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山市委文件

中委…2008?1号

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2008年2月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现就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

1.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城市之魂。随着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相互交融,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是我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

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建设文化名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创新力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为重点,以形成全民高度自觉的文化追求为取向,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3.目标任务。全面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融合,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2009年底前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力争早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形成更为高度自觉的共同文化追求,把中山建设成为孙中山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更加深厚,城市人文精神得到较大提升,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全面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三、组织实施八大文化工程

㈠孙中山文化工程。

4.加强孙中山文化的研究工作。孙中山文化是彰显中山城市个性的重要历史资源。加大力度整合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逸仙图书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资源,构建传统文献与电子数据相结合的“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拓宽孙中山文化的研究渠道。充分利用孙中山故居作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基地”和“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实践基地”的优势,广泛联络专家学者,组织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孙中山研究。加强与孙中山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的合作,创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孙中山学术论坛品牌,增强伟人故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提升孙中山文化的时代价值。孙中山文化是促进全市人民感情认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身份认同的强有力因素。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发掘提炼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敢为天下先”等伟人精神并赋予其时代意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内涵。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孙中山文化。把蕴含深厚孙中山文化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作为全市各项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人才队伍培训、社会道德教

育的全过程,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责任意识,使新时期中山人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6.加快孙中山文化的开发利用。挖掘、传承、发展孙中山文化是提升我市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品牌,整合翠亨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加大孙中山故居及周边地区的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开发力度,扩大孙中山故居景区范围,提升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将孙中山故居景区打造成我市重要的、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物标和城市窗口。进一步把孙中山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大力推进以孙中山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新闻传播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积极融入孙中山文化,以名人效应凸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㈡历史文化工程。

7.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方案,组织编制《中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汇编《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分解和落实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任务。结合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状况和历史价值,完善不可移动文物档案。选择一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

建设控制地带。各镇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认真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内涵与价值,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力争各项指标早日达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定的标准。

8.深入挖掘香山历史人文资源。整合和提升各种学术研究力量,加强对中山名人、发展史、华侨史、商业史的研究,使香山人文资源研究从大众社会层面进入学术层面和理论探索阶段,不断提高中山历史文化研究学术水平。重点拓展香山人在近代中国工商业史上所作贡献的研究,深入挖掘和研究历史人文资源的文化价值,再现香山人传统的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中山人在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信心。

9.挖掘开发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依托我市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以革命遗址为基础、教育基地为载体、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革命历史文化体系。建设革命历史名人公园,增加烈士陵园的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南朗镇石门村抗日根据地文化街区和五桂山珠江纵队活动遗址文化街区。探索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加强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

10.保护利用社会主义建设文化资源。整理、归纳、提炼港口镇民主村和民众镇新平四村青年突击队在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的文化资源,大力展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人

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貌。保护开发中顺大围、西河水闸遗址、长江水库大坝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遗址,提升岐江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保留中山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中山温泉宾馆等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大建设项目,展现中山人改革开放时期“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貌,激发全市人民的创新热情。

㈢产业文化工程。

11.打造中山品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整合,鼓励文化企业联合、重组,扶持有实力的非文化企业对现有文化企业进行投资、兼并,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注重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游戏游艺、影视动漫、工业设计、演艺会展等创意产业。进一步延伸特色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12.开发提升特色产业文化。依托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和国家级产业基地,深入挖掘我市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文化,重点提升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沙溪休闲服饰、黄圃食品等特色产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鼓励有条件的镇区建设特色产业文化博物馆,增加特色产业的文化含量,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大力扶

持各类专业镇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以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

的产业文化旅游,依托产业文化提升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3.培育发展中山饮食文化。充分发挥中山饮食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饮食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餐饮烹饪与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将烹饪技术与中山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发挥中山“鱼米之乡”的优势,依托本地原材料,粗料精做,不断推陈出新,增加文化内涵,增强中山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定期举办“中山美食节”,引导有条件的镇区结合实际举办特色美食节,搭建中山饮食业与国内外业界交流的平台。鼓励饮食企业培育和形成企业管理文化,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开设连锁店,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山饮食文化。

14.扩大产业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和参与国内外知名的产业文化活动,吸收世界文化精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和产业文化共同发展。大力扶持我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出口,提高我市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吸引国内外文化传播集团、娱乐传媒集团和大型娱乐项目落户中山,鼓励我市企业与国际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培育大型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积极利用外资建设和改造文化基础设施。

㈣民俗文化工程。

15.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现状及保护情况,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加快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定期公布。重点加强保护、抢救和传承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挖掘和保护富有中山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谣、民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鼓励各镇区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研究和开发。

16.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将“口传身授”转变为有文字可依和音像皆全的数字化档案,构建网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规划建设中山民间艺术剧场,进一步整合醉龙、飘色、咸水歌以及龙狮凤鹤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策划和艺术加工力度,制作一台适合市民和游客观赏的高水平民俗民间艺术大型表演节目,提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水平。利用传统的民间节日和风俗习惯,大力开展健康活泼的传统民俗活动,采取乡土教材、民俗培训班、民俗比赛等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形式,营造有利于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环境。

㈤公共文化工程。

17.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市新

图书馆,将其建设成为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培训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构建以市新图书馆为龙头、各分馆和镇区图书馆为骨干、各行政村图书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级现代图书馆网络。市新图书馆和各分馆实行统一标志、统一管理、书刊通借通还、资源完全共享的联合服务制度。到2010年,市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要达到200万册以上,人均拥有藏书数1.6册以上。

18.打造特色博物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市近现代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经济活跃、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的优势,采用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方式,结合旧城区改造和保护老城区风貌,在孙文西路、民权路、民生路、民族路等区域,建设特色化、系列化、多样化、中小型的博物馆群,形成传承历史文化与保护古旧特色建筑和街区相协调的博物馆群区。建设中山名人纪念馆,以雕塑、壁画、油画等美术手段,展示中山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展现中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历史人脉资源。

19.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镇区为依托、村(社区)为重点、农户和居民为对象,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大力加强镇区、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重点加快建设综合文化站、图书馆、影剧院和“农家书屋”等项目,争取到2010

年,各镇区文化设施达到省特级以上水平。积极搭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流动演出和流动讲座等流动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基层文化的服务水平。

20.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市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加大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中山”,形成有中山特色的网络文化。在各镇区文化站设立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分中心,在各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基层服务点,形成覆盖全市的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城市文化电子票务系统,实施市内重点文化设施“一卡通”工程。完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和公共文化机构展演展览导赏服务制度。

21.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服务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广电实施、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有线数字电视骨干网的升级改造,以镇区为主体,市镇联动,加快农村支线网络改造。建立高效运行的技术平台、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以有线数字网络为依托、以家庭电视机为终端的多媒体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制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播电视名牌节目,提高节目附加值,进一步延伸节目制作、包装推广、增值运营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

㈥博爱文化工程。

22.擦亮慈善万人行文化品牌。加大对慈善万人行活动的创新力度,形成有明显中山特色的博爱文化。注重提升慈善万人行活动的文化内涵,打造展现中山本土特色文化、展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果的新平台。进一步拓宽文化主题活动和旅游文化活动,将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红十字文化与博爱精神相结合,增强博爱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健全城区与镇区的联动机制,将各镇区的慈善活动、公益活动纳入慈善万人行活动的总体规划,增加慈善万人行这一特色文化品牌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23.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依托深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山独特的人文精神,开拓完善日常化、长久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促进中山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各镇区的志愿组织和村(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实现更多居民享受志愿服务。大力发展长者义工、家庭(亲子)义工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大力宣扬和推广青年志愿者、社区义工和农村义工的奉献精神,凝聚社会力量扶危济困,促使志愿服务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㈦“三名”文化工程。

24.凝聚一批名家。充分挖掘当代科技、教育、文艺、社科、体育等各领域的名人资源,形成一个人尽其才、群贤毕至的中山文化名人方阵。培育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精

通业务、成绩突出、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学艺术家、编辑记者、主持人、社科理论家、出版专家、文化经营管理专家等文化名人。举办文化名人专场演出和展示,出版文化名人的宣传专辑,进一步扩大中山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制定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计划和政策,吸引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落户中山。积极探索以艺术、学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以及通过项目合作、买断知识产权、聘请顾问、邀请讲学、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智力,争取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大师参与我市文化建设。

25.创作一批名作。坚持精品战略,以中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开发地方特色题材和现实题材,在文艺、社科、新闻、出版等领域鼓励创作一批能体现文化名城水准的精品佳作。建立中山市文化艺术创作中心,负责组织、策划和协调全市的文艺创作和培养文学艺术新人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全市文化艺术孵化基地。结合国家和省的“五个一工程”及宣传文化精品工程,提高文学、戏剧、小品、舞蹈、书法、电视剧和社科等创作水平,加大美术、电视专题音乐、摄影文艺精品的策划、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巩固发展“城市论坛”等精品节目优势,打造一批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作品。完成一批重大作品出版工程。

26.培育一批名牌。实施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努力

把孙中山故居、市博览中心和市文化艺术中心等打造成著名的城市物标。在继承和保留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前提下,对传统民俗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进行开发利用,大力促进菊花艺术、咸水歌、醉龙、鹤舞、飘色、红木雕刻等民间艺术的产业利用,重点扶持有条件的镇区创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研制和开发具有鲜明中山特色且兼备时尚与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时装、食品、工艺品等产品,传承、推广和弘扬中山民间民俗文化传统品牌。力争每年都能承办国家、省级文化艺术活动,努力争取省级以上并有较大影响力的常设性文化艺术活动落户中山。

㈧生态文化工程。

27.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将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与自然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引导企业和园区推广清洁生产,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展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进一步完善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花木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等的规划建设。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全面实现生态市创建目标。

28.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有效保护核心旅游资源和环境为前提,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为主导,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开发旅游新产品。全力打造温泉片区、南朗片区、南区片区、城区片区、长江片区、古香林片区等6大旅游板块,努力将孙中山故居景区和北台景区创建为5A级国家旅游景区,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带动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中山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完善文化名城建设的保障机制

29.加强对文化名城建设的组织领导。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名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市成立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各镇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落实文化名城建设的工作责任。进一步调整充实市直机关单位和镇区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体系,增加文化名城建设的相关考核指标,确保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0.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整体素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主体,提高人的素质是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前提和基

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积极实施“振兴初中行动计划”、“学校优质化工程”和“名校带动战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通过“扩容促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示范性高中建设,重点加快纪念中学和实验高中扩建、一中初中部迁建工程。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超常规发展,按组团布局统筹在各组团规划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加快中山中专迁建工程,重点办好三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继续实施“科技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完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营造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强化文化基础性教育,鼓励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开设文化艺术专业,依托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培育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加强重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体质达标率。

31.创新文化发展机制。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推进政事分离、政企分开,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充分发挥社科联、文联以及各类文化中介机构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发展。鼓励具有经营性功能的文化事业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活政府资源,办活文化经济。创新

公益文化活动组织机制,探索公益文化活动、文艺作品和服务项目社会化投资运作模式。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快构建导向正确、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速文化成果的传播和普及。搞活文化公益事业单位运作机制,在创收留成和内部分配上加大改革力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2.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推进文化名城建设要有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作支撑。到“十一五”期末,全社会规划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八大文化工程建设。

——加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将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市、镇区两级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的增长幅度。

——用好用活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年增加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全市宣传文化的宏观调控,包括扶持宣传文化系统重点建设项目、市文学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项目、宣传文化优秀作品的创作和奖励、群众性文化活动、产业文化发展等。同时,鼓励在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引入社会资金。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划出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

补贴等形式,引导社会机构、企业、个人的资金参与各项文化建设。大力推介本地公益文化活动,通过挖掘亮点、彰显特色,树立公益文化品牌,积极向海内外推介宣传和进行融资。采取联合主办、冠名、广告招租、利用活动现场和媒体宣传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吸引非文化机构、非公有经济和境外资金投入群众文化事业。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机构、企业、个人捐赠和社会赞助,拓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参与面。

33.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对新办文化企业、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吸引民资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在工商登记、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税费减免等方面与国有文化单位享受同等待遇,取消对非公有文化企业在经营范围、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扶持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申请上市。

34.完善文化事业激励机制。将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对新建的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评估验收,符合市考评标准的适当给予奖励。对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等公益性

文体设施建设作出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照无偿捐赠和有偿征集的原则,开展重要文物和珍贵物品的捐赠征集活动,加强我市文物、博物保管和利用。设立政府文化大奖,对在文学文艺、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取得优秀成果的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创作活力。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工业项目推进 打造园区新格局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项目推进 着力打造园区新格局 ——记贺州旺高工业区2013年基础 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2013年,贺州旺高工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园区钨钛锡产业园初现雏形,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初成规模,旺高工业区“四大特色产业园”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钨钛锡产业园、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夯实基础 今年,园区基础设施计划投入1.05亿元,主要基建项目涉及土地回征收、“三通一平”及标准厂房建设等;截止10月,共完成投资82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8.48%,能有效避开土地征收进度滞后、资金短缺及天气影响等因素制约,基本实现按计划进度推进;为“钨钛锡产业园、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打好基础。截止目前,主要基建项目投资推进情况为:一是完成钨系列项目用地征地320亩,完成投资1100万元;二是完成平整土地390亩,完成投资约为2000万元;三是建成一级道路2260米,完成投资2690万元;四是铺设排水管道4110米,完成投资2000万元;五是建设标准厂房投资450万元。

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成就园区产业新格局2013年,旺高工业区管委会坚持“项目为立园之本,项目为发展之需”的理念,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今年新引进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达89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3190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方面,主要凸显两大特点,分别为“多、快”,其中在建项目10个,筹备(前期工作)项目24个,项目推进较为顺利。 ——在建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园区在建项目共10个,合同投资总额16.91亿元。其中在建重大项目3个,即贺州〃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产业化项目、广西平桂飞碟钨业有限公司钨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改项目、康利岗石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加工项目。各在建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下:1.贺州〃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30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主体、配套附属工程封顶,正在进行厂房装修,订购、安装设备;2.广西平桂飞碟钨业有限公司钨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改项目总投资6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9000万元。该项目已初步完成项目施工设计,已平整土地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正在完善报建手续;3.康利岗石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加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850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2017年重点工程推进方案

2017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推进方案 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二、主要任务 协调各部门加强联动,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推进项目前期筹建、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节点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如期投产。 三、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一)加强与国土部门联系,及时掌握用地中暂未落实的用地批复情况。 (二)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及时掌握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土地清表、场地平整工作情况

(三)基础配套。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完善项目用地周边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燃气、通迅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投产提供硬件保障。(四)规划管理。协调规划部门指导项目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规审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验收等规划管理工作。 (五)环保审批。协调环保部门指导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评审批、环保验收。 (六)消防审批。协调消防部门对项目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消防验收。 (七)防雷审批。协调气象部门出具项目防雷审查意见、防雷设施验收。 (八)节能审批。协调开展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审查。 (九)安全评价。负责指导项目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生产“三同时”和安全评价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十)建设管理。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核准,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许可审批以及工程监理、造价管理、质量安全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

重点项目会议主持词

重点项目会议主持词 重点项目会议主持词(一)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十分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我市重点工程的建设,以重点工程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书记、管委会主任,壶口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分管发改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各县(市区)发改局长、建设局长、环保局长、国土资源局长、交通局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市政府双百重点工程的法人代表,市四大班子的部分领导同志参加今天的会议。 今天会议议程有四项,一是由市委、常务副市长成洪才同志作动员讲话;二是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罗清宇代表市政府给各县(市区)长、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及项目单位颁发重点工程责任状;三是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作表态发言;四是罗市长做重要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成洪才副市长作动员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罗清宇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给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颁发重点工程建

设责任状。 顺序为: 尧都区区长陈怀生曲沃县县长张三森翼城县副县长李殿梁襄汾县常务副县长狄学飞洪洞县县长段新古县县长李菲 安泽县常务副县长刘浩浮山县县长李朝旗 吉县县长刘奎生乡宁县长杨安虎 大宁县长孙京民隰县县长加天山 永和县县长赵雁峰蒲县县长王国平 汾西县县长郭宏侯马市市长马彪 霍州市市长陈纲临汾开发区主任尚日红侯马开发区主任李山林壶口风景区管委会主任任天顺 市发改委主任郑建文市经委主任王超 市水利局局长贾自胜临汾电力公司经理张薛鸿市交通局局长华志刚临汾公路分局姚来义市长助理、市建设局局长宿青平市教育局局长张俊荣 市卫生局局长李玉琴市环保局局长许锁子市商务局局长张云市文物局局长常引根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李顺福机场筹备处主任杨集生临吉高速项目部经理郭锁记▲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由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作表态发言。 发言顺序依次为:尧都区、洪洞县、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每家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1)现在请尧都区区长陈怀生作表态发言。(2)现在请洪洞县县

关于推进项目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项目建设的几点思考 抓好项目建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近两年来,我区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着眼未来发展,在项目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总结、思考,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水平,为加快推进新龙凤建设进程,实现大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近年来我区在项目建设方面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坚持用项目化思维推进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策划、引进和建设,项目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截至月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亿元、亿元、亿元,分别增长、、。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增长;本级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完成年度预算的。 、明晰产业发展定位,项目建设态势良好。农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思想,重点抓好一村一品、镇村工业和农民变市民,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永泉社区改造二期工程竣工,完成了住宅楼分配入户工作,为永泉社区名村民进行了户籍变更。工业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新型建筑建材和机械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实现了新突破。全区新续建工业项目个,投资亿元。第三产业坚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提升优化传统服务业,在推进项目特色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实施了服务外包业孵化中心、国府湿地庄园、神州物流园等项目,小商品批发城等项目正在进行前期

规划论证,商贸城和精品大厦过街连廊正式开通运营。 、成立工业经济工作委员会,组织保障坚强有力。成立由家单位及部门组成的区工业经济工作委员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业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全区工业经济划分为大板块,实行板块式管理,具体负责研究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工业产业布局、安排项目利用摆放等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先后为百信源商品混凝土、宝惠钻采设备、玉博电器等家企业解决了土地证照办理、环境评价等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 、加强园区建设管理,载体功能日益突出。以哈大齐工业走廊龙凤项目区为统领,发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石化加工、新型包装、精细化工五个专业园区载体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载体功能,推动了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构建了“一区五园”发展格局。截止目前,园区新引进项目个,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万元,实现利税亿元。 、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效果明显。坚持定点、定位、定向招商,研究制定《龙凤区委托招商管理办法》,瞄准国内外强企业实施招商引资,先后派出个招商考察团赴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与力诺、伟雄、荣光、哈药、海亮等多家企业集团建立了招商联系。年初以来,引进项目个,计划投资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城市建设稳步发展,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年初以来,实施城建项目个,投资亿元。新区建设上,行政办公服务中心正式启动,青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长沙市长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贤辈出,革命历史丰富,城市风貌独特。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沙市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商贸、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开发改造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长沙人民继续继承长沙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张扬城市特色,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使长沙市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以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都市。 一、长沙古城历史发展 长沙,夏代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 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 之后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29年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长沙在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讲话稿:区长在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动员大会上的讲 话 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大会,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区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大帮扶,推进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等一下,X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 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就抓好今年全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齐心协力,切实营造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弘利教育) 重点项目建设关系到我区发展大局,不仅对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作用,而且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我们选择了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设施、工业、商贸、农业等56个项目,作为区里的重点建设 项目,其中列入市里重点调度的项目有21个,我们自己组 织实施的项目有35个,区委、区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帮

扶。各有关领导和部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切实营造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要积极支持市重点项目建设。(弘利教育)在市里统一调度的重点项目中,既有我区作为责任单位的,也有作为协助单位的。这些协助项目,虽然是由市里组织实施,但对我们区里来说,也是在为我们的市民造福,我们是直接的受益者。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全力支持配合市委、市政府抓好这些重点项目建设,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都要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抓。要认真按照市里的要求,切实抓好项目的征地和拆迁安置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在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标准,实行“阳光拆迁”,使群众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配合。要坚持依法操作和有情操作,多引导,多沟通,消除群众顾虑。要加大对拆迁安置政策、城市建设成果、群众实得利益的宣传力度,让群众认识到拆迁重建后带来的实在利益,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支持。信访部门要倾听群众呼声,接受市民申诉,帮助排忧解难,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政法部门要在维护拆迁户合法利益的前提下,为依法拆迁提供必要保障。 (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每个项目的实施都牵涉到多个部门单位,成功运作一个项目需要克服许多

做好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做好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近四年来,在、省、市大力支持下,通过县委、县政府的努力,我县先后争取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县”、“少数民族高寒山区扶贫开发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县”、“易灾地区环境治理县”、“油茶基地示县”、“农村危房改造示县”、“楠竹产业示县”、“生态文明示工程低碳县试点示建设”等重大政策支持,争取中央预算支持项目165个,到位和省级专项资金11.6亿元,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扶贫开发部门介绍,今后仅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每年可获得5.6亿元资金支持。在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投资大背景下,必须抓好规划编制和项目谋划工作,突出抓好项目谋划、申报和实施工作,以项目的实施推进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引导市场行为,协调各利益,更好地配置社会资源。 一、深入调查研究,做好项目策划 实践出真知,社会生活中的面面都蕴涵着项目建设信息,这就要求在项目策划中必须深入实际调研,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立足当前发展需要来谋划项目,又要求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准确判断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发挥不可为而为之、难事变易事、善于无中生有等超前敏锐性和主观能动性,谋划策划好项目。既要加强与县直部门、边相邻乡镇的协

调合力谋划项目,又要发挥基层广大群众创造性,充分调动村支两委、广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科技能人的首创精神,谋划好项目,确保项目切实可行。 一是要立足实际谋划项目。要加强对县域乡镇实情的准确把握,分析厘清各线各块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上级文件的研究,找准上级扶持重点,结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全省推进“四化两型”和全县“十二五”规划实施要求,认真查找项目投资信息,仔细谋划项目。 1、从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面入手谋划项目。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加快发展有资源优势,尤其有林业生态资源优势,有“三湘林业第一县”和“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是我县发展生态经济的依托所在。围绕资源培育、产品加工和转化增值整条产业链可以谋划楠竹丰产培育、速生丰产商品林、工业原料林、无节良材培育、笋竹林建设、植树造林、珍稀苗木培育、油茶丰产林等生态工程,加快花卉苗木、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中药材等特色基地建设和林化、竹木地板、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培育可以谋划出城郊蔬菜生产、优质稻生产、高山云雾茶叶、绞股蓝、金银花、玫瑰花、杂交水稻制种、高山延季蔬菜、特优水果、特种养殖等项目。围绕农林产品深加工可以谋划一批竹笋加工、有机蔬菜加工、稻米加工和油茶、金银花、绞股蓝、玫瑰花、楠竹综合等加工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要突出新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按全县城乡规划总体要求,

在全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在全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xxx (xxxx年xx月xx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xxxx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努力开好局、起好步,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刚才,弘祖同志传达了全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会议精神,通报了xxxx年我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对xxxx 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任务作了布置;县发改局、县交通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等会,xxx书记还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三种认识”,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 第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稳增长的需要。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近年来,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省、市非常重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

撑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把加快xx地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全省战略,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作为加快xx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抓手”,xx市也相应开展“三大会战”。特别是今年,省、市在新年伊始就召开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会议,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发展经济的动力中,我们的消费萎靡不振,出口这块更是持续大幅下滑,创新驱动对我们这种落后的地方更是谈不上。所以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我们稳增长、调结构最重要、最有效的抓手。 第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补短板的需要。徐闻有很多优势,特别是我们的区位、生态、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等优势非常明显,但短板也不少,特别是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尤为明显,导致优势一直无法有效发挥,无法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这一点,我们在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已有深深的感受和体会。有不少企业都非常看好我们,但一来考察发现我们还没有通高铁,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能连通珠三角,到广州,最快要5个多小时,去xx或xx坐飞机也不是很方便,其他的生产经营配套设施落后且不全,就失去了投资的兴趣。省委胡春华书记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他开会时讲了一个例子,说的是:比亚迪老总xx两次到xx,第一次是从深圳开车到xx,花了近5个小时,第二次是从广州坐高铁到xx,只用了40多分钟,当天晚上9时办完事,接着坐高铁去长沙才花了1个小时。正是高铁的体验,最后让xx在

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纪要范文2020最新版

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纪要范文2020最新版 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纪要一 会议时间:20XX年5月24日上午10时 会议地点:中铁一局机关办公楼1400会议室 参加单位及人员: 1、建设单位:西安中铁铂丰置业有限公司 参加人员:郝文选、刘庆中、郭应忠、万振荣、王蕾、李安坠、胡宏、张玉凤 2、监理单位: 陕西华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关季闵、郭小流 陕西中建西北监理公司:袁培忍 3、施工单位: 中铁一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高峰、杨东雷、李林 中铁一局房建分公司:王宗琦、李勇 中铁一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余宏 会议内容: 20XX年5月24日在中铁一局机关办公楼1400会议室,西安中铁铂丰置业有限公司组织各监理单位及主体施工单位召开《中铁铂丰·尚都城项目推进会》,会议针对中铁铂丰·尚都城项目现场施工存在的相关问题,经分析讨论形成以下纪要: 1、中铁铂丰·尚都城项目关系到集团公司近三千户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参建单位须加强质量第一的意识,在项目实施中要把握细节,严格按规定及程序操作;在项目管理上要做到快、准、精,做到

精细化管理,积极稳妥的推进中铁铂丰·尚都城项目建设,确保实 现工期目标。 2、各施工单位要根据所承建的施工任务,尽快健全项目管理组 织机构。主要管理人员要求配齐、配全,管理人员要求专业设置搭 配合理,强化责任。 3、当地村民干扰问题各单位正在积极协调解决,从目前的进展 看四公司处理的较为顺利,未对施工造成影响。要求对村民干扰问 题各单位要正确对待,积极应对。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协调民扰 问题,铂丰公司由郭应忠、李安坠负责,房建分公司由张鹏茂、李 勇负责,建安公司由李林负责,四公司由余宏负责。在解决村民干 扰问题上铂丰公司全力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协调解决各自在施工中遇 到的问题。 4、在项目现场建设现场布置中要根据集团公司标准化工地建设 的要求和本项目的特点各自实施,既体现中铁一局风貌,又要突出 项目特点。 5、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在铂丰公司统一规划下,认真解决施工 交通道路及场地排水问题,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道路布 置上既要满足自身标段的需要又要考虑相邻标段的要求,道路施工 费用由使用单位分摊。 6、劳务队的水平与素质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及进度, 各施工单位在劳务队伍的选择上要认真、稳妥。不要因劳务队伍影 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7、施工用电各施工单位根据施工任务提出负荷容量,如变压器 空开不能满足要求,提出要求由铂丰公司统一更换。 8、铂丰公司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解决尚都城项目建设中的相关难题,全面服务于项目建设,无论是工程管理、成本预算、设计管理 均要求深入现场解决问题。 9、中铁铂丰·尚都城项目的所有参建方要加强沟通,团结一致,严格按标准化管理和流程做好项目管理,实现集团公司的既定目标。

书记在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发言

书记在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主要的目的就是按照省委“项目推进年”和市委“重点项目汇报会”精神的要求,对今年的重点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再督战。通过今天的会议,要向全县广大领导干部群众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县委、县政府抓项目的决心不改变、信心不动摇;抓项目的力度不减弱、速度不放慢;抓项目的劲头不松懈、目标不转向。 刚才,贺县长通报了全县项目建设的总体情况,对下半年的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安排。听了通报后,结合这几天我在调研中看到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有两点感受:一是重点项目亮点还是比较多的。工业上的两个标杆项目,这两个项目比较大,也比较吸引人,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还有农业上的核桃经济林,在我们耕

地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发展到17万亩,确 实不容易;还有城建上形成的“九纵十横”城市框架、亳清河蓄水美化;还有民生方面的新学校、新医院建设,包括生态、旅游开发等等,都做得很不错。作为一个山区县,在项目建设上投资这么大、标准这么高、变化这么大,确实不容易。这说明了,我们的“六三战略”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符合省委的“四化”战略部署和市委的“五大战略重点”,也符合的实际,这些成绩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二是大家的精神状态也是比较好的。大家在项目建设上,包括我们县域经济发展上,思想是重视的、底数是清楚的、措施是明确的、精神状态也是好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入,情况都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在重点项目的考核指标上,我们的差距更大:一共考核了5项指标,我们就占了两个倒数第一和一个倒数第三。为什么储备了的项目签不了约?为什

(整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一、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 劫难------ 四大人为破坏:宗教、流失、战争、“建设” 二、百年来的保护理念与历程 较早源起欧洲,18世纪中 保护与修复,18世纪末 理论化与科学化,19世纪中 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 1933年的《雅典宪章》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的概念 保护的宗旨 四、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1976年《内罗毕建议》 《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拓展了保护的内涵 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 1987年《华盛顿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 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 五、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发展状况 保护对象不断增加 保护内容涵盖更广 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 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 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定义 选定标准 七、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987年进入缔约国 到1997年底为止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一、建国前 1922年考古学研究所、考古学会 1926年考古发掘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国民政府的《古物保存法》 1932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条例》 二、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三、以各种通知、指示、暂行办法和指定机构为主体的早期管理 四、1961年《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 五、1961年第一批180处“国宝” 六、1976年《刑法》中的规定 七、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八、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 十、加强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十一、国际交流与接轨 十二、研究机构、决策机制 十三、法规与制度建设 十四、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十五、1996年屯溪会议---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 十六、1997年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十七、1999年始专项资金援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一、中国名城的特点 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特色丰富 先规划后建造 类型多、差异大 文化职能 未曾衰落过的发展历程 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保护名城的思想的提出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五、历史文化名城核定的标准和程序 核定标准 审批程序 六、我国名城的基本情况 审批时间与批次、数量 单独审批的名城:凤凰、山海关 分布情况 七、我国名城的基本情况 审批时间与批次、数量 单独审批的名城:凤凰、山海关 分布情况 中外名城的基本类型 一、欧洲名城的基本类型 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性城镇、旅游性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2011年8月15日)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关键。推进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推动工作落实,为加快实现建设“大城关”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持续的动力。项目的推进离不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指有系统、有组织的研究步骤,目的是尽可能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与一致性。坚持科学运作,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项目建设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项目是经济增长点,是发展后劲。无论是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希望产业,还是扶持重点企业,都离不开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靠项目拉动,才能建立起大城关的理念,才能建设好首善之区。 1.以科学的态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任何项目都不会凭空而来,也不是任何一个项目都适合本地科学发展的需求。抓工作和项目的落实,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只有使项目符合我区发展的实际,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将区位、资源、基础、人文等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科学发展优势。一是注重对项

目的科学谋划。项目引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深入探索规律的过程。要切实遵循项目建设的规律,自觉运用客观规律推进项目落实,超前研究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从目前面临的重大机遇来看,国办47条的深入贯彻和国家部委支持甘肃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意见》和省市相应贯彻意见的实施,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再造兰州”战略的加快实施,以及区上《贯彻<国办意见>的实施意见》和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最优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我们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高起点谋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点项目。实践证明,每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每一次高水平的研究策划,都会出现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出现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九州生态园、庙滩子地区危旧房整体改造和甘肃省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群及配套区3个开工项目,青白石白道坪整体开发项目,伏龙坪整体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二是科学确定项目建设的重点。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在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工作项目落实上,要切实从自身实际出发,分阶段、有重点地谋划项目,促进项目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四个月来的工作,查找存在差距,安排近期工作任务。稍后,鲁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成绩,增强信心 今年以来,特别是春节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全县上下围绕项目建设这一中心任务,讲担当、讲责任、讲服务,自我加压,拼搏奉献,各项工作标准高、推进快、效果好。在全市第一次观摩考评中,我县获综合考评总分第一名;县产业集聚区为“两强”产业集聚区第一名,获奖金30万元;全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项英雄榜,全部上榜,其中重点项目建设为第一名。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新到位3700万元,从去年至目前,向上争取资金近10亿元,已到位近6亿元。 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三个产业推进指挥部整体推进,30个项目进展顺利。南环路东延等6条区内道路全部开工建设;家具质检中心完成四层主体,企业服务中心、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全友家私5栋厂房竣工,5号车间试生产;美松爱家1号厂房投产;中石集团工业园、宏康钢构、晟达钢构、顿丘酒业二期、春韵食品等项目正在有序施工。尤其需要提出的是食品产业指挥部的6个项目,指挥部人员和涉及的城关镇、巩营乡、纸房乡、仙庄镇、柳格镇盯守在工地,督促协调工程进度,为我们这次获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城市建设方面。6个城建街区指挥部和教育卫生指挥部共111个项目全面铺开。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新兴医院等5家医院、诚睦路小学等4所学校建设快速推进,阳光花园等13个商住小区、水木清华等12个旧城片区改造、孙庄等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序推进。“一园十八路”绿化工程即将完工,特别是叠翠园绿化,成为xxxx又一亮点工程。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在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我县作为唯一的县区典型发言。 开放招商方面。3个产业招商分局、15个招商主体单位和17个乡镇,联系老乡、捕捉信息、外出商谈、邀请客商,开放招商工作初见成效。计划总投资3亿元的文体中心项目,已与深圳市深利源集团达成初步投资意向;投资1亿元、年加工血浆6万吨的雨润集团生物科技项目已落地建设;投资1.2亿元的辰希缘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即将签约落地;电气园中园及家电物流园、北京彩印包装、濮阳润清风电厂、中国节能集团绿碳公司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项目洽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举办2015濮阳家博会,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 农业农村工作方面。植树造林427万株,圆满完成市定目标。新建扩建大屯万相红梨等经济林苗木基地7个、8900亩,打造马村乡等高标准农田林网7万亩,对迎宾大道等11条主干道绿化进行提升。我县是全市造林绿化现场会重要观摩点。新建、提升绿海圆梦生态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10个,改扩建中信肉鸽、濮丰种羊场等标准化养殖场8个。千亿斤粮食工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小农水重点县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 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县公安局、综合执法局、城关镇等部门联合执法,一个多月组织大规模拆违行动9次,拆除城区违章建筑14处、1万余平方米。特别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惠晓杰同志和副县长岳洪波同志牵头,公安、综合执法、城关镇等几个部门密切配合,接连打了几场漂亮仗,一举拆除了黄庄、李家庄的违章建筑和启明路原橡胶厂等等,这几场硬仗打出了士气和正气,打出了县委、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20个治安工作队,主动服务、积极作为,成绩突出。查处阻工案件3起,调解阻工纠纷10起,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5人、治安罚款8人,城区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带头干事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克难攻坚、勇争一流的结果,更是我们xxxx广大干部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真诚服务的结果,这是推动xxxx 赶超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多措并举,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多措并举,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喜忧参半,预算执行进度仍不乐观 加快在建项目执行进度,加速科研基础设施能力形成,是我院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有力保证。针对在建项目沉淀资金多、建设进度缓慢问题,2012年来,我院采取多项工作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精细管理,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全院在建项目执行进度缓慢的状况有所改观,加快建设进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完成整改,其中一部分还申报或通过了竣工验收。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2年来,我院基建项目管理着力抓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着力抓关键节点督导,竭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一)多管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督导。一是研究制定科学合理进度目标。在研究所填报、院所沟通、局内讨论研定的基础上,于3月份印发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建项目2012年进度目标》,并对3-6月初步设计获得批复的20余个新项目提供业务指导,帮助建设单位制定了较科学合理的进度目标及资金使用计划。二是继续做好在建项目执行情况月报、通报。3-6月,每月上旬对上月月报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帮助解决项目管理中的

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监管重点;每月中旬在全院范围印发在建项目上月执行进度通报,增强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6月底对全院在建项目上半年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调整部分项目下半年进度目标,并提出了下一步监管要求和工作措施。三是加强调研,查找症结。对14个建设单位的42个基建项目进行调研,查找出阻碍建设进度的症结,提出解决措施并督导建设单位整改落实。四是组织召开进度约谈会。部、院联手约谈13个建设单位,并签订目标责任承诺书。五是落实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督导暨情况统计要求说明会精神,组织填报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统计表,加强了对项目开工、完工、申报竣工验收各关键节点的监管。通过业务指导和建设进度督导,全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氛围更加浓厚,有效解决了一批阻碍项目建设进度的结症,项目建设进度整体加快,一批历史遗留的问题项目加快了整改步伐,其中一部分还完成整改,申报或通过了竣工验收。 (二)加强施工图符合性审查,减少变更。规范施工图符合性审查意见的内容及文件格式,聘请专家对8个项目的施工图进行了符合性审查,并敦促建设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完善施工图,较好地预防和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变更,有效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 意见 为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立足我县实际,制订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关键,重点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对于积累发展后劲,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营造锲而不舍抓落实、雷厉风行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谋发展、抓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推动工作落实,为加快邯郸东部次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持续动力。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重大 意义,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真抓实干,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重点项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明确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工作原则、目标和重点 (一)工作原则 1、抓“好”抓“大”的原则。着力抓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项目;抓好投资过亿元的开工、建设和投产项目。 2、市场主导的原则。抢抓东部振兴和省级工业聚集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县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互惠双赢为目标,大

力争取国家和省市土地、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曲周。 3、协调推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努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形成各级各部门协调一致抓项目的工作氛围。 4、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项目数量和项目质量并重,投资规模与建设速度并重,竣工投产与财政贡献并重,努力形成重点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格局。 (二)工作目标 每年根据项目情况,在全县筛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实行重点管理,确保全县每年谋划储备1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0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10个重大项目,力争引进好项目、大项目有新突破,力争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体制创新有新进展,力争在项目推进、项目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 (三)工作重点 1、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抓好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大、能提升全县产业层次的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依托省级工业聚集区,精心谋划、建设一批拉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项目集中布局、集约用地、资源共享、配套发展。以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严格控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协调推进一、二、三产业重点项目的实施。 2、突出招商引资抓项目。牢固树立“外商内商都是客商,内资外资都是投资”的观念,进一步扩展招商视野,更加注重业主招商、专业招商和“回归”招商,提高招商的成功率。抓抢国际和沿海制造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争取承接一批项目落户曲周。瞄准国际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抓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鼓励和推动现有企业新上项目,鼓励推动现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项目融资、产权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和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