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文格式、范例

合集下载

古代悼词范文

古代悼词范文

古代悼词范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歇,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册者,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祭文的书写格式(范本)

祭文的书写格式(范本)

祭文的书写格式‎祭文的书写格式‎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

‎这种文体的出现,‎最早追溯到汉代。

‎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时,往往‎要诵读哀策一即早‎斯的祭文。

到了唐‎宋,祭文开始兴盛‎并广泛发展开来,‎种类也不断增多,‎还出现了不少写此‎类文章的大家,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

以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

祭文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少,下‎面仅介绍它的书写‎格式及示例。

祭文‎的书写格式:‎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

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

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

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示例:祭‎祖父文维:‎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日:祖‎父去世,年仅七旬‎。

奔波劳碌,终生‎耕耘。

风雨无阻。

‎不避艰辛。

勤俭持‎家,生活平稳。

教‎育吾辈,克己恭人‎。

对待敌友,爱憎‎分明。

维护集体,‎不讲私情。

祖父之‎德,足启后人。

老‎当益壮,宜寿长春‎。

无奈不测,急病‎缠身。

一卧不起,‎迅速辞尘。

呜呼祖‎父,百喊不闻。

肝‎肠断绝,血泪沾巾‎。

哀号祭奠,悲痛‎难陈。

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尚飨!(阳晴‎)本文摘自《新编‎实用文体大全》(‎气象出版社)‎‎。

文言祭悼词范文(通用17篇)

文言祭悼词范文(通用17篇)

文言祭悼词范文(通用17篇)文言祭悼词范文篇1明诚如唔:冷月冥冥,庭落寂寂。

孤枕难眠,辗反侧。

建炎至今,十有一年也矣。

卿作黄土,魂游阴曹,洒脱一去,仙凡两隔,只留余孤苦寥落,形影相吊。

明诚,明诚,于心何忍也!自卿谢世,沧海桑田。

钦宗驾崩,高宗即位。

女真蛮人,不安塞北,意图中原,问鼎九州。

靖康之耻至今,变本加厉,贪心不足。

数十万铁骑,浩浩汤汤,扫我大宋北疆。

可怜陛下,不怜余等百姓困顿,器国以贼,妄戮忠良,荃不察余等百姓流连失所,辗漂泊,身似浮萍而居无定所。

每每有闻前线溃走,朝中大臣,或议和,或请和,无一人敢进。

奸相当道,朝无青天,竟至十二金令以“莫须有”戕武穆于风波亭,举国凡闻此,无不涕泣不能自己。

余亦怆然,常叹余为何身为女儿不得驰骋沙场,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以保大宋万古河山!蓬莱路远,幽冥日近。

卿画中朱颜依旧,余已两鬓斑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风烛残年。

守着窗儿,忆往昔同君共良辰;流年偷换,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

他日相逢,卿还识故人否?昨夜雨骤风疏,浓睡不消残酒卷帘出阁,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卿尚记溪亭日暮否?薄雾浓云,瑞脑金兽,余与卿饮酒作诗,唱词赋曲,别有一般风韵。

嬉闹之余,舟入藕花深处,欲还不得,欲罢不能。

终于,余与卿奋而作,始出荷塘,不奈惊起一滩鸥鹭,何其逍遥,何其堪慨怀哉!念如今,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恐这双溪舴艋舟,怎载得动着许多愁……夫君尚记《金石录》否?余与卿同好金石古器,整理展玩,深夜不辍。

为全《金石录》,余奔走致力,廿金以得《牡丹图》,其余字画古籍无数。

尝做《金石录序》,并《金石录后序》,以忆旧情,怎奈手迹犹在,琴存瑟亡。

嵇康身死,广陵千古成绝唱;钟期仙逝,瑶琴弦断羡范张。

拟建旧盟,又恐人间天上前程俱忘,音讯渺茫。

唯是,老景颓唐。

书仍书,物仍物,景非景,人非人。

归来堂犹在,对坐之位,空无一人。

尚思旧时与卿翻书赌茶为戏,或射,或覆,中者先行。

余屡胜,卿佯怒,嬉笑打闹,倾茶溅杯,皆不得,余与卿携笑,目冉冉动,神仙眷侣,好不快活!回首往昔,音容笑貌,点点滴滴,犹如昨日。

【实用模板】祭祀文书格式范文

【实用模板】祭祀文书格式范文

祭祀文书格式范文1️⃣ 祭祀文书概述祭祀文书,作为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文献类型,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神灵的敬仰与祈求。

它不仅是一种仪式性的文字表达,更是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祭祀文书通常包括祭文、祝词、祈愿等多种形式,其格式严谨、内容庄重,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及文化特色。

2️⃣ 祭祀文书格式范文范文一:祭祖祭文维公元XXXX年XX月XX日,裔孙XXX等,谨以清酌庶羞之仪,致祭于先祖XXX之灵前曰:自先祖创业垂统,以至我辈,历时数百载,子孙繁衍,家道昌盛。

然饮水思源,不忘根本,今特备祭礼,以表追思。

先祖之德,高山仰止;先祖之功,垂范后世。

吾辈当承先祖之志,继往开来,光大门楣。

愿先祖在天之灵,佑我族人,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子孙满堂,幸福安康。

尚飨!范文二:祈雨祝词维时干旱已久,田畴龟裂,百姓焦灼。

今我辈谨集于神社之前,以虔诚之心,祈雨于上天曰:伏惟上天,好生之德,广被万物。

今我境遭遇大旱,百姓生计维艰,望上天垂怜,赐我甘霖,以解民困。

我等愿诚心悔过,敬天爱人,勤耕力作,不负上天之厚爱。

愿上天听我等之祈愿,速降甘霖,滋润万物,使我境重现生机。

谨祈!3️⃣ 撰写祭祀文书的要点一、明确祭祀对象与目的在撰写祭祀文书前,需明确祭祀的对象(如先祖、神灵)及祭祀的目的(如祈福、祈雨、祭祖等),这是撰写祭祀文书的基础。

二、遵循传统格式与规范祭祀文书有其特定的格式与规范,如开头需注明时间、地点、祭祀者身份,正文部分需表达敬意、陈述愿望,结尾则需表达祈愿或感谢之情。

遵循这些格式与规范,可使祭祀文书更加庄重、规范。

三、注重语言表达与情感投入祭祀文书的语言需庄重、典雅,同时需注重情感的投入。

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可增强祭祀文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使祭祀活动更加庄重、神圣。

四、体现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在撰写祭祀文书时,需注重体现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

既要尊重传统,保留祭祀文书的庄重与神圣,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融入新的思想与观念,使祭祀文书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具时代感。

文言文祭文范文

文言文祭文范文

文言文祭文范文
维。

某年某月某日,吾之友人某某某,君竟溘然长逝,吾闻此噩,肝肠寸断,涕泗横流,特作文以祭君。

君者,非凡之人也。

忆往昔,君与吾初逢,君之貌,清朗而俊逸,双眸炯炯,恰似星耀于空。

君性豪爽,每遇乐事,必放声大笑,声震屋瓦,君之笑也,仿若春风拂过,能驱人心之阴霾,令众皆欣悦。

君嗜酒,常呼吾同饮。

于那小小酒肆之中,君手持酒盏,高谈阔论,谈古之英雄,论今之世事。

君言及得意处,酒洒于襟而不自知,吾在侧,亦为君之豪情所染,与之共醉。

彼时之乐,宛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然今君已去,再无同饮之人,此痛何极!
君亦诙谐,善讲笑话。

一日,君对吾言:“吾见一人,其行如鸭,左右摇摆,真乃奇景。

”言毕,君便学那人行状,学得惟妙惟肖,吾笑得肚疼,几欲岔气。

君之幽默,如那山间清泉,潺潺而流,润人心田,今君不在,谁复能令吾如此开怀?
君生平最重情义,友有难,君必倾尽全力相助。

吾曾遇困厄,心忧如焚,君知之,乃拍着胸脯对吾言:“莫怕,有吾在。

”君四处奔走,不辞辛劳,终使吾脱困境。

君之恩情,吾终生难忘,本欲日后厚报,孰料君竟早逝,此恩未报,徒留吾满心悔恨。

君今逝矣,如那璀璨之星陨落。

君之家人悲恸,友朋哀伤。

吾于君墓前,摆君最爱之酒食,君在地下,可能闻得酒香?君可知吾心中思念?君此去,路途迢迢,愿君一路走好,若有来世,吾与君仍为好友,再把酒言欢,再共享那往昔之乐。

呜呼哀哉!尚飨!。

古代祭文格式范例[5篇材料]

古代祭文格式范例[5篇材料]

古代祭文格式范例[5篇材料]第一篇:古代祭文格式范例古代祭文格式,范例古代的祭文相对于现在的祭文格式要求比较固定,严谨。

其用词、文风都具有韵味和深情在文章里突显,比较简短,但是深刻。

在下面介绍下古代祭文的格式:(1)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用“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别无意义,但也有很多祭文,开头不用“维”,用“是日也”或“刻下”把年月日都省去了。

(2)“维”字后即写祭奠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

(3)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言语必须精练,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

一般祭文,切记文字过长,拖泥带水。

(4)一般祭文,须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变韵——押两个以上,祭文押韵,一则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二则韵脚的声音可以烘托气愤,帮助感情表达;三则祭文多用响度低之韵,适于表达悲哀忧伤之情。

(结尾),祭文用“尚飨”结尾。

“尚”是希望之意,“飨”是设牲醴以品尝之意。

古代祭文范例在通用的格式上,因逝者和写者的身份关系不同,祭文格式也会有部分的差异,下面列举些各个情况的祭文范例。

通用男祭文维公元×年岁次××某月某日,某某等谨以刚鬣牲醴之仪致祭于×公××先生之灵前曰:嗟呼,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良之秉彝兮,独厚我公。

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

优游自适兮,突尔潜踪。

怅望不见兮,杳杳音容。

只鸡斗酒兮,仪愧不丰。

冀公陟降兮,鉴我微衷!伏维尚飨!女通用祭文维公元×年,岁次××,某某等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母太夫人之灵位前曰:嗟乎!夫人之德,钟郝流芳。

夫人之誉,彤菅休杨。

早为人妇,相夫有光。

及为人母,教子有方。

待人以慈,内外皆康。

持家以俭,巨细咸藏。

岂期大数,遽梦黄梁。

幽冥永隔,实为可伤。

忝叨眷属,闻讣彷徨。

爰具牲醴,奠祭于堂。

仰祈灵贶,是格是尝。

伏维尚飨!长辈男祭文维公元×年岁次×××月×日某等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公××行×老大人之灵席前曰:呜呼,观造物之生人兮,赋七尺之昂藏,数修短其有定兮,虽百年如梦黄梁。

古祭文范文最新word版

古祭文范文最新word版

古祭文范文古祭文范文篇一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矧(shěn)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文言祭悼词范文

文言祭悼词范文

文言祭悼词文言祭悼词范文对于悼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那么要怎样写一份文言祭悼词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言祭悼词范文,欢迎阅读!文言祭悼词范文一维子虚之年,乌有之月,无何之日,待考之时,流寓客子谨以湘江之清波,洞庭之落木,岳麓之孤云,君山之泪竹,更兼纸钱香烛,白酒清茶,自奠于灵前,涕泣而曰:呜呼!客子!!君之生也,岁次乙卯,月次己卯,日柱丙辰,时在壬辰。

四柱六爻,文昌未遇,驿马先行,故以客名,其流寓可知耳。

前生今生,谁非过客?居者行者,亦是一家。

而君三十年来,飘荡无依,托钵沿门。

款段之马,下泽之车,可有入君梦境者?坠水飞鸢,绕枝乌鹊,念此不觉大恸。

呜呼!!客子,厄君如此,时耶命耶?君好纵横,心慕张苏,欲四方结客,以谋不世之功,而时人白眼置君耳。

故君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块垒积辟,无端歌哭。

不平之气,鸣于文字,不羁之行,耽于酒色,纵性使情,逞才斗气,故长遭不测之祸,甚者父不以为子,弟不以为兄,交游不以为友,而君以所谋者大,故蹈此不顾耳。

呜呼客子!!此又为君大恸者也。

君曾避世出家,田衣破衲,难驯龙腥之骨,残卷青灯,偶有凤兮之歌。

君曾有言,佛即世人,当无所住而生其心,戒律种种,反至身心不密。

由此观之,君之形骸放浪有据耳,悲夫!或为心种菩提,身泄尘埃之谓也?人生之苦,原不在生,老,病,死,亦不在爱别离,怨憎会,只在求不得。

故有生杀可以不计,遑论荣辱得失者。

呜呼客子,君为其徒欤?呜呼客子!魂兮归来!哀哉尚飨!文言祭悼词范文二维丙申年、辛卯月、甲寅日,微风轻拂,值木旺于春,草木殷盛,黄花遍野,余父携兄等吾曹,谨备香烛酒水及鱼肉,于清明之前,祭先祖于青山,以告祖母之英灵,行有所感,作文以记之。

呜呼吾祖,乱世而生,初有军阀害国,后逢日寇乱华,辗转飘依,生之艰危,不可言也。

虽育数子,然因乱世之故,仅留吾父,父生之后,寻丧其夫,继明年,背患疮痈,如食碗之巨,吾尝捶其背,犹见其痕,方知是时痛之甚也,外人皆不足与语,悲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祭文格式
古代的祭文相对现在的祭文格式要求比较固定,严谨。

其用词、文风都具有韵味和深情在文章里突显,比较简短,但是深入。

在下面介绍下古代祭文的格式:
(1)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用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别无意义,但也有很多祭文,开头不用维,用是日也或刻下把年月日都省往了。

(2)维字后即写祭奠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

(3)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言语必须精练,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痛沉痛之情。

一般祭文,切记文字太长,拖泥带水。

(4)一般祭文,须压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变韵押两个以上,祭文压韵,一则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二则韵脚的声音可以烘托生气,帮助感情表达;三则祭文多用响度低之韵,适于表达悲痛哀伤之情。

(结尾),祭文用尚飨结尾。

尚是希看之意,飨是设牲醴以品味之意。

古代祭文范例
在通用的格式上,因逝者和写者的身份关系不同,祭文格式也会有部份的差异,下面罗列些各个情况的祭文范例。

通用男祭文
维公元×年岁次××某月某日,某某等谨以刚鬣牲醴之仪致祭于
×公××先生之灵前曰:
嗟呼,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良之秉彝兮,独厚我公。

雍容足式兮,德看何崇。

优游自适兮,突尔潜踪。

怅看不见兮,杳杳音容。

只鸡斗酒兮,仪愧不丰。

冀公陟降兮,鉴我微衷!伏维尚飨!
女通用祭文
维公元×年,岁次××,某某等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
×××母太夫人之灵位前曰:
嗟乎!夫人之德,钟郝流芳。

夫人之誉,彤菅休杨。

早为人妇,相夫有光。

及为人母,教子有方。

待人以慈,内外皆康。

持家以俭,巨细咸躲。

岂期大数,遽梦黄梁。

幽冥永隔,实为可伤。

忝叨眷属,闻讣旁皇。

爰具牲醴,奠祭于堂。

仰祈灵贶,是格是尝。

伏维尚飨!
尊长男祭文
维公元×年岁次×××月×日某等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
×公××行×老大人之灵席前曰:
呜呼,观造物之生人兮,赋七尺之昂躲,数修短其有定兮,虽百年如梦黄梁。

惟典型之尚在兮,流千载之芳香。

俄骑箕而仙逝兮,共怅少微之掩芒。

灵引忝叨于末谊兮,能不恻然而悲伤。

惟我老大人年高而德昭兮,有令名更有令看。

自少多才而多艺兮,由资禀之纯良。

幸得天之独厚兮,优游自适而健康。

养性情于恬淡兮,看破世态之炎凉。

敦孝友而重信义兮,知持身之有方。

睦宗族而邻里兮,播德泽于故乡。

杖履逍远兮,丰年月之舒长。

义方传家兮,卜厥后之克昌。

进奉美味承欢无间兮,庆逢吉而永获康强。

晨昏定省有子修职兮,宜椿伶之日增无疆,胡天不仁兮,老成云亡。

山颓木坏兮,郗觑旁皇。

瞻灵帏而兴嗟兮,思道範之难忘。

德徽终古其不朽兮,九泉含笑而犹有余光。

悲风急兮惨夕阳,冷露团兮逼秋霜,看玉京兮苍茫,寄楚些兮短章,献一卮万椒浆,愿降灵兮来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