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史39页PPT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史39页PPT
06.06.2020
➢划分活动区与稳定区
根据以上方法可分析各地区的地壳运动历史(构造演化 历史),然后可划分出两种构造性质不同的地区:活动区(地 槽或板块边缘)和稳定区(地台或板块内部)。同一时期,不 同地区分活动区和稳定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活动区与稳定 区相互转化。
➢划分地壳构造发展阶段(地壳运动阶段、构造旋回、构造阶段)
06.06.2020
古生物化石与文物的区别:
a、古生物化石,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 迹,属于国家的自然遗产。而文物是指人类历史文化的遗物,属于国家的历 史文化遗产。
b、化石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人类史前”的地质时期,而文物研究的是 “人类历史以来”。
C、由于古生物化石与文物自然属性以及保存状态的差异,文物的挖掘保 护方式及研究与古生物化石差别甚大,不宜纳入同一法规进行保护。
三、构造历史分析(历史构造分析、地壳运动历史分析)
地壳运动(构造变动)引起生成环境的变化
➢分析方法或依据
1、岩相的垂直变化——可确定地壳的升降变化 2、岩层厚度——可推断地壳的下降幅度 3、地层接触关系——可判断地壳运动的性质(升降运动、褶皱运动)
和过程
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可判断地壳运动的剧烈程度
地壳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旋回性,从一个旋回(阶段)到另 一个旋回(阶段)。
06.06.2020
§2 地层系统
一、岩性地层单位
区域性或地方性,只反映某一地区的沉积过程及其发展变 化,不涉及时代的问题。主要根据岩性的变化及岩性组合的差
别来划分,其单位有群、组、段。
06.06.2020
二、年代地层单位
大区域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它是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 地层的总体名称(即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对应),是超越地区性 具体差异的抽象概括(即代表在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所有沉 积,而不论其岩性、厚度和化石内容有何差异)。例如,石炭 系代表石炭纪这个地质时代所形成的所有地层,而不管不同地 区岩性、厚度、化石方面的差异。它们的划分以地质时代为标 准,其确定时代的方法有同位素年龄测定、古生物化石、古地

地质学基础第三章 地层分析

地质学基础第三章 地层分析
▪沉积层在垂向上的堆叠是由于下沉作用或压实作用,或者由于 两者的联合作用所造成。
西南石油学院--代宗仰,2002年8月
西南石油学院--代宗仰,2002年8月
2. 穿时普遍性原理 “穿时”——指在持续地海侵或海退的情况下,地质时代 因地而异的一个岩石地质体及其界线与地质时间面或化石 带斜交的现象或关系。这种穿时的现象是由沉积环境随时 间的迁移和侧向堆积作用所造成的。
穿时普遍性原理可概括为:全部侧向上可以识别和追索的 非火山成因的陆表海沉积物的岩石地层单位都必然是穿时 的。
在分析和对比岩石地层单位时,不采用穿时普遍性原 理作指导,而只采用叠覆原理,必然歪曲事物的真相,颠
倒地层和古地理的解释,也无法搞清岩层的真正侧向关系
西南石油学院--代宗仰,2002年8月
表1-3-1 塔里木石炭系地层划分方案对比表
种生物共生在一起组成一个生物群体(组合)。生物 群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期的自 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和时代的变化。
化石组合法可以避免因个别标准化石在特殊沉积 环境中,由于穿时现象造成地层对比的错误。
西南石油学院--代宗仰,2002年8月
3、种系演化法
生物地层法的局限性:化石鉴定的分歧 地质环境地复杂多变:相变与古生物
δ ( ‰)=(R样品-R标准)/R标准 ×103
R样品为上述三个比值之一, R标准 为国际标准对比样品。 氧同位素,选SMOW和PDB;硫同位素,选CDT;碳同位素,
PDB
SMOW、CDT和PDB分别是标准平均洋水氧、亚利桑那某峡
谷某一陨石铁中的硫、南卡罗莱纳州晚白垩Peedee组中箭石
化石的碳和氧。
绝大部分的沉积层或厚的沉积物楔形体是由沉积 物通过侧向加积或进积型式在倾斜面上堆积而成的。 该原理认为: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土壤类型划分
通过地层划分,了解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为 土壤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地层土壤类型,采取相应 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改土、排水洗盐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利用
地层划分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根据不同地层土壤特性,选择适 宜的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提高土 地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层划分概述 • 地层对比方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应用
目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城市规划建 设领域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01
地层划分概述
地层定义及特点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表面或内部由一层或 多层岩石组成的层状结构,具有 连续性和层序性。
地层特点
地层具有连续性、层序性、沉积 性、成层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 依据。
划分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地层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 球历史和地质构造,为地质研究和资 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质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 化过程,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 重要信息。
03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
确定地质年代
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地质年 代。
建立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地质年代表,为地质研究 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辽河油田锦45块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辽河油田锦45块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Ⅱ兴1 ~ 分界: 漏斗泥岩 , 高感应, 高时差 , 自然电 布 ,局部还是发育 的,用感应去找还是可以发现 位平直 , 感应曲线多数井区见漏斗状 ;兴 I Ⅱ 的。通过翻阅所有 的 , d 井 按着识别标志层的方法 , 分界 : 灰色泥岩 , 高感应 , 高时差 , 然 电位平直, 先确定可能出现的标志层 , 自 然后再对 比 证实 , 一般 感应曲 线兴 I 段底部呈明显指状薄层 ;1 .古生 地说, 1. .2 2 通过完井图可找到特殊岩性标志层 、 砂岩标 物。 虽然古生物不能为油层组 , 砂岩组及小层细分 志层、 油顶标志层, 泥岩标志层在后期油层对比是 带来可靠依据 , 但对于划分于楼 、 兴隆台油层顶底 通过曲线再去落实。通过大量分析研究区测井曲 及于楼油层 , 兴隆台油层之间的界线还是可靠 的。 线特征,发现在东营组 的底部存在—层厚度 1  ̄ o 东营底广泛地分布拱背河北介及弯脊东营介 ; 于 2m, 5 测井曲线表现为高电阻率, 低时差、 然电位 自 义。 楼油层发育大西营介、 仲玻璃介等沙一中的 化石 ; 平直特点的一段 比较好的标志层 。1 . .3 1 3对比阶 兴隆台油层发育金星介小个体( ) 成层 及丰富丽星 段。 本次分层思路是以基准井, 基准区块分析为起 1地层特征 锦4 5块地处欢喜岭油 田西南端 的大有地 介、 椭园拱星介等 s 及 s 的化石 ; 1 2 确定 s ( 2兴隆 点,以骨干剖面为基础 ,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渐推 的 通 进, 全区闭合。具体方法如下 : 立标准单井柱状剖 区, 隶属辽宁省凌海市。 开发 目的 层为下第三系沙 台油层底界) 化石有立皱锥藻及华北介化石。 且 地层要全 , 不能有断点 ;砂体要全 h 河街组沙一中吨 二段, 即自下而上分布为兴隆台 过古生物资料确定大层为下步划油层组砂岩组 及 面的要求是 - 油层及于楼油层。 小层带来方便 , 即可达到三级对比、 逐级控制的目 ( 旋回清楚) , 便于追索对比;标志层尽量的多 , c . 有 的。I . .2 I 3旋回性 。 虽然在沉积 E 属于扇三角洲沉 利于控制层位 ; 不整合面清楚 , 1 地层 的划 分与对 比 . 1 d . 有利确定对 比原 每个小层不同相带存在着辫状河道 , 口 河 砂坝 则;尽可能在地震测线上 , e 有利于层位标定。 前人根据地层及油层基本对 比原则方法和 积 , 盆地的沉积特征, 在湖相沉积理论指导下 , 探索总 等正反旋回不同类型的沉积,但在对比中发现总 1 2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及分析 于楼 和兴隆台油层在沉积上同属于扇三角 结出了陆相碎屑岩油层对 比方法, 旋 回对 比 体来说上部粗 ,下部细 的反旋 回为主的特征 。 即” 子 1 5块内虽然断层较多 ( 4 洲沉积类型 , 有 3 为西八千扇三角洲砂体的前缘部分。 级控制不 同沉积相带区 别对待”” 、 以旋回为基础 , 1 . 厚度。在锦 4 . 断块为单元, 标志层控制 , 古生物划界限” 在这次 条)但无论是断层的时期 , 。 , 断距及延伸长度上看, 根据地层对 比标志,两套油层沉积剖面的旋回组 不控制沉积 , 因此对比中可参考厚 合特点 , 隔层发育状况和原油性质变化等规律, 将 对比中, 除了考虑该方法外, 由于研究区油层属于 规模都比较小 , 扇三角洲沉积,垂向上旋回性明显、平面相变较 度。 . . 1 . 油水关系。 15 2 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于楼油层 两套油层划分为于 1于 2兴 1兴 2四个油层组 , 、 、 、 快, 经过反复对 比分析 , 区油层 的对比中, 油水界面为一 0 0 ~0 0 在于楼油层底界及兴 1 在本 以 1 3 m 15 m, 2个砂岩组 ,4个小层, 2 各油层组、 砂岩组问均有 测井曲线为手段 , 标志层为控制, 按沉积旋 回 所反 隆台油层顶部之间划分时, 上部为水层 、 下部为油 较稳定泥岩隔层。 界线应该划在水层的底部、 油层的顶部 , 不至 于I 油层组总体厚度一般为 8 m左右, 1 可划 映出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相似性,同时还考虑到 层 , 岩性组合、 地层厚度变化的连续性 、 油水组合的合 于把于楼油层底界划人兴隆台油层或把兴隆台油 分为 6 个小层 , Ⅱ 于 油层组总厚度—般为 6 m 也 5, 可划 分为 6个小层 ,兴 I 油层组总厚度一般为 理性 , 应用电测 曲线特征 、 志层 、 标 沉积旋回与厚 层划人于楼油层 。 13 . 地层划分对比的 1 方法 4 m左右, 9 可划分为 6个小层。兴 Ⅱ油层组总 度 度四 结合的原则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以区域 统层和化石资料为依据确定地层组合,优选对比 13 曲 . . 线的优选。 于取芯井十分有限 , 11 由 地 般为 6 m左右 , 4 也划分为 6个小层。 2结论 标志层 , 进行油层组、 砂岩组地层划分对 比; 以高 层划分与对 比 工作主要是利用测井 曲线进行的 , 它的优点是可以比较方便地取得大量资料 , 便于 21 根据标志层及沉积旋回将于楼和兴隆台 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划分小层。 1. .1 1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 快捷直观地进行单井的追溯对比。但测井曲线特 两套油层划分为于 1于 2兴 1 2 、 、 、 四个油层组 , 兴 m 断块位于西八千砂体 的中上部 , 比时考 征由于测井系列、时间、 对 地质条件等都会引起不 l 个砂岩组 ,4 2 2 个小层 , 各油层组、 砂岩组间均有 虑砂体的连续性 尽量与临块地层对比相连接 . 同, b . 故必须对其 , 厅 优选。 优选原则如下:垂向具 较稳定泥岩隔层。 a 细微对比特征明显 ; 不同批次井网 h 2 于I _ 2 油层组总体厚度一般为 8 m左右 , 1 用标志层( 顶部及底部标志层 ) 控制含油层段的顶 有高分辨率, 和底 。 沉积旋回( 中间辅助标志层) 划分油层组 、 砂 曲线特征稳定 ; 曲线具有井井普通性 ; 。 基于上述 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于 Ⅱ油层组总厚度一般为 岩组 , 沉积韵律划分小层, 小层之间尽可能具有泥 原则 , 本次划分对比优选了电阻、 然电位与感应 6 m, 自 5 也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 I 兴 油层组总厚度一 9 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Ⅱ油层组总 兴 岩隔层,电性标志明显 , 在一定范围内可连续追 曲线及时差 ,同时参考 了其它 曲线组 合曲线 。 般为 4 m左右 , .. 12 3 岩l特征 厚度一般为 6 m左右, 4 也划分为 6 个小层。 踪;在旋回性不明显 的层段 , 0 利用厚度变化规律 1 . 寻找标志层。标志层是沉积稳定、 生 参考 文献 辅助划分层组界线 ;对于厚砂体劈分 , d 应尊重相 突出, 分布广泛 , 容易识别 目 最好不重复出现的特 序原则, 并于微电极、 双侧向、 自然电位、 感应曲 线 殊地层。 地层和油层的对比首 先是标志层的对 比。 【 王光付, 1 1 战春光. 刘显大. 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在 等. 石油勘探与开发 ,0 02 2 0 ,7 或声波时差曲线上有明显标志;充分尊重油田现 在地层剖面上标志层越多, e 平面上分布越普遍 , 对 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叨. 1)5 -7 5 已使用的 划分方案 , 本次划分按照油 田 要求 , 采 比 以 越准确。 然 , 当 对比的准确性和认识程度还取决 (2 :6- . 2 1 美国层序地层学中的新学派一 高分辨 用辽河油田研究院对锦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地层的划分依据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

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而不必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

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

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或者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地层缺失,或者由于构造变动弄得层序颠倒,或者由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

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并保存不好的古书一样,已经变成残篇断简,字迹模糊,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分章划段,才能读懂其内容;地层也是如此,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的划分。

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

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

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例如,在剖面中共包括三个大的沉积旋回,那末就可以据此把地层划分为三个单位。

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因为地壳升降运动是波动性的,所以沉积旋回的级别有大有小,即一个大旋回中可以有几个小旋回,而一个小旋回中又可以包括几个更小的旋回,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

第二,每一旋回中的海侵层位容易保存,而海退层位则不易全部保存或者根本不保存,因此一个沉积旋回不一定是完整的。

第三,每一沉积旋回一般总是由粗碎屑岩(通常是砾岩)开始,称底砾岩,因此,底砾岩的下部层面往往是两个地层单位的分界面。

第二章地层对比和划分

第二章地层对比和划分

它能在已确定油层组界线的基础上,配合次一级旋回特征划分 砂层组和单油层。
C建立标准剖面
油田(藏)综合柱状剖面图就是该油田(藏)的标准剖面。 它是进行油层划分对比的标尺和依据,是全油田进行新井分 层和全区统层的标准。
从几口钻遇油层较全、录井取心资料和测井资料丰富的井中, 挑选有代表性的油层组合汇编成综合柱状剖面图
§1 地层对比
(5)某些矿物的热释光
油藏地质研究
碎屑矿物如石英等受热激发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 的聚集的部分能量特性作为对比标志。
热释光现象分为天然热释光和人工热释光两种。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二、油层对比
1.油层对比的概念
在邻井之间和研究区范围进行油层的横向连续性追踪。 油层对比是研究油层空间展布和连通情况的基础。
常见标志层: 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稳定泥岩、油页岩或化石层; 碳酸盐剖面中石膏夹层或泥岩夹层; 冲积沉积中的煤层、古土壤层、火山灰等; 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 上下层段间某种特征(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差异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b.岩性及岩性组合
岩性特征: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学特征,它们都是沉积环境 的物质反映。
由若干相邻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层组 的岩性特征基本一致,其上下应有较为稳定 的隔层分隔。
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 其顶底应有较厚的泥岩作盖层和底层,并且 分布在同一岩相段内,其岩相的顶底即为油 层组的顶底界。
由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同一含油层系内 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 基本一致。含油层系的顶、底界与地层时代 的分界线基本一致。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b.地震

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②第四纪
⑥二叠纪
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陆相和海相)。发生于石炭 纪的海西运动,到二叠纪时更为激烈。在我国北方形成 了几个陆相盆地,与石炭纪连续沉积,一般称石炭二叠 纪;在南方发生大规模海侵,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石灰岩, 海水退去后,又开始新的海侵。 主要生物为纺锤虫、珊瑚、腕足类和菊石等,前一时 期极盛一时的三叶虫、四射珊瑚等逐渐灭绝。出现了高 级爬虫类——锯齿龙。植物中封印木、鳞木开始衰落, 代之而起的是松相类、苏铁类以及大羽羊齿等。
表3 地层顺序表
续表3 地层顺序表
三、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的关系
表4 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照表
四、各地质时代单位的含义
1、太古代
(1)定义
从地壳形成到原始生物出现前为止,这一段地 质时代叫太古代或隐生宙,也叫前寒武纪。外 国地质学者也将太古代和以后的元古代合称为 前寒武纪。
(2)主要特征
③志留纪
志留纪仍然是一个平静的海侵时期。奥陶纪 末期部分地区海退;到志留纪海侵又继续发生 ,开始沉积碎屑岩;中志留纪时海侵继续扩展 ,沉积岩主要为石灰岩;到上志留纪时发生海 退,沉积泥质灰岩与硅质页岩互层,构成许多 小的沉积旋回。海退期间在我国西南还造成了 一些内海盆地。 主要生物有笔石、层孔虫、温瑚、苔醉虫、 三叶虫、腕足类等。
地层、油层 纲
绪论
第—章 地质时代与地层
第—节 地质时代 第二节 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命名
第二章 地层对比
第一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应用实例
第三章 油层对比
第—节 单层(小层)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油层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油层对比应用实例
④泥盆纪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加里东造山运动,到泥盆 纪时期发展剧烈,在震旦纪陆台的周围形成了 许多山脉,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高原和盆地。 主要生物有三叶虫和笔石衰落,水中出现了 鱼类,陆地上出现了大量棵蔗植物群,还有古 鳞木和古芦木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地层划分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揭示地壳变动的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一些特定的依据来进行。

一、岩性特征岩性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依据之一。

不同的地质时代形成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成分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其所属的地层。

例如,古生代时期的地层中常见的是石灰岩、砂岩等,而新生代时期的地层中则常见的是火山岩、玄武岩等。

二、化石特征化石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质时代的生物在地质过程中死亡并埋藏在地层中,形成了化石。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研究和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

例如,三叠纪地层中出现了恐龙化石,而第四纪地层中则出现了现代人的化石。

三、地层的地理位置地层的地理位置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不尽相同,因此地层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通过对不同地区地层的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各地地质演化的差异和联系。

例如,中国的华北地区与四川地区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到这两个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四、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会随着地质历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地磁、地震等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界限和时代。

例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向会受到地层的影响,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和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分布和性质。

总结起来,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主要包括岩性特征、化石特征、地层的地理位置和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依据相互作用,通过对地层的观察、分析和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为地质学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学家会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提高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划分
塔中地区志留系新老划分方案对比表



新方案
系统

段 亚段 系 统


泥中 盆下 系统



红色砂岩段


泥盆系 中下统
上段
克孜尔塔格组
上—顶统
下段
上段 中统 依木干他乌组
下段
上统

上砂岩段

中统 依木干他乌组 红色泥岩段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2.1 概念 2.2 地层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时间序列)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空间关系)
2.1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概念
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 (如岩性、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 地层组织成相应的单位。
• 地层划分的多重性与多重地层单位:
岩石有多少种可以用于地层划分 的特征(属性),就有多少种方法划 分地层,即地层划分的多重性。划分 的结果为多重地层单位。
古生物学特征
主要包括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类 别、组合、丰度、分异度、保存状态 等。
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意义: 年代学的意义 环境学的意义
地层的构筑特征
地层序列通常是以特定的构 筑方式组合在一起的。根据地 层的构筑方式不同也可划分地 层。
地层的构筑类型
• 均一型: 成分、结构单一
• 非均一型: 旋回型:ababab, abcabcabc, … 趋向型: 变厚, 变薄, 变深等 复杂型 : 难以发现任何规律
化石组合法: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 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石的综合。化石组合法 是根据地层的化石组合对比地层的方法。
生物化石组合定年
生物化石组合定年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区 河南禹县 河北宝坻县,唐山,峰峰,邢台,元氏地区 安徽广德独山镇东川岭 安徽贵池-东至地区 山东的新汶煤田
白土研究区建立的组 合带地质时代基本可 以定为晚石炭世晚期
Moerokan 层
Haaster层
C. rossica C. nestorae
C. rossica
罗 惹


C. nestorae
C. rossica C. nestorae
C. electa
C. electa
Ancyrochitina nodifera?
Plectodhitina spongiosa
四排虫属:
生 物 化 石 组 合 定 年
节房虫属:
古串珠虫属:
生物地层对比法
生物演化法(种系发生法):根据 生物的演化特点划分对比地层 的方 法。如:蜓的副隔壁是由蜂巢层演 化而来的,所以具有副隔壁的蜓所 在的地层层位较新。如三带型四射 珊瑚的比双带型四射珊瑚高级,故 其时代要新些。
统计法: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连续和小间断。
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 不整合(假整合);沉积接触和侵 入接触.
其他标志
地层的其它物质属性,如地层的磁性 特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矿物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同位素年龄 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 用于建立不同的地层单位。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多重地层划分和多重地层单位
• 地层对比:地层意义上的对比指地 层特征或地层位置的相当。根据所 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 的对比。
• 岩性 “对比”:是论证岩石特征和岩石地 层位置的相当;
• 两个含化石层的“对比”:是证明化石内容 和生物地层位置相当;
• 年代“对比”:是论证年龄和年代地层位置 的相当。
2.2 地层划分依据和方法
1. 岩石学特征 2. 生物学特征 3. 地层的构筑特征 4. 地层的接触关系 5. 其他标志
岩石学特征
包括组成地层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 和沉积构造等。
岩性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连续岩层可以划 分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岩性不同的地 层体应该划分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
马平组\栖霞组分界-广西来宾
Cyathochitina kuckersiana


?


Belonechitina aspera
C. electa
Belonechitina postrobust
五 峰 Conochitina sp. S.taugourdeaui 组
顺1井5329m
纵向分布稳定,时限短;横向分布广,全球可对比。
岩性对比 生物地层对比 构造运动面的对比 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对比 磁性地层对比 事件地层对比 层序地层对比
岩石学的方法
岩性对比法:在侧向连续的条件下,不同地 区岩石学特征相同和地层位置相当的地层可 以对比。
标志层方法:标志层是指那些厚度不大、岩 性稳定、特征突出、易于识别、分布广泛的 特殊岩层。标志层有穿时性的标志层和等时 性的标志层两种类型。前者只能用于岩石地 层单位的对比。后者才能用于年代地层单位 的对比。
地层划分
岩芯中首次发现早志留世几丁石带
阶 标准笔石带
M. swdgwickii
爱 隆 宁 阶 D. convolutus
M. gregarius

Pr. cyphus

阶 O. vesiculosus
A. acuminatus
阿什 极阶
G. persculptus
JuuruG1-2
Raikkula G3
Adavere H
波罗的海-斯堪的那维亚 (Nestor,1980a,1982a)
西北利亚 (Zaslavskaya,1983)
北美地台区 (Achab,1989,Gr
ahn,1985)
(耿良玉
中国湖北 蔡习尧,1988)
塔里木盆地 (本文)
Conochitina proboscifera (atypic form)
C.iklaensis-C.emmastensis
C.iklaensisC.emmastensis
Ancyrochitina

cf.ancyrea

C.iklaensis-
组 C.emmastensis
C. rossica C. nestorae C. electa
Belonechitina aspera S.taugourdeaui
追索对比
岩性对比
岩 石 地 层 对 比
岩性地层划分
岩性地层对比
深81
深2
中8
深19
冲积扇
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
岩性与层序地层对比
观音溪剖面
广安桂兴剖面
须6段
须4+5段
须2+3段 须1段
生物地层对比 标准化石法 化石组合法
生物地层对比
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 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 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 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