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产褥感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 1 1 4 3・
疗压力 。为患者 回归家庭 , 乃 至回归社会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 1 】 范锦 娣. 急性脑 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的效 果分析. 中国 初级卫生保健 , 2 0 1 0 , 2 4 ( 6 ) : 1 0 6 . 1 0 7 . 【 2 ] 吴航 . 脑卒 中患者早期康 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 护 理实践与
岁; 文 化程 度 : 小学 ≤I 例, 初 中 3例 , 高 中 6例 , 大专 ≥3 O
部和产科专家审核 的“ 患者满意度 调查表 ” , 主要 内容包括 : 宣
教 内容具体形象 ,宣教表格使患者及家属很清楚每天应该干
什么 ; 宣教 表格上 的内容具体 , 通 俗易懂 , 简 单执行 , 容 易操 作; 通过遵循健康教育表格的内容使患者很有信心战胜疾病 ,
研 究 ,2 0 1 1 。1 5 ( 8 ) :l 1 3 .
通过 积极科 学 的早期康 复护 理对脑 卒 中患者有积 极作 用, 通 过早期护 理干预 , 可 以有效 地改 善患者 的运动 能力及 生活 自理能力 , 尽 最大可 能提升 患者康 复空 间 , 以更好 的姿
态融入社会生活 中去 。
临床护理路径 对产褥感染 患者进行健康 教育 , 取得 。 = r 显 的
效果 , 现将其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临床资料 2 0 1 1 年 1 0月至 2 0 1 3 年 2月 , 按住 院先 后 , 前4 0例为对
1 . 3 . 1 评价指标 : 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技 能情况 , 按健康 教 育 内容 出题 , 共1 O题 , 评分为完全掌握 、 部分掌握 、 不知道 , 分 值分别为 5 、 3 、 1 分, 4 0 5 0分 为优 秀 , 2 9 ~ 3 9分为 良好 , 1 8 ~ 2 8
产褥期感染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

产褥期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方法 2008年5月以来我妇幼保健站共收治产褥期感染的患者3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经过临床医师的积极治疗以及临床护士的有效护理均完全康复出院。
结论产褥期感染的关键是预防为主,临床预防大于治疗,感染后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医嘱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产褥期;感染;临床观察与护理产褥期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系在产前、产时与产褥期,因生殖道的创面受致病菌的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
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甚至肾功能障碍,危及产妇生命,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还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乳腺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1]。
2008年5月以来我妇幼保健站共收治产褥期感染的患者30例,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与有效护理,患者均完全康复,现就其临床护理经过进行论述如下。
1 一般资料2008年5月以来我妇幼保健站共收治产褥期感染的患者3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38岁,年龄最小的23岁,其中经产妇27例,初产妇3例。
急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患者10例,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疼痛、下坠以及脓性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伤口处感染,缝线处软组织肿胀,针孔处见脓液流出;急性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肌炎患者15例,主要表现为患者寒战高热,头疼以及心律增快、白细胞增多、恶露增多;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患者5例,病原体沿子宫旁淋巴或血行达宫旁组织,出现急性炎性反应而形成炎性包块,同时波及输卵管系膜、管壁。
若侵及整个盆腔,也可形成“冰冻骨盆[2]”。
淋病双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达输卵管与盆腹腔,形成脓肿后,可以高热不退;急性盆腔腹膜炎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5例,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时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
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产褥感染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产褥感染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是否有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 2.身体状况 评估体温,产后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警惕感染可能。 评估产妇全身情况、子宫复旧及伤口恢复情况。 评估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评估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和感知觉。
产褥感染
六、护理评估 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4.辅助检查 血常规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B超、彩超等 CRP>8mg/L
产褥感染
二、诱因
产妇体质虚弱 营养不良 孕期贫血 孕期卫生不良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 多次宫颈检查 产前产后出血过多 产程延长
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数量
产褥感染
三、感染途径 1.外源性感染 外界病原体侵入生殖道引起的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 各种手术器械、物品及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感染 2.内源性感染 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抵抗力降低等感染诱 因出现时可致病
产褥感染
八、护理措施 3.治疗护理 抗生素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 5.出院指导 6.健康指导 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小结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思考与练习
• 导致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 E
A.手术切口感染 B.乳腺炎
D.泌尿系感染
E.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
五、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 1.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2.清除感染灶 半卧位,脓肿及时切开引流,急性感染伴高热应先控制感 染后再行刮宫
产褥感染
五、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 3.抗生素应用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4.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抗生素+肝素钠,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
护理学基础知识: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

护理学基础知识: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产褥感染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是产褥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妇产科护理学中的一项重要考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产褥护理的护理措施。
产褥感染妇女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体温过高和疼痛。
体温过高与感染因素的存在以及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疼痛最主要是与感染有关。
针对这两个护理问题我们的预期护理目标是控制感染、减轻疼痛、增加舒适度。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首先在一般护理措施中,要注意持病室的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
保持床单及衣物、用物清洁。
保证产妇获得充足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鼓励产妇多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对病人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行护理,解除或减轻病人的不适,取半卧位,以利恶露引流。
其次密切观察产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体温,每4小时测量1次。
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胀、腹痛等症状。
同时观察记录恶露的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情况及会阴伤口情况。
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
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清宫术、后穹隆穿刺术等的术前准备及护理。
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间隔时间,维持血液中有效的血药浓度。
严重病例有感染性休克或肾功能衰竭者应积极配合抢救。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让产妇及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护理情况,增加治疗信心,及时以解除产妇及家属的疑虑。
最后对于出院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导。
指导教会产妇自我观察,会阴部要保持清洁干净,及时更换会阴垫;治疗期间不要盆浴,可采用淋浴。
指导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防止感染扩散。
产褥期结束返院复查。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

并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而 表现 为腰 酸 外 , 其 余 均无 任 何 临床 症 状 , 都 为 偶 然发 现 。除 2例 患 者 有 镜 下 血 尿 外 , 其 余 患 者 实 验 室 检 查 都
正常。 3 . 3 MC R C C的 C T及 MR I 表现
① 大小 及形 态 : M C R C C 大小不 一 , 目前 报 道 的病 灶直 径 为 1 — 1 4 c m, 多组 MC R C C患 者平 均病灶 直径 为 3 — 7 a m。本 组患 者病 灶 平 均直 径为 3 . 9 c m, 其 中 最大 的只 有 5 . 4 a m。病 灶 呈类 圆形 或 分 叶状 , 边 界清 晰光 整 , 都位于 。 肾皮 质 内 。② 囊壁 及 分 隔 : 病灶均 由 多 个囊 腔 和分 隔构成 , 周 建军 等 将 MC R C C按 间隔 不 同分 为 间隔 菲薄 型 、 间隔 增厚 型及 间隔 结节 型 , 本 组病 例囊 壁及 间隔 多菲 薄 , 形 态规 则 。有关 壁结 节 的问题 , 曾存 在 一 些 争议 , 部 分 文 献报 道 薄 的 间隔无 明显 膨胀 性实 性结 节是 MC R C C 的特征 , 有 时可 见少 量软 组 织成 分 强化 , 部 分 文 献 认 为 菲 薄 间隔 和 附壁 结 节是 M C R C C 的 特 征, 但2 0 0 4年 WH O 肾脏 肿瘤组 织学 分类 认为 M C R C C的特 征是 无 膨胀性实性结节灶…, 本组病例均不见附壁 结节灶 。有文献报道 MC R C C病 灶 内间隔 或 囊 壁钙 化 的发 生 率 大 于 2 0 %, C T对 钙 化 的 显示 优 于 M R I , 表现 为斑 点 状 、 条状钙化, 在 本 组病 例 中 , 2例 病 灶 可见 点 状钙 化 。③ C T表 现 : C T平 扫 病灶 呈 液 性低 密度 , 部 分 囊 腔 内含 有新 鲜 或陈 旧性血 液或 坏死 的肿瘤 组 织 , 在C T上 可显 示 为 稍 高 于水样 密度 影 , 体积 较 小 的 M C R C C 平 扫 可为 实 质 性 团 块 , 本 组
产褥期护理要点

产褥期护理要点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
一般为6周。
在产褥期,产妇的每一个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有较大的生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所以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在这里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供广大护理姐妹参考。
1.我们要认真了解产妇生产的经过和各种相关的记录及新生儿的状况。
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每日按时测生命体征。
如果体温过高,应加强观察,警惕产褥感染。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精神状况,以便及时发现一些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产后4-6小时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发生产后大出血。
必要时给予导尿。
鼓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
2.会阴的护理仔细观察会阴的伤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嘱产妇大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以防伤口感染。
卧床休息时向会阴伤口对侧侧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伤口疼痛。
3.子宫复旧的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恶露的质和量,如果色鲜红,量多表明子宫复旧差,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
密切观察子宫底的位置,高度,软硬度,并按摩子宫底以免血块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质和量。
如发现异常及时排空膀胱,协助按摩子宫,按医嘱给予宫缩剂,如果恶露有异味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配合做好及组织培养标本的收集和抗生素的应用。
产后当天禁用热水袋外敷止痛,以避子宫肌肉松弛造成出血过多。
4.乳房的护理乳房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每次哺乳前后都要做乳房的清洁。
指导产好正确哺乳,如果孩子吃不完时,指导产妇把多余的乳汁吸出。
以免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管阻塞,乳房疼痛甚至感染,影响乳汁分泌。
5.母乳哺养指导提供母乳哺养知识,告知母乳哺养优点,指导正确哺养方法,提畅按需哺乳。
产妇出院后,应注意作息,合理饮食,促进乳汁分泌,以便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
6.加强心理护理产妇需要从妊娠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这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作者:翁妍艳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产褥感染的有效护理方式及预防措施。
方法:我院2010年5月1日—2012年11月1日期间共收治产褥感染患者102例,随机将本组102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的5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4%,与对照组患者的86.27%、84.3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及P关键词:产褥感染护理对策护理干预预防措施产褥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或产褥期由于生殖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生的感染,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寒战、高烧不退、小腹疼痛等,病情较轻的患者,其炎症局限于生殖道局部,病情较重的患者,其炎症可扩散至全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着极大威胁[1]。
为了进一步分析产褥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以降低此疾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特组织本研究,并做出系统的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5月1日—2012年11月1日期间共收治产褥感染患者102例,其中,初产妇82例,经产妇20例,产妇的年龄为20—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9.3±2.8岁。
本组患者中,住院分娩患者为89例,占所有患病产妇的87.25%,另外13例产妇为乡镇医院或诊所中途转入。
102例产褥感染的产妇中,胎盘前置患者7例,胎膜早破患者21例,滞产产妇3例,软产道损伤产妇7例,会阴部切口感染产妇8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产妇21例,其余感染患者35例。
临床诊断标准如下:完成分娩的24小时直到10天之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即达到或者超过38度的产妇;下腹部疼痛难忍、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宫体软、有明显压痛的产妇;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的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住 院 第 2d
产后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半卧位 , 体温 、 脉搏 、 呼吸4次/ , d 观察 患者病情 变化 ( 如发热 、 疼 痛、 子宫复旧 、 口、 切 恶露量及性状 ) ,做产后心理 、 生活 、 乳房 、 会阴护理 ( 2次/ ) 给予饮 d, 食指导( 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 生素 、 消化 ) 做母乳 喂养及 用药宣教并 观察用药反应 , 易 , 鼓 励产妇多饮水。
人员不仅要针对血液透析患 者疾病本 身进 一步治疗 , 应 还
意观察 血流量 及 透析 管道 , 器 的凝血 , 时做 好各 项透 滤 及
析 参 数 的 调 整 。 加 强 巡 视 注 意 患 者 透 析 肢 体 的 保 护 。对
对患者进行多 方位 , 多层 次 的关 心和 心理 疏导 , 除他 们 解 的生 活之忧 , 以减 缓心 理应 激对 身心 健康 的不 良影 响 , 提 高生 活质 量 。
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发热、 疼痛 、 宫复 旧、 口、 子 切 恶露量及性 状 ) 必要 时半 卧位 , , 严重 感
染者行心电监护 , 了解患者既往用 药史及 过敏史 , 导协助患 者做相关 检查 ( 常规 、 指 血 尿 常规 、 血沉 、 肝肾功能 、 电解 质 、 c反应蛋 白 、 血型 、 感染性 疾病 筛查 、 宫颈管 、 口分泌物或 切
解质及酸碱平衡 、 血糖 、 凝血功能 、 D一二聚体 、 大便常规 、 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住 院 第 6~1 0d 二或三级护理 , 助指导复查血常规 、 协 c反 应 蛋 白 、 沉 、 血 B超 ( 盆 腹 腔 感 染 时 ), 察 患 有 观
者病情变化( 如发热 、 疼痛 、 子宫复 旧、 口 、 切 恶露量及性状 ) ,做产 后心理 、 活、 生 乳房 、 会 阴护理( 2次/ ) 给予饮食指导 ( d, 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生素 、 易消化 ) 做母乳 喂养及用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感染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2-07-16T10:55:04.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焦利娜
[导读]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
焦利娜(滑县人民医院河南滑县 456250)
【中图分类号】R71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346-02
【摘要】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
目的讨论产褥感染临床护理。
方法配合医生对产妇进行治疗处理的相关护理工作。
结论做好病情观察与记录,包括生命体征、恶露的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情况,腹部体征及会阴伤口情况。
【关键词】产褥感染护理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
产褥感染与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仍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cy)与产褥感染的含义不同,它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至10天内用每日测量4次口腔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还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乳腺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
【护理评估】
(一)病史
评估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了解产妇是否有贫血、营养不良或生殖道感染的病史,本次分娩是否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助产、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异常情况,以及产妇平时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身心状况
不同病程的产妇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局部伤口或下腹部压痛,子宫复旧不佳,恶露的量、性状及气味异常。
严重者出现典型的腹膜炎、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症状。
由于自身疾病造成产妇的不适感增加,同时担心不能亲自照顾、哺育新生儿,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沮丧心理与焦虑情绪。
(三)诊断检查
1.腹部检查视诊腹部是否有过度膨隆,触诊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及其部位是否伴有肌紧张。
2.妇科检查外阴视诊了解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双合诊检查发现,阴道温度较高,宫颈充血,分泌物有臭味;宫颈抬举痛(+)时,提示腹腔有一定量炎性渗出。
子宫体软,轮廓不清,压痛明显,子宫一侧或双侧压痛或扪及增粗的输卵管或炎性包块。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血沉加快。
(2)阴道拭子及宫颈拭子培养阳性,血液细菌培养显示致病菌。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心电图、肝肾功能测定、B超、CT及核磁共振等检测手段,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可能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急性疼痛:与产褥感染有关(伤口疼痛、腹部疼痛、高热致头痛)
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中毒性休克
【预期目标】
1.病人诉说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2.病人炎症得到控制,体温正常。
3.病人无产褥感染的合并症发生。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保证产妇获得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3000ml/d),防止高热、出汗引起的脱水;若因呕吐、腹泻造成水、电解质失衡,则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监测血清电解质情况,详细记录出入量。
3.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4.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情绪,解除产妇及其家属的疑问,提供母婴接触的机会,减轻产妇的焦虑。
(二)缓解症状
1.做好病情观察与记录,包括生命体征、恶露的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情况,腹部体征及会阴伤口情况。
正常恶露量应与经血量差不多,虽因人而异,但如果在45分钟内就浸湿一块会阴垫,则为异常增多,应引起注意。
正常恶露不应含有血块,如有血块提示子宫收缩不好,需要治疗。
正常情况下恶露应由红色转为浆液性恶露再转为白色恶露,顺序不应颠倒,若在浆液性、白色恶露之后又出现红色恶露,常提示子宫复旧不佳。
正常恶露与经血气味一样,若有恶臭味,则为异常,提示有子宫内感染。
2.鼓励和帮助产妇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外阴清洁,促进局部伤口愈合。
指导产妇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两次,注意由前向后的冲洗顺序,避免来自肛门的污染,并且及时彻底洗净双手。
分娩7天后可以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伤口愈合。
督促产妇及时更换会阴垫,注意更换时用手接触会阴垫反面,由前向后放置。
产科病房应保证每位产妇有专用便盆及会阴清洁用品,烤灯等共用物品使用前后应清洗干净并消毒备用。
协助产妇保持床单位及衣物清洁,污染的衣物、床单等应采取特殊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正确执行医嘱,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维持血液有效浓度。
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清宫术、后穹窿穿刺术的准备及护理。
4.对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行护理,解除或减轻患者的不适。
(三)健康教育
所有产后妇女都有学习、掌握卫生知识的需要,如自身生理变化、婴儿喂养及护理技术,因此应在健康教育中为产妇示教给婴儿换尿布、洗澡、喂奶、脐带护理等的方法,传授母乳喂养知识,育儿知识,预防疾病的知识及其具体做法。
1.协助产妇了解产褥感染的知识,告知其并发症的症状及预防;解释正在实施的治疗、检查及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减少病人焦虑紧张情绪,取得其主动配合。
2.给予产妇有关产后休息、饮食、活动、服药的相关知识,提供产后性生活和有效避孕的具体指导,一般需通过产后检查全面评估,结果正常后方可恢复性生活。
3.帮助产妇识别自身及新生儿的异常状况,以便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4.告知产妇产后随访、检查的时间;新生儿随访、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机构;母乳喂养支持机构的联系方式。
并提醒产妇任何时候出现不适及异常症状,需及时随诊。
参考文献
[1]赵红卫.产褥期的护理[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何国平,余监.实用护理学.产褥感染的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62~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