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日常点检作业指导书120620
磨床操作规程及点检作业指导书

传统手动磨床
二、责任:
模具部负责操作与维护保养
三、操作指引:
3.1操作时戴上眼镜、眼罩或护眼镜。
3.2接零件图纸加工要求装上合适的磨轮及夹好工件,然后检查磨轮是否装妥,及检查工件是否夹紧,如磁力是否足够。
3.3根据图纸进行加工。
3.4进行精密研磨时,必须使磨轮转动,直至全部工作完毕为止。
3.5如有需要,可使用卡尺、千分尺、块规或角尺(垂直角)量度工件尺寸,确定符合图纸要求。
3.5将完成的工件,交回主管。
3.6每天加工完成后,清洁磨床所剩余的铁粉及关机。
注意事项:
(1)进行加工进切勿戴手套。
(2)磨轮转轴仍在转动进,装卸工件要格外小心。
(3)如要卸下轮罩进行研磨,需要格外小心。
(4)更换磨轮只可由获得授权之人员进行,更换进,检查新磨轮在被敲击时是否能发出清脆的
声音,发表示无裂痕。
每天一次
4.4
永久磁盘吸力是否良好。
每天一次
版本
修订理由与内容简述
修订日期
拟定
审核
批准
A0
(5)更换前,要先平衡新磨轮,手动磨床除外。
(6)转轴仍在转动时,调校冷却液流向需极小心。
(7)切勿用气枪清洁磨床,要用扫子及真空吸尘器。
(8)遇有紧急情况,按下控制器上的红色紧急掣。
四,点检规范:
NO
点检内容
点检频次
备注
4.1
电源线、导线有无破损。
每天一次
4.2
导轨内润滑是否良好。
每天一次
4.3
X、Y、Z轴进给是否良好。
模具操作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作业人数 产品颜色
图1
XX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操作作业指导书
材料
标准周期 单重(G)
作业图片
图2
模穴数 模具编号 毛重(G)
图3
图1:产品图,水口不可刮手
图2:合模线不可
图3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XX-ZS-SOPHW-11-1601
制定日期
A/0
修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制作
品质
审核
批准
2016/9/13 2016/9/13
图4:
图5:
图6:
产品流程图
发行履历
三:注意事项
生产
首件 检查
加工
抽检
版次 A/0
发行时间 2016/9/13
修订内容 初版发行
发行人
(1)每半小时必须参照首件检查整模产品。 (2)发生警报时及时通知技术员处理。
出货
良品 入库
包装
------
作业步骤
目的:规范产品作业程序,保证产品质量。
适用:
产品作业,包装。
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前请仔细阅读此作业指导书。
(2)准备好必备作业工具,及包材。
(3)作业前培训。
二:操作步骤 (1)半自动生产 (2)自检产品有无缩水,胶印等不良。 (3)剪平水口,剪伤,剪高不可。 (4)每个产品装一个小胶袋 (5)每层用隔板隔开。
模具制程检验作业指引

模具制程检验作业指引模具制程检验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我们做饭的时候,得时不时看看菜炒得怎么样,调料放得对不对,别等到出锅了才发现不对劲,那就晚喽!咱先来说说为啥要有模具制程检验这个事儿。
我给您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
有一回啊,我们厂接了一个大单子,做一批精密模具。
大家一开始都干劲十足,想着赶紧完成任务。
结果呢,在制程中少了检验这一环,等到模具都快完工了,才发现尺寸有偏差,而且表面还有不少瑕疵。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重新修改费时费力不说,还差点耽误了交货时间,客户那边也很不满意。
从那以后,我们就知道了,模具制程检验那是万万不能少的!那模具制程检验到底要检些啥呢?首先得看看模具的原材料对不对,是不是符合要求的那种材质和规格。
这就好比盖房子,要是砖头质量不行,这房子能结实吗?然后呢,加工过程中得盯着那些工艺参数,像切削速度、进给量啥的,可不能乱来。
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师傅为了赶进度,把切削速度调得太快,结果模具表面都被刮花了,这可不行!还有啊,模具的各个零部件也得仔细瞅瞅。
尺寸精度那得用精密量具量一量,差一点儿都不行。
就像上次一个小零件,尺寸就差了那么一丢丢,装到模具里就不匹配,整个模具的性能都受影响啦。
在检验的时候,咱们得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和方法。
比如说,先检什么后检什么,得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样容易有疏漏。
而且啊,检验的工具也得选对,该用卡尺的时候用卡尺,该用千分尺的时候用千分尺,可不能瞎用。
检验人员也得有一双“火眼金睛”。
得经过专门的培训,知道怎么看,怎么判断。
不能模棱两可,差不多就行。
这可关系到模具的质量,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说到这儿,您可能会问了,那检验出来有问题咋办?这就得赶紧采取措施啊。
小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大问题就得停下生产线,好好研究研究,找出根源,彻底解决,可不能让问题留到后面。
总之啊,模具制程检验就像是模具生产的“守护神”,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好了,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模具,让客户满意,让咱们的工厂有好口碑。
模具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荆州奥克兰塑业有限公司 011 模具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AIC-SC-20100630-6 一. 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 适用范围:适用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 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a . 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b . 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复位杆、斜滑块等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润滑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或使用专用顶针润滑油。
c .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斜压块(与斜滑块配合)是否松动,斜滑块内是否有异物。
冷却水、模温孔是否畅通。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1.3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下模时保留最后一模产品并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頂出机构和滑块等部位水份、模垢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1.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
(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工装、模具的周期检定:主要是按工装、模具周期检定计划对长期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內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工装模具定检记录。
四. 维修注意事项: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
如:2.1水口粘模:应用细紫铜棒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
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
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研磨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
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
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必要时可用紫铜棒破坏产品取出。
特殊产品必须下模由专业维修人员拆模取出。
模具检验作业指导书

NK-02-002 A/1
2013-1-1 第2页,共2页
4.2.1工
操作员加
巡检员将
工件4放 .2置.2 每一道工
要求时,
填写相应 4.2.3
依照《加 工该工组序别一继
4.2.4 续加工,
因加工要
间的复检 相应的检 4.5检查 测报告。 标准:
4.5.1外
a)抽样方
b)合格标
2)表面无
3)棱 角分4明)表, 面符合光
文件编 号: 文件版 本 生: 效日 期 页: 次:
长津金安精密光学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文件 名称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保
证2.制适模 用过范 围:模具 厂3.内职所 责有与 权限3.1工 程部3.工 2工艺 程部3.设 2操计 作员3.负 3品责 质部3.巡 4品检 质4.部工主 作管流 程4.1模 具部组《长 加工4.交 2工接 序间的自
NK-02-001 A/1
2013-1-1 第1页,共2页
长津金安精密光学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文件 名称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4.5.2尺
a)抽样方格) 若“4.不 7所合 有加4.工 8铜工 公检测合, 格则4.转 9品 质异常造 成工4.件 10或模 具部负责
4.10.1若
4.10.2若
原因,提
4.10.3若
部等召开
4.10.4待
由品质部
4.10.5品
4.10.6若
45..100相.7关品 文件铣床 自检磨控床制 自检C控 NC制自 检6.控0相制关作 表单模具 零件铜检公测 检测品记质录 异编常制联 :络 审核:
铜 公自F检IT 模自组检 立自检
文件编 号: 文件版 本 生: 效日 期 页: 次:
模具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模具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1、目的为确保公司内部加工零件质量,符合公司品质要求,防止因加工过程中的不合格零件流入下道工序而影响模具的制作周期与品质。
2、适用范围适用模具厂内部各工序加工的零件与装配中的模具。
3、定义:无4、职责4.1 各工序操作员对本工序的加工零件自检并填写?自检单?以及报检,加工组长复查后并签名。
4.2 制模组长负责加工后以及装配过程中工件的复检。
4.3 品质部制程检验员负责零件加工完成的检验制程巡检和关键零件终检, 监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4品质部文员负责将?质量异常联络单?及时交相关人员签批并将签批完成后的?质量异常联络单?复印给相关部门。
4.5品质工程师负责?模具厂纠正预防措施?的发出与跟踪,品质工程师负责?质量异常联络单?与?模具厂纠正预防措施单?的审核以及每月制程异常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5.程序内容:5.1 操作员报检、制程检验员巡检5.1.1 各工序操作员在该工序加工完成后,严格按照加工要求以及零件图对外观、重点尺寸进行自检并填写好?自检单?,自检确认合格将?自检单?交加工组长审核后放置于机台指定位置报检。
制程检验员不停对机台巡检,收到机台操作员的报检信息或发现待检验区有已加工完成的零件,取下机台上的?自检单?,根据加工要求和零件图,结合电脑3D图对其外观、尺寸进行详细的检测。
如零件较复杂需要超过一小时的检测时间,需提前与制模组长沟通,以防止模具因非加工、装配停留的时间过长而延误交期,检验完成后,?自检单?由品质部制程检验组保存。
5.2 检验标准与测量方法深孔钻、钻床、铣床检验标准与测量经过检验假设零件外观、尺寸、性能等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加工要求那么判定该零件此加工工序的品质状态为不合格。
5.4 品质标识检验完成后,根据其零件的品质状态在物料上做好相应的品质状态标识〔物料质量合格贴绿色“QC.PASS〞标签,不合格贴红色“QC.REJ〞标签〕,必要时在物料上用油性笔标识好模号、零件号等信息。
注塑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文件编号
审核2
修改状态
审核1
编 制
制(修)订
日 期
检验
项目
检 验 要 求
检验工具
制品
验收
移交方最后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和接收方第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样件至少在塑件成形或所要求的后处理完成16小时之后进行。)验收的标准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6%,大气压 890~1060hPa。(如果实际环境不标准,可在双方协商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所测得的数值用相应的长度膨胀系数加以修正。)两种样件应符合柯力公司塑料仪表壳体检验标准。
成型部分
1、所有模腔有胶位处不能有任何火花纹及刀纹,表面要求Ra1.6以上。
2、顶杆、斜顶端面应与型芯面一致
3、分模面流道需有排气通道、排气槽,排气槽深度小于塑料溢边值。如PP≤0.03㎜,ABS、PS≤0.05㎜。
4、型腔表面特殊要求按技术要求处理,如皮纹、喷砂等。
结构件
模具镶块、镶件、滑块及运动中的易损件能正常工作,热处理依照国家标准进行。
模具材料
按要求对模具材料验收,模具标准件的热处理依照国家标准进行。
包装
1、成型部分需喷防锈油。
2、浇口套进料口需用黄油堵住。
3、按协议备品、备件齐全。
4、模具技术文件齐全。
2、通水后进行漏水检验,水压力为6-7Mpa,通水3分钟无渗漏,判定为水路不漏水
3、防水密封圈圈规格按相关标准选用。
防水密封圈放置槽按相关标准加工尺寸和形状,密封槽开设位置便于安装,密封圈安放时应抹黄油
4、水道隔水片采用不易腐蚀材料,如不锈钢片、黄铜片。
顶出复位
1、顶出复位畅通,无卡滞,无异响。
2、顶出有限位块限位。位块45#钢制,不能用螺丝代替
模具验收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使模具检验标准化,确保外发模具回来的品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发模具(铝模、刀模、铜模)。
3.职责工程部技术员负责外发模具回来的品质检验。
4.作业内容4.1铝模铝模的检查依我们提供给供应商的样板、图纸及制作要求作为依据进行。
4.1.1检查模具表面无刀印、凸点、凹点、损伤、变形、翘曲、披锋、利角,NOKIA产品的切角标记位置正确(产品标记为正时,切角标记在左上角);4.1.2检查模具上的所有标记的大小、样式、位置与样板或图纸一致,日期号码是否装反;4.1.3检查模具四周倒扣的大小、位置与样板或图纸一致;4.1.4检查模具中间倒扣的大小、位置与样板或图纸一致;4.1.5检查模具边上一圈的形状与样板或图纸致,需逐步认真仔细检查;4.1.6检查模具型腔横排一排的形状、结构与样板或图纸致,需逐步认真仔细检查;4.1.7检查模具型腔竖排一排的形状、结构与样板或图纸致,需逐步认真仔细检查;4.1.8检查NOKIA产品要求标准化的位置的尺寸与图纸或样板相符;4.1.9检查所有倒扣的深度尺寸(一般为IOmm或8mm)与图纸或样板要求相符;4.1.10检查所有堆叠位的深度尺寸(周围一圈及中间的)与图纸或样板要求相符;4.1.11检查型腔的深度尺寸与图纸或样板相符;4.1.12检查型腔的尺寸与图纸计算料厚及缩水后的尺寸或样板的背面尺寸相符;4.1.13检查模具的针眼孔(汽孔)没有漏钻。
如果模具排在板上,检查铝板的大气孔没有漏钻;4.1.14检查模具的长度尺寸与要求相符(要求模具长宽尺寸比样板长宽尺寸单边大2.5mm);4.1.15检查模具的排模尺寸与我们要求的排模尺寸相符。
对于排好模的整板模具,需检查背面用于单个模具与铝板固定的镁丝是否沉入铝板并与铝板面平,模具的板本号及日期字码位置是否有留开口用于更换板本号或日期字码;4.1.16检查上模无披锋、利角,并有装四个定装夹螺丝,并且装夹螺丝的有效装配的螺纹长度在6mm以上;4.1.17将上模与吸塑罩或下模进行装配,检查可移动的间隙是否有5mm或以上,通过与吸塑罩装配检查压位是否正确;4.1.18对于4.1.1—4.117项目检查合格的,与生产部协商按排,不用上模制作一个吸塑罩,对吸塑罩进行4.11—4.1.11项目检查,并装入实物进行检查间隙与样板或图纸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者
3.按照指定的作业顺序,要求进行作业.
模具编号
使用部门
生产部
4.发现异常时,停止作业,立即与班长及工艺联系.
模具名称文件类别作业指导更改理由
1.作业者必须接受工作指导.
工序模修组
作业名日常点检2.按照指定的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编制日期
更改项目
更改文件号
更改日期
改订者
三
无锈蚀、粘模、铝渣、涂料、油污5、滑块机构
滑块能正常到位、复位
6、分型面,配合面间隙
开机操作、目视
开机操作、目视开机操作、目视开机操作、目视开机操作、目视2、溢料槽、排气槽及分型面、配合面无飞皮、油垢堆积
目视开机操作、目视目视目视3、导柱、导套
运动灵活、无卡滞现象及铝渣
2、管道、接头无渗漏
6.滑块斜楔面及模具锁紧面无异物粘附、拉伤静态检查
无拉伤
5.浇口及铝水冲刷处横、直浇道1、型腔(型芯、成型表面)
异常处理办法:无拉伤、运动灵活动态检查
无粘模1、型腔(型芯、成型表面)4、顶杆、复位杆无粘模、飞皮、缺损、异常裂纹(影响产品质量和模具功能的裂纹)、漏水
3、定位块4.检查型芯、顶杆
无弯曲、断裂无拉伤、碰伤、飞皮目视项目
点检频次
责任者记录方法检查标准
检查内容
目视 壳体模具日常点检作业指导书
更改履历
NO.
序号一
二
目视文件编号操作者
2012年6月10日作业者实施项目
模具夹模器
记录表
扳手手感、目视
紧固,无变形及裂纹
班 前
通知
操作者
修模
工艺技术员
修模确认准备
原因分析.对策
确认
验证
记录
部门领导
审批
实施
验证
确认
记录
夹模器
型腔
排气槽
滑块斜楔面
模具锁紧面
各管道接头
导柱,导套
编制审核批准
滑块
浇道
浇口
定位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