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

浅析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

浅析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军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军工领域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和统一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意义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于军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可以提高军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标准体系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加速技术创新和研发进程。

最后,标准体系可以提高军工企业的信息安全性,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敏感信息。

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要素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要素: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础。

技术标准涵盖了软件开发、网络架构、数据管理等方面,为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

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是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享效率。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军工企业需要保护其核心技术和敏感信息,因此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流程标准流程标准是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规范和统一的流程标准,可以提高军工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错误和风险。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管理工具。

它规定了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标准,以提高军工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管理水平。

军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方法军工企业在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建立专门的标准化组织军工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标准化组织,负责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这个组织可以由专业的标准化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以确保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借鉴国际标准军工企业可以借鉴国际标准,将其适应到国内的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王海涛,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标准化研究。

孙广芝,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信息分类编码、数据标准化、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

摘 要:粮食仓储信息化和数字化已成为当前粮食行业实现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有效支撑中储粮数字化全面转型升级,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本文首先对粮食仓储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信息化标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标准体系升级完善的必要性,然后基于粮食仓储信息化对标准的应用需求,构建了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和框架,并梳理形成标准明细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粮库建设提供适用的标准清单并规划未来需制定的标准。

本文提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具有较高的行业通用性,可推广到众多的粮食仓储企业,也可供粮食仓储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制定仓储信息化标准规划时参考。

关键词:粮食仓储,智慧粮库,仓储信息化,标准体系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4.04.010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of 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WANG Hai-tao 1 SUN Guang-zhi 1 ZOU Dan 1 SUI Yuan 2 HOU Wen-bo 1(1.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 Ltd. Company; 2.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grain storag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ain industr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igitalization of 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ain storage informat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the structure and framework of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A detailed list of standards is given, including applicable standard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smart grain depot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standards that need to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The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promoted in other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 with necessary modifications, and can also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grain storag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in making relevant standardization plans and decisions. Keywords: grain storage, smart grain depot, warehousing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王海涛1 孙广芝2 邹 丹1 隋 媛2 侯文博1(1.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0 引 言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

信息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是指在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过程中,为了保证信
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而建立的一套标准化的体系。

信息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的效率和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管理和
利用信息资源。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可以规范信息的录入、
存储、检索和交换流程,从而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
信息标准体系还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信
息利用的效率和价值。

其次,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信息交换和共享。

在信息
交换和共享过程中,由于各个组织和个人所采用的信息标准不一致,往往会导致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而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信
息交换和共享的顺利进行。

此外,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还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往往会
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受到影响。

而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保证信息的质量。

总之,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的重要保障。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研究与建议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研究与建议
Vau n i e r g l e E gn e i n
中国科 学院信 息化标 准化工作研究 与建议
S u y o t n a d z t n o n o m a i n z to i e e Ac d my o c e c s t d n S a d r ia i fI f r t ia i n i Ch n s a e f S i n e o o n
Absr c t a t:I s s ro n uh rttv o c df h tn a d o no mainz to .Chn s a my o ce c s k e s o tig fr r t ti eiusa d a to iaie t o iy te sa d r s frif r to iain ie e Ac de fS in e e p n putn wad is o o tn a d s se o 山 ewa fifr ainiain. wn sa d r y tm n y o n om t z t o o The d fn t n o tn r n tn r zto e i to u e n hefrtp a e e ii fsa dad a d sa dadiain a nr d e d i t s lc .Th n t e r s n i o r i e h eao s o tn r iain a itd a d o g nz to tucu e a r f w r ds u sd.I h e ,te u g sin b u o i i g a d c ry n u h fr sa dad zto e lse n r a iain sr t r d wo k o a e ic s e r n l n t e nd h s g e t s a o tc df n n ar ig o tte o y sa d r r ie a e n p ro a x re e tn a d aegv n b s d o es n le peinc .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初探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初探
13信息 化标 准体 系框 架 .
标 准化 : 准化是为 了在一定 的范 围内获得 最佳 标
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 在问题用标准来制定共同使用
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Wr 00 . 20 1 ) G 0 0 —0 2 .1 2 1 2 .。
( 信息化与信息化标准化 2 ) 信息化 :信息化是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抽象和
数字 化 的过程 , 以信息 资源 开发 利用 为核 心 , 它 以信 息 技 术( 算 机 、 计 网络 、 信 、 息 处 理) 高 科 技 技 通 信 等 术为依 托 的一种 新 技术 扩散 过程 。
( 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 1 )
国家信息化体 系的六大要 素是信息 技术应 内在 联 系的标 准
组成 的科 学 的有 机 整体 。
1 信 息 化 标 准 化 体 系概 述
11信息 化与标 准 化 .
管 理体 制 : 制订 和 贯彻 标 准应 遵循 的标 准化 管
理 方 针 、 则 、 织 制度 和标准 体制 。 原 组
息 资 源 、 息 网络 、 息技 术 和产业 、 信 信 信息 化人 才 、 信
息化政策法规 和标准规范 。 涉及 信息化的 国家和国际
标 准浩如 烟海 , 内容非 常庞杂 , 且处 于动态发 展之 中 ,
信息化标准化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
为 了指导信息化 建设 , 必须研究 信息化 标准体系 。
232 。 -.1
标准 体系是 标 准化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信 息 化标 准体 系是针 对 技术开 发 、信息 产 品研 制 和信 息 系统 建设 、 运行 与管 理而制 订 的标 准体 系 , 信息 化 为 建 设 提供标 准 和技术 依据 ,是 指导 信息 化标 准工 作 的纲领 性 文件 。

智慧水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探讨

智慧水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探讨

智慧水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探讨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智慧水务建设方兴未艾,智慧水务研究和建设实践不断涌现。

水务公司有必要从公司战略发展和信息化愿景出发,审视公司信息化现状、公司治理与业务需求,制定符合公司现状与战略发展目标的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规划。

规划包括:完善的监管、治理与制度建设,安全高效优质的业务运营与信息化,精细化的物联网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数据规范与标准化治理),稳健高效、易于拓展、可兼容的IT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化的基于实证的决策分析支持,以及具体的实施规划、质量管理和资金估算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水务信息化规划根据水务公司需求情况,其规划范畴不尽相同。

关键词:智慧水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探讨引言随着智慧化地快速推进以及长江大保护的实施,全国各地都纷纷开始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务项目,结合大数据与云平台打造城市级、流域级的智慧水务平台,以实现对防汛排、排涝的智慧化联合调度,同时增强对水体、水质的综合管控,改善水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目前国家或行业在智慧水务领域还出据统一的规范来指导这一工作的进行,仍处于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以下就介绍一下智慧水务中自动化监测数据采集及传输的一些常用做法并分享一些工程实践经验。

1信息化应用系统与使用现状了解水务公司现有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与使用现状,其信息化平台与业务应用一般包括如下方面。

(1)生产运维平台与应用,包括平台基础管理与各业务系统:GIS系统、SCADA系统、管网水力/水质模型系统、管网调度管理系统、设备与设施管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供水管网漏损管理平台、二次供水管理平台、污水厂管理应用、雨污水管网管理应用等。

(2)客户服务平台与应用,包括平台基础管理与各业务子系统:综合客户服务平台、营收系统、热线系统、报装系统、表务系统、综合工单管理系统、微客服、网上营业厅、移动应用、大用户与远传表管理系统等。

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规范和统一信
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信息化标
准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
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规范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在信
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建设、信息安
全等多个方面,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就会导致各个部门、
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影响信息化建设
的效果和成效。

因此,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统一各项工作的
标准和规范,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企
业和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信息化标准体
系的建立可以规范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推动信息化建设向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和组织的
可持续发展。

另外,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促进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标准体系
的建立可以为信息化应用提供标准和规范,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各个
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降低信息化应用的
成本,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效率,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生产、管理、服
务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总之,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
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信息化标准
体系的建设,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推动信息化建设向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化标准体系五个标准

信息化标准体系五个标准

信息化标准体系五个标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为了确保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和应用,制定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五个重要的信息化标准。

首先是信息安全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标准是保障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基础,它包括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评估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安全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其次是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是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合理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分类、采集、存储、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第三是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

信息技术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运维和支持等方面。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包括了服务策略、服务设计、服务过程、服务改进等方面的要求,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是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

信息化项目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和验收等方面。

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包括了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过程的要求,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项目的成功率。

最后是信息化人才培养标准。

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支持。

信息化人才培养标准包括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以上五个标准是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够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促进信息化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2006年3月7日~3月27日)摘要本文从信息化与标准化入手,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的层次结构,描述了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架构,并对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中各子标准体系涵盖的标准X围进行了论述,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标准化体系1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概述1.1 信息化与标准化(1) 标准与标准化●标准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X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X性文件(GB/T 20000.1—20022.3.2)。

●标准化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的X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用标准来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GB/T 20000.1—2002 2.1.1)。

(2) 信息化与信息化之标准化●信息化信息化是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抽象和数字化的过程,它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

●信息化之标准化标准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过程中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以及网络互连互通。

信息化标准化是围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品的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2 标准化体系组成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应该涵盖标准以及标准制定、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

因此,标准化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标准本身)、标准运行机制和标准管理体制。

(1) 标准体系:由一定X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 管理体制:制订和贯彻标准应遵循的标准化管理方针、原则、组织制度和标准体制。

(3) 运行机制:制订和贯彻标准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

标准体系是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标准体系是针对技术开发、信息产品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制订的标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和技术依据,是指导信息化标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3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1) 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X。

涉及信息化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浩如烟海,内容非常庞杂,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为了指导信息化建设,必须研究信息化标准体系。

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从网络化信息系统模型入手。

图1给出的是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

一般模型中把物理平台(计算机、外部设备、存储系统、场地环境等)和网络平台归结为基础设施平台,考虑到物理平台及其标准十分复杂,把基础设施平台细分为物理平台和网络平台两部分。

(2)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标准进行分类,提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该体系框架由下列标准体系组成。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2 信息化标准体系2.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术语、识别卡、存储媒体、软件与软件工程、设备、字符编码标准等。

●术语标准:术语标准用于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包括基础术语(信息技术、数据处理词汇及标准化相关活动的术语)和专业术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领域术语及网络和空间信息资源方面的术语)标准两部分。

●识别卡标准:包括条码卡、磁卡、(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和光卡标准。

●存储媒体标准:包括光盘、磁盘和磁带标准。

●软件与软件工程标准:分为软件工程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两部分。

软件工程标准包括编制指南、生存周期过程与管理、产品评价、能力评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标准。

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包括操作系统标准和程序设计语言标准,用于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

●设备标准:包括计算机设备、外设专用终端、办公设备与消耗品、信息家电、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标准(后两种归类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中),适用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互连。

●字符集编码标准:包括字符代码结构、字符编码标准等。

2.2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按照特定目的和规则采集、加工和创造的存储在特定载体上的数字化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从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目录、存储和服务等环节入手,包括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分类及编码、业务文档/媒体格式、数据库、目录服务和Web标准等,适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评、运行与维护。

●数据元标准: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

这部分包括数据元分类、定义、标识和属性标准等。

●元数据标准:元数据(metadata)是描述数据元属性(即语义内容)的数据,用于数据资源的定位、评估和选择等,并存储在数据字典(数据元注册系统)中。

数据注册系统通过对数据元及元数据的管理实现跨系统、跨环境的数据共享。

这部分主要包括资源标识、标引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XML语言)、元数据和元数据注册标准等。

●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信息分类及编码实现对信息的分类及其代码化,保障数据代码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支持交换与共享。

按照应用领域,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包括通用与基础(方法性、区域/场所、时间、地点和计量单位等)标准以及人力资源与组织机构、科学技术、交通运输、金融贸易与货币、医药卫生与劳动安全防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类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

●业务文档/媒体格式标准:文档是各种业务信息的载体,实现数据元信息的合成。

这部分标准包括业务文档、文本、办公系统以及字符、音频和多媒体基础编码标准等。

●数据库标准:数据库标准主要包括数据库语言、数据库访问和建库规X 等。

●描述技术标准:描述技术描述业务信息的语义,是对语法结构的规X化描述方法。

这部分主要包括统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等。

●目录服务标准:目录服务用于在网络中定位和标识数据及数据处理资源,并提供搜索和权限管理服务机制。

目录服务标准包括CCITT(ITU)X.500目录服务和IETF LDAP(LDAP基于X.500,但比X.500简单,是业界标准)。

●Web服务标准:Web服务是可通过网络协议访问的软件组件。

基于Web服务可屏蔽应用系统编程语言、技术架构和系统平台的异构性,把各种应用系统封装成具有开放性的网络应用服务。

这部分包括XML技术、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UDDI)、Web服务资源框架(WSRF)和Web服务流程语言(WSFL)标准等。

2.3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适用于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试、运行与维护。

该标准体系按网络公用标准和实际使用的网络进行分析、归类,具体划分如下。

●共用标准:包括术语标准、网络体系结构标准(OSI/RM)、线缆(光缆和电缆) 标准和配套设施(机房、接口、电源、监测、通信及其他配套设施)标准。

●IP网标准:TCP/IP标准,包括总体标准、协议标准以及MPLS、VPN、IPv6标准等。

协议标准涉及接入层的Ethernet、FR、ATM、PPP/SDH、WDM,包括网络层的ARP、RARP、IP、ICMP、IGMP、IGP、EGP、PIM、IPsec等标准,传输层的TCP、UDP标准,应用层的FTP、SMTP、MIME、HTTP、SNMP、DNS、TELNET、RTP、RSVP、HTML、XML标准等。

MPLS把基于流的结构和基于网络拓扑的结构结合起来,实现了标记交换模式与网络层路由技术的集成。

实现VPN的关键技术的隧道协议包括二层隧道协议(L2P)、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Cisco二层转发协议(L2TP)、三层隧道协议IP安全协议(IPsec)等。

IPv6标准体系包括IPv6规X、地址寻址、逐跳选项、组播、MTU路径发现、报头压缩、建隧道传送数据包、域名系统、路由、邻居发现、自动配置、程序接口、映射、移动性、基于不同介质的IPv6、管理信息库、演进机制以及设备与测试标准等。

●ATM网标准: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基于面向连接和信元的、具有质量保障的,综合通信网的传输、复用和交换的网络技术,可满足高速、高效、综合业务的需求。

●FR网标准:Frame Relay采用HDLC协议,在逻辑连接号(L)标识的面向连接的虚通路中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分组。

●以太网标准:以太网技术是目前局域网和城域网的主流技术,万兆以太网技术可能把该技术扩展到广域网应用领域。

●网标准:网标准包括PSTN/ISDN和智能网标准两部分。

PSTN/ISDN是传统的网络。

智能网包括固定智能网、GSM智能网、CDMA智能网和综合智能网,各种网络的智能网均采用相同的体系结构。

●传输网标准: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传输网络分为PHD、SDH、WDM和MSTP 网络。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ITU推荐的一种标准,包含北美、日本和欧洲3种不同的速率标准等级,其复用结构包括数字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和四次群。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ITU制订的光传输网标准,是采用同步复用、同步交叉连接、同步分出和插入以及同步传输技术的传输网技术。

WDM(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波分复用技术,根据波长间隔的不同,WDM又分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粗波分复用(CWDM)。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是基于SDH技术,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接入、处理和传输,并提供统一网管的传输网络技术。

传输网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技术要求、接口和协议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标准。

●接入网标准:按照ITU-T G.902建议的规定,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传输能力的网络设备和设施(超过2Mbps的接入叫做宽带接入)。

接入网标准体系包括技术体制、接口和协议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标准。

●移动网标准:移动通信标准体系包括GSM/GPRS、CDMA、WCDMA、CAMA2000、TD-SCDMA、数字集群标准等。

●卫星网标准:卫星通信系统是指由通信卫星和地球站终端组成的通信系统或网络,该网络可以支持、数据、传真、会议电视、远程教育、IP业务及Internet 服务。

●业务网标准:业务网标准体系包括会议电视、VoIP和软交换三个子标准体系。

会议电视系统是在用户之间实现全双工音频、视频实时通信(可附加静止图像)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