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绿带试卷(含答案),欢迎收藏学习
六西格玛绿带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西格玛绿带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六西格玛绿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六西格玛管理中的σ是一个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在数理统计中表示“标准差”,是用来表征任意一组数据或过程输出结果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是一种评估产品和生产过程特性值波动大小的参数;σ水平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质量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对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种度量。
6σ水平意味着每100万次出错机会中不超过3.4个缺陷。
2、六西格玛管理DMAIC方法论每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中文的意思是D:定义或界定,M:测量,A:分析,I:改进和C:控制。
3、σ值(即标准差)越大,表明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性值波动越大,对应的σ水平越低。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就是要减小σ值,减小波动,提高σ水平。
4、六西格玛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顾客为中心,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聚焦于过程改进,有预见的积极管理,无边界合作,追求完美、容忍失败。
5、六西格玛管理的目标是又“精”又“准”,所谓“精”就是波动小,所谓“准”就是接近目标。
6、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作用主要有四方面:问题解决和成本降低、文化变革、战略实施、员工发展。
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质量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质量低或差。
8、六西格玛管理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顾客满意的管理方法。
9、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加速期、成长期、成熟期。
二、问答题1、用排列图法确定关键输出变量的原则和目的是什么答:排列图是建立在帕累托(Pareto)原则之上的,即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
排列图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缺陷类型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顾客的影响,以便找出最重要的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设置优先权并定义问题/机会;确定关键输出变量。
2、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⑴、区别。
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保持已有的质量水平,即质量维持;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TUV莱茵-六西格玛绿带培训前测试卷

TUV莱茵-六西格玛绿带培训前测试卷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六西格玛最早由哪家企业提出?() [单选题] *A. 通用电气B. 摩托罗拉(正确答案)C. 联合信号D. 丰田2.以下那句话不对?() [单选题] *A.PDCA循环是Plan 计划,DO 实施, Check 检查,Action 改善B.新QC 7大工具中的矩阵图法是用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的。
C.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越好,企业的质量成本必然越高(正确答案)D.质量成本包含内部失效成本,外部失效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3.请求出98,99,100,101,102这5个数的标准差为多少?() [单选题] * A.4B.3C.2D.1.5811(正确答案)4.六西格玛水平相当于:() [单选题] *A.66810ppmB.6210ppmC.233ppmD. 3.4ppm(正确答案)5.以下哪个不属于六西格玛中的带级?() [单选题] *A. 红带(正确答案)B. 黄带C. 黑带D. 绿带6.运用六西格玛方法实施改进项目时,下述展开步骤的顺序应当是()。
①制定改进方案; ②从众多影响因子中筛选关键因子;③识别出可能的影响因子;④界定项目范围;⑤制定控制计划。
[单选题] *A. ①②③④⑤B. ④③②①⑤(正确答案)C. ④③①②⑤D. ④①③⑤②7. 六西格玛倡导者(Champion)的主要职责不包括哪一项?() [单选题] *A 立项审批B 在六西格玛统计工具方面辅导黑带绿带项目(正确答案)C 定期评审项目D 提供绿带黑带所需的资源8. 如果客户的规格限已经确定,Sigma(标准差)与Sigma Level(西格玛水平)之间的关系是:() [单选题] *A. Sigma值越大时,Sigma Level将会越高,缺陷越少。
B. Sigma值越大时,Sigma Level将会越低,缺陷越少。
C. Sigma值越大时,Sigma Level将会越高,缺陷越高。
六西格玛绿带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绿带考试试题 B 17. 对连续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进行判定要看的参数包括 : GageR&R和可区分数。
18.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是重复性再现性偏倚线性稳定性。
姓名:单位:得分:19. 数据类型分为连续型、可数型、可区分型三种类型。
一、填空题: ( 每题 1 分,10 题,共 10 分) 20. 正态分布特征包括:1) 无论分布多分散,其总几率为 1 。
2) 其取值相对于平均值对称,3) 对其1.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进行正态概率检验时,P值小于 0.05 ,表明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
理方法。
21. 箱线图框内中线表示中位数,框的上边线表示第 75 个百分位点,框的下边线表示第 25 个百2.6σ在统计上表示一个流程或产品在一百万次使用机会中只出现3.4 个缺陷。
分位点,上尾的上端是上观测值,下尾的下端是下观测值, 箱子中的数据占总数据的50% 。
箱3.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线图数据要求大于9 个。
4.西格玛水平 (Z 值)为零时对应的流程/ 产品的DPMO是500000 22. 可区分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三种方法重复性=判断正确的的次数/ 总数再现性=操作员之间判断5.六西格玛管理的改进流程 DMAIC分别是定义、测量、分析、改善、控制。
一致的次数/ 零件总数有效性=判断正确的次数/ 总数。
6.6σ的核心概念有客户、流程、现有能力、应有能力、缺点、变异。
23. 对于连续型数据,比较_目标均值采用单样本t 检验,比较 _两个均值 _ 采用双样本t 检验,比较 _两个以上7.一个过程由三个工作步骤构成(如图所示),每个步骤相互独立,每个步骤的一次合格率 FTY 分别是:FTY1= 均值_采用方差分析,比较_多个方差_采用变方检验。
99% ;FTY2 = 97%;FTY3 = 96%。
六西格玛绿带试题及答案

六西格玛绿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六西格玛绿带是指具备的是哪种能力?A. 流程管理能力B. 领导能力C. 创新能力D. 沟通能力答案:A. 流程管理能力2.DMC是六西格玛中的一种方法,其含义是:A.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B. 设计、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C. 查找、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 分析、测量、控制、改进和定义答案:A.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3.六西格玛绿带的核心原则是:A. 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决策B. 风险管理C. 团队合作D. 持续改进答案:D. 持续改进4.六西格玛绿带的核心工具是:A. 相似比较B. 甘特图C. 根本原因分析D. 价值流图答案:C. 根本原因分析5.下面哪一个不是PDCA周期的阶段:A. 规划B. 执行C. 测量D. 验证答案:D. 验证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六西格玛绿带的含义和作用。
答:六西格玛绿带是指具备流程管理能力的员工或团队成员。
其作用是通过分析和改进流程,提高质量、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绿带能够运用六西格玛方法论和工具,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问题,建立和优化业务流程,并持续改进组织绩效。
2.请列举六西格玛的五个阶段,并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六西格玛的五个阶段是: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MC)。
–定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问题范围、目标和关键业务流程,并确定客户需求和期望。
–测量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量化过程绩效,并识别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确定改善的方向和策略。
–改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实施改进措施,通过验证实际效果来提高流程绩效。
–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改进措施的可持续性,并建立监控机制以及持续改进的文化。
3.请简要解释六西格玛绿带的核心原则。
答:六西格玛绿带的核心原则是持续改进。
六西格玛绿带强调通过持续的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和流程改进,不断提高组织和业务流程的绩效。
六西格玛绿带试题及答案

六西格玛绿带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绿带考试试题B姓名:单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 1.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
2.6σ在统计上表示一个流程或产品在一百万次使用机会中只出现3.4个缺陷。
3.4. 5.6. 7.8. 9. 10.11.12.13.14.15. 16.表示测量系统完全不可用,数据不能用来分析。
17.对连续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进行判定要看的参数包括:GageR&R 和可区分数。
18. 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是重复性再现性偏倚线性稳定性。
19. 数据类型分为连续型、可数型、可区分型三种类型。
20.正态分布特征包括:1)无论分布多分散,其总几率为1。
2)其取值相对于平均值对称,3)对其进行正态概率检验时,P 值小于0.05,表明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
21.箱线图框内中线表示中位数,框的上边线表示第75个百分位点,框的下边线表示第25个百分位点,上尾的上端是上观测值,下尾的下端是下观测值,箱子中的数据占总数据的50%。
箱线图数据要求大于9个。
22.可区分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三种方法重复性=判断正确的的次数/总数再现性=操作员之间判断一致的次数/零件总数有效性=判断正确的次数/总数。
23.对于连续型数据,比较_目标均值采用单样本t 检验,比较_两个均值_采用双样本t 检验,比较_两个以上均值_采用方差分析,比较_多个方差_采用变方检验。
24. 当Y 为离散数据,X 为连续型数据,统计分析用二进制Logistic 回归方法。
25. 回归分析结果中,S 表示误差的标准差A:企业雇佣了太多的检验人员,对经营来说是不经济的。
B: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C: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由操作人员自己来保证质量,而不是靠检验员保证。
D:人工检验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依靠检验是不能保证质量的。
六西格玛绿带培训考试A卷

六西格玛绿带培训考试A卷1. 在安装座椅头枕面套的过程中,面套有时会在接缝处撕裂。
项目团队预备用DOE 的试验方法对其迚行分析改善。
假设下列衡量方式都可以实现的情冴下,在确定输出变量Y时,你觉得应该优先使用下列哪种衡量方式( ) [单选题] *A.面套是否开裂,记彔开裂比率B.面套开裂的数量C.面套开裂的长度D.面套接缝处的拉力(线孔张力)(正确答案)2. 以下可使用C图的是( )。
[单选题] *A.每周发货外箱标签上的打印缺陷数B.每月全部销售合同的修改次数C.月生产中脱离觃格的零件数D.每100件集烟罩压印数(正确答案)3. 为了防止试验因子以外的未知影响因素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项目小组在设计试验运行方案时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单选题] *A.重复试验B.随机化(正确答案)C.增加中心点D.区组化4. 某流程类项目,通过分析和改迚,找出了影响Y的关键因子并实施了改迚对策,通过验证后发现措施有效,达成了项目目标,进入到控制阶殌后的主要工作应该是( ) [单选题] *A.控制X,控制YB.监控X,控制YC.控制X,监控Y(正确答案)D. 整理PPT并汇报项目工作5. 为了达到甚至赸过图书馆静音标准,设计中心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油烟机风机系统,开展过程中围绕的输出变量——风机系统工作噪音(单位:分贝)应属亍() [单选题] *A.望小型(正确答案)B.望大型C.望目型D.丌能判断6. 经过数据分析,影响PCB缺陷的因子有: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焊接深度、焊剂形态、焊剂比重、传送速度、传送角度。
为了迚一步找出关键因子,可优先选用的工具是() [单选题] *A.部分因子设计(正确答案)B.T检验C.全因子设计D.响应曲面设计7. 某个2K 全因子试验运行次数为36 次,因子的水平数均为2,每个组合下仿行数为2,中心点试验次数为4,据此可知此次2K 全因子试验所研究的因子数是() [单选题] *A.3B.4(正确答案)C.5D.68. 某解决消毒柜装配缝隙问题的项目团队正在想办法改进已验证的原因“操作人员用丌同的组装顺序组装产品对产品缝隙有影响”,你认为以下改迚措施是有用且明确的是:()。
3.六西格玛绿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六西格玛绿带知识考试试题(A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26分):1.六西格玛改进的五个阶段D、M、A、I、C中的D表示。
a.Do 实施b.Design 设计c.Define 界定d.Defect 缺陷2.在最初的团队会议上,团队应该:a.建立基本的规则和讨论成员的责任b.在项目的目标、范围、计划和时间表上达成一致意见c.确定可行的会议时间和地点d.以上都对3.某零件有2个关键特性,经检验在500个产品中有25个产品出现了50个缺陷,其中,有20个产品经返修消除了缺陷,则该生产过程的RTY是:a.90% b.95%c.99% d.97.5%4.在统计学中,σ主要描述一正态概率分布的。
a.平均值b.离散程度c.分布情况5.通常我们所说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对应3.4ppm缺陷率是考虑了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对目标值偏移。
a.没有b.有-1.5σc.有+1.5σd.有1.5σ6.一个稳定的过程,标准差为100。
这个过程中n=25的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是a.100 b.4c.20 d.以上都不对7.测量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意思:a.相同b.相反c.分别代表一致性和正确性d.分别代表精确性和可追溯性8.对同一工序的四台设备进行过程能力研究,得到如下数据:()X过程波动(6σ)设备号均值#1 1.495 0.004″#2 1.502 0.006″#3 1.500 0.012″#4 1.498 0.012″假定规格要求是1.500±0.01″且可得到稳定的平均值,那么最好的设备是:a.设备# 1 b.设备# 2c.设备# 3 d.设备# 49.正态均值的90%的置信区间是从13.8067至18.1933。
这个意思是:a.均值落在13.8067至18.1933范围内的概率是90%b.总体中所有值的90%落在13.8067至18.1933c.总体中所有样本值的90%落在13.867至13.1933d.置信区间变差均值的概率为90%10.在六西格玛改进DMAIC过程中,确定当前水平(基线)是阶段的活动要点。
3.六西格玛绿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六西格玛绿带知识考试试题(A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26分):1.六西格玛改进的五个阶段D、M、A、I、C中的D表示。
a.Do 实施b.Design 设计c.Define 界定d.Defect 缺陷2.在最初的团队会议上,团队应该:a.建立基本的规则和讨论成员的责任b.在项目的目标、范围、计划和时间表上达成一致意见c.确定可行的会议时间和地点d.以上都对3.某零件有2个关键特性,经检验在500个产品中有25个产品出现了50个缺陷,其中,有20个产品经返修消除了缺陷,则该生产过程的RTY是:a.90% b.95%c.99% d.97.5%4.在统计学中,σ主要描述一正态概率分布的。
a.平均值b.离散程度c.分布情况5.通常我们所说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对应3.4ppm缺陷率是考虑了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对目标值偏移。
a.没有b.有-1.5σc.有+1.5σd.有1.5σ6.一个稳定的过程,标准差为100。
这个过程中n=25的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是a.100 b.4c.20 d.以上都不对7.测量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意思:a.相同b.相反c.分别代表一致性和正确性d.分别代表精确性和可追溯性8.对同一工序的四台设备进行过程能力研究,得到如下数据:()X过程波动(6σ)设备号均值#1 1.495 0.004″#2 1.502 0.006″#3 1.500 0.012″#4 1.498 0.012″假定规格要求是1.500±0.01″且可得到稳定的平均值,那么最好的设备是:a.设备# 1 b.设备# 2c.设备# 3 d.设备# 49.正态均值的90%的置信区间是从13.8067至18.1933。
这个意思是:a.均值落在13.8067至18.1933范围内的概率是90%b.总体中所有值的90%落在13.8067至18.1933c.总体中所有样本值的90%落在13.867至13.1933d.置信区间变差均值的概率为90%10.在六西格玛改进DMAIC过程中,确定当前水平(基线)是阶段的活动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西格玛绿带试卷(含答案),欢迎收藏学习一. 单选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是最佳的,选对得分,每题2分)1. 有关田口的质量损失函数和六西格玛减少波动的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对于同一产品质量特性,只有超出规格范围外的波动才会导致质量损失B.对于同一产品质量特性,减少波动同时可以减少质量损失C.对于同一产品质量特性,只要在规格范围内,减少波动与减少质量损失没有关系D.对于同一产品质量特性,减少波动可能会增加质量损失2. 下面关于六西格玛改进DMAIC流程和六西格玛设计DFS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DMAIC是对已有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的方法B.DFSS是对新产品研发流程进行设计的方法C.DFSS不需要测量,而DMAIC中测量是一个重要阶段D.当对已有过程的测量和分析显示需要重新设计流程时,可转为应用DFSS3. 暴露问题是改善癿起点,下列过程输出中最容易暴露问题癿是( C )。
A.一次合格率 B.最终合格率 C.累计直通率 D.报废率4. 平衡计分卡(BSC)是一种战略执行和绩效管理工具,包括四个维度指标:财务、顾客和市场、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
关于这四个维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DA. 顾客和市场是内部过程的领先性指标B. 内部过程是学习与成长的领先性指标C. 四个维度中最为领先的指标是财务,因为企业的根本价值在于盈利D. 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目标管理相比,更强调平衡长期和短期目标,平衡各相关方利益5. 在对箱线图(Box-Plot)进行分析中,已知最小值=-3;Q1=1;Q3=4;最大值=9;则正确的说法是:DA.上须触线终点为:8.5;下须触线终点为:-3.5B.上须触线终点为:7;下须触线终点为:-3C.上须触线终点为:7;下须触线终点为:-3.5D.上须触线终点为:8.5;下须触线终点为:-36. 磁路胶合件的生产由多个工序组成,某企业统计发现某条产线的磁路胶合件DPU=0.6,已经确定该产品的缺陷机会数为60,那么该线的DPMO是多少?AA.10000B.36C.100000000D.2007. 某生产线有 2 道工序,如下图所示,每道工序后有检验工序(用菱形表示),两道工序本身的初检合格率分别为 90%和92%,A 和 B 为返修工序,根据历史数据,进入两道返修的产品有50%能够修好,50%需要报废,假设检验能够检出所有不合格产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整个生产线的直通率为 91.2%B. 整个生产线的直通率为 87.4%C.整个生产线的直通率为 82.8%D.整个生产线的直通率为 93.7%8.以下对精益和六西格玛描述正确的是:BA. 精益的核心是提高效率B. 六西格玛的核心是减小过程波动C. 两者领域不同,所以精益不能六西格玛结合使用D. 精益大于六西格玛9.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需要紧跟客户的需求,某手机企业在改进手机设计时对顾客进行调查,得到大量的需求信息,他们准备使用KANO模型对顾客需求进行分类,下面哪个需求可以看成是魅力需求特性? AA. 采用FaceID(智能面部识别)进行快速安全地解锁或支付B. 系统稳定流畅运行,在运行中很少出现死机或蓝屏现象C. 清晰地随时随地进行视频或语音通话D. 电池的工作时间10. 某企业拟购买一部关键设备,现有两个供应商(甲、乙)均可提供相同型号的设备,为了检验设备的质量,质量工程师对甲、乙两台设备进行了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甲设备:Cp =1.8,Cpk =1.3;乙设备:Cp =1.31,Cp =1.3;假定甲乙设备价格相同,其他安装和服务也基本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判定:AA. 甲设备比乙设备要好一些,因为甲设备的Cp 更高一些B. 甲设备和乙设备一样,因为甲设备和乙设备的 Cpk 相同C. 乙设备比甲设备要好一些,因为乙设备的 Cp 与Cpk 接近,表明目标中心与分布中心基本重合D. 以上结论都不对11. 某工厂在自动化设备生产检测过程中采用在线测试,其测试仪器是数字式自动化测量系统,其测量过程基本上不需要人员进行干预而能自动进行测试并记录结果,但仪器在测试前每次都要对初始状态进行重新设定,那么,如果以为绿带人员要对此测量过程进行分析,此过程的再现性误差是指:DA. 被测对象不变,测量人员不变,各次独立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B. 同一测量人员,对各个被测对象各测一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C. 在此过程中不存在再现性误差,只有重复性误差D. 被测对象不变,在不同初始状态的设定下,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12. 在某MSA 分析中发现其P/T比为40%,不满足MSA 要求,黑带考虑利用重复测量降低MSA 误差,以继续使用原测量系统。
请问,要将P/T 比降低到20%,最少要取重复测量多少次的均值作为测量值才能达到目的:BA. 16 次B. 4 次C. 8 次D. 9 次13.针对产品音圈的进出口线的位置的过程能力进行研究,共收集了8天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如下图所示,针对改图的说法错误的是:CA.在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前需要对数据的正态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B.该进出线位置的过程能力水平较低,达不到要求C.该过程的整体波动和组内波动差异不大,能力提升重点在于减少组间的波动D.该过程组内和子组间的波动差异性较大,组内差异远大于组间差异14. 关于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 在5%的显著水平下,当P=0.2时,说明H0肯定是正确真实的B. 原假设与备选假设肯定是互补的假设C. 当法庭审判结果是嫌疑人无罪释放时,其含义是不能拒绝原假设,嫌疑人也有可能不清白D. 不管是单边还是双边的假设检验,原假设中一般必须包含等号15. 绿带工程师想知道自动焊接操作的平均时间是否显著地不同于设定的目标值30秒,于是他收集了部分焊接时间的数据,在已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况下,最合适的检验方法是:BA.单样本单边z检验B.单样本双边t检验C.单样本单边t检验D.需要知道总体方差方可检验16.某公司想要了解所生产的产品等级是否和设备类型有关,他们选择了A和B两种设备,分别检验其生产的同种产品的一等品,二等品和次品的情况,根据数据结果显示,一等品个数为24人,二等品个数为315,三等品个数为285;A设备抽样320个,B设备抽样204个,请问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C )A.方差分析B.双比率检验C. 列联表卡方检验D.非参数检验17.分别从A、B两种工艺条件下随机抽取1500片及1800片芯片,其中A种工艺条件下有340片为一等品,B种工艺条件下有350片为一等品。
在11=0.05下,检验A种工艺条件是否比B种工艺条件下有较高的一等品率,以下是假设检验的结果,针对分析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样本局限,根据现有数据根本无法进行判断B.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且A工艺的一等品率比B工艺一等品率高出3.2%C.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且A工艺的一等品率比B工艺一等品率高出3.2%D.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且A工艺的一等品率比B工艺一等品率至少高出0.87%18. 两家供应商A和B分别提供了测量产品推力的仪器,工程师为了验证这两种仪器测量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随机从同一小批次中收集了30个样品,因为所测试的样品特性是属于破坏性质的,所以随机地各分配15个样品给这两种仪器进行测试,请问,基于这种情形,最合适的检验方式为:BA.配对t检验B.双样本t检验C.方差分析D.非参数检验19. 某电子公司出品A、B两款电脑键盘,为了比较这两款键盘打字速度的快慢,选定录入一篇长文,按以下安排的试验方案和分析方法进行,其中最合理的安排和检验是:CA.随机选择6名打字员使用A键盘和另6名打字员使用B键盘,并进行两个总体的均值检验B. 随机选择6名打字员先使用A键盘后再B键盘,并进行配对t检验C.随机选择6名打字员以随机顺序分别先后使用A、B键盘,并适当调整使得有3名打字员先使用A键盘,另外3名打字员先使用B键盘,然后进行配对t检验D. 随机选择6名打字员以随机顺序分别先后使用A、B键盘,并进行两个总体的均值检验20.工程师的项目报告中提到,在生产过程中,当华氏度介于(70,90)之间时,产量获得率(以百分比计算)与温度(以华氏度为单位)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7),而且得到了回归方程如下: Y = 0.9X + 32 黑带张先生希望把此公式中的温度由华氏度改为摄氏度。
他知道摄氏度(C)与华氏度(F)间的换算关系是:C = 5/9 ( F –32),请问换算后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各是多少?BA. 相关系数为 0.7,回归系数为 0.9B. 相关系数为0.7,回归系数为1.62C. 相关系数为 0.9,回归系数为0.7D. 相关系数为 0.9,回归系数为1.6221. 某工程师设计了一项试验来评估几种试验性地毯产品的耐用性。
分别将每种地毯产品中的1个样本铺在多个家庭,并在 60 天后测量其耐用性。
由于要检验每种地毯耐用性的均值是否有显著性的差异,工程师收集了数据并进行了如下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如下说法正确的是:CA.共有5个家庭,所有地毯的耐用度都显著地不同B.共有5个家庭,至少有一种地毯的耐用度显著地不同于其它地毯C.共有4个家庭,至少有一种地毯的耐用度显著地不同于其它地毯D.共有16个家庭,至少有一种地毯的耐用度显著地不同于其它地毯22.某六西格玛团队在改进阶段需进行一次试验设计,现有四个因子A,B,C,D均为连续变量,分析认为所有因子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应该得到估计,而且需要识别过程是否存在弯曲效应,因为实验时间限制,需要2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所有实验,则下列哪种试验安排最合适:AA.24 全因子试验,加中心点,引入区组B.24-1 部分因子试验,无中心点,引入区组C.24 全因子试验,加中心点D.24-1 部分因子试验,加中心点,引入区组23. 在试验设计中,我们常常要将原来对于因子设定的各水平值实行“代码化”(Coding)。
例如在2 水平时,把“高”“低”二水平分别记为“+1”及“-1”。
这些说法错误的是:( A )A.代码化比未代码化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如某因子代码化之前不显著,但是代码化之后就可能显著B.代码化后,可以通过直接比较各因子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的回归系数之绝对值以确定效应的大小,即回归系数之绝对值越大者该效应越显著;而未代码化时不能这样判断C.代码化后,删除回归方程中某些不显著之项时,其它各项回归系数不变;未代码化时,在删除某些不显著之项时其它各项回归系数可能有变化D. 如果使用代码化之后的方程式来进行预测,必须将原始变量的取值转化为代码值之后才可以进行24. 在2 水平4 因子的全因子试验中,通过统计分析只发现因子B及交互作用A*C 是显著的,而A、C、D 均不显著,则回归模型中应包括:BA. 因子B及交互作用A*CB. 因子A、B,C 及交互作用A*CC. 因子A、C 及交互作用A*CD. 因子A、B,C 及交互作用A*C,A*B,B*C25. 相关性分析是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而相关系数r 表示出两者的线性关系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