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合集下载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常规系列包括感应、4m、微电极等曲线)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江苏省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江苏省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四 江苏各地层区地层主要发育特征
一) 华北区(江苏部分)
1 新太古代地层 泰山群是该区最老地层,区域上分柳杭组、山草峪组、雁翎关组、孟家屯组。但省内未 见出露,仅在少数钻孔有揭露,无法细分,故统称泰山群, 2 元古代地层 该区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因五台、吕梁运动作用,地壳上升,缺少沉积。晚期才 逐步接受了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形成了兰陵组、新兴组及淮河群的城山组、贾园组、 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其中,兰陵组为潮下高能 环境下形成的浅海石英砂岩建造,新兴组为潮下低能环境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 城山组与兰陵组相似,贾园组则以砂岩为特征,赵圩组—张渠组,从多次灰岩—白云岩组合, 反映了海水张渠组由深变浅、盐度由低增高,魏集组—望山组,由潮下低能环境—潮间—潮 上环境的多次更叠,组成页岩—灰岩—白云岩多次旋回变化。 新元古代晚期,该区因受地壳上升影响,仅于震旦纪接受海侵沉积,形成金山寨组之页 岩夹砂岩、灰岩组合,其与上、下地层均为平行不整合。 3 早古生代地层 该区缺少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筇竹寺期、沧浪铺早期的沉积,在沧浪铺早期以后,丰沛 地区隆起,南側才形成猴家山组、昌平组、馒头组之页岩、灰岩、砂岩等沉积,中、晚寒武 世,区内接受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沉积,形成张夏组及炒米店组。 该区寒武纪地层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
该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自下至上共分 42 个单位,包括 7 个群、27 个组、8 个段。 其中,创建于本省的有 8 个岩石地层单位。
二) 连云港区
该区地层发育不全。主要展布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之区域变质岩系(东海岩群),中 元古代含磷碳酸盐岩—砂泥质变质地层(锦屏岩群),中—新元古代海相中、酸性火山岩、 硬砂岩变质地层(云台岩群),构成本区主体。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土壤类型划分
通过地层划分,了解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为 土壤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地层土壤类型,采取相应 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改土、排水洗盐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利用
地层划分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根据不同地层土壤特性,选择适 宜的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提高土 地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层划分概述 • 地层对比方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应用
目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城市规划建 设领域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01
地层划分概述
地层定义及特点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表面或内部由一层或 多层岩石组成的层状结构,具有 连续性和层序性。
地层特点
地层具有连续性、层序性、沉积 性、成层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 依据。
划分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地层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 球历史和地质构造,为地质研究和资 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质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 化过程,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 重要信息。
03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
确定地质年代
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地质年 代。
建立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地质年代表,为地质研究 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
❖ 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的时代相同,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 的化石不同
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
标准化石: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 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 在应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其精度
(2)生物学方法
化石组合法是根据地层的化石组合对比地层的方法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 石的综合。
2.地层对比的方法
(1)岩石学方法 按两地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相似性来
建立其对比关系的方法。
❖ 岩层在侧向连续的条件下,不同地区的岩石学特征相当 的地层是可以对比的。
❖ 绝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标志层方法
❖ 标志层:指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易于识别、 分布广泛接触关系类型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的差异是地壳运动
及其性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往往会引起自然 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生物界的重要变 革。 1)、整合接触(Conformity) 连续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无明显的截然 变化(沉积作用基本没有停止,无缺失地层 现象)。
岩性由一种或一种以上构成,厚度几米乃致数百米, 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上、下界线清晰;是野外地质 调查和填图中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组
建组条件:
❖ 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 ❖ 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
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 ❖ 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 ❖ 一定和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
(1)岩石学方法
标志层通常用于地层对比
标志层有两种类型:
❖ 穿时性的标志层,如地层中的砂岩夹层、煤层、蒸发岩 层等;
❖ 等时性的标志层,如火山灰层、小行星撞击事件层及风 暴岩层等。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地层的划分依据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

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而不必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

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

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或者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地层缺失,或者由于构造变动弄得层序颠倒,或者由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

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并保存不好的古书一样,已经变成残篇断简,字迹模糊,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分章划段,才能读懂其内容;地层也是如此,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的划分。

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

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

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例如,在剖面中共包括三个大的沉积旋回,那末就可以据此把地层划分为三个单位。

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因为地壳升降运动是波动性的,所以沉积旋回的级别有大有小,即一个大旋回中可以有几个小旋回,而一个小旋回中又可以包括几个更小的旋回,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

第二,每一旋回中的海侵层位容易保存,而海退层位则不易全部保存或者根本不保存,因此一个沉积旋回不一定是完整的。

第三,每一沉积旋回一般总是由粗碎屑岩(通常是砾岩)开始,称底砾岩,因此,底砾岩的下部层面往往是两个地层单位的分界面。

层划分与地层对比方法

层划分与地层对比方法

层划分与地层对比方法地层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层都记录着地球不同时期的故事呢。

咱先说地层划分哈。

这就像是给地层这本大书分章节。

一种方法是根据岩石的特征来划分。

比如说岩石的颜色呀,有的地层是红色的,有的是灰色的。

红色的地层可能暗示着当时的环境有比较特殊的氧化条件哦。

还有岩石的成分,如果是砂岩、页岩、石灰岩这些不同类型的岩石交替出现,那就是很好的划分界限啦。

砂岩颗粒比较粗,页岩像书页一样薄,石灰岩呢,滴上稀盐酸还会冒泡。

这就好比我们看人的外貌特征来区分不同的人一样有趣。

从岩石的结构来看也很有用呢。

像有些岩石是一层一层有规律地堆积,这就是层理结构。

根据层理的不同,也能把地层划分开。

这就像是蛋糕有不同的层数,我们可以按照蛋糕的层数把它切开一样。

再说说地层对比呀。

这就像是找到不同版本历史书里相同的故事内容。

古生物化石是超级棒的对比依据哦。

如果在两个不同地方的地层里发现了相同的化石,那就很有可能这两个地层是同一时期形成的。

比如说三叶虫化石,要是在A地和B地的地层里都有,那这两地的地层在时间上就有很大的关联性。

这就像在两个不同的图书馆里发现了同一本古老的书,那这两个图书馆可能在某个时期有着相似的收藏来源呢。

还有地层的接触关系也能用来对比。

如果是整合接触,那说明地层是连续沉积的,就像一个人按部就班地写日记,一天接着一天。

要是不整合接触,那就有故事啦,可能中间发生了地壳运动之类的大事,就像写日记中间断了好久,然后又重新开始写。

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可重要啦,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过去,就像通过老照片和回忆来拼凑出一个家族的历史一样,充满了惊喜和探索的乐趣呢。

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②第四纪
⑥二叠纪
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陆相和海相)。发生于石炭 纪的海西运动,到二叠纪时更为激烈。在我国北方形成 了几个陆相盆地,与石炭纪连续沉积,一般称石炭二叠 纪;在南方发生大规模海侵,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石灰岩, 海水退去后,又开始新的海侵。 主要生物为纺锤虫、珊瑚、腕足类和菊石等,前一时 期极盛一时的三叶虫、四射珊瑚等逐渐灭绝。出现了高 级爬虫类——锯齿龙。植物中封印木、鳞木开始衰落, 代之而起的是松相类、苏铁类以及大羽羊齿等。
表3 地层顺序表
续表3 地层顺序表
三、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的关系
表4 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照表
四、各地质时代单位的含义
1、太古代
(1)定义
从地壳形成到原始生物出现前为止,这一段地 质时代叫太古代或隐生宙,也叫前寒武纪。外 国地质学者也将太古代和以后的元古代合称为 前寒武纪。
(2)主要特征
③志留纪
志留纪仍然是一个平静的海侵时期。奥陶纪 末期部分地区海退;到志留纪海侵又继续发生 ,开始沉积碎屑岩;中志留纪时海侵继续扩展 ,沉积岩主要为石灰岩;到上志留纪时发生海 退,沉积泥质灰岩与硅质页岩互层,构成许多 小的沉积旋回。海退期间在我国西南还造成了 一些内海盆地。 主要生物有笔石、层孔虫、温瑚、苔醉虫、 三叶虫、腕足类等。
地层、油层 纲
绪论
第—章 地质时代与地层
第—节 地质时代 第二节 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命名
第二章 地层对比
第一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应用实例
第三章 油层对比
第—节 单层(小层)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油层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油层对比应用实例
④泥盆纪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加里东造山运动,到泥盆 纪时期发展剧烈,在震旦纪陆台的周围形成了 许多山脉,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高原和盆地。 主要生物有三叶虫和笔石衰落,水中出现了 鱼类,陆地上出现了大量棵蔗植物群,还有古 鳞木和古芦木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地球内部岩石和地质构造的分析,确定不同地层的时代、岩性和特征,从而推断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主要包括岩石的性质和组合、化石的出现和分布、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等。

岩石的性质和组合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层的岩石性质和组合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成分和矿物组合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进行划分和对比。

例如,沉积岩的地层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石中的颗粒和化石有一定的排序和分布规律,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确定地层的时代和环境。

另外,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石组合和结构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来判断地层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

化石的出现和分布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化石是古生物遗存的化石化痕迹,可以提供地层的时代和古生态环境信息。

化石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与地层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判断不同地层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例如,特定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出现或消失,可以确定地层的上下界和时代顺序。

另外,化石的种类和数量也可以反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群落演化和生态变化,从而揭示地层的古生态环境和生物地理学特征。

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层序列是指地球内部岩层的垂直分布顺序,可以通过对地层的堆积和叠置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不同地层之间的堆积顺序和叠置关系可以反映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地壳构造的演化历史。

例如,在断层带和褶皱带等构造部位,地层通常发生位移和变形,通过对地层的变形和错位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地壳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包括岩石的性质和组合、化石的出现和分布、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依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为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生物谱系演化关系确定地层层位和时代,例如寒武纪
应用三叶虫的演化。石炭纪和二叠纪应用蜓类的演化等都 是较成熟的研究方法。
现代地层学方法
同位素年龄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原理来测定地质年代的 一种方法。
要求:①该同位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②该同位素在岩石中有足够的含量 ③其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保存下来
地层的对比是指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比较。在地层
对比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广大地区的地史发展过程的共性和 异性,才能具体认识地层区域性特征,了解地层空间分异 的情况。但是各地区的地层层序及特征,千差万别,各不 相同。因此地层对比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在地层划分和 层序建立的基础上,必须对同一时代在各地区形成的地层 进行比较研究。
沉积旋回:是指一套岩石按着一定的生成顺序剖
面中作有规律的重复。沉积旋回的成因,往往和
地壳振荡(升降)运动有关。沉积旋回有大小不同
的等级、反映了不同级别的振荡运动。有小区域
的,也有大区域甚至全球性的。因此不同级别的 沉积旋回是地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的表现,它们 在地层划分对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地层学的方法
层为主。
标志层法:地层剖面中,某些分布范围较广、特征突出和 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被称为 标志层。如我国华北地区上石炭统下部本溪组底部的底砾
岩层及铁铝风化壳,就是划分对比地层的良好标志。某些
标志层具有同时性的特征,其形成与全球性的古气候、古 地理及古构造变化有关,如在中寒武统上部及下寒武统下 部在全球范围内发育了一套厚层竹叶状砾屑灰岩,可作为 全球性地层划分对比的依据。

层面标志:存在于岩层层面上的标 志,主要有波痕、雨痕、雹痕、泥 裂等。 (1)波痕—水体不深、波浪能 影响到的浅水环境下,沉积物表面 呈波浪起伏状。通常,波谷圆滑开 阔向下,波峰尖棱紧闭朝上。 (2)雨痕、雹痕—松散、细粒 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雨 滴或冰雹的冲击下遗留的痕迹。凹 坑向下,外圈脊状突起向上。 (3)泥裂—松散、细粒沉积物 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阳光的暴 晒下发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③生物地层学的方法: 也就是古生物学方法。它 是根据上、下地层中所含的化石异同来划分对比地 层。 ④现代地层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 些新的技术应用到地层学中,形成一些新的方法, 如同位素测年 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等。这些方法在划分对比地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层划分的概念
概念: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按地层原始顺序及地层工 作的实际需要,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成各种地层单位, 建立地层系统,即是地层划分。 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即地层层序律。
但很多时候,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地层的层序倒转
,此时必须用沉积岩的沉积构造来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恢复其原始层序,以确定新老关系
中国的金钉子:1
黄泥塘金钉子,2 长兴灰岩金钉子3 花垣 排碧金钉子4 蓬莱滩金钉子5 古丈金钉子6 王家湾金钉子7 黄花场金钉子8 长兴阶金钉子9 碰冲金钉子10 寒武系金钉 子
5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①构造学方法:即根据角度不整合面、平行不 整合面把上下地层划分开。 ②岩石地层学方法:即根据上下地层岩性的不 同或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将两个地层 划分开来,也可根据岩石的组合情况及旋回韵
征和层位,就可以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
作。标准化石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生物生存 环境的限制,以及生物本身发展的特点,使
得生物出现的层位并不是处处相同,因此标
准化石法不是在任何地区都能使用。
生物组合分析法和种系演化法
对地层中所有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以了解生物 各门类、各属种的共生组合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称为生物 组合分析。其目的,要利用化石群的总体特征来划分对比 地层生物组合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地层划分对比中,特别是 年代地层单位及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
生物地层 学方法
标准化石 法
生物组合 (生物群) 分析法
种系演化 法
标准化石法
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 石,它们的延限短。仅限于某段地层层位, 而且有广泛的地理分布,这些化石叫标准化 石。根据标准化石来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的 方法。叫标准化石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 便,易于掌握,只要熟记一些标准化石的特
构造地质学的方法
构造运动是地质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强烈而广泛的构造运 动常常是地质历史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志。它所引起的地表 自然地理条件的目大变化、是促成生物界变革的重要外在
因素,在地层表现为上、下岩层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和
平行不整合。因此区域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不仅提供 了划分对比地层的一个清楚的分界面,而且它与岩性及生 物的变化有关。三者在划分对比地层中有时可以取得一致 的效果。
古地磁测定法:在整个地质历史中,地磁场不是固定不变的,古地
磁场的变化可以记录在地层中,人们可根据极性倒转或变化的情况 对比地层,把磁极性质相同的各地层对比起来、这种方法需要与古
生物、同位素年龄相结合起来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意义
①地层划分、对比可以产生一个地区甚至全球的地层系 统。便于确定地球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查明各种地
岩石地层学方法
按两地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
构造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来划分对
比地层。
学岩 方石 法地 层
岩性 法
标志 层法
沉积 旋回
岩性法:根据上下地层岩性的不同,进行地层划 分对比,这是野外常用的方法,例如,华北的徐 庄组,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张夏组,以厚层鲕粒状 灰岩为主,崮山组,以竹叶状灰岩与紫红色页岩互
质事件的时间,为地质调查和各类地质研究提供参考。
②反演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并通过各时代地层沉积相的 分析,再造当时古地理环境,恢复地壳的沉积演变史。 地层的沉积及岩浆组合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构造变动有 关的变质作用,划分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 地壳的构造发展史。 ③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层内标志:存在于岩层层内的标志,最主要是层
理标志。 层理—流动的介质使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 等沿基本垂直层面方向上所形成的层状构造。其 中利用斜层理判断顶底最为便利。 生物标志:沉积岩中常含有生物化石,化石的保 存形态也具有示顶功能。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的划分是指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划分,而
金钉子
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
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 科联,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 型或标准。是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 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 定的岩层序列中标出,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 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