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切眼开口安全技术措施(2021)

开切眼开口安全技术措施(2021)
开切眼开口安全技术措施(2021)

开切眼开口安全技术措施

(2021)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40

开切眼开口安全技术措施(2021)

第一章概况

一、工程概况

S4001开切眼设计总长度250m,坡度为5-8°,巷道净高3300mm,净宽7600mm,本巷道沿4号煤层底板掘进,留底煤500mm,支护方式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顶和老塘帮锚杆为高强度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规格为Φ22×2400mm,顶部间排距800×800mm,老塘帮间排距为900×800mm;锚索为Φ21.8×8300mm,打设方式为五花布置;顶部及老塘帮网片采用金属铁丝网护帮;工作面煤墙及二次刷扩侧采用Φ20玻璃钢锚杆,长度1800mm,锚杆间排距为900×800mm,采用尼龙网护帮。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资料S4001工作面开切眼处在4号煤层中,煤层平均

厚8.59m,性脆、易片落、煤层瓦斯含量较低,其中多数瓦斯煤样均未检测出瓦斯,成份均以氮气及二氧化碳气体为主。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其岩粉量在75~85%之间,煤样火焰长度大于400mm,同时根据区内开采的煤矿调查资料,煤层也具有爆炸性,掘进时要防止煤尘过量积聚。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本巷道掘进中无断层。巷道掘进中发现淋(出)水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掘进,查明异常区的富水情况,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掘进。

第二章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平面图(见附图)

二、巷道开口位置:

1、拨门方位:180°

2、开口点坐标:以地测科现场实测数据为准。

三、巷道断面形状及断面尺寸(见附图)

开切眼巷道形状为矩形,净高3300mm,净宽7600mm,净断面积25.08m2。

第三章施工方案

一、开切眼与回风顺槽相交处加固方案

S4001工作面开切眼与回风顺槽相交处(即四通口)在回风顺槽原有支护的基础上采用锚索+11#矿工钢托梁联合支护,矿工钢托梁长7m,共加固三道,具体方案详见附图。

二、开口施工方案

待开切眼四通口处加固完成后,为使综掘机顺利转向进行综掘施工,用综掘机刷掉二次切眼起始位置的煤墙,尺寸为3.5×3.5m,面积为12.25m2,抹角处顶部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锚杆规格为Φ22×2400mm螺纹钢锚杆,锚索为Φ18.96×8300mm高强度钢绞线,采用金属铁丝网护顶;帮部采用Φ20×1800mm玻璃钢锚杆,采用尼龙网护帮。

综掘机转向成功摆正位置后即开始一次开切眼部分的施工。

第四章施工方法

一、开口处施工方法

开口处采用综掘机刷扩施工。

二、开切眼上端头四通口顶部加固施工方法

S4001工作面开切眼与回风顺槽相交处(即四通口)在回风顺槽原有支护的基础上采用锚索+11#矿工钢托梁联合支护,矿工钢托梁长7m,共加固三道,每道托梁需打设5根锚索,锚索型号为Φ21.8×10300mm钢绞线,间排距为1600×1600mm,托板为150×50×16mm 钢板,每根锚索使用2卷MSK2360、1卷MSCK2335锚固剂,预紧力不低于300KN。施工时原则上要求三道托梁间排距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但考虑到回风顺槽顶板凹凸不平的现状,为了使矿工钢托梁能紧贴顶板,施工现场可适当调整托梁位置,但应保证支护强度。

三、开切眼抹角及开口段施工方法

1、待开切眼四通口处加固完成后,为使综掘机顺利转向进行综掘施工,可用综掘机刷掉二次切眼起始位置的煤墙,采用综掘机辅以风镐刷扩、逐棚掘支的方法施工。刷够设计尺寸并找好线,找掉危矸活石,再打锚杆、挂网,然后进行锚索支护。二次切眼起始位置的煤墙抹角尺寸为3.5×3.5m,面积为12.25m2,抹角处顶部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锚索型号采用Φ21.8×10300mm钢绞线,托板为300×300×16mm钢板,高度不小于56mm,每根锚索使用2卷MSK236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