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动物生物学--排泄系统

动物生物学--排泄系统1.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脊椎动物完善的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排泄器官1)原肾管是由外胚层陷入形成排泄管和焰细胞构成的盲管。
排泄管众多小分支末端为焰细胞,排泄孔通体外。
焰细胞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
线虫类胚层形成特殊的原肾细胞作为排泄器官,是一种特殊的原肾管。
大腺细胞无纤毛和焰细胞,分为两种类型。
腺型属原始型类,通常由1-2个原肾细胞构成。
管型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H型,两条纵观侧线内的排泄管相连,呈H型。
横管伸出短管,末端排泄孔开孔于前体腹侧,体腔液中废物经侧线上皮进入排泄管排出。
2)后肾管环节动物典型的后肾管来源于中胚层,外胚层,按体节排列,一端为具纤毛的漏斗状肾口,开口于前一体节真体腔,另一端为肾孔,开口于本体节体表。
特化的隔膜小肾管。
排除体腔和血液内代谢废物与水分。
甲壳类等节肢动物头部1-2对后肾管演化成角腺,与小鄂腺,又称绿腺与壳腺,一对触角腺位于食管前的头胸部,排泄孔开口于第二触角基部。
3)黄色细胞:环毛蚓等寡毛类的肠外有黄色细胞,吸收代谢产物后脱落在体腔液中,经胃口、后肾管排除。
4)围心腔腺:软体动物围心腔内壁上有围心腺,是扁平上皮细胞和纯结缔组织构成的分支体腺,将代谢产物排入围心腔,由后肾管排除。
5)静脉腺头足类静脉腺周围有海绵状静脉腺,腺体上一层具有排泄功能的腺上皮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入肾囊。
6)吞噬细胞河蚌等组织间的吞噬细胞,具有排泄功能。
7)马氏管是节肢动物中肠与后肠交界处发出的细管,蜘蛛网中的中胚层,昆虫纲由外胚层衍生而成。
8)腮:甲壳动物和鱼类的腮除了呼吸外,还有排泄功能,可排除多余盐分。
9)皮腮和变形细胞棘皮动物体腔液中的变形细胞吞噬氨和尿素等些产物,经皮腮排除。
10)脉球半索动物的中央窦前方有血管盘曲成球称脉球,将血液中代谢废物,过滤至吻肠,由吻肠排除。
11)肾脏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集中形成具有泌尿和重吸收功能的不同肾脏,以及具有导尿管、储尿功能的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4第十章动物的循环、呼吸和排泄系统

1.3.2 人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十分重要的器官,是循环系统的 总枢纽,其收缩和舒张造成血液的循环流 动。心博一旦停止,血液循环不能进行, 各处组织不能获得营养,也不能排除废物, 生命就很快完结。 人的心脏重约400克左右。位于胸腔的 围心腔中。 心脏分为四室,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 房右心室。左右两半界限分明。右心房右 心室的血液是从大静脉流入的带二氧化碳 的血,左心房左心室的血液是从肺流回的 带氧的血。 但它们的博动却是心房与心室分别同步。 即左右心房先同时收缩,然后左右心室再 同时收缩。
心肌的特殊传导系统 数字表示兴奋从窦房结传 递到该点的时间(秒)
Ø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以浦肯野氏细胞为例: 0期——细胞快速去极化(动作 电位的升支) 1期——短暂而快速的复极化 2期——缓慢复极化(平台期) 3期——较快复极化 4期——复极化至静息膜电位 浦肯野氏细胞的动作电位
自律细胞到达静息膜电位水平 后又开始缓慢去极化,直到阈电 位水平,再引起心肌细胞的兴奋, 又开始出现新的动作电位。
Ø Rh因子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兰德斯 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 细胞上存在另一种抗原物质,命名为Rh因子。 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因子者,为RH阳性。反之为RH阴性。 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 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
Ø 血液成分
淡⻩色液体,约占血液体积的53%,其中水分 血浆(plasma) 约占92%,其余8%为溶于水的晶体物质(无 机盐)和胶体物质等(血浆蛋白)。 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 无颗粒细胞 淋巴细胞 起防御作用
肥乡一中生竞班测试题4+动物生理(带答案)

邯郸市肥乡区第一中学生物竞赛班测试题(4)审核:高二A部生物组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1、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多选)A.心脏B.肾脏C.肠D.脑E.肝脏2、下列胚胎发育特征,哪些是原类及后口类的区别(多选)A.蜕皮与否B.胚口形成口或肛门C.分裂体腔及肠体腔D.对称体制及辐射体制3、唾液含消化酶的动物有(多选)A.蝮蛇B.鸽C.麻雀D.马4、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单选)A.动作电位时程长短B.0期除极化速度C.动作电位复极化速度D.4期有无自动除极5、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单选)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性激素6、看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单选)A.晶状体变凸,眼轴会集,瞳孔散大B.晶状体变凸,眼轴会集,瞳孔缩小C.晶状体变扁平,眼轴会集,瞳孔缩小D.晶状体变凸,眼轴散开,瞳孔散大7、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有(多选)A.鱼类的肾脏为中肾,输尿管只输送尿液,具有导管膀胱B.两栖类雄性输尿管兼有输精作用,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代谢废物C.鸟类无膀胱,输尿管只有输尿的作用,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代谢物D.哺乳动物后肾排泄,皮肤有辅助排泄功能,具尿囊膀胱,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代谢废物8、含氧量下降会使糖元生成作用增加,原因是(单选,1分)A细胞内的NAD浓度增加B细胞内的ADP浓度增加C细胞内的ATP浓度增加D超氧化合物和自由基增加9、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9C的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是在100°C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生物仍会存活的是(单选,1分)A大肠杆菌B鼠伤寒沙门氏菌C一种青霉D枯草芽胞杆菌10、下列哪种因素可导致舒张压明显升高(单选)A心肌收缩力增强B小动脉广泛收缩C心率减慢D循环血量增加11、设解剖无效腔气量为150ml,若呼吸频率从每分12次增至24次,潮气量从500ml减至250ml,则(单选) A肺通气量增加B肺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12、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单选)A形成碳酸氢盐3物理溶解C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与血浆蛋白结合13、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多选)A胆色素B胆盐C胆固醇D卵磷脂E脂肪酶14、具有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是(单选)A、草履虫B、涡虫C、蚯蚓D、水母15、蜗牛的呼吸器官是(单选)A、鳃B、肺C、皮鳃D、由密布血管的外套膜当作肺进行呼吸16、下列入体各种活动中,受到植物性神经控制的是(单选1分)A咀嚼食物B分泌汗液C飞虫在眼前飞过时眼睑的闭合D注射时感到疼痛17、多了一个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单选,1分)A.二倍体B.单倍体(haploid)C.非整倍体D.单倍体(monoploid)18、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单选,1分)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 .在物种适宜的生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的生存C .只是没有捕食者D .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19、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2分)A.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B.能复制自己C .在配子中一般只有单个D.存在显隐性E.同一物种数目相同20、肝细胞中,尿素的合成部位是(单选,1分)A.线粒体B.胞液C .胞液和线粒体D.内质网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单选)A.脊髓、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C.脑、脊神经、交感神经D.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2、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单选)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D.醛固醇分泌增多3、鸟的体内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引起鸟的(单选)A.头部的转动B.颈部的伸缩C.翼的上举与下降D.下肢的伸缩4、将具有分泌功能的咽侧体移植到大灰蚕蛾的老龄幼虫体内,结果形成不进入蛹期的超龄幼虫,这个实验证明咽侧体分泌的激素是(单选)A.保幼激素B.蜕皮激素C.促前胸腺激素D.信息激素5、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单选)A.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Ca2+贮存少B.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C.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6、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复合动作电位将表现为(单选)A.“全或无”出现B.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C.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和频率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D.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7、呕吐中枢位于(单选)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8、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单选)A.心房B.房室交界C.蒲肯野纤维D.心室9、胰液中含有的无机物中,含量最高的是(单选)A.CI-B.HCO3-C.Na+D.K+E.Ca2+10、下列哪一因素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释放(单选)A.盐酸B.蛋白质分解产物C.淀粉及其分解产物D.以上都是11、关于半规管: (单选)A.是重力作用感受器B.是直线加速运动感受器C.是直线减速运动感受器D.是旋转加速运动感受器12、环毛蚓循环系统的血管内腔来源于(单选)A.原体腔B.真体腔C.围心腔D.混合体腔14、各段肾小管比较,重吸收量最多的部位是(单选)A近曲小管B髓袢细降支C髓袢细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15、经过病毒使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传导到另一细菌内,这一过程被称为(单选1分)A.转位B.转化C.转移D.转导17、下列哪一项准确地描述了进化过程的特征?①是个体的进化,不是种群的进化②有突变才有可能进化③种群内等位基因频率变化就意味着进化(单选,1分)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8、关于双重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1分)A.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B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C .肺和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D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19、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单选,1分)A.血浆渗透压等于血浆晶体渗透压B .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电解质C .血浆蛋白减少时,血浆渗透压将明显下降D .血浆渗透压变化时红细胞的脆性发生变化20、肌细胞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偶联因子是(单选,1分)A. ca2+B. Na+C. Mg2+D. K+。
泌尿(排泄)系统

泌尿(排泄)系统发展简述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无泌尿(排泄)系统。
水分随食物泡的形成进入原生动物体内,或通过体表渗透作用进入。
多余的水分由伸缩泡排出。
每个伸缩泡周围有数条收集管与内质网相通,细胞通过内质网收集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包括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溶于水的含氮废物),经收集管送入伸缩泡,并通过胞体上固定的开口排出体外。
水和代谢废物也可借扩散作用从细胞表面排出到周围的水体中。
海绵动物无专门的排泄器官,排泄功能由水沟系统来实现。
腔肠动物无专门的排泄器官,代谢产生的废物由体壁的细胞排出。
扁形动物门开始出现专门的排泄器官系统,为原始的原肾管型。
扁形动物除涡虫纲的无肠目没有排泄系统外,其余种类为原肾型排泄系统。
外胚层内陷形成原肾管分布在身体两侧,原肾管有许多分支构成网状,末端是帽状细胞和管状细胞,帽状细胞负责摆动鞭毛收集实质(网状的合胞体以及分布在合胞体间的细胞间质构成,由中胚层形成,充满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有保护内部器官、贮存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作用)中的代谢产物和水,使之进入原肾管,再经原肾管由体表的开口排出体外。
原肾的排泄效率很低,主要用来调节体内水分(渗透压),同时起到一点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线虫动物依然是原肾型的排泄系统,但线虫的排泄系统内没有鞭毛和纤毛。
软体动物门开始出现后肾管型排泄系统。
软体动物的排泄系统为排泄效率更高的后肾管型排泄系统,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生形成。
软体动物的肾还很简单,基本上是一管状的构造,有2个开口,一个在围心腔(真体腔)内,称肾口或内肾孔,一个开口在外套腔,称肾孔或外肾孔;肾口具纤毛,可以收集体腔中的代谢产物;肾口后是肾的腺体部分,其中有很多血管,血液中的代谢产物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最后经肾的膨大部分即膀胱由外肾孔排出体外。
除腹足类外,软体动物的肾成对出现。
围心腔内还有由围心腔表皮分化成的分支状围心腔腺,也有排泄功能。
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情况在不同种类中相差很大。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

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故此腔是粪、尿和生殖
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
外。
3、泄殖窦(urogenital sinus)——输尿管和生殖
管汇
合的略膨大处,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肠管单独以
肛门开口于体外。
第三节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二、脊椎动物的肾脏 (一)功能 1、泌尿排除代谢废物及进入体内有害物质 2、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肾素、红细胞生成 素、VD3、前列腺素
肾单位:是肾的功能单位,位于肾的皮质和髓 质内。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集合小管 集合管 肾盂和输尿管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球小管
袢降粗段
肾
袢降细段
小 髓袢细段
管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球小管
远曲小管
膀胱内尿量↑→内压骤然↑ 排尿反射
•昆虫对水分的充分利用和主要以尿酸为主排泄的形 式,是对陆地生活环境的高度适应。
第三节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脊椎动物的肾脏 尿的生成 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排出
一、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1、大体结构 泌尿器官
肾脏
输尿器官
输尿管
膀胱
尿道(哺乳类)
2、泄殖腔(cloaca)——肠末端略膨大处,输尿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重吸收
脊椎动物各系统演化

脊椎动物各系统演化一、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骨骼观察经制备好的骨骼标本,了解其特点。
1.主轴骨骼鱼类:脊柱分躯椎(附有肋骨,保护内脏器官)和尾椎(运动用)两部。
两栖类;脊柱分?化为一块颈椎、七块躯椎和——块骶椎,尾椎则愈合为一块尾杆骨。
爬行类:脊柱分化为颈椎、胸腰椎、骶椎及尾椎。
鸟类:脊柱的颈椎较多,而胸椎互相愈合,腰椎、骶椎及部分尾椎与腰带合成复合的骶部,尾椎最后为一块尾综骨。
哺乳类:脊柱分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部。
2.头骨:脊椎动物的头骨,在软骨鱼类只有软骨颅,硬骨鱼才变为硬骨,加以真皮形成的骨骼参加在内,头骨数目可多到180余块。
以后随着进化,合并和消失等方式,到哺乳类减到35块,到人类只留28块。
3.附肢骨:肢带(肩带和腰带)和肢骨是连动器官的支柱,依照动物生活状况而起变化。
鱼类:肩带和腰带都不与脊柱相接,末端为鳍条,成为胸鳍和腹鳍。
两栖类:肩带在腹中线上与胸骨相接,包括喙骨、前喙骨、肩胛骨和上肩胛骨。
前肢由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构成。
腰带与脊柱相接,由髂骨、坐骨及耻骨组成。
后肢由股骨、胫腓骨、附骨、跖骨及趾骨组成。
哺乳类:腰带组成骨盆。
肩带中的肩胛骨更为发达。
锁骨变化多。
肢骨的基本情况未变,唯腕骨数目减少。
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消化系统观察液浸标本,比较五类动物消化器官的口裂和口腔、消化管的各部分及消化腺。
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呼吸系统(图5—19)鱼类:呼吸器官为鳃,受鳃弓和鳃条支持,鳃前隔的两面具有许多行平行褶皱的鳃瓣。
内中有很多微血管,颜色鲜红,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两栖类:幼体仍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但肺的构造简单,还得依靠皮肤帮助呼吸。
爬行类:终生用肺呼吸,但肺结构尚较简单。
鸟类:适应飞行,除肺外,尚有与肺相通的气囊、构成双重呼吸。
哺乳类:肺更趋于发达、完善,呼吸的动作也更复杂,尤其是膈的存在,呼吸作用更为加强。
家畜生理学8-排泄系统PPT课件

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原尿中的水分 被重新吸收,而尿素、尿酸和无机盐 等废物则被浓缩成尿液。
排尿的过程
膀胱括约肌的舒张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 胱括约肌舒张,尿液进入尿道。
尿道括约肌的收缩
尿道括约肌收缩,促使尿液排出 体外。
排尿反射
排尿反射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反 射活动,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 量时,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
总结词
针对不同类型的尿道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尿道扩张和尿道修复等。
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结词
了解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诊 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词
预防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保 持家畜的卫生和健康,避免感染和损
伤。
总结词
掌握其他排泄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如观察症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等。
肾脏的位置
肾脏位于腹腔的后部,脊 柱两侧,通过输尿管与膀 胱相连。
肾脏的组成
肾脏由肾皮质、肾髓质和 肾盂三部分组成,其中肾 皮质是尿液生成的主要部 位。
肾脏的组织结构
肾单位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 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负 责过滤血液、重吸收和排 泄废物。
肾小球
肾小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毛细血管组成,负责过 滤血液,形成原尿。
家畜生理学8-排泄系统PPT 课件
目录
• 排泄系统的概述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 排尿的生理过程 • 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 其他排泄系统的疾病
01
排泄系统的概述
排泄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排泄系统的定义
排泄系统是指动物体内用于排除 废物和多余物质的器官和组织的 总称。
排泄系统的功能
输尿管和输精管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其主要部分为一对发达的肾脏(kidney)。
从低等种类到高等种类,根据发展程度的不同,肾脏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即前肾(pronephron),中肾(mesonephron)和后肾(metanephros)。
后肾的排泄小管末端只有肾小体,肾口已完全消失。
各肾小管运送尿液汇入的总管道,就是后肾导管(前肾导管,中肾导管和后肾导管,通常亦泛称为输尿管)。
此管是由中肾导管生出来的一对突起,向前延伸成管,各和一个后肾连接。
后肾发生后,中肾和中肾导管都失去了泌尿的机能而转成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中肾导管完全成为输精管,遗留下来的中肾排泄小管则形成副睾等构造。
编辑本段结构后肾是脊椎动物肾脏中最高级的类型。
就哺乳类而言,它的后肾是一对常呈豆形的主要的排泄器官,滤出尿液,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而排出体外。
如果沿正中线将肾脏纵剖为两个对称的部分,然后在切面处作从外向内的观察,就可以看到三层结构;外层为皮质部,是肾小体密集的地方,中层为髓质部,是许多排泄小管汇集的地方,内层为肾盂(renal pelvis),是输尿管在肾内的膨大部分,为暂时储存尿液的地方。
编辑本段工作过程肾小体中的血管球是一丛动脉微血管,接受来自肾动脉的血液,并把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之外的一切水溶性物质都随水滤入肾球囊中。
这样的滤液称为原尿(crude urine)。
原尿中几乎不含蛋白质,其它成分及含量都和血浆基本相同。
当肾小球发生炎症,缺氧或中毒时,其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滤过的物质如红血球,蛋白质等也可以大量滤出,这就出现了血尿和蛋白尿。
原尿从肾球囊流向排泄小管,先后经过近曲小管、髓襻(亨氏襻)、远曲小管,然后汇入集合管成为终尿,通过输尿管等结构而排到体外。
终尿的成分与含量和原尿有很大的区别。
这是因为原尿在流经近曲小管、髓襻和远曲小管等处时,其中的某些物质(例如葡萄糖)被小管的上皮细胞重新吸收,送入周围微血管的血液中运走,而小管上皮细胞又能分泌某些物质(例如氨、钾等)加到原尿中去,因此终尿和原尿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作者:杨国华, 程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刊名:
生物学通报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IOLOGY
年,卷(期):2002,37(6)
被引用次数:2次
1.程红.Cheng Hong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比较[期刊论文]-生物学通报2000,35(8)
2."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比较"一文附图[期刊论文]-生物学通报2001,36(6)
3.杨国华.程红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期刊论文]-生物学通报2002,37(5)
1.向建国.何福林.钟蕾虹鳟生殖和排泄器官的显微结构研究[期刊论文]-水利渔业 2008(3)
2.贝永建.李桂芬.黄小铭.蒙绍权.谢文海.李家洲版纳鱼螈泌尿系统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期刊论文]-四川动物2010(3)
引用本文格式:杨国华.程红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期刊论文]-生物学通报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