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三篇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三篇【篇一】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在国庆之间,我看了一本我比较喜爱看的书,就是《宋词三百首》,本书记载了在宋代词创作时期,记录了对词艺术造诣极高的词人和多种风格词流派的的词人对当时意境和抒发。
如苏轼的“水调歌”,李清照的“如梦令”,陆游的“长相思”等等。
不仅让我感受到宋代词人们的豪情壮志、离情别绪,更感悟到词人们在当异族侵扰、宋室南渡时词人们的慷慨激昂,直抒胸臆的爱国热情。
让我认识了词原本是在隋唐时期兴起的配乐可唱的歌辞,后来慢慢脱离音乐,成了一种句子不一的诗体。
词起称“曲子词”,后来又称“乐府”、“长短句”和“诗余”。
在形式上,每首词都有一个曲牌,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声韵。
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没必然联系,所以,词牌下面往往另立标题。
词可依据篇幅长短之分为小令仅十几个字,长调在九十一字以上,最长的有二百四十字。
书的知识无穷无尽,它给予人欢乐,给予人收获,给予人智慧,给予人进步,我喜爱书的海洋。
【篇二】午后,静谧的阳光弥漫,浓浓的茉莉花茶飘散,阳光歪照在身上温暖而又安详。
一缕缕温顺的风,翻动菲薄的书页,嗅到淡淡的墨香。
诗词的世界里,每一个字眼,都像跳动的音符,谱成了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支曲。
诗词里的韵,悠长悠长。
王昌龄的是“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木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可谓是韵无穷。
“松月生夜凉,风宗满清听”那山水韵传千古的清音,寂夜里听见别有一番风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桫百里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闻杜鹃啼声,山中处处有泉水飞流而下,遥遥看去好像悬在树梢。
“风梨花初带夜月,海常半含朝雨。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每一首诗词意蕴如此动人,寄意深长。
诗词里的情,感天动地。
《长恨歌》里所描写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三篇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三篇导读:本文读《宋词三百首》有感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在国庆之间,我看了一本我比较喜欢看的书,就是《宋词三百首》,本书记载了在宋代词创作时期,记录了对词艺术造诣极高的词人和多种风格词流派的的词人对当时意境和抒发。
如苏轼的“水调歌”,李清照的“如梦令”,陆游的“长相思”等等。
不仅让我感受到宋代词人们的豪情壮志、离情别绪,更感悟到词人们在当异族侵扰、宋室南渡时词人们的慷慨激昂,直抒胸臆的爱国热情。
让我认识了词原本是在隋唐时期兴起的配乐可唱的歌辞,后来渐渐脱离音乐,成了一种句子不一的诗体。
词起称“曲子词”,后来又称“乐府”、“长短句”和“诗余”。
在形式上,每首词都有一个曲牌,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声韵。
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没必然联系,所以,词牌下面往往另立标题。
词可根据篇幅长短之分为小令仅十几个字,长调在九十一字以上,最长的有二百四十字。
书的知识无穷无尽,它给予人快乐,给予人收获,给予人智慧,给予人进步,我喜欢书的海洋。
【篇二】午后,静谧的阳光弥漫,浓浓的茉莉花茶飘散,阳光斜照在身上温暖而又安详。
一缕缕温和的风,翻动菲薄的书页,嗅到淡淡的墨香。
诗词的世界里,每一个字眼,都像跳动的音符,谱成了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支曲。
诗词里的韵,悠长悠长。
王昌龄的是“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木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可谓是韵无穷。
“松月生夜凉,风宗满清听”那山水韵传千古的清音,寂夜里听见别有一番风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桫百里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闻杜鹃啼声,山中处处有泉水飞流而下,遥遥看去好似悬在树梢。
“风梨花初带夜月,海常半含朝雨。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每一首诗词意蕴如此动人,寄意深长。
《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

《宋词》的读后感《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篇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文字。
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便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又出现了《论语》、《史记》等巨著。
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诗词歌赋、小说更是各具风采。
爱诗之人,必定从小背诵《唐诗三百首》,而爱词之人,当然少不了有一本《宋词三百首》。
小学时,老师很少提到宋词,上了中学,我渐渐对宋词有了了解并喜欢上这种文学体裁。
著名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我经常在朋友、家人面前提起的对象。
这个暑假,我还特意买了一本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回家欣赏。
在《宋词三百首》中,有许多我从未听过的词人,像时彦、周紫芝、袁去华,但他们的词句仍让我陶醉:“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梧桐叶上三更语,叶叶声声是别离。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宋词,它不用像唐诗,每一行的字都一样多,但却有一定的词律格式;它也不用有一个能概括全文的恰当名字,只要有词牌名就足够了,这样反而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词的内容;它更不用像小说,要有人物、环境和情节,完全是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好地抒发了写词时的感情,读起来仿佛是身临其境。
正是因为宋词的传神、飘逸,才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
春天,一个美丽的季节,我想,人们看着窗外的美景,一定会吟上一句:“绿柳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等到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晚上,若是在小路上散步,一定会有和辛弃疾一样的感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不知不觉,秋风已将树叶吹黄了,词人秦观正是在这时写下了《浣溪沙》中的名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秋天,还有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或许,一个几乎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也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绝句。
一个人难免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时,他就像陆游笔下的.梅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_宋词三百首读书笔记五篇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_宋词三百首读书笔记五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篇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文字。
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便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又出现了《论语》、《史记》等巨著。
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诗词歌赋、小说更是各具风采。
爱诗之人,必定从小背诵《唐诗三百首》,而爱词之人,当然少不了有一本《宋词三百首》。
小学时,老师很少提到宋词,上了中学,我渐渐对宋词有了了解并喜欢上这种文学体裁。
著名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我经常在朋友、家人面前提起的对象。
这个暑假,我还特意买了一本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回家欣赏。
在《宋词三百首》中,有许多我从未听过的词人,像时彦、周紫芝、袁去华,但他们的词句仍让我陶醉:“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梧桐叶上三更语,叶叶声声是别离。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宋词,它不用像唐诗,每一行的字都一样多,但却有一定的词律格式;它也不用有一个能概括全文的恰当名字,只要有词牌名就足够了,这样反而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词的内容;它更不用像小说,要有人物、环境和情节,完全是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好地抒发了写词时的感情,读起来仿佛是身临其境。
正是因为宋词的传神、飘逸,才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
春天,一个美丽的季节,我想,人们看着窗外的美景,一定会吟上一句:“绿柳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等到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晚上,若是在小路上散步,一定会有和辛弃疾一样的感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不知不觉,秋风已将树叶吹黄了,词人秦观正是在这时写下了《浣溪沙》中的名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秋天,还有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或许,一个几乎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也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绝句。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通用10篇)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宋词三百首》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近段日子,一直在读《宋词三百首》,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
书中优美的词和详尽的注释、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
描写孤单寂寥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
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
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
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与坎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豁达。
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
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读完了《宋词三百首》,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我喜欢读《宋词》,喜欢它她的哀婉,喜欢她的豪放。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是中国1924年编定辑录的宋词选,不分卷,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
编者是晚清(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祖谋,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篇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进展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文字。
早在战国时期,宏大诗人屈原便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又出现了《论语》、《史记》等巨著。
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诗词歌赋、小说更是各具风采。
爱诗之人,必定从小背诵《唐诗三百首》,而爱词之人,当然少不了有一本《宋词三百首》。
小学时,老师很少提到宋词,上了中学,我渐渐对宋词有了了解并宠爱上这种文学体裁。
出名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我经常在伴侣、家人面前提起的对象。
这个暑假,我还特意买了一本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回家欣赏。
在《宋词三百首》中,有许多我从未听过的词人,像时彦、周紫芝、袁去华,但他们的词句仍让我陶醉:“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梧桐叶上三更语,叶叶声声是别离。
”“唤觉来厌厌,残照照旧花坞。
”宋词,它不用像唐诗,每一行的字都一样多,但却有确定的词律格式;它也不用有一个能概括全文的恰当名字,只要有词牌名就足够了,这样反而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词的内容;它更不用像小说,要有人物、环境和情节,完全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好地抒发了写词时的感情,读起来仿佛是身临其境。
正是因为宋词的传神、飘逸,才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行缺少。
春天,一个秀丽的季节,我想,人们看着窗外的美景,确定会吟上一句:“绿柳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等到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晚上,若是在小路上散步,确定会有和辛弃疾一样的感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不知不觉,秋风已将树叶吹黄了,词人秦观正是在这时写下了《浣溪沙》中的名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2020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doc

2020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宋词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之一。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辉映,是中国古代文坛三朵奇葩之一。
让我们来看看2020宋词300首札记中的800字,仅供参考!2020宋词300阅读800单词1每个人都会有一两本被遗忘的书。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又相遇了,我们后悔错过了。
也许,这不是一个错过,但这只是一个错误的时间见面。
那时,我年轻轻浮,意气风发,不知道悲伤的滋味。
我无法理解“三百首词”的魅力和境界。
现在我又读了一遍,我觉得这是一次精彩的会议。
幸运的是,我们还是见面了“字是身体,它应该被适当地修理,它能说诗不能说的,它不能做诗能说的。
”诗歌的领域很广,文字也很长。
”王国维先生说词和诗的区别的确,与这两者相比,在给人的印象中,诗歌是强烈的,而文字是柔和的。
在表现手法上,诗直,歌词悠扬。
在情感表达的程度上,诗歌是显性的,而词语是隐性的。
在一个物欲横流、风云变幻的时代,阅读这样一本书,如净化心灵、滋润身心,是必须的。
闭上你的书,闭上你的眼睛,那些文字、表情和场景就像现在,那些情感的誓言就像你的耳朵。
直到现在,人们才发现宋词原本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接下来,我将讨论《三百首宋词》中迷人诗篇的微妙情感世界上最感人、最感人的是“爱”这个词。
“情”的描写在字里行间流露:苍凉的“枯藤老树朦胧的乌鸦”、“小桥流水的画境”、“豪放的“不归之河,被浪卷走,永恒的浪漫人物”和婉约的“吴彤树更潇潇,被黄昏点点滴滴”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眼睛里的世界、心里的一切和人们写下的文字才会激起人们情感的心弦,引起共鸣。
在这些文字中,我读到了关于爱情和怨恨:苦涩和悲伤,无论是“不要来,也不要送一本书”,“渐行渐远,渐无书”,还是“春天还有几本书,秋来的书更稀疏”。
妻子对信件的渴望是对丈夫的无声关心。
也许真正的丈夫应该培养自己的道德,治理国家和世界,但是谁应该告诉他妻子的依赖换句话说,我明白有一种等待叫做“黄昏后,月亮上的柳树头”,一种思念叫做“人的衣服越来越宽,人们不会后悔,人们会为伊拉克而憔悴”,一种期待叫做“今年的花比去年的好,但明年的花会更好,所以我知道我和谁在一起”,一种安慰的呼唤“人们千百次寻找她,突然回头,但那个人却在灯光昏暗的地方”一首夕阳散成诗,一壶香茗饮尽字一句话“心不老,爱难碎”心就像一个双层丝网,里面有一个千千结”。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宋词三百首》挑选了宋朝57位著名文人250多首词。
我读时,又感后悔,它难懂难朗读。
只得强打精神看一遍译词,再读一遍原词,像读散文那样的很费劲地读完了它。
下面精心整理了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篇一清代词人上强村民,本名朱孝臧又号强村,于20__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同类作品中较具代表性、较精到的选本。
当代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为之笺注。
在朱孝臧同辈况周颐写的序言中,指出了本书选词的标准是“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
在唐圭璋先生写的《自序》中,也说“强村先生兹选,量既教多,而内容主旨以浑成为归”。
浑成,既是朱孝臧选词的标准,可以说也是宋词整体的特征。
什么是浑成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情与景的融合,二是情与词(语言)的融合,这两者融合形成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韵”。
情与景的融合是古代诗歌,尤其是唐诗最大的特点。
宋人知道超越唐诗之难,在诗的创作上另辟蹊径,以义理入诗,故诗多理趣,但毕竟偏离了诗主抒情的轨道。
宋人也当然知道,于是他们找到了“诗余”——词这种诗歌形式,一逞他们抒情的本领。
女词人李清照曾指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词跟诗相比,“别是一家”。
“别”在哪里?就是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王力先生语)。
它的语言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相融合。
所以,不太合律的苏轼等人的词才不被人们认为是“本色”。
所以,挑剔的李清照才说“知之者少”,只有几个人才得到她的首肯。
我读《宋词三百首》感受最深者就是这一点,在吟诵之时,每每感叹于每一个字安放得那么妥帖,连缀而成的短语和句子,其内在的意义和外在声音的轻重疾徐,与作者思想感情起伏曲折那么和谐,这种和谐所形成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
宋词讲究每个字,尤其重视关键字的四声安排与表情的关系,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
宋词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
近段日子,一直在读《宋词三百首》,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
书中优美的词和详尽的注释、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
描写孤单寂寥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
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
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
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与坎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
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豁达。
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
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三百首》,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
字字珠圆玉润,尽诗坛上之千古绝唱。
句句云锦天章,皆词苑中之万载妙词。
——题记
凡人都有二“根”,一是生命之根,一是魂灵之根,前者决定生命的长度,后者决定精神的高度。
灵魂之根深植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之中,唐宋诗词又是其精华之一,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在寂静的夜晚,沏一杯香茗,随着古琴《阳关三叠》若隐若现的悠悠旋律,在飘散的茶香中,捧着《宋词三百首》细细品读,循着词人的韵脚,便走进了那个沉凝婉约,清丽典雅的宋词年代。
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苏幕遮》里描述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让我忘却尘世的烦恼,置身于蓝天、白云、高山、田野这片空灵的境界,尽情地领略着大自然的秋色。
“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东坡先生独特的处世胸襟,尽管平生历经坎坷,一波三折,但他依然乐观开朗,充满着活力,依然对人生充满着希望,依然追求心中的梦想。
那份旷达和洒脱展示着一个文人的真正本质。
一曲荡气回肠的《满江红》再次震撼着我的心灵,那非凡的豪情风神,非凡的胸襟抱负令人肃然起敬。
那份怒,那份恨,那份笑是何等的悲壮,是何等的动人心魄。
辛弃疾的《水龙吟》让我看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的苦闷忧愁。
那千年的悲愤苍凉无奈感人涕下,那一掬英雄泪流淌到现代,洗涤着我的灵魂。
香艳奇绝的长短句,无不浸染、洋溢着词人们的真情实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首悼亡词,没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傲气;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没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逸,只有对爱妻的绵绵真情。
苏轼的一腔真情,跨越了世纪的长河。
一曲爱的绝唱,依然回响在今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曲《声声慢》,一曲《武陵春》,让人双眼润湿,肝肠寸断。
李清照,绝代才女,为什么如此的凄愁?为什么付出的一腔真情,国家的破败零乱和“此非女子事也?” “菊残犹有傲霜枝”,再多的苦难也抵挡不了她真情的流露。
纵然是“人比黄花瘦”,纵然是“载不动许多愁”,纵然是“欲语泪先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但我仍听见她铿锵有力的心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她的人生与苦难相互撞击,却绽放出一曲千古菊花香——“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读宋词,醉宋词,其清新之气,清悦之声,荡涤了纷扬的污秽尘埃,淹没了功名利禄的喧嚣。
徜徉于千年宋词那闲雅晴丽的意境之中,浓浓淡淡的思绪泛起层层涟漪,漾满心田。
就让我们在诗词中呼吸,春夏秋冬,岁岁,年年。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3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
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
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
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
诗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