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考试题

合集下载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西汉B. 秦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的目的是:A. 选拔文官B. 选拔武官C. 选拔工匠D. 选拔农民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外交C. 探险D. 征服答案:B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减轻农民负担B. 增加国家税收C. 改革土地制度D. 促进商业发展答案:A5. 辛亥革命推翻了哪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了哪次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9.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 1966年B. 1967年C. 1968年D. 1969年答案:A10.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者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朱德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

答案:印刷术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被称为______。

答案:半两钱3.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______。

答案:诗仙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______次下西洋的航行。

答案:七5.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为了解决______的问题。

答案:人丁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历史初中会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中会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中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对外政策?A. 丝绸之路的繁荣B. 遣唐使的派遣C. 闭关锁国D. 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答案:C2. 明朝时期,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成祖B. 明宣宗C. 明英宗D. 明武宗答案:B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下列哪一项不是他的主要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签订《尼布楚条约》D.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4. 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是战国时期的?A. 孙武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A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最早?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A. 焚书坑儒B. 推行小篆C. 推行隶书D. 推行行书答案:B7.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A. 丝绸之路B. 遣唐使C. 佛教东传D. 闭关锁国答案:D8. 明朝时期,下列哪一位不是著名的航海家?B. 汪大渊C. 徐霞客D. 张骞答案:C9.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下列哪一项不是他的政绩?A. 编纂《四库全书》B. 修建圆明园C.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 开展“康乾盛世”答案:C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3.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皇太极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______改进的。

答案:蔡伦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与俄罗斯签订的边界条约是______。

答案:《尼布楚条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包括丝绸之路贸易、遣唐使的派遣、佛教的东传等。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ABC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求佛教圣物D. 传播中国文化答案:ABD4.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学习西方科技B. 建立新式军队C. 发展工商业D. 改革政治制度答案:ABC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有哪些作用?A. 为前线提供物资支持B. 组织游击战争C. 培养抗日人才D. 宣传抗日思想答案:ABCD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重大意义?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D.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答案:ABCD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A.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答案:ABCD9. 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B. 加强了文化的交流C. 推动了科技的传播D. 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答案:ABCD10. 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儒家思想的创立者B. 教育的普及者C. 礼仪制度的制定者D. 政治理念的提出者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实行分封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使得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高宗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C解析: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开元盛世”。

3. 元朝时期,实行了哪项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科举制B. 行省制C. 郡县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中央直接管理。

4.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郑和七次下西洋?A. 明成祖B. 明太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答案:A解析: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联系。

5. 清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康乾盛世”?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嘉庆帝答案:A、C解析:康熙帝和乾隆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康乾盛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鸦片战争D. 甲午战争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2. 下列哪些人物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袁世凯答案:A、B解析: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他们主张变法维新,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的危机。

3. 下列哪些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A、B、C、D解析: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它们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中历史会考推荐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会考推荐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会考推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封建社会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社会B. 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C. 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最高统治者D. 封建社会中,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唐诗B. 唐三彩C. 敦煌莫高窟D. 元曲答案:D3. 以下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B. 法国大革命导致了法国君主制的终结C.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D二、填空题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

答案:封建王朝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_________次航行。

答案:七次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_________事件。

答案:萨拉热窝刺杀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的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8.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它不仅导致了数千万人死亡,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战争结束后,联合国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同时,战争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计算机、核能等。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世界分裂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本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高中学生复习和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础B. 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C.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D.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实行科举制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关于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的创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B. 唐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科是最重要的科目C. 唐朝科举制度中,明经科主要考察儒家经典D. 唐朝科举制度中,武举科主要考察文学才能答案:D4.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下列关于宋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 宋代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 宋代的科技文化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高峰D. 宋代的农业经济以北方为主答案:D5.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B.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C.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逐渐增多D. 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答案:C6.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B.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C.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行洋务运动答案:D7.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洪秀全B.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C.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农民起义的终结D.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C8. 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次自救运动,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的朝代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明朝B.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C.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清朝D.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答案:B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崛起?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C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A. 抗日战争胜利B. 新中国成立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 文化大革命开始答案:B4.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有关?A. 辛亥革命B. 二战结束C. 井冈山会师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5.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A. 唐朝B. 五代十国C. 南北朝D. 清朝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封建等级制度、严格的等级区分、封建农奴制经济、皇权至上、儒家思想主导等。

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通过封爵和官职等手段控制各个等级的贵族阶层,使得社会分化明显。

经济上,封建农奴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成为地主和官府的附属劳动力。

此外,封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家族、礼仪、忠孝等传统道德观念。

2.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源自唐朝,但在宋朝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范围内进行的考试,通过乡试者进入会试。

会试则是在省级范围内进行的考试,通过会试者进入殿试。

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考试,最终确定考生的名次。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选拔人才、提拔官员的作用,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

3.请简述中国近代的百年变革。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1年D. 公元前202年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高宗答案:B3. 南宋建立的年代是:A. 960年B. 1127年C. 1271年D. 1279年答案:B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5.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校答案:A6. 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发生在:A. 1839年B. 1840年C. 1856年D. 1860年答案:B7.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答案:A8. 五四运动爆发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答案:A9. 抗日战争胜利的年份是:A. 1945年B. 1946年C. 1947年D. 1948年答案:A10.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年份是:A. 1950年B. 1951年C. 1952年D. 1953年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E. 丝绸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孙中山E. 李大钊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E. 武汉会战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盛世的三个特点。

答案:唐朝盛世的三个特点包括:一是政治稳定,二是经济繁荣,三是文化开放。

2.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2017年1月14日启用前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1卷 (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1所示的分封形势出现于A.商朝B.西周C.西汉D.东汉2.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建立三公九卿制B.实行三省六部制C. 废丞相设内阁D.设立军机处图13.“条约有四项,赔款和通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是小明同学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影响是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歌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瑞金B. 遵义C.会宁D.吴起镇6.图2是某教师讲授“祖国统一大业”时设计的板书其中方框的内容应是A.和平共处B. “九二共识”C.平等互利D.“一国两制”7.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家伺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A. “另起炉灶”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求同存异”8.图3(跨洋握手)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

该事件表明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美国彻底改变了遏制中国的立场C.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9. 公元前6世纪初,废除债务奴隶制的雅典着名改革家是A. 梭伦B. 克里斯提尼C. 伯里克利D.亚里士多德10.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它的制定标志着A. 古罗马习惯法的形成 B.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11.将社会主义理论从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12. “冷战”泛指荑苏之问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发表“铁幕”演说 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13. 下列描述中,符合宋代商业活动特征的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京城和大商埠等地出会馆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江南地区必起一批工商业市镇14.图4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

它反映了当时A.人民公社的巨大成就B.脱离实际的浮夸之风C.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D.畜牧业生产的真是情况图4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影响是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完善了合作社的组织形式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彻底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16.《申报》报道民国时期的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A.大众传媒的普及B.男女平等的实现C.西方文明的影响D.封建思想的根除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各民族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B.宗教改革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18.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对该民谣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永久性衰退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得到解决C.资本主义制度彻底崩溃—1933年经济政治危机爆发19.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离不开中国,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

1991年中国加入的经济区域合作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20.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其中“第三种”东西指的是A.造纸术 B.火药C.指南针 D.印刷术21.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之一。

下列书法作品可供某同学想练习楷书临摹的是2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其中主张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3. 1919年,李大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 《庶民的胜利》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4.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的“领导阶级”是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25.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977年,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A.开展扫阿和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C.制定《义务教育法》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7.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其代表人物普罗塔戈(哥)拉的名言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 D.“人生而平等”28.主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29.“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瓦特的贡献是A.改良蒸汽机 B.研制火车机车 C.研制发电机 D.发明电灯30.列夫·托尔斯泰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战争的文学作品是A.《十日谈》 B.《唐璜》 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201 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Ⅱ卷 (非选择题加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某校举办辛亥革命纪念展。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5同盟会16字纲领 图6十八星条旗飘扬与湖北军政府图7《中案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华民国临时约法》(1)图5中的宗旨被孙中山阐释为什么思想?据此指出同盟会的性质。

(2分)(2)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析图7中法律条文制定的直接目的。

(3分)(3)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分) 32.近代以来,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摘自1787年宪法(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为建立该制度,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3分)(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该宪法有何积极作用?(4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政体的核心特征。

(1分)3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现代企业,使中国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

从时间上说,洋务企业虽比外国在华企业迟,但比私人资本主义现代企业早。

……洋务企业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

这批企业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图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4分)(2)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是在图8中的阶段。

(1分)(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分)34.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阅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田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

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一一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材料二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材料三 1 913一1 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生生产情况注:①此栏是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

(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攻策的主要特点。

(2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影响。

(4分) 3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材料二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

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材料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1)材料一的思想主张是谁提出的?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治学的方法。

(2分)(3)材料三中的。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被后人传习和引用时概括成什么警句?(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举一例说明儒家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的借鉴价值。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