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不是韩寒
梁冶中梁稳根的儿子不好当

梁冶中梁稳根的儿子不好当作者:雷晓宇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51期提起三一重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要问梁稳根是谁?恐怕能答上来的人不多。
2011年9月初,年度“胡润百富榜”出炉,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成为首富。
随后,福布斯公布了2011中国富豪排行榜,梁稳根以个人净资产93亿美元,约合590亿元人民币再次登顶。
“双料新首富”让很多人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这位低调的湖南老板。
但他的独子梁冶中却说:“做梁稳根的儿子不好当、父亲笼罩在我身上的光辉太大了,很难超越——但又必须超越——否则我算什么?”这个世界其实每天都在上演“穷光蛋变富豪”的故事,然而由一穷二白晋升为“中国首富”的版本却几乎没有。
而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是个特例。
55年前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无房无地、已经穷到快要讨饭的边缘,今天他却可以坐拥几百亿资产。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商业王国还在扩张。
从长沙市区开车到三一集团总部需要40分钟,沿途经过“三一大道”和“三一路”,最后就能看到大片的厂房、办公楼和变形金刚一样的吊臂泵车,太阳一照,远处正在施工的脚手架变得刺眼。
而梁稳根的儿子梁冶中却到了“不得不”接手父业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未来可能“不得不”继承它。
拧巴的小梁总梁冶中是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独生儿子。
2006年夏天,梁冶中从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进入三一集团,历任车间调度员、财务本部副总经理和团支部书记。
他的秘书和他同年,叫他“梁先生”。
更多的人叫他“梁总”,要是梁稳根也在场,就叫他“小梁总”。
“我不喜欢人家叫我梁总。
梁总,那是我爸。
”他说,“可我也得用这个身份。
既定事实,改变不了它,就利用它。
”梁冶中现在使用的是父亲以前的办公室。
房间很大,楼层层高有4米,但是有点空,办公家具也是老旧款式。
他说,有时候坐在这儿觉得特紧张,好在可以抽烟。
桌上有他一周的日程表。
这天是8月21日,礼拜四,他上午有3个会,分别讨论财务本部的工作安排、近期外汇风险管理和未报废物资的处理。
韩寒:你好、谢谢、对不起_名人故事

韩寒:你好、谢谢、对不起2014年,韩寒32岁。
熟悉他的人感觉,他已悄悄收起了锋芒,过上了“主流”生活。
这两年,他没出新小说;他有了女儿韩小野;他创办电子杂志“一个”,在APP上知名度很高;他开始在instagram上不停地放女儿的照片,粉丝呼天抢地争当“上门女婿”;他筹拍的首部电影作品《后会无期》也隆重上映。
现在的韩寒,更轻松,更好玩,更接地气。
你好,沉静的“韩少”对于名气这回事,韩寒坦言:“每个阶段都不一样。
最开始从默默无闻到走到街上有人认识,让签名,有采访,确实会有一些成就感,觉得蛮享受这种名气带给你的光环。
但一个人出道15年了,如果还在享受名气这些虚荣的东西,那肯定是个没出息的人。
”30岁前,韩寒的“锋芒”无须多言。
他认为,写作是他所做的其他事情的一个总根基,“我在小说里表达的东西,其实也是我在别的媒介中表达的一切”。
从文字到电影,郭敬明有着强大的粉丝群体,让“小时代”大收获。
从这一点来说,韩寒也不逊色。
对于别人预测《后会无期》票房号召力能达到7亿,韩寒清醒地回应:“凭什么你就觉得我不会搞砸,所谓微博粉丝之类的都是空的,是无法转换的,一个人再火,几十万铁杆粉丝最多了。
如果片子不好,是无法支撑起一部电影的。
”谢谢,“三重转变”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导演的“三重转变”,韩寒说,这三种身份只是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自己。
“其实坚持做一件事并不一定有效,重要的是自己在做的这件事适不适合自己。
作家和赛车手,我做得都还算不错,至于导演,我现在还不知道,但这是我30岁以前的梦想,至少现在我还是很有热情的。
”同时,他更毫不掩饰对“跨界导演”的赞美,“没有他们的成功,我实现电影梦,是不可能得到这么大空间和自由度的,要感谢徐峥、赵薇,当然还包括郭敬明等人为跨界导演铺平了道路。
”他再次证明自己的时间到了——《后会无期》定档7月24日。
故事梗概为:在最东边一起长大的几个年轻人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前路。
横跨大陆的自驾旅途上,那些传奇经历与际遇让他们各自有了不同的命运归宿。
韩寒简介_韩寒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韩寒为什么要读韩寒一段以来,韩寒这个少年作家成了广大中学生的热门话题,《三重门》、《零下一度》成了中学生的抢手读物,不少女生以他为偶像,争分夺秒地阅读他的文字。
还有中学生煞费苦心为他建了个人网站。
去年12月9日中央二台播放了韩寒与有关专家的对话,当屏幕上打出韩寒的特写镜头时,部分女生大声尖叫,上课时间已到,当老师要求关掉电视时,学生竟然与老师发生了冲突……上述现象令我深思:中学生出书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为什么学生们偏偏要读韩寒?韩寒值得他们如此投入精力和时间吗?不可否认,韩寒的文章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那幽默诙谐的个性化语言、打破常规的大胆比喻显示了他娴熟地把玩文字的功夫。
“布像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撑足了杯子。
”(《杯中窥人》)“看来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候火车是同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诸如此类的文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令人耳目一新;那字里行间透溢出的不留情面的批判锋芒,让人感受到一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少年锐气,从而不得不感叹他的少年老成。
他成熟的思想和老到的文笔非一般同龄人所能及,“反正我自叹不如。
”一位写作基本功不错的中学生如是说。
因欣赏他的文采而读他的书,这是部分学生的阅读心态。
但单是这部分学生远远不足以构成《三重门》的庞大读者群(我购于2000年12月的版本已是第18次印刷了)。
在韩寒“全面发展必然导致全面平庸”等“至理”的旗帜下,聚集着一大帮追随者。
他们要么是有偏科倾向,且有一技之长,想像韩寒一样靠特长立足的学生;要么是完全不堪重负,一心渴望逃脱学习牢笼的学生。
韩寒的倡议及“身体力行”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极好的放松借口。
“父母不理解我,老师不理解我,惟有这兄弟理解我。
”他们的心在仓皇逃遁的旅途上暂时找到了一方躲避的绿荫,尽管也会隐约感觉到这绿荫类似海市蜃楼。
可以说韩寒以他的才气为这类学生出了口气,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对抗现实的痛快,一种逃避学业的轻松。
《飞驰人生》观后感15篇_2

《飞驰人生》观后感15篇《飞驰人生》观后感1寒假里,听爸爸妈妈说到有部电影名字叫《飞驰人生》,我就感觉这个电影一定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大年初一,我们全家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飞驰人生》讲了一个赛车手的故事。
张驰,曾经的五连冠赛车手,车神一般的存在。
当年为了给收养的孩子上户口,无奈参加了非法赛车,结果被赛车协会禁赛五年。
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生活中甚至拿着脸盆当方向盘在模拟练习赛车的驾驶。
张驰的儿子张飞,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小年纪也懂得了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道理。
五年后,为了养子张飞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为了自己热爱的赛车运动,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张驰一心重返赛场。
为了能筹集到比赛的费用,他厚着脸皮找朋友借钱,甚至放弃尊严给有钱人下跪。
一直以来,张驰都没有失去信心。
有人对他说,他的赛车技术过时了,张驰却说:“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才是真正过时了。
”这句话就是他心中永恒的坚持和信念。
终于,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张驰来到了最高等级的比赛场上——巴音布鲁克的赛道上,驾驶着赛车向着终点、向着远方、向着梦想飞驰着,他成功了。
面对困难,身处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飞驰人生》告诉了我们答案:你可以难过,可以流泪,但不能后退,更不能放弃。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去努力,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让我们加足马力,向前飞驰吧!《飞驰人生》观后感2晚上去看了一下最新热映的《飞驰人生》,看完后有点感慨,不得不说韩寒的导演功力确实不简单,这部电影应该寄托了他相当多的个人情怀在里面,记得他当年赛车夺冠也是开的这车,这次剧本比以前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和认真,真正是做到了笑中带泪,拍摄角度很真实地表达了赛车本身的速度感和紧张,又延续了韩寒一贯的比较文艺的镜头感还加入了童真的视角,情绪转换和调节的平衡点把握的蛮不错的。
这部电影因为韩寒的导演才华加上演员沈腾的演技,使这部电影摆脱了低级无厘头的笑点,有一种高级的幽默,不仅有笑点还有燃点,真的是笑到飞起,燃到爆炸。
意林故事——人不轻狂枉少年

意林故事——人不轻狂枉少年一场新概念,火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韩寒。
七门功课亮红灯,还有作文照亮他的前程。
17岁得百万稿酬,少年意气拒名校绣球,大学不上玩赛车,作协不入博客自火。
由不得你不喜欢,他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横溢的才华,点燃了中国文坛,成为一个时代的亮点。
韩寒小学二三年级时,写作天赋就初露端倪,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课堂上宣读。
上初中时,他开始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家里藏书统统看完了,就去图书馆办证借阅。
期间在《少年文艺》《少男少女》等知名杂志相继发表作品。
韩寒高一时,在《萌芽》杂志和北大等七所高校联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之后,韩寒沉浸在写作之中不能自拔。
不久,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三重门》。
《三重门》几乎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无论上什么课,只要灵感一来,韩寒便伏案疾书。
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韩寒的《三重门》,这是该社历史上首次推出高一在校生创作的长篇小说。
北大教授曹文轩欣然作序,对这部青春文学作品赞赏有加。
后来,袁敏也撰文给予很高的评价。
由于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写作之中,这样势必影响学业。
一次期末考试,韩寒所有功课全部亮起红灯。
如此糟糕的成绩,扯了班级后腿,韩寒却气定神闲:七门功课亮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班主任一个电话将韩仁均叫到学校,传达校领导对韩寒的处理意见,要么休学,要么劝退。
韩仁均无可奈何,只好回家与妻子商量咋办。
妻子听后,不同意儿子休学:那样做,孩子这一辈子不就毁了吗?在老韩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妻子终于想通了,又征求韩寒的意见。
他表示: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不上大学,自己读书说不定也能成才。
还信誓旦旦地说:爸爸,你放心,我会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别人看不起我,我要看得起自己!韩仁均说:那好,我尊重你的选择。
韩寒休学后,写了一篇谈教育的文章《穿着棉袄洗澡》发表在《新民晚报》上,引发一场风暴般的大讨论。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韩寒名扬天下,无人不晓,他的《三重门》也迅速成为畅销书。
论韩寒小说《三重门》中的主人公形象

论韩寒小说《三重门》中的主人公形象内容摘要:韩寒的小说《三重门》是当代青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透过主人公林雨翔的言行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
林雨翔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他思想独立、言行叛逆,天资聪慧却不求上进,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他的遭遇让人同情,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韩寒小说、《三重门》、林雨翔2000年韩寒成功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小说一出版便被抢购一空。
后来又陆续发表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他的国》等作品,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青年作家,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三重门》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林雨翔的中学生。
林雨翔正是小说作者韩寒本人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只不过稍加改变其性格罢了。
透过作品中那些犀利的、尖锐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一个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形象。
一个少年对社会、人生、周围的一切,常发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见解来。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又同是80年代出生的人,我对小说主人公林雨翔所代表的这一群人充满了好奇。
他们是被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催生的一代,也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教育改革的试验品,东西方思想碰撞的产物,同时也是被时代寄予无限厚望,不得不承受着时代带来的重重压力的一代人。
因此本人试着从作为儿子、作为学生、作为同学的林雨翔以及这个形象的现实意义四方面来分析主人公形象,以期揭示这部小说的幽默性和批判性。
一、作为儿子的林雨翔自私孤独、思想独立、天资聪慧却不够上进林雨翔是独生子女,林父林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境谈不上富裕却也还算殷实。
可童年的林雨翔过得并不快乐,当同村的小伙伴都在铁路边玩耍时,他却被文绉绉的父亲关在屋子里,在孤独与痛苦中读《尚书》,背诵《论语》、《左传》等古文。
甚至他读书的内容都是被林父事先定好的。
如小说中写道:堂堂《史记》,应该够正经了,可司马迁著它时受过宫刑,对自己所缺少的充满向往,公然在《史记》里记载“大阴人(大生殖器的人)”,这书该禁。
儿子,你不是韩寒_成长故事

儿子,你不是韩寒十年辛酸陪伴,儿子给我们拿回的是320分的高考成绩单。
他妈听到分数后伤心落泪,我压抑着怒火,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来年再搏不迟!”本以为他会因为我的大义而痛哭流涕,谁知,他反问我:“您知道韩寒吗?”这我当然知道。
神话一样的人物。
“韩寒也没参加高考,他成功了,我要做韩寒!”他潇洒地一扬手,大有我定胜天的气势。
我觉得该好好和他谈谈了。
儿子正坐在房间里听音乐,震耳欲聋的分贝证明他真的没把高考失利放在心上。
如果是昨天,我会觉得这是好事情,但是今天,我满腹的不安。
儿子的房间里有不少书,零零落落地散放着。
我抄起一本《黑客帝国》,又一本《盗墓笔记》,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只考出那么可怜的分数了。
“你真的想做韩寒?”我关掉音响,坐在他对面。
他一脸理所当然。
“你有什么做韩寒的资本?”我问。
“韩寒只读到高中,我也只读到了高中。
还……还有……我喜欢看书!”后半句他说得明显底气不足。
我拉他到书房,打开电脑,找到韩寒的博客。
我让他自己看看,然后告诉我感想。
大约三十分钟后,他垂着头出来,站在我的对面。
“我不做韩寒了,我成不了韩寒。
”这就是我要他看博客的目的。
博客里清楚地写着韩寒的成长和心路历程。
只需要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打消他做韩寒的美梦。
从小学到高中,他的作文没有超过四十分的,写一篇日记都要抓耳挠腮一阵子,喜欢看书,也是步入高中之后看的这些网络小说,这样的底蕴,想成为韩寒那样的作者,可谓无稽之谈。
韩寒只是他膜拜的一个影子,但是,绝不是他模仿的对象。
我又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做了二十余年的代课教师。
最后一次转正时,有两个名额。
但是候选包括我在内是三个人。
另两个虽然都是师范生,但是,都没有正式上岗,和我一样也是代课老师。
公开课在学校广场举行。
除了校领导,还有不少家长都来旁听。
他们的意见也作为评定依据。
我第一个上台讲课,我是胸有成竹的。
因为我有经验,而且台下,不少的家长都是我的学生,他们都是在我的教学方式下学习的,我认为,他们会更认可我的课。
done 对话韩寒

王燕:韩寒现在笑的很害羞。
黄思路:对,我特别喜欢看他笑,然后觉得他不像,好像都有点不像报纸上报道的那样。韩寒这样说会不会破坏你酷的形象?
韩寒:没关系。因为她的钢琴真是弹的非常好,但是你如果从小就逼着她钢琴也练、小提琴、萨克斯、吉他一起来的话,她恐怕每一样都失败。
王燕:但是她不仅钢琴好,她成绩也好,写作也好还当过主持人还是学生会的干部。
观众1:今天我们之所以坐在这儿并不是去关注韩寒这个人,他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他的任何的事件不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任何的影响。我们来讨论他就是说,韩寒作为一个载体,他表现了很多东西,包括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以及教育体制问题
王燕:这位观众也说到了一个点子上,我们要讨论的一个话题是韩寒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了,各种各样的媒体都在关注,他为什么韩寒会成为一种现象呢?
韩寒:领导。每个人我觉得都能有他专的一面这是最好的,人家最容易接受你的。
陈晓明:我是这样看其实这两个年轻人我都是非常喜欢的,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怎么说呢?黄思路,她可能符合了我们主流社会的一种想象,就是说小孩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确实她今后比较容易介入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毕竟是要把大多数的人统在一起,然后建成一个健全的,能够一步步地有序地发展的这个社会。所以就要靠像黄思路这样被称之为全面发展的这种优秀的少年来使我们的主流社会能够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也反复说,像韩寒这样的特殊的或者我们叫他偏才也好怪才也好,他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否则我们这个社会就缺乏色彩了。恰恰需要韩寒这样的少年,他来刺激我们的社会不断地给我们现行的主流社会提出一种反思,或者说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尖锐的话题。
韩寒:为了更好地与他人共存而且更多地与人共存,所以我觉得你一个四年或者一个七年甚至十年泡在一个大学里面比较浪费时间,整天跟那些导师相处十年都可以做老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子,你不是韩寒
十年辛酸陪伴,儿子给我们拿回的是320分的高考成绩单。
他妈听到分数后伤心落泪,我压抑着怒火,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来年再搏不迟!”本以为他会因为我的大义而痛哭流涕,谁知,他反问我:“您知道韩寒吗?”
这我当然知道。
神话一样的人物。
“韩寒也没参加高考,他成功了,我要做韩寒!”他潇洒地一扬手,大有我定胜天的气势。
我觉得该好好和他谈谈了。
儿子正坐在房间里听音乐,震耳欲聋的分贝证明他真的没把高考失利放在心上。
如果是昨天,我会觉得这是好事情,但是今天,我满腹的不安。
儿子的房间里有不少书,零零落落地散放着。
我抄起一本《黑客帝国》,又一本《盗墓笔记》,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只考出那么可怜的分数了。
“你真的想做韩寒?”我关掉音响,坐在他对面。
他一脸理所当然。
“你有什么做韩寒的资本?”我问。
“韩寒只读到高中,我也只读到了高中。
还……还有……我喜欢看书!”后半句他说得明显底气不足。
我拉他到书房,打开电脑,找到韩寒的博客。
我让他自己看看,然后告诉我感想。
大约三十分钟后,他垂着头出来,站在我的对面。
“我不做韩寒了,我成不了韩寒。
”
这就是我要他看博客的目的。
博客里清楚地写着韩寒的成长和心路历程。
只需要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打消他做韩寒的美梦。
从小学到高中,他的作文没有超过四十分的,写一篇日记都要抓耳挠腮一阵子,喜欢看书,也是步入高中之后看的这些网络小说,这样的底蕴,想成为韩寒那样的作者,可谓无稽之谈。
韩寒只是他膜拜的一个影子,但是,绝不是他模仿的对象。
我又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做了二十余年的代课教师。
最后一次转正时,有两个名额。
但是候选包括我在内是三个人。
另两个虽然都是师范生,但是,都没有正式上岗,和我一样也是代课老师。
公开课在学校广场举行。
除了校领导,还有不少家长都来旁听。
他们的意见也作为评定依据。
我第一个上台讲课,我是胸有成竹的。
因为我有经验,而且台下,不少的家长都是我的学生,他们都是在我的教学方式下学习的,我认为,他们会更认可我的课。
的确,我的讲课得到了满堂喝彩。
我信心满满地等待着花落我家。
事情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两个师范生的讲课迎来了阵阵掌声。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还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水平高,生动活泼,能带动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我的脸在议论声中一阵阵发烫。
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没能转正,而且永远地离开了心爱的教育事业。
“我失败了。
知道为什么吗?我不专业!”
儿子茫然又略带惋惜地注视着我。
我趁热打铁:这就是我一定要你上大学的理由,不为那纸文凭,为的是学习专业的知识,为将来储备能量。
不是有一句话吗?无论生活中,还是事业中,你都得有两把刷子。
我要你上大学,就是要你修炼这两把刷子。
我想,儿子是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失败的,更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如我一样辛酸。
果然,他听我说完,轻轻地对我说:“明天,您帮我报个补习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