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静电现象防止与应用练习(带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启东市高考物理总复习:静电现象防止与应用练习(1)

江苏省启东市高考物理总复习:静电现象防止与应用练习(1)

静电现象防止与应用 (1)1.以下关于静电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丝绸将得到电子带上负电B.接触带有精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时,最好先用手接触一下金属水管或其它接地金属C.在油罐车尾部装上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以便导走运输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D.摩擦起电不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因为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2.以下叙述的仪器、器材或者现象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原理的是()A.16岁天才科学达人卢驭龙在中国达人秀上用特斯拉线圈表演人工雷电,他身着金属网保护服B.遇到雷雨天,行进中的汽车要关闭所有车窗,就算车体遭到雷击,车内人员通常也不会受伤C.考场外头走廊上安装的考场无线信号屏蔽器D.电视闭路线芯外通常包有一层金属网和锡纸3.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其中是利用静电技术的是_________①静电除尘②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③静电复印④雷雨天不能在高大树木下避雨4.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 )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 B.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 D.静电复印5.地毯中夹入少量的金属纤维是为了()A.避免人走动时产生静电B.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C.增大地毯的强度和韧性D.对地毯起装饰作用6.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的原因()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7.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条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车面上的小天线C.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D.在地毯上夹杂0.05~0.07 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8.下列属于预防静电危害的做法是()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B.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C.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D.行驶中的油罐车尾带一条拖地的铁链9.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是()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避雷针B.小汽车上装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C.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D.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不会带来麻烦B.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C.静电应用的例子有: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分选等D.防止静电危害的最好办法是把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避免越积越多,如汽车后面拖一条铁链在地上参考答案:1.答案: D2.答案: C3.答案:①③解析:静电除尘和静电复印利用力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和雷雨天不能在高大树木下避雨是防止静电危害,所以选①③4.答案: D解析:A、B、C选项主要防止静电危害,D选项为应用静电原理.5.答案: B6.答案: D解析: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我们身边现象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即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7.答案: ACD解析:考点:*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分析:静电危害是由于相互间不断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不及时导走,会出现放电危害.解答:解:A、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油和罐之间不断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故A正确.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车面上的小天线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无线电信号.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印刷车间中,纸张间摩擦产生大量静电,所以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及时把静电导走,避免静电造成的危害.故C正确.D.不锈钢丝的作用是把鞋底与地毯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以免发生静电危害.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8.答案: ACD解析:考点:静电屏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在打雷时,由于静电感应再楼顶会积累大量的电荷,会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同样像运动的油罐车等物体由于不断的摩擦也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要及时的把产生的静电导走.解答:解:A、当打雷的时候,由于静电的感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积累了很多的静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所以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所以A正确.B.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这是对于静电的应用,所以B错误.C.由于车的运动,轮胎和地面之间会产生静电,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可以及时的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所以C正确.D.油罐车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里面的油再晃动,也会摩擦产生静电,后面拖一条的铁链就可以以及时的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所以D正确.故选ACD.点评:掌握住基本的知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9.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避雷针属于防止静电产生危害,A正确;小汽车上装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是为了接受电磁波信号,B错误;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属于静电现象应用,CD错误;考点:考查了静电现象应用与预防10.答案: A解析:、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有些方面静电也会产生危害,比如在高压设备、高大建筑物、油罐车等,故A错误;B.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故B 正确;C.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分选都是静电的应用,故C正确;D.汽车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高二物理讲义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含答案)

高二物理讲义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含答案)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的防止与利用【考点梳理】考点一:静电感应现象1.把导体放入电场,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而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在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现象,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原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各点的合电场等于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移动的状态.3.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4.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带电的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且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考点二:尖端放电与静电屏蔽技巧总结:对静电平衡的理解1.静电平衡的实质:金属导体放到场强为E的电场中,金属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导致导体一侧聚集负电荷,而另一侧聚集正电荷,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与原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导致合场强减小.当感应电荷继续增加,合场强逐渐减小,合场强为零时,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停止.2.对静电平衡的三点理解(1)静电平衡是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结果,达到静电平衡时,自由电荷不再发生定向移动.(2)金属导体建立静电平衡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3)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是指外电场E与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的合场强为零,E′=-E.3.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1)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的表面,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2)感应电荷分布于导体两端,电性相反,电量相等,远同近异.【题型归纳】题型一:静电的防止与利用1.(2020·武威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为某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图,根据此图请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集尘盘负极吸附大量粉尘的原因是粉尘带上了正电B.离子发生器的作用是在空气经过时使其中的粉尘带上负电C.若预过滤网破裂,不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果D.该除尘器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2.(2020·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高二月考)关于静电的利用和防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解析版)--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解析版)--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一、静电平衡1.静电平衡: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3.导体上电荷的分布:(1)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2)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二、尖端放电1.空气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尖端电荷密度很大,导体尖端周围的强电场使空气中残留的带电粒子发生剧烈运动,并与空气分子碰撞从而使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2.尖端放电: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由于被吸引,而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的现象.3.尖端放电的应用与防止:(1)应用: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2)防止: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尽量光滑会减少电能的损失.三、静电屏蔽1.静电屏蔽静电平衡时,空腔导体内表面没有电荷,导体壳内空腔里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外电场对壳(网)内的仪器不会产生影响,金属壳的这种作用叫作静电屏蔽.2.静电屏蔽的应用:电学仪器外面有金属壳、野外高压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四、静电吸附1.静电吸附: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向着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的现象.2.静电除尘:当空气中的尘埃带电时,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的过程.3.静电喷漆:接负高压的涂料雾化器喷出的油漆微粒带负电,在静电力作用下,这些微粒向着作为正极的工件运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4.静电复印:复印机应用了静电吸附的原理,复印机的有机光导体鼓表面涂覆有机光导体(OPC),无光照时,OPC是绝缘体,受光照时变成导体.一、单选题1.关于以下几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用头发屑可以模拟电场线,图中的电荷一定是带正电B .乙图,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看金属网,目的是为了增强话筒线的导电性能C .丙图,加油站给车加油前,触摸一下静电释放器,可将人体的静电释放到大地D .丁图,摇动起电机,烟雾缭绕的塑料瓶顿时清澈透明,其工作原理为尖端放电【答案】C【解析】A .点电荷的电场都是辐射状的,所以图甲模拟的可能是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也可能是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故A 错误;B .话筒线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包裹着导线是为了屏蔽外部干扰,实现高保真信号传输,故B 错误;C .在加油站给车加油前手要触摸一下静电释放器,是让静电通过静电释放器导走,以防止静电危害,防止在加油的时候有意外发生,故C 正确;D .图丙中摇动起电机,烟雾缭绕的塑料瓶顿时清澈透明,其工作原理为静电吸附,故D 错误。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练习题)(解析版)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练习题)(解析版)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9.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超高压带电作业中,电工所穿的高压工作服内有编织的铜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B.铜丝电阻小,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C.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衣服内场强为零D.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衣服内电势为零答案 C解析电工穿的衣服包含铜丝,能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使衣服内合场强为零,故C正确.2.每到夏季,我省各地纷纷进入雨季,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避防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的电器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及水龙头②不要接触天线、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带电设备③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均可正常使用④在旷野,应远离树木和电线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表面具有突出尖端的导体,在尖端处的电荷分布密度很大,使得其周围电场很强,就可能使其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发尖端放电.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的天线处有尖端,易引发尖端放电造成人体伤害,故不能使用.3.如图所示,一个方形的金属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盒左边附近,达到静电平衡后,盒上的感应电荷在盒子内部产生的电场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金属盒内部由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电场强度都为0,即金属盒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那点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电场线重合,但方向相反.4.一带有绝缘底座的空心金属球壳A带有4×10-8 C的正电荷,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 带有2×10-8C的负电荷,使B球与球壳A内壁接触,如图所示,则A、B带电荷量分别为( )A.Q A=+1×10-8 C,Q B=+1×10-8 C B.Q A=+2×10-8 C,Q B=0C.Q A=0,Q B=+2×10-8 C D.Q A=+4×10-8 C,Q B=-2×10-8 C 答案 B解析B与A接触后,负电荷全部分布在外表面,内壁电荷量为零,故B带电荷量为零,A带电荷量为正、负电荷中和后的电荷量,即Q=+2.0×10-8 C,故选B.A5.如图所示,将悬在绝缘细线上带正电的小球A 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壳B 内(与内壁不接触).外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对于最后的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的右端带正电,A 向左偏B .B 的右端带正电,A 向右偏C .B 的左端带正电,A 向右偏D .B 的左端带负电,A 不偏左也不偏右答案 D解析 导体空腔处于外电场中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导体球壳的左端将感应出负电荷,右端将感应出正电荷,而导体空腔内部完全不受外加电场的影响,故A 不会偏转,故A 、B 、C 错误,D 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为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放入腔内,静电平衡时,图中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E 的关系是A .ABC E E E >> B .A B C E E E => C .A B C E E E ==D .A B CE E E 〈〈答案:D【解析】当静电平衡时,空腔球形导体内壁感应出负电荷,外表面感应出正电荷,画出电场线的分布如图。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 静电的防止与应用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 静电的防止与应用

9.4 静电的防止与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静电平衡状态及特点。

2.知道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点。

3.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应用。

重点:静电平衡状态。

难点:电场中导体的特点。

知识点一、静电平衡状态1.静电感应现象:处于电场中的导体,由于电场力的作用,电荷出现重新分布的现象。

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上)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如上图所示,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受到导体周围电场的电场力作用后向左移动,在右侧出现多余正电荷,导体两侧正、负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与原电场反向的电场,因与原来的电场反向,叠加的结果是使原电场强度逐渐减弱,直至导体内部各点的合电场强度等于零为止,此时F=E内q=0,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我们就说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3.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

(4)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4.静电平衡实质(1)在达到静电平衡的过程中,外电场引起导体内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使导体两侧出现感应电荷,感应电荷的电场和外电场方向相反,使合场强减小,随着感应电荷的继续增加,合场强逐渐减小,直至合场强为零,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停止。

(2)静电平衡的条件:导体内部的合场强为零,即E合=0。

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两侧出现等量异种感应电荷,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形成与电场E0反向的电场E′,在导体内任一点E′=-E0,使得合电场强度E内=0。

【题1】如图所示,接地的金属板右侧有固定的点电荷+Q,a、b两点是金属板右侧表面上的两点,其中a到+Q的距离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板右侧表面带负电,左侧表面带正电B.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板右侧表面带负电,左侧表面不带电C.整个导体,包括表面上的a、b两点,是一个等势体,且电势等于零D.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且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答案】BCD【解析】金属板左侧接地,金属板与地球形成了一个导体,金属板相当于近端,而地球相当于远端,根据感应电荷“近异远同”的分布特点,A错,B对;由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可知,a、b两点电势相等,接地后电势等于零,C对;金属板是一个等势体,电场线垂直于金属板表面向左,所以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D对。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精选练习)(解析版)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精选练习)(解析版)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21·上海高三月考)如图,静电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

A接到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到高压电源的负极,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碰到烟气中的煤粉,使其带负电,并被吸附到A上。

由此可得,静电除尘是()A.对静电的利用。

离B越近,场强越大B.对静电的利用。

离B越近,场强越小C.对静电的防范。

离B越近,场强越大D.对静电的防范。

离B越近,场强越小【答案】A【解析】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除尘,所以属于对静电的利用。

因为B接负极,AB间形成电场,B为比较细的金属丝,所以靠近B处电场较强。

故选A。

2.(2021·北京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先用金属网把不带电的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正电金属球靠近金属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B.若将金属网接地,箔片会张开C.金属网罩罩上后,验电器的箔片张开的角度变小D.拿掉金属网,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答案】D【解析】A.用一个空腔导体把外电场遮住,使其内部不受影响,也不使电器设备对外界产生影响,故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金属球不带电,A错误;B.根据静电屏蔽可知,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金属球不带电,箔片不张开,B错误;C.静电屏蔽时,金属网罩内部电场强度为零,验电器的箔片不张开,C错误;D.拿掉金属网后,由于感应起电,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D正确。

故选D。

3.(2021·浙江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是用一种新颖的“静电"绝缘纤维布制成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

熔喷布经驻极工艺,表面带有电荷,它能阻隔几微米的病毒,这种静电的阻隔作用属于()A.静电感应B.摩擦起电C.静电吸附D.电磁感应【答案】C【解析】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无法通过,从而起到隔离病毒的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二上物理: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物理: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物理:9.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所示,A是带正电的球,B为不带电的导体,A、B均放在绝缘支架上,M、N是导体B中的两点,以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当导体B达到静电平衡后,说法正确的是()A.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为E M>E NB.M端感应出负电荷,N端感应出正电荷,所以M、N两点电势高低的关系为φN>φMC.若用导线将M、N两端连起来,将发生电荷中和现象D.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 M'>E N'2.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再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则()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带同种电荷D.A、B都不带电3.如图所示,用绝缘支柱固定的两不带电金属导体P和Q彼此接触,将一带正电的小球O移近导体P后,先把P、Q分开,再移走O,关于P、Q电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P带正电,Q带负电B.P带正电,Q带正电C.P带负电,Q带正电D.P带负电,Q带负电4.在一次科学晚会上,一位老师表演了一个“魔术”:如图所示,一个没有底的空塑料瓶中固定着一根钢锯条和一块易拉罐(金属)片,把它们分别跟静电起电机的两极相连。

在塑料瓶里放一盘点燃的蚊香,很快就看见整个透明塑料瓶里烟雾缭绕。

当把起电机一摇,顿时塑料瓶清澈透明,停止摇动,又是烟雾缭绕。

起电机摇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锯条附近电场强度大B.金属片附近电场强度大C.锯条和金属片之间为匀强电场D.锯条和金属片之间电场强度处处为零5.如图所示,在带电体C的右侧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A、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A.A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B.A上的感应电荷是创生出来的C.A、B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D.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A、B均不带电6.如图所示,放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罩B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如把一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金属罩B,则()A.金属罩B内的场强不为零B.在B的右侧内表面带正电荷C.若将B接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张开D.B和C电势处处相等7.如图所示的高压输电线路,在铁塔的顶端还有两条导线(图中箭头所指),它们与大地相连,这两条导线的主第1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

静电感应与静电的防止-----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

静电感应与静电的防止-----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

静电感应与静电的防止-----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一、单选题1.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A.向外界散热B.做为油罐车的标志C.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D.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由静电造成危害2.如图所示,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Q放在本身不带电的枕型导体AB靠近A端一侧,由于静电感应枕型导体的A,B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端接一下地,导体将带正电荷B.A端接一下地,导体将带负电荷C.枕型导体的A端电势低,B端电势高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为零3.静电除尘原理中是应用了静电的什么性质()A.同号电荷相斥B.异号电荷相吸C.静电吸引轻小物体D.将静电荷导走4.下列实例中,哪项不是为防范静电现象导致事故而采取的措施()A.高楼上避雷针B.油罐车车下拖一条跟地面接触的铁链C.利用静电给火箭发动机点火D.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5.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B.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为零C.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场强为零D.铜丝电阻小,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进行对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进行研究,发现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各同学的理由正确的是()A.甲认为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B.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C.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D.丁认为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8.如题图所示,金属球A的半径为R,球外一个点电荷带电量为q,到球心的距离为L,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C.+ 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B.避雷针是利用了最上面部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小,附近场强很弱,才会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C.欧姆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10.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置在原来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附近,由于静电感应,枕形导体的a、b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则()A.枕形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B.仅闭合S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C.仅闭合S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D.仅闭合S2,有正电荷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11.下列不属于预防静电危害的做法是()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B.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C.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D.行驶中的油罐车尾带一条拖地的铁链12.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只有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B.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只有B下部的金属箔张开C.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再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 下部的金属箔都还是张开的D.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再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二、多选题13.如图所示,真空中将一不带电的绝缘枕形导体P放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枕形导体P的a、b两端分别带上了感应负电荷与等量的感应正电荷,另外导体内部还有c、d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导体上a、b两端的电势高低关系可能是B.导体上a、b两端的电势高低关系一定是C.导体内部c、d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D.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c、d两点产生的场强大小关系是14.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应接在高压交流电源上B.管A和金属丝B应接在高压直流电源上C.距B越近电场越强D.距B越远电场越强15.关于静电的利用和防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电复印是防范静电的B.为了防止静电积聚,飞机起落架的轮胎必须用绝缘橡胶制成C.油罐车行驶途中车尾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可以避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D.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16.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B.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中性物体得到多余电子就一定带负电,失去电子就一定带正电C.摩擦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同种电荷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出现,当一种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同时消失17.关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电势处处为零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C.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带电量的代数和一定为0D.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18.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表面绝缘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C.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D.C,B两点的电势始终相同19.关于静电现象的防止与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应禁止梳头或穿脱衣服B.高压输电线上方的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可以把高压输电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C.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其内部形成的电场强度为零D.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尖端放电,中和大气中的电荷,降低云层与大地的电势差20.如图,四组静电实验中,能使左边的验电器的金箔张开的是()A. B. C. D.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分析】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避免由静电造成危害,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关于静电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丝绸将得到电子带上负电B.接触带有精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时,最好先用手接触一下金属水管或其它接地金属C.在油罐车尾部装上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以便导走运输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
D.摩擦起电不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因为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2.以下叙述的仪器、器材或者现象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原理的是()A.16岁天才科学达人卢驭龙在中国达人秀上用特斯拉线圈表演人工雷电,他身着金属网保护服B.遇到雷雨天,行进中的汽车要关闭所有车窗,就算车体遭到雷击,车内人员通常也不会受伤C.考场外头走廊上安装的考场无线信号屏蔽器D.电视闭路线芯外通常包有一层金属网和锡纸
3.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其中是利用静电技术的是_________
①静电除尘②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③静电复印④雷雨天不能在高大树木下避雨
4.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 )
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B.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
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D.静电复印
5.地毯中夹入少量的金属纤维是为了()A.避免人走动时产生静电B.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C.增大地毯的强度和韧性D.对地毯起装饰作用
6.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的原因()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
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7.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条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车面上的小天线C.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D.在地毯上夹杂0.05~0.07 mm 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8.下列属于预防静电危害的做法是()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B.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C.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 D.行驶中的油罐车尾带一条拖地的铁链9.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是()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避雷针B.小汽车上装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C.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D.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不会带来麻烦B.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C.静电应用的例子有: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分选等D.防止静电危害的最好办法是把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避免越积越多,如汽车后面拖一条铁链在地上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①③
解析:静电除尘和静电复印利用力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和雷雨天不能在高大树木下避雨是防止静电危害,所以选①③
4.答案:D
解析:A、B、C选项主要防止静电危害,D选项为应用静电原理.5.答案:B
6.答案:D
解析: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我们身边现象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即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7.答案:ACD
解析:考点: *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分析:静电危害是由于相互间不断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不及时导走,会出现放电危害.
解答:解:A、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油和罐之间不断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
电危害.故A正确.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车面上的小天线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无线电信号.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印刷车间中,纸张间摩擦产生大量静电,所以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及时把静电导走,避免静电造成的危害.故C正确.D.不锈钢丝的作用是把鞋底与地毯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以免发生静电危害.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
8.答案:ACD
解析:考点:静电屏蔽.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在打雷时,由于静电感应再楼顶会积累大量的电荷,会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同样像运动的油罐车等物体由于不断的摩擦也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要及时的把产生的静电导走.
解答:解:A、当打雷的时候,由于静电的感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积累了很多的静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所以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所以A正确.B.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这是对于静电的应用,所以B错误.C.由于车的运动,轮胎和地面之间会产生静电,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可以及时的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所以C正确.D.油罐车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里面的油再晃动,也会
摩擦产生静电,后面拖一条的铁链就可以以及时的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所以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掌握住基本的知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能够用所学的
知识来解释.
9.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避雷针属于防止静电产生危害,A正确;小汽车上装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是为了接受电磁波信号,B错误;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属于静电现象应用,CD错误;
考点:考查了静电现象应用与预防
10.答案:A
解析:、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有些方面静电也会产生危害,比如在高压设备、高大建筑物、油罐车等,故A错误;B.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故B正确;C.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
静电植绒、静电分选都是静电的应用,故C正确;D.汽车通过后
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