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 编纂的目的; 2、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4、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5、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贡献。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
》(D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查 士丁尼法典》
背景
国力强大 疆域扩大
成果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新法典》
影响 欧洲民法基础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这里原来 是希腊的一座古城,名字叫做拜占庭城。
拜占庭帝国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 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 丁堡。
地理范围: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 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拜占庭帝 国的灭亡
发展历程
开始兴起 黄金时代 国势衰微 最终灭亡
历史地位
对西欧社会 对文化交流 对文化传承
板书设计
拜占庭帝国: 即东罗马帝国

目的: 稳固帝国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
占 庭
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罗马
《新法典》
帝 国
民法大 全》
评价: 仍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 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 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 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 的作用。今天的欧亚大陆各国 ,无不受到拜占庭艺术的影响 。
拜占庭文化 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
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2、措施: 向西欧求助
(2)西欧:派出十字军进行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指罗马天主教教皇准许下,由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 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八次,持续近200年。十字架是基督教象征, 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十字军征服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之后,曾在其废墟上建立拉丁帝国,不久 覆灭,拜占庭帝国复国,但昔日雄风已不在,国势衰微,领土缩小。之后 不到200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①局限性: 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 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 做“会说话的工具”。对财产 、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 出明确规定。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廷的镶宝石珐琅 金边玛瑙盘
(法国卢浮宫藏品 )
意义: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 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 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 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 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 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 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拜占庭帝国国旗
威尼 斯圣 马可 教堂 前的 君士 坦丁 堡铜 驷马
全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版图: 希腊、亚洲西部 和非洲北部地区
背景:拜占庭帝国概况
• 版图范围: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 部 编纂成为必要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docx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docx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该法典由四部分组成, 分别为法典,学说汇纂,法 学阶梯以及新律。最后完成 于公元530年左右。
它对于保存和传承罗马法学有积极意义。并 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 、买卖、债务、契约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它仍然承认奴隶制
①《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它的颁布标志着罗 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 ,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 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 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发展、查士丁尼对东罗马帝国的 统治,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罗马 民法大全》的整理、汇编过程;知道拜占庭帝国灭 亡的过程,知道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
2.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 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 。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并 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 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
• 被彻底削弱的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
• 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 尔),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
启示:
3. 认识到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秩序的 规范与工具。
东罗马是如何进入黄金时代的?
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 定。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 ,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法典》或《国 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 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 集大成者。
穷兵黩武,财尽民穷必然走向灭亡。
C B


5.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重要知识点总结(4)《新法典》:由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影响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图片解读:6 世纪时,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盛极一时。

关联拓展拜占庭帝国灭亡和清朝灭亡的相同原因及启示项目拜占庭帝国清朝相同原因都存在封闭保守、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问题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使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中清朝的统治者则是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加上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几乎完全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都遭受了严重的外部侵略拜占庭帝国从7世纪起不断遭到阿拉伯人的进攻。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朝与侵略者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联系比较比较世界古代史上的法制建设教材问题解答【P50课后活动】1.《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骄傲自大,封闭保守,导致其落后。

拜占庭文明成就
观察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它的统治范围囊括了哪些古老文明?这使得拜占庭文明 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
基督教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拜占庭文明特点: ①兼收并蓄
影响: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第十课
通过知道拜占庭帝国建立、繁荣及灭亡的史实, 理解认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立足家国情怀感受拜占庭 帝国衰亡的启示;了解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 容,分析其实质并对其进行辩证客观评价。
1. 《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作用 2.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
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特点:②承前启后
影响:②保存大量希腊、罗马书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1.拜占庭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
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这个帝
根据图片与材料,分析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材料一:……首都君士坦丁堡 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 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①农业发达。
材料二: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
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
添翼。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3.《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内容分析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该城市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古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却延续发展,并对西欧起了保护作用。

但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学和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以及承前启后、兼收并蓄的拜占庭文化。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了解拜占庭文化,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拥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二)讲授新课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教师活动研读材料,知道法典编纂的背景:材料1: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材料2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2)学生活动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3)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47,完成下列法典编纂的概况内容填写。

(4)学生活动(5)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48,归纳《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6)学生活动(5)教师活动研读材料,知道法典编纂的影响:材料1:……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 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 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 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 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 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 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 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 承人。
1、背景: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 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 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 区的希腊国家;
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帝国皇帝不得不 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 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阿拉伯穆 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 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查士丁尼法典》
材一、料查一士:丁尼奴及隶《和查士隶丁农尼必法典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 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 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 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1)上述材料体现《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了什 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内容
学科
历史
年级 初三
时间
节次
1
主备人
复备人
课题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 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间 设计意图
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一、导入新课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2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
5
3
检查预习情况,为讲解新课铺垫。

导入新课,口述学习目标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小结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
拜占庭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
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
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
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
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
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3.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
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
明衰落。

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
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4.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30
2
4
1
总结本课学
习内容,学生
记忆相关知
识点。

当堂训练,检
测知识运用
1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
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五、课堂训练
六、作业与训练
填充图册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总评或
反思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