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
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精)

一、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凡是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增加聚合物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叫做增塑剂。
一般均为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主要为前者。
增塑剂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增塑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增塑剂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化合物类、聚酯类、烷基苯磺酸酯类、含氯增塑剂类、以及其他类。
2、按相容性分类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凡能和树脂充分高度相容的增塑剂称为主增塑剂,或称溶剂型增塑剂。
它的分子不仅能进入树脂分子链的无定形区;也能插入分子链的结晶区。
因此它不会渗出而形成液滴、液膜,也不会喷霜而形成表面结晶。
这种主增塑剂可以单独应用。
而辅助增塑剂一般只能进入树脂无定形区域而不能进入分子链的结晶区,也叫做非溶剂性增塑剂,它必须与主增塑剂配合使用,否则会出现渗出或喷霜现象。
3、按分子结构分类按分子结构来分类,增塑剂可分为单体型和聚合型两大类。
单体增塑剂有固定的组成,绝大部分的增塑剂都属于此类。
其相对分子量在300~500之间。
聚合型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6000之间。
只有聚酯型和聚氨酯型等少量增塑剂为聚合型增塑剂。
4、按作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是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第二单体,能进行共聚,对聚合进行改性。
因此内增塑剂实际上是聚合物分子的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支链,由于支链在分子结构中的存在,降低了聚合物链与链之间的作用力,也降低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从而使分子链之间互相移动的可能性增加,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
将其添加到需要增塑的聚合物中,可增加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通常是高沸点、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
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在升高温度时的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体溶液。
外增塑剂性能全面,生产和使用比较方便。
本模块讨论的增塑剂是指外增塑剂。
5、按工作特性来分类增塑剂可分为通用型和特殊型两种。
增塑剂优缺点的比较

几种常见增塑剂优缺点的比较合成植物脂优点:1.价格低,降低大量的生产成本;2.没有味道;3.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工艺和配方,提高产品的增塑效果;4与PVC分子相容较好,有效抑制冒油;5增加产品的抗寒性,冬天正常使用;6.电绝缘性能较好。
7.环保无毒!(通过SGS 机构REACH 标准138项认证)缺点:1.比重大;2.颜色发黄。
二辛脂(DOP)优点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混合性能好,增塑效率高,所加工的塑料耐热和耐候性好,挥发性低,电绝缘性能好。
缺点:1.不环保;2.价格高。
二丁酯(DBP)优点:相溶性好,柔软性好。
缺点:1.挥发性及水中溶解度较大;2.耐久性差;3.不环保。
环氧大豆油优点:环境友好,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溶剂性好,挥发性低。
缺点:容易冒油,在5度的时候容易凝固。
环氧脂肪酸甲酯优点:提高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延长老化时间,相溶性和分散性好,环保。
缺点:5度的时候会凝固,容易迁移。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优点:耐寒性和耐光性、耐水性好,无毒环保;耐久性和耐污染型号。
缺点:耐寒性不好,容易结晶;不易保存;价格昂贵。
氯化石蜡优点:低挥发性,阻燃电绝缘性好。
缺点:不环保。
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优点:具有耐热耐寒,难挥发,柔软性和电绝缘性能好,环保。
缺点:耐热老化性差,低温时变脆,耐磨性差,易老化。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优点:与PVC相容性较好,即使大量使用也不户析出,,挥发性和迁移性均优于DOP,耐光、耐热、耐老化和电绝缘性能好。
DOP、ATBC替代品品名:合成植物酯(可替代DOP、DBP、ATBC、DOTP等)优势:价格低,增塑效果优异,不冒油,绝对环保!(通过SGS机构REACH 标准138项认证)1.概述:合成植物酯可替代二辛酯(DOP)/二丁酯(DBP)或者ATBC/DOTP等较贵增塑剂使用,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利润。
2.性能:合成植物酯与PVC树脂粉有着非常优异的相溶性。
增塑剂的种类

增塑剂的种类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
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重要的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还可用于化纤树脂、醋酸树脂、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的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
通用级DOP,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油漆及乳化剂等工业中。
用其增塑的PVC 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电气级DOP,具有通用级DOP的全部性能外,还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主要用于生产电线和电。
品级DOP,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
医用级DOP,主要用于生产医疗卫生制品,如一次性医疗器具及医用包装材料等。
主要用途:DOP是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脂的加工' 还可用于化地树脂' 醋酸树脂' 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的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 DOP 增塑的PVC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结构式为,分子量390.56,几乎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
相对密度(20C/20 C)0.986,凝点-50C,沸点235C(0.76kpa),闪点218C,折射率(n25D)1.484,粘度(20C)83mpas。
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完全溶于汽油' 矿物油。
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一些胺类。
难溶于水,25C时水中溶解度V0.01%。
可燃,微毒。
LDmg/kg。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质量指标色度(Pt-C0 < 50号相对密度(20 C /20 C)0.986 ±0.003酸度(以苯二甲酸计)<0.01%水分<0.1%酯含量> 98%对树脂和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性能与DOP类似,但电性能,低温性能和增塑效率稍差,可作为DOP的代用品。
增塑剂的用途

增塑剂的用途增塑剂是一种可以增加塑料可塑性和柔韧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的生产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以下是增塑剂的一些主要用途。
首先,增塑剂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塑料更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使得塑料制品更容易加工和成型。
这使得增塑剂成为了塑料加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增塑剂,我们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如瓶子、袋子、容器、管道等。
其次,增塑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柔韧性和韧性。
塑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而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塑料的硬度,使其更柔软和韧性。
这使得塑料制品更加耐用和具有更好的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使用环境和需求。
另外,增塑剂还可以增加塑料的透明度和光泽。
在一些特殊的塑料制品中,如透明塑料瓶和包装膜等,对于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明性和光泽度。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改善塑料的透明度和光泽,使得塑料制品更加清澈和亮丽。
此外,增塑剂还可以增加塑料的抗老化性能。
一些塑料制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氧化、紫外线、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塑料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破坏。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提高塑料的抗老化性能,延长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还有,增塑剂还可以改善塑料的抗撞击性能。
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中,如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对于塑料制品的抗撞击性能要求较高。
增塑剂的使用可以提高塑料的韧性和冲击强度,从而增强塑料制品的抗撞性能,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
另外,增塑剂还可以改变塑料的表面性能。
有些塑料制品需要具备特殊的表面性能,如防滑、抗刮擦、防粘性等。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改善塑料的表面性能,使其具备所需的特性。
此外,增塑剂还可以改变塑料的燃烧性能。
一些塑料制品的燃烧性能较差,易燃甚至会产生有害气体。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塑料的燃烧性,改善其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和剧毒物质,提高塑料制品的安全性。
最后,增塑剂还可以改变塑料的颜色。
有时候我们需要生产具有特定颜色的塑料制品,而增塑剂的使用可以帮助改变塑料的颜色,使其符合我们的需求。
增塑剂

目录增塑剂的分类及介绍 (2)(一) 按同PVC树脂的相容性来分类 (2)(二)根据溶解性来分类 (2)(三) 根据添加的方式来分类 (2)(四)根据应用性能来分类 (2)(五)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分类 (3)(六) 根据化学结构来分类 (3)1. 邻苯二甲酸酯类 (3)2. 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3)3. 磷酸酯类 (4)4. 脂肪族—元酸酯类增塑剂 (4)5.柠檬酸酯类增塑剂 (4)6. 环氧增塑剂类 (4)7. 石油磺酸苯酚酯类 (5)8. 聚酯增量增塑剂 (5)9. 反应型增塑剂 (5)(一) 邻苯二甲酸酯类 (6)(二) 磷酸酯类 (8)(三) 脂肪族二元羧酸酯 (12)(四) 多元醇酯 (17)(五) 环氧增塑剂 (21)(六) 氯代烷烃增塑剂 (22)(七) 柠檬酸酯增塑剂 (25)(八) 苯多羧酸酯类增塑剂 (29)(九) 聚酯增塑剂和聚合物型增塑剂 (32)(十) 反应型增塑剂 (35)增塑剂的分类及介绍(一) 按同PVC树脂的相容性来分类根据增塑剂同PVC树脂相容性的大小,可以把增塑剂分成主增塑剂、副增塑剂和增量增塑剂三类。
主增塑剂有良好的同PVC 树脂的相容性,质量相容比例可达到1:1,能在PVC中单独使用; 副增塑剂质量相容比例低于1:3 (增塑剂:树脂),一般不在PVC中单独使用,需在适当的主增塑剂下配合使用;增量增塑剂与树脂基本上无或极少有相容性,其质量相容比例低于1:20 (增塑剂:树脂),使用这类增塑剂得到的增塑效率是很有限的,但可以改善某些性能,降低价格。
(二)根据溶解性来分类根据增塑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来分类,可以把增塑剂分为溶剂型增塑剂和非溶剂型增塑剂两类。
前者对聚合物有较强的溶剂化作用,可溶解一部分聚合物,而后者的溶剂化作用很小,不能溶解聚合物,只能起溶胀作用。
(三) 根据添加的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外增塑剂和内增塑剂,外增塑剂是在塑料配料时加入,而内增塑剂是在树脂合成过程中,作为共聚单体加入,以化学键结合到树脂上去,以提高树脂本身的塑性。
增塑剂.

② 辅助增塑剂
• 辅助增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有限, 凝胶化能力较低,只能与主增塑剂并 用,但往往起到功能性作用。 • 其主要品种有:耐寒性增塑剂、聚酯 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等
③ 增量剂
• 增量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很差,凝胶 化能力极差,不可单独使用,只可限 量使用,以减少主增塑剂用量。 • 其主要品种有烷基磺酸苯酯等
二、增塑剂的结构与性能
• 1. 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 增塑剂的工业化水平较高,从工业的 思想角度看待其性能要求,其实就是 用最少、最经济的材料,制作出性能 较好的的增塑剂。故就要求如下: • ① 良好的相容性; ② 塑化效率高; • ③ 低挥发性; ④ 价格低廉;
• • • •
⑤ 耐寒性; ⑥ 耐久性; ⑦ 电绝缘性好; ⑧ 具有耐燃性; ⑨ 要求无毒无色无害; ⑩ 耐霉菌性好; ⑪ 耐老化性。
发性均较差。同时随着支链的增加,这种 倾向更为明显。但是R1CR2(R3)R4-的分 支结构却对热氧化分解有极良好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季碳原子上没有氢的缘故。
⑬. 非极性部分与极性部分的比例对 增塑剂的性能影响
• Ap/P0值增塑剂分子中非极性的脂肪碳原子 数(Ap)与极性基(P• • • 一、增塑剂概念分类和机理 二、增塑剂结构与性能关系 三、 四、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展望
一、增塑剂的概念分类和机理
定义:凡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 物体系塑性增加的物质叫增塑剂。
主要作用: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次价键 (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了聚合物分 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 结晶性。
• 非极性部分的结构
• 常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 元酸酯类等,随着直链烷基碳原子数的增 加,耐寒性和耐挥发性提高,但相容性、 塑化效率等相应降低。碳原子数在4-8之间 变化时上述影响并不显著;但碳原子数增 加到14以上时,这种影响就特别显著了。 • 碳原子数相同的支链烷基与直链烷基相比 较,其塑化效率、耐寒性、耐老化和耐挥
02-增塑剂

2.3 增塑剂的化学与工艺学
2.3.1 邻苯二甲酸酯
O C OR1 C OR2 O
R1,R2:C1~C13的烷烃,环烷烃,苯基,苄基等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主增塑剂,具有色浅低毒,多品种电性能 好,挥发性小,耐低温等特点,具有比较全面的性能,其产量约 占增塑剂总量的80%左右。 C5 以下,在PVC工业中被淘汰,转向粘合剂和乳胶漆中作增塑剂。 高碳醇酯 代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 。
2 按增塑剂的分子量大小分类
单体型 明确的结构和低分子量的简单化合物, 分子量在200--500之间 聚合型 平均分子量在1000以上的线型聚合物
3 按应用性能分
被增塑物低温下有良好韧性, 主要有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 耐热性增塑剂 被增塑物耐热性有提高, 主要有双季式四醇酯,偏苯三酸酯等 阻燃性增塑剂: 磷酸酯类及含卤化合物 防霉(耐菌)性增塑剂 磷酸酯类 无毒性增塑剂 磷酸二苯一辛酯及环氧大豆油 通用型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 耐寒性增塑剂
近年来由于发现从椰子油中提取的混合醇制备的酯呈 现较好的综合性能。所以着力于研究用C6~C10之间的 混合醇来生产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的卫生安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DOP致癌的嫌疑。 20世纪90年代初得出卫生安全的结论。 有人怀疑邻苯二甲酸增塑显示一定的雌性激素活性, 可导致内分泌紊乱。 由于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尚无明确全面禁止邻苯二 甲酸的迹象。 但是某些领域的法规限制使用,如丹麦,奥地利限制 DOP在儿童玩具中使用。
RCH CHR'COOCH2
O
RCH CH R'COOCH + 3 HC OOH RCH CH R'COOCH2
增塑料剂与稳定剂

增塑剂还可改善塑料的柔韧性、 耐冲击性和耐寒性,使其适应 不同环境和使用条件。
稳定剂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
稳定剂主要用于抑制塑料在加工 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变色和降 解,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稳定剂可吸收和中和塑料中的自 由基,抑制氧化反应的进行,同 时可抑制光、热、氧等环境因素
对塑料的降解作用。
稳定剂还可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 防止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出现粘流 和变色现象,提高产品质量和延
增塑剂与稳定剂的发展趋势
增塑剂的发展趋势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增塑剂行业正朝着环保化方向发展,研发 和生产低毒、低污染、可生物降解的增塑剂成为主流。
高性能化
为了满足高端领域的需求,增塑剂行业正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增塑 剂,如高分子量、高玻璃化温度、高稳定性等。
专用化
针对不同塑料制品和加工工艺的需求,增塑剂行业正朝着专用化的 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和市场的需求。
加强研发和创新
未来,增塑剂与稳定剂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效、低毒的 新型添加剂,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于环保、健康的要求。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增塑剂与稳定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 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塑剂与稳定剂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结论
增塑剂与稳定剂的重要性和作用
01 02
增塑剂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削弱聚合物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延展性和可塑性,使塑料更易于加 工和成型。
稳定剂
稳定剂主要用于防止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光、热、氧等因素的 影响而发生降解,从而提高塑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4.水分 一般的增塑剂是不溶于水的,但因酯型增塑 剂等的极性较大,所以能吸收和溶解微量的 水。 这些微量水的存在会促进增塑剂的分解。
36
5.重金属和无机物 在增塑剂中常含有极微量的重金属和无机物。 重金属是自动氧化的催化剂,会促进增塑剂 的分解。 离子性物质的存在是导致增塑剂体积电阻降 低的原因。
加量而控制塑化程度,是常用的增塑剂,通常所说的增塑
剂即指外增塑剂。
16
2. 按相容性可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主增塑剂——与基础高分子材料(树脂、生胶) 相容
性较好,其分子不仅能进入高分子材料的不定型区,而 且能插入结晶区,也称“溶剂型增塑剂”,可单独使用。 辅助增塑剂——与基础高分子材料(树脂、生胶)相 容性较差,其分子只能进入高分子材料的不定形区,而
必须削弱其分子间力,并破坏结晶区。
12
2.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关于增塑剂的增塑原理,历史上曾提出多种理论观点,目前被普遍接 受的提法是: 高分子材料的增塑,是由
于材料中高聚物分子链间聚集
作用被削弱的结果。即增塑剂 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
+ -
+ -
+
-
+ -
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作用
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 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
14
2.2 增塑剂的分类
1. 按引入方式分类 2. 按相容性分类 3. 按适用性分类 4. 按化学结构分类
15
2.3 增塑剂的分类
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引入方式可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以共聚或接枝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 增塑剂,也可称“键合型增塑剂”,其优点是物理持久性 高,但存在难实施、适用性小等缺点,故不常用。 外增塑剂——以添加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增塑剂, 也可称“添加型增塑剂”,其突出优点是便于灵活调整添
例如:
O C O CH2 O O CH2 O 极性基团 C2H5 C C (CH2)3CH3 (CH2)3CH3
C2H5 非极性基团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DOP) (简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9
4. 增塑剂的主要应用领域
增塑剂绝大部分用于生产各种软质PVC制品,如薄
膜、凉拖鞋、软管、人造革、电缆料等。PVC软制品中 平均100份树脂要添加40一50份增塑剂。但也可用于几 种其它类型高分子材料,例如: ① 聚偏二氯乙烯 ② 聚乙烯缩丁醛 ③聚乙酸乙烯
⑤ 柠檬酸酯类:包括柠檬酸脂肪醇酯和乙酰柠檬酸脂肪醇酯。
⑥ 磷酸酯类:包括磷酸脂肪醇酯、磷酸酚酯、磷酸混合酯和含氯 磷酸酯。
⑦ 聚酯类:二元酸与二元醇的缩聚物。
⑧ 环氧化合物:包括环氧化油、环氧脂肪酸酯等。 ⑨其它:如氯代烃、苯甲酸单酯等。
20
重要化学结构类型增塑剂的其它分类法归属
结构类型
邻苯二甲酸酯 偏苯三酸酯 脂肪族二元酸酯 聚酯 环氧化合物 磷酸酯 氯代烃
22
1.邻苯二甲酸酯 由邻苯二甲酸酐与各种醇类酯化可制取多品种的 邻苯二甲酸酯系列化合物。 高碳醇酯方面:通用性好,多为侧链醇酯,最具 代表的是二辛酯(DOP),是目前通用增塑剂的 标准,其他增塑剂都是以它为基准加以比较的.
23
2.对苯二甲酸酯和间苯二甲酸酯 对苯二甲酸酯一般为结晶固体,与PVC不相容; 但具有一定支链的高碳醇的对苯二甲酸酯液 体与PVC相容,它们与相应的邻苯二甲酸酯比 较,挥发性低,低温性、增塑糊黏度稳定性 及电性能都较好,可作为耐迁移增塑剂。代 表性品种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 间二甲苯酸酯在某些性能上,如挥发度,耐 油抽出性,溶剂化能力等,比对苯二甲酸酯
38
进一步的钻研。
第二章 增塑剂
刘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
2.1 增塑剂的概念
2.2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2.3 增塑剂的分类 2.4 增塑剂的性能与选用
2
3
4
增塑剂是高分子材料助剂中产销量最大的品类,对促
进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PVC)polyviny chloride 工业
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增塑剂工业已发展成为以 石油化工为基础,以邻苯二甲酸酯为核心的多品种,大生 产的化工行业。
苯二甲酸酯类 苯二甲酸酯类是工业增塑剂中最主要的品种,品种 多、产量大,几乎占增塑剂几年消耗量的80%以上。 苯二甲酸酯是一类高沸点化合物,它们一般都具有 适度的极性,与PVC有良好的相容性也是其一大特点。 与其他增塑剂比较,还具有适用性广、化学稳定性 好,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廉等优 点。下面介绍几类苯二甲酸酯:
弹性摸量,从而可改进其加工性,并提高制品的柔软性
和拉伸性能的物质。
7
2. 增塑剂的基本理化性质特点 化学稳定性好、高沸点、难挥发、低 粘度、与高分子基质有一定的相容性但不
与其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增塑剂绝大多数是高沸点的稳
定油状有机液体,少数为低熔点有机固体
物质。
8
3. 增塑剂的基本化学结构特点 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结合构成。
25
磷酸酯 磷酸酯是由三氯氧磷或三氯化磷与醇或酚经 酯化反应而制取。
磷酸酯最大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抗菌 性。缺点是价格较贵,耐寒性较差,大多数 毒性较大,特别是芳香族磷酸酯(TCP), 不能用于和食品接触的场合。
26
环氧化合物 环氧增塑剂是分子结构中带有环氧基团的化合 物。主要是用在PVC中改善制品对热和光的稳 定性。 它不仅对PVC有增塑作用,而且可以使聚氯乙 烯键上的活泼氯原子稳定,结构中的环氧基团 可以吸收因光和热降解出来的氯化氢,从而阻 止了PVC的连续分解作用,起到稳定作用,可 起到延长PVC制品的使用寿命。 其主要品种有环氧大豆油、环氧脂肪酸辛酯等。
31
这些非酸性催化剂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铝的化合物,如氧化铝,铝酸钠等; IV族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铁、钛酸四丁酯、 氧化锆和硅的化合物等; 碱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 V族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锑、羧酸铋等。
32
增塑剂中微量杂质对其性能的影响
1.酸分 增塑剂酸值的高低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增塑剂中残存有未反应的原料酸和单酯(即酸性 酯) (2).增塑剂中残存有酸性催化剂或它们的酯; 酸值较高的增塑剂一般热稳定性差,更容易发生热分 解;在蒸馏工序,酯型增塑剂在200℃以上只要稍有 一点酸存在就会发生接触分解,分解为原料酸和烯烃。 酸值与增塑剂的臭味有密切关系,如把DOS减压密封 在一装置中,在180摄氏度下加热时原来酸值高的产 生的臭味更强。
27
聚酯增塑剂
聚酯增塑剂是属于聚合型的增塑剂,它是由二元 酸和二元醇缩聚而制得,其结构式为:
(R1、R2分别为二元醇和二元酸) 聚酯增塑剂一般塑化效率都很低、粘度大、加工 性和低温性都不好,但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 油和耐肥皂水抽出,因此是很好的耐久性增塑剂, 因而有永久型增塑剂之称。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发 展年产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3%。
③ 阻燃型(SP-FR)增塑剂:兼具阻燃剂功能,常
用的主要是磷酸酯和和卤代烃类。
19
4.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① 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对、间苯二甲酸酯。 ② 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包括己二酸酯、壬二酸酯、癸二酸酯等。
③ 苯多酸酯类:包括偏苯三酸酯和均苯四酸酯。
④多元醇酯类:包括乙二醇等二元醇、丙三醇等三元醇及季戊四 醇等四元醇的低级脂肪酸酯和苯合使用,不能单独
使用。
17
3. 按适用性可分为通用型、高性能型和特殊增塑剂
通用型增塑剂(GP)——性价比合理、性能平衡性好因而适用性 强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典型的通用型增塑剂。
高性能型增塑剂(PP)——能提供某一/某些特别优异性能的增塑
剂,主要包括: ① 耐低温型(PP-LT)增塑剂:能提供特别好耐低温性能,也称耐
H Cl C C H H n
聚氯乙烯 (PVC)
5
2.1 增塑剂的概念
1. 增塑剂的基本功能 2. 增塑剂的基本理化性质特点 3. 增塑剂的基本化学结构特点 4. 增塑剂的主要应用领域
6
1. 增塑剂的基本功能
高分子材料,尤其像PVC这样的极性且分子结构规 整性好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分子间力较强且结晶度较高, 因此存在熔体粘度高、难加工、制品质地硬而脆因而用 途受限的缺点。 增塑剂是加入高分子材料时,可在不改变其基本化 学特性的情况下,降低其熔体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
- +
- +
- +
晶度,从而使聚合物塑性增加。
DOP对PVC增塑模式
13
从表观来看,一些常见的热塑性高分子聚合 物的玻璃化温度(Tg)是高于室温的,因此在 常温下,聚合物处于玻璃样的脆性状态。加 入适当的增塑剂以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 可以下降到使用温度以下,这时聚合物材料 就呈现出较好的柔韧性、可塑性、回弹性和 耐冲击强度,可以制成各种有实用价值的产 品。
辅 通 主 助 用 √ √ √ √ √ √ √ √ √
高性能 SS △
特殊
LT LV LD Stab FR △ △ △ ○ ○ △ △ △ △ ○ ○ ○ △ △
△
△
√代表“属于”, ○ 代表优,△代表“一般”。
由上表可对重要化学结构类型增塑剂的性能特点及适应性获得概 貌性了解。
21
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37
2.4 增塑剂的性能与选用
1. 理想增塑剂的性能要求 增塑效率高、相容性好、(自身)稳定性高、物挥发性低、
不迁移、不析出、耐抽出、耐寒、耐微生物、阻燃、
无毒、无味、无臭、无色、无污染性、价格低廉等。 2. 实际增塑剂的性能特点与选用 实际增塑剂的性能均存在美中不足,因此,必须根据 特定制品的性能和成本要求进行选择应用。 显然、要成为增塑剂选用高手,单凭本课程所学是 不充分的,还要求对不同类型及品种增塑剂的性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