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河道采砂规划报告(按《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写)

合集下载

河道采砂实施方案地勘报告

河道采砂实施方案地勘报告

河道采砂实施方案地勘报告一、前言河道采砂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开发活动,对于保障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合理的采砂活动可能会导致河道生态环境破坏、河道淤积、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为了合理开展河道采砂活动,我们进行了地勘工作,制定了本实施方案地勘报告,以期为河道采砂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勘范围本次地勘范围主要包括目标河道的河床、河岸及周边地区。

通过实地勘察和测量,我们对河道采砂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为制定合理的采砂方案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三、地质条件经过地勘,我们发现目标河道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河床沉积物、河岸岩石等地质构造。

其中,河床沉积物主要为砂砾和泥沙混合,层次分明,质地较为坚实。

而河岸岩石则主要为花岗岩和板岩,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抗冲蚀能力。

四、水文条件针对水文条件,我们对目标河道的水流速度、水深等进行了详细测量。

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标河道水流速度较快,水深较浅,水流较为湍急。

这些水文条件对于采砂活动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考虑。

五、生态环境在地勘工作中,我们也对目标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发现目标河道周边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存在植被破坏、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

因此,在采砂活动中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实施方案基于地勘结果,我们制定了河道采砂实施方案。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详细规定了采砂的地点、时间、方式等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采砂活动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结论通过本次地勘工作,我们对目标河道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制定合理的采砂方案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我们将根据地勘报告的结果,制定科学的采砂方案,努力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河道采砂规划word资料66页

河道采砂规划word资料66页

**江中下游(**市)河道采砂规划**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2019年6月审定、审核: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编写:前言**江中下游(**市)河道机械采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采砂规模越来越大。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类采砂机械遍布**江中下游河道,滥采乱挖、废渣回弃河道十分严重,对**江中下游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加强**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使河道采砂逐步走向科学、依法、有序开采的轨道,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和《河道采砂(石)规划编制大纲》,**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9年5月初,我室受**市水利局委托,承担了**江中下游(**市)河道采砂规划工作的编制任务。

接受任务后,我们成立了项目组,深入现场勘测、调查,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经研究分析,理论计算,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防洪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采砂规划的编制要求,于2019年6月底编制完成了《**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市水利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旅游局、建设局、水产局、**水文站及各有关乡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首次编制河道采砂规划,经验欠缺,未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河道(河段)概况 (5)第一节河道(河段)流经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5)第二节河道(河段)概况 (6)第三节河道(河段)的防洪概况 (9)第四节河道(河段)通航概况 (10)第五节河道(河段)水环境、水生态概况 (11)第六节河道(河段)演变概况 (12)第二章河道(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13)第一节来水特性 (13)第二节来砂特性 (14)第三节水库电站建设对输砂的影响 (15)第三章河道(河段)地质基本情况 (17)第一节地理环境 (17)第二节地貌特征 (17)第三节河床边界条件 (18)第四节河床地质组成 (19)第五节可采区地质情况 (23)第四章河道采砂规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4)第一节河道(河段)采砂的基本情况 (24)第二节非法采砂造成的危害 (26)第三节采砂管理存在的问题 (28)第四节制定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9)第五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30)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 (30)第二节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31)第三节规划的任务 (31)第六章规划的主要内容 (32)第一节禁采区规划 (32)第二节可采区规划 (39)第三节禁采期与可采期规划 (70)第四节堆砂场的控制数量及布局 (70)第七章规划的主要要求 (75)第一节规划的实施管理 (76)第二节规划的修订 (79)第三节规划实施的经费及来源建议 (79)图纸附图一**江东、西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二**江##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三**江##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四东溪(DX)横断面图附图五西溪(XX)横断面图附图六##溪(FC)横断面图附图七##溪(MX)横断面图附图八十七个采区平面布置图(计17张)附图九**江东、西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附图十**江##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附图十一**江##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第一章河道(河段)概况第一节河道(河段)流经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江中下游行政区域主要为**市,该市现共辖**岐、##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3个办事处、447个行政村、2107个自然村,是新兴的中国闽东电机电器城和沿海开放城市。

河道采砂工作方案

河道采砂工作方案

河道采砂工作方案为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河道采砂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规范许可、严格监管,实现河道采砂有序进行,确保河道采砂活动不影响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生态环境,保障河道砂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工作原则1、科学规划原则根据河道的水文、地质、生态等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定采砂区域和采砂量,确保采砂活动与河道的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

2、依法许可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对采砂申请进行审查和许可,确保采砂活动合法合规。

3、严格监管原则加强对采砂活动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确保采砂活动按照许可要求进行。

4、生态保护原则在采砂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采砂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采砂规划1、调查摸底对河道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河道的长度、宽度、水深、流速、泥沙淤积情况、河岸稳定性、生态环境状况等,为采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划定采砂区域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河道的防洪要求、通航要求和生态保护要求,合理划定采砂区域。

采砂区域应避开重要的水利工程、桥梁、码头、航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3、确定采砂量根据采砂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砂石资源储量,科学确定采砂量。

采砂量应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不超过河道的自然补给能力和承载能力。

4、制定采砂时间表根据河道的水文特征和防洪要求,合理制定采砂时间表。

采砂活动应避开主汛期和鱼类产卵繁殖期等敏感时段。

四、采砂许可1、申请受理采砂申请人应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采砂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采砂申请书、采砂方案、营业执照、身份证明、采砂设备清单等。

2、资格审查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采砂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包括申请人的信用状况、采砂经验、技术能力、设备条件等。

3、现场勘查对申请采砂的区域进行现场勘查,核实采砂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检查采砂设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某河道采砂规划范文

某河道采砂规划范文

某河道采砂规划范文
河道采砂规划
河道采砂规划
1.目的
本规划旨在指导和规范河道采砂,以确保河道采砂是科学性和经济性的,进而有效的利用河道营养物质和防止河流泥沙致河道变窄和变浅的现象;
2.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有泥沙致河流变窄和变浅的河道采砂活动;
3.采砂控制目标
(1)采砂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定;
(2)采砂量应根据现行技术情况,结合河道水质及河道设计要求等,按照水利部、水务部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进行科学控制;
(3)采砂量应分期、分批次进行,采砂量不能超出河道安全河道宽
度范围;
(4)采砂期间,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河道破坏,保持河道畅通;
(5)采砂期间,应防止泥沙过量地流入其他河流;
(6)采砂期间,应加强环境治理措施。

4.采砂量控制
(1)采砂量应根据现行技术情况,结合河道水质及河道设计要求等,按照水利部、水务部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进行科学控制;
(2)采砂量应根据河道设计要求进行控制,采砂量不能超出河道安
全河道宽度范围;
(3)采砂量应根据河道水质要求进行。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本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本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作者:佚名文章来源: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点击数:120更新时间:2004-11-22《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组二OO四年十一月国务院2001年10月颁布并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0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对长江采砂实行统一规划制度。

长江水利委员会于2001年~2002年依据《条例》规定,会同长江中下游有关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完成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对采砂规划的编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了解,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也尝试开展了中小河流采砂规划或采砂应急规划的编制工作。

依据《水法》规定,国务院正在制定全国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该办法拟规定国家对河道采砂实行规划制度。

为规范和指导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统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工作内容、深度和有关技术要求,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已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列入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并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负责组织该规程的制定工作,计划2005年9月提出该规程(报批稿)。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于2003年6月组织成立该规程编制组。

2004年7月编制组提出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送审稿),并报请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审查。

2004年10月19日,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在武汉召开该规程编制工作大纲(送审稿)审查会议。

根据审查意见,编制组对该规程编制工作大纲进行了修改,提出了本修订本。

1 规程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2 适用范围3 编制依据和相关法规与标准编制依据相关法规与标准4 章节主要内容正文附录条文说明5 工作进度6 专题研究可采区范围和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方法专题研究国内外河道采砂管理情况调研7 经费预算安排8 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编制组人员组成工作分工1 规程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我国众多江河内蕴藏着较丰富的砂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源之一。

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要求

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要求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组二OO四年十一月前言国务院2001年10月颁布并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0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对长江采砂实行统一规划制度。

长江水利委员会于2001年~2002年依据《条例》规定,会同长江中下游有关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完成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对采砂规划的编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了解,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也尝试开展了中小河流采砂规划或采砂应急规划的编制工作。

依据《水法》规定,国务院正在制定全国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该办法拟规定国家对河道采砂实行规划制度。

为规范和指导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统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工作内容、深度和有关技术要求,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已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列入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并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负责组织该规程的制定工作,计划2005年9月提出该规程(报批稿)。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于2003年6月组织成立该规程编制组。

2004年7月编制组提出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送审稿),并报请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审查。

2004年10月19日,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在武汉召开该规程编制工作大纲(送审稿)审查会议。

根据审查意见,编制组对该规程编制工作大纲进行了修改,提出了本修订本。

目录1 规程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2 适用范围3 编制依据和相关法规与标准3.1 编制依据3.2 相关法规与标准4 章节主要内容4.1 正文4.2附录4.3条文说明5 工作进度6 专题研究6.1可采区范围和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方法专题研究6.2国内外河道采砂管理情况调研7 经费预算安排8 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8.1编制组人员组成8.2工作分工1 规程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我国众多江河内蕴藏着较丰富的砂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源之一。

河道采砂规划

河道采砂规划

**江中下游(**市)河道采砂规划**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2004年6月- 1 -审定、审核: 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编写:前言**江中下游(**市)河道机械采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采砂规模越来越大。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类采砂机械遍布**江中下游河道,滥采乱挖、废渣回弃河道十分严重,对**江中下游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加强**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使河道采砂逐步走向科学、依法、有序开采的轨道,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和《河道采砂(石)规划编制大纲》,**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4年5月初,我室受**市水利局委托,承担了**江中下游(**市)河道采砂规划工作的编制任务。

接受任务后,我们成立了项目组,深入现场勘测、调查,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经研究分析,理论计算,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防洪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采砂规划的编制要求,于2004年6月底编制完成了《**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市水利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旅游局、建设局、水产局、**水文站及各有关乡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首次编制河道采砂规划,经验欠缺,未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河道(河段)概况 (6)第一节河道(河段)流经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6)第二节河道(河段)概况 (7)第三节河道(河段)的防洪概况 (10)第四节河道(河段)通航概况 (11)第五节河道(河段)水环境、水生态概况 (12)第六节河道(河段)演变概况 (13)第二章河道(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14)第一节来水特性 (14)第二节来砂特性 (15)第三节水库电站建设对输砂的影响 (16)第三章河道(河段)地质基本情况 (18)第一节地理环境 (18)第二节地貌特征 (18)第三节河床边界条件 (19)第四节河床地质组成 (20)第五节可采区地质情况 (24)第四章河道采砂规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6)第一节河道(河段)采砂的基本情况 (26)第二节非法采砂造成的危害 (28)第三节采砂管理存在的问题 (30)第四节制定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第五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32)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 (32)第二节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33)第三节规划的任务 (34)第六章规划的主要内容 (35)第一节禁采区规划 (35)第二节可采区规划 (41)第三节禁采期与可采期规划 (73)第四节堆砂场的控制数量及布局 (73)第七章规划的主要要求 (79)第一节规划的实施管理 (80)第二节规划的修订 (83)第三节规划实施的经费及来源建议 (83)图纸附图一**江东、西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二**江##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三**江##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附图四东溪(DX)横断面图附图五西溪(XX)横断面图附图六##溪(FC)横断面图附图七##溪(MX)横断面图附图八十七个采区平面布置图(计17张)附图九**江东、西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附图十**江##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附图十一**江##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第一章河道(河段)概况第一节河道(河段)流经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江中下游行政区域主要为**市,该市现共辖**岐、##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3个办事处、447个行政村、2107个自然村,是新兴的中国闽东电机电器城和沿海开放城市。

河道采砂计划书

河道采砂计划书

河道采砂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河道采砂计划书,描述了进行河道采砂的必要性、目标、计划和预期结果等内容。

我们将重点介绍计划的目的、现状分析、计划步骤以及预期效果等方面。

2. 目的河道采砂计划的目标是保障河道的通行能力、维持河道环境的健康状况,同时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河道进行合理的采砂管理,确保河岸与河床的完整性,维护水体的自然流动,确保水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3. 现状分析3.1 河道堵塞问题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求,河道采砂活动逐渐增多。

然而,部分采砂未经合理规划和管理,导致过度采砂和乱采滥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水体的自然流动。

3.2 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过度采砂不仅导致河道的通行能力下降,还破坏了河岸和河床的完整性,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河道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影响了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威胁到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3 法律法规和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河道采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相对薄弱,导致采砂活动难以有效管理和监控。

这也是造成河道采砂乱象和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计划步骤基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河道采砂计划步骤:4.1 制定管理规划针对河道采砂问题,制定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机制。

明确采砂的范围、数量和时间等限制,确保采砂活动可控可持续。

4.2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加强对河道采砂的法律法规制定,建立健全监管措施,加强对采砂活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对违规采砂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加强采砂活动的日常巡查和监测,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4.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河道采砂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了解采砂对河道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保护河道的行动。

4.4 科学规划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河道采砂规划,充分考虑河道水流、生态环境和采砂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采砂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 9.36 1.49 1.85 2.77 0.9 1.85 0.5 0.5 0.2 0.7 0.5 35.12
2016
14.5 9.36 1.49 1.85 2.77 0.9 1.85 0.5 0.5 0.2 0.7 0.5 35.12
2017
14.5 9.36 1.49 1.85 2.77 0.9 1.85 0.5 0.5 0.2 0.7 0.5 35.12
x:4953064.996373 y:565401.386638
2、可采区规划
本次共规划16段可采河段。采区范围主要根据河道
冲淤部位和对河道演变影响程度等决定采区主要尺 寸,采区宽度不宜超过河宽的1/2。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可采区河段名称
下游坐标
x:4942325.401127 y:553199.335643
x:4942174.117124 y:553309.067977
x:4942507.198948 y:553793.168032
x:4942680.393410 y:554017.063979
x:4953038.588600 y:565384.923658
平衡的原则。
2、规划任务
( )江市区河道采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经过调
查分析采砂现状,分析总结采砂过程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初步分析( )江河道演变规律、演变
趋势、来水来砂情况,充分考虑保障防洪安全及 对河道采砂的限制和要求;在深入分析河道采砂 对河势控制、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保护及其他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泥砂输移和 补给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砂石的需求,研 究选定规划期内禁采区、可采区和保留区、提出 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及分配规划;对砂石开采的主 要控制性指标加以限定。
汇报人:( )
编制采砂规划,是稳定河势、保障防洪、保护生态 环境的需要,是合理开发利用( )江河道砂石资 源的需要,是( )江河道采砂的需要,是整顿 ( )江河道采砂秩序的需要。 编制采砂规划对规
范采砂秩序、推进采砂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有着极其 重要的指导意义。
1、规划原则 (1)坚持维护( )江河势稳定的原则。 (2)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 (3)坚持总量控制、分年度实施的原则。 (4)采砂规划应坚持统筹各地需求和区域
保留河段长度(km)
3.8
6.8
1、采砂总量控制确定的原则 (1)科学合理性原则。以河道演变分析和泥砂补给分析的结论为基
础,适量适度开采,避免过度采砂对河势、防洪、供水等造成较大的 不利影响。
(2)分段定量的原则。根据河道类型和泥砂补给量的多少,分段确 定年度采砂控制总量。
2、河道砂石补给:
x:4943937.940676 y:554264.033 508
下游坐标
x:4922426.947412 y:537136.5829 32
x:4922533.247633 y:537318.4320 6
x:4949081.595469 y:552140.6143 59
x:4948999.464887 y:552367.2749 12
缓解砂石供求矛盾。
( )市区2019年度实际采砂总量 ( )万m3,无法满足市区需求量, 不足部分由宁安、海林补给,砂石资 源供求矛盾依然突出。
(3)应有利于河道健康发展
采砂应以不破坏河势稳定,威胁防洪安全,恶化水 生态环境,维护河道正常健康为目标,应 “禁 ” 、“采”结合,适量开采,以有效的局 部开采来遏制无序的大面积开采、盗采。
悬移质 输砂
淤积量 (万t)
推悬 (输砂)
比例
推移质输砂 来淤比例 淤积量
(万t)
不具备开 采价值的 细砂(万
t)
比例(不 具备与淤 积总量)
年度来砂 淤积总量 (万t )
64.8 8.08 0.29 0.95 2.38 0.86 0.08 10.54
3、年度采砂总量控制及分配确定考虑 的因素
(1)采砂应考虑河道输砂量变化。 (2)依据现状开采量,统筹考虑需求,
1、禁采区规划 禁采区可分为禁采河段和禁采
区域两类。本次共规划禁采河 段3段。其中,( )江干流1 段、亮子河1段、铁岭河1段, 禁采河段总长度29.4km,占规 划河段总长度19.1%。 禁采区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所规定的涉水工程保护范围。
序号
河流名称
禁采河段名称
长度(km)
1
( )江
可采区开采深度和年度控制开采量见附 表8。
⑶、开采区禁采期、可采期要求 规划河道开采区,在每年汛期停止开采,禁采期为每年7月15日至8
月 20日。同时,在汛期之外,当水位达到设防水位以上时,自动进 入禁采期,待市防汛指挥部发出解除令之后,方可进入可采期。 ⑷、采砂机具形式和数量及采砂作业方式 ( )江采砂作业方式主要以机采和船采相结合,为避免采砂用船只 过多对水体造成污染和对水生态的影响,对采砂船的数量和功率进行 控制。本次规划原则上按每1km长度布置1艘船,功率不超过750kw, 每个采区原则上不超过1~2艘船。 ⑸、堆砂场设置及弃料处理
编号
河流名称
位置描述
1
()江
温春公路桥上游200m至牡 宁高速桥下游200m
2
()江
青梅大桥上游200m至桦林 铁路桥下游500m
岸别 左 右 左 右
上游坐标
x:4921115.743788 y:540058.931 741
x:4921237.585088 y:539994.695 611
x:4943861.335562 y:554074.211 024
堆砂场、弃料以不影响防洪安全、沿江涉水工程和设施正常运行以及 穿(跨)河建筑物运行安全为原则。
成品料堆放在河道两岸,要求尽量随采随运,且堆放量不得超过 1000m3。采砂形成的弃料,必须及时回填,避免成为行洪障碍,废 弃料要求做到采完一处,平复一处,或者用于两岸护岸用。边坡比不 陡于1:3。
3、保留河段规划
( )江 ( )江 ( )江 ( )江
海浪河 铁岭河河 五岗河 金场沟 青梅河
所属区 西安区 西安区 阳明区 东安区 西安区 东安区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五林镇
铁岭镇
位置描述
果树场-温春公路桥 温春高路桥-小莫桥段 铁岭河大桥-青梅大桥
所属 河段名称
( )江 海浪河 铁岭河 亮子河 五林河 大西沟 马西河 青西河 五星河 五岗河 金场沟 青梅河 合计:
开采河段长度
km 30.2 14.6 9.45 18.1 7.94
7 8.44 4.06 4.1 2.42 5.3 1.9 113.51
开采段允许 可开采储量
万m3
240.2 60.1 9.5 9.8 16.2 7.3 12.2 4.2 3.9 2.3 4.7 4.6 370
4、 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及分配规划
年度采砂总量是采砂管理的重要指标,是有效控 制采砂规模的重要依据,是维护河势稳定、保障 防洪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次采砂规划只将稳 定性河道采砂量纳入采砂总量控制之中,并限定 可采区只能用于建筑砂料开采 。规划期内开采控 制总量175.6万m3。2014-2018年平均控制采 沙量为35.12万m3。
2018
14.5 9.36 1.49 1.85 2.77 0.9 1.85 0.5 0.5 0.2 0.7 0.5 35.12
规划开采 控制总量
万m3
72.5 46.8 7.45 9.25 13.85 4.5 9.25 2.5 2.5
1 3.5 2.5 175.6
按照《水法》、《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 条例》、《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松辽流域黑龙江 ( )江河道采砂管理规划》编制的《( )江市区河道 采砂管理规划》一经批准,( )江市水行政管理部门按
河道中运动中的泥砂主要来源两大类,一类是流域地表水冲蚀而来, 另一类是河床冲起的。
据相关资料粗略估算( )江干流年度泥砂补给量约10万m3。 以河道悬移质和推移质为主的年度泥砂补给量很少,说明( )江是
一条输砂量很少的河流,以补给量为年度采砂控制开采量无法满足需 求。
规划河段总 长度(km)
牡图铁路桥上游0.5公里-铁岭河大桥下 游2公里
15.5
2
铁岭河
铁岭河公路桥上游0.2公里-铁岭河入江 口
10.1
3
亮子河
亮子河水库兴利水位回水区上游0.5公里 -亮子河水库大坝下游0.35m
3.8
4
( )江
桥梁及涉河建筑物保护范围
8.5
岸别 左岸 右岸 左岸 右岸 左岸 右岸
上游坐标
x:4934922.054547 y:543491.547123
(2)规划文件
主要有《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松花江流域综合 规划修编任务书》、《 ( )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镜 泊湖以下)》、《松辽流域黑龙江省( )江河道采砂管 理规划报告》
采砂分区规划包括禁采区、可 采区和保留区。
根据河道采砂分区规划,对规 划河段进行采砂河段划分,针 对可采河段和保留河段再具体 进行采砂分区划分。
可采河段长度(km)
6 16.7
2 5.5 14.6 9.45 4.3 13.8 7.94
7 8.44 4.06 4.1 2.42 5.3 1.9
⑴、可采区控制性指标
可采区控制性指标包括规划河段年度控 制采砂总量、各可采区规划范围和年度 控制实施范围、开采深度、采砂量、禁 采期、采砂机具类型和数量及采砂作业 方式。
桦林铁路桥-长安屯 海林桥-入江口
磨刀石镇桥-公路桥 杏树村-亮子河水库 亮子河水库-亮子河入江口 与林口县分界点-五渡林铁路桥 陈堡村-大西沟入河口 两河入河口-马西河入河口 五星五岗交汇处-青西河入河口 五星村公路桥-五星河入河口 五岗村两河入河口-五岗河入河口 金场村公路小桥-金场沟入河口 青梅村-青梅河入江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