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ppt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

品
读
总起句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 中心句 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 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 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感受 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shuāi jiāo 摔 跤 体育运动项目。
tiān yá 天 涯 极远的地方。
四字词语积累: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一碧千里 襟飘带舞 高歌一曲
静立不动 团结互助
chénɡ(乘坐)
xínɡ (行走)
乘 shènɡ(千乘之国)行 hánɡ(同行)
散
sǎn (散文) sàn (分散)
曲
qū (弯曲) qǔ (歌曲)
(流入 )云际 用绿色(渲染 )
(拨转 )马头
(明朗 )的天空 (无边 )的绿毯 (静寂 )的草原 (会心 )的微笑
关联词句子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 叫人舒服,既( )愿久立四望,又( )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不管 )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 露出会心的微笑。
修辞手法句子
ɡāo ɡē 高歌
1、大声、放声歌唱 (解释)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达我满心的愉快。
(文中句子)
3、草原上的人引吭高歌来欢迎这位远道而 来的客人。(造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 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昨晚冻结在 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提在手中 ,轻轻地敲打。
《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基调是亲切自然,前两句要读出 农家人的忙碌,后两句要读出儿童的 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 / 耘田 / 夜 / 绩麻, 村庄 / 儿女 / 各 / 当家。 童孙 / 未解 / 供 / 耕织, 也傍 / 桑阴 / 学 / 种瓜。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描写的大人们在 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乡 村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 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
成人
四时田园杂
兴(其三十
一)
儿童
耕田 绩麻 勤劳 各当家 负责
未解耕织 天真、好学
学种瓜
对劳动人 民的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冬季里儿童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幼小的孩子。
脱:剜。
晓:早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Nhomakorabea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 现在的玻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课文朗读知识点我会写:昼: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耘:耘田耕耘春耕夏耘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田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多音字: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供:gòng供品gōng提供形近字: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晓(报晓)浇(浇水)问题归纳: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1.匍匐水中,以手耘之,故农人惟( 耘)田为尤苦。 2.夏天里的人们忙碌的( 耕)田种地。
词语积累
描写儿童的词语: 伶俐乖巧 天真无邪 童言无忌 古灵精怪 撒娇撒痴 冰雪聪明 活泼可爱 虎头虎脑
听写词语
我们一起来听写词语吧!写完后认真看 书写指导,用心复习哟!
点我听写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 都描写了农家田园中儿童自由自在的生
活,充满了乐趣。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做__农__活__的__场__景_,
第二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_儿__童__玩__冰__的__场__景__,第
三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放__牛__归__来__的__场__景__。
课文解读
古诗展示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横坐在牛背上。 句意:放牛的孩子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
短笛无腔信口吹。
曲调。
随口。
句意: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 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 晚景图。这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 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 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 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 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 (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 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桑树的知识吗?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 蚕的饲料。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 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 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 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是《草原》。
《草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浓郁的草原风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章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通过对草原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草原》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作者访问牧民家庭,受到了热情款待,并且与牧民们进行了交流。
这部分主要描写了草原上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以及牧民们的精神面貌。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作者再次回到草原,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表达了对草原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作者离开草原时的心情,表达了对草原的祝福和希望。
通过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 将相和∣人教新课标 (共13张PPT)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720 21/8/7S aturda y, August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72 021/8/7 2021/8 /78/7/2 021 1:15:09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7202 1/8/720 21/8/7 Aug-21 7-Aug-2 1
深入研读,加深体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 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 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 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 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7 日星期 六2021/ 8/7202 1/8/720 21/8/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720 21/8/72 021/8/ 78/7/20 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72021/ 8/7Aug ust 7, 2021
(赛课课件)五年级下册语文《米芾学书》 第1课时 (共20张PPT)

“米芾”,宋代书画家、诗人。“学 书”,学习书法。一手好字,能带给人一种 境界,一种享受。米芾先后拜师学习书法, 效果却截然不同,他最终是怎样学好书法, 成为造诣深厚的书法家的呢?品读课文,相 信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重点)
说一说秀才为什么向米芾提出五两银子 一张纸的要求?
因为纸贵米芾不敢轻易下笔,他只好认 真地琢磨字帖,想着每个字的间架和笔锋。 而因此也悟出了写好字的窍门。
本文讲的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米芾小时候 学习书法的事。说明米芾小时候是一个十分勤 奋好学的孩子,同时也说明了“学写字不只是 要动笔,还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 会,才能写好字”的道理。
相关资料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 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 江苏镇江)。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擢 礼部员外郎。因举止癫狂,人称“米 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 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豪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 称“宋四书家”。一方面,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另 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擅长以“模 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3 21.5.3 Monday, May 0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1:05:13 21:05:1 321:05 5/3/202 1 9:05:13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321:05:1 321:05 May-21 3-May-21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古
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诗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 (四
书 设 计
其时 三田 十园 一杂
)兴
昼耕田
农事繁忙
夜绩麻
大人勤劳
孩子可爱、 未解供耕织 孩童可爱、 天真
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
第2课时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猜
《稚子弄冰》
读
诗
“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
题 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钲:一种
金属打击乐器。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
幼小的孩子。金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 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想象 画面,体会诗境。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做银锣来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1 古诗三首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 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 的最深刻的记忆。
解:理解,懂得。 傍:靠近。
想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象 画
供:从事。 阴:树荫。
面 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
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
是快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边读边对照课后生字表划字连词,
小窍门
多读书,多积累, 多练笔,读写结合 。
必读书目
《森林报》 (苏联 维· 比安基著) 《父与子》 (德国 埃· 奥· 卜劳恩著) 《水浒传》 (中国 施耐庵著)
选读书目
《细菌世界历险 》 (中国 高士其著) 《穿过地平线》 (中国 李四光著)ຫໍສະໝຸດ 比较本册教材与以往的 不同
假期读书交流
五年级 阅读的新要求: 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 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 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点明学习主题 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 确读写训练点.
预习五部曲
会写的圈起来,会读的画三角,多音 字打中括号。 第二步: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画 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 体会,适当做标注。 第三步:读课文,解决课后问题。 第四步:完整把课文读一遍,体会文章思 想 感情 第五步:考查预习中字词掌握情况。
学好语文
八个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 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 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 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 第八单元:异域风情
把握单元特点,掌握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导语,从两个自 然段中分别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