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空气要占据空间。
2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空气有质量吗
实验目的:知道空气有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气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1、取出天平调节天平,调节左右两端螺母,使天平指针指着中心刻度,保持左右平衡。
2、把空气球放到天平上,称出气球的质量,记录数据。
3、给气球打足气,打上结,把装有空气的气球放到天平上,称出装了空气的气球质量,记录数据。
6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肥沃的土壤
实验目的: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袋、香蕉皮、菜叶、草根、土壤
实验步骤:
1、把香蕉皮、菜叶、草根、等与土壤混合,装入塑料袋,自制肥料袋。
2、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热空气要上升,冷空气要下降。
3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目的:知道热空气要上升,冷空气要下降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熏香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相同的集气瓶,分别放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盆中,过一会儿取出来。
2、在热评中放入点燃的熏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熏香,立刻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上。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实验报告单第一篇:三年级上实验报告单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总结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严格设计好每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这科学知识的形成。

三、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大龙小学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二、具体做法: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内容★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内容★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内容★第一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内容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内容一、记下现在的我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认识自己实验目的:记下现在的我实验器械:软尺、笔、测重仪简要过程请同学帮忙用软尺把自己的身高测量出来,并记录下来。

用测重仪把自己的体重测出来,并记录下来。

3 自己背靠在墙上,请同组同学帮忙把自己的轮廓画下来。

观察自己的轮廓有哪几部分组成。

4 然后帮助同组的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

结论:我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二、实验名称吹乒乓球小组成员实验目的探究流动的空气对乒乓球的影响实验材料漏斗、乒乓球实验过程(步骤)1、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

2、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结论乒乓球悬起任课教师实验员三、实验名称观察蚯蚓小组成员实验目的观察蚯蚓的特征实验材料蚯蚓、直尺、绳子、放大镜等实验过程(步骤)1、目测估计蚯蚓长度、重量;2、与同学合作测量蚯蚓的长度,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描述蚯蚓的活动方式等情况。

现象与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四、实验名称观察凤仙花小组成员实验目的观察凤仙花的特征实验材料凤仙花、直尺、卷尺、放大镜、笔记本实验过程(步骤)借助工具观察植物细微结构现象与结论实验成功这种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五、实验名称研究土壤实验目的发现土壤中的组成成分实验器械土壤小筛(1个)放大镜小铲(1把)纸张(2张)简要过程将事先准备好的土壤放在桌子上的纸张上面2 用小铲把土壤铲到小筛里,然后把土壤慢慢的筛到桌子上的另一张纸上。

3 把漏下去的土壤放在一起,将小筛中的放在一起。

4 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组成成分,并将记录下来。

结论漏下去的是土留在筛里的是砂。

土壤由空气砂粘土水腐殖质组成。

六、实验名称: 观察水实验目的::认识水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性质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

2、探究水的流动性和形状变化。

实验材料:一杯清水、一个透明塑料杯、一个勺子实验步骤:1、用眼观察杯中水的颜色,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凑近杯子,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没有闻到特殊的气味。

3、将水缓慢倒入另一个杯子,观察水的流动情况,发现水能够顺畅地流动。

4、用勺子把水舀起来,再倒回杯子,观察水的形状变化,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结果: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实验名称:溶解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材料:食盐、沙子、白糖、三个透明杯子、搅拌棒、水实验步骤:1、在三个杯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勺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一勺沙子,搅拌后观察沙子在水中的情况。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一勺白糖,搅拌后观察白糖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实验目的:证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一个气球、水槽、水1、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

2、将塑料瓶底部扎几个小孔,放入水槽中,观察气球的状态。

3、挤压塑料瓶,再次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果:未挤压塑料瓶时,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挤压塑料瓶后,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受到挤压时会排出。

四、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材料:温度计、热水、冷水、杯子实验步骤:1、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和单位。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冷水中,等待一会儿,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3、将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擦干,再放入热水中,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冷水的温度较低,热水的温度较高,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五、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性质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回形针、铁钉、塑料片、纸片实验步骤:1、用磁铁分别靠近回形针、铁钉、塑料片和纸片,观察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条件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水、种子、阳光、温度计、尺子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花盆填满土壤,将土壤表面抹平,然后在土壤中挖三个小坑,坑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 实验分组:将种子分成三组,每组种子数量相同。

分别标记为A组、B组和C组。

3. 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将A组种子放入第一个坑中,B组种子放入第二个坑中,C组种子放入第三个坑中。

4. 给予不同条件:对A组种子,每天给予适量的水,放在阳光下;对B组种子,每天给予适量的水,放在阴凉处;对C组种子,只给予适量的水,不放在阳光下。

5.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和颜色等。

6. 实验结束:持续观察一周后,结束实验。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A组种子在适量的水和阳光下生长得最好。

它们的高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种子,叶片也更加茂盛。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

B组种子在适量的水分下生长得比较好,但是由于缺乏阳光,它们的生长速度较慢。

叶片也比A组种子略显苍白。

这表明阳光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C组种子只给予适量的水分,没有阳光照射。

它们的生长情况最差,高度较低,叶片数量也较少。

这说明植物需要阳光的照射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获得能量。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植物才能健康生长,叶片茂盛,高度增长。

如果只有一项条件不足,植物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条件,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植物生长的规律,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帮助。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如温度、土壤的肥沃程度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

②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③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

(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实验四: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认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实验
器材
放大镜(02052)1个
实验
步骤
1.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生活环境;
2.观察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运动;
4.整理实验器材。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
步骤
1、检查材料;
2、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3、再分别用卡纸、铁钉、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4、比较材料硬度。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物体的韧性、认识塑料
实验
器材
木头(49001)纸(49004)金属(49002)塑料(49002)滴管(62073)
实验
步骤
1、同时将4种材料平放在桌面上。
2、用滴管分别滴一滴水在上面。
3、观察四种材料的吸水性并记录。(分别强、较强、弱表示)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3.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
目的
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实验
器材
塑料瓶3个(大小高低不同)
实验
步骤
1:复习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和拓印树皮
实验
目的
1.掌握观察一棵树的方法和顺序。
2.学习怎样拓印树皮的拓片。
3.学会些观察记录的方法。
实验
器材
放大镜(02051)20把、白纸20张、蜡笔20支
实验
步骤
1.观察树皮眼看颜色、形状鼻闻气味手摸树皮的粗糙与细腻2表述观察到的。
实验
目的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
实验
器材
量筒(61004)1个、烧、杯(61022)1个、水
实验
步骤
(1)将烧杯装满水;
(2)将水倒入量筒中;(3)将量筒平稳的摆放在桌面上;
2:观察刚尺怎样发出声音
3:轻拨和用力拨动刚尺进行比较,尺上下震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作好记录。
4:重复实验,准确描述物体震动时,震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学习使用量筒)
(3)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并记录。
(4)观察金鱼藻和水葫芦的生长情况并记录。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叶是的,也有的过程。
指导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师:评定等级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等小动物的
身体、运动、呼吸和捕食等特征。
实验
目的
1.观察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大树、小草、水生植物、叶
实验
目的
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的异同和生长情况。
实验
器材
天然材料:狗尾草、水葫芦、金鱼藻、树叶。水槽(02129)2个、放大镜(02052)1个、记录纸(自备)
实验
步骤
(1)观察校园里的大树与狗尾草它们的生长条件并做好记录。
(2)观察大树和狗尾草的生长状况的异同并记录。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物体的硬度、认识金属
实验
目的
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实验
器材
1、比较物体硬度实验:天然材料标本【木条两根(49001)】各种纸样标本【卡纸两张(49004)】人造材料标本【铁钉两颗、塑料尺子两把(49002)】2、认识金属实验:人造材料标本【铁丝、铜丝、铝丝、砂纸(49002)】天然材料标本【木条(49001)】、各种纸样标本【纸(49004)】烧杯2500M
3、观察4片器材前端弯曲程度并记录。
4、将刚才的材料伸出桌面10厘米。重复实验并记录。
5、将4种材料伸出桌面15厘米,重复实验并记录。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木头、纸、金属和熟料,验证谁的吸水能力更强。
实验
器材
2个塑料杯、1片玻璃(80302)、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61002)、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60012)、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02129)
实验
步骤
1.观察水和食用油: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滴液比较: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3)将物品放入水中一一实验,并记录结果。(用浮、沉表示)
(4)分析实验结果。
(5)整理实验器材。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水和食用油
实验
目的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卡纸木条塑料片铁片,验证谁的弯曲程度更大?弯曲程度说明了什么?
实验
器材
卡纸(49004)书皮纸(49004)木条(49001)铁片(49002)塑料条(49002)钩码(11029)
实验
步骤
1、同时将3根长度、粗细相同的木片、金属片、塑料片、卡片、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
2、在四根木片、金属片、塑料片、卡片分别挂钩码一个。
2、记录观察到的树皮的情况。
3拓印树皮(1)首先用白纸紧贴在树皮上,(2)用蜡笔在白纸上纵向或横向涂抹;(3)涂抹完毕后揭开白纸.
结论
观察要掌握好方法、正确运用、、、等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拓印树皮制作拓片时:白纸要树干在白纸上涂抹时要掌握好。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长兴镇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认识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认识木头)
实验
目的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
器材
橡皮、纸片(80901)、金属、玻璃(80302)、萝卜块、泡沫、木块和塑料(自备)各一个、水槽(02129)1个,装半水槽水。
实验
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
(2)预测分类。预测结果为沉的放一块,浮的放一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