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8大家的“朋友”教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大家的“朋友”》,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公共资源属于大家,需要共同保护和爱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资源,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公共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当使用公共资源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公共资源属于大家,需要共同保护和爱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公共资源,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公共资源属于大家,需要共同保护和爱护。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资源,提高学生的公共行为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公共资源的保护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公共资源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活动准备:公共资源保护活动所需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公共资源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公共资源的使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资源属于大家,需要共同保护和爱护。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资源?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4.巩固(5分钟)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公共资源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8 大家的“朋友” 教案

8 大家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懂得破环公共设施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危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破坏公共设施会受到法律制裁。
3.能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宣传保护公共设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知道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破坏公共设施是违法的。
2.树立法律意识,知道国家为了保护公共设施制订了相关法律,懂得爱护和保护公共设施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3.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些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生:想。
猜一猜:这些新朋友就藏在下面的谜语中,请你猜猜它是谁?(出示课件)1.公园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
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藏。
猜猜它是谁?板书:垃圾桶2.高个子,路边站,不怕风吹和雨打,夜夜照亮到天明。
猜猜它是谁?板书:路灯3.一个哥哥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
目光一变下命令,如果乱闯出危险。
猜猜它是谁?板书:红绿灯它们都是我们大家的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家的“朋友”,板书课题。
活动二: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小叮当在旅途中还会遇上哪些不便,请学生补充故事并为“朋友”们写一封感谢信。
教师总结: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公共设施,它们每天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尽的便利。
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很糟糕。
我们应该用心保护好它们,不让它们受到委屈。
活动三:倾听“朋友”的委屈反馈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讨论这些公共设施被破坏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会带来什么危害呢?如果有些设施遭到了损坏,你是否能体会它们的委屈呢?教师总结: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最终会影响到的,会是我们自己,这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便,甚至会使人丧失性命。
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不仅会造成公共财产的损失和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给人们的性命造成威胁。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优质课教学设计

8大家的“朋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知道如何去爱护公共设施。
2.情感与态度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3.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4.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展示和故事讲述,认识到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感受公共设施的“委屈”,倾听公共设施的“心声”等活动,体会到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爱护。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 , 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2.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来源*:# 中教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受损坏的情况, 并记录到调查表中。
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出示课件 :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 -- 些特殊的朋友 ,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学生回答 : 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 : 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第 1 页共 4 页设置的设施 , 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5.学生回答。
预设 : 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来源 #~: %zzs@t e^p.co m]二、感受“朋友”的作用[www^.#z &zstep *.c@om1.出示图片。
图 1, 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图2, 垃圾桶 : “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 , 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 , 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 ”图3.路灯 : “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预设 : 小区健身器材 : 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 , 增强我们的体魄....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本节课是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八课,主题为“大家的‘朋友’”。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发掘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促进孩子们之间平等友好的交往。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该课程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朋友”的概念,探究朋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等道德理念;2.掌握基本的口头交流技巧,培养采集资料、表达意见、互相合作等能力;3.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能力目标1.发掘孩子的特长,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3.让孩子们明白,朋友间需互相信任、尊重、关爱,以及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心意识;2.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善于分享;3.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控制情绪。
二、教学过程1.课前导学1.听一首有关朋友的歌曲,引发孩子对朋友的好感和需求。
2.教师观察学生日常生活,准备一些学生交往的场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自己想做或不想做的事,激发自我意识和讨论的热情。
3.老师展示学生提前准备好的自己朋友的相片或画像,并让学生猜测答案。
2.学习过程1.教师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朋友的理解,为下面小组活动做铺垫。
2.将学生分成2~3个小组,让小组员互相介绍自己。
3.让小组成员选择代表小组发布一张展示自己特长的海报,如自己会做家务、自己会画画、自己会跳舞等。
4.让学生分别进行“竞争”和“合作”两种模式的活动:竞争模式:小组员自己拿出一张白纸,课堂内有点心和小奖品,限定时间内谁画出最优美的小狗、谁吃最多小点心,谁将赢得小奖品。
合作模式: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锦旗杆、色带、五彩纸片和装饰贴纸等材料,让小组成员组成一支团队,共同制作自己的队旗,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整个班级展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八课《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八课《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大家的朋友》以生动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友谊观和人际交往能力,但仍然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来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互动和参与来学习,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友谊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培养友谊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欣赏和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将这种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2.实例分析: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如何欣赏和尊重他人。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4.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和理解如何欣赏和尊重他人。
六. 教学准备1.故事材料:准备生动有趣的故事,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例材料:准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以便引起他们的共鸣。
3.讨论题目:准备相关讨论题目,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故事内容可以是关于一个小朋友如何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欣赏和尊重他人的。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从这些实例中学习到欣赏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行为。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 大家的“朋友” 教案3篇

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1)一、教材分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待我们的“朋友”。
本课时重点学习第一个话题,本话题以拟人手法,采用公共设施自述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它们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并以知识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
教材通过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公共设施,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展开想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并不常关注公共设施,对爱护公共设施的基本意识还是有的,但是重视程度不够。
使用公共设施时,既不了解公共设施的来源,又忽视公共设施的作用,爱惜程度也不够。
三、教学目标1.认识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属于大家。
2.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知道公共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设计新型公共设施。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
2.体会没有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不方便。
五、教学准备1.制作PPT课件2.学生提前调查社会上哪些设施是公共设施。
六、教学过程8.大家的“朋友”一、故事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大家看他们是谁?(幻灯2)(长椅和垃圾桶)对!一天,天蒙蒙亮,街心花园里的长椅和垃圾桶在聊天,大家想知道它们聊什么吗?好,我们一起听一听:2.播放ppt和录音故事垃圾桶:木椅,你天天被那么多人坐,累吗?(幻灯3)木椅:有点儿累,可是当我看到走在公园里的人想坐下休息时,我就又会张开双臂,让他们坐下来歇一歇,我觉得自己能帮助到他们,心里很开心!倒是你,每天要装那么多垃圾,烦吗?垃圾桶:一点儿也不烦!当有人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他说:快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幻灯4)木椅:对,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人。
3.同学们,听了木椅和垃圾桶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木椅和垃圾桶每天为大家服务,他们特别辛苦。
8.大家的“朋友”-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8.大家的“朋友”-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朋友”,以及朋友的定义和特征。
2.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和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3.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通过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培养发现身边美好事物、善于赞美他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什么是“朋友”,以及朋友的特征。
2.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信任和互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保持对“朋友”概念的适当认知,并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准备:1.《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材。
2.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引入1.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上有几个孩子在玩耍,问学生这是什么情景。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让大家都愉快地玩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2.整合知识1.引导学生一起回忆课堂中学到的“朋友”的定义和特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结。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一个好朋友,以及如何找到好朋友。
3.引导学生体验分享与合作的过程,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和互助。
3.梳理思路1.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学会赞美他人,通过课程演练,让学生体验赞美他人的快乐。
2.联系课程中的实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赞美他人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抓住身边好朋友的优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
4.独立思考1.让学生在本次课堂结束之前,思考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更好的朋友,促进自己与身边人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与同学、家长和老师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教师通过课堂互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效果,对于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朋友,能够正确辨别朋友和非朋友;2.能够理解和运用“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和同伴相处时能够积极尊重,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和帮助;3.能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陌生人的伤害;4.能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尊重家长意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二、教学重点1.朋友和非朋友的区别;2.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基于信任、尊重、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关系;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陌生人可能存在的危险,防范意识提高。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来达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内化;2.角色扮演法:通过教师角色演示、学生模仿,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3.经验教学法:学生向家长调查朋友关系,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通过分享经验来提高对朋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与学生交流已经有哪些朋友,有哪些非朋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朋友和非朋友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讨论朋友提供帮助时的情景及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的情感和价值。
2. 呈现环节1.分发故事字卡,在故事字卡展示栏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故事。
其中包括学生发表自己和朋友之间的经历与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2.讲述一个故事:A同学在学校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对方关心他,并表示愿意帮助他。
A同学该怎么做?3. 学习环节1.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的识别身边的“朋友”,如何提高防范意识;2.学生采访亲友谈自己和父母之间朋友关系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4. 实践环节1.对于情境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可将聚类分组,分散在教室里面,每组分别设计不同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汇总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和收获;2.模仿书信的写法模式,构思内容为自己和面临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并得到朋友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社会小调查:请你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看看它们又没有受到损坏。把受到损害的公共设施拍下照片,分享给我们看看吧!
8、小活动:如果有些设施遭到了损坏,你能体会它们的委屈吗?请你根据以下提示演一演,感受一下“朋友”们的委屈吧!
(1)你是在黑夜中为人们照明的路灯。一天,一群年轻人聚在你的脚下打闹,突然,他们开始用石子砸你,把你的灯泡砸得破碎。你会感觉……
5、我来替你说:你能倾听到这些“朋友”的心声吗?如果让你代表它们说说心里话,你想代表哪个“朋友”?该怎么说呢?
6、我的金点子: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有哪些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金点子呢?
7、小贴士:课本第56页。
8、小小反省会:你是否损坏过公共设施?请在心中默默地反思一下,并进行自我评价。想一想,是因为自己不会使用造成的损坏,还是因为自己不够爱护而损坏的。说一说,自己今后应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重点
能够通过切实的行动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
正确认识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危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小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公共设施“朋友们”都十分地重要,你能写一些感谢的话给它们吗?
2、过渡并导入:这些“朋友”如此重要。可是,有的人却不善待它们。你听,它们在委屈地哭泣……
2、提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你知道是什么吗?
思考。
猜谜语导入。
讲授新课
【公共设施的作用】
1、知识窗:什么是公共设施。
2、过渡语:这些公共设施就像是我们的“朋友”,它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你了解它们吗?
3、七嘴八舌说一说: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哪些?
4、思维导图归纳公共设施有哪些。
5、过渡语:这些公共设施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1)我是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2)我是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3)我是广播小喇叭。居住在这条村子里的老人们喜欢听我讲卫生保健知识;青年人喜欢听我讲科技致富的方法;孩子们喜欢听我讲童话故事。我给大家带来了知识与快乐!
10、知识窗:课本第55页。
【如何爱护公共设施】
3、小探究:我们应该怎么爱护我们的“朋友”们呢?我们听听它们怎么说,再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吧!
4、朋友们的心声:
(1)我喜欢人们平时把我擦得干干净净。我最不喜欢有人在我“脸”上乱刻乱画,在我“身”上乱蹦乱跳。
(2)我最怕小朋友们调皮时,用弹弓或小石头来砸我!
10、总结:假如没有公共设施。
11、小提示:公共设施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假如没有公共设施,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十分不便,甚至寸步难行。所以,我们要珍惜公共设施,爱护公共设施。
【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
1、师:为了让公共设施更大程度发挥它们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我们来举办一个“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设计的作品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
(2)你是设置在小区里的消防栓。小区里一直很安全,没有发生或任何火灾的意外,于是人们就觉得你一点儿也不重要。小朋友们还拿出了里面的灭火器喷着玩。你会感觉……
9、过渡语: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不仅会造成公共财产的损失和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给人们的性命造成威胁。这种行为,还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Fra bibliotek们的作用。难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
(1)有门有窗不是房,脚儿圆圆走四方,在人送客不疲倦,他的工作特别忙。
(2)谁都知他最热心,不欺老少不嫌贫,不怕风雨和雨打,夜夜照亮到天明。
(3)绿衣汉,街头站,光吃纸,不吃饭。
2、展示设计方案。
讨论。
表演。
思考、讨论。
设计、展示、介绍。
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
认识公共设施的作用。
认识公共设施的作用,突破重点。
深入认识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总结提升
板书
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思考。
活动导入。
讲授新课
【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
1、“朋友”的哭泣:
(1)我是公共汽车站牌。有人把各类小广告贴在我身上,非常难看,还影响我为乘车人指路。
(2)我是公园里的长椅。有人坐在我上面左右摇晃,甚至站在上面又蹦又跳。我的骨头已经断了几根,没人再愿意亲近我了!
2、小讨论:这些公共设施被破坏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1、认识我们的“朋友”
2、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
8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
课题
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增强社会公德。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切实的行动爱护公共设施。
3、知识目标:了解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危害,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3、阅读角:(课本第54页)
(1)阅读故事。
(2)展示触目惊心的数字。
(3)思考:看完这个故事和这些数据以后,你的心情如何?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4、总结: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最终会影响到的,只会是我们自己,这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便,甚至会使人丧失性命。
5、过渡语:但是,现实生活中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却很常见……
(4)我是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6、小活动:你还了解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呢?请你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公共设施,说一说或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公共设施的作用。
7、播放视频《我是公共设施》
8、提问:如果没有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履行遭遇吧!
9、小讨论: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把故事接着讲下去吧!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课题
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认识公共设施的作用,能够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3、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