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植物种植分析与土壤改良方法-

合集下载

盐碱地土壤改良与植物适应性研究

盐碱地土壤改良与植物适应性研究

盐碱地土壤改良与植物适应性研究盐碱地是指因为水分过多或土地高盐浓度而无法正常生长植物的土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污染或被改变了地形,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盐碱地。

盐碱地不仅妨碍了农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寻找改良盐碱地的途径,提高盐碱地上的植物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1. 光化学处理:用太阳能产生光化学反应,降低盐分含量和PH值,改善土壤的肥力。

2. 生物处理:选择对盐碱地有适应性的植物或微生物进行种植和释放,提高盐碱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抗性。

3.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试剂,如石膏、硫酸铁、磷酸盐等,降低土壤中盐分的含量。

4. 转化处理:合理的土地运用和工程改造能够达到减少盐碱土沉积和提高水分使用效率的效果。

总体来说,目前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生物处理。

这主要是基于对植物适应性的深入研究和种植。

二、植物对盐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1. 单倍体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植物育种的效率。

目前,许多单倍体技术已经应用于盐碱地的植物育种中,通过单倍体技术育种可以获得许多在盐碱环境下表现出强适应性的植物。

2. 类皮素研究:许多实验表明,类皮素物质能够提高植物对盐碱胁迫的耐性。

3. 基因工程: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变植物在盐碱环境下的表达。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提高植物耐盐碱的能力,从而增加盐碱地的绿化面积和农业用地。

4. 远红外线辐射技术:近年来发现,远红外线辐射处理可以提高植物在盐碱环境下的抗性。

总的来说,通过基因技术和育种技术,将适应盐碱环境的基因导入植物,或通过外源供应或类似PHYB影响的因素来改善植物在盐碱地上的适应性,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三、未来展望尽管盐碱地的改良和植物的适应性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何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推广这些技术,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盐碱地改良和植物适应性研究的解决方案,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是一种土地类型,其含盐量、碱性较高,导致农作物难以
生长。

为了使这些土地可以利用起来,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对
盐碱地进行改良。

一、去盐法
1.灌溉法:利用地下水建成水井,用淡水灌溉盐碱地,将有害盐
分冲刷到土深层,通过排水处理或自然蒸发等方式排除,从而使得土
壤的含盐量降低,逐渐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状态。

2.堆肥法:通过将农业废弃物、畜牧粪便等有机物进行混合堆肥,让土壤充分吸收有机质和肥料等营养物质,从而中和土壤中多余的盐分。

二、改土法
1.石灰改良法:在盐碱地表层撒上一定量的石灰,以中和土壤中
过多的碱性物质,降低土壤的碱度,从而改良土壤的性质,为作物生
长提供更为友好的生长环境。

2.植物修复法: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
种植等方法,让这些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进行修复。

例如,沙地柿等植
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其储存在体内。

三、防盐法
1.排盐渠道法:在盐碱地周边或下游建立排盐渠道,收集来自上
游的盐水并按常规排除其中的盐分,从而预防其反向流入盐碱地,保
护适龄农作物。

2.防渗隔离法:通过建立道路保护带或隔离地理屏障等措施,有
效限制盐碱地中过多的水分和钠盐等有害物质传播,以起到防盐作用。

综上所述,盐碱地改良措施众多,不同的方法可因地制宜,整合
运用也是可行的。

仅有一项方法难以解决盐碱化问题,我们需要多角
度入手,及时调整方案,才能让盐碱地变成宝贵的农耕土地。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回复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回复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回复盐碱地土壤是指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盐分和碱性物质的土地,这种土壤的化学性质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改良盐碱地土壤,使其适合农作物生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一步一步地介绍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方法。

第一步:土壤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盐碱地土壤进行分析,了解其具体的化学特性和盐碱程度。

这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土壤样品测试来完成。

土壤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以及土壤的pH值等参数。

这将有助于我们制定适合该土壤的改良方案。

第二步:地下水管理盐碱地土壤常常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地下水管理是改良土壤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地下水的对盐碱地的影响:1. 合理的排水系统: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积水能够及时排除,防止土壤中的盐分积聚。

2. 饮水水源工程:建设合理的饮用水源,减少地下水涌入土壤的盐碱程度。

第三步:盐渍化控制接下来,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盐分对土壤的影响。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盐碱地土壤中的盐渍化问题:1. 盐分冲洗:通过灌溉大量的清水或淡水来冲洗土壤,以减少土壤中盐分的含量。

2. 铺设沟渠:在盐碱地中,可以铺设沟渠来引导流动的水流,从而带走土壤中的盐分。

3. 盐分迁移控制:通过培育适应盐碱地的耐盐植物,可以帮助抑制盐分的迁移。

第四步:土壤改良措施当我们控制了盐碱地土壤的盐渍化问题后,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改良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壤改良措施:1. 有机质添加:通过添加有机物质,例如农家肥或绿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2. 矿物质补充: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可以添加适量的矿物质肥料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3. 石灰调pH值: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可以考虑使用适量的石灰来调节土壤的pH值。

4. 接种抗盐植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盐碱土壤环境,可以在土壤中接种一些具有抗盐性的作物,例如盐生植物或耐盐菜。

盐碱地改良方案

盐碱地改良方案

盐碱地改良方案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pH值过低,且土壤中存在的盐分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土地。

盐碱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地区,严重制约了土地的农业利用价值。

为了解决盐碱地问题,许多改良方案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措施、灌溉方式改进以及植物选择等,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和改善盐碱地。

一、土壤改良措施1. 石灰添加:根据盐碱土壤的具体情况,适量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中和酸性物质,减少盐分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2. 石膏添加:石膏可以对盐碱土壤中的盐分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较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降低土壤中盐分的含量。

3. 有机质施用:适量添加有机质可以提高盐碱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盐分对植物的影响。

4. 淋洗处理:通过大量的淋洗,将土壤中的盐分冲洗下来,有效地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5. 垦殖排除:通过地下排水等方式,将含盐水分排除出土壤,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二、灌溉方式改进1. 清水灌溉:适用于盐碱地区的灌溉方式之一是清水灌溉,即使用没有盐分的水进行灌溉,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

2. 浸渍灌溉:浸渍灌溉是通过在浸水灌溉的基础上,降低水位,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一同向下渗透,达到清除盐分的目的。

3. 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灌溉方式,通过将水通过滴灌管缓慢滴入植物根部,减少水分流失和盐分积累。

三、植物选择1. 盐碱地适应性植物:一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盐碱地适应性,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并发挥农业生产价值。

如碱蓬、红背委陵菜等。

2. 草本牧草:一些草本牧草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迅速,可用于养殖业的草料供应,如糙隐子草、苦荞、艾草等。

3. 林木树种选择:一些耐盐碱的林木树种可用于盐碱地的林业经营,如海桐、红豆杉、榉树等。

总结:盐碱地改良是解决盐碱地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通过土壤改良措施、灌溉方式改进以及植物选择等多种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盐碱土地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农业利用率。

盐碱地的植被恢复与盐碱地改良方法的评述

盐碱地的植被恢复与盐碱地改良方法的评述

盐碱地的植被恢复与盐碱地改良方法的评述摘要:土地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是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的重要原因,然而土地退化和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又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为缓解这种矛盾,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以解决土地退化和次生盐碱化。

近年来,我国的盐碱地改良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主要从盐碱地植被恢复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些盐碱地植被恢复及改良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被恢复;盐碱地;生态恢复引言:盐碱地是指含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地,盐碱化的土壤对于植物生长有严重影响,会降低植物的产量及品质,使其不能在盐碱地上进行正常的生长。

盐碱化是指土壤中含盐浓度过高,使土壤上出现盐碱化、盐类积聚与累积、土地贫瘠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盐碱土壤不具有可耕种性,也不利于农作物生产。

盐碱地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发展,农业用地越来越少且出现土地沙化加剧的现象。

盐碱地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据统计全球有2200万hm2面积受到盐碱化影响,其中有近60%的土地是属于盐碱地,如何进行治理及植被恢复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自然生态恢复自然生态恢复是指在原有生态系统内,以当地的植物为主,不对其进行任何人工干预,也不采用任何人工技术来维持该区域现有的生态系统,最终使其完全恢复到原有状态或接近原来状态的一种过程。

这种方法是一种长期自然演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植被恢复新方式。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使用这种方法来恢复土地。

例如: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盐碱地改良措施都是采用自然生态恢复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自然生态恢复法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德国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土地退化导致了盐碱化问题,另一方面是改良后的土地还是有盐碱化现象;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在世界上率先开始了盐碱土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工作[1]。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法国先后开展了土地退化植被恢复和盐碱地植被恢复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1.盐碱地的土壤特点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分含量过高,导致土壤质量差,对作物种植不利的土地。

主要土壤问题包括高盐度、高碱度、缺乏机械结构、缺乏有机质、缺乏肥力和水分。

2.土壤改良技术方案2.1.盐分淋洗通过灌溉大量的淡水,将土壤中的盐分冲刷掉。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适用于水资源充足的地区。

2.2.耕作深耕通过深翻土壤,将盐分往下压,减小土壤中盐分的影响。

深耕还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2.3.有机质添加向盐碱地添加大量有机质,如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等。

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结构、保水性和肥力,降低盐分和碱度。

2.4.石膏施用盐碱地土壤一般缺乏钙离子,可通过施用石膏来提供钙离子,减少土壤中盐分的毒性。

3.水文环境治理技术方案3.1.引入外部水源通过引导和利用外部水源,如运河水或地下水来进行灌溉,以稀释土壤中的盐分和碱度。

3.2.灌溉排水系统建设在盐碱地建立灌溉排水系统,通过灌溉和排水来调节土壤的水分和盐碱度。

4.选择适应盐碱地的植物种植4.1.耐盐碱植物选择适应盐碱地环境的耐盐碱植物进行种植,如碱蓬、盐蓬、碱蒿等。

4.2.生长速度快且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植物选择生长速度快且具有改善土壤的作用的植物,如绿肥作物、大豆等。

这些植物可以快速覆盖盐碱地表面,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5.合理灌溉管理5.1.调整灌溉方式采用渐进式浸湿灌溉方式,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分积累。

5.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向土壤中补充适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5.3.灌溉水排盐处理灌溉水中的盐分通过离子交换处理、反渗透脱盐等方法,减少向土壤中输送的盐分。

总结: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包括淋洗、耕作深耕、有机质添加、石膏施用、引入外部水源、建设灌溉排水系统、选择适应盐碱地的植物种植、合理灌溉管理等。

这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实现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

盐碱地绿化常用土壤改良方法

盐碱地绿化常用土壤改良方法

盐碱地绿化常用土壤改良方法自然界中的土壤酸度是受气候、母岩及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地不地势、地下水和植物等因子所影响的。

一般言之,在干旱而炎热的气候下,中性和碱性土壤较多;在潮湿寒冷或暖热多雨的地方则以酸性土为主;母岩如为花岗岩类则为酸性土,为石灰岩时则为碱性土;地形如为低湿冷凉而积水之处则常为酸性土;地下水中如富含石灰质成分则为碱性土;同一地的土壤依其深度的不同以及季节的不同,在土壤酸度上会发生变化;此外,如长期的施用某些无机肥料,亦可逐渐改变土壤的酸度。

依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8年的标准,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五级,即强酸性为PH <5.0,酸性为PH5.0-6.5,中性为6.5-7.5,碱性为PH7.5-8.5,强碱性为PH>8.5。

盐碱土地区由于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毛之地,迫切需要改善绿化环境面貌。

因此,在排盐的基础上,用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组建群落,形成新的生态系统。

有效的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抑制了盐碱的上移和积累。

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进行蒸腾,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避免了地下顶托的生物排水作用,有效的防止土壤生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以重大的影响。

在土壤粘重、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的盐碱地上,应选择喜耐水湿,抗盐碱的树木花草。

如绒毛白蜡、柳树、油松、国槐、柽柳等。

这些树种在生命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在管理中也可大量浇水,这些水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消耗于蒸腾外,绝大部分将成为重力水,携盐碱渗入土壤支或通过渗管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脱盐淡化。

同时植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借助它发达的根系,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从而降低土壤中的pH值,置换土壤表面所吸附的钠离子,随水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都得到改良。

盐碱地的改良(一)、盐碱地传统的改良方法盐碱土中可溶盐类对植物的危害以碳酸钠为最厉害,氯化钾次之,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镁,氯化钾又次之,碳酸氢钠,硫酸钠毒害较轻。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1. 土壤改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无法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改良是盐碱地治理的基础和核心措施之一。

1.1 淋洗法淋洗法是通过大量的水分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以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度。

该方法适用于表层盐渍化较轻的盐碱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农作物收获后或休闲期,选择降雨丰富的季节进行淋洗。

2.在淋洗前,先进行排水设施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3.利用灌溉系统或喷灌设备,将大量清洁水均匀地浇洒在土壤表面。

4.淋洗时间根据土壤状况和淋洗效果而定,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淋洗。

1.2 石膏改良法石膏改良法是利用石膏添加到盐碱土壤中,通过与盐分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钙盐,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淋洗后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石膏。

2.利用耕作或机械设备将石膏与土壤混合均匀。

3.石膏的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和盐碱度而定,一般为每亩200-300千克。

1.3 有机质改良法有机质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淋洗后或石膏改良后的土壤上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

2.利用耕作或机械设备将有机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3.有机质的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和需求而定,一般为每亩5000-10000千克。

2. 农作物选择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选择适应盐碱地条件的耐盐碱农作物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选择耐盐碱性强、适应性好的农作物,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1 耐盐碱作物一些耐盐碱作物能够在高盐碱度条件下存活和生长,对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耐盐碱作物包括苦荞、海葡萄、百合等。

2.2 监测土壤状况在选择农作物时,需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了解土壤的盐分含量、pH 值等指标。

根据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避免因土壤条件不符而导致种植失败。

3. 灌溉管理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改良盐碱地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碱地种植分析与土壤改良方法,应该适用于大部分盐碱地地区。

1土壤改良To improve soil
淡水洗盐Water to wash with salt
生物改盐Biological to salt
化学改良Chemical improved
微区改良Regional improved
铺设暗管排水Lay the hidden pipe
隔绝层阻盐Isolation layer of salt resistance
2耐盐碱植物的选用Saline plant selection of
3后期养护Later maintenance
盐碱地处理——土壤改良
Revetment processing
一:
土壤改良
当土壤中的含盐量超过0.3%时,大多数园林植物不能很好存活,因此盐碱地绿化的首要条件是改良土壤,具体措施又因面积大小、绿化功能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1、淡水洗盐:
此法适宜于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

方法是:
先整好土地,然后灌足淡水,黄墒时深翻(勿打碎土块),土块晒干后,再灌淡水,深翻,如此反复3-5次,再进行绿化。

此法是利用了淡水灌溉土地后土壤盐分被淋溶,地下水位被抬高,此后随着排水和蒸发,地下水位开始回
降,土壤就会因蒸发而开始积盐,通过不断地向土壤灌淡水,可以在淋溶土壤盐分的同时,起到缩短地下水回落时间和减轻土壤蒸发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土壤积盐。

2、生物改盐:
盐碱上最直观的表现是土壤板结,土壤结构性差,灌溉后土粒很容易自动分散,并形成结皮,进而阻止水分渗入和降低土壤贮水能力。

由此可见,盐碱土结构不良,“板”是现象,“瘦”才是实质。

实际工作中,绿肥常作为盐碱土改良的先锋,这是因为多数绿肥既耐盐碱,能培肥土壤(几种绿肥的耐盐度详见附表),还具有很强的生物排水作用。

测量结果表明,紫花首落的蒸腾量每亩每年可达394m2水分,约占土壤总蒸腾量的67%,具有良好的利用深层土壤水分,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同时苜蓿早春发芽早,生长快,覆盖度大,有利于减少地面蒸发。

种植夏季绿肥田箐的区域地下水位平均日下降11.4-7.2cm,而非种植区地下水位下降
4.8-2.6cm。

绿肥的生物排水,既有利于地下水位的回降,又有利于减轻表土蒸发积盐;同时活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广泛分布形成根孔,穿透分割挤压土壤,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物理状况。

这种方法也较易操作,方法是将种植地整平做畦后,深翻,浇淡水,在适宜播种期播人绿肥种子即可。

3、化学改良:
运用一些有机和无机的特种肥料,如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等,这些肥料主要利用酸碱中和离子吸附和转化盐类的化学反应原理,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和酸碱度,进而改良各种盐碱化土壤,使土壤养分和营养变为可利用状态。

而且这些肥料使用简便,按需要量在灌溉土地时浇人地中即可。

4、微区改土:
此种方法适宜于树穴、树池。

花坛和绿地小面积的绿化。

它的原理是:
形成淡水微区,局部控制土壤返盐。

具体做法是:
将种植地挖深60-80cm,底部压实,做水泥砂浆防水层,留好排水孔,周围设防水挡土墙(高出地面40-80cm),填20cm的石子后填客土(客土由园土和沙子、马粪按3:1:1的比例混合而成)。

5、铺设暗管排水:
此法适用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绿化区。

只是所需成本较前面的要高。

方法是:
将种植地挖深60-80cm,并根据排水要求做成一定的坡度,底部铺设直径30cm的滤水管,使其与周围排水系统相接,然后填30cm厚的鹅卵石,周围做好挡土墙后,填满客土。

6、隔绝层阻盐:
一种比较传统但对于大面积隔盐比较有效又经济的方法,通过石块垫层阻止盐碱土同化客土,将下层原土盐分隔离,并通过雨水下渗将客土盐分沉积至下层原土,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

盐碱地处理——耐盐碱植物(植物适用于北方)
Revetment processing
二:
耐盐碱植物的选用
xx:
红花槐、白蜡、美国黑杨、合欢、栾树、国槐、紫穗槐、银杏、法桐、皂荚、构树、火炬树(小乔木或灌木)、新疆杨、刺槐、红花多枝柽柳、红碧桃、香椿、红叶樱花、加拿大紫叶紫荆、海滨锦葵、楸树、杜梨、臭椿、绒毛白蜡、千头椿、中国白蜡、旱柳、馒头柳、垂柳、榆树、栾树、泡桐、刺槐、枣树、桑树、丝绵木、杜仲、君迁子、桧柏、龙柏、柽柳、金银木、木槿(小乔木或灌木)、石榴(小乔木或灌木)、接骨木(小乔木或灌木)、西府海棠、紫丁香、白丁香、海州常山(小乔木或灌木)、碧桃、榆叶梅(小乔木或
灌木)、红叶李、枫香、水杉、海桐(小乔木或灌木)、柿树、黄檀、白杨、黄连木、黑松、栎、白榆、垂槐、灌木:
珍珠梅、枸杞、迎春、红瑞木、银牙柳、红叶小檗、小叶女贞、花椒、宁夏枸杞、金叶榆、山桃、紫穗槐、金雀梅、锦鸡儿、多花蔷薇、木槿(小乔木或灌木)、石榴(小乔木或灌木)、胡枝子、接骨木(小乔木或灌木)、月季、金叶女贞、水蜡、华北香薷、海州常山(小乔木或灌木)、榆叶梅(小乔木或灌木)、黄刺玫、锦带花、紫叶小檗、胶东卫矛、砂地柏、凤尾兰、大叶黄杨、地被月季藤本:
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美国凌霄、金银花、山荞麦、京八号常春藤、
竹:
早园竹、箬竹
草本:
菊花、结缕草、三七景天、八宝景天、费菜、蓍草、千叶蓍、丁香红荷兰菊、蓝夜荷兰菊、黄冠紫荷兰菊、新紫地被菊、蓝蝴蝶鸢尾、黄花带条鸢尾、蓝紫色鸢尾、马蔺、玉簪、蕨叶蓍、紫露草、大花萱草、紫花苜蓿、红花酢炸浆草、玉带草。

后期养护Later maintenance
三:
后期养护
盐碱地绿化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后期养护,其养护要求较普通绿地标准更高、周期更长。

为给树木供应充足的营养,可用氯酚素喷洒树木叶片,同时进行表面施肥。

树种下后一个月,第一次浇足氨浆水,第二次浇保养水,一个月三天一小浇,七天一大浇。

小浇即在根部少浇水,主要是叶面喷水,保持叶面水分;大浇即在根部浇足水,且持续浇两次或三次以上,以达到树根在是软土壤中生出新的毛细根的目的。

最初几个月要浇淡水,逐渐在淡水中添加当地地
表水。

夏季高温季节,要及时在植物根部和叶面喷水、洒水,减低根部土壤的温度,保证花木的正常生长。

总之,盐碱地上的园林绿化不是速成的,要在正确的栽种同时注意后期的养护,才能达到根本的绿化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