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氏液

合集下载

林格氏液说明书

林格氏液说明书

林格氏液说明书
林格格氏液是一种外用液体,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如瘙痒、亚斑痒、牛皮癣、感染性皮炎、疥疮等,也可以用于皮肤内出血的外敷。

林格氏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甘油、煤油、松节油和苯氧乙醇,它们的机理是可以润滑皮肤封闭其外壁,以防止细菌及其他微粒进入,有助于皮肤病症恢复健康。

使用时,将林格氏液以一定量涂抹在皮肤上,以轻轻揉搓的方式把液体均匀涂抹在皮肤上,然后用毛巾将皮肤上的液体轻轻擦去,以防止林格氏液留在皮肤上太久影响皮肤的排汗。

在使用林格氏液前,应该先进行皮肤测试,若感觉不舒服应该停止使用,并立即就医。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林格氏液可以有效治疗皮肤病症,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

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

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乳酸钠林格氏液林格氏液平衡盐液又称乳酸钠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乳酸盐、不含重碳酸盐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其电解质浓度、pH、渗透压等与细胞外液非常接近,故称平衡盐液。

本品对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有重要生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替代失去的细胞外液〔或作为代血浆的溶媒而增加其治疗价值,并可防止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以防止休克。

林格氏液也称复方氯化钠,是因为林格除了含有氯化钠成分,还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及乳酸根离子。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用。

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钾及氯化钙,则为林格氏液。

因为它是由英国生理学家“林格”所发明,所以称林格氏液,实际上就是通称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在林格氏溶液的基础上再加入乳酸钠,则成为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也称哈特曼氏溶液,每100 ml含氯化钙 g,氯化钾 g,氯化钠 g,乳酸钠 g。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使用,以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乳酸钠林格则适用于酸中毒或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病例,所以手术室经常使用。

?静脉内应用的液体可笼统地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

在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于补充丢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

但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出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

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

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

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

乳酸林格氏液含有的电解质与血浆相似,而生理盐水仅有Na+和Cl-。

(A液:每1L溶液含、、H2O、;B液:每1L溶液含2H2O、6H2O、葡萄糖、氧化谷胱甘肽;A液和B液低温贮存,于使用前等量混合即可)附:胶体液--美国常用的胶体液有合成淀粉、白蛋白和右旋糖酐,贺斯(成分:羟乙基淀粉)是一组人工合成的结构类似于胶原的复合物两栖类动物器官所用的ringer's solution称为任氏液;人体静脉输注称为林格液任氏液 (Ringer液)配方及作用20%氯化钠(ml)10%氯化钾(ml)10%氯化钙(ml)5%碳酸氢钠(ml)1%磷酸二氢钠(ml)葡萄糖(g) 2(可不加)蒸馏水加至(ml) 1000是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的。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乳酸钠林格氏液林格氏液之阿布丰王创作平衡盐液又称乳酸钠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乳酸盐、不含重碳酸盐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其电解质浓度、pH、渗透压等与细胞外液非常接近,故称平衡盐液.本品对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有重要生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替代失去的细胞外液〔或作为代血浆的溶媒而增加其治疗价值,并可防止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以防止休克.林格氏液也称复方氯化钠,是因为林格除含有氯化钠成份,还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及乳酸根离子.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份完全,可取代生理盐水用.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钾及氯化钙,则为林格氏液.因为它是由英国生理学家“林格”所发明,所以称林格氏液,实际上就是通称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在林格氏溶液的基础上再加入乳酸钠,则成为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也称哈特曼氏溶液,每100 ml含氯化钙0.02 g,氯化钾0.03 g,氯化钠0.6 g,乳酸钠0.31 g.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份完全,可取代生理盐水使用,以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乳酸钠林格则适用于酸中毒或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病例,所以手术室经常使用.静脉内应用的液体可笼统地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在失血性休克、年夜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弥补丧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可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呈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乳酸林格氏液含有的电解质与血浆相似,而生理盐水仅有Na+和Cl-.(A液:每1L溶液含12.4gNaCl、0.716gKCl、0.206gNaH2PO4•H2O、4.908gNaHCO3;B液:每1L溶液含0.23gCaCl2•2H2O、0.318gMgCl2•6H2O、1.8g葡萄糖、0.184g氧化谷胱甘肽;A液和B液高温贮存,于使用前等量混合即可)附:胶体液--美国经常使用的胶体液有合成淀粉、白卵白和右旋糖酐,贺斯(成份:羟乙基淀粉)是一组人工合成的结构类似于胶原的复合物两栖类植物器官所用的ringer's solution称为任氏液;人体静脉输注称为林格液任氏液 (Ringer液)配方及作用20%氯化钠(ml) 32.510%氯化钾(ml) 1.410%氯化钙(ml) 1.25%碳酸氢钠(ml) 4.01%磷酸二氢钠(ml) 1.0葡萄糖(g) 2(可不加)蒸馏水加至(ml) 1000是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的.林格氏液 RS生理盐水VS 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目前手术室内用的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已越来越少.因为5%葡萄糖液500 ml的血浆扩容效果年夜约仅36ml.低氧/低血压或者循环阻断时,葡萄糖在无氧代谢下形成乳酸,会加重细胞的酸中毒.因此,病人入室开放静脉均采纳晶体液:生理盐水或者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后者又叫平衡液.凡是理想的晶体液,都应和血浆电解质含量相似,但目前这两种晶体液都缺少满意的成份,生理盐水似乎不“生理”,平衡盐液似乎也不“平衡”.一、生理盐水与高氯性酸中毒“正生理“盐水氯化物含量非常高,因此高氯血症是危重病人进行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Steward认为,决定H+浓度有三个主要因素:CO2,体内弱酸和强离子差(Strong Ion Difference, SID).SID=(Na++K++Ca2++Mg2+)-(Cl-+Lactate),是酸碱调节的自力机制,依照Steward理论,强离子在水溶液中几乎平安解离.H+浓度随SID的升高而降低,如年夜量输入生理盐水,使血浆Cl-增加,则SID降低,招致H+浓度上升而致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治疗可增加Na+浓度,使SID趋于正常,从而纠正酸中毒.Steward理论不单与高氯血症酸中毒发生有关,而且与酸中毒的纠正有关,纠正酸中毒不在于碳酸氢钠几多,而在于钠的含量.二、高氯血症酸中毒的晦气作用医源性高氯血症酸中毒的临床意义迄今尚未确立,但已发现年夜量给予氯化物有许多晦气作用.肾移植病人的研究标明,生理盐水招致的酸中毒,对移植后K+浓度的影响超越了平衡液.三、平衡液的优缺点平衡液较之生理盐水有一定优势,平衡液可能取代“老盐水”,成为今后晶体液的主力军,因为它含有K+和Ca2+,具有缓冲能力的乳酸钠.但平衡液的缺乏之处在于高于血浆Cl-含量,且Na+含量偏低,渗透量也低于血浆,头部外伤病人往往易合并脑水肿,故有人建议对有脑水肿危险的病人应限制使用平衡液.由于乳酸盐会迅速代谢成CO2和水,可招致代谢性碱中毒,如果年夜量给予平衡液,这种代碱可招致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术后呼吸抑制.近年来,美国推出据认为最生理化的细胞外液晶体弥补液,它用醋酸盐取代乳酸盐,名叫Normasol(勃脉力A).四、小结目前所用的晶体液尚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酸碱平衡、渗透量和液体过负荷等相关问题等.围术期应当限制晶体液用量,失血应当用胶体液和红细胞弥补.我们关注更近乎生理的晶体液的开发和应用.。

林格氏液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是一种等张静脉注射液。兽医使用中也可皮下注射,简称"LR" 或"RL"。不含乳酸的称作林格氏液或哈特曼氏液 (Hartmann's solution)。由英国生理学家Sydney Ringer发明。
编辑本段成分每升乳酸林格氏液含有:
130 毫当量钠离子
109 毫当量氯离子
28毫当量乳酸
4 毫当量钾离子
3 毫当量钙离子
注:毫当量=摩尔数/化学价/1000。上述成分一般来自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钾。
编辑本段配方林格氏液配法:
(1)氯化钠 9g
(2)氯化钾 0.12g
(3)氯化钙 24g
(4)碳酸氢钠 0.2g
(5)蒸馏水 1000ml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用。
编辑本段应用用来治疗外伤、手术、烧伤等造成的失血,和对肾衰竭病人促进造尿。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酸中毒被乳酸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平衡。
用量由估计的体液流失计算。补充体液的时候,一般用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20-30毫升。电解质的浓度上,乳酸林格氏液含钠过多而含钾不足,故不宜用于长期输液,特别是对儿童病人。
乳酸林格氏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在实验中可以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保持两栖类其他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

复方氯化钠溶液(0.85%)

复方氯化钠溶液(0.85%)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复方氯化钠溶液(0.85%)
简介:
复方氯化钠溶液(0.85%)又称Ringer's 液、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溶液,属于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的一种,BBS 与细胞生长状态下的pH 值、渗透压等环境状态一致,具有维持渗透压、控制酸碱平衡、供给细胞生存代谢所必需的能量和无机盐成分等作用,可满足体外实验中细胞生存并维持一定代谢的基本需要。

Leagene 复方氯化钠溶液(0.85%)主要由氯化钠、葡萄糖等组成,用于哺乳动物(或人)细胞离体实验,肌体灌流、清洗组织,并维持离体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根据实验具体要求,保存或清洗离体组织。

注意事项:
1、由于复方氯化钠溶液(0.85%)含大量葡萄糖,容易产生细菌污染,请小心操作。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3个月有效。

相关:编号
名称CZ0108
Storage 复方氯化钠溶液(0.85%)
500ml RT 使用说明书1份编号
名称CC0005
磷酸缓冲盐溶液(1×PBS,无钙镁)CC0022
D-Hanks 平衡盐溶液(1×,含酚红)CZ0063
改良台氏液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PS0013
RIPA 裂解液(强)TO1013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比色法)。

林格氏液的配伍禁忌是什么呢

林格氏液的配伍禁忌是什么呢

林格氏液的配伍禁忌是什么呢相信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感冒的经历吧!而在感冒的后期通常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而一旦发烧就会导致人们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

所以医生就会建议朋友们使用林格氏液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

因此林格氏液的配伍禁忌是什么呢?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解决这个疑问,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讨论一下。

头孢哌酮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各组链球菌、肺炎球菌,多数革兰阳性厌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厌氧菌有良好作用。

临床应用广泛,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配伍都是合理的。

近年来临床关于头孢哌酮钠配伍禁忌的报道很多,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自1999年以来有关头孢哌酮钠的文献资料。

以下对头孢哌酮钠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配伍禁忌进行归纳总结。

1 抗微生物药物1. 1喹诺酮类药物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输注后,接输头孢哌酮钠时,莫菲氏滴管内即出现白色沉淀物。

调换输入药物的顺序,即输完头孢哌酮钠接输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时,仍出现上述现象。

另外,甲培新、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以及氟罗沙星分别与头孢哌酮钠配伍时,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与沉淀现象。

1. 2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哌酮钠滴完更换依替米星或萘替米星溶液时,输液管内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王淑华分别用5%葡萄糖溶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注射用进口链霉素,然后各取1mL混合,结果立即有混浊发生,并有较多白色絮状物。

另外,头孢哌酮钠与西索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B有配伍禁忌,不宜联用。

1. 3 多肽类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去甲万古霉素0.4g,静脉滴注完毕,更换0.9%氯化钠100mL加头孢哌酮钠2g液体后,输液管莫菲氏滴管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物。

1. 4 四环素类药物头孢哌酮钠与多西环素存在配伍禁忌,不宜联用。

2消化系统类药物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头孢哌酮钠2.0g,接着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mL+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即刻在头皮针软管里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

林格氏液

林格氏液

林格氏液?平衡液?(2009-05-24 09:28:05)标签:杂谈平衡盐液又称乳酸钠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乳酸盐、不含重碳酸盐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其电解质浓度、pH、渗透压等与细胞外液非常接近,故称平衡盐液。

本品对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有重要生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替代失去的细胞外液〔‘,或作为代血浆的溶媒而增加其治疗价值,并可防止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工c)以防止休克。

林格氏液也称复方氯化钠,是因为林格除了含有氯化钠成分,还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及乳酸根离子。

林格氏液配法:(1)氯化钠 9g(2)氯化钾0.12g(3)氯化钙0.24g(4)碳酸氢钠0.2g(5)蒸馏水1000ml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用。

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钾及氯化钙,则为林格氏液。

因为它是由英国生理学家“林格”所发明,所以称林格氏液,实际上就是通称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在林格氏溶液的基础上再加入乳酸钠,则成为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也称哈特曼氏溶液,每100 ml含氯化钙0.02 g,氯化钾0.03 g,氯化钠0.6 g,乳酸钠0.31 g。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使用,以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乳酸钠林格则适用于酸中毒或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病例,所以手术室经常使用。

静脉内应用的液体可笼统地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

在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于补充丢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

但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出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

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

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

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

乳酸林格氏液含有的电解质与血浆相似,而生理盐水仅有Na+和Cl-。

(A液:每1L溶液含12.4gNaCl、0.716gKCl、0.206gNaH2PO4•H2O、4.908gNaHCO3;B液:每1L溶液含0.23gCaCl2•2H2O、0.318gMgCl2•6H2O、1.8g葡萄糖、0.184g氧化谷胱甘肽;A液和B液低温贮存,于使用前等量混合即可)附:胶体液--美国常用的胶体液有合成淀粉、白蛋白和右旋糖酐,贺斯(成分:羟乙基淀粉)是一组人工合成的结构类似于胶原的复合物两栖类动物器官所用的ringer's solution称为任氏液;人体静脉输注称为林格液任氏液 (Ringer液)配方及作用20%氯化钠(ml) 32.510%氯化钾(ml) 1.410%氯化钙(ml) 1.25%碳酸氢钠(ml) 4.01%磷酸二氢钠(ml) 1.0葡萄糖(g) 2(可不加)蒸馏水加至(ml) 1000是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的。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平衡液吗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平衡液吗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平衡液吗林格氏液,也称复方氯化钠溶液。

其成分为:Na+145mmol Cl-154mmol ,林格氏液才是真正的等渗液,无热量供给,因为它含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所以又称为'三氯溶液“。

它含钾和钙极少,因此不能用它纠正低血钾和低血钙,又因为它含有钙所以不能与血同输,以免发生凝血。

它的主要功能、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均与0.9%氯化钠相同,大量输入时更容易发生高氯血症。

乳酸钠林格氏液,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细胞外液补充剂,其电解质浓度及渗透压(274mmol)均与细胞外液接近。

输入后补充细胞外液,同时有1/4的输入量留在血管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有效循环,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量稠度,改善组织灌流。

临床用该溶液治疗微循环障碍,防治休克,纠正等张性脱水及进行大出血的抢救等。

注意事项:a 急性补充输液治疗时,其输入速度可达----3L/h,待尿量增加后可减慢输入速度,维持量以10ml/kg*h为宜。

对于严重脱水病人必须迅速恢复患者血压时,在最初的1---2小时内应提供30ml/kg的输入量。

输液期间应严密监视循环状态,以免容量超负荷。

导致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b 在纠正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时,输入量应4倍于失血量,在红细胞压积不低于30%是不需要输血。

c 因乳酸代谢后产生HC O3-,因此不能用于碱中毒病人,但可纠正轻度酸中毒。

d 因其含有钙,因此不能与血在同一管道内输入,以免凝血。

e 乳酸钠须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肝血流减少至1/60时,乳酸钠将不能被代谢。

对肝功能不佳既有乳酸盐代谢障碍,不宜使用。

此时最好用醋酸钠代替乳酸钠。

查看原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杂谈
平衡盐液又称乳酸钠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乳酸盐、不含重碳酸盐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其电解质浓度、pH、渗透压等与细胞外液非常接近,故称平衡盐液。

本品对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有重要生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替代失去的细胞外液〔‘,或作为代血浆的溶媒而增加其治疗价值,并可防止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工c)以防止休克。

林格氏液也称复方氯化钠,是因为林格除了含有氯化钠成分,还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及乳酸根离子。

林格氏液配法:
(1)氯化钠 9g
(2)氯化钾0.12g
(3)氯化钙0.24g
(4)碳酸氢钠0.2g
(5)蒸馏水1000ml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用。

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钾及氯化钙,则为林格氏液。

因为它是由英国生理学家“林格”所发明,所以称林格氏液,实际上就是通称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在林格氏溶液的基础上再加入乳酸钠,则成为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也称哈特曼氏溶液,每100 ml含氯化钙 g,氯化钾 g,氯化钠 g,乳酸钠 g。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使用,以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乳酸钠林格则适用于酸中毒或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病例,所以手术室经常使用。

静脉内应用的液体可笼统地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

在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于补充丢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

但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出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

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

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

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

乳酸林格氏液含有的电解质与血浆相似,而生理盐水仅有Na+和Cl-。

(A液:每1L溶液含、、•H2O、;B液:每1L溶液含•2H2O、•6H2O、葡萄糖、氧化谷胱甘肽;A液和B液低温贮存,于使用前等量混合即可)
附:胶体液--美国常用的胶体液有合成淀粉、白蛋白和右旋糖酐,贺斯(成分:羟乙基淀粉)是一组人工合成的结构类似于胶原的复合物
两栖类动物器官所用的ringer's solution称为任氏液;人体静脉输注称为林格液
任氏液 (Ringer液)配方及作用
20%氯化钠(ml)
10%氯化钾(ml)
10%氯化钙(ml)
5%碳酸氢钠(ml)
1%磷酸二氢钠(ml)
葡萄糖(g) 2(可不加)
蒸馏水加至(ml) 1000
是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的。

乳酸林格氏液 LRS
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 LRS
林格氏液 RS
生理盐水VS 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
目前手术室内用的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已越来越少。

因为5%葡萄糖液500 ml的血浆扩容效果大约仅36ml。

低氧/低血压或者循环阻断时,葡萄糖在无氧代谢下形成乳酸,会加重细胞的酸中毒。

因此,病人入室开放静脉均采用晶体液:生理盐水或者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后者又叫平衡液。

凡是理想的晶体液,都应和血浆电解质含量相似,但目前这两种晶体液都缺少满意的成分,生理盐水似乎不“生理”,平衡盐液似乎也不“平衡”。

一、生理盐水与高氯性酸中毒
“正生理“盐水氯化物含量非常高,因此高氯血症是危重病人进行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Steward认为,决定H+浓度有三个主要因素:CO2,体内弱酸和强离子差(Strong Ion Difference, SID)。

SID=(Na++K++Ca2++Mg2+)-(Cl-+Lactate),是酸碱调节的独立机制,按照Steward理论,强离子在水溶液中几乎安全解离。

H+浓度随SID的升高而降低,如大量输入生理盐水,使血浆Cl-增加,则SID降低,导致H+浓度上升而致酸中毒。

用碳酸氢钠治疗可增加Na+浓度,使SID趋于正常,从而纠正酸中毒。

Steward理论不仅与高氯血症酸中毒发生有关,而且与酸中毒的纠正有关,纠正酸中毒不在于碳酸氢钠多少,而在于钠的含量。

二、高氯血症酸中毒的不利作用
医源性高氯血症酸中毒的临床意义迄今尚未确立,但已发现大量给予氯化物有许多不利作用。

肾移植病人的研究表明,生理盐水导致的酸中毒,对移植后K+浓度的影响超过了平衡液。

三、平衡液的优缺点
平衡液较之生理盐水有一定优势,平衡液可能取代“老盐水”,成为今后晶体液的主力军,因为它含有K+和Ca2+,具有缓冲能力的乳酸钠。

但平衡液的不足之处在于高于血浆Cl-含量,且Na+含量偏低,渗透量也低于血浆,头部外伤病人往往易合并脑水肿,故有人建议对有脑水肿危险的病人应限制使用平衡液。

由于乳酸盐会迅速代谢成CO2和水,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如果大量给予平衡液,这种代碱可导致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术后呼吸抑制。

近年来,美国推出据认为最生理化的细胞外液晶体补充液,它用醋酸盐代替乳酸盐,名叫Normasol(勃脉力A)。

四、小结
目前所用的晶体液尚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酸碱平衡、渗透量和液体过负荷等相关问题等。

围术期应当限制晶体液用量,失血应当用胶体液和红细胞补充。

我们关注更近乎生理的晶体液的开发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