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思维导图-写作(1)

人教部编版思维导图-写作(1)
人教部编版思维导图-写作(1)

“诚信”被丢掉了,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故事。

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当年青海省高考状元沈建回忆了高考作文时构思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定位

当时审完题之后,我感觉到这篇文章的背景其实是中国目前普遍缺乏的诚信危机,为了其他那几样东西,不惜抛弃做人的立身之本。象征的是传统道德遭遇物质欲望的巨大冲击,表达的是对这种潮流的担心。所以,一定要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而且最好古今中外都有。

第二步:辐射联想

我事后回忆当时想到的东西有:

季羡林老先生帮学生看行李的故事。

浏览云南时的传说。

《岳飞传》中的一首诗。

你母从小的教育。

一位法国留学生的经历。

美国的信用局。

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尾生的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余秋雨先生《道士塔》中的王圆篆。

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事情。

第三步:模式选优

当时,有限的时间内也就想起了那些材料,涌现了几个思路:

1、写成一篇记叙文,叙述几个诚信的故事,把他们连起来。就用日本东芝、季羡林先生、尾生、法国留学生那几个故事。

2、写成一篇议论文,谈诚信的由来,分析诚信的意义,再分析没有诚信的危害,最后谈如何在现在树立诚信。

3、写成一篇散文,夹叙夹议,从古到今,从个人到民族来谈诚信。

比较中发现,第一种思路,大家容易想到,是很安全的思路,但是,沈建并不擅长叙事,恐怕文章会被淹没在大海里,而且事情比较杂乱,也不好说能不能突出中心。

第二种思路,自己比较擅长,因为思路比较清晰,主题集中。所以,应该比第一种好一点,但是,难以出类拔萃,因为议论文毕竟是中学训练最多的,而题目给出的范围比较宽,如果单纯议论恐怕跳不出固有的圈子。

那么,怎么样能在这么宽泛但主题又集中的题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呢?

看来,最好的方案是第三个。能从古到今地谈,又能写得集中而深刻。

第四步,创新亮点

1、自己想到的比较有文采的地方是一首诗,一句哲人的话,可以考虑摆在开头和结尾。

2、那句话刚好和民族相联系,可以体现这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将意义拓展开。

3、夹叙夹议本身就是散文的形式,所以,形式是新颖的。

4、内容充实,分析全面,逐步深入。尾生的故事,王圆,云南传说是古代的,日本、美国、法国的事情是外国的,季羡林先生的事情是近代的,加上父母从小的教育,刚好可以按照从古到今,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写。

这些东西就足够出彩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住世间诚信这个必须始终贯彻的主题。

于是大致的思路就形成了。当然,最后写的时候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东西,有的加进来,有的简略了,有的详尽了,不过大体的思路并没有改变。

从沈建的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要将写作的对象进行充分综合,把与写作对象相关的材料“全部”搜罗到一起,有了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选出有新意的材料,个性化的材料来。其次是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动笔之前进行布局谋篇,这是作文的准备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些准备工作其实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些,所以作文水平老是提不上去。有些学生,一拿到题目就动笔,肯定会跑题;或者在没有把所需要的材料罗齐就开始搭文章的架子,当然不会是最佳作文结构与材料。

因此,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句话:“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些步骤有些是不能颠倒的。

二、什么是思维导图?

脑图又称思维导图,被人称为七大思维工具之一,是由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思维方法。画脑图被笔者引为最核心的思维工具,是4X积木思维作文法的核心内容和特色方法。

画脑图的要点是:①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形,把题旨(或主题词)写在中心;②在中心点引出分支,把任何有关这一题旨的论点写上;③有不同类别的资料时,便另开新的分支;④ 将字写在线上并不断连接下去,不要让思维流程被打断!

如一位小学生所画的“一只小猪”的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博士说:思维导图使我能够分清主次,更快而且更清楚地看出一些主要思想如何彼此关联;它给了我一个中间平台,使我在思维过程与实际写作之间平稳过渡;它使我有了把思想组织起来并加以深化提炼的能力,而不再重复耗时费力的起草再起草过程;由于把思维和写作分开来了,我可以更清楚地想问题,思路也广泛多了;开始写作时,我已有了一个清楚的结构,这使写作更容易,更快,也更愉快。

学习将脑图成功地运用到写作过程,从此,凭脑袋空想来列作文提纲的时代从此不复返。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旧的作文教学实践也很重视思维的培养,但并没有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思维方法。脑图的引入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展画脑图”的过程实质是发散性思维,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工具,通过联想的展开,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具体写作文章时要做到联想丰富而且合理,这样,还需要掌握联想的展开与选择,也就是我所说的“完善脑图”。但在一篇作文中只能有一个立意,这就关系到联想的选择(或称定位),也就是选择什么联想点,选择什么立意的问题。脑图的引入还避免了原来所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笔记的缺点,能直观地看出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各内容之间的中心立意点……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的方法。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的基本写作步骤是:

◆想(xiang):确定中心词,为中心,发散、连续思维,并画脑图。

◆选(xuan):考虑写作内容:①写与不写,把不写的划去,②详写与略写,分别标上“详”字与“略”字,③先写与后写,依序标上序号。

要求①合题意要求,②正确或合理,③独到而新颖,④利于发挥优势。

◆写(xie):写作过程要一气呵成,不可因其他事情(比如字不会写)而中断思路。

◆修(xiu)。修改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整个过程类似搭积木。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4X。

高尔基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过:“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我们写作文时也是这样,4X 中,“想”的过程就是把那“二十个至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摆出来,“选”的过程就是“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通过这两个步骤,你的选材是最典型的,主题是具有高度的,布局谋篇是最优化的,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创新的、个性的。

4X作文法与其他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训练的教学法有着根本的区别:在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由于在通过“想”画出脑图过程后加入了一个“选”的过程,所以克服了香港学生所认为的“写作时反而更凌乱(不知道先写哪些内容)”的毛病。至于“脑图成了写作的一种束缚,不必用思维导图写作”一说,就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做不到的,但对于少部分上等学生来说确实有可能(新加坡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即便对帮助上等学生思维意义不大(通过后期思维模型的建构还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作文步骤来说是有好处的(这一点是“4X”法与香港教学研究的根本区别)。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强调了“修改”过程的重要性,把作文的整个环节牢牢把握住了。

4X作文的四个步骤应当是作文训练不可以逆的四个步骤。很多学生作文出现问题就是由于某个步骤没有落实到位或者颠倒了秩序。比如,“想”不充分,则学生很难找出新颖、有个性的材料或观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选”不充分,则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头重脚轻、详略不当,内在的逻辑先后顺序混乱;

或者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去“想”,造成没有话可写,脑海里一片空白;如果“想”的过程没有抓住中心词,文章就会跑题。

以上这些,只是帮助大家理解4X的具体操作步骤。大家即使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与好处,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大胆地去做。

三、作文示例:

[2005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作文题]

张艺谋来到一个小山村,问当地村民:“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都不敢吱声。这个时候,一个长得并不漂亮的女孩站出来:“我想演!”张艺谋让她唱歌,她当场就唱,边唱边扭,村里人都大笑——她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然而,张艺谋却选择了她,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敢于站出来的人。

她就是魏敏芝,《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

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信。其实,事业的成功即需要勇气,也需要自信。请以“勇气”或“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题目自拟。7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涉及真实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第一步:展画脑图。通过对记忆中能够体现“自信”的事例进行搜索,逐步定位:学骑自行车的故事。

第二步:通过对所画脑图进行:取舍、详略、先后三个方面的整理,形成作文思维图:

第三步:根据所画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第四步进行修改。形成文章如下:

做人,从自信开始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我会干”、“我能干好”的自信,就将一事无成。

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情景,如今还在眼前浮现。

第一次把住自行车的车把子,往前推了一段,却下不了决心一步跨上车。我的心在砰砰直跳,脑子里始终在想,卡倒了怎么办,胳膊、腿碰出血怎么办……爸爸看我不敢上车,从后面为我把住了车子,并鼓励我说,“爸爸为你把好了,不会卡倒的,直视前方,大胆地往前开”。因为后面有了爸爸,我再也不害怕了,

坐到车座上我就开始蹬下去了。我虽然看不见在后面的爸爸,还听得见他把着车子跟在后面跑的声音,我很放心,也很开心。开了一会,听不见爸爸跟着跑的声音,我便慌张起来,手忙脚乱,倒下去了。

爸爸看我倒下去,忙跑过来说:“学骑自行车,首先要勇敢,要对自己有信心。你骑得已经很好了,刚开始我虽然跟着你的后面跑,实际上并没有把着你的自行车,只是让你感到一个支撑你的力量。这时你非常稳当地开下去了,而当你听不到我的声音,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时,却倒下去了。即使没有做好失败了,这也没有关系,重新站起来,勇敢地做下去,肯定有成功的机会。这就说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连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做不好,更不要说向困难挑战。学骑自行车是这样,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听了爸爸的一席话,我感到懂得了很多道理。我鼓起勇气,一步跨上了自行车。这次自行车好象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我的话,我让它走快就快,让它到哪里,它就到哪里。我第一次尝到了胜利者的喜悦,征服困难的快乐,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自信对做事有多么重要。

从那时以后,我常常提醒自己“我做得到”和“我要去做”。

(作者佚名)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要注意的几点:

◆运用联想三法则: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产生联想”。后人归纳为联想三法则:

①相似联想:想起与刺激或环境相似的经验。

②对比联想:想起与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③接近联想:想起时空上与刺激有关的经验。

例如:山→河→鱼→虾

对比联想接近联

想相似联想

想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联想,想的内容才能全面、丰富。

比如,以讲桌为例进行发散思维,可能的联想方向是: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讲桌与粉笔,与坐凳是相近关系,讲桌与办公桌是相似关系,由平凡而普通的讲桌想到知识是神圣的,由坐凳想到老师上课站着,等等,都具有相对关系。通过这一番联想之后,我们会发现,描写讲桌,实质是要歌颂老师。进而可以由此四点入手,扩充成一篇抒情散文。

以下是一名学生的真实的思维导图,不妨分析一下其联想的方法。

大家要注意,其中想到沙尘暴这个意象也许写抒情诗可以用,而谈到贫困山区需要社会捐资助学也许可以构思成一个故事,谈到教师清贫也许可以描写成抒情散文,等等。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文章的构思过程正是在这种思维导图的扩充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绽思想和灵感的火花,这样才能写出最有个性的好文章来。

◆发散思维与连续思维兼顾:

为了使写作的内容丰富化/充分作/深刻化,在画脑图中,要掌握一些思维技巧,如两种思维形态,一是连续思维,由A到B,由B到C,由C到D,……;要注意在不跑题的范围内联想与想象。二是发散(聚敛)思维,由A到B/C/D……。

如: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杨塑《茶花赋》)

其思维路径是:茶花→一切美的事物→劳动创造→用劳动来美化生活的人。

再如顶真的修辞手法:

塔脚下是湖,湖边有柳,柳正萌着细芽。

由塔想到湖,由湖想到柳,由柳想到芽。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运用串联式联想引导人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本质,了解深刻含义,领悟生活哲理。

◆我仿佛一会儿漫步在古城长安,看到你那古老的风貌;一会儿又来到翠绿的田野,清澈的小河唱着歌流过身边;一会儿又进入云涌雾绕的山峦,欣赏着那云海神奇的变幻;一会儿又步入书廊,诵读那些动人的诗篇。(刘湛秋《碑林漫步》)

其思维路径是:

碑林→古城→古老风貌

→田野→小河流歌

→山峦→云海变幻

→书廊→诗篇动人

这是典型的发散思维。我们学习的修辞手法中的排比,大多具有发散思维的特征。如: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又如博喻,由于它是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也具有发散的特征。如:

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发散思维使意象丰富,连续思维使内容深刻。

◆学会归类

由一只小动物,我们会直接想到它“白色的”、“胖”、“耳朵大”、“脖子长”……,这都可以归入“样子”一大类,但在最初思维时往往不会直接想到先关于它的样子,而只会想到一些直观印想。所以画出脑图之后,还要注意对内容进行归类,这样,想的内容才能更加条理清晰,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线索很完美。其实质是“聚敛思维”。如附图中的“联类”。

◆注意多次构思

在展画脑图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选择其中的一支作为文章的构架。这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一支构架进行再一次发散与连续思维,以充实内容,使思维缜密。因此,“想”与“选”两个步骤有可能是交替进行的。如葡藤的发散思维,可能在第一轮“想”时只有第一层内容,经过“选”时,决定以从“盛变衰由衰变盛”入手进行立意,则需要对这个角度进行第二次“想”。

四、训练步骤:

由于初学者对于思维导图非常陌生(其实在国外,包括港澳台新马等地区和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所以,在训练4X作文法的时候,首先要重点做好“思维导图”拓展思维的训练。我们会根据一些中考题目出示一些学生的范例,然后,请大家根据这些范例来认真完成。

为了完成作业,请大家手绘图后再扫描图片上传论坛,或者下载专业软件,请电脑专业人士指导使用。

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教学内容

关于《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案 例研究 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中,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思路和写作思维,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和写作思维习惯。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勾勒知识结构,探讨问题,捕捉灵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一个想法既能迅速、深刻、完整地生成,又能始终聚焦于中心主题。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采用这种方式,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一种乐趣。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死板的重复会导致学生麻木、厌烦,而当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重访记忆通道,亲身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时,则会无形中增添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2、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通过查找关键词和核心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师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为思维导图通过确定因果联系、区分概念层级、组织相互关系,能够直观而有层次地显示出知识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方式,以及一些重要的观点和事实证据,可以加深对各个层次及整个主题的充分理解。 3、有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思维导图能使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全面展示各个关键的知识要点,直

观地表现出各要点间的层次和因果等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完整、形象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把握某方面知识的整体情况。 4、有利于提高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在阅读、写作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记录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依其内在逻辑关系或者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重组。随着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使用者对中心主题的理解日益深刻,以文字篇章的形式完善描述思维成果也就逐渐水到渠成。 5、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思维导图采取高度凝炼的方式概括知识要点,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既简洁又显眼,使得师生在认知时中只需要记录关键词,复习时只需读取关键词,查阅笔记时不必在庞大的篇章中寻找要点,因此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6、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大脑是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采用单一线性的文字语言性思维方式时,由于思维单调乏味,且不易于回溯前面的思路,经常导致思维中止。运营图文并用、左右脑相互配合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时,则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并能及时记录下来,或者随时回到前面任意一个思维中点,再次生发更多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成果就这样变得生生不息。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阅读理解,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对授课作出调整。

语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知识导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课文知识点 一、多音字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蒙细雨)měng(蒙古族) 二、理解词语 清朗:凉爽晴朗。本课指夜空晴朗。 隆隆:拟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本课指飞机飞行的声音。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感悟。本课指蝙蝠的行为启发人们研制出雷达。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人们怀疑蝙蝠的眼睛灵敏。 揭开:揭露。本课指科学家揭露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本课指阻挡超声波向前的东西。 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的声波。近似做直线传播,在固体和液体内衰减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够产生许多特殊效应。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荧光屏:涂有荧光物质的屏,X射线、紫外线等照在荧光屏上能发出可见光,有的还可以变为图像。本课指雷达接收无线电波的屏。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屋子里拉的绳子多而杂乱。 三、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夜间探路的雷达。 四、问题归纳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 2.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此处问句起什么作用? 由蝙蝠夜间飞行,联想到“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进而产生“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的疑问,引出下文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试验。 4.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咸一中高一语文组朱静 通过开学初思维导图的培训和小组成员的讨论,在学习、研究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其对提高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它在提升个人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方面的作用也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义务》)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高中》)中有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提法。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 《义务》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高中》也提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通常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所采取的传统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将课文划分成几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是建立在一种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不符合人类思维的本来面目,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去更多的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内容,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切的积极功效都来自于思维导图所拥有的激发放射新思维、提高注意力、延长记忆力的独特功效。 二、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令学生、老师和家长最为头疼的一项内容,大家都在抱怨学生写不出东西。尤其是现在,学生越发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每日只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虚拟世界,形成了思维单一等现象。 如何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与独特感受倾注于笔端或者采取其他工具将其表达出来呢? 思维图式之于写作教学同样具有较大的功效。在作文构思阶段,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有关材料。先将作文题目或主题以一合适的图形至于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展开联想,思考与中心图有关的内容、材料,并对思维结果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时,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共同绘制作文的思维导图,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时,学生按照思维导图行文,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思维导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使用 托尼·巴赞设计的思维导图,如今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各类社会人士在进行主题演讲或即席演讲时使用。其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思维导图打破了演讲稿的线性模式,代之以形象的图形,把演讲者从宣读者的角色中解放了出来,将其至于真正演讲者的位置,听者也不会听到那些令人厌烦而枯燥的宣讲;其次,演讲者不必因不停低头看讲稿而与听众失去50%的交流机会,在演讲的表现力上打折扣;再次,思维导图用一种“全景图”的形式,可以方便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随时增加或者删除某些信息,更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信息。 《义务》和《高中》中都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口语交际的评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9T17:17:11.17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作者:朱秀蓉[导读] 在新课改的不断变化中,我国在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的思想,还有教学的方式上会比较的注重,这种情况,对于整个教学课堂的,变化,会产生一定不好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思维导图,让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良好效果。 云南省宁洱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中心学校朱秀蓉 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变化中,我国在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的思想,还有教学的方式上会比较的注重,这种情况,对于整个教学课堂的,变化,会产生一定不好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思维导图,让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良好效果。本篇论文将会从几个角度来讲述讨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重要的运用以及积极影响。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教学方式,阅读 小学教育活动对于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他是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后在小学教育活动中,语文阅读教育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转过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由此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在小学整个教育活动中作用非常巨大。但在目前的小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影响整个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顺利进行,这样也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不太有力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十分适合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它具有一定的突出作用。 一、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发挥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一定的很好的影响,思维导图有利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的知识有不同的了解学习,使得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体系,让学生学会从一个方面少到多个方面,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也是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首先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学习阅读思路,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直到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阅读学习思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比较开放,想法比较多发散,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归纳能力。而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等多种形式出现,可以教会学生总以自己学习到知识,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到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梳理,可以使得分散的知识相对的比较集合具体。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比较困惑的知识点进行勾画,这样有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得自己整个学习阅读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其次另一个方面,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阅读记忆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具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其中有很多图片,图像或者方框等不同的线条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这些不同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思维导图会将学生学习到的比较笼统庞大知识,进行合理的细分总结,使得知识点进一步的具体,详细,这样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由简到难,由浅入深,这有利对于所学习的知识的理解。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前 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应该先教会学生一些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教会学生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教会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来绘制比较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提前认识了解,以及学会使用思维导图。首先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习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组内进行一定的交流,沟通,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成不同小组的学生,这样也有利于老师,进行一定的教学指导。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在不同小组对学生进行比较具体的帮助解惑。在此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或者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更加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程度,使整个课堂能有个更好的进展。举个例子,在春雨的色彩这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给同学展示一些下雨的场景,画面,图片音乐,声音等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感觉器官上去感受下雨的整个过程。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的思维,让学生对整个课堂更加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江苏的问题应该从课堂的内容中所选取,让学生在课本里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阅读。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后 在小学阅读课堂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或者测验不同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整个语文阅读进行一定的检验。学生通过习题或者测验,可以表现出他们在平时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的整个效果,这个过程可以让老师明白学生的整个学习的表现。鼓励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同时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做的不好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的,强化自己的思维导图,不断的改进,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有一定的很好的影响力。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更好的掌握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老师们应该积极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晓楠.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2]康绪清.韩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86-87.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模板与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思维导B9棋板与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语文思维导图模板与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思维导图将我们大脑思维模式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复习初中语文知识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初中语文思维导图,谢谢你的阅读。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一)初中... 思维导图将我们大脑思维模式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复习初中语文知识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初中语文思维导图,谢谢你的阅读。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一)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二)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三)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四)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五) 初中语文所有古诗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儿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除伏栃,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人教部编版思维导图-写作(1)

“诚信”被丢掉了,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故事。 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当年青海省高考状元沈建回忆了高考作文时构思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定位 当时审完题之后,我感觉到这篇文章的背景其实是中国目前普遍缺乏的诚信危机,为了其他那几样东西,不惜抛弃做人的立身之本。象征的是传统道德遭遇物质欲望的巨大冲击,表达的是对这种潮流的担心。所以,一定要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而且最好古今中外都有。 第二步:辐射联想 我事后回忆当时想到的东西有: 季羡林老先生帮学生看行李的故事。 浏览云南时的传说。 《岳飞传》中的一首诗。 你母从小的教育。 一位法国留学生的经历。 美国的信用局。 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尾生的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余秋雨先生《道士塔》中的王圆篆。 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事情。 第三步:模式选优 当时,有限的时间内也就想起了那些材料,涌现了几个思路: 1、写成一篇记叙文,叙述几个诚信的故事,把他们连起来。就用日本东芝、季羡林先生、尾生、法国留学生那几个故事。

2、写成一篇议论文,谈诚信的由来,分析诚信的意义,再分析没有诚信的危害,最后谈如何在现在树立诚信。 3、写成一篇散文,夹叙夹议,从古到今,从个人到民族来谈诚信。 比较中发现,第一种思路,大家容易想到,是很安全的思路,但是,沈建并不擅长叙事,恐怕文章会被淹没在大海里,而且事情比较杂乱,也不好说能不能突出中心。 第二种思路,自己比较擅长,因为思路比较清晰,主题集中。所以,应该比第一种好一点,但是,难以出类拔萃,因为议论文毕竟是中学训练最多的,而题目给出的范围比较宽,如果单纯议论恐怕跳不出固有的圈子。 那么,怎么样能在这么宽泛但主题又集中的题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呢? 看来,最好的方案是第三个。能从古到今地谈,又能写得集中而深刻。 第四步,创新亮点 1、自己想到的比较有文采的地方是一首诗,一句哲人的话,可以考虑摆在开头和结尾。 2、那句话刚好和民族相联系,可以体现这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将意义拓展开。 3、夹叙夹议本身就是散文的形式,所以,形式是新颖的。 4、内容充实,分析全面,逐步深入。尾生的故事,王圆,云南传说是古代的,日本、美国、法国的事情是外国的,季羡林先生的事情是近代的,加上父母从小的教育,刚好可以按照从古到今,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写。 这些东西就足够出彩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住世间诚信这个必须始终贯彻的主题。 于是大致的思路就形成了。当然,最后写的时候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东西,有的加进来,有的简略了,有的详尽了,不过大体的思路并没有改变。 从沈建的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要将写作的对象进行充分综合,把与写作对象相关的材料“全部”搜罗到一起,有了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选出有新意的材料,个性化的材料来。其次是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动笔之前进行布局谋篇,这是作文的准备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些准备工作其实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些,所以作文水平老是提不上去。有些学生,一拿到题目就动笔,肯定会跑题;或者在没有把所需要的材料罗齐就开始搭文章的架子,当然不会是最佳作文结构与材料。

初中语文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复习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复习必备!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凌乱,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就感觉无从下手, 老师讲到哪自己就学到哪,要知道,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1?用文基础悔块.选梓庭吃式首言,遲才町生认识3500个总用我字, 会写;JOOO 十孑.做到读堆审音、 认右了厢、平理宇又° 匸理解询渚在具体语着环境中的惫文与愍情色夥「iE??用关联洞谱井能辨榄 iEi 、生站%底丈洞*锻刘程确 邯靖和运斟皿雷腳怛渔? [词 !iS —拿捋主須呼求的常ia 咸睛的含乂 一正确淆析和覆用 SS 方法 爭义蕃音 同丈多皆

方法一KT握戏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顺口溜法 ?问号 2.冒号 -逢问句和语气不太强列的反问句末用用问号. --选择问一般只在末尾用一个何号。 一判断是否用问号看句子杲否有疑何语气.而不应该看是否有锁问形式。 「一般祈提示下文和总焙上文丙种作用? 一SI号提示下文时不紇用在非提示语后面。 一M号一般不能套用。 一冒号一般只餐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爸71个句子。 —如5R梅示的内各不眾饲〒辛田.而界?!分的込.別不韓用?5号. -14果冥说*等提示语在引文罚用冒号.左引文中用逗号.衽引文后用句号. 一用于并列的词或矩语之间? 一数字 相连表概数.中同不用认号? 一集合 词语内不用頤号. 3?■号一極号弓连询不能同肘使用. 一并列理分后超有语汽词不用顿号。 一并列戊分出現不同层次.人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呂? 一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昼并列成分短K遥用顿号或迢号。一并列的定谙?状语间一熾用税号。 一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识号。 4?引号p完全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不完全引用的引文后如用点号放在引号外? 一息引不用引专? .里面用单引号。 一引文的范围更准确。 一以地名来命名的厂、陷、站、工穆等览不爲引号. 5.书名号书名号标胡书名、报名、P名、篇衆名、剧目名、歌曲名、文件名等。 书名内的书名用单书齐号;注京书名和戸名连用? 6?省略号省跨号不能和之黄词同时使弔? 略号 前的列举一般不能少于三项。 7.破折号丁雯正确区分破折号和括号。一變丘确区分破折煽和旨号? 一要正确区分够折号和迫号。-破拆号不要和?足“等賛余. 8?括号句内拦号紧姑在被注理部分之后.虹襁注释部分这里需用点号?挪到括号后. 句外拷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9.分号一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產复句的第一勺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一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_分条床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余内部不養有没冇湮号.之间都可同分号,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精)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在作文构思时中初步体验“广思” “异思” “深思”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思出更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 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 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根据它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 2、各个次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 3、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一般性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4、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 思维导图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 增强效果,以便使其显得更有趣味, 更美, 更有特性。这些东西反过来会增强创造力、记忆力, 特别是有利于回忆信息。正因为思维导图的特点,所以更适合初中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实践。 首先, 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预习时, 要求学生寻找课文的知识点和问题, 梳理文章结构、要点等;课堂上师生互动,探究学习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图形画思维导图,能很有效地复习和巩固课堂知识。 其次,使用思维导图更易于接受和记忆,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 而不是单调烦人的线性笔记,更加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和初中生的思维记忆特点。 再次,本次国培学习,看到北京市三帆中学路莎在教学话题作文“窗”写作指导时,思维导图运用的非常好。首先把写作任务出示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窗” 这个话题进行思考,将思考的结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窗”从位置、历史发展、外形、种类、功能、故事、象征、美、联系等等不同角度, 并用不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知识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知识的研究 一、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著名脑思维学者Tony Buzan 在上世纪70年代所创造,它能提供一种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的有效工具。 本课题研究旨在将思维导图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望能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得学生掌握新型的思维方法,利用新型的思维工具,达到高质量学习的目的。 2、选题意义: 践行《新课标》的育人理念:在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及应用,学生对于知识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知识的孤立,片面化。 有效地预习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于所学内容条理清晰,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积极活跃,注重知识的梳理与积累。思维导图的使用强化重点脉络,帮助学生清晰了解所学。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复习高效: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用结构图示展示,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串接所学知识,能够梳理好所有知识点,建立知识空间感,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复杂的课文篇章简单明了化,增强清晰度。 思维导图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导图给学生提供了一幅思维“全景图”,学生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在不同知识间构建桥梁,系统有条理的思考学习内容,使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使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起源、思维方法、应用制作方法;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手段;应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学科知识以改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实现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轨。提高记忆能力和建构生成知识网络,改变过去学生单线思维的状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率。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技术,利用思维导图的有关软件,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由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全局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2、研究内容 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及信息,了解国内外思维导图的最新发展状况,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 (2)行动研究法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通过开学初思维导图的培训和小组成员的讨论,在学习、研究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其对提高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它在提升个人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方面的作用也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义务》)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高中》)中有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提法。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 《义务》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高中》也提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通常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所采取的传统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将课文划分成几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是建立在一种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不符合人类思维的本来面目,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去更多的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内容,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切的积极功效都来自于思维导图所拥有的激发放射新思维、提高注意力、延长记忆力的独特功效。 二、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令学生、老师和家长最为头疼的一项内容,大家都在抱怨学生写不出东西。尤其是现在,学生越发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每日只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虚拟世界,形成了思维单一等现象。 如何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与独特感受倾注于笔端或者采取其他工具将其表达出来呢? 思维图式之于写作教学同样具有较大的功效。在作文构思阶段,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有关材料。先将作文题目或主题以一合适的图形至于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展开联想,思考与中心图有关的内容、材料,并对思维结果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时,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共同绘制作文的思维导图,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时,学生按照思维导图行文,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思维导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使用 托尼·巴赞设计的思维导图,如今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各类社会人士在进行主题演讲或即席演讲时使用。其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思维导图打破了演讲稿的线性模式,代之以形象的图形,把演讲者从宣读者的角色中解放了出来,将其至于真正演讲者的位置,听者也不会听到那些令人厌烦而枯燥的宣讲;其次,演讲者不必因不停低头看讲稿而与听众失去50%的交流机会,在演讲的表现力上打折扣;再次,思维导图用一种“全景图”的形式,可以方便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随时增加或者删除某些信息,更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信息。 《义务》和《高中》中都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查学生参加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 循序渐进。初中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利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运用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伴随着语文学习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比如:再看课文《春》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以前学过的描写春的古诗词,再现课文的内容和情景。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语言文字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结合起来。这样的锻炼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运用到写作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是老师的理解,融入了老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而同学们也许会有自己的理解,是站在一个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理解课文,也许学生的理解会更好,所以学生要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都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学会快速阅读。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这里我所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的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作好笔记。作笔记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张传凤 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孩子的创新、个性化的培养。中国教育最受诟病的是什么?是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抹杀了孩子们的创新与个性。如何能够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保持孩子们的创新和个性?我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这个问题。在十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方法、策略、观念充斥着教育世界,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怎样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并学会学习?下面就思维导图这一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与大家交流一下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又称脑图(Mind Map),是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Tony Buzan(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个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 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近年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在世界和中国被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方面。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思维成长最活跃的时期,如果教师能尽早地掌握这样一门高效的心智开发工具,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思考和记忆培养上更胜一筹,实实在在地赢在起跑线上。 二、“思维导图的四个基本的特征: (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到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

部编版一下语文12种阅读工具图(比思维导图还管用)教师必备

教师必备:12个阅读工具 阅读教学,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培养载体,但是单纯的“思维导图”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我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改善,设计出新的图形和表格,统称为“新图表”。这些图表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学生通过填写关键词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运用。这个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进程完全可视化,既便于我们实施监测,又直观地呈现出文本关键内容,有着梳理和传达信息的作用,便于学习交流和反馈。 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课例(未标明出处的统一默认为人教版),谈谈“新图表”的几种类型和具体用法。 1、圆中圆 这类“新图表”大圆带着小圆,或大圆连接很多小圆,十分简单、实用。教学中,图形可以依据文本进行设计,具体叫法也可随用随取。如果学生是第一次填写的话,需要我们先示范,降低难度。一步步地,通过填写、交流、改进,学生逐步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同时梳理文本的主要内容。比如下面的图表,我取名“理由圈”。 教学五年级下册的《丝绸之路》时,学生可先默读课文2~13自然段,再填写“理由圈1”,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时,为了充分感受严监生的“吝啬”与“小气”,学生围绕“有钱”这一关键词默读课文,搜集信息,填写“理由圈2”,证明严监生家的富有。学生发现主角那么有钱却还如此小气,更能体会到文本的讽刺效果,人物的形象也因此更加丰满。 除了“理由圈”,我们还有“趣事圈”。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时,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默读课文,并填写“趣事圈”,品味太空生活的趣味。

能运用“圈”进行学习的课文很多,教学时围绕关键词填写即可。 比如二年级上册《北京》的关键词是“爱”,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的关键词是“亮”,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关键词是“美丽”,三年级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的关键词是“明珠”,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的关键词是“色彩斑斓”...... 二年级上册的《我选我》,还可利用“理由圈”进行拓展练习,实现和口语交际的链接。 2、组合圆形 这类“新图表”在拓展阅读、群文阅读以及片段对比阅读中常常用到。图中的交叉部分代表相同点,未交叉的部分代表不同点。学生通过填写“交叉圆”“同心圆”比较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异同,让它们各自的特点变得清晰、易懂。同心 3、圆串圆

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

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 朱钢强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中,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思路和写作思维,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和写作思维习惯。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勾勒知识结构,探讨问题,捕捉灵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一个想法既能迅速、深刻、完整地生成,又能始终聚焦于中心主题。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采用这种方式,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一种乐趣。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死板的重复会导致学生麻木、厌烦,而当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重访记忆通道,亲身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时,则会无形中增添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2、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通过查找关键词和核心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师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为思维导图通过确定因果联系、区分概念层级、组织相互关系,能够直观而有层次地显示出知识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方式,以及一些重要的观点和事实证据,可以加深对各个层次及整个主题的充分理解。 3、有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思维导图能使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全面展示各个关键的知识要点,直

观地表现出各要点间的层次和因果等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完整、形象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把握某方面知识的整体情况。 4、有利于提高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在阅读、写作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记录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依其内在逻辑关系或者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重组。随着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使用者对中心主题的理解日益深刻,以文字篇章的形式完善描述思维成果也就逐渐水到渠成。 5、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思维导图采取高度凝炼的方式概括知识要点,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既简洁又显眼,使得师生在认知时中只需要记录关键词,复习时只需读取关键词,查阅笔记时不必在庞大的篇章中寻找要点,因此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6、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大脑是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采用单一线性的文字语言性思维方式时,由于思维单调乏味,且不易于回溯前面的思路,经常导致思维中止。运营图文并用、左右脑相互配合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时,则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并能及时记录下来,或者随时回到前面任意一个思维中点,再次生发更多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成果就这样变得生生不息。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阅读理解,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对授课作出调整。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4952609.html,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秀丽 来源:《新智慧·上旬刊》2017年第07期 【摘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具有表达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它简单却高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教师在阅读、作文、复习等教学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效率,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有助于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便于学生在整体上建构和把握知识点,理清复习的思路和重难点。通过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运用 一、初识思维导图 初识思维导图,是一个好朋友的介绍,这真要得益于她。拿到她送我的陈资璧的《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特别是前言中的叙述:“思维导图号称‘大脑万用刀’,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也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利器。根据世界多国的研究指出,在学习上,思维导图可以带来以下的帮助:①增加学习动机及兴趣。②增强组织力及逻辑思考能力。③提升创新思维能力。④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⑤提升理解力及学习能力。⑥在大量数据中抓住重点,节省阅读时间。⑦加快记忆的速度及改善长期记忆。⑧提升阅读速度。”看到这些描述,马上激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因为我正在探索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此书正是我所需要的,真是雪中送炭。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项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技巧,它能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效率。它是用文字抓住灵感和洞察力的一套革命性方法。它简单却高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可以说,当我了解思维导图后,马上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很想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及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知识点分散、考试范围宽泛、考查方式灵活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找不到学好语文的技巧。其实,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语文未尝不是一个提高语文成绩的好办法,如果教会学生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也许能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初一语文思维导图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初一语文思维导图 部分同学们进入初一,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这的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利用初一语文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们呢可以看一下减速的原因。 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造成成绩滑坡的重要原因。小学生的直观性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弱;死记硬背能力强,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弱,所以在小学靠突击和死抠硬记取得成绩的学生,如不注重改进学习方法,又缺乏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到初一自然跟不上。升入初中,90%以上的学生最大的感受是:在小学还有一些玩的时间,而到了初中,自主时间少了,课程增加到十几门,加之一开学,学校就对初一新生提出高要求,实行严格的管理,一时不适应的学生会感到压抑,产生了心理障碍,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初一学生入学时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升入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不一样,渐渐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指导初一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刻不容缓。这时初一语文思维导图的作用就大大地体现出了。 在小学,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环节,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进入初中后,从学习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特定的符号,在老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