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两篇——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由隆美尔之死_高中作文
高二作文话题:议论文两篇——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由隆美尔之死

高二作文话题:议论文两篇——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由隆美尔之死“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起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等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爱一个人就会对他(她)好。
张爱玲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如果是真的爱一个人,那么就算倾其所有也不舍得让对方难过,就算伤害自己也不愿让对方受伤。
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坚定不移。
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离不弃。
然而周朴园对鲁侍萍所做的一切,只能充分说明那种感情绝不是爱。
他在她为自己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第二天,把她赶出家门,外面的雪刚好像鲁侍萍的心,被周朴园冷成了冰雪。
他为了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人。
在过年的那天将她赶走。
这是伤害,是背叛,是无人道的。
而后来周朴园却说他记得鲁侍萍的生日,记得她最爱吃的菜,我却不明白他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是在给谁听呢?这只能说明他不仅不负责任并且还假惺惺,还虚伪。
这样品行卑劣的男人的所作所为真是令人唾弃。
只是很可怜这个女人,她是有情的。
直到几十年后的见面她竟然还记得周朴园衣服上绣的“梅”字。
我觉得《雷雨》、《新不了情》两部剧有些相像。
鲁侍萍和刘敏的妈妈经历很相似。
后来刘敏唱了一首歌,歌词很贴切:你说你爱了不该爱的人你的心中满是伤痕你说你犯了不该犯的错心中满是悔恨你说你尝尽了生活的苦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你说你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因为爱情总是难舍难分何必在意那一点点温存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由隆美尔之死所想一个生命的终结并不是最令人悲伤的,而是在于他死前是否是幸福的。
如果是否,那他漂泊的灵魂怎么能不痛苦呢?你又如何能够不悲伤呢?最后一句话:隆美尔元帅的心是属于元首的。
这是一句悼词,我不知道如果死人真的有思想,那么埋在地下的隆美尔会怎么想,如果我是他,让我再重新选择一次,我不会再为希特勒效力。
周朴园的爱情观作文

周朴园的爱情观作文要说周朴园的爱情观啊,那可真是像一团乱麻,里面还藏着不少刺儿呢。
周朴园啊,在他的爱情世界里,首先是满满的虚伪。
你看他,口口声声说爱着侍萍。
家里还保留着侍萍当年的那些个旧家具啊,不许开窗的习惯啊,感觉好像他对侍萍的思念那是深入骨髓了。
可实际上呢?这不过是他自我感动的一场戏罢了。
他的这些举动就像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深情的人设,在这个虚幻的人设里,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面对自己的过去。
他把侍萍当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用来标榜自己还有真情的符号,而不是真正去爱那个有血有肉的鲁侍萍。
他的爱情观里自私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
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和愧疚,而是害怕。
害怕侍萍会破坏他现在的家庭,破坏他的名声和地位。
他所谓的爱情在现实利益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他就像一个守财奴,紧紧守着自己现在拥有的财富、地位,而对待曾经所谓爱过的人,就想一脚踢开,只要她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他对繁漪也是一样。
他娶了繁漪,可并没有给予她真正的爱情。
他把繁漪当成了一个附属品,一个可以为他传宗接代、维护家庭体面的工具。
他不关心繁漪的内心感受,只知道用封建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她。
繁漪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而周朴园就是那个拿着钥匙却从不肯打开笼子的冷酷看守。
在周朴园的爱情字典里,爱情似乎是可以被他随意摆弄的东西。
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做做样子;一旦和自己的利益相冲突,就毫不犹豫地把爱情扔到一边。
他就像一个蹩脚的魔术师,以为自己可以掌控爱情这只调皮的兔子,可实际上他只是在自欺欺人。
他的爱情观反映出他整个人的冷酷、虚伪和自私,这样的爱情观简直就是对爱情这个美好字眼的亵渎。
这就好比是把一颗珍珠扔到了泥坑里,还硬说这泥坑就是珍珠最好的归宿。
总的来说,周朴园的爱情观是我们要唾弃的,真正的爱情可不该是这样充满着算计和虚假,而应该是真诚、包容和无私的。
为什么说周朴园可悲又可恨呢五百字作文

为什么说周朴园可悲又可恨呢五百字作文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示例作文篇一:周朴园:可悲又可恨的复杂人物你知道《雷雨》里的周朴园吗?他就像一个大大的谜团,让人既同情又生气。
雷雨周朴园侍萍评价作文

雷雨周朴园侍萍评价作文提到中的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可真是复杂得让人忍不住要好好琢磨琢磨。
先说周朴园,他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个自私自利的大老爷。
在他的世界里,钱和权那是顶要紧的,什么情啊爱啊,都得往后靠。
当年为了娶个门当户对的小姐,他能毫不犹豫地把侍萍给赶走,连带着他们刚出生的孩子。
你说这得多狠心呐!就说他家那间保持着几十年前模样的屋子,里面的旧家具、旧摆设,乍一看,好像他对过去还有那么点儿怀念。
可仔细一想,这哪儿是什么真情实意啊,不过是他给自己打造的一个“深情”人设罢了。
他自己在心里头给自己演了一出戏,觉得这样就能弥补当年的过错。
有一回,侍萍意外地出现在他面前,他一开始没认出来,那说话的语气,高高在上,充满了资本家的傲慢。
等知道是侍萍后,那表情变得可真快,一会儿担心侍萍来是为了敲诈他,一会儿又假惺惺地说要补偿。
哼,补偿?这迟到了几十年的补偿有什么用?能把侍萍受过的苦都一笔勾销吗?周朴园这种人,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有钱有势就能掌控一切。
他对家人也是冷漠无情,对儿子们严厉得近乎苛刻,对妻子更是没有半点儿尊重和关爱。
在他的“统治”下,整个家就像一个沉闷的牢笼,没有一丝温暖和生气。
再来说说鲁侍萍。
这可是个命苦的女人啊!年轻的时候跟了周朴园,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谁知道被无情抛弃。
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在那样的社会里,那日子过得得有多艰难,咱都不敢想。
可侍萍她坚强啊!她没有被生活打倒,硬是咬着牙把孩子拉扯大。
她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却依然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再次见到周朴园的时候,她心里头有恨,可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哀。
我记得有个场景,侍萍说起当年的事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声音都有些颤抖。
她说起自己被赶走后的遭遇,那种心酸和痛苦,真让人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完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她还是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侍萍的一生,就像是一场暴风雨,被命运无情地捉弄。
但她在风雨中努力挣扎,努力生存,这种坚韧让人佩服。
周扑园和鲁侍萍的故事作文500字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故事
----作文500字
话剧《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感情故事,给读者的印象很深。
周家大少爷周朴园,生活在一个恪守家规、管理严格的封建大家庭中。
作为家族的继承者,周朴园注重门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任何人,包括他曾经爱过的仆人侍萍。
可以说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爱情结果,带有浓重的封建悲情色彩。
侍萍不同于那些不苟言笑、拘束于礼节、处处压抑的女子,她更多的是单纯、清新、天真的纯洁质朴之美,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吸引了周朴园,出于本能他向侍萍靠近示好。
年少无知的侍萍,作为周府少爷青睐的丫头,她或许还有无限的感激吧。
就这样两个身份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产生了感情,在一起生活了两年。
然而周家的门第观念是不允许一个家族继承人和一个侍女成亲的。
一边是家族的继承,一边是深爱的女人,在两者的选择中,周朴园理智的选择了前者,而周家的势力也顺理成章的把侍萍赶出了家门。
时过境迁,在周朴园经历两次婚姻后,被赶走的侍萍以“鲁侍萍”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天真的侍萍还继续想,再次印证一下,眼前这个男人是否真的爱过她。
但是不管周朴园内心如何挣扎,最终封建的理智还是让他质问侍萍“是何人指使她来”。
至此侍萍也彻底地明白,她和周朴园在内心深处的那一点美好已经荡然无存。
浅谈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悲剧

浅谈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悲剧第一篇:浅谈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悲剧浅谈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悲剧谈到曹禺戏剧《雷雨》中的人物周朴园,人们总是将之与冷酷、****、刚愎、自私等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至于周朴园与梅侍萍的“旧情”,更是被解读为黄世仁与喜儿般的关系。
事实上,通过对戏剧《雷雨》的文本细读,我们能够清楚地体察到“周梅”之间曾经存在的真挚情感。
这可以从文本中的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一、“三十年前”的潜意识话语呈现在剧本《雷雨》中,周朴园与梅侍萍一再提及“三十年前”这一时间点。
“三十年前”并不是整好是三十年前,只是便于记忆的概数,而体现出周朴园与梅侍萍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是潜意识的话语表露。
按照文本提供的信息,梅侍萍被周家赶出家门的时间是27年前,这个时间对周、梅二人,尤其是对梅侍萍而言,是最悲惨也是最难忘的时间。
而三十年前却是周朴园与梅侍萍恋爱时期的美好时光,距离梅侍萍被赶出周公馆有三年时间,是周朴园与梅侍萍炽热爱情燃烧的三年。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凡是一个人不想记忆的东西,总是会被人忘记的,而人记住的,往往是印象深刻而且乐于记忆的。
如果梅侍萍痛恨周朴园的话,她应该牢牢记住的是“二十七年前”这一时间。
事实上,“三十年前”这一时间话语的潜意识表露,恰恰表达出人真挚的情感。
二、周公馆的摆设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不是偷偷摸摸的,他们在周家同居,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孩子,并且在梅侍萍被赶出周家后,周朴园保留了梅侍萍当年所有的家具和摆设,从无锡搬家到天津后也一直保持着。
另外,一些旧雨衣和旧衬衣都携带在身边,甚至就连梅侍萍当年生孩子时不敢吹风、要关窗户的习惯都保存下来。
还有,周公馆上上下下都知道梅侍萍是周公馆的大太太。
有人说,这些摆设都表现出周朴园的虚伪,可是这样的“虚伪”要保持二十七年,不仅对周朴园是一种折磨,更是对后娶的妻子甚至整个周家上下也是一种折磨。
再说,如果没有爱情的话,有必要保留这么长的时间甚至从南到北一路搬迁?事实上,只有一个人出于内心的真爱才会持之以恒地维护一种旧有的生活习惯,这些旧有摆设以及习惯的留存,间接地印证了当年周朴园与梅侍萍刻骨铭心的爱情。
真与假的对抗——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与思念

真与假的对抗——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与思念-大学语文论文真与假的对抗——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与思念在教授曹禺的《雷雨》时,笔者常常在思索着周朴园到底是否真正爱过鲁侍萍。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三十年前周朴园是因为真爱而与鲁侍萍在一起,还是只是富家少爷对一个下层侍女的凌辱、迫害呢?二是三十年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只是为了在儿子、妻子面前摆摆样子而特意表现出来的一种伪善行为呢?在通读全剧和查阅了不少资料之后,这个问题还是悬而未解。
其中万老在谈《雷雨》时,提到“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其中的理由之一是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去。
而他并未认识到自己错了,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万老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
因为他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但两次婚都不如意。
他也花天酒地地放纵过,但从来也没有尝到什么是幸福。
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记忆。
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
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这样看来万老所认为的这种“可能是真的”的真实性中又包含了多少虚假的成分,至少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利己因素。
同样在夏竹的《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中谈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时,万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
”万老的理由是: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
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
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万老还指出,周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惠体贴;周朴园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
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
论文《论周朴园情感性格的矛盾》

论周朴园情感性格的矛盾摘要:《雷雨》中的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家庭,他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也是一个昧着良心用工人的生命换取最大利润的资本家。
他专横跋扈,冷酷无情,虚伪狠毒。
但是,从周朴园与周围人物的关系看,尤其是他对侍萍的感情态度,充满着复杂的矛盾。
他对侍萍的始乱终弃,表现了他人格卑下。
但后来他一直怀念侍萍,则突出地表现了他情感性格的矛盾。
这正是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这一形象的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情感性格;矛盾目录:一、专制蛮横与亲情的矛盾二、温情与自私残忍的矛盾三、人性与非人性的矛盾《雷雨》,震惊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话剧舞台,大半个世纪以来在舞台上历久不衰。
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
周恩来同志评价《雷雨》:“作品反映的生活合乎那个时代,这个作品保留下来了,这样的戏现在站得住,将来也站得住”。
《雷雨》中的人物如周朴园、蘩漪因为其性格的高度典型性成为中国现代戏剧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不过,对周朴园这一艺术形象的认识不尽相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从《雷雨》诞生的那天起,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然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周朴园固然不是善良的人格化身,但仅仅简单地归之为专制虚伪是否完全合理呢?我认为,解读周朴园,要理解他情感性格中的矛盾。
一、专制蛮横与亲情的矛盾《雷雨》中以带封建性的反动资本家周朴园为一方,以他的家属和其它社会人物为另一方,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关系。
周朴园虽然在全剧中话语并不多,但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数量极为有限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典型形象。
周朴园虽受着资产阶级的教育,却同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感情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他不但冷酷、自私,具有专横的统治心理,而且还十分虚伪、假道德,这样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自然要发生尖锐的矛盾。
而他,既是大家庭罪恶的制造者,又是周鲁两家悲剧的直接受害者;既是剥削者、压迫者的化身,又是丈夫、父亲的实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两篇——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由隆美尔之死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议论文两篇——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由隆美尔之死,感谢您的阅读!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起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等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
爱一个人就会对他(她)好。
张爱玲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如果是真的爱一个人,那么就算倾其所有也不舍得让对方难过,就算伤害自己也不愿让对方受伤。
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坚定不移。
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离不弃。
然而周朴园对鲁侍萍所做的一切,只能充分说明那种感情绝不是爱。
他在她为自己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第二天,把她赶出家门,外面的雪刚好像鲁侍萍的心,被周朴园冷成了冰雪。
他为了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人。
在过年的那天将她赶走。
这是伤害,是背叛,是无人道的。
而后来周朴园却说他记得鲁侍萍的生日,记得她最爱吃的菜,我却不明白他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是在给谁听呢?这只能说明他不仅不负责任并且还假惺惺,还虚伪。
这样品行卑劣的男人的所作所为真是令人唾弃。
只是很可怜这个女人,她是有情的。
直到几十年后的见面她竟然还记得周朴园衣服上绣的“梅”字。
我觉得《雷雨》、《新不了情》两部剧有些相像。
鲁侍萍和刘敏的妈妈经历很相似。
后来刘敏唱了一首歌,歌词很贴切:
你说你爱了不该爱的人
你的心中满是伤痕
你说你犯了不该犯的错
心中满是悔恨
你说你尝尽了生活的苦
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你说你感到万分沮丧
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
你又何苦一往情深
因为爱情总是难舍难分
何必在意那一点点温存
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
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由隆美尔之死所想
一个生命的终结并不是最令人悲伤的,而是在于他死前是否是幸福的。
如果是否,那他漂泊的灵魂怎么能不痛苦呢?你又如何能够不悲伤呢?
最后一句话:隆美尔元帅的心是属于元首的。
这是一句悼词,我不知道如果死人真的有思想,那么埋在地下的隆美尔会怎么想,如果我是他,让我再重新选择一次,我不会再为希特勒效力。
希特勒一定知道像隆美尔这样的元帅,他根本就不会在乎国葬和地位。
他的心属于元首,他只是希望元首也能真心对待他。
而换来的呢,却是毒酒。
他从不知道何为背叛,却被自己最忠于的人所背叛,也许对于元帅隆美尔来说,希特勒的怀疑就是最大的背叛,最深的失望。
我如果是他的话,真愿自己从未出生过,不曾结识希特勒,不曾为他打过无数的仗,有过无数的军功章。
想起《神医喜来乐》里的卢忠。
他为报王太医的知遇之恩可以说是一辈子对王太医忠心耿耿。
还记得他后来求喜来乐给王太医瞧病去,那番真情可见一个“忠”字。
虽然王太医不能拿卢忠当自己的朋友来看待,或许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他的走狗,可是至少王太医还是信任他的。
那么隆美尔呢?他丢了什么,是希特勒的信任。
也许说这是希特勒的背叛并不是很合适,但其实就是这样。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心有所属的人,被自己最亲近的人所害,该拿什么来形容。
还是那句话么?隆美尔元帅的心是属于元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