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如何划分和对比地层

合集下载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常规系列包括感应、4m、微电极等曲线)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

第二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一、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概念(一)地层划分地层的划分是地层学的一项基础任务,也是地质工作的基础。

其目的在于确定区域地层层序和建立相应的地质年代系统。

我们把一个地区的岩层,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岩性、化石等特征归纳成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建立区域地层层序,了解该区域地层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称为地层划分。

如果地层形成以后,一直保持其原始生成顺序,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属正常层序。

但在地壳发生过强烈运动的地区,由于岩层遭受褶皱和断裂的影响,使原始地层产状发生变动,甚至倒转,使早期形成的岩层覆盖于晚期形成的岩层之上。

因此地层划分首先要判定地层的正反顺序,建立正常层序。

地层的特征和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如岩层的几何形态、接触关系、岩性、岩石组合、化石特征、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其中任何一种特征都可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

由于切分地层的依据和标准不同且具有多样性,因而可以划分出多种地层系统,不同种类的地层划分可以重叠在同一剖面上进行,这就是地层单位和地层划分的多重性。

目前常用的有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三种。

(二)地层对比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将不同地区(或剖面)的地层进行比较,论证其地质时代、地层特征和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即为地层对比。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特征和依据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

例如:岩石地层对比是论证岩性特征和岩石地层位置是否相当;年代层对比是要论证地层的地质年龄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位置是否相当;生物地层对比是要说明含化石层的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是否相当。

地层划分与对比两者在原则和依据上是同一的,在方法上是有密切联系的。

二、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一)岩石地层学方法凡是以地层的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岩性界面变化为准,划分地层,是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主要方法统称为岩石地层学方法。

岩石特征主要指岩性、岩石组合、岩相、岩层的横向展布和岩石的变质程度等。

根据岩石特征的相似程度,对地层进行划分,并建立岩石地层系统。

江苏省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江苏省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四 江苏各地层区地层主要发育特征
一) 华北区(江苏部分)
1 新太古代地层 泰山群是该区最老地层,区域上分柳杭组、山草峪组、雁翎关组、孟家屯组。但省内未 见出露,仅在少数钻孔有揭露,无法细分,故统称泰山群, 2 元古代地层 该区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因五台、吕梁运动作用,地壳上升,缺少沉积。晚期才 逐步接受了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形成了兰陵组、新兴组及淮河群的城山组、贾园组、 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其中,兰陵组为潮下高能 环境下形成的浅海石英砂岩建造,新兴组为潮下低能环境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 城山组与兰陵组相似,贾园组则以砂岩为特征,赵圩组—张渠组,从多次灰岩—白云岩组合, 反映了海水张渠组由深变浅、盐度由低增高,魏集组—望山组,由潮下低能环境—潮间—潮 上环境的多次更叠,组成页岩—灰岩—白云岩多次旋回变化。 新元古代晚期,该区因受地壳上升影响,仅于震旦纪接受海侵沉积,形成金山寨组之页 岩夹砂岩、灰岩组合,其与上、下地层均为平行不整合。 3 早古生代地层 该区缺少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筇竹寺期、沧浪铺早期的沉积,在沧浪铺早期以后,丰沛 地区隆起,南側才形成猴家山组、昌平组、馒头组之页岩、灰岩、砂岩等沉积,中、晚寒武 世,区内接受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沉积,形成张夏组及炒米店组。 该区寒武纪地层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
该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自下至上共分 42 个单位,包括 7 个群、27 个组、8 个段。 其中,创建于本省的有 8 个岩石地层单位。
二) 连云港区
该区地层发育不全。主要展布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之区域变质岩系(东海岩群),中 元古代含磷碳酸盐岩—砂泥质变质地层(锦屏岩群),中—新元古代海相中、酸性火山岩、 硬砂岩变质地层(云台岩群),构成本区主体。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土壤类型划分
通过地层划分,了解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为 土壤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地层土壤类型,采取相应 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改土、排水洗盐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利用
地层划分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根据不同地层土壤特性,选择适 宜的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提高土 地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层划分概述 • 地层对比方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应用
目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城市规划建 设领域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01
地层划分概述
地层定义及特点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表面或内部由一层或 多层岩石组成的层状结构,具有 连续性和层序性。
地层特点
地层具有连续性、层序性、沉积 性、成层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 依据。
划分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地层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 球历史和地质构造,为地质研究和资 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质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 化过程,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 重要信息。
03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
确定地质年代
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地质年 代。
建立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地质年代表,为地质研究 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第三章_1.地层划分对比

第三章_1.地层划分对比

HD
– 太古宇(Archaean) AR
– 元古宇(Proterzoic) PT
– 显生宇(Phanerozoic) PH
• 界——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 古生界(Paleozoic) Pz
– 中生界(Mesozoic)
Mz
– 新生界(Cenozoic)
Cz
• 系——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岩石地层单位
• 群 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
• 一般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相邻或相关具有共 同岩性(或岩性组合)特征的组联合构成 。或指厚度巨大、岩性复杂、未作深入研 究又不能分组的一套岩系。对这个复杂的 的地层序列可给予专名,如太古代的五台 群、阜平群。
• 组 划分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其重要含义:
野外宏观岩类或岩类组合相同、结构类似、颜色相 近、整体岩性和变质程度特征一致。
(二)、生物地层学法
进化性(从低级→高级,由简单→复杂);不可逆 性(一旦灭绝就不可能再出现)。任一古生物在其发生 、发展直至灭绝的过程中均占有一定的时限及区域,部 分保存于相应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由于生物的演化遵循 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规律,同时,生物 在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可以根据地层 中的古生物化石对地层进行划分,以及进行大范围的地 层对比。在应用生物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时 ,主要依据“标准化石”及“生物组合”。
– 因这种地层划分是以地质时代为标准,所以称为年代地 层单位。
– 确定和对比年代地层的基本方法是生物地层学方法。还 可以利用同位素年龄、地磁倒转时间表等方法。
– 根据生物门类(纲、目、科、属、种)的演化阶段,地 层可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阶等。
• 阶——根据地层中标准化石和化石组合,划分的 年代地层单位。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连续和小间断。
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 不整合(假整合);沉积接触和侵 入接触.
其他标志
地层的其它物质属性,如地层的磁性 特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矿物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同位素年龄 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 用于建立不同的地层单位。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多重地层划分和多重地层单位
• 地层对比:地层意义上的对比指地 层特征或地层位置的相当。根据所 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 的对比。
• 岩性 “对比”:是论证岩石特征和岩石地 层位置的相当;
• 两个含化石层的“对比”:是证明化石内容 和生物地层位置相当;
• 年代“对比”:是论证年龄和年代地层位置 的相当。
磁性地层对比
地层中通常可以保存沉积物沉积或成岩期的 磁性特征,即“剩余磁性”。
地史中地磁极曾发生许多次倒转。根据地磁 极的倒转并配合同位素年龄测定,可以建立 一个地磁极向年表。
由于地球的磁极是全球性的,利用地磁极向 年表可以对地层定年和磁性地层的对比。
磁极倒转与磁性地层
地震地 层对比
利用地震反射波形成的反射同相轴来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 不同岩性界面之间由于密度差异而形成反射同相轴,利用同相 轴的追踪对比就是地震地层的对比。
C.iklaensis-C.emmastensis
C.iklaensisC.emmastensis
Ancyrochitina

cf.ancyrea

C.iklaensis-
组 C.emmastensis
C. rossica C. nestorae C. electa
Belonechitina aspera S.taugourdeaui

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
❖ 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的时代相同,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 的化石不同
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
标准化石: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 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 在应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其精度
(2)生物学方法
化石组合法是根据地层的化石组合对比地层的方法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 石的综合。
2.地层对比的方法
(1)岩石学方法 按两地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相似性来
建立其对比关系的方法。
❖ 岩层在侧向连续的条件下,不同地区的岩石学特征相当 的地层是可以对比的。
❖ 绝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标志层方法
❖ 标志层:指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易于识别、 分布广泛接触关系类型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的差异是地壳运动
及其性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往往会引起自然 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生物界的重要变 革。 1)、整合接触(Conformity) 连续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无明显的截然 变化(沉积作用基本没有停止,无缺失地层 现象)。
岩性由一种或一种以上构成,厚度几米乃致数百米, 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上、下界线清晰;是野外地质 调查和填图中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组
建组条件:
❖ 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 ❖ 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
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 ❖ 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 ❖ 一定和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
(1)岩石学方法
标志层通常用于地层对比
标志层有两种类型:
❖ 穿时性的标志层,如地层中的砂岩夹层、煤层、蒸发岩 层等;
❖ 等时性的标志层,如火山灰层、小行星撞击事件层及风 暴岩层等。

第二章地层对比和划分

第二章地层对比和划分
在油气勘探中,多利用岩心或岩屑中的微体化石及超 微化石进行地层对比,在各油田的区域地层对比研究中 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②采用的主要方法
a.标准化石法
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 这种化石只在该段地层中出现,上、下邻层中不存在, 它们是特定地质时代的产物,这些化石就叫做标准化 石。根据标准化石来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叫做 标准化石法。所谓标准化石也是相对的,但它具有明 显特征:生存时代短;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易于发 现及鉴定,保存完好。
油藏地质研究
在油田范围内,沉积旋回一般从小到大按四级划分。
⑴ 四级沉积旋回(或称韵律) 包含一个单油层在内的不同粒度序列岩石的一个组合。
在这个组合中单油层粒度最粗,它的厚度、结构及层理 随沉积相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⑵ 三级沉积旋回
❖ 同一岩相段内几种不同类型的单层或者四级旋回组成的 旋回性沉积。它与砂层组大体相当。
它能在已确定油层组界线的基础上,配合次一级旋回特征划分 砂层组和单油层。
C建立标准剖面
油田(藏)综合柱状剖面图就是该油田(藏)的标准剖面。 它是进行油层划分对比的标尺和依据,是全油田进行新井分 层和全区统层的标准。
从几口钻遇油层较全、录井取心资料和测井资料丰富的井中, 挑选有代表性的油层组合汇编成综合柱状剖面图
岩性组合特征:指地层剖面上多种岩性 的分布规律或上下配置 关系。
岩性组合包括: 1. 单一岩性层 2. 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类型组成 的互层 3.岩石类型有规律的重复出现-韵 律层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c.沉积旋回
❖定义: 指若干相似岩性在地层剖面上的有规律重复出现。表现:颜色、 岩性、结构、构造,特别是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中国的金钉子:1 黄泥
塘金钉子,2 长兴灰岩
金钉子3 花垣排碧金
钉子4 蓬莱滩金钉子5
古丈金钉子6 王家湾
金钉子7 黄花场金钉
子8 长兴阶金钉子9
碰冲金钉子10 寒武系
金钉子
.
12
各类地层单位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 ①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A. 时间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而岩. Nhomakorabea8
⑶ 年代地层单位
• 指以地层的形成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而划 分的地层单位。
• 据地史中生物演化的阶段,可建立六个级别的时 间(年代)地层单位:宇(Eonthem)、界 (Erathem)、系(System)、统(Series)、 阶(Stage)、带(Chronozon)。
• 阶和带,往往以属、种的更新为特征;统和系, 往往以科和目的更新为特征;系以上的单位则以 纲和目的更新为特征。统以上单位的应用范围是 全球性的,国际上建立有各系的界线层型。
石地层单位往往具穿时性(或时侵现象)。
B. 时间地层单位没有固定的岩性内容,而岩 石地层单位必须有具体的岩性内容。
C. 高级时间地层单位系、统的分布是全球性 的,而岩石地层单位是地方性的。
.
13
各类地层单位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 ②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有的生物,如舌形贝(Lingula)自古至
• 段(member):通常反映一组中具有相同岩性特征的 某个特殊层位。
• 层(bed):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一般只限于对那些 能识别出来而且特别有用的一个层,或许多单层组成的 单位才给予命名,并指定一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
7
⑵ 生物地层单位
• 以含有相同的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邻层化石有别 的三度空间岩层体。经常使用的生物地层单位有:组合带、 延限带、顶峰带。
.
3
.
4
地层单位系统
• ⑴ 岩石地层单位 • ⑵ 生物地层单位 • ⑶ 时间地层单位(又称年代地层单位)
.
5
⑴ 岩石地层单位
• 有些地区,常因化石证据不足或研究的程度不够 等原因,只能按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及构造运动 特点来划分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 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三维 空间岩层体。在划分岩石地层单位时,只考虑岩 石特征在纵、横两个方向的具体延展情况,而不 考虑其年龄。
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 何意义?如何划分与对比
地层?
主要内容
1.地层简介 2.地层单位系统 3.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4.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意义
.
2
地层的定义
• 地层:有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土层。地 层一般指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成 岩和变质岩。上下相邻地层之间可以为明显的 层面或沉积间断面所分开,也可以由于岩性、所 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 明显差异而分开。—《地学辞典》
• 组合带:指所含化石或其中某一类化石,从整体来看构成 一个自然的组合,并以此区别于相邻地层内的生物组合。
• 延限带:指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其整个延续时段之内所代 表的地层体。
• 顶峰带:某些化石种、属最繁盛的一段地层。
• 上述三种生物地层单位是三种不同的类型,而非相互包括 或从属的三个级别。事实上,生物地层单位是为建立时间 地层单位服务的过渡性环节。
.
15
• 层内标志:存在于岩层层内的标志,最主要是层 理标志。 层理—流动的介质使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 等沿基本垂直层面方向上所形成的层状构造。其 中利用斜层理判断顶底最为便利。
• 生物标志:沉积岩中常含有生物化石,化石的保 存形态也具有示顶功能。
.
16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的划分是指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划分, 而地层的对比是指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比较。在地 层对比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广大地区的地史发展过程的共性 和异性,才能具体认识地层区域性特征,了解地层空间分 异的情况。但是各地区的地层层序及特征,千差万别,各 不相同。因此地层对比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在地层划分 和层序建立的基础上,必须对同一时代在各地区形成的地 层进行比较研究。
• 与时间(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时代(年代) 单位是:宙(Eon)、代(Era)、纪(Period)、 世(Epoch)、期(Age. )、时(Chron)。 9
.
10
金钉子
• 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 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 俗称。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以 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 线的典型或标准。是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 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 标准或样板,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 的岩层序列中标出,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 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
今一直存在,因此具穿时性;另有一些生 物,如O~S的笔石,D的牙形类、Mz(中生 界)的菊石类,它们的生存延续界面与时 间界面一致。
.
14
地层划分的概念
• 1. 概念: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按地层原始顺序及地层 工作的实际需要,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成各种地层单位, 建立地层系统,即是地层划分。
• 层面标志:存在于岩层层面上的标志,主要有波痕、雨痕、 雹痕、泥裂等。 (1)波痕—水体不深、波浪能影响到的浅水环境下, 沉积物表面呈波浪起伏状。通常,波谷圆滑开阔向下,波 峰尖棱紧闭朝上。 (2)雨痕、雹痕—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 水面,在雨滴或冰雹的冲击下遗留的痕迹。凹坑向下,外 圈脊状突起向上。 (3)泥裂—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 在阳光的暴晒下发生龟裂。泥裂的开口向上。
.
17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 ①构造学方法:即根据角度不整合面、平行不整 合面把上下地层划分开。
• ②岩石地层学方法:即根据上下地层岩性的不同 或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将两个地层划分 开来,也可根据岩石的组合情况及旋回韵律划分 地层。
• 分为四级:群(group)、组(formation)、段 (member)和层(bed)。以组为最基本单位而 且最常用。
.
6
• 群(group):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其范围可相当于 统-系不等,有时甚至大于系。
• 组(formation):一般是指岩性较均一或几种岩性有 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岩石地层单位,其范围通常小于 或等于统。常用于地质填图、描述和阐明区域地质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