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各个代表特点分析
教师招聘笔试中美史1-史前+先秦

1.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商代商代-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艺术价值最高
形制
凝重、直线、中轴对称
饕餮纹
流行纹饰
夔龙纹
《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皿方罍》 代表作品
《虎食人卣》《饕餮纹单柱爵》
先秦美术
青铜器-商代
《后母戊鼎》
商王祖甲
1.镇国之宝,已知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2.河南安阳出土。 3.重832.84千克。
( )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另一个需求的产生,这就是对“美”的 追求。
A.石器 B. 祭祀品
C.陶器
D.装饰品
中美史 - 史前美术目录
石墨装饰品 01
石器
02
陶器
1.陶器分类 2.成型方法 3.彩陶文化:仰韶、 马家窑
03
绘画 壁画、岩画、地画
04
玉器
1.最早遗址 2.良渚遗址、红山遗址
二、陶器 1.陶器分类
--山东龙山文化(山东章丘龙山镇)
薄蛋 胎壳 蛋黑 壳陶 黑高 陶炳 杯杯
二、陶器 5.装饰效果 (1)印纹陶--坯体装饰
早期陶器在烧成的陶器上还保留着编织物的痕迹, 如布纹、席纹和绳纹。
布纹装饰
小试牛刀
单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最早的印纹陶装饰纹样的是( )。
A.人面鱼纹
B.写实鱼纹
C.鹿纹
D.绳纹
二、陶器 5.装饰效果 (2)拟形陶
1.发现时间:1936年。 2.地理位置: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 3.地位:有“琮王”之称。
青色玉石, 祭天,无 需记忆
四、玉器
(二)红山遗址碧玉龙
1.发现时间: 1971年。 2.地理位置:赤峰市三星塔拉村 3.地位: “中华玉龙之乡”
美术教师资格考试中美史常考知识点分析

美术教师资格考试中美史常考知识点分析中国美术史常考知识点在纵向上来看,主要分布在魏晋南北朝至清代这个时间段内,这局部内容可作为主要备考点进行备考,而史前美术、秦汉美术以及近现代美术考试中不经常出现,在本文中不做赘述。
下边将从横向上对这个时间段内各个时期的知识点作具体的分析:中国美术史上的第一批画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诸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画家,绘画技法的纯熟、艺术创作的繁荣必定会推进绘画史论的快速开展,出现了绘画史上最早的理论专著,以谢赫的?画品?最为盛名,著作中的“六法论〞,在考试中是非常受到青睐的,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
隋唐时期,美术分类变得更加的齐全,主要表达在绘画、史论、书法篆刻、建筑、石窟、雕塑、工艺美术等。
绘画方面出现了阎立本、张萱等人物画家,把中国人物画推向一个顶峰,同时出现了王维、大小李将军等山水画家,由此中国山水画分为两种类别,花鸟画方面开始独立分科。
唐代工艺美术唐三彩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可作为主客观题同时备考。
五代时期画家辈出,人物画成就突出,山水画和花鸟画取得了重大开展。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经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作品以连环画的方式展开画面,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宾酬五个场面,用屏风床榻分隔,构图巧妙,人物刻画细腻传神。
山水画家荆、关、董、巨,常考董源。
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徐熙,风格迥异,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两宋时期绘画兴旺,职业画家活泼,宫廷绘画兴盛,士大夫绘画形成潮流。
人物、山水、花鸟全面繁荣。
反响城市经济的开展与城乡生活的风俗画开始盛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景式构图,采用散点透视,严谨精细的笔法,高度写实的技巧,展示了北宋都城汴梁时节的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杰作〞。
南宋时期,画家们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
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章法开创了空灵雅秀的南宋院体山水画风。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发展分析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发展分析篮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项目,既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又承载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
本文将对中美篮球文化进行比较,并分析中国篮球的发展现状。
一、中美篮球文化比较1.1 篮球历史与起源中美两国篮球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篮球起源于19世纪末的大学校园,由于其简单的规则和易于上手的特点,迅速在美国各个社区普及开来。
而中国篮球的发展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初,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
1.2 篮球文化特色中美篮球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美国篮球文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结合,注重个人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培养。
而中国篮球文化则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3 篮球比赛风格中美篮球比赛的风格也存在差异。
美国篮球注重快节奏、高强度的比赛风格,强调进攻和得分。
而中国篮球更注重防守和篮板球的争夺,注重整体的战术安排和团队配合。
1.4 篮球明星与文化影响力美国篮球文化以其众多的篮球明星而闻名于世,如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等。
这些篮球明星不仅在赛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代表和文化符号。
相比之下,中国篮球明星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随着中国篮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二、中国篮球发展分析2.1 篮球产业发展中国篮球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篮球装备创造、篮球培训机构、篮球赛事组织等相关产业逐渐兴起,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2.2 青少年篮球普及与培养中国篮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各类篮球训练营、学校篮球联赛等活动的开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参预篮球运动的机会。
此外,中国篮协也加大了对青少年篮球人材的培养力度,通过选拔和培训,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材。
2.3 国际赛事成绩与影响力中国篮球在国际赛事中的成绩逐渐提升,国家男子篮球队多次参加奥运会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美史 名词解释

中美史名词解释彩陶P7(中美史)彩陶是一种制陶的装饰艺术手法,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P7(讲义)彩陶,是指橙红色陶坯上,以矿物质颜料描绘,用赭石,氧化锰作呈色元素入窑烧制。
三星堆P25(中国美术史)P43(中国美术史教程)1986年夏季在四川广汉出土的商代祭祀遗址,里面出土了大量的大型青铜器,为古蜀国的遗物。
里面有大型立人像,大型人面像及人头像和跪坐人像。
《青铜立人像》高163.5厘米,下面76.8厘米高的方形台座,其头戴身台上,着有线刻花纹的长袍,赤足华冠,圈手,抱物举在胸前,面目端庄,神态肃穆,身份可能是古蜀某一代蜀王。
《大型青通告铜人面像》通高60厘米,宽达134厘米,面部转折棱角突出,两眼凸出眼眶外约30厘米,两长耳上扬,嘴巴阔大,风格粗狂,带有神秘色彩。
战国帛画P29(中国美术史)P50(中国美术史教程)帛画上端缝裹细竹篾,并系丝绳,其用途是葬仪中的旌幡(也称:铭旌)。
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人物龙凤图》质地为平文绢,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画法比较古朴,具有一定的装饰风格。
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人物御龙图》细绢地,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正中画一危冠长袍,蓄有胡须,神情潇洒,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型巨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龙尾企立一鹤,龙身下面画一鲤鱼,表示龙正在天河中进行,整体画面人物形象准确,神采生动,不仅追求形似,更注重内在精神气质,用笔劲挺优美流畅,随物象的形体,质地和运动而有粗细,刚柔的变化,已经注重线条的表现力,构图上也体现了一定的艺术造诣,设色用平涂法而略作渲染,造型和用笔技巧上已经脱离了稚拙期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美史

外国美术史第一章史前美术一、旧石器时代美术1、洞窟艺术:(1)法国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最精彩的是“公牛大厅”。
1)画家用粗壮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廊。
2)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
3)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879年,代表是“受伤的野牛”。
1)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粗细浓淡变化。
2)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
3)明暗起伏更为丰富,富有感情色彩。
2、小型雕塑艺术:代表是奥地利威伦道夫女性雕像,被称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出土的一系列女性圆雕和浮雕,夸张了女性的生理特征,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简述旧石器时代晚期美术的风格及主要作品: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
这里有几处洞窑,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
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写实而生动。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窑,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窑壁画。
】二、中石器时代1、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的岩画艺术,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东部地中海沿岸的拉文特地区。
1)表现人类狩猎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2)以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加以拉长和夸张动作,强调动势。
3)狩猎场面紧张活力。
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三、新石器时代1、建筑:英国南部的巨石阵,又称“斯通亨治”石环。
是新石器时代巨石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原始美术特征:1、重现实,表现题材多与战争和武力有关。
2、宏伟雄健的气质加活泼情调。
3、艺术处理随意而自由。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美术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之“美索不达米亚”。
一、苏美尔人美术1、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2、建筑:庙塔的成就最为杰出3、雕塑:大多与宗教有关。
《公牛竖琴》、《还愿雕像》【举例说苏美尔圆雕神像的造型特征苏美尔雕刻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身体造型程式化,倾向于圆锥体活圆简形,着重刻画头部和眼睛。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美史重要知识点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
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
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
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衣纹阴线。
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
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
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
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
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
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
中美史,各时代画家,流派,特点

壹.魏晋南北朝1、曹不兴:三国吴人,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落墨为蝇的传说)。
2、卫协:西晋画家,谢赫评价“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他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他对六朝中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
(以下为六朝三杰,顾、陆卫密体,张僧繇为疏体,唐代阎立本,吴道子深受他们影响。
)3、顾恺之:东晋绘画理论家。
以“画绝、才绝、痴绝”驰名于世,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认为“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同时也擅长以绘画艺术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他一反魏晋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
顾恺之所作人物画,善用淡漠晕染增强质感,运用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人物五官描绘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
并以人物丰面部复杂的表情,来隐现其内心丰富的情感。
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
其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传世模本有《洛神赋图》、《女史简图》、《列女仁智图》。
《画论》主要论点:传神论,强调以形写神。
迁想妙得:即他认为要“迁想”才有“妙得”,也就是说要不断的观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想象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
“写形”是手段,“传神”是目的,就是要是艺术达到神气活现的状态。
著作《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4、陆探微:南朝宋明帝时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
他运用草书的体式,形成气脉连绵不断地“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
他创造“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淡六朝文人形象的生动概括。
5、张僧繇:南朝萧梁画家,以绘饰佛寺笔画为主。
画风“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
“张家样”。
6、曹仲达: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能将佛像头、面、手、足、肩、背等人体比例画的与真人一样,被誉为“曹家样”。
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
他概括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中美史复习

隋唐五代美术其内在联系就是水墨山水画。
吴道子疏放的笔法,应用在山水树石上,也很有意义。
人们对于能逞才使气的自我表现,依然是情有独钟。
而“泼墨”这类形式,也确实能把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气功的功力通过水墨山水树石精彩的反应出来。
在这类人物中,最著名的有项容,王怡,张璪等人。
五代的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一文中把谢赫“六法”中的“骨法”从“用笔”一端发展为“笔”和“墨”。
最早《匡庐图》。
江南山水风格的代表人物是曾在南唐宫廷担任“北苑副使”的董源,又称董北苑。
代表作《潇湘图卷》。
南唐周文矩和顾闳中特别突出,周文矩擅长画肖像和仕女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辽金美术。
从唐末五代开始一直到南宋末,大足的北山和宝顶等处,出现了很多窟龛大足北山第125号龛数珠手观音,北宋。
大足宝顶山第18号摩崖养鸡女,南宋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现存的40尊罗汉坐像。
山西太原晋祠也属于民间信仰的产物,包括正殿(圣母殿)、献殿和两殿之间的“鱼昭飞梁。
正殿的塑像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特别的是仕女的造型优美多姿,楚楚动人。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西蜀黄筌的花鸟写生作品《写生珍禽图》。
南唐徐熙的“落墨“手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达到了和黄氏父子写生手法相同的艺术效果。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概括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特点。
宋神宗时期,崔白在神宗画院以多种才艺受到朝中士大夫们的称道。
崔白《双喜图》翰林图画院的总代表是徽宗赵佶。
赵佶《柳鸦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
赵佶的风格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水墨为主的作品,一是工笔赋色的作品。
徽宗画院的花鸟画高手对南渡后画院的重新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徽宗对花鸟集册很感兴趣。
张择端表现汴梁现实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南宋初的宫廷画院产生了一批历史人物画,反应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减笔”人物画山水画的黄金时代。
李成、范宽是北宋时期贡献最大的山水画家。
,范宽所处的时代比李成稍晚。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魏晋绘画理论有哪些?(1)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开始是指肖像而言,即图绘人物。
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后来传神一词被运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中,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
(2)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
(3)谢赫提出了绘画品评标准“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摹写。
11.魏晋绘画功能的变化?(1)魏晋以前绘画的功能以明劝诫,著升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性功能为主,艺术品畅神悦性的功能尚处于从属地位。
(2)魏晋时期艺术的自身功能被人们认识,其后文人画逐渐萌生,绘画的审美功能得到加强。
(3)绘画畅神悦性的审美功能,由从属于绘画的社会性功能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创造和绘画欣赏的主要功能目的。
87、卫协在绘画发展史上的意义?卫协是西晋时期具有最高水平的画家,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南齐谢赫在《画品录》中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即古代的画都很精略简率,到了卫协绘画开始精细,所以说卫协在绘画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影响92、顾恺之的绘画理论著作及主要观点?答: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理论家,其理论著作有《魏晋盛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三篇著作。
其中主要观点:(1)以形写神(2)悟对神通(3)迁想妙得。
都是针对人物画创作提出的,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282、简述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
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理论家,其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风格精细,笔迹周密,线条锦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将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境地。
把传神的得失作为绘画优劣的标准。
特别重视眼神的刻画,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借助人物细节传神用环境背景衬托表现人物性格,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巧妙处理人物情思,如《洛神赋图》106、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98、解析顾恺之《洛神赋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曹植的诗篇,创造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展开画卷,人物之间的情思依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出来;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可望不可及的惆怅情意,是“悟对通神”艺术主张的绘画表现。
275、解析“春蚕吐丝”含义。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
96、陆探微绘画特点是什么?南朝时期画家,善宗教画,肖像画,风俗画。
创秀骨清像的瘦削形象。
被谢赫称“一品”画家。
97、张僧繇的绘画特点是什么?萧梁时期,创佛教艺术的张家样,为吴道子出道前影响最大的画家。
(1)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画龙点睛传说出自他。
(2)能够在传统画法上吸收外来画法,如建康一乘寺的凹凸花(3)擅长提炼概括的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已应焉”93、《古画品录》及其意义?答:(1)《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和六法,即绘画的政治功能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2)把汉魏以来品评人物的风气应用于绘画评论,将曹不兴以来的二十七位画家分为六品,分别评述各家长短。
(3)《画品录》的六法和采用史实与理论相结合的体例,对古代美术史论著述有着巨大的影响。
94、谢赫在《画品》中提到的社会功能是什么?“绘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强调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
5、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论》中提出(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六法原先是绘画优劣的批评准则,后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
42、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276、解析“曹衣出水”含义。
北齐画家曹仲达,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既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98、唐代绘画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尉迟乙僧)2)山水画在严明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开始划分青绿与水墨、疏体与密体,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基。
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起之先河。
4)石窟、陵墓壁画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的羁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洋溢着时代精神。
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显示了唐代美学的深度。
99、唐代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是什么?时代背景:唐代历史是中国古代最灿烂的篇章。
在中外交流的影响下,唐代艺术成就辉煌。
艺术特点:1.书法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张旭,怀素等优秀书法家。
2.建筑方面气势宏大,代表成就有长安城。
3.工艺上创造驰誉世界的唐三彩4.陵墓雕刻,佛像雕塑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5绘画方面:人物画和道释壁画得意发扬,山水画在晋以后继续发展,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
100、唐代有哪些富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1)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这一时期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传统,还吸收了各民族和外来艺术的元素。
(2)盛唐:人物最光辉的时期,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3)晚唐:仕女画发展,周昉《簪花仕女图》。
101、李思训父子在山水画方面有何贡献(1)李思训继承并发扬了展子虔的画法(2)用笔工致严整,得色浓烈、沉稳(3)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性很强(4)确立了山水画“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风貌,被后人推为“北宗”或青山绿水画派之祖,代表作《江帆楼阁图》,是一幅以山水景物为主的历史故事画(5)李昭道的画“变父之势,秒又过之”,并首创海景山水,其作品《明皇幸蜀图》是一幅以山水景物为主的历史故事画。
102、分析阎立本的绘画的艺术特点阎立本是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1)他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2)阎立本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3)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形态刻画细致,其作品备受当世推崇,被世人列为“神品”(4)阎立本的不少创作活动与初唐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5)传为阎立本的作品保留到现在的《历代帝王图卷》,就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性格特点的重要作品。
103试介绍历代名画记一书的作者以及书中主要内容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古代绘画艺术史书全书十卷,可分为三部分:(1)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对绘画理论的阐述(2)有关鉴赏收藏方面的叙述(3)370余名画家传记,始自传说时代,终于唐代会昌元年,大体按时代先后排列。
10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所得,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
“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非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有好的作品产生。
105、唐代有哪些画马和画牛名家及代表作?曹霸《九马图》、陈闳、韩干是活跃于盛中唐之际以鞍马、人物见称的画家。
唯一可寻作品的只有韩干,作品有《牧马图》《照白夜图》。
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有韩滉等,他和他弟子戴嵩是两位著名画牛专家,韩滉流传至今的作品只有《五牛图》106、唐代金银器设计的艺术成就(1)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表现出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形式多样等特点。
(2)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加工技术亦即复杂精细巧妙。
在当时,就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
(3)唐代金银器吸收了外来的文化的因素,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63、唐代陵墓雕塑有哪些重要创造?举出重要作品分析其艺术成就.唐代陵墓雕塑十分发达,陕西历代帝王陵墓石刻有昭陵、乾陵、顺陵.“昭陵六骏”雄健豪迈,精美赋有装饰性.“三彩”艺术.(1)昭陵六骏石刻以统一战争为题材,手法简洁浑厚,造型栩栩如生,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2)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
107、结合历史发展概要叙述五代绘画发展的面貌.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自知其权势不保、用“及时行乐”来求精神的解脱.(1)绘画上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山水方面画家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2)花鸟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宗教画相应衰落.(3)人物画继承唐遗风,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能反映揭示社会本质.(4)院体画和风俗画出现.108、董源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的风格特色是什么?1.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山势平缓。
2.山间多画杂树,灌木丛生,山下平沙浅渚。
3.采用密密的线和点表现山的凹凸,并不突出山石的外轮廓线。
4.画风平淡天真,显示一种抒情性的优美。
4、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