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2024北京九年级一模历史汇编:三大改造

2020-2024北京九年级一模历史汇编:三大改造

2020-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2020北京丰台初三一模)“饭票”是由军队或单位后勤、学校食堂或餐厅等地发放,供人们领取食品的凭证。

下列饭票发行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是A.B.C.D.2.(2020北京西城初三一模)下图是一支中华高级绘图铅笔,由“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 于1957年9月制造。

这支铅笔见证的历史史实是A.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国民经济恢复3.(2020北京房山初三一模)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时间轴,该时间轴探究的主题是A.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B.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4.(2024北京通州初三一模)下图为一张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领息的凭证,这反映了当时()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二、综合题5.(2023北京朝阳初三一模)北京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材料一北京地区考古发现的青铜器(部分)父癸鼎克盉房山琉璃河燕国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等,还发现了青铜冶铸的手工作坊,有陶模、陶范和铜渣。

铜刀延庆地区出土的西周大铜釜以及里面的铜勺、铜刀等,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点。

同时出土的铜斧、锛、凿等工具则与中原地区风格相同。

燕国刀币北京地区有40余处出土过燕国刀币。

1957年朝阳区呼家楼出土了3800多枚金属铸币,其中燕国刀币占总数的71%,还有韩、赵、魏等中原地区的货币。

——整理自章永俊《北京古代手工业发展因素探析》(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代北京地区青铜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青铜冶铸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行会是封建社会城市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手工业组织形式。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中记载,唐玄宗统治前期幽州(北京地区)的行会共25个,其中纺织品行会13个,题记中出现34次,当时“范阳绫”“幽州绢”相当有名。

幞头行的题记7次,生铁行、炭行等1—5次不等。

2020年北京市西城初三一模测试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初三一模测试答案

九年级统一测试 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2页)北 京 市 西 城 区 九 年 级 统 一 测 试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5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B A B C B B C D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2个小题,共33分)说明:每空1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13.(1分)2H 2O ===== 2H 2 ↑ + O 2↑ 14.(2分)(1)糖类 (2)碳酸钠等15.(2分)(1)CH 4 + 2O 2 ==== CO 2 + 2H 2O (2)浓盐水16.(5分)(1)B(2)空气净化器的电机可加快抽入气体的循环流动速度或空气净化器中活性炭滤网和光触媒滤网均可除去甲醛。

(3)B (4)绿萝 (5)A17.(2分)(1)H 、C (2)CO + Cl 2===== COCl 218.(3分)(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2)复分解 (3)9519.(3分)(1)引流 (2)蒸发 (3)②①③20.(2分)(1)气球鼓起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1.(2分)A X g (31.6<X ≤63.9)B 左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移动;右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移动C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 、Cu 、Ag氧化钴光照 点燃活性炭22.(2分)MnO2(1)2H2O2===== 2H2O+ O2↑(2)发白光,放出热量,石灰水变浑浊23.(3分)(1)NaOH + HCl === NaCl+ H2O(2)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3)AC24.(6分)(1)氢氧化钙受热分解生成水,为铁和水蒸气反应提供反应物(2)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并且生成可燃性气体(3)1.5(4)铁粉在下层,铁粉为1.5 g,氢氧化钙为0.5 g(5)66 54 60(6)铁粉具有导热性,能够保证反应所需温度九年级统一测试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英国人李约瑟博士曾说:“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与这段话描述的史实相符的是()A.郑和船队七下西洋B.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C.戚继光在浙江沿海大战倭寇D.宋朝设市舶司,积极鼓励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可知,“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

A项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点睛】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宣告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事件是()A.“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上的支持者越来越多。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国的“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选项D符合题意;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选项A不符合题意;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在三国总理的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

2020-2024北京九年级一模历史汇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0-2024北京九年级一模历史汇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0-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2020北京西城初三一模)世界现代史某单元的课题如下图,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2.(2021北京大兴初三一模)如图图示可以说明,二战后A.美国经济发展放缓B.日本经济快速崛起C.社会主义阵营扩大D.西欧逐步走向联合3.(2022北京朝阳初三一模)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意图修补资本主义,通过调整政策,增强国家干预,缓和社会矛盾。

以下属于这种“修补”的是()①罗斯福新政的实施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①万隆会议召开①世界贸易组织建立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2023北京房山初三一模)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对社会保障制度形容为:“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来防止人跌入深渊。

”下面是对这种制度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提高工人阶级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C.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5.(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是()A.消除贫富差距B.美化政府形象C.增加财政开支D.缓和社会矛盾二、综合题6.(2021北京西城初三一模)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

材料一古代思想家关注社会民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战乱及土地兼并导致生活贫困: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统治者采取措施救助贫困: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是昔日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

1928年春,神山村在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今年是农历壬寅虎年,古人赋予虎勇猛刚强的含义,兵符也多铸成虎形。

下图分别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杜虎符”和秦朝的“阳陵虎符”,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②秦朝与秦国制度上有传承③秦朝开创了虎符制度④秦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为了总结经验,指导农业生产,编写了大量的农学类著作。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 《齐民要术》B. 《农书》C. 《农政全书》D. 《天工开物》4.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 辽宋夏金的并立B. 经济重心的南移C. 中央集权的加强D. 重文轻武的风气5.以下示意图呈现了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历史脉络。

其中①处应为()A. 设置西域都护B. 设北庭都护府C. 设立宣政院D. 设伊犁将军6.清政府在19世纪50~60年代受到太平天国的深重打击,又遭到英法联军等外国武装侵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朝统治者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开始了()A. 开眼看世界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实业救国7.下面是清至民国初期民间男性服饰变化的比较表。

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男性服饰变化的原因有()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晚清至民国初期项目款式长袍马褂长袍马褂、西装、西式鞋履面料棉布、土布、绸缎等洋纱,洋呢、洋绸、洋缎等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西方文化不断传入③近代中国政治变革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母亲》是作家丁玲写的一部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文中写到“母亲”在革命友人的帮助和鼓励下,忍痛放足,成为一名独立自强的新女性,“母亲”实现了从“臣民”到“国民”的转型。

西城区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西城区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选项人物言论事件A 秦始皇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 魏孝文帝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迁都洛阳C 唐太宗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开创三省六部制D 明太祖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建立内阁制度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1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

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A.冶铁业开始使用灌钢法B. 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D.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15. 传教士白晋说:“现今中国,人们把道德、哲学视为主要学问,却极端忽视了哲学以外的其他学问。

”“现今”指的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6.近代某政权编写了新版《三字经》,开篇为“皇上帝,造天地,造山海,万物备……”。

另外还有一些用白话写作的颂扬上帝和耶稣的赞美诗,并加有标点以便阅读。

这表明A.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B.民国初年新旧思想并存C.该政权力图向民众灌输基督教思想D.中国开始了“文学革命”17.右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

右侧挽联上书写:“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

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制定“实业计划”③进行国共合作④发动北伐战争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8.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

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①到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②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③农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的完成④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已有了较好的工业基础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②19.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2020-2022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秦统一中国

2020-2022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秦统一中国

2020-2022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2020·北京丰台·一模)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下图是出土于山东省的陶量,高9.4厘米,口径20.4厘米,容积2000毫升,外壁戳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诏书“……乃诏丞相状、缩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这件文物可印证秦始皇A.总揽大权B.统一度量衡C.统一货币D.统一文字2.(2020·北京西城·一模)与下图所示的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A.上承夏商,创立分封B.诸侯争霸,铁犁牛耕C.百家争鸣,诸国变法D.结束分裂,完成统一3.(2020·北京东城·一模)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命令称“制”或“诏”。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总揽军政C.皇位世袭D.皇帝独尊4.(2021·北京顺义·一模)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度C.科举制度D.行省制度5.(2021·北京海淀·一模)下图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秦铜权,刻有秦始皇的诏书铭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皆明壹之。

”据此能说明秦朝A.实行分封制B.统一全国衡器C.颁布推恩令D.尊崇儒家思想6.(2021·北京房山·一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A.“三家分晋”到“秦王扫六和”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7.(2021·北京大兴·一模)有学者评价某帝国的意义在于“因统一国家的建立而形成的国家构造基本形态,与这一时代造就的精神文化基本形态,一同跨越并规范了其后中国两千年的漫漫历史。

2020年北京西城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西城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西城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知道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彩陶,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彩陶,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故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半坡遗址。

故选:D。

2.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

该字属于()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解答】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

该字属于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故选:A。

3.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名称齐文化博物馆晋国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省份山东山西北京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到今天山东省的有齐国和鲁国,分封到今天山西省的主要是晋国,分封到今天北京的是燕国。

【解答】西周建立后,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当时分封到今天山东省的有齐国和鲁国,分封到今天山西省的主要是晋国,分封到今天北京的是燕国。

故这项制度是分封制。

故选:A。

4.如图《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A.铁犁牛耕的推广B.巩固统一的措施C.迅速灭亡的原因D.“推恩令”的实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建立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击匈奴;交通上统一车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5分)以下是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简表,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人类化石200余件,分属40多个个体5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动物化石100多种石器10多万件A.北京人遗址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B.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丰富C.北京人从事狩猎活动并开始饲养牲畜D.北京人过着定居生活2.(1.5分)传说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创造发明,如:炎帝种植五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黄帝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发明指南车等。

关于这些传说,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从炎黄传说中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信息②在今河南等地发掘出距今约五千年左右的水井遗存、骨笛等,能够了解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③因为《史记》中已有记载,所以这些传说都是真实的历史④炎黄传说仍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但一定程度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1.5分)如图是北京房山出土的青铜器“克盉”铭文拓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做匽(燕)的诸侯,管理当地各族。

克进驻匽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该铭文拓片可用于研究()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4.(1.5分)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

空白处应填入()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B.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C.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1.5分)与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A.上承夏商,创立分封B.诸侯争霸,铁犁牛耕C.百家争鸣,诸国变法D.结束分裂,完成统一6.(1.5分)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如图所示路线存在关联的历史事件是()①张骞通西域②玄奘西游③鉴真东渡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1.5分)如图是出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局部),图中所有人物的着装均是宽衣大袖,与其传统民族服饰截然不同。

这幅浮雕可用于研究()A.北魏时期的农业发展B.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C.鲜卑族的崛起与统一D.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并立8.(1.5分)某同学整理了两则读书摘要,依据摘要内容判断与它们相关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1.5分)某校历史小组将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板报展,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种植方面的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精巧的手工技艺B.繁荣的宋代经济C.发达的农业生产D.独特的活字印刷10.(1.5分)清朝前期,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如图清前期疆域示意图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文字是()A.珠江流域B.岭南地区C.南海诸岛D.云贵高原11.(1.5分)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郡县制;小篆;统一度量衡②军机处;《红楼梦》;商帮③赤壁之战;《兰亭集序》;江南地区开发④重文轻武;瓦子;经济重心南移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12.(1.5分)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1.5分)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

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列强的侵略B.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探索D.近代思想的启蒙14.(1.5分)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回忆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这段话是指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实现了国家独立D.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5.(1.5分)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16.(1.5分)连环画是一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

下列四部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17.(1.5分)如图邮票上的图案是南通博物苑,它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博物馆,由一位爱国实业家于1905年创办。

这位实业家是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进而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

他是()A.荣德生B.荣宗敬C.张謇D.卢作孚18.(1.5分)在“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中,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的工程项目是()A.川藏、新藏、青藏公路B.鹰厦、宝成铁路C.武汉长江大桥D.鞍山钢铁公司19.(1.5分)如图是一支中华高级绘图铅笔,由“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于1957年9月制造。

这支铅笔见证的历史史实是()A.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国民经济恢复20.(1.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当时对农村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土地私有制C.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1.(1.5分)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构建联合作战体系,并且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这一格局()A.首次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大幅度裁减员额,完成了军队的现代化目标C.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了革命性重塑D.放弃了我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22.(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以下外交活动及其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有()①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③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外交取得重大胜利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3.(1.5分)16世纪以来,非洲音乐逐渐进入美洲,并深刻地影响了美洲社会,到20世纪,带有非洲因素的流行音乐成为美洲主导的娱乐形式之一。

促使非洲音乐进入美洲的直接原因是()A.文化交流的发展B.哥伦布发现美洲C.非洲独立的影响D.奴隶贸易的发展24.(1.5分)如图油画描绘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1776年,《独立宣言》签署后的第五天,情绪激昂的人们聚集在曼哈顿一个公园里,推倒了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雕像。

这一事件表明()A.美国以此宣布国家独立B.美国反抗英国的决心C.美国庆祝独立战争胜利D.美英两国关系的断绝25.(1.5分)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说,“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

……售货员没有马克思,至今还得为其八小时工作制,为其自由的下午,也许也为其自由的礼拜天,为其在工作时间偶尔坐坐的权利而斗争……”。

“马克思的理论”形成的标志是()A.《资本论》的完成B.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巴黎公社的建立26.(1.5分)19世纪早期,伦敦除了赤贫阶层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买上好几套衣服,用价格低廉的机织棉布制成的轻薄内衣也得到了推广。

这一现象的主要得益于()A.工业革命的发展B.电气时代的到来C.棉布制品的进口D.世界市场的形成27.(1.5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这场独立运动开展的有利契机包括()①世界性贸易给拉美殖民地创造了财富②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拉美人民③工业革命壮大了拉美社会各界的力量④法国大革命打击和削弱了西班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8.(1.5分)对比两次世界大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非正义的战争②中国均为战胜国③英国、法国均在战争中被削弱④战后都重建了世界秩序⑤战争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9.(1.5分)世界现代史某单元的课题如图,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30.(1.5分)如表列举的是2001年以来中美GDP的对比情况,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中国美国GDP(万亿美元)占世界%GDP(万亿美元)占世界%201813.6115.8401%20.5423.9139% 201511.0214.6777%18.2224.2764% 2010 6.099.2158%14.9922.6976% 2005 2.29 4.8169%13.0427.4702% 2001 1.34 4.0107%10.5831.6861%①“入世”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红利②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③美国长期保持世界经济总量第一④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共45分)31.(10分)走进博物馆,看技术变革。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文物饱经历史沧桑,向后世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每一次的重要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飞跃。

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感叹其工艺的高超;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

(1)依据材料一,按出现时间先后将上述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排序:、、、。

(填序号即可)材料二:在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耕作工具江东犁的模型,了解到江东犁原理与曲辕犁一脉相承,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里的泥活字模型、指南针、火铳火箭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古代科技。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

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