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数的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分解、组合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分解、组合大班数学:5以内的分解、组合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学习5的分解、组合。
2、尝试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数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分合号”;棋盘(见附图);红色、蓝色棋子若干。
5的分解图、示范作业纸。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分合号”;红色、蓝色棋子若干;棋盘、铅笔、油画棒、作业纸。
活动过程:1、教师幼儿互相问候。
2、集体活动。
①初步感知分解、组合。
教师创设情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场下棋比赛,小朋友想一想,下棋需要什么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棋盘和棋子。
幼儿:棋子。
幼儿:棋盘。
老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棋盘和两种颜色的棋子,每个小朋友要拿5个棋子,两种颜色都要有,我们可以怎么拿呢?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拿5个棋子,并放在自己棋盘的第一排摆好,同种颜色的棋子摆在一起。
幼儿操作。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拿棋子的。
幼儿:我拿了3个红色的、2个蓝色的棋子。
幼儿:我拿了1个红色的、4个蓝色的棋子。
幼儿:我拿了2个红色的、3个蓝色的棋子。
………②介绍分合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
教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可是怎样才能把大家的方法记录下来呢?这个符号叫做“分合号”(教师出示分合符号“ ”),我们可以用它和数字一起记录不同的方法。
教师在棋盘上示范将5的一种分法表示出来,如。
它读作“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
教师:请小朋友将自己取棋子的方法在棋盘上记录下来:(手指向记录区),再读一读。
教师将幼儿的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方法?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幼儿:按顺序记。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数学 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经典

数学 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经典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初等教育中,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被视为基础中的基础。
这篇文章将对这个经典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5以内数的组成在数学中,对5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对于孩子们的算术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仅包括了对于数字的直观认识,也涵盖了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1、直观认识数字:孩子们在接触数字之初,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物品或者图像来理解数字的概念。
例如,在教孩子们认识数字1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根铅笔或者一块糖果来作为例子;数字2则可以用一只小鸟或者一只鸭子来表示。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字的概念。
2、理解数字顺序:在理解了数字的概念之后,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理解数字的顺序。
例如,我们可以让他们明白1是最小的数字,然后依次增加,直到5为止。
这种理解对于孩子们日后理解加法和减法至关重要。
二、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相反,5以内数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完整的物体分解成若干个部分。
这种过程同样对于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1、实物分解:在进行数的分解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具体的物品来进行教学。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苹果分解成两半,一半给孩子们看,另一半我们可以用来讲解“半个苹果”的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2、数字分解:除了实物分解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数字分解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将数字5分解成1和4,然后依次增加,直到5为止。
这种分解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三、结论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学教育中的基础内容。
通过直观的认识数字和理解数字的顺序,以及实物的分解和数字的分解,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为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应当重视这个过程,通过耐心和细心地引导,帮助孩子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体验数量为5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2、在活动中学习掌握5的分解与组合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盘子,数字,符号卡,操作题…经验准备:接触过5以内数的分合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数字问答游戏》二、活动环节1、观看并操作课件《分草莓》(1)教师引导引导幼儿将5颗草莓分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2)教师示范将5颗草莓分成1颗和4颗。
(3)请幼儿操作,尝试不同的分法。
教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试试看吧!(4)教师小结:5颗草莓可以分成1颗草莓和4颗草莓4颗草莓和1颗草莓2颗草莓和3颗草莓3颗草莓和2颗草莓一共有4种分法。
2、观看课件《学习分合式》,认识分合号及分合式。
(1)认识分合号教师:这是分合号,用分合号就可以很方便把刚才分草莓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示范分合式及读法教师:5颗草莓分成了1颗和4颗,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颗草莓和4颗草莓合起来是5颗草莓,所以1和4合起来是5。
3、操作课件《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5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及图案数量,找出合起来是5的两张不同形状的卡片。
4、操作课件《彩色气球》,巩固5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给气球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涂完后用对应的分合式记录下来。
三、教师将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分分看。
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幼儿:按顺序记。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律记录。
四、分组活动第一二组:《涂一涂》根据分合式数字将每种花涂上两种不同颜色,第三四组:《贴一贴》根据图案在方框里贴出相应的数字。
第五六组:《连一连》将数字合起来是5的两张扑克牌连起来五、交流小结1.幼儿讲述操作过程2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总结。
5以内的分解组合数学教案

5以内的分解组合数学教案5以内的分解组合数学教案(精选10篇)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关于5以内的分解组合数学教案是小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5以内的分解组合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学习5的分解、组合。
2、尝试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数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分合号”;棋盘(见附图);红色、蓝色棋子若干。
5的分解图、示范作业纸。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分合号”;红色、蓝色棋子若干;棋盘、铅笔、油画棒、作业纸。
活动过程:1、教师幼儿互相问候。
2、集体活动。
①初步感知分解、组合。
教师创设情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场下棋比赛,小朋友想一想,下棋需要什么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棋盘和棋子。
幼儿:棋子。
幼儿:棋盘。
老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棋盘和两种颜色的棋子,每个小朋友要拿5个棋子,两种颜色都要有,我们可以怎么拿呢?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拿5个棋子,并放在自己棋盘的第一排摆好,同种颜色的棋子摆在一起。
幼儿操作。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拿棋子的。
幼儿:我拿了3个红色的、2个蓝色的棋子。
幼儿:我拿了1个红色的、4个蓝色的棋子。
幼儿:我拿了2个红色的、3个蓝色的棋子。
………②介绍分合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
教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可是怎样才能把大家的方法记录下来呢?这个符号叫做“分合号”(教师出示分合符号“ ”),我们可以用它和数字一起记录不同的方法。
教师在棋盘上示范将5的一种分法表示出来,如。
它读作“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
教师:请小朋友将自己取棋子的方法在棋盘上记录下来:(手指向记录区),再读一读。
教师将幼儿的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方法?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幼儿:按顺序记。
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学过程:
1. 教师通过教具或数字卡片向学生介绍5以内的数,并让学生观察、探索这些数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个小组拥有一定数量的小物品,如瓶盖、小球等。
3. 学生通过组合和分解小物品来探索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方法,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操作过程。
4. 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归纳出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5.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概念的巩固,解释分解和组成的含义,并提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练习。
三、教学反思:
通过《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了数的分解和组成方法,培养了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策略,提高了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生活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分解和组成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和巩固活动,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分解练习题(共10套)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2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3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4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5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合试题7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8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9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分解组合试题10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PPT课件

通过分解与组成,可以深入理解 数的构造和性质,为后续数学学
习打下基础。
相互转换规律总结
分解规律
一个数可以分解成两个较 小的数的和,且有多种分 解方式。例如,4可以分解 成1+3、2+2等。
组成规律
两个或更多个数可以组成 一个较大的数。例如,1和 3可以组成4,2和2也可以 组成4。
转换规律
分解与组成是相互转换的 过程,可以通过已知的分 解方式推导出相应的组成 方式,反之亦然。
设计一些实际场景或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数字组成的知识。例如,设计一个购 物游戏,让幼儿通过计算商品的价格来理解数字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
04
分解与组成关系探讨
分解与组成内在联系
分解是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或更 多个数的和,而组成则是将两个
或更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对于5以内的数,分解与组成是 互逆的过程,即一个数的分解方 式与其组成方式是相互对应的。
练习题加深理解
请将5分解成两个数的和 ,并列出所有可能的分解 方式。
请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将3 分解成两个数的和。
请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将4 分解成两个数的和。
请将2和3组成一个新的数 ,并说明这个数的性质。
05
拓展应用:加减法初步认识
加法概念引入及意义
加法定义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 个数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02
通过游戏、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0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04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 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一: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案】蒙氏数学《5的分解、组合》教学设计一、教学时间:二、教学名称:《5的分解、组合》三、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量为 5 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经 5 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让幼儿初步体验数量为 5 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五、教学难点: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操作法、游戏法。
七、教学准备:ppt、双色筹码、操作册八、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打电话的游戏形式复习4的分解组合。
师:“ 叮铃铃、叮玲玲,我的电话发出声,我的电话拨个“3”,你的电话拨个“1”。
嘟..咱们的电话已拨通..” 教师出示 ppt,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完了,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过冬天。
二、新课部分 1.集体活动教师:小猪一家人盖了两间房子,一共有五只小猪,左边房子应该住几只小猪,右边房子应该住几只小猪,应该怎么分呢?(1)学习 5 的分解、组合(2)教师介绍分合符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如 5 可以分成 1 和 4, 1 和 4 合起来就是 5。
引导幼儿读 5 的四种分合式。
2.出示 ppt,巩固 5 的分解、组合,请个别小朋友来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们。
从远方飞来了 5 只小鸟,飞着飞着,小鸟感觉累了,于是准备休息一下,前方有两棵树,小朋友们来帮助小鸟分一分。
引导幼儿操作双色筹码,尝试探索 5 的分解、组合。
3.凑数游戏。
我们凑成 5,我出 1,你出 4,5 可以分成 1 和 4,1 和 4 合起来就是 5。
边说边用手指表示。
4.教师小结本节课小朋友们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了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养成了做事爱动脑筋的习惯。
(三)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层》第5册第11-12页的活动;幼儿回到家中分食品或其他物品,孩子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感知数的分解、组合的含义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