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消化和排泄系统的解剖
10.4节肢动物的特征(四)--排泄、消化和神经系统

排泄、消化和神经系统
多样的排泄器官
(1)由后肾管演变来的腺体状结构,如颚腺、绿腺、基节腺等。
(2)马氏管:位于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
(3)低等种类把排泄物积留于皮下,随蜕皮现象排出
虾排泄系统绿腺
膀胱绿腺
肾管
腺体部端囊
膀胱
排泄孔
昆虫—马氏管
马氏管
昆
虫
-
马
氏
管
马氏管:位于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为细长之管状物,由单层细胞组成;其基端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盲端封闭游离于血腔内的血淋巴中收
集代谢废物,并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直肠囊肛门基节腺马氏管
咽蛛形纲—基节腺和马氏管
发达的消化系统
口器:由头部口周围的附肢形成
前肠:取食、研磨、贮存、初步消化中肠:消化和吸收
后肠:离子及水分重吸收
昆虫口器结构
上唇
下唇
下颚
上颚
触须
外颚叶
咽部
蝗虫的口器咀嚼式
蚊的口器刺吸式
蝇的口器舐吸式
蝶蛾的口器虹吸式
蜜蜂的口器嚼吸式
虾消化系统食道上神经节前肠(胃)心脏精巢伸肌中肠(肠)后肠排泄器官食道下神经节消化腺雄性生殖孔腹神经链屈肌
肛门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链状神经系统
食管神经节脑神经节
蝗虫神经系统
脑
食管下神经节胸部神经节腹部神经节
感觉器官
触觉器:触角
视觉器:单眼和复眼
化学感受器:触角、口器。
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_三_蜜蜂的外分泌腺_呼吸系统

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_三_蜜蜂的外分泌腺_呼吸系统#中蜂新法饲养基础讲座之11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三))))蜜蜂的外分泌腺、呼吸系统1 蜜蜂的外分泌腺腺体是具有分泌机能的上皮细胞群,外分泌腺有导管,故又叫做/有管腺0。
其中,蜡腺、臭腺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只介绍蜜蜂的其它外分泌腺。
1上颚腺:位于蜜蜂上颚基部(图1),因上颚悬在蜜蜂头部口的两边,每边各一,故蜜蜂的上颚腺共有一对;呈囊状,开口于上颚内侧。
工蜂的上颚腺分泌的透明液体,能够软化蜂蜡,还参与组成蜂王浆;蜂王的上颚腺最发达,能产生大量的/蜂王物质0,此物质在蜂群中起信息素的作用;雄蜂的上颚腺不发达,退化成小囊。
图1 蜜蜂的上颚11上颚腺 21上颚腺孔 31展肌腱41上颚槽 51上颚管(引自T he hive and the honey bee)o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壁消化腺细胞和直肠腺。
唾液腺又称涎腺,共2对,一对位于头部颅腔背侧,称头唾腺;另一对位于胸腔腹侧,称胸唾腺(图2)。
前者是由两串扁平的梨形结构组成,后者是由两串很发达的管状结构组成,两对唾液腺以4根导管通入唾液管、唾液注射器,由唾液注射器开口于体外。
唾液腺分泌唾液(又叫涎液、口涎),唾液中含有转化酶,当流出与吸入喙内的花蜜或蜂蜜混合时,能促使蔗糖的转化,使花蜜经浓缩酿成蜂蜜;在蜜蜂摄食糖时,唾液可作为溶解剂。
胃壁消化腺细胞分布于胃壁(即中肠的肠壁)内,分泌消化液和酵素,促进食物的消化分解,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围食膜和胃壁,直接送入周围血液中。
直肠腺呈圆柱状,环列在直肠前端,能吸收粪便中过多的水分,其分泌物可防止粪便发酵腐烂,使蜜蜂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可以较长时间地不出巢排便,对蜜蜂长期困守在巢内越冬,意义很大。
图2 工蜂头部和胸部的腺体A 1头部的纵切面B 1口片下表面的倒图C 1唾液腺D 1头唾腺的一部分E 1胸唾腺的一部分 11王浆腺 21口 31蜂王浆 41唾液孔 51食道 61口片臂 71口片 81围嘴状褶 91唾液注射器 101唾液管 111头唾腺 121贮液囊 131胸唾腺 141咽 151上唇 161下唇(引自T he hive and the honey bee)王浆腺:位于头内,由一对葡萄状的结构组成,又叫营养腺、舌腺、口腺(图2),它的两条分泌管分别通于口片两侧。
蜜蜂的生理构造

蜜蜂的生理构造(二)引言:蜜蜂是昆虫中最复杂的社会性昆虫之一,其生理构造与其复杂的行为密不可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蜜蜂的生理构造,着重在其解剖结构和功能。
概述:蜜蜂的生理构造非常特殊,适应了其复杂的生活方式和任务分工。
本文将通过阐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来详细介绍蜜蜂的生理构造: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感觉器官。
正文内容:1.神经系统1.1蜜蜂的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2蜜蜂的感觉器官和神经递质1.3蜜蜂的复杂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1.4蜜蜂的学习和记忆2.呼吸系统2.1蜜蜂的气管系统结构和功能2.2蜜蜂的呼吸机制与气体交换2.3蜜蜂的呼吸适应策略2.4蜜蜂的气体感知和调节3.循环系统3.1蜜蜂的心脏和血管系统结构3.2蜜蜂的血液组成和功能3.3蜜蜂的循环系统与能量供应3.4蜜蜂的体温调节和循环系统4.消化系统4.1蜜蜂口器的解剖结构4.2蜜蜂消化道和消化酶4.3蜜蜂的摄食和吸食行为4.4蜜蜂的消化适应策略和食物转化效率5.感觉器官5.1蜜蜂的复眼和单眼结构与功能5.2蜜蜂的触角结构与功能5.3蜜蜂的嗅觉和化学感知5.4蜜蜂的听觉和声音感知5.5蜜蜂的视觉与航行总结:蜜蜂的生理构造在其复杂的社会性和行为方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感觉器官的适应性和复杂性,使得蜜蜂能够以高效的方式完成其独特的任务。
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索蜜蜂生理构造的机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蜜蜂社会和进一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
引言概述: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生理构造使其具备了独特的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蜜蜂的生理构造,包括身体外部结构和内脏器官的组织与功能。
正文将依次分析蜜蜂的身体外部结构、触角、咀嚼器官、口器、翅膀、腹部刺以及内脏器官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蜜蜂的身体外部结构1.1头部:头部由复眼、单眼和触角组成。
复眼赋予了蜜蜂良好的视觉能力,使其能够发现花朵和寻找适合的巢穴。
复习资料

第二章蜜蜂的解剖和分类@蜜蜂的外部形态头部—感觉和摄食(眼、触角、口器、涎腺、王浆腺)胸部—运动(足、翅)腹部—代谢和生殖(脏器、腊镜、蜇刺)@消化系统及排泄器官—前肠、中肠、后肠、马氏管@循环系统—心脏、动脉、背血窦、血液@呼吸系统—气管、微气管、气门、气囊@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周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授精和受精蜜蜂的分类:@蜜蜂的进化及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东方蜜蜂-中华蜜蜂@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沙巴蜂第三章蜜蜂的品种蜜蜂品种的概念:蜜蜂的品种是指同一种蜜蜂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受到地理隔离,通过长期不同条件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不同的亚种,也称为地理品种或自然亚种。
蜜蜂品种的概念不同于家畜、家禽中品种的概念,它不是人类长期有计划育种的产物,而是原产地自然选择的结果,虽然适应原产地的环境,但往往不符合养蜂业经济上的要求。
所以还必须加以人工改造,对于现有的地理品种可看作是育种上的原始材料。
蜜蜂的发源地及其进化:蜜蜂原分布地为欧、亚、非三大洲,其他各洲的蜜蜂是在新大陆发现后,于十七世纪中叶引入的。
根据研究蜜蜂属发源于东南亚热带地区。
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比较,西方蜜蜂在进化上居于较高阶段,在种间竞争上也居于优势。
但在山林地区,东方蜜蜂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西方蜜蜂。
蜜蜂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蜜蜂的形态特征是区别品种的依据。
在实际运用中,采用蜜蜂形体大小、体色、翅脉、绒毛、吻长等数值,通过生物统计的方法来进行鉴定。
选择蜜蜂品种的原则:养蜂生产的成败取决于饲养技术的高低、蜜源的好坏、经营管理的水平外,蜜蜂品种的优劣是关键。
实际生产中没有绝对的和抽象的良种,只有相对的或具体的良种。
选择蜜蜂品种时要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现实的饲养管理条件出发,忽视前提而奢谈经济性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一般而言,选择蜜蜂品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⑪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蜜蜂生理学(二)2024

蜜蜂生理学(二)引言概述:蜜蜂生理学是研究蜜蜂身体结构、生物化学与生理功能的学科,对于了解蜜蜂的生命周期与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蜜蜂生理学的相关内容,包括新生蜜蜂的发育过程、蜜蜂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感觉器官。
正文:1. 新生蜜蜂的发育过程:- 卵的孵化过程:蜜蜂的卵在蜂巢中发育,并受到工蜂的照料。
- 幼虫的饲养:工蜂饲养幼虫,提供适当的食物和温湿度条件。
- 蛹的形成:幼虫经过数天的生长,脱皮后开始形成蜂蛹。
- 完整的蜜蜂成虫:成熟的蜜蜂孵化出蜂巢,并开始展现具备一定生理功能的特征。
2. 蜜蜂的呼吸系统:- 气管的结构与功能:气管分布在蜜蜂体内,用于气体交换和呼吸作用。
- 通气原理:蜜蜂通过翅膀振动和背气管收缩扩张的动作进行通气作用。
- 氧气吸收与二氧化碳排放:蜜蜂通过气管系统,将氧气吸收到体内,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出体外。
3. 蜜蜂的免疫系统:- 蜜蜂的免疫反应:蜜蜂具备一定的免疫力,在受到病原体入侵时,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反应。
- 抗体的生成:蜜蜂通过免疫细胞的活动,产生抗体以对抗病原体的入侵。
- 社会免疫行为:蜜蜂通过社会行为,如清除病死蜜蜂、院壁和蜂胶的应用来维护整个蜂巢的卫生。
4. 蜜蜂的消化系统:- 口器结构:蜜蜂的口器由舌、上颚和下颚组成,用于取食花蜜和花粉。
- 消化系统的器官:蜜蜂的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蜜囊、迷走神经节等,用于食物的吸收、储存和分解。
- 消化过程:蜜蜂通过咀嚼、分泌消化酶等方式将食物分解为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
5. 蜜蜂的感觉器官:- 触角的结构与功能:蜜蜂的触角用于感知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和觅食等信息。
- 复眼的构造:蜜蜂的复眼由许多小单位眼(昆瑰眼)组成,用于接收光信号。
- 前麻痹系统:蜜蜂的前麻痹系统位于触角和眼部之间,用于感知花朵香气和蜜蜂的集群信息。
总结:蜜蜂的生理学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新生蜜蜂的发育过程、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感觉器官。
蜜蜂生物学

各发育过程:坯胎发育形成血腔来源于中坯层,背血管背膈形成遇上顶端的中坯层,腹膈形成于中下端散离的部分中坯层细胞。
幼虫背血管形成,背腹形成。
成蜂的背血管是从第六腹节后半部延伸进入头部。
背膈是从第三腹节前端开始到第六腹节为止,由两层底膜转成。
腹膈由腹纵肌横向精密融合成纤维膜形成。
75.有哪几种排泄?组织结构及来源与系统发育演变过程?有体壁、消化道、马氏管、游离排泄组织四种。
结构分为外腺体的排泄和气管系统的呼吸作用;中后肠食物残渣及钙质的排泄作用;主要对尿酸盐类的排泄;主要对脂肪体细胞等的解离作用.马氏管来源于体后端的4个坑状外坯层凹陷.脂肪体细胞的起源:背窦内的脂肪体细胞是体壁衍生的。
发育过程为:幼虫期脂肪体细胞呈松散状,大部分脂肪细胞游离于血液中。
蛹期血液中仍充满脂细胞的小碎片,但轮毂不清。
数量大大下降。
成蜂期已不存在脂细胞残片及游离脂细胞。
76.呼吸系统如何发育形成?结构与组成?为何最大气门螨无法进入?如何组织呼吸的?计处蜂群的总氧量?蜜蜂坯胎期的气管系统的发育:器官芽的形成,气管侧于分枝节形成及唇节气门关闭。
幼虫气管的系统发育:蜜蜂气管的发育及更新,分别由原始结构的基础上从主侧枝上大量分枝而形成腹索干。
气管更新指气管内膜在幼虫每次脱皮时被大量更新。
成蜂的主要结构组成:中胸气管系统、后胸气管系统、并胸腹节气管系统、腹部气管系统、气囊结构。
螨易进入的原因:虽然第一气门盖叶上的毛刷状刚毛起保护作用,但螨易进入是因其气门属于较原始的气门结构,外孔直接导入气管主干,向前迅速增宽到它的最大直径。
而第三气门虽然最大但由于关闭瓣的紧密闭合作用,任何螨不易进入。
组织呼吸主要是以腹部的伸长和收缩,并伴随着轻微的背腹扩张和压缩气囊做泵动压缩扩张,以达到通风作用,再通过微气管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77.蜂的神经系统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作用功能?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腹神经索、周缘神经组成)、交感神经、感觉器官。
功能分别为:支配全身各部感觉器官和运动的中心;调节有关消化、循环呼吸、生殖等系统的活动;感受视、触、嗅、味、听等感觉。
蜜蜂生理学

蜜蜂生理学第一章 体壁体壁的结构层次表皮层由外向内可分为上表皮和原表皮,原表皮又分为外表皮和内表皮原表皮层最厚体壁的功能1. 机械功能:形成外骨骼,增加了肌肉的附着面,为虫体提供了严密的保护和坚固的支撑,使虫体有较大的可塑性2. 物理屏障功能:抗物理化学损伤及病虫侵害3. 代谢功能:是昆虫的原料储存库是代谢废物运输排泄的重要通道4. 感觉功能:昆虫通过体壁各种感觉器监测环境条件的变化,从而调整生理代谢的过程5. 防卫功能:为昆虫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提供了物质基础。
对构成保护层、防止水分流失、保护自身组织、抵抗微生物、防御天地方面等都有重要作用几丁质的基本结构,生物合成关键酶,几丁质降解1. 由N-乙酰-β-D-葡萄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是一种含氮多糖2. 几丁质合成酶3. 降解:几丁质酶、几丁二糖酶,蜕皮时依赖这些糖苷水解酶,水解表皮、肠内、围食膜中的几丁质,降解产物被皮细胞吸收,作为沉积新表皮时的原料新表皮的形成过程,表层溶离皮细胞分裂→离皮→皮细胞褶皱、重叠→蜕皮膜、蜕皮液出现→沉积表皮质层→沉积新表皮→蜕皮→暗化、骨化→分泌蜡层和护蜡层皮层溶离:皮细胞由原来的扁平状变为排列紧密的圆柱状,产生的表面张力使得皮细胞层与内表皮之间产生间隙,称为溶离鞣化、骨化过程鞣化:表皮中蛋白质通过同醌类化合物交联脱水,成为不溶性物质,从而使表皮硬化或暗化的过程(N-乙酰多巴胺为鞣化剂)过程:氨基酸−−−→−酚氧化酶多巴−−−→−多巴脱羧酶多巴胺−−−−−−→−A乙酰化酶、乙酰辅酶N-乙酰多巴胺(进入表面细胞中)−−−−→−表皮二酚氧化酶N-乙酰多巴醌(扩散到原表皮层)−→−鞣化蛋白质−→−与第二个蛋白质或别二醌交联相互作用−→−多聚体 骨化:是昆虫表皮变硬的另一个机制,不同于鞣化作用,主要是蛋白质与鞣化剂碳原子结合的位置不同,且最终形成的交联物结构也不同。
过程:N-乙酰多巴胺经过支链活化后,以苯环支链β-碳原子与蛋白质交联,使之脱水变硬的过程,称为β-骨化作用骨化常伴随鞣化而发生,两者使用共同N-乙酰多巴胺不发生柔滑时,骨化也不发生第二章 消化系统消化道包含哪些结构前肠、中肠(柱状细胞、再生细胞、内分泌细胞)、后肠围食膜的功能,化学组成组成:蛋白质(20%~50%):糖蛋白,蛋白多糖几丁质(4%~20%)功能:1.保护中肠免受食物颗粒和病源微生物的损害2.中肠的区室化作用3.分子筛和保护酶的功能昆虫对花粉的消化方式?蜜蜂的消化方式?1.机械破坏甲虫2.刺吸花蓟子3.外部消化凤蝶4.消化花粉壁弹尾目昆虫5.花粉内消化6.假发芽7.渗透压突变蜜蜂蜜蜂采食花粉与花粉营养的关系蜜蜂并不能根据花粉的营养价值高低来选择采集或取食何种花粉,它的取食量更主要取决于花粉的适口性适口性:与脂类有关(冷冻干燥是最好的储存方法)消化酶二种类,影响消化酶活性因素种类:糖酶、蛋白酶影响因素:1.PH值成蜂中肠PH:5.6~6.3 幼虫:6.82.温度3.食物:蔗糖、花粉→消化道中糖酶、蛋白酶等酶类的分泌量和活性会相应增加到一定浓度→影响蛋白质消化与利用引起昆虫厌食物质穿膜运输类型被动运输: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穿膜运输,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简单扩散:不需要专一载体,只要膜两端物质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即可进行物质运输协助扩散:需要依赖细胞膜表面特殊的运输蛋白的协助才能完成物质运输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的穿膜运输,有专一的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代谢能物质运输的主要异同点运输方式方向载体耗能方式简单扩散顺不需要电化学梯度势能协助扩散逆需要电化学梯度势能主动运输逆需要细胞代谢能离子通道特点,类型特点:1.离子选择性,每一种离子通道只能输送特定大小和电荷的离子,而其他离子不能通过2.可控性,离子通道只在特定的刺激下才开放并随即关闭,由跨膜电位控制的称为电压门通道,由机械应力控制的称为机械门通道中肠对糖吸收主要两个因素影响1.糖从蜜囊向后肠的转运速率,也就是蜜囊的排空速率(最主要)2.进入血淋巴中的葡萄糖转化为海藻糖的速率消化道菌群功能1. 参与消化和提供营养2. 分解有害物质3. 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1. 肠细胞微绒毛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消化与吸收的面积2. 肠道内不同区域的膜透性,由于膜透性的不同,肠道前部与后部的吸收能力往往有差异3. 肠道内是否有液流循环第三章 排泄系统马氏管细胞种类主细胞、星形细胞含氮排泄物氨、尿素、尿酸、尿囊素、尿囊酸尿酸为主要代谢物的优势1. 尿酸需水量最少(用越少的水来排除体外废物则越有利于体内水分平衡,也就越有利生存)2. 尿酸的毒性比氨低很多原尿产生的机制血淋巴−→−产生于马氏管端段−→−基端−−−−−−−−−→−,收回血淋巴水分和部分离子被重吸排入直肠 在昆虫体内,离子与小分子是如何穿膜运输的离子和小分子半膜不需要产生膜泡,是直接或借助膜上特殊蛋白质来穿膜的直肠垫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能主动回收直肠腔内的水分和无机盐物质,对维持昆虫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平衡起重要作用昆虫主要靠什么器官来维持血淋巴水分和盐分平衡马氏管、直肠哪两种激素对排泄起直接的调节作用?他们是如何起作用的利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利:促进餐后和羽化后的排尿,清楚多余水分排出毒素抗:抑制马氏管中原尿的形成第四章 呼吸与能量供氧方式(扩散作用,通风作用)概念,功能扩散作用:大气和微气管的公压差扩散进入微气管功能:只能满足静止时的需氧量通风作用:利用体壁肌有节奏的收缩和体壁的弹性,使虫体内部产生有节奏的压力变化,迫使气管和气囊做周期性的胀缩运动,同时配合气门的开闭,进行有秩序的抽气和排气功能:提高换气效率昆虫细胞内产生的CO 2如何排除1. 少数经体壁,绝大部分由气门排出2. CO 2的间歇式暴发释放3. CO 2的调节与杀虫脂肪体主要有哪些细胞类型营养细胞:脂肪体重最主要的细胞,脂肪提是蜜蜂最重要的物质,能源的制造工厂和储存仓库绛色细胞:在脂肪或脂蛋白合成中有重要作用,还具有分泌功能,能排出物质以保持血淋巴化学平衡脂肪体有哪些生物功能1.参与脂肪的合成,积蓄和分解2.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及海藻糖合成3.蛋白质的合成,贮存和分解4.尿酸的合成和贮存5.色素的合成和积蓄第五章肌肉与运动昆虫的肌肉有几种类型肌肉类型:按着虫补位和作用不同(骨骼肌、脏肌)肌原纤维的形状和排列方式(管状肌、束状肌、纤维状肌)简述肌纤维的组织结构肌纤维:分化成熟的肌细胞,是细长圆柱形,因肌细胞是细长纤维状,故又称肌纤维。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是昆虫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承担着多种功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腹部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昆虫腹部解剖的研究。
我们选择了蜜蜂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使用显微镜对蜜蜂腹部进行观察。
蜜蜂腹部由七个腹节组成,每个腹节都有一对侧板,它们是腹部的外壳,并提供了保护和支持。
我们还注意到蜜蜂腹部有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蜜蜂的刺和蜜储薄板。
蜜蜂的刺位于腹部末端,并且只有雌蜂才有刺。
刺是蜜蜂捕食和防御的重要器官。
蜜储薄板位于腹部第二节,它是蜜蜂用来储存花蜜的器官。
我们还观察到蜜蜂腹部内部的一些结构。
蜜蜂腹部内有许多消化器官,如食管、胃和肠道。
这些器官帮助蜜蜂消化食物并吸收养分。
另外,蜜蜂腹部还有一对气管,它们负责昆虫呼吸。
此外,我们还发现蜜蜂腹部内有一些特殊的附属肢,科学家称之为“拟足”。
这些拟足帮助蜜蜂进行蜡板的制作和巢穴的建造。
通过昆虫腹部解剖的研究,我们对昆虫腹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昆虫腹部不仅仅是一个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它还承担着昆虫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功能。
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对昆虫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蜜蜂消化和排泄系统的解剖:(操作10分,绘图及标注20分)1. 将蜜蜂固着后沿胸、腹部两侧剪开,除去头壳、背壁、背板和肌肉。
观察并绘出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结构图。
2. 按从前到后标注出消化和排泄系统10个主要部分结构和名称(内含3个消化腺,不含口器部分。
)二.马蜂的解剖观察(34分)1. 正确剖开体壁,显示血管,将有血管的体壁贴于右边框内,用一大头针指出血管(2分)2. 制作装片,示气管系统与生殖腺的关系,在低倍镜下以目尺的中心指出能显示气管系统与生殖腺关系的部位,用高倍镜观察生殖腺处气管系统的分布特点,并画出气管系统与生殖腺关系显微结构图。
(6分)3. 指出蝗虫的排泄器官:写出其排泄器官的名字,以另一枚大头针指出给工作人员看。
(2分)4. 绘出其完整消化道的图(10分)5. 取出它的口器,粘贴在指定的纸上,写出名称。
(3分)6. 将其用于发声的器官按位置贴在指定的纸上。
(2分)7. 写出性别:________性,要给工作人员看。
(1分)蜚蠊的解剖观察一、先辨别雌雄,并举手告诉评审老师结果结果:二、察蜚蠊心脏搏动提示:下图为蟑螂背面观,及其心脏之相对位置。
步骤(1)剪掉蟑螂的双翅,若无翅则免剪,背面向上,腹面向下,置于培养皿内的粘土上。
(2)将培养皿移到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腹部第一节的心脏,可以看到心脏的搏动。
(3)记录蟑螂的心跳频率(次/分)。
三、观察内部结构步骤(1)解剖蜚蠊,制作气管装片,回答以下问题。
完成后保留装片。
识别昆虫气管的依据是管壁有质的,作用是。
(2)分离完整消化道,绘出消化道结构图。
回答是否看到肠盲囊,如果看到,回答有多少对。
肠盲囊的作用是美洲蟑螂的观察与实验已经麻醉并固定三对脚,而个体还活着的美洲蟑螂雌、雄各一只。
请依题意回答下列各题:1. 先辨别雌雄,并举手告诉评审老师哪一只是雌的?然后在下列空白写出雌雄不同的特征。
(6﹪)2. 在其中的一只指出单眼,并举手请评审老师确认,然后在下列空白写出单眼和复眼的不同。
(6﹪)4. 利用其中一只蟑螂,设计实验以探讨低温对蟑螂心跳的影响。
(20﹪)提示:下图为蟑螂背面观,及其心脏之相对位置。
步骤(1)剪掉蟑螂的双翅,若无翅则免剪,背面向上,腹面向下,置于培养皿内的黏土上。
(2)将培养皿移到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腹部第一节的心脏,应该可以看到心脏的搏动。
(3)数一数蟑螂的心跳率(次/分)。
(4)用低温生理盐水滴在蟑螂头部,持续三分钟后,再数一数蟑螂的心跳率(次/分)。
(5)停止滴低温生理盐水5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3)。
(6)将(3)(4)(5)的数据列表并呈现结果。
答:回答问题1. 上面实验中,何者为对照组?何者为实验组?(6﹪)2. 为什么低温生理盐水不滴到腹部,而要滴到头部?(6﹪)3. 为什么还要数停止滴低温生理盐水后之心跳次数?(6﹪)本昆虫为蟑螂:昆虫纲,蜚蠊目,美洲蟑螂属。
这些昆虫是为你们所熟悉的,在某些城市,它们几乎入侵所有的建筑物。
因为它们为夜行性的,人类常低估它们的数量。
蟑螂有时会被视为肮脏的记号,但即使在很干净的环境之下能常发现它们的存在,如医院。
它们大量的繁殖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夏季,在高温、高湿的状态最适合其生存。
有2个实验需要用到解剖盒,带着解剖盒,它是你的一份礼物。
材料及器材:1.美洲蟑螂2.解培盘1个(内含解剖刀、镊、剪)3.6支昆虫针4.8支彩色大头针(1:红色;2:蓝色;3:橙色;4:黑色;5:黄色;6:绿色;7:白色;8:粉红色;)5.载玻片及盖玻片6.双眼显微镜+光源7.水操作步骤:1.于解剖盘中加水,约1.5公分深。
2.将动物适当的摆正固定,解剖过程可于双眼显微镜下进行。
以小剪刀自肛门部位沿两侧剪开到胸前。
3.将背甲掀起剪下,内面朝上摊开。
(5分)4.将消化道拉直,挑起放在体外,但勿剪断。
再将不同颜色的彩色大头针插于正确的位置上。
1号针(红色)-嗉嚷(5分)2号针(蓝色)-砂嚷(5分)3号针(橙色)-消化道盲嚷(胃盲嚷)(5分)4号针(黑色)-中肠(5分)5号针(黄色)-马氏管(5分)6号针(绿色)-后肠(5分)7号针(白色)-神经索(5分)8号针(粉红色)-脂肪体(5分)5.切一小段气管,滴水包埋,放于显微镜下检视,确定样本够薄。
将此样本放于载玻片与盖玻片间,置于显微镜下,对好焦距。
本部份须于40分钟内完成。
本部份须经由助教检查。
当完成本部份后,须举手请助教检查。
你和助教两人均需于评分卷上签名。
再评量会由助教监督下进行。
请将蟑螂解剖后想办法在标本上清楚且干净地标示出以下结构:(1) 胸神经节(thoracic ganglion) (神经节没有断掉才给分) (10分)(2) 腹神经节(abdominal ganglion) (神经节没有断掉才给分) (10分)(3) 前胃(proventriculus) (10分)(4) 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 (10分)(5) 唾腺(salivary gland) (两对唾腺均要完整才给分) (10分)一.家蚕消化和排泄系统的解剖:(操作3分,绘图及标注5分)a)沿气孔上缘由左右两侧将家蚕的体壁剪开直至将整个个体剪通,除去背壁b)观察并绘出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结构图c)按从前到后标注出消化和排泄系统主要部分结构和名称(不含口器部分)一、对蟋蟀进行适当处理,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1.取下其发声器官贴于下方(0.5分)2.取下其听器所在附肢贴于下方并指出其听器所在具体位置(0.5分)3.绘出其后足结构图并标注各节名称(2.5分)此为足4.解剖蟋蟀,绘出其消化道结构图(操作1分,绘图2分)5.蟋蟀有个肠盲囊(0.5分)6.制作一气管装片,并绘出一气管结构图(2分)7.找出其腹部一神经节举手要求检查(1分)8.将蟋蟀和其余四种标本编制为一分目检索表(3分)材料:克氏螯虾(雄虾)、解剖工具、染色剂等1、取下第五和第十四附肢,作图并写出其功能。
2、收集螯虾血液,制作血液涂片,并写出制作过程,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画图;根据克氏螯虾的循环系统,判断其血液中是否含有呼吸色素,为何种呼吸色素?3、解剖消化系统,画出前肠结构,注明个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其功能。
4、解剖出排泄系统,作图,表明各结构。
5、解剖生殖系统,制作精子涂片,并画图。
(所花图形必须注明为俯视图还是侧视图)观察装片I—IV,完成下列各小题(5分)7.各口器类型分别是(2分)I II III IV8.请绘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3分)8-16 JULY / MINSK / BELARUSPRACTICAL /LABORATORY 2:ANIMAL MORPHOLOGY, ANATOMY AND SYSTEMATIC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ar Participants!各位参赛者In the laboratory "ANIMAL MORPHOLOGY, ANATOMY ANDSYSTEMATICS" you will be given the following three tasks:在「动物形态、解剖及分类」实验中,你将回答下列三题:Task 1. Detaching pedes (extremities) of crayfish (Astacus) and determination第一题分离虾(蝲虾属)的附肢并决定它们的功能of their function.Task 2. Test for knowledge of animal taxa.第二题测验你动物分类上的知识Task 3. Determination of species name of freshwater gastropod molluscs.第三题决定淡水栖腹足类软类动物的分类地位The duration of the lab work is 60 minutes.实验时间为60分钟Maximum number of points –66.你最高可以得到66分You have to write down your results and answers into the ANSWER SHEET你必须将结果及答案写在答案纸上,当时间一到,助教会收走答案纸。
which will be collected by an assistant when the time elapses. It is not necessary to没有必要在题目卷上写任何字。
write anything in the task sheets.Result lists taken away from the laboratory will not be accepted!各项结果表格不可拿出实验室.Please note that the results from the task 1 must be shown to the assistant请注意第一题的结果必须在时间结束之前给助教看过!BEFORE the time limit!Please do not forget to put zoological objects and instruments in their结束时,请不要忘记把动物材料及器材归回原位,好让下一组使用。
original positions when finished, as these will be used by the next group.Should the mollusc shells become damaged, you can ask for a replacement.如果软体动物的壳有损坏,你可以要求更换。
Good luck!祝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Count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First name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mily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名姓Code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Task 1. (36 points) Detaching pedes (extremities) of crayfish (Аstacus) and determination第一题(36分)分离虾(蝲虾属)的附肢并决定它们的功能of their function.Material,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材料、用具及设备1. Astacus leptodactylus (♂).1 蝲虾(♂)1 2. A set of instruments (2 forceps, scissors, scalpel, dissecting needles).工具一套(2支镊子、剪刀、解剖刀及解剖针)3. Dissecting tray.1 解剖盘4. A magnifying glass.1 放大镜5. Cotton sheet.1 棉纸1 6. Latex gloves.橡皮手套7. Pins marked 1 to 18.18编号1至18的编号针1 8. Foam plate for pins.插针用的泡棉平盘The narrow-fingered crayfish(Astacus leptodactylus) is quite common in fresh water bodiesin窄指虾(狭趾蝲虾)在温带淡水中常见,温带淡水的特征是溶氧及矿物质浓度较temperate climates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by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dissolved oxygen and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