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手环和微信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刷步数”,每天达到一定的步行量,似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有氧训练。
但是手机里显示的一天累计走了一万步并不等于运动了一万步。
我们在微信朋友圈晒的步数大多是手机记录的步数,通常来自手机、手环上的内置传感器。
只要手机或手环的位置变了、重心动了,①,这样的步数是有欺骗性的步数,不是真正有效步数。
只追求步数不一定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任何促进健康的有氧运动,②,步行也不例外。
健步走想要走出健康,强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要不间断行走30分钟以上,对健身才更有效。
因此,步行和其他运动一样,重要的是足够保证的强度和运动时间,这样才可以达到健身。
很多人是从早到晚都佩戴运动手环或者计步工具的,然后记录步数的时候也一起记录,这就导致了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并没有分开。
根据一些研究,③,只有2000步左右是比较有效的运动,这个运动量实在是太小了。
文段中“刷步数”中的“刷”就是通过大量积累以显示出运动量的意思。
生活中,“刷题”中的“刷”与此意思基本相同,请简述“刷题”的含义。
【答案】示例:刷题指人们大量地做各种习题,或者看相关的书籍、笔记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的活动。
【解析】结合“‘刷’就是通过大量积累以显示出运动量的意思”可知刷题指人们大量地做各种习题,或者看相关的书籍、笔记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的活动。
刷题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快速接触大量题目,用尽量短的时间弄懂题目和答案的意思然后解答的方法,它侧重于题目的数量而不是完成的质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
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①,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
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
高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高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在复习过程中,做好每一道练习题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一)我第一次见到波德纳夫是在服兵役的时候。
当时我是中士,他是少尉。
他虽是官,我是兵,但却不归他统管。
在行军中他常和我攀谈,口口声声称我为“先生”,以表示出他并不把我当成一个真正的军人。
“我们需要的是一支充满尚武精神,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杜邦先生。
” 他边说边瞥着我的旧式军服。
他根本不重视修筑工事。
有一天,当我们准备在演兵场挖一条战壕时,他就对我谈起了他的看法。
我们刚一编好组,他就下令休息,自己点燃一支香烟。
“我们所需要的,”他边向我走来边说,“不是一支挖泥掘土的军队,而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我国人口太多,吃饭都成问题,再说将来也不会有战争了,德国皇帝是迷信和平的。
”然后他便吹哨集合回营,因为他要乘 10点 52 分的特别快车到巴黎去休假。
我第二次碰见波德纳夫是在发布战争动员令的第四天,现在他已升为中尉。
他走过来把我拉到一旁:“杜邦先生,您来了,战争总算盼来了,我们早就做好准备工作了,德国人从俄国、英国和我们这里是捞不到什么的,比利时已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不是先知,可我想私下向您透露一句:不出半年,杜邦先生,您就会看到奇迹!”首先令人不解的是,我以中士的身分随团开赴前线了,而他却仍然留在后方。
我第三次遇见他,是在一个村口,我们正在仓惶撤退,他的样子十分狼狈。
我特意装出一副很随便的样子同他说话。
“喂,中尉,该不该转移呢?”“应该转移,”他说,眼睛里流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我们总算和这些匪徒拉开了一段距离。
”他凑到我跟前说:“你知道吗?现在我已是团部运输队队长了。
” 这时突然传来命令“停止撤退,准备反攻。
”我想用话讽刺他一下,可是他早已无影无踪了。
在这次反攻中,我因负伤住了三个月医院,痊愈后被提升为少尉,归队后,在一个战壕里蹲了半个月。
当我们休整的时候,我第四次遇见了波德纳夫。
人教版高二语文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练习册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
1. 阅读《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描写,回答以下问题:
-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同时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林黛玉象征着封建社会中的悲剧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挣扎。
2. 阅读《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回答以下问题:
- 翠翠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答案:翠翠性格纯真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同时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翠翠的形象在小说中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翠翠的形象象征着自然与纯真,她的故事反映了人性的美好与社会的残酷。
二、古文翻译题
1. 请将《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
2. 请将《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翻译
成现代汉语。
答案:晚霞和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
三、作文题
1.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因为作文题需要学生自己发挥,但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写作框架)
- 开头:描述春天的景象,引出主题。
-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结束语:
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在完成练习时能够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林黛玉进府》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林黛玉进府》练习题及答案知识点能否能够正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经过练习题来查验自己,下文为大家供给林黛玉进府练习题及答案,大家能够经过做这些练习来查验一下自己。
一、基础知识1.以下画线字注音所有正确的一组是 ( )A. 阜盛 (f ǔ) 敕造 (ch ì) 规矩 (ju)B. 两靥 (y è) 揣测 (c ǔn) 钗钏 (ch āi chu àn)C.胆小 (qu è) 纳罕 (h ǎn) 盥沐 (gu àn)D.憨顽 (h ān)嬷嬷 (p ópo)惫懒(bèi)答: 1.B [阜盛 (fù) 胆小 (qiè) 嬷嬷 (mómo)]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轩峻壮丽华冠丽服鬓发如银B. 腮凝新荔鼻腻额脂彩绣辉皇C.顾盼神飞孽根祸胎花言巧语D.浑世魔王眉尖若蹙鬓若刀裁答: 2.B 【鼻腻鹅脂彩绣绚烂】3.以下句中画线词语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1)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 ( 形体,面貌 ) 尚小。
(2)身体脸庞虽胆小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 有才干且不拘礼仪的样子 ) 。
(3)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 姿容俊美 ) 。
(4)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廉价 ( 不该获得的利益 ) 。
(5)可怜 ( 这里指惋惜 ) 辜负好韶光。
(6)莫效此儿形状 ( 样子 ) 。
(7)所以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 ( 夸说,张扬 ) 之意。
(8)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 ( 疲倦、懒散 ) 人物。
(9)疯疯狂癫、说了这些不经 ( 近乎荒谬,不合常理 ) 之谈 , 也没人理他。
A. ①②③④⑦B. ②④⑤⑥⑦C.①③⑤⑦⑨D. ①②④⑥⑨答: 3.C ( ②风流:指姿容美好,面貌出众艳丽。
④廉价:方便。
⑥行为样子。
⑧惫懒:涎皮赖脸;俏皮。
)4.以下四句相貌描绘对应的人物挨次是 ( )(1)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髓,见之忘俗。
高二上册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
人主好遗文,深以为亲士也。
忠臣幸百世一遇,亦以百年计。
吾何以言其千里之咫尺终窘,亲爱之玉如丧其宝;乘车言地,横溢之水不可淨;遇雨遮阴,人道之上耆老失所;内受战战,而坐者有忧色?万乘之主,辅弼之士,言笑似一,然后交契深也。
所谓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相与为主与客,皆不以血亲之亲远近为法也。
1. 根据上文的句子,可以得出作者对人主和忠臣的看法是()。
A. 人主理应遗弃文物B. 人主和忠臣之间应该建立亲密关系C. 忠臣应该追求百年的荣耀D. 人主和忠臣之间应该保持距离2. 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A. 笔锋陡转,态度鲜明B. 对比叙述,强调差异C. 描绘景象,增加感染力D. 排比句式,展示论证结构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屈原赋得《离骚》之诗,其辞极要意,其辞之要者大凡三。
其一者,论天地之性,则离骚之辞有概论;言幽明之变,则离骚之辞有辩论;言山林之变,则离骚之辞有继论。
3. 离骚一诗的辞有几个要点?()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4. 作者在离骚一诗中主要论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A. 天地之性、幽明之变、山林之变B. 大自然的景色、人的思想感情、国家社会的状况C. 自然的美景、感慨人生的短暂、社会的不公D. 诗人的愤慨、诗人的才华、人与自然的联系三、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
臣听于兹:昔先王以明其德,扬其功,陈其化于教,固藉以为常。
故天子不言而信,不出而怀,不远而咨,礼义胗然后有所止。
君子不议而信,不行而敬,不远而怀,约于地则仰,俗于事则究;所以动者趋,所以止者安,所以利者达,所以害者避:所以进者从,所以退者顺——一道不行,千道万道,人之为道也,其可知者,可与有德者闻。
明乎哉尧之不远德也!吾生也始终随天,行也天之道而不反其本,处也致远而不忘其身。
曷云能之哉!5. 根据上文,古人通过什么途径来传扬君子的德行?()A. 臣子之言行B. 文化教育的传承C. 法律法规的制定D. 社会习俗的规范6. 作者在文中对先王和君子的行为作了怎样的评价?()A. 对先王忠诚,对君子尊敬B. 对先王感激,对君子钦佩C. 对先王敬仰,对君子称赞D. 对先王追随,对君子效仿答案:1. B2. D3. C4. A5. B6. C以上是高二上册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独立(qiónɡ)B.洗.马(xiǎn) 逋.慢(bū)拔擢.(dí) 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 期.功(qī)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 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解析:B项,“擢”应读“zhuó”;C项,“期”应读“jī”;D项,“伪”应读“wěi”。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解析: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此句意为“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解析:C项,“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
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
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答案:C4.下列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文: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
因为没有人照料祖母,我都辞谢了,没有遵命去上任。
C.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文: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像我这样的微贱之人,能够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能够报答朝廷的。
高二语文高中文言文试题练习试题doc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1)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2)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答案】(1)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2)不矛盾。
“矜而不争”是指君子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不因私利与他人争逐;“当仁”而“不让”是指面临仁义之事就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不推让。
“不争” 还是“不让”,关键取决于面对的事情是否符合“仁义”。
【解析】【分析】(1)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这里的“群”是“聚集在一起”,指团结;“党”是“结党”,指结党营私。
整个句意为: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这句话讲述了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
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
(2)题干中答题关键词“‘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答题时,首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结合文意以及对孔子思想的了解分析。
“君子矜而不争” 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当仁,不让于师”,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这段是孔子的名言,为所有行仁道、为壮举、力求上进的人鼓足了底气。
在仁面前,众人平等,不必谦让于师长。
所以“不争”是指君子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不因私利与他人争逐;“不让”,是指面对符合“仁义”的事情,就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不推让。
故答案为:⑴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⑵不矛盾。
“矜而不争”是指君子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不因私利与他人争逐;“当仁”而“不让”是指面临仁义之事就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不推让。
“不争” 还是“不让”,关键取决于面对的事情是否符合“仁义”。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能力。
把握文章内容,一定要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仔细阅读,根据题目要求提取相关的内容答题。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伯仲(bó)塞车(sāi)散发(sàn)锦瑟(sè)B.惘然(wǎnɡ)寂寞(mò)空白(kònɡ)古柏(bǎi)C.伺机(sì)沙渚(zhǔ)猿啸(xiào)潦倒(liáo)D.浣女(huàn)竹喧(xuān)秋暝(mínɡ)萧萧(xiāo)提示:D.秋暝mínɡ。
答案:D2.选出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A.渚清沙白鸟飞回,常使英雄泪满襟。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楼船夜雪瓜州渡,沧海月明珠有泪。
提示:D项“州”应为“洲”,“苍”应为“沧”;A项“常”应为“长”;B项“鱼”应为“渔”;C项“繁”应为“烦”。
答案:D3.解释加点的词义不准确的一项是()A.随意春芳歇(停止)两朝开济老臣心(扶助)出师一表真名世(传名)城春草木深(到了春天)B.空山新雨后(下雨)艰难苦恨繁霜鬓(增多、使增多)镜中衰鬓已先斑(出现华发)天气晚来秋(已到秋季)C.夜深还过女墙来(城上短墙)锦官城外柏森森(形容阴森寂静)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D.一弦一柱思华年(美妙的年代)千载谁堪伯仲间(兄弟,不相上下)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不尽长江滚滚来(尽头)提示:C.“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答案:C4.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李商隐)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天天练(十四)姓名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证券(quàn) 着(zháo)落破绽(zhàn) 乳臭(xiù)未干B、摈(bìng)弃忤(wǔ)逆呜咽(yâ) 瞠(chēng)目结舌C、缜(zhěn)密鞭笞(chī) 端倪(ní) 装模(mï)作样D、垂涎(xián) 孝悌(tì) 连亘(gân) 光阴荏苒(rǎn)证券quàn: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
它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等。
着落zhuï luî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 依托;靠头乳臭未干(rǔ xiùwâi gān),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
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摈弃bìn表示舍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近义词: 摒弃bìng:表示舍弃、出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忤逆: wǔ nì ①违抗;冒犯: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
②不孝敬父母:忤逆之子|忤逆不孝|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ã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缜密(zhěn 细致精密;谨慎周密,“思想如果谨严,条理自然缜密。
鞭笞biān chī用鞭子抽打端倪ní∶事情的头绪迹象装模作样mú 样:模样、姿态。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垂涎欲滴xián:涎:口水。
欲:就要。
①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②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
连亘gân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
如:万里长城。
词语解释亦作“连亘”。
接连不断,绵延。
光阴荏苒yīn rěn rǎn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A、签署度假村貌合神离触目惊心B、作祟洽谈会唇枪舌剑怨声载道C、掣肘里程碑察言观色出神入化D、缅怀压台戏义愤填膺精神焕发作祟suì1.鬼怪妖物害人2.人或某种因素作怪、捣乱。
心理作祟洽谈会qià洽1.跟人联系,商量:面~。
接~。
2.谐和:融~。
3.广博,周遍:博识~闻。
4.沾湿,浸润:内~五脏。
唇枪舌剑chún 舌如剑,唇象枪。
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怨声载道yuàn shēng zài dào载:充满。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掣肘châ zhǒu 拉着胳膊。
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暗中掣肘|察言观色: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
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缅怀:miǎn遥想;追念压台戏yā表示最后一个戏或节目义愤填膺yīng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精神焕发huàn fā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
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回溯:回顾,回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圣地:指有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地方。
胜地:出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连接:事物相互衔接。
连结:结合在一起。
①山东省古文字学会会长王恩田,根据自己大量的考证推断,趵突泉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应至商代,距今已有3543年的历史。
②这座风貌奇特的溶洞景点位于著名的红色革命沂蒙山区,是这个红色旅游景区的一个亮点,也是山东省旅游业新生景点中的一匹黑马。
③西南航空公司在登机区域安装了带电源插头和USB 的特别座位,并宣传免改签费政策以吸引商务旅客。
A.回溯胜地连接 B.追溯胜地连结C.回溯圣地连结 D.追溯圣地连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CA、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顺水推舟....,及时调整,应对得当,就能化不利为有利。
(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
(注意:讽刺不坚持原则,随声附和的行为,贬义。
此处应用“因势利导”)B、看着这倒塌的似乎还在颤动的楼房,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救援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终于从废墟的夹缝中把这个受伤严重的小男孩营救出来。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C、颇具魅力的网络广告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可网络终归有点“虚”,即使再透明,仅凭几张图片,购物者仍不免有雾里看...花.之感。
(旧指人老了眼睛昏花,看不清事物。
语本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本形容老眼昏花。
此成语后来则多比喻对事物看不真切。
) D、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无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A.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昨天下午举行了“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专题采访,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就动漫产业发展、奥运假唱等热点问题作出了解答。
B.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及产业提升为主题展开探讨,或对以往的经济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句式杂糅)C.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和态度是十分坚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搭配不当)D.有着20多年历史的国佳集团和兴华公司,不仅拥有强大的国际资金支持,而且拥有规避经济风险的成熟加盟模式。
(有歧义)(不仅,而且要颠倒)6、默写《离骚》4——6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7、作文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
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呢?请你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次作文要求:列出结构提纲)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是作文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2)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
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不少于800字。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
”乙说:“用火烧。
”丙说:“撒上石灰。
”丁说:“连根拔去。
”哲学家说:“都试一下。
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
”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
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本次作文要求:用一句话写出作文的立意)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
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
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
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
(1)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人没有虚荣,就必须用真(1)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用真诚占据他的心灵;(2)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3)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4)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
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3)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本次作文要求:用一句话写出文章的立意)首先来鉴赏一下这首小诗:露珠存在的位置有两个,一个是在枫叶上,一个是在荷花上。
早晨的露珠,是晶莹而透明的,秋天的枫叶是深红的;那荷花,显然是白色的。
当晶莹的露珠落在火红的枫叶上的时候,露珠因为吸收了枫叶红彤彤的色彩,穿透自身,折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华;而当露珠落在白色娇媚的荷花之上,珠花一色,露珠尽管仍然剔透,却再也不能放射白色的光,只留是露珠,在枫叶上因为枫叶颜色的映衬而“红红的闪烁”,露珠是快乐的;诗歌描写荷叶上的露珠“苍白的透明”,还用了一个比喻:“泪滴似”,“泪滴”这个喻体透露了露珠的沮丧、悲伤情绪。
如果露珠在这种情况下是快乐的,喻体肯定不会用“泪滴”。
由此可见,短诗是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了处于不同境况下的露珠悲喜态度不同。
居荷叶之上则悲,由此及彼,我们可以联想到有人处顺境洋洋自得,处逆境则委靡不振,开;色,质地、光洁度、功效等等并不比荷叶强,而露珠却因居枫叶之上而喜,居荷叶之上而悲,可见露珠对环境优劣的判断并不正确,由此及彼,生活中仅仅根据表象对事物作出肤浅判断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人不意……这样,这首小诗的寓意就表现出来了,至少可以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
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三、用人问题。
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兵,刘邦可以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