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技术——CMOS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合集下载

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一、介绍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现代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数字逻辑、电子设计自动化、半导体器件物理和工艺等多个领域。

在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中,工程师需要进行功能分析、设计规划、逻辑综合、电路布局、版图设计、物理验证和后仿真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就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二、功能分析在进行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之前,工程师需要首先完成功能分析。

在功能分析阶段,工程师需要明确电路的功能需求,包括各种逻辑门、寄存器、存储器等组件的功能与接口要求。

还需要对设计的电路进行规模估计,明确设计的规模和复杂度,为后续的设计规划和逻辑综合提供依据。

三、设计规划在完成功能分析之后,工程师需要进行设计规划。

设计规划阶段需要明确设计的总体结构、数据传输路径、时钟和控制信号的分配等。

还需要进行功耗和面积的预估,并确定设计的性能指标和约束条件等。

四、逻辑综合逻辑综合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逻辑综合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将设计的功能描述转换为门级网表,然后进行优化,包括面积优化、功耗优化、时序优化等。

逻辑综合的结果将是门级网表,为后续的电路布局和版图设计提供基础。

五、电路布局电路布局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电路布局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将逻辑综合的门级网表映射到物理结构上,并进行布线和布局设计。

电路布局需要考虑电路的面积、功耗、时序等多个方面的优化,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版图设计版图设计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版图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将电路布局转换为实际的版图,并进行细化设计,包括晶体管布局、金属线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等。

版图设计需要满足工艺规则和制约条件,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和可测试性。

七、物理验证物理验证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物理验证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进行电路的各种仿真和验证工作,包括静态时序分析、动态时序分析、功耗分析、布局抽取等。

CMOS版图设计

CMOS版图设计

第5章CMOS版图设计5.1 版图设计基本概念5.2 设计规则5.3 基本工艺层版图5.4 FET版图尺寸的确定5.5 逻辑门的版图设计5.6标准单元版图5.7 设计层次化2/783/785.1 版图设计基本概念⏹什么是版图设计?☐Layout design :定义各工艺层图形的形状、尺寸以及不同工艺层的相对位置。

⏹版图设计的内容☐布局:就是将组成集成电路的各部分合理地布置在芯片上。

安排各个晶体管、基本单元、复杂单元在芯片上的位置。

☐布线:就是按电路图给出的连接关系,在版图上布置元器件之间、各部分之间的连接。

设计走线,实现管间、门间、单元间的互连。

☐尺寸确定:确定晶体管尺寸(W、L)、互连尺寸(宽度)以及晶体管与互连之间的相对尺寸等。

4/78⏹版图设计的目标☐满足电路功能、性能指标、质量要求☐尽可能节省面积,以提高集成度,降低成本☐尽可能缩短连线,以减少复杂度,缩短延时、改善可靠性5/78EDA工具的作用(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版图编辑☐规定各个工艺层上图形的形状、尺寸、位置(Layout Editor)⏹规则检查☐版图与电路图一致性检查(LVS,Layout VersusSchematic)☐设计规则检查(DRC,Design Rule Checker)☐电气规则检查(ERC,Electrical Rule Checker)⏹布局布线☐Place and route,自动给出版图布局与布线6/787/78电路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LVS )从版图中提取的电路同原电路相比较,其方法通常是将两者的网表进行对比。

比较的结果,可以是完全一致或两者不全一致,设计者应对所示的错误进行必要的版图修改。

电路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LVS: Layout Versus Schematic )设计规则检验(DRC:Design Rule Check)设计规则检查是一个运用版图数据库检查在版图上涉及的每条设计规则的程序。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ppt课件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ppt课件

(b)
图8.3 交叠的定义
表8.5 TSMC_0.35μm CMOS工艺版图各层图形之间最小交叠
表 16.5 T SM C _0.35μ m C M O S 工 艺 版 图 各 层 图 形 之 间 最 小 交 迭
N _ w e ll A c tiv e P o ly P _ l\p lu s_ se le c t/N _ p lu s_ se l ect C o n ta c t M e ta l1 V ia 1 M e ta l2 E le c tro d e V ia 2 M e ta l3
MOS管的可变参数为:栅长(gate_length)、栅宽(gate_width) 和栅指数(gates)。
栅长(gate_length)指栅极下源区和漏区之间的沟道长度,最 小值为2lambda=0.4μm。
栅宽(gate_width)指栅极下有源区(沟道)的宽度,最小栅宽为 3 lambda=0.6μm。
201010233636cmos差动放大器单元电路设计版图的过程vinvinqr1r2vddmn1mn2mps2mcs2mgcsmcf1mcf2msf1msf2outout图716画l型金属线作地线图717画出两只mcs3并将它们的栅漏和源极互连201010233737vinvinqr1r2vddmn1mn2mps2mcs2mgcsmcf1mcf2msf1msf2outout图718画出两只mn1并将它们的栅漏和源极互连cmos差动放大器单元电路设计版图的过程201010233838图719依次画出r1并联的两只msf1和并联的两只mcf1以及偏压等半边电路版图vinvinqr1r2vddmn1mn2mps2mcs2mgcsmcf1mcf2msf1msf2outoutcmos差动放大器单元电路设计版图的过程201010233939cmos差动放大器单元电路设计版图的过程vinvinqr1r2vddmn1mn2mps2mcs2mgcsmcf1mcf2msf1msf2outout图720通过对图819中半边版图对x轴作镜像复制形成的完整版图201010234040在正式用cadence画版图之前一定要先构思也就是要仔细想一想每个管子打算怎样安排管子之间怎样连接最后的电源线地线怎样走

集成电路原理课件-cmos

集成电路原理课件-cmos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1
微电子学
• 微电子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的核心技术 • 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 技术 • 微电子学是电子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电子或离 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 微电子学是以实现电路和系统的集成为目的,研究 如何利用半导体的微观特性以及一些特殊工艺,在 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制作大量的器件,从而在一个微 小面积中制造出复杂的电子系统。
I
D
dx
V 0
WC
ox
n [VGS V ( x) VTH ]dV
I/V特性的推导(3)
W 1 2 I D = nCox [(VGS - VTH )VDS - VDS ] (2.8) L 2 W VGS - VTH 称为过驱动电压; 称为宽长比 L 三极管区(线性区)
每条曲线在VDS=VGS-VTH时取最 大值,且大小为:
CGD CGS
WLCOX WCOv 2
CGB可以忽略不计
CSB = CDB =
WE源极Cj (1 VSB /B ) WE漏极Cj (1 VDB /B )
mj mj

源极周长 C jsw (1 VSB /B )
m jsw
漏极周长 C jsw (1 VDB/B )
MOS器件电容
栅源、栅漏、栅衬电容与VGS关系
1) VGS < VTH截止区
CGD CGS WCOv
CGB W 2 L2 COX q si N sub / 4 F WLCOX Cd = 其中Cd=WL q si N sub / 4 F WLCOX Cd WLCOX WL q si N sub / 4 F

制造工艺-CMOS集成电路原理图及版图

制造工艺-CMOS集成电路原理图及版图

硅芯片上的电子世界—晶体管
• 三级管:pnp,npn • 硅芯片上的三极管:
2012年春季
P+ …N…+. P+
N阱
P型衬底
28中北大学
三极管的设计
CMOS工艺下可以做双极晶体管。 以N阱工艺为例说明PNP, NPN如何形成。
PNP
注:
薄氧
由于P衬底接最低电位vss/gnd
因此,VPNP集电极也必须接
C
N+
N–-epi
钝化层
SiO2
P+
P-Sub
2012年春季
N+埋层
P P(G- ND)
N+
Sub
EB C
N+ P
N+
P+
N–-epi
60
60中北大学
版图设计
• 电子设计 + 绘图艺术 • 仔细设计,确保质量
2012年春季
61中北大学
MOS管的版图设计
沟道宽
沟道长
当多晶硅穿过有源区时,就形成了一个管子。在图中当 多晶硅穿过N型有源区时,形成NMOS,当多晶硅穿过P型有 源区时,形成PMOS。
MIM 上电级
第n-1层金属
电容区的下方不要走线;
2012年春季
20中北大学
多层金属制作的平板电容和侧壁电容
多层平板电容(MIM) •增加单位面积电容; •精度高,匹配性好;
2012年春季
侧壁电容: •单位面积电容值可比左边的大; •精度较高,匹配性较好;
21中北大学
MOS电容
CGS
累积区
强反型
vss/gnd 。
C
B

精品PPTCMOS版图

精品PPTCMOS版图
文件
基本IC单元版图设计 – CMOS layout
器件尺寸设计:SPICE - SPICE: Simulation Program for ICs Emphasis 利用SPICE去确定器件尺寸。
SPECS电路规范
mathematical model
SPICE
device size
schematic
on
off
D
input signal of A
基本IC单元版图设计 – CMOS layout
器件尺寸设计:大尺寸器件的设计
- 寄生栅电阻可减慢寄生电容的充放电速度,即存在一个 RC时间常数。
- 晶体管的长度,即沟道长度,决定了晶体管开关的速 度,因此,栅的长度是不允许改变的,同时,也必须 维持相同的有效栅宽。
连接后: 缺点:浪费了大量的空间。
好的连接办法:源和漏互换
对第二个和第四个晶体管进行左右翻转,两个B点彼此相对, 两个A点彼此相对。将相对的源漏区合并,这些合并的区域既 可以是一个晶体管的源,同时也可以是另一个晶体管的漏。
练习题:
如果是被同一根线进行连接,则可以类似源漏共用那 样进行共用,如果一个是A,另一个是B则不能。如 下电路图,那些可以共用,试着画出版图。
经验法则:如果需要分配电压是(如开关某些 器件),可以利用多晶硅,如果需要分配电流, 则采用金属。
可采用多晶硅作为内连线,但通常仅限于连接 栅,因为栅上电流小。
图形关系
总结
在本章学到以下内容: 1.模型、计算机模拟的原理图与参数规范; 2.确定器件尺寸; 3.通过分裂器件减小寄生电阻; 4.更好的适用的技术; 5.作为设计工具的棒状图; 6.借助钳位与连接释放电压; 7.避免固有的衬底二极管正偏; 8.原理图、棒状图和器件之间的关系; 9.源漏共用;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02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
CHAPTER
电路设计基础
01
模拟电路设计
02
运算放大器
03
比较器
04
触发器
电路设计基础
01
数字电路设计
02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03
04
可编程逻辑电 路
版图设计基础
版图编辑软件 ICEDrawer
版图设计基础
01
Laker
02
P甩 Pro
版图设计规则
03
版图设计基础
管的形状和尺寸等。
案例二:低功耗模拟电路版图设计
总结词
通过优化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实现低功耗的目的, 以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的需求。
详细描述
低功耗模拟电路版图设计需要考虑模拟电路的性能和 功耗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噪声和失真等方面的因 素。为了实现低功耗的设计,需要采用优化的版图设 计方法,如使用低阻抗的走线、优化晶体管的形状和 尺寸等。
3
antenna effect simulation
物理验证基础 01
P/R/O/L/C分析
热学参数分析(T)
03
02
电学参数分析(P/R/O)
电磁兼容性分析(EMC)
04
03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
CHAPTER
逻辑电路版图设计
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是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控制的电路,分为组合逻 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在版图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路 的复杂性、功耗、速度等因素。
提高芯片的可测试性。
可制造性版图设计实践
符合制造规范
遵循制造规范和流程,确保版图设计具有良好的可制 造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2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2

说明
文件结构:在本实例文件ex2.sdb中共有六个模块, 包括Vdd,Gnd,MOSFET_N,MOSFET_P,inv与 Nand2.各模块的内容可Module→Open命令打开 并进行修改. Wire(联机)按钮 :Wire按钮是用在电路设计模式 中各元件之间的信号连接. Line(直线)按钮 :Line按钮是画直线的工具,可以 用在符号模式中绘制电路符号,但不可以在电路设 计模式中进行电路之间的联机操作.
基本CMOS集成电路设计
包含NMOS和PMOS网络
Hale Waihona Puke 基本门电路:非门 与非门 或非门
组合门电路:
使用 S-Edit 编辑简单的逻辑电路
使用S-Edit 编辑反相器 使用S-Edit 编辑与非门 使用S-Edit 编辑与门 使用S-Edit 编辑或非门 使用S-Edit 编辑或门
使用S-Edit设计反向器的步骤
打开程序 建立反相器符号 另存新文件 加入输入端口与输出 环境设置 端口 编辑模块 更改模块名称 浏览组件库 反相器设计成果 从组件库引用模块 模块输出格式 编辑反相器 输出成SPICE文件 加入联机 加入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2
内容: 使用tanner Pro软件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任务清单:
使用S-Edit 编辑反相器(必选) 使用S-Edit 编辑与非门(以下四个任选其中两个) 使用S-Edit 编辑与门 使用S-Edit 编辑或非门 使用S-Edit 编辑或门
知识梳理
NMOS和PMOS的简单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MOS管的四种布局图
② 直线形排列的NMOS管
结构图
立体结构和俯视图
③ 源区、沟道区和漏区合称为MOS管的有源区(Active),而有源区之外的区域 定义为场区(Fox)。有源区和场区之和就是整个芯片表面。 Fox + Active = Surface
芯片表面包含有源区和场区两部分
④ N阱CMOS集成电路使用P型衬底,NMOS管直接制作在P型衬底上,PMOS 管做在N阱内。
从库管理器建立新库的另一种方法
(6) 建立新文件:在库管理器,选命令File→New→Cell view…。在Create New File框 内输入库名和单元名(inv)后,先将tool选为virtuoso,在View Name的文本区会自动 生成Layout,点击Ok按钮,将同时出现版图编辑窗(virtuoso Layout Editing)和 层选择窗(LSW:Layer Select window)。
AS and NS buttons
Layers Scroll bar
层选择窗 (LSW )
1) Edit(编辑)——是个下拉式命令菜单,有六个子菜单
2) 层符号——分三部分,① 左表示层的颜色及图案;② 中为层名;③ 右表 示层的用途。
层名 层的颜色及图案 层的用途
3) Inst——设置Instance为可选或不可选。 4) Pin——设置布线工具。 5)Technology file——技术文件名。 6) AV和NV按钮 ① AV设置各层都可视(图a); ② 除输入层外,NV设置其余各层不可视(层符号变灰)(图b); ③ 击鼠标中键使各层在可视和不可视间转换(图c); ④ 层原为可视,点击中键变为不可视,再点击又恢复可视(图d); ⑤ 鼠标左键点击原不可视的层就变为可视,且成为输入层(图e)。
1. 建立新库步骤 (1) 从CIW进入库管理器,选命令Tools→Library Manager…。
(2) 在库管理器中选命令File→New→Library…,出现新库对话框。
进入库管理器
选建立新库命令
新库对话框
(3) 在Name 文本区输入新库名(例如mylib)。点击OK按钮,出现新库技术文件 对话框,新库mylib的技术文件有三种选项。
(a) 点击左键
(b) 移动鼠标
(c) 点击左键建立矩形
(d) 完成的矩形
4)按<Esc>键停止画矩形命令。 2. 多边形(polygon) (1)方法1 ① 建立多边形命令:Create→polygon。 ② 选输入层。 ③ 画多边形。
(a) 点击第一点
(b) 继续点击
(c) 双击或按<Enter>键使多边形封闭
在ASCII Technology File区输入技术文件名
报告技术文件加载成功
(5) 方法2:选“Attach to an existing techfile”,出现Attach Design Library to Technology File对话框。在Technology Library文本区下拉菜单中选择技术库,例如 csmc15tech,按OK按钮即完成建库。 若新库名为abcd,建库完成后在CIW中显示: Design Libraryˋabcdˊsuccessfully attached to technology Library ˋcsms15techˊ 新库abcd已成功建立。
⑤ 完整的MOS管版版图必须包含两个部分:a)由源、栅和漏组成的器件;b) 衬底连接。
(a)PMOS管 完整的MOS管版图图形
(b)NMOS管
5.1.2 MOS管阵列的版图实现
1.MOS管串联 (1) 两个MOS管的串联。 N1的源、漏区为X和Y,N0的源、漏区为Y和Z。Y是它们的公共区域,如 果把公共区域合并,得到图5.7(d)所示的两个MOS管串联连接的版图。 从电流的方向可以决定,当MOS管串联时,它们的电极按S-D-S-D-S-D方 式连接。
(c) 点击边框对角顶点
(d) 完成的椭圆
(3)圆环(Donut)——命令:Create→conics→Donut
(a) 点击圆心
(b) 点击内圆周
(c) 点击外圆周
Display Options 对话框
(2) Grid Controls 4个参数的缺省设置为1、5、0.5和0.5。对于1μm或者亚微米的设计规则,可设 置为0.1、0.5、0.01和0.01。
(3) Snap Modes 在下拉菜单中包含了各种选项。
Creat的模式
Edit的模式
2. 编辑器选项 选命令Option→layout Editor…<E>,=>“layout Editor Options”对话 框 。可以设置Gravity Controls(引力控制)、Conic sides(圆环边数)…等。
(a) 电路图
(b) N1版图
(c) N0版图
(d) N1和N0串联版图
(2) 任意个MOS管串联。例如3个MOS管串联的版图。
(a)电路图
(b) 版图
2.MOS管并联(并联是指它们的源和源连接,漏和漏连接,各自的栅还是独立的。) (1)栅极水平放置,节点X和Y可用金属连线连接(图b);也可用有源区连接(图c)。
⑤ 按Ok存盘。
(2) 设置层符号的颜色和图案 ① 在LSW中,选Edit→Display Resource Editor…,=>“Display Resource Editor”对话框。
Display Resource Editor对话框
② 设置层的填充类型(Fill sytle)、填充颜色(Fill color)、外框颜色(Outline Color)、点画(Stipple)和线型(line sytle)。 ③ 按Apply按钮。 ④ 选File→Save…,=>“Save Display Resource File”框。 ⑤ 在Files区点击左键,=>/root/display.drf, 左键点击,使它进入Selection的文本框, 点击Ok关闭。 ⑥ 对话框报告root/display.drf文件已经存在,按Yes键。
建立新文件
同时出现版图编辑窗和层选择窗(LSW)
5.3.2 层选择窗(LSW)的设置
1. 对LSW的说明
Edit menu Technology file Inst button AV and NV buttons Current drawing or entry layer Pin button
(d) 完成的多边形
(2)方法2
(3)加圆弧 ① 命令Create→polygon把多边形某一边画成圆弧。 ② 双击鼠标中键或按<F3>键,出=>reate Polygon选项框。 ③ 在框中点击Create Arc按钮。 ④ 在多边形中画圆弧。
(a)矩形拼接或重叠形成多边形
(b)合并后的多边形
(a) 点击起点 (b) 点击终点
(b) 完成的等宽线
4. 圆锥曲线 (1)圆(circle) ——命令:Create→conics→circle
(a) 点击圆心
(b) 移动鼠标
(c) 在圆周上点击画圆
(d) 完成的圆
(2)椭圆(Ellipse)——命令:Create→conics→Ellipse
(a) 点击边框第一角顶点
(b) 移动鼠标
第5章 CMOS集成电路的版图 设计
主要内容 5.1 MOS 场效应管的版图实现 5.2 版图设计规则 5.3 版图系统的设置 5.4 版图的建立 5.5 版图的编辑 5.6 棍棒图 5.7 版图设计方法概述
5.1 MOS 场效应管的版图实现
5.1.1 单个MOS管的版图实现
1. MOS管的结构和布局
建立显示文件
按Yes键得到新的显示文件
5.3.3 版图编辑窗的设置
版图编辑窗
1. 图标栏(Icon Menu)
图标栏包含的命令
2. 状态栏(Status Banner) 位于版图编辑窗的第二行。 3. 菜单栏(Menu Banner) 位于版图编辑窗第三行。 4. 启动命令和取消命令的方法 (1) 启动命令 ① 从版图窗的菜单栏选命令。 ② 点击版图窗的图标。 ③ 用快捷键。 (2) 取消命令 ① 按<Esc>键。 ② 点击对话框中的Cancel。 (3) 命令的对话框 有两种对话框: 1) 标准框。启动命令时自动出现。
(a)
(b)
(c)
(d)
(e)
7) AS和NS设置各层的选择性(后面介绍)。
2. 对LSW的设置
(1) 设置层符号。
① 在LSW中,选择Edit→Set Valid Layers…=>Set Valid Layer对话框。
Set Valid Layer对话框
② 点击层符号右边的选择开关,开关变黑,本层被选。 ③ 点击Apply按钮,层符号出现在LSW中。 ④ 点击LSW的Edit→Save,=>Save对话框。
(1)选命令window→Pan<Tab>,版图窗和CIW都显示: Point at center of the desired display:(希望显示的中点) 用鼠标左键点击屏幕右上角某一点,该点立即移到屏幕中心,第一象限成为画图区。 (2)用键盘上方向键实现坐标轴移动。
5.4.3建立几何图形 1. 矩形(Rectangle) 1)建立矩形命令:Create→Rectangle。 2)选输入层。 3)画矩形。
2) 选项框。
3) 显示对话框的方法: ① 若菜单命令后有三点,标准框会自动出现; ② 使用命令时双击中键或按<F3>键。
Move的选项对话框
5.3.4 使用Option菜单进行版图编辑窗设置
1. 显示命令 选命令Option→Display…<e>,=>“Display Options”对话框 。 (1) Display Contro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