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对比

合集下载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常规系列包括感应、4m、微电极等曲线)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地层对比方法

地层对比方法

地层对比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地层对比方法。

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东西,就好像咱挑水果,得看看这个甜不甜,那个新不新鲜一样。

地层对比啊,首先咱得有个标准,就跟比赛得有个规则似的。

咱可以根据岩性特征来比,比如说这块地层是砂岩,那块也是砂岩,嘿,这不就有点像了嘛。

但光看这个可不行,就像光看外表不能判断一个人好坏一样。

还得看看地层里的化石呢!这化石就像是地层的身份证,每个地层的化石都有它独特的地方。

就好比说,这个地层有恐龙化石,那个地层没有,那它们肯定不一样呀。

然后呢,地层的厚度也是个重要指标。

想象一下,同样的地层,一个厚得像本大字典,一个薄得像张纸,那能一样吗?还有啊,地层的沉积旋回也能帮忙对比。

就好像音乐的节奏一样,一段一段的,有规律可循。

通过这个节奏,咱就能找出相似的地层来。

再说说古地磁吧,这可神奇了。

就像地球有自己的磁场标记一样,地层也会留下这种特殊的印记。

通过研究这些印记,咱也能把地层给对上号。

有时候啊,咱还得结合地质构造来对比地层。

好比说,这边地层是倾斜的,那边是水平的,那肯定有区别呀。

总之呢,地层对比就像是给地层找朋友,得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去分析。

咱不能马虎,得像侦探一样细心,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本事,得靠咱不断地学习、实践。

咱可别小瞧了地层对比,这对地质研究那可是相当重要啊!通过地层对比,咱能了解地球的历史,知道过去发生了啥事儿。

就好像读一本厚厚的史书,每一页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所以啊,大家可得好好对待地层对比这个事儿。

别觉得它难就退缩了,只要咱用心,肯定能把它玩转。

咱要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在地层的世界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宝藏!这就是地层对比方法,大家明白了不?。

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

(劈分或合并成一个单层)
统一划分单层数据 有效 孔 隙 度 % 单 层 编 号 厚度 权衡 渗 透 率 μ m2
砂层 厚度 m
有效 厚度 m
(2)小层对比数据表 (以小层或单层为单元)
平面分布:有无尖灭及缺失; 纵向连通:与上下单层连通情况。
对 比 井 号 项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效厚度 m 砂层厚度 m 渗透率 μ m2 平面分布 纵向连通
碎屑岩剖面中的稳定泥岩段 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 薄的黑色页岩层 煤层 碳酸盐岩的石膏夹层和泥岩夹层: 陆源碎屑岩中的凝灰岩层
(等时性问题?)
实例:孤岛油田馆陶组
Ng1+2底部一套分布稳定的含螺化石层,
为一高感应“指状泥岩”。
“标志层”是否具有涵盖全工区的成因意义?
----可进行大范围的对比
(在地层级别更细时,古生物等记录的垂向分异性不够)
基于岩石记录的地层对比
依据: 沉积成层原理:不同时期因 沉积环境及物源供应的差异 而导致岩性的垂向差异性 同一时期同一沉积环境内 沉积特征(岩性)的相似性、 岩性变化的顺序性和连续性。 单一岩性对比?
1. 标准层(标志层) ----等时层、等时面 概念:具有等时性、分布广泛、容易识别的岩性层或 岩性界面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地层层序的建立
区域地层层序 油区范围内
鲁 西 隆 起 区
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 油田范围内
一、区域地层层序
古生物-地层单元 岩石-地层单元 时间-地层单元 层序地层单元
1. 生物-地层单元(带、亚带、……)
回顾
根据古生物组合划分地层单元。 生物-地层界面有可能穿越地层等时面 (由于生物组合在时、空上的不断变化和调整)

地层对比方法

地层对比方法

地层对比方法张纪易(2007-7-9)1、意义地层研究是一切地质工作最基础、最根本的研究工作。

其任务是查明地质剖面上各类岩石的先后层序关系并确定它们的相对时代或绝对年代,从而进行地域间的对比。

对油气勘探而言,地层研究以野外露头、井下和地面的古生物资料、地震勘探成果以及测井曲线为主要资料,有条件时辅以绝对年龄测定资料。

以界、系、统、组、段为研究对象。

油气开发区的地层研究以勘探阶段地层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测井曲线和少量取心资料为主要工具,结合地震、古生物等资料进行研究。

目的是把开发层段中的砂体统一划分到实际可分的最小单元。

这种单元各油田叫法不同,有称为“单元”、“小层”、“细层”者。

每个最小单元的砂体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或几个(当平面上被泥质岩分隔时)含油砂体,它是油田开发的最基本单元,称为“油砂体”。

当上下相邻油砂体之间缺乏明显隔层的范围占其中任一油砂体面积的70%时,理论上就认为两者不能细分,应属统一的油水运动系统,需合并为一个油砂体。

从宏观上讲,当开发工作做到了以油砂体为单元来研究注采关系、开发效果时,开发工作就算做到了相当细致的程度了。

目前,还很少油田能这样做。

近年来油藏研究中出现了“流动单元”一词,它是根据油砂体内部客观存在的非均质性按物性和含油性的差异作进一步的细分,这种细分和油砂体内沉积微相的差异密切相关。

油藏评价研究是介于油气勘探和油田开发两个阶段之间的过度环节,它的地层研究往往要涵盖勘探和开发两个阶段的任务。

既要了解勘探地层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又要遵从开发地层研究的方法和精度,在两者之间建立起的准确合理的过度关系。

因此油藏评价阶段的地层研究直接牵涉到评价目标的选择、储量计算的质量以及今后开发方针的制定。

由此可见地层的详细划分和对比对于整个石油工业来说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2. 方法无论在教科书上或是在研究报告中,没有或者极少见到关于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介绍。

而且不同的地质工种、不同的地区其地层划分对比的内容和侧重点也不相同。

地层对比方法

地层对比方法

地层对比方法地层划分对比是所有油气藏工作的基础。

对地层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对比,对油气勘探而言,地层研究以野外露头、井下和地面的古生物资料、地震勘探成果以及测井曲线为主要资料,有条件时辅以绝对年龄测定资料。

以界、系、统、组、段为研究对象,是油气藏描述中由单井评价到多井研究的重要程序,是描述储层形态和储层参数空间展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前提,对于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

流程图【2】地震剖面探井分层意见测井资料岩心露头实验室资料↓岩心观察↓选定并分析基干剖面↓确定标志层和小层细分方案↓逐井对比↓剖面检查↓建立数据表↓编制图幅(一)地层对比方法常见地层对比方法有:古生物地层学方法、岩石学方法、地层物理方法等。

南梁-华池地区自上而下依次钻遇了第四系、白垩系、华池组、洛河宜君组、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延长组(未穿)。

该区长4+5地层厚度达90-100m左右,地层内部缺乏标志层,对比难度较大。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1)标志层控制由于该区内部标志层很难确定,前人所用的标准层有两个:安定组泥灰岩和张家滩页岩,前者在研究区属未测井段,后者研究区大部分未钻穿,地层对比时难以使用。

经过反复地追踪对比,发现延9顶部煤层在该区相对稳定,平面上有一定的可追踪对比性,是研究区最好的对比标志层。

延9顶煤标志层大多由2层煤组成,单层厚1.2m,电性特征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高阻、高声速、低自然伽玛,易于识别和追踪。

对比中认为:本区声速、井径、电阻在地层对比中用得最多,可代表等时,依据是在相同时间形成的一套岩石应具有相同的岩性特征,反映在声速、井径曲线相同。

(2)邻井追踪不同沉积相带分布有一定的范围,各种相带在平面上组合和变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进行邻井追踪以保证地层对比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地层厚度基本相近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地壳运动以整体的垂直升降作用为主,盆地地层厚度基本保持一致,变化相对稳定,研究区的这一特点,为采用“等厚法”的地层对比方法创造了先决条件。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土壤类型划分
通过地层划分,了解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为 土壤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地层土壤类型,采取相应 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改土、排水洗盐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利用
地层划分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根据不同地层土壤特性,选择适 宜的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提高土 地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层划分概述 • 地层对比方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应用
目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城市规划建 设领域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01
地层划分概述
地层定义及特点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表面或内部由一层或 多层岩石组成的层状结构,具有 连续性和层序性。
地层特点
地层具有连续性、层序性、沉积 性、成层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 依据。
划分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地层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 球历史和地质构造,为地质研究和资 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质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 化过程,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 重要信息。
03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
确定地质年代
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地质年 代。
建立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地质年代表,为地质研究 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地层对比》PPT课件

《地层对比》PPT课件

精选ppt
层序、 准层序组、 准层序、 层组、 层、 纹层组、 纹层
7
二、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
划分依据: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
(简单情况) (复杂情况)
四 级 划 分
含油层系、 油层组、 砂层组、 单油层
五 级 划 分
含油层系、 油层组、 砂层组、 小层 单层
从理论上讲,一套含 油层系从时间上是无 限可分的
•规模有大有小,且在 总体上升或下降的背 景上还有小规模的升 降运动。
•地层剖面上的旋回表 现出级次性,即在较 大的旋回内套有小的 旋回。
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
精选ppt
23
在油田范围内, 沉积旋回一般按四级划分 四 一级旋回:大体相当于含油层系 级 二级旋回:大体相当于油层组 划 三级旋回:大体相当于砂层组 分 四级旋回:大体相当于单油层
(2)小层对比数据表
纵向连通:与上下单层连通情况。
(以小层或单层为单元)




号1
2
3
4
5
6
7
8
9
10

有效厚度 m
砂层厚度 m 渗透率
μm2 平面分布 纵向连通
精选ppt
42
第四节 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对比
储集单元: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储集 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
储 盖层 集 储集层(渗透层) 单 元 底层
具有代表性,油层发育好
钻遇油层最全的井 可在几口井挑选有代表性的油
层组、砂层组进行汇编
精选ppt
28
2. 建立骨架剖面, 确定水平对比基线
•骨架剖面:通过典型井向外延伸 从骨架剖面向两侧建立辅助剖面以控制全区

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

3.相变规律
相变定律是指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毗 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重复出现。在 邻井对比时,可以利用典型井纵向上依次出现的相 的组合,指导井间对比。不同的相有一定的岩相组 合,反映有相应的曲线特征,因而曲线相可称为电 层序相。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对比时可依典型井 纵向依次出现的电层序组合特征指导井间测井曲线 对比,确定同一层位。
2.岩石地层对比 其实质是在区域上比较、寻找相似的或一致
的岩石地层结构,延伸具有相似或一致的岩石地层 结构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于相似的或一致的岩石地 层结构可由同一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地质过程形 成,也可由不同一的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地质过 程形成。因此,建立在岩石地层结构类似性或一致 性基础上的岩石地层对比有三种可能:a.等特征对 比;b.等特征、等相和等时对比;c.等特征、等相 不等时对比。因此,离开具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和 成因研究,泛谈岩石地层单位的等时与穿时是无意 义的。
(4)先识别标准层及逐井对比的原则。ຫໍສະໝຸດ 第 二地层层序的建立

一、层序地层学
地质历史中曾发生过多次海平面、湖平面或沉积基准面 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是由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变化、沉 积物供应、气候变化等综合结果引起的。它们对地层单元的展 布、几何形态及岩性分别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构造沉 降和全球性海面升降共同作用引起了沉积基准面的相对变化, 后者产生了潜在的可供沉积物堆积的容纳空间。构造沉降和气 候因素控制了沉积物的类型和输入量,由此产生的沉积物的供 应速度决定了可容纳空间的大小。构造沉降速率、全球海平面 升降速率和盆地的沉积物供给速率控制了沉积地层的几何形态。 构造沉降和全球性海面升降与海平面相对于盆地边缘的位置之 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关系,是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对比地层对比的目的主要是统一不同地区地层的划分,在区域上取得统一的地层分层数据,并通过从点到面、由近而远对各个相应地层层位的对比,掌握其岩性、厚度以及生储盏组合在区域上纵横向变化的规律,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各种地质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地层对比也叫钻井剖面对比,指的是钻井过程中钻遇的地层与邻井或邻区的地层对比。

其目的要达到本井与邻井、邻区统一地层的划分,也可为钻井工作优质快速地完成钻探目的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录井过程中,对采取的钻时和岩屑等资料,都要及时与邻井对比,了解相同层位地层的变化,从而作出地层预告,以便卡准取心层位,确定完钻深度,以及修正设计等。

因此地层对比工作,不但是研究区域地质的基础,而且也是做好录井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地层对比前准备工作1.收集区域及邻井的地层、古生物、岩矿等资料。

2.收集工区构造井位图、地震测线位置图、地震剖面图、地震标准反射层构造图。

二、标准剖面的建立1.标准剖面一个地区用以认识地层层序,地层特征,作为分层对比标准的一个井剖面叫做“标准剖面"。

标准剖面应具备以下条件:1)地层完整无缺,没有断缺或剥蚀。

2)能反映这一地区地层的一般特点。

3)各项分析化验资料和录井资料较齐全。

4)油气层的分布和厚度有代表性。

在一个新地区找油,开始由于缺少地层资料,往往只有根据地面露头或基准井(或参数井)所揭示的地层剖面,建立盆地内部的标准剖面。

但是,随着打井和钻井资料不断增多,对盆地内部地层变化规律的认识也逐步地深入,就可以选择更有代表性的井剖面作为标准剖面。

当地层横向变化大时,可以根据地层变化的规律,分相带、分地区建立各自的标准剖面,作为分区对比的依据或标准。

然后,各地区之间再用它们的共性对比连接起来。

2.地层划分欲进行地层对比,了解井与井之间地层的关系,必须首先进行单井剖面分析,把各井所钻穿的地层剖面特点搞清楚。

利用各项资料,把一个剖面在纵向上分成若干特征有明显区别的段落,并寻找组、段划分的依据,合理地划出地层界限,这就是地层划分。

地层划分的依据主要是:1)古生物化石是地史阶段的划分和确定地层时代的主要依据,井下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主要依靠微古生物化石资料。

2)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沉积环境下往往形成性质不同的地层。

因此,利用大段岩性、电性组合在纵向上的显示差别,划分出不同的岩性、电性段,是目前钻井地层剖面划分的主要方法。

3)假整合和不整合的接触关系反映其间曾发生过明显的地壳运动,因此,这类接触关系都是划分地层的标志。

4)由于地壳升降或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造成规律性的盆地水面上升(水迸)或下降(水退),呈周期性运动,反映在地层剖面上岩性粗细呈规律性的周期变化,即为"沉积韵律"。

不同地质时期(或阶段)沉积韵律的类型和结构特点不同。

因此,沉积韵律也可以作为划分不同时期(或阶段)地层的依据。

根据上述各种标志,把一个剖面划分成几个大段,即分为若干个地层单位(系、组、段等),并总结出各地层单位的特点。

然后,各个剖面之间进行对比,具有相同特征的为同一层。

以上四种划分地层的方法综合使用更为可靠,通常是以沉积旋回为划分依据,用古生物化石定层位(时代),以岩性、电性定层界(卡界限)。

三、地层对比的方法1.岩性对比法岩性对比在实际工作中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对比方法。

特别是当地层分布很广泛,而岩性和厚度变化都不大时,根据岩性对比井剖面是比较方便的,也是比较可靠的。

岩性对比主要是根据岩石的颜色、岩性、特殊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特征来对比地层的。

它是其它各种对比方法的基础。

在岩性对比法中,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有:岩性标准层对比、岩性组合对比和特殊标志对比。

1)岩性标准层对比在岩性对比中,经常利用岩性标准层进行地层对比,标准层就是具有区域性对比标志的岩层。

它的特点是:(1)岩石的特征突出,在岩性、电性、古生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易于识别;(2)横向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便于在全区内追踪对比,(3)纵向上在正常剖面中有固定层位,厚度不大,距离层位界线和目的层(或油层)较近,便于划层和录井时控制目的层深度。

如华北地区上第三系馆陶组底部砾岩均为较大区域的对比标准层。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根据标准层特征的明显程度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往往把标准层分为标准层和辅助标准层(即标志层,也叫岩性层)。

又如黄骅拗陷南部东营组的鼓包泥岩、沙河街组的特殊岩性段均为区域性对比标志层。

在利用标准层进行地层对比的时候,首先需要把标准层对起来,然后按照标准层距层界的厚度,或按标准层上下的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层界的对比和划分。

2)岩性组合对比沉积地层剖面中的岩性组合包括以下几种:岩性单一,但纵向上其他特征有变化,两种或两种以土岩石类型的互层,以某种岩石类型为主,包含其他夹层;岩石类型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即沉积韵律)等四种类型。

不同的岩性组合类型是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沉积阶段的产物。

而同一地层由于形成条件基本相同或相似,表现在岩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组合特征。

大段岩性组合特征的变化是由于沉积条件有明显的改变所引起的,反映了区域地质发展的自然阶段。

因此,根据岩性组合划分对比地层是符合地层划分对比原则的。

在地层横向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往往区域性标准层很难找到,此时利用组合特征进行对比就更为重要了。

在对比时,应根据剖面纵向上不同的岩性组合特点,划分出不同的岩性段,然后在各剖面之间进行对比,把组合特征相同的戎相似的划为同一层。

如南阳地区下第三系核二段中,自下而上划分为暗色泥岩与泊页岩发育段,灰质岩发育段,红色泥岩与石膏相对友育段,这样一个岩性组合特点标志着沉积环境从淡水还原沉积过渡到咸水氧化沉积的发展趋势,可作为对比的依据。

3)特殊标志层对比陆相沉积岩性纵横向变化大、找不到标准层时,可利用特殊标志层进行对比。

岩层的颜色、特殊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都可能作为对比标志。

(1)岩石颜色:颜色是识别地层和对比地层的最直观的标志。

一般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的颜色都是岩石的原生色,是反映沉积环境和生油条件的标志。

它在纵向和横向分布上也常是有规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地层对比的特殊标志。

(2)岩石的特殊成分实际工作中常见到地层剖面的不同层段,分别发育着一些不同的特殊成分的岩层,可作为对比标志。

如大港地区中生界的红色泥岩,是该区的重要对比标志。

(3)岩石结构、构造:如:针孔状灰岩、微细层理、石膏团块等等,它们常常是对比中使用的标志。

在钻井剖面对比中,由于取心资料少,岩石构造的宏观特征(如:层理、层面特征等)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这就要注意把一些微细的结构、构造现象用于地层对比。

2.电性对比法在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普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来解决井下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问题,电性对比法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

岩石电性特征是岩石的一种物理性质。

同一地层,当岩性相似时,常具有相似的电性特征,这就是利用电性进行地层对比的基础。

由于电测曲线是一种间接的资料,运用时首先要搞清楚岩性与电性的关系,搞清各类岩层在电测曲线上的特征,作出定性的解释。

在对比中常用的是标准电测曲线,它具有电性特征明显、界线清楚、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地下岩层性质(岩性、厚度)的特点。

由于电性对比方法简便,特别是在油、气田开发区,岩性一电性关系比较清楚,直接根据电性进行地层对比速度高,效果也好。

在电性对比中常用的是电性标准层对比和电性组合对比。

1)电性标准层对比电性标准层的条件是:有明显和稳定的电测曲线特征,易与邻层区别;横向上分布广;厚度不大,而且变化小。

因为电性是岩性的反映,所以电性标准层往往与岩性标准层是一致的。

找出标准层后,先把各井的同一标准层进行对比,对比过程中注意掌握电性标准层(厚度、曲线的形态和幅度等)的横向变化规律,以便追踪对比,然后再根据曲线形态,峰尖高低等显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把井剖面划分成"电性段",逐层进行对比。

选择好电性标准层是搞好对比、提高对比精度的关键。

在选择标准层时,应注意纵向上各电性标准层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以免因对错标准层而产生对比上的错误,为此,在远行电性标准层对比的同时,要掌握标准层之间的地层的电性特征,即每个电性标准层上下(邻层)电测曲线的特征。

在缺乏区域性电性标准层的情况下,可分地区在小范围内选择局部电性标志层对比地层。

2)电性组合对比电性组合特征是岩性组合特征的反映,通常是根据标准电测曲线的形态(如锯齿状、梳状、厚层状等),峰尖高低(指高阻层、低阻层、基值的高低和自然电位的正、负异常等),以及组合关系等特征,把井剖面纵向上划分出若干个具有明显差别的电性组合段,常见的有高|阻层段、低阻层段、高低阻互层段和电性韵律段等。

在划分电性段时往往是由大到小,视其组合的总体特征来划分,如大段高阻层段中可能有局部低阻层段,低阻层段中也可能有局部高阻层。

各井剖面划分出电性组合段以后,即可根据相似的电性组合应属同一地层的原则进行对比。

3、钻时及厚度对比法1)钻时对比由于钻时资料容易获得而又及时,因而可随钻随对比,这是气其它对比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

所以在电测前,现场多利用钻时曲线(结合录井剖面)划分、对比井剖面,以解决钻进中地层预告、确定目的层深度和控制取层位等问题。

运用钻时曲线对比地层时,离不能按钻时的绝对值对比,只能,按钻时的相对高低和组合关系的相似特征进行大段对比。

所以,注意总结和掌握各层段钻时的特征是对比地层的重要环节。

对于一个新探区来说,钻时资料需要经过和岩心剖面、岩屑剖面对比,查明钻时与岩性、油、气、水层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厚度对比在地层对比中,厚度大小可给人很直观的感觉。

地层的厚度代表地壳运动的沉降幅度和沉积速度,同一地层的厚度变化,反映该地层沉积时地壳沉降幅度和速度的变化。

在一般情实况下,地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同一地层的厚度由沉降中心向四周有规律困地逐渐变薄,地层对比时必须注意各井剖面地层厚度变化的合理性。

对比时,同一地层在短距离内如果厚度有突然变化,需要考虑是否有断层存在,再用其它法仔细对比。

钻进中常用厚度对比配合钻时对比来预计油层深度及厚度,预计取心深度、取心井段,预计主要层位界限和完钻井深等。

厚度对比常用二种方法:(1)等厚对比法,一般用在地层厚度稳定的地区。

如呆已钻过的井段与邻井对比厚度大致相等时,则可根据邻井的厚度推算本井预计层位的深度。

(2)等增厚率法:于地层厚度变化均匀的地区,将本井已钻过的井段与邻井对比,确定出其厚度变化值,根据对比结果,利用此厚度变化值即可推算出本井将要钻遇层位的厚度和深度。

四、地层对比图和综合柱状剖面图1.地层对比图地层对比固的内容主要是表示所选的各井之间地层的相互关系。

它可以反映所研究的地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