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精选14篇)

《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精选14篇)《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篇1一、把握课标,说教材《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事,说明了学习环境的艰苦和教科书的珍贵,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
1、教材地位本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本组课文,要指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文章的叙述顺序,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⑴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⑵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经过,理解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课我力图在结构上有所突破,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
我采用的教法是“导学法”,重视在“导”字上下功夫,如:理解教科书的珍贵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张指导员和“我”取回来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然后组织讨论。
学生要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全文有深刻的理解。
我启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讨论。
小组选代表回答,其他成员互相提示、补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我只在关键处、重点处以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后无法解决的地方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求索。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精选17篇)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精选17篇)《珍贵的教科书》篇1教学目标认知: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技能: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理解教科书的珍贵,通过朗读来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学难点: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课前准备:投影,录音机,磁带,小黑板教学过程:启发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一开学我们就会发到许多新书,这些新书是我们学习时必不可少的教科书.(板书: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想法(学生思考后自由交流)对我们来说,一本教科书随手可得,一点儿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战争年代,它又是显得很珍贵.(板书:珍贵的)(学生齐读课题)初读课文放录音,提要求:(1)听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一想,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学生按要求听录音,边听边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有明确的目的.)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具体写"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的."(学生轻声自由读,同桌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重点段.)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护书)"护书"的上文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板书:盼书——取书——护书——爱书)(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初步理清文章脉络.)讲读课文重点段,指导朗读那么,张指导员究竟是怎样用生命来保护书的呢 (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8——11节)(让学生在朗读之前有明确的目标)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张指导员护书的呢出示: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体指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学生自由从词语手册中查找后结合文章内容加以体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那么朗读这句话应抓住哪些词呢(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分开读.)教师引读: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那捆书……已经被……(学生跟读)(突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看到书能完整无缺,"我"感到一丝欣慰,然而较多的是我对指导员的担心与心情的悲痛,所以读时语调低沉些,语速放慢些.(齐读) (通过教师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朗读要求.)我们知道炸弹是有极大杀伤力的,然而那捆书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看画面,想象一下,当时指导员是怎样护书的.(放投影)(学生自由想象,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刚才的发言,老师感受到大家已经进入了画面,目睹了这一幕悲壮的情景,作者同样心如刀割,我们看了这个片段后,想一想指导员和我的话该怎样读(同桌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示:(1)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到:"指导员,指导员……"(2)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指名读第(1)句)(指导朗读:担心,害怕,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响)(指导后个别读,齐读)(教师及时纠正不足并加以指导,从而来理解文章内容.)(指名读第(2)句后指导:指导员身负重伤,身体极度虚弱,连说话也需要积蓄全身的力量,说话时断断续续不连贯)(学生之间互相点评,齐读)这两句话中,省略号分别表示了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表示反复说的统一句话.第二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不连贯.(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抓住课后练习理解文中的难点)护书之举让人感动,临终之言让人潸然泪下,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吧!(学生自由读)指导员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师生渴望的教科书受损,这一本本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的确珍贵.(点明文章的重点"珍贵")五,本课小结《珍贵的教科书》教案篇2珍贵的教科书教学目标:1.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教学设计1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斗争年头的艰辛环境中学生坚持学习的困难,懂得珍惜今日的学习生活。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凳子、代替、嗓门、印刷、俯冲、轰隆、叨念等词语。
3、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依次,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表达依次及指导员为爱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
2、懂得教科书为什么宝贵。
三、教学打算:生字卡片小黑板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当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总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是在斗争年头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多么不简单啊!那么,今日我们来学习第5课,宝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
这篇文章,为什么说教科书是宝贵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二、简介时代背景课文表达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打算破产后,为了挽救其垂死的统治,实行所谓的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到达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据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全部的县城。
中国共产党转移了延安的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指挥官彭德怀遵照制定的蘑菇战术精彩地歼敌十多万。
在这段时间里延安小学师生在炮火连天的斗争环境中,克制重重困难,仍旧顽固地坚持学习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2、边读边找出能说明教科书宝贵的词语。
四、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1、指名读文(订正字音) 并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说明宝贵的语句。
五、读懂每个自然段1、围绕宝贵的教科书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① 我们渴望得到教科书。
② 我和张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③ 张指导员用生命爱护教科书。
④ 教科书和指导员的话鼓励我前进。
2、再读文,了解课文表达依次,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上面的内容,渗透分段训练。
22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

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
语文精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 2 课时)
媒 体 使 用
(资源、 方法、手段等)
复 备 栏
教学再设计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 (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 (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第六环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6-8 分钟) 第七环节:再读课文(默读、速读……),初步 把握课文内容。 第三步:课堂检测(5 分钟) 一、火眼金睛选准确。(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 音,用“√”标出) 兴 奋 (x ì ng x ī ng) 延 安 (y á n ā n) . . 卧倒 (dǎo dào) . 教 科书 (ji ā o . ji à o) 困难 (n á n . n à n)
语文精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 2 课时) 1
媒 体 使 用
(资源、 方法、手段等)
复 备 栏
教学再设计
22 珍贵的教科书
学习目标: 1.会认“延”“境”等生字,会写“珍”“移” 等生字,掌握“珍贵”“转移”等词语。 2.读懂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明白为什么说教科 书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激发情趣。 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 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布置预习 1.课文读 3 遍,做到正确、流利。 2.画出不懂的生词,查字典理解不懂得词语。 3.给课后生字组词,不会的要查字典理解并组 词。 4、试着理清课文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步:精心上课(32 分钟) 第二环节:经典诵读:欣赏《读书名言八则》 第三环节:导入新课(3 分钟之内) 1.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 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第五环节:学习生字(8-12 分钟)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主备人: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学习机会。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教科书的珍贵。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书包里装着各种各样的书。
在这些书中,有一本对你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教科书。
那么,你们觉得教科书重要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珍贵的教科书》。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思考:课文围绕“珍贵的教科书”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4)交流:课文围绕“珍贵的教科书”写了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师生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斗争的故事。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 1-2 自然段,思考:当时的学习条件是怎样的?(2)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等句子,体会学习条件的艰苦)(3)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最渴望得到什么?(教科书)(4)默读课文 3-7 自然段,思考:为了得到教科书,师生们做了哪些努力?(5)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等句子,体会师生们得到书时的喜悦心情)(6)可是,就在师生们高兴地往回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敌机轰炸)(7)默读课文 8-11 自然段,思考:在敌机轰炸时,张指导员是怎么做的?(8)学生汇报交流。
珍贵的教科书 教案第一课时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读出勾划的生字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学习会写字:音序、拼音、结构、部首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
(三)读后深思: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成一段。
第一段(1~2):在战争环境中,我们非常渴望有教科书。
第二段(3~7):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
第三段(8~11):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了教科书,突出了教科书的珍贵。
第四段(12)鲜血染红了教科书,张指导员牺牲前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三、巩固与训练,拓展与提升。
指导理解课文第一部分:盼书
1.导读第一部分:盼书
(1)指名读二自然段边听边想:哪个句子最能表达延安小学的同学们盼书的心情?(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书!)
2.预习反馈:总结前置性作业
3.导入并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珍贵的教科书》。(板书)什么是教科书?从课题我们看看那个词最重要?(珍贵) 珍贵什么意思?(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课文里讲到的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二、互动与探究,生成与点拨。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丢字、错字,不重复。
2.借助书上拼音,认真读3遍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找到读音并多读几遍。
3.圈画出生字的文中的词语,并另外再组两个写在书上。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个案
导学案:
一、反馈与质疑,导入与铺垫
1.课头训练:听写词语:敌人、小庙、感恩、敏捷、周围、恳求、继续、布帘(生用红笔校对)
《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设计(优秀4篇)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优秀4篇)珍贵的教科书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的舍身护书的牺牲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
重点:理解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是本课的难点。
难点:了解当时的背景。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运用课前导语,启发谈话,调动学生学习热情)①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发生在解放前,在战争环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珍贵的教科书》。
出示课题,设疑:原来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书》,这题目好吗?全文并没有珍贵二字,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②故事按照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了那四部分?从回答中列出线索(板书):盼书rarr;取书rarr;护书rarr;激励前进二、激发情感,直入重点:回顾一下,课文的那一段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让你最感动?(那一段最能显得书特别珍贵?)读一读感动的段,说说从这感人肺腑的内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指导理解课文一、二段(一)设疑激读(不就是一()捆书吗?难道这捆书真的那么(比命)重要吗?让我们从一、二段中找一找答案。
(二)导读一段1、指名读一自然段边听边想:哪个句子最能表达延安小学的同学们盼书的心情?(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书!)理解词语什么叫渴望?(急切、迫切地希望。
)2、为什么孩子们那样渴望有书呢?交流:① 出示句子:投影: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你从最困难中体会到什么?)② 出示并朗读排比句: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感受战争环境下的艰苦,感受学习条件的困难。
再连起来读,没有――就――;没有――就――等,体会坚持学习、热爱的学习精神。
③读渴望之情: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书!激情:书在延安小学学生们的心里是那样神圣而珍贵,他们顽强学习,这样渴望拥有一本教科书,这强烈的渴望之情深深打动了张指导员的心,难怪他要誓死护书。
(三)导读二段1、这一段中那句话又让你感到教科书的珍贵?出示句子: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珍贵的教科书”的含义,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之处。
2、教学难点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苦,激发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现代学生的教科书,让学生谈谈对教科书的看法。
(2)提问:在战争年代,教科书是怎样的呢?引出课题《珍贵的教科书》。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嗓”“隆”“爆”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珍贵的教科书”讲了一件什么事?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①指名朗读,思考:当时的学习条件是怎样的?②引导学生抓住“没有桌椅”“只能坐在地上”“用小黑板代替黑板”等词句,体会学习条件的艰苦。
③讨论: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最渴望得到什么?(2)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①分角色朗读,感受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
②思考:张指导员在说“快卧倒”时,心里在想什么?③找出描写张指导员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他的崇高品质。
(3)学习第八至十一自然段①自由朗读,思考:教科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②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③引导学生从教科书的来之不易、指导员的牺牲等方面理解教科书的珍贵。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教科书珍贵的原因。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应该如何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教案
本文是关于《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多音字“兴”及其“嘶、隆”,并掌握“党中央、印刷、情况、我们俩、一捆、叨念”词语。
2、在了解时代背景及其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体现“珍贵”的语段,扣住语段中的重点词理解内容基础上感悟情感。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渴望——激动——难过”的心情,感悟指导员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品味“珍贵”。
三、布置预习。
1、掌握生字词读音并流利朗读课文,想想自己喜欢的生字该用什么方法记住。
2、理清课文记叙的时间、地点、重要人物有谁?他们是因什么事联系,然后概括课文讲的事。
3、找出课文体现教科书珍贵的语段,再仔细读读,想想哪些词句表现了教课书的珍贵?为什么珍贵?(有条件的可以布置学生查资料——1947年我国当时的背景。
)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言,揭题解意。
前几节课,我们随着一首儿童诗歌的描绘,走进了小书橱的广阔世界,知道了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然后,我们走进了山区,看到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为了用知识改变山沟的穷面貌,起早贪黑地赶去上学,我们感受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本珍贵的教科书(板书),了解由这教科书引发的感人故事。
(理解什么是教科书,然后让学生抓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眼——珍贵,再提出想解决的问题——教课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
(用小黑板书写上认读与掌握的生字词,其中“兴”写红字,要掌握的字下面加黑点。
)
①、请小老师范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进行更音。
②、全班齐读,然后让个别学生来提醒全班同学生字词中易读错的读音。
(俩、况、印与嘶)
③、说说从黑板上的生字词发现了什么?(a。
多音字“兴”,然后组词;b、带点的字既要认读,又要会书写与运用;c、用什么方法记住自己喜欢的生字。
④、全班同学齐读生字词。
2、了解文章讲的事。
①、引导学生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物;再理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最后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或时间、地点、环境下)干什么(怎们样)概括。
②、分别请2至3名学生概括补充。
③、导语:同学们概括得不错,课文记叙的事情是:我和连长一起去取书,回来路上,遇到敌机轰炸,连长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牺牲。
因此,全文围绕“珍贵”二字展开了故事情节。
那么,教课书具体珍贵在哪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去探究这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感悟珍贵。
1、默读自学要求:找出描写“珍贵“的语段,并用“▲”表示。
进行反复阅读,抓住重点词句,说说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当时他们的心情怎样?
2、小组合作讨论:确定重点发言人,组员注意倾听,并随时补充,发表不同意见。
3、共同探究珍贵。
(这个教学环节是全文的重点,全文共有三处体现教科书的珍贵:一是第二自然段;二是第四自然段;三是第十及十一自然段。
)教学的方法是:依据学生讲出的“珍贵”段落进行教学;教学时,先引导朗读段落,说说体现“珍贵”的词句,再进行理解、品味,再这基础上感悟心情(感情),进行有感情朗读;接着总结感悟“珍贵”的方法“找段落,细细读——品词句,悟感情——用方法,感情读。
”最后学生运用方法学习,教师点播。
“珍贵”:学习条件艰苦,渴望有教科书;毛主席关怀,党中央节纸;保护
教科书,指导员牺牲。
例如: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同学注意倾听,思考:那些词句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②、全班同学交流:
a、引导抓住三个重点词——艰苦、困难、渴望。
b、引导逐步理解:
“艰苦”——a、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理解排比句“没有……没有……没有……”
理解“锅烟灰”,注意生字词“刷”。
b、教师讲述时代背景加深理解。
“困难”扣“抄”联系生活实际对比中理解难。
“渴望”——侧重引导学生从标点感受当时“我们”对教科书的渴望。
感悟“我们”当时迫切的心情。
再进行感情朗读,把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c、引导理清构段形式。
③、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发挥主动性自学后面两部分内容。
(这节课,学到“珍贵”的哪个段落就哪个段落。
下节课继续学。
学完教科书体现“珍贵”的段落,在回归整体,理清记叙顺序,对重点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感受重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人文教育。
最后依据第二自然段的“总分”构断形式,进行指导片段仿写,可以是记事,活动、景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