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之教材分析精彩奉献
小学语文_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1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材分析】《要下雨了》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课文语言浅显,层次清晰,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通过“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东西”三种自然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课文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学生可以图文对照读故事,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现象了解天气变化。
课文中三段对话表达形式基本相似,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特别是人物对话中带有“呀,呢,吧”语气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些句子,通过角色体验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潮湿,闷得很”的意思也是本课一个重点。
要求会认的生字13个,读准“伸、沉、潮、湿”4个翘舌音,读准多音字“空”的两个音,准确认读文中出现的词语“有空,空气”。
要求会写的7个字,其中5个字涉及到口字旁“呀,吗,加,呢,吧”,所以重点指导口字旁在左边右边的不同写法。
另外,“直”的写法要重点强调,关键是中间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
【课标表述】1、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读准“伸、沉、潮、湿”4个翘舌音;利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潮,湿,消,沉”;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形声字“腰,伸,搬,响”;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闷、息”。
2.会写7个字,重点指导写好“吗,加,直”,知道口在不同位置的写法和“直”中三条短横距离均等。
《要下雨了》优秀说课稿

《要下雨了》优秀说课稿《要下雨了》优秀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是鲁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下册第四组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在童话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学习课文和了解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等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调控,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前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由于本文浅显、易懂、对话分明、结构大体一致,不需要教师做更多讲解、分析。
所以本节课我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儿歌、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了一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突破重点和难点时,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二)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_《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多种方法认识“腰、坡、沉、伸、潮、湿、呢、闷、消、息、搬、响”12个字,学会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呢、呀、吧”3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呀、呢、吧、吗”语气词的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直接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识字写字、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意,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1、激励学生自主识字。
比如,让学生通过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同偏旁、顺口溜、猜字谜,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指导。
(1)观察发现“呢、呀、吧”这三个字都是“口字旁”。
(2)“呢”字的右边是个“尼”字,以前没学过,重点指导这个字的笔画占格位置及书写笔顺。
(3)“呀、吧”的右边分别是“牙”和“巴”,“牙”和“巴”上册学写过,鼓励学生按照书写笔顺和自己积累的写字经验自己写好“呀”和“吧”。
3、朗读指导。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4、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图片、各种形式的读,以及交流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编儿歌。
如:燕子低飞捉虫子,蚂蚁忙着搬东西,小鱼水面来透气,大雨不久就来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儿歌导入1、播放PPT,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要专心听讲。
听,老师把什么声音带进了教室?(雷声)2、边看边听,老师先读一首儿歌,师生齐读儿歌。
从儿歌中我们知道——(要下雨了)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文欣赏,整体感知(一)我会听听课文朗读录音,完成这几个学习任务。
(二)我会标学生交流:课文有9个自然段。
要下雨了教材分析三精彩奉献

要下雨了教材分析三精彩奉献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要下雨了教材分析三精彩奉献,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材分析1.《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全文共9个自然段,4幅标图,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表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这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1、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3、抓朗读训练,语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识字教学。
本课9个生字,要注意读好“往”wǎng字的读音。
本课轻声有3个:“呢、得、呀”注意要读成轻声。
这3个字一般在句末,表示说话时的语气。
在9个生字中,其中“兔、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忆;“直、往、呀、捉、呢”可以用加偏帝、去偏帝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结构。
其中“高”可以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一点一横长,口字顶房梁,大口张善战此,小口往里藏。
“弯”字记忆方法: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在下边。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重点指导“兔、直、弯”3个字。
“兔”字的“”写在田字格上半格,扁口最后一笔写在横中线上。
“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竖弯钩”的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小点不能去掉。
“直”字注意最后一笔稍长些,中间是三横,三横挨左不挨右,三短横间距要匀称。
3.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自然写小白兔在山坡上弯着腰割草,感到天气很闷。
“天气闷”是说下雨前因为气压低人感到不舒服,这是下雨前的一种现象。
因为感到闷,小白兔才直起身子。
第二自然段是写小白兔直起身子看到小燕子从头上飞过,因为离得远,所以他必须喊着说话。
“飞得这么低”是说小燕子飞得离地面很近。
第三自然段是写燕子回答小白兔的话,说出“低”飞的原因:空气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燕子利用这个机会捉虫子吃。
《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
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大自然的现象充满了好奇,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科学的认知。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腰、坡”等 13 个生字,会写“直、呀”等 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1)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片3、动物头饰七、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猜猜这是什么?(雨)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下雨有关的课文《要下雨了》。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小白兔在干什么?(2)理解“闷”字,感受天气的闷热。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1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2.你写作业了吗?3.今天天气很好。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等词语。
认识“翅、膀、珠、忙、连、搬、雷”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具:生字词卡片,录有“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的音像带或课件。
实践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下雨前会有哪些自然现象。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在文中勾出生字,读准字音,自己认为不容易读的生字多拼读两遍。
要下雨了说课稿(精选6篇)

要下雨了说课稿(精选6篇)要下雨了篇1尊敬的领导、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聋校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一课《要下雨了》。
我说课的内容分五个部分:一.教材分析《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及思维。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习字、词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品德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浅显易懂,对话分明,结构大体一致的特点,及聋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学生。
三.学法结合聋生的认知特点,我多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导入新课前,我采用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字,组词,说话。
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这一过程,我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那个和谐的童话世界,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这一教学环节,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以情景激趣。
我首先说了这样几句话:“要下雨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都在干什么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用笔划出文中的小动物。
”然后让学生说出找到的小动物,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
这样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条理。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以情景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教材分析】1、《要下雨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六单元中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表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这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1、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3、抓朗读训练,语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识字教学。
本课9个生字,要注意读好“往"wdng字的读音。
本课轻声有3个:“呢、得、呀"注意要读成轻声。
这3个字一般在句末,表示说话时的语气。
在9个生字中,其中“兔、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忆;“直、往、呀、捉、呢”可以用加偏帝、去偏帝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结构。
其中“高”可以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一点一横长,口字顶房梁,大口张善战此,小口往里藏。
“弯"字记忆方法: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在下边。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重点指导“兔、直、弯"3个字。
"兔”字的“"写在田字格上半格,扁口最后一笔写在横中线上。
“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竖弯钩”的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小点不能去掉。
“直"字注意最后一笔稍长些,中间是三横,三横挨左不挨右,三短横间距要匀称。
3.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自然写小白兔在山坡上弯着腰割草,感到天气很闷。
“天气闷”是说下雨前因为气压低人感到不舒服,这是下雨前的一种现象。
因为感到闷,小白兔才直起身子。
第二自然段是写小白兔直起身子看到小燕子从头上飞过,因为离得远,所以他必须喊着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要下雨了之教材分析精彩奉献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6要下雨了之教材分析精彩奉献,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16 要下雨了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并做记录。
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读课文,学生自己勾画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2.小组交流自己是运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的。
3.本课合体字居多,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同时可用熟字带出生字。
如,池—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吃—喊、哗,都与嘴有关;坪—坡,与土地有关;刚—割,与刀有关;感—闷,与心有关;伸,与人的动作有关;摇—搬,与手有
关。
4.“虫”字在本课既是要认的字,又是要写的字,可在指导写字中认字,还可结合本组已学过的虫字旁的字来帮助识写。
5.指导写字应与帮助学生识记字形联系起来。
指导写字时,注意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本课六个字中,“吗、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特点和规律,然后指导书写;“往、得、很”三个字可以作为指导的重点。
第三课已经写过“行”字,可复习巩固双人旁的写法。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边听边看图,听完后可以说说图意。
2.分段朗读。
朗读第一段,体会“天气很闷”;朗读第二、三段,体会“我正忙着捉虫子呢”,结合“读读说说”,先读后说,让学生充分说,在读与说中感悟“……正……呢”的意思;朗读第四、五、六、七段,想一想: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可用“连忙”造句;朗读第八、九段,注意体会“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与“大雨下起来了”的不同。
3.学生自由读,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4.分角色朗读,一边读一边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特别注
意体会小白兔对要下雨了从充满疑问,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再到十分着急的心情。
5.背诵课文。
可先看图背诵,再独立背诵。
(三)实践活动
学做小小气象员:可分别通过观察燕子、小鱼和小蚂蚁来预报下雨;有条件的还可以观察能预报下雨的其他事物。
每次预报后做好记录,并评出最佳气象员。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课题,想问题
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要下雨了呢?
(二)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学生字,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勾画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运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的。
3.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4.教师全班抽查。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边听边看图,听完后可以说说图意。
2.分段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字义。
3.学生自由读,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4.分角色朗读。
5.背诵课文。
(五)读读说说
读:体会“……正……呢”的意思。
说: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
(六)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偏旁归类指导。
口字旁:吗、吧;双人旁:往、得、很;“虫”字与前面所学的“蜻蜓”中的虫字旁比较。
2.指导写字应与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联系起来。
3.指导写字时,注意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五、资料袋
1.动物知天气
(1)好天气的征兆
早晨麻雀啭鸣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好的日子,叫得特别厉害。
多日阴雨后,麻雀鸣叫,雨就要停了。
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以知道这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
早晨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天气晴朗的日子,早上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闪烁着,通常天气不会下雨。
(2)下雨的征兆
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熟知的有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下雨的前兆,准确度颇高。
另外还有几种:
蚂蚁过马路──在地上挖洞生活的蚂蚁,知道一下雨洞就会被淹,所以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
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松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这也是天将下雨的征兆。
此外还有蚊子成群成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等。
2.为什么燕子低飞要下雨
快下雨时,天气闷热,天空中的一些小飞虫翅膀沾上空气中的小水滴而飞得很低。
燕子为了捕食这些小飞虫,所以也就飞得很低。
另外,在快要下雨时,空气中的气流动荡不定,燕子受到气流的影响,总是上上下下、忽高忽低地飞着。
所以,人们看到燕子低飞,就知道快下雨了。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6要下雨了之教材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