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合集下载

制药废水的处理和应用实例

制药废水的处理和应用实例

制药废水的处理和应用实例
一、制药废水的处理
1、物理处理:离心法、沉淀法、过滤法、沙池法、厌氧法、膜法等。

2、化学处理:pH调节法、氧化剂法、抑制剂法、催化剂法、活性炭法、混凝沉淀法、热处理法、光催化法、萃取法、水解法等。

3、生物处理:氧化池、生物滤池、生物活性池、生物吸附池、生物
膜法、反硝化法等。

二、制药废水的应用实例
1、离心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尿素提取法,可将大量尿素从水中
分离出来。

2、沉淀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法,可有效
的将水中的有机物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水的活性物质减少,沉淀物可以得
到回收利用。

3、过滤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抗菌剂过滤法,可将抗菌剂从废水
中有效的过滤出来,从而避免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沙池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抗生素沙池法,可将抗生素从水中
有效的分离出来,并可回收利用。

5、厌氧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氰基溴酸盐厌氧法,可以将水中的
有机物及非有机物降解到低毒性,以便后续处理。

6、膜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有机溶剂膜法,可将水中的有机物有效的分离出来,有效的提高药品的浓度和纯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药品的质量。

制药废水 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 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组成和性质。

以下是一般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1.预处理:包括调节pH值、搅拌、沉淀、调节温度等步骤,旨在
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和可沉淀物。

2.生物处理: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废水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
无机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

3.化学处理:包括化学沉淀、氧化还原、中和等过程,用于去除废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其他难降解物质。

4.吸附和离子交换:利用吸附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
重金属等进行吸附和去除。

5.膜分离:利用反渗透、超滤等膜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
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

6.活性炭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
和异味。

7.深度处理:如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紫外光解等)可以进
一步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

8.二次沉淀:对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以去除残余的悬
浮物和生物污泥。

需要根据具体的制药废水特点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此外,应合理运营和管理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和达标。

请注意,在进行制药废水处理时,应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制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但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

制药污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终端处理。

一、预处理1.1 调节pH值:制药废水中的pH值通常偏酸或偏碱,需要通过加碱或加酸来调节pH值,以便于后续处理。

1.2 沉淀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以便于后续处理。

1.3 溶解氧去除:通过通入氮气或其他气体,将溶解氧从污水中去除,以减少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制药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2 厌氧处理: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2.3 污泥处理:通过沉淀、浓缩和脱水等步骤,将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以减少废物的排放。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炭吸附器,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一些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提高水质。

3.2 氧化反应:通过加入氧化剂,如氯或臭氧,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的浓度。

3.3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器或滤料,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等进行深度过滤,提高水质。

四、终端处理4.1 紫外线消毒:将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的污水引入紫外线消毒器,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残留的微生物,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4.2 残留物处理:对终端处理后产生的残留物进行处理,如干燥、焚烧或填埋等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监测与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

总结:制药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终端处理等多个阶段。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制药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标题: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制药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有效的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环保政策要求。

本文将介绍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

一、预处理阶段1.1 污水采集:将制药废水从生产设备中采集起来,避免污水外泄。

1.2 沉淀处理:通过沉淀池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固体污染物。

1.3 调节pH值:对污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其pH值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二、生化处理阶段2.1 好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菌群降解有机物。

2.2 厌氧处理:对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减少COD和BOD。

2.3 氨氮去除: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排放。

三、膜分离技术3.1 超滤:利用超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微生物和悬浮物。

3.2 反渗透:采用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

3.3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膜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

四、高级氧化技术4.1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4.2 高级氧化:采用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技术对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

4.3 电化学氧化: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五、消毒处理5.1 紫外消毒:采用紫外光对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消毒。

5.2 臭氧消毒:利用臭氧对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

5.3 氯消毒:通过加入氯化物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结论: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以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

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消毒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处理制药废水,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双重目的。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制药废水是指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汇总。

1.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处理制药废水。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法。

中和法是通过加入酸碱中和剂将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沉淀法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形成沉淀,然后通过沉淀物的过滤或沉淀分离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氧化法是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害物质氧化降解,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2.生物法处理:生物法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一般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步骤。

固定化床法是将细菌固定在特定的支撑物上,使其附着生长,并用于废水的处理。

人工湿地法是将废水经过人工湿地的过滤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膜分离法处理: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超滤是利用孔径为0.01-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纳滤是利用孔径为0.001-0.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反渗透是利用孔径为0.00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对废水中的无机盐和溶解性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4.吸附法处理: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固体表面,并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吸附剂常用的有活性炭、椰壳炭、沸石等。

吸附法广泛应用于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等的去除,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5.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处理方法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法,如电解法、臭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等。

制药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制药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制药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初次处理:初次处理旨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可溶性有机物。

该步骤通常包
括物理处理方法,如筛网过滤或沉淀池等,以实现固体-液分离和初步的污染物去除。

2.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指通过生物菌群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这一步骤主要利用活性污
泥法、好氧生物反应器或厌氧消化池等进行有机物生物降解,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残留物质。

常用的深
度处理方法包括曝气生物膜法、厌氧/好氧处理系统、活性炭吸附等,以提高废水的水质。

4.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是对经过前述处理后仍然存在的微量残留物质进行去除。

这一步骤
通常包括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技术、电解等,以最大程度地净化废水。

5.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
线辐射、臭氧氧化、氯消毒等。

6.二次沉淀:对经过前述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以去除悬浮颗粒和残余沉淀物。


一步骤通常包括沉淀池或反应器,使废水沉淀并分离出清水。

7.中水回用/排放: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取中水回用或排放至环境。

中水回用可以进一步
节约水资源,并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制药废水的成分和特点会有所差异,因此具体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方法会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物组成而有所不同。

在实施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制药废水常用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常用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常用处理工艺制药废水常用处理工艺1. 概述制药废水是指处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有害成分的废水,处理制药废水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下面列举了制药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

2.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工艺。

常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 - 厌氧处理:将废水置于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等。

- 好氧处理:通过给废水提供足够的氧气,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 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 - 简单沉淀:利用重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 气浮法:通过给废水充气,使悬浮物浮起,然后去除。

- 过滤:利用不同孔径的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过滤掉。

4. 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有害物质。

以下是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 氧化还原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有机物。

-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溶解性物质沉淀到底部。

5.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废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的工艺。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膜分离工艺: - 微滤:使用微孔膜过滤,分离悬浮物和胶体等较大颗粒。

- 超滤:利用超细孔膜分离溶解性有机物和一些大分子物质。

- 逆渗透:通过压力驱动,逆向渗透使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离子被截留在膜上。

以上是制药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不同的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组合使用,以实现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

6. 组合工艺在实际的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常常采用多种工艺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组合工艺: - 生物-物理处理: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工艺结合,既能去除有机物,又能去除悬浮物。

- 生物-化学处理:利用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在通过化学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和有害物质。

常用医药废水处理工艺

常用医药废水处理工艺

常用医药废水处理工艺《常用医药废水处理工艺》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医药废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医药废水中常含有药物残留物、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开发和应用常用的医药废水处理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常用且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

其中,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和厌氧处理法被广泛应用。

活性污泥法通过污水在含有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有机物降解,使有机物转化为气体和污泥。

生物滤池法则是将废水通过填料层,使废水与微生物接触并发生生物降解。

厌氧处理法则是利用无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甲烷。

2. 吸附工艺:吸附工艺是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铁和混合吸附剂等。

吸附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一些重金属离子,使废水质量得到改善。

3. 氧化工艺:氧化工艺是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

氧化工艺通常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能有效地降解有机物。

4. 光解工艺:光解工艺是利用紫外线或可见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光解工艺常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水,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总之,医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该依据废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来确定。

生物处理工艺、吸附工艺、氧化工艺和光解工艺是常用的医药废水处理工艺,它们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处理,以达到对医药废水的有效去除和净化。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会有更多新的废水处理工艺被开发和应用,为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目前,制药企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因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差、且间歇排放等,成为是国内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笔者总结了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技术。

制药废水,顾名思义,就是制药厂在生产中成药或西药时所产生的废水。

制药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生物制药)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化学制药)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

制药废水的特点药物的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水的特点。

药物的生产是通过化学合成工艺和药用植物中分离提纯得到原料药,其因药物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且流程复杂,原辅材料种类多,生产过程对原料和中间体质量控制严格,物料净收率较低,副产品多,导致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差异大,组分复杂,污染物量多,COD 高,BOD5和CODcr 比值低且波动大,可生化性很差,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强,间歇排放,水量水质及污染物的种类波动大等特点,给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制药废水的组成我国制药工业主要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和中草药生产,对应着上面提到的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化学制药)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

生物制药是采用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原料进行发酵、过滤、提炼,从而生产各种抗生素、氨基酸及一些药物中间体;化学制药是采用化学反应工艺,将有机原料和无机原料等制成药物中间体及合成药剂;中草药生产是对中草药材进行加工、提取制剂或中成药,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前处理和提取制剂。

其废水的来源和组成总结于下表中。

制药废水的危害制药废水虽然因产品、原料、工艺方法的不同而水质各异,但总的来说,制药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毒性物质多、难生物降解物质多、含盐量高,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工业废水。

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1、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有机物在水体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时,都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有机物含量过大就会使水体缺氧或脱氧,从而造成水中好氧水生物死亡,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缺氧消化产生甲烷、硫化氢、醇、氨、胺等物质,进一步抑制水生生物,使水体发黑发臭。

2、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某些药剂及其合成的中间体往往具有一定的杀菌或抑菌作用,从而影响水体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并最终破坏这一水体整个的生态系统平衡。

例如当水中含青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时,可抑制绿藻的生长。

3、药物代谢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制药废水中污染物之间或与水体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污染。

例如,亚硝胺类物质是一种强致癌物。

而在制废水中如果含有土霉素、哌嗪、吗啉和氨基匹林等物质,在酸性介质中即可与亚硝酸钠作用产生二甲基亚硝胺。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为: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他组合工艺等。

由于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所以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一般应设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和pH,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某种物化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盐度及部分COD,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

1、物化法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

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混凝法混凝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其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的凝聚作用,破坏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聚合、集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

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铁(铝)、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等。

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工艺参数药剂投加量:PAC投加量1~25‰,PAM投加量2-10 mg/L;混凝沉淀法混凝时间:15~30 min,沉淀时间:25~55 min;气浮法反应时间:5~10 min,气浮时间:10~25 min。

●气浮法气浮法,就是使废水中能够产生足够量的微小气泡。

使固液气三相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在表面张力和浮力等作用下,微小气泡粘附在欲被去除的污染物颗粒上,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污染物被分离去除。

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

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如庆大霉素、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

●吸附法吸附法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

中成药、米菲司酮、双氯灭痛、洁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6等产生的废水常用煤灰或活性炭吸附作预处理。

●电解法电解法是用电解的原理,使本原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

电解法可以改变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和结构,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又有很好的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

例如采用电解法预处理核黄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83%和67%0。

●膜分离膜分离法该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纤维膜。

优点是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节约能源。

●吹脱法当氨氮浓度大大超过微生物允许的浓度时,在采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受到NH3- N的抑制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赶氨脱氮往往是废水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

因此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吹脱法来降低氨氮含量,如乙胺碘呋酮废水的赶氨脱氮。

技术适用性适用于NH3-N浓度高于5000 mg/L的废水。

吹脱效果随pH 值上升而提高,水温低时吹脱效果低。

可行工艺参数停留时间0.5~1.5 h,pH 8~11,塔高6米时,气液比2200~2300,布水负荷率≤180 m3/m2·d。

污染物削减和排放氨氮去除率60-90%。

2、化学法采用化学方法时,某些试剂过量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因此在设计前应做好相应实验研究工作,且化学药品昂贵。

化学法主要有铁碳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和Fenton试剂法。

●铁碳微电解法铁碳法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以Fe-C作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步骤,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

●臭氧氧化法臭氧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具有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能提高抗生素废水的BOD/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对COD有较好的去除率。

工艺参数臭氧投加量20~30mg/L,接触时间1~2 h。

污染物削减及排放可生化性可提高到BOD5/COD>0.3,COD去除率可达50%。

●Fenton试剂处理法亚铁盐和双氧水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它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

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C2O42-)等引入Fenton试剂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强。

该方法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放大,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

可行工艺参数摩尔浓度Fe2+:H2O2=1:3,pH:2~4,停留时间:2~5 h。

污染物削减及排放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

高级氧化技术汇集了现代光、电、声、磁、材料等各相近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声降解法等。

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饱合烃的降解,且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生化法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

由于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很高,所以一般需要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下表总结了厌氧和好氧各个方法的工艺特点:(UASB+AF)水解酸化法可将有机大分子降解,改善原水的可生化性;反应迅速、池子体积小,投资少,并能减少污泥量;不需密闭、搅拌,不设三相分离器,降低了造价并利于维护COD容积负荷高于2kg/m3·d,HRT一般大于12;池内可填装填料,推荐采用弹性立体填料,填装率30~50%;可适量曝气,但应保证DO<0.5mg/L。

厌氧复合床(UBF)具有反应液传质和分离效果好、生物量大和生物种类多、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结构简单、污泥截留能力强、稳定性高、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对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中有特殊的作用。

两相厌氧消化法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置,各自发挥最大活性,较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

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悬浮物浓度很高的污水、含有毒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废水。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EGSB厌氧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达85%以上,运行稳定,出水稳定。

可用于SS 含量高的和对微生物有毒性的废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好氧法活性污泥法改进了曝气方法,使装置运行稳定。

缺点是废水需要大量稀释,运行中泡沫多,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大,去除率不高。

废水需大量稀释,运行中泡沫多,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大,去除率不高,常必须采用二级或多级处理。

深井曝气法氧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佳、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存在污泥膨胀、产泥量低。

其保温效果好,处理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保证北方地区冬天废水处理的效果。

东北制药总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深井曝气池生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92.7%。

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A段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较大缓冲作用,特别适用于有机物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

对BOD、COD、SS、P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具有均化水质、无需污泥回流、耐冲击、污泥活性高、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稳定、基质去除率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等优点。

缺点是污泥沉降、泥水分离时间较长。

常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以减少曝气池泡沫。

比较适用于处理间歇排放、水量水质波动大的废水,如中药材、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生产废水的处理。

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时,可以克服常规好氧法能耗高、稀释可行技术路线①预处理:混凝法、气浮法、微电解、Fenton试剂、催化氧化等;②厌氧工艺:UASB、两相厌氧消化、EGSB等;③好氧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CASS、SBR、活性污泥法等;注:生化段主要采用“厌氧+好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