭下行链路而触发Smart Link的倒换,可实现网络链路的快速高效冗余备份。

Vrrp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提供边缘网关主备备份IRF (智能弹性架构)堆叠实现设备级的N+1冗余备份,保证不间断业务PIM采用RIF(逆向路径转发)技术转发组播报文的组播报文路由协议之一IGMP Soonping 以IGMP协议报文为基础,通过监听客户端和网关设备之间的交互来完成组播与成员关系的维护(基于VLAN实现)。

组播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常见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技术有802.1x认证,集中Mac地址认证,portal认证以及综合802.1x 认证的端口安全技术。

VLAN传统的以太网帧中添加了4个字节的802.1Q标签后,成为带有vlan标签后的帧Vlan id=0用于识别帧优先级,vlan id=4095作为预留值IEEE 802.1Q定义了一个新的字段,用于标识以以太网帧所属的VLAN,这个字段添加在以太网帧的源MAC之后TPID包含了一个固定值:0x8100端口所属的vlan称为端口缺省vlan,又称为PVID 缺省情况下所有端口的缺省值为vlan1只允许缺省vlan的以太网帧通过的端口称为access端口,Access端口在收到以太网帧打上VLAN标签,转发出端口是剥离vlan标签。

允许多个vlan帧通过的端口称为Trunk端口PVID是在某端口上进行设置固定标签,用于让某些vlan在交换机上不打标签就可通过Hybrid端口既可以用于在交换机之间互联,也可以用来连接终端主机或路由器的设备常见vlan划分方式:基于MAC地址的vlan、基于ip子网的vlan 依次顺序匹配基于协议的vlan 基于端口的vlan通用的动态vlan配置技术为GVRP(GARP VLAN 通用属性注册协议)GVRP的组播目的MAC地址为:0180.C200.0021GVRP端口注册模式:Normal模式、Fixed模式、Forbidden模式GARP定时器:Hold定时器、Join定时器、Leave定时器、LeaveAll定时器Vlan基本配置:vlan xx(创建vlan)、port interface-list(添加端口)、基于端口的vlan xxPort Ethernet x/x在接口视图下port link-type trunk(端口链路类型为trunk)Port trunk peimit vlan xx (允许vlan通过当前trunk端口)当执行undo vlan命令删除的vlan是某个端口的缺省vlan,对Access端口来说缺省vlan 恢复到vlan 1,对Trunk和Tybrid端口,端口的缺省vlan不会变。

1.1.1H3C认证网络安全工程师(H3CNE-Security)培训

1.1.1H3C认证网络安全工程师(H3CNE-Security)培训
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
最大学员人数
20 人
课程时长
0.625 工作日,其中上机操作 0.25 工作日。
H3CNE-Security
H3C 用户技术培训大纲
-003 防火墙用户管理
预备知识
熟悉计算机操作、Windows 操作界面。 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 TCP/IP 协议原理。
课程目标
了解用户认证背景。 掌握 AAA 技术认证原理。 掌握防火墙用户管理的配置。
培训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总时长 (工作日)
上机时长(工 作日)
-001
网络安全概述
0.250
-002
防火墙基础技术
0.625
0.250
-003
防火墙用户管理
0.500
0.125
-004 -005
防火墙安全策略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0.625 0.875
0.250 0.375
-006
VPN 技术
1.125
课程内容
用户认证背景。 AAA 技术原理。 防火墙用户分类。 防火墙用户管理及应用。
培训方式
课堂讲授。
最大学员人数
20 人
课程时长
0.5 工作日,其中上机操作 0.125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日.
H3CNE-Security
H3C 用户技术培训大纲
-004 防火墙安全策略
预备知识
熟悉计算机操作、Windows 操作界面。 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 TCP/IP 协议原理。
H3CNE-Security
H3C 用户技术培训大纲
-005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预备知识

H3CNE 复习参考资料2

H3CNE 复习参考资料2

H3CNE认证构建中小企业网络2第六章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6.1培训目标广域网协议概述、HDLC协议原理及配置、PPP、MP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X.25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帧中继协议原理及维护6.26.2广域网协议概述●广域网简称W AN (wide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广域网是一种跨地区的数据通讯网络,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设备作为信息传输平台●广域网主要用来将距离较远的局域网彼此连接起来对于OSI参考模型,广域网技术主要位于底层的3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WAN技术Network Layer(网络层) X.25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 LAPB、Frame Relay、HDLC、PPP、SDLCPhsical Layer (物理层) x.21bits、EIA/TIA-232、EIT/TIE-449、v.24、v.35、EIA-530广域网连接方式:一、点到点连接:主要形式有拨号电话线路、ISDN拨号线路、DDN专线、E1线路等。

链路层上的封装协议有两种:PPP和HDLC、PPP协议是华为路由器上的确省封装。

二、分组交换方式:多个网络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共享一个点到点的连接,也就是说这条连接不是被某个设备独占,而是由多个设备共享使用。

网络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虚电路VC”来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通常这种连接要经过分作交换网络,而这种网络一般都由电信运营商来提供。

常见的广域网分组形式有X.25、帧中继(Frame Relay)、A TM等。

PacketR RSwitching分组交换设备将用户信息封装在分组或数据帧中进行传输,在分组头或帧头中包含用于路由选择、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信息。

6.3HDLC协议原理及配置6.3.1 HDLC协议原理标志地址控制信息帧校验标志●面向比特●透明传输-----零比特填充法●运行于同步串行线路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数据必须是规定的字符集,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3C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IP基本原理
1、IP相关协议号:TCP协议号为6,UDP协议号为17,工作于传输层。

2、ICMP、IGMP、ARP、RARP工作于网络层。

3、网络接口层:以太网、令牌环、FDDI、HDLC、PPP、X.25、帧中继、PSTN、ISDN等
4、用唯一的IP地址标识每一个节点
5、用唯一的IP网络号标识每一个链路
6、IP路由器选择适当的路径将IP包转发到目的节点
7、IP网络由多个网段构成,每个网段对应一个链路
8、路由器负责将网段连接起来,适配链路层协议,在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9、网络号用于区分不同的IP网络
10、主机号用于标识该网络内的一个IP节点
11、网络号和主机号全为0时,代表所有网络,常见于指定默认路由。

12、网络号和主机号全为1时,代表全网广播地址,代表所有节点。

13、若目的地址所处网络号与本机所处网络号相同,则目的处于直连网段
14、路由器经过查找路由信息判断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15、ICMP消息可分为ICMP差错消息和ICMP查询消息
16、32位IP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用以标识网络和主机
17、主机将跨网段IP包交给默认网关,路由器负责跨网段转发数据包
18、ARP协议用于把已知的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19、RARP用于在数据链路层地址已知时解析IP地址
20、ICMP定义了网络层控制和传递消息的功能
21、TCP/IP协议族的传输层协议主要包括TCP和UDP
22、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它支持在并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
23、UDP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支持在较可靠的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或用于对延迟较敏感的应用
24、传输层的作用: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服务、维护连接状态、对应用层数据进行分段和封装、实现多路复用、可靠地传输数据、执行流量控制。

25、TCP/UDP端口号:Telnet(23)、FTP(20/21)、Http(80)、SMTP(25)、DNS(53)、TFtp(69)、SNMP(161)、BootP(67、68)。

26、TCP协议号为6 ,UDP协议号为17。

27、TCP连接的建立
28、TCP和UDP经过端口号标识上层应用和服务
29、TCP经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
30、TCP经过校验和进行差错校验,经过序列号、确认和超时重传机制实现可靠传输,经过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31、UDP实现简单,资源占用少,实时性强,适用于可靠性高的网络和延迟敏感的应用
32、构建大、中、小型企业网络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
33、控制路由器和交换机工作的核心软件是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
34、路由器的作用:①连接具有不同介质的链路②连接网络或子网,隔离广播③对数据报文执行寻路和转发④交换和维护路由信息
35、路由器的特点:①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②根据网络层信息进行路由转发③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④支持丰富的链路层协议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36、交换机的作用:①连接多个以太网物理段,隔离冲突域②对以太网帧进行高速而透明的交换转发③自行学习和维护MAC地址信息
37、交换机的特点:①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②提供以太网间的透明桥接和交换③依据链路层的MAC 地址,将以太网数据帧在端口间进行转发
38、Comware是设备运行的网络操作系统,H3C产品的核心软件平台
39、Comware的特点:支持IPv4及IPv6多协议、支持多CPU、
路由和交换功能融合、高可靠性和弹性扩展、灵活的裁减和定制功能
40、路由器是利用三层IP地址信息进行报文转发的互联设备
41、交换机是利用二层MAC信息进行数据帧交换的互联设备
42、路由器、交换机的运行依赖的软件核心是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
43、H3C Comware软件平台是H3C IP网络设备的核心软件平台
44、能够经过Console、AUX、Telnet和SSH多种途径,搭建网络设备配置环境
45、H3C命令视图
用户视图
设备启动后的缺省视图,可查看启动后基本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
系统视图
配置系统全局通用参数的视图
路由协议视图
配置路由协议参数的视图
接口视图
配置接口参数的视图
用户界面视图
配置登陆设备的各个用户属性的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