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2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1.前言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产生的煤尘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是煤矿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就煤矿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2.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的主要措施2.1 采煤工作面清扫在采煤工作面作业结束后,工作面上的煤尘应进行清扫,清扫的范围不仅仅是直接作业区域,还应包括现场周围的煤尘接触区域,清扫后的煤尘应及时予以处理,并清理现场周围的煤尘。
2.2 采煤工作面湿式喷淋湿式喷淋是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将喷淋水雾喷到工作面煤尘上,利用水雾的作用将煤尘颗粒吸附于水雾颗粒中,使其沉降到地面,从而达到减少工作面煤尘的目的。
2.3 采煤工作面封闭在进行采煤工作时,应将采煤工作面尽可能的进行封闭,采用煤墙强制性喷泥、吊篷封闭、板条封闭等措施。
在采空区或斜巷进行排风时,应加套封,强制进行密封,减少煤尘飞扬。
2.4 物料运输路线喷淋物料运输路线是煤矿中煤尘扩散的重要途径,因此,对物料运输路线的防尘措施也应与采煤工作面的防尘措施一样重视。
对于物料运输路线,应采用湿式喷淋、洒水降尘等措施。
2.5 人员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在采煤工作面作业时,应配备防毒面具、防尘帽、防尘服、防尘鞋等防护用品,以保护人员免受煤尘的侵害。
各种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更换,保证其防护效果。
3.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的监测和管理措施3.1 煤尘在线监测采煤工作面煤尘的在线监测是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的重要环节。
采用煤尘浓度的连续监测,有助于掌握采煤工作面的煤尘治理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2 煤尘管控针对采煤工作面煤尘产生的情况,采用煤尘管控措施,对采煤工作面的煤尘进行分阶段的检测和管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煤尘管控不到位的地方。
4.总结在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的工作至关重要。
煤矿企业应按照相关防尘规定,实行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减少煤尘对作业人员的威胁。
在实行防尘措施的同时,也应加强监测和管理措施,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范本(2篇)

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各行各业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问题。
粉尘不仅会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加强现场粉尘的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的范本。
二、综合防尘措施1. 强化粉尘源控制(1)使用密封设备和开启负压。
(2)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减少粉尘扬尘。
(3)加强物料的湿式喷淋。
(4)定期清理和维护粉尘源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强化现场的通风换气(1)合理布局通风设备,确保全面通风。
(2)选择适当的送风口和排风口位置,确保粉尘能有效排出。
(3)增加引风设备,提高室内的气流速度。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戴上防尘口罩,避免直接吸入粉尘。
(2)穿戴防尘服,避免粉尘沉积在工作服上。
(3)佩戴防尘手套和防尘镜片。
4. 定期清洁和维护工作区域(1)定期清理地面和设备上的粉尘。
(2)确保现场保持清洁,减少污染物的堆积。
(3)定期检查设备和通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管理制度1. 责任分工(1)明确粉尘防控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2)制定具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
2. 岗位培训和教育(1)对从业人员进行粉尘防控的相关培训和教育。
(2)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3. 监测和评估(1)建立粉尘污染源的监测系统,定期对现场粉尘进行监测。
(2)建立评估制度,对粉尘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4. 紧急预案(1)制定粉尘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
(2)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纠违制度(1)建立违规行为的纠违制度。
(2)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四、总结通过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粉尘污染对工作环境和工人健康的影响。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并不断进行监测和改进,才能实现持续有效的粉尘防控。
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范本(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尘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尘埃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防尘措施完整版

综合防尘措施完整版咱都知道,灰尘这玩意儿,到处都是,讨人嫌得很!特别是在一些工作场所或者学习环境里,要是防尘措施不到位,那可真是让人头疼。
就拿我之前去的一个工厂来说吧,那是个制造零件的地方。
我一进去,好家伙,漫天的灰尘直往鼻子里钻。
工人们戴着简单的口罩,可还是能看到他们脸上沾着灰。
这场景让我深切感受到防尘的重要性。
综合防尘措施呢,首先得从源头抓起。
比如说,在那些容易产生灰尘的生产过程中,得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灰尘的产生。
像有些打磨的工序,要是能用上那种密封性能好的打磨机器,把灰尘都控制在一个小空间里,不就好多了嘛。
通风系统也特别关键。
想象一下,一个封闭的房间,灰尘在里面飘来飘去,没个出路,那得多糟糕。
所以得安装强力的通风设备,让新鲜空气进来,把灰尘带出去。
这就好比给房间安上了一个会呼吸的“鼻子”,让空气保持清新。
还有啊,洒水降尘也是个常见又有效的办法。
在容易起尘的地方,时不时洒洒水,让灰尘沾了水,飞不起来。
我就见过一个建筑工地,工人师傅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拿着水管到处洒水,地面湿漉漉的,灰尘明显少了很多。
个人防护也不能忽视。
给工作人员配备合适的防尘口罩、眼罩啥的,就像给他们穿上了一层防护铠甲。
这口罩得选那种过滤效果好的,戴起来还得舒服,不然工人不愿意戴,那也白搭。
另外,定期的清洁和打扫也必不可少。
不能让灰尘积少成多。
比如说车间的地面、设备表面,都得经常擦一擦。
有个工厂就专门安排了清洁人员,每天下班前都认真打扫一遍,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环境那叫一个干净整洁。
再说说教育方面,得给大家普及防尘的知识,让每个人都知道灰尘的危害,自觉做好防护。
就像在那个零件工厂里,后来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工人们了解了灰尘对身体的影响后,防尘的意识明显提高了。
总之啊,综合防尘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从源头控制,到通风降尘,再到个人防护和清洁打扫,一个都不能少。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让我们不再被灰尘困扰。
就像那个经过一系列防尘措施整改后的工厂,工人们干活更舒心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一、概述为了防止采煤工人长时间接触灰尘而产生的健康风险,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发展,制定本规定。
二、基本原则1.采煤工作面所有区域都要实行综合防尘措施;2.综合防尘措施的实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尘标准和规定;3.防尘措施必须经过材料、设备测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综合防尘措施1.湿式采煤湿式采煤是最基本的防尘措施之一。
在采煤过程中,可采用水雾冲洗或直接投加水的方法进行湿润处理。
采煤工作面及其周围地面需经常洒水,保持地面湿度大于30%,对于各种地质条件的煤层,水量应按煤的性质、勘探情况及天然水源等实际情况确定。
2.密闭运输采煤过程中,利用密闭管道、密闭车辆进行操作,减少煤炭在车辆卸煤时产生的粉尘。
使用密闭罐车,减少散煤粉尘在罐车内生成和泄漏。
3.防尘器应在输送设备的头部装置防尘封堵装置,减少物料飞扬。
防尘封堵装置的选型、设置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产品说明书规定。
4.排放污染源控制技术应对采煤作业中的粉尘、烟气等污染源进行治理,包括烟气净化、粉尘控制、废气焚烧等技术措施。
采用除尘器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运输机具、沟槽、漏斗和仓库等设备上要安装防尘设施及封闭设施。
对于无法有效处理的污染源,应限制排放量。
5.鼓风机风量控制采煤作业中,按照负压控制方法,保证采煤工作面产生的负压力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采用鼓风机控制负压,可以减少采煤工作面产生的粉尘。
四、工作面防尘要求1.工作面防尘应严格按照上述综合措施进行;2.工作面防尘质量应符合工艺及国家有关标准要求;3.工作面防尘不得影响采煤工作效率及安全;4.每个作业班组负责落实防尘措施并反馈效果。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不得违反操作规程;5.工作面应配备防尘设施,包括灰尘过滤器、通风设施、防尘肋板等;6.工作面应采用安全可靠的仪器和设备,及时发现故障设置报警装置。
在采煤、运输过程中,应及时处理故障。
五、工人防护为了保护采煤人员的健康,必须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
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措施一、综合防尘措施1、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煤电钻,放炮作业时,用水炮泥代替粘土炮泥填塞炮眼。
爆破前、后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
2、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控制风速,防止煤尘飞扬,防治悬浮粉尘积累。
3、矿井配备防尘人员,配备粉尘检测仪器和设备,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及时对井下粉尘进行检测。
4、所有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均配备防尘口罩及防尘安全帽,进行个体防护。
5、在井下必须设置消防洒水供电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由副井引入井下,到达井底后呈枝状沿大巷敷设,送至各用水点。
6、在管网上每隔50米设一三通管并设阀门用来清洗巷道。
在井底变电所等处设置消火栓;掘进工作面内采用静压防尘水防尘,用1.0寸钢管法兰盘与大巷防尘总管连通至工作面掘进头20—30m,用高压胶管连接对工作面进行防尘,并保证有水。
在回采工作面铺设专门的防尘管路,进回风顺槽每50米安设一组喷雾喷头,在工作面刮板机和顺槽刮板机转载处、顺槽刮板机和皮带运输机转载处、放煤口等各转载点都必须按标准安装支管和喷头进行静压防尘。
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25米处安设全断面风流净化装置(雾化水幕)。
7、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定期撒补岩粉,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冲洗、清扫和刷浆工作应定期由专人负责。
二、防爆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有效排走采掘工作面的煤尘和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实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2、巷道清扫。
定期清扫斜井、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采区巷道及其他煤尘堆积处,并运出巷道中积聚的煤尘。
凡有煤尘堆积的巷道,均需根据情况定期清扫,并必须将煤尘运出,清扫时尽量勿使煤尘飞扬蔓延。
3、巷道冲洗。
定期冲洗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附近,以及凡属清扫的巷道等处。
利用井下防水降尘系统,采用管路冲洗法冲洗巷壁。
冲洗顺序由顶板至两帮和底板,并必须将顶帮、底背板的煤尘冲净,并将煤尘运出。
冲洗巷壁的耗水量按2L/m2巷壁面积计算。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
1、采煤工作面必须坚持实施煤体注水工艺,不注水或注水效果不好的地点严禁放炮落煤,对强行生产者按严重违章论处(班长、放炮员、技术员)。
2、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必须严格要求把关,不能流于形式,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注水效果,每班由安全员、调度员负责监督注水效果,注水结束后,注水人员必须填写注水记录,由跟班技术员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否则按违章论处。
3、采煤工作面上班注水范围要保证够下班采煤,无注水地段不准生产。
4、采煤工作面必须坚持使用水泡泥,不准用煤粉或其他屯炮,否则不准放炮。
5、采煤工作面放炮结束后,必须坚持先洒水,减小煤尘飞扬。
6、采煤工作面和下巷溜子机头处,喷雾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随着工作面煤量的多少正确使用。
无喷雾装置或喷头不管用,不准生产。
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必须有喷雾装置,并保证设施齐全、灵敏、可靠,能雾化整个通风断面。
在生产期间,根据本区内工作情况,保持开启,严禁私自停止,否则,按严重违章论处。
8、采煤工作面在采舍帮煤时,尽量低位放煤,减小产尘量,并在放煤地点回风侧进行洒水降尘,不降尘不准出舍帮煤。
9、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必须保证每班冲刷、清扫一次,杜绝煤尘堆积,发现一处,追究班长及有关责任人责任。
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措施煤尘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由采煤机高速切割煤体及煤炭装载、卸载、运输、仓储及矿井通风中产生;岩尘主要是在岩石巷道掘进过程当中产生的,粉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粉尘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尘”的方法。
1、综合防尘措施:(1)、通风除尘:搞好采掘工作面的通风,防止悬浮粉尘沉积,在掘进工作面配备掘进通风除尘器。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格控制进回风巷道的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2)、消除落尘,定期测定风流中的粉尘量,定期清扫和冲洗巷道帮顶、支架和设备表面上的煤尘,清除转载点处的浮煤,对巷道采用石灰浆刷白。
(3)、井下所有煤仓都应当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
(4)、井下煤仓、输送机、装煤机和其它转载点设有喷雾洒水装置或安装有捕尘器,生产中应经常进行维护,确保喷雾洒水装置和捕尘器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
(5)、防尘用的供水系统,在井底减压阀前设置有Y型过滤器,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度。
(6)、喷雾、洒水、捕尘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允许随意拆除。
(7)、在采区回风巷道、掘进巷道、主要回风巷道设有风流净化水幕,生产时要求水幕雾化好,能封闭全断面,喷头不堵塞,接口处不漏水。
(8)、井下所有矿车都应当保持完好,防止漏煤污染巷道,扬起煤尘。
(9)、个体保护:所有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均配备防尘口罩,进行个体防护。
(10)、消防洒水管路与井下生产用水采用合流制,枝状布置,由副立井引入井下,沿大巷敷设,送至井下各用水点;在井下运输、回风大巷、采区运输上(下)山、回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和掘进工作面运输、回风巷道等,均敷设有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并每隔100m(带式输送机巷为50m)设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作用有二,其一作消防用,其二作冲洗巷道用。
(11)、矿井的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由矿长每年组织编制和实施。
2、回采、掘进工作面除尘(1)、煤层预注水:采煤工作面配备煤层注水设备,对煤层进行采前预注水,使煤体均匀湿润,减少煤尘生成,抑制煤尘飞扬。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治理措施一、防尘措施我矿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在此环境下,作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会引起尘肺、煤肺等职业病。
粉尘包括煤尘和岩尘两类,煤尘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由于采煤过程中,造成煤炭的裂开和运动以及煤炭装载、转载、卸载、仓储等过程中产生煤尘。
岩尘主要是岩石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
煤矿粉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矿尘防治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但具体的尘源点应依据粉尘产生的不同缘由实行不同的防治方法。
防尘工作的原则是尽量削减浮游粉尘的产生,将粉尘消灭在尘源地点,防止飞扬和进入风流中,使已经浮游的粉尘降下来,搜集去除,将剩余的粉尘用足够的风量加以稀释,但又要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已沉积的粉尘重飞扬。
在每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装、卸、转载点、运输巷道等主要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及粉尘集聚点均承受洒水降尘的综合防尘措施。
具体防尘措施如下:1、通风防尘:通风防尘是稀释和排解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防止过量累积的有效措施。
通风防尘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速,以排解粉尘,最低排尘风速为 0.25-0.5m/s,最优排尘风速为 0.5-2.0m/s。
设计将风速把握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并尽量靠近最优排尘风速。
为把握风速,设计在各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风量变化较大的地方设有风速监测探头,连续检测各巷道的风速和风量,使风量在满足各用风地点所需量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速。
2、冲洗巷壁、清扫和刷白巷道:设计要求在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 30m范围内巷道进展冲洗,冲洗时,对巷帮、顶部、底部及巷道支架均要冲洗干净,水压一般为 300~400KPa。
井下巷道定期进展清扫和刷浆工作,并运出巷道内沉积的粉尘。
井下主要巷道及硐室用石灰水或水泥石灰水,将巷道刷白,以削减煤尘和通风阻力。
其方法为生石灰∶水=1∶2.5或水泥∶石灰∶水=1∶2∶10〔体积比〕,使用时用压气搅拌和加压,喷刷到巷道周壁上,要求浆膜均匀,厚度约 0.2mm,一般刷浆工作每半年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
30302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编号:XYMY-TF-AC-2020-15
编制单位:通防科
编制日期:2020年
30302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
一、指导思想
采煤工作面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和电器设备高度集中的场所,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另一主要的产尘地点,尤其是割煤作业的产尘量会更大。
工作面作业空间的矿尘,尤其是浮游矿尘时刻威胁着作业区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影响着作业区的安全生产。
因此做好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工作对于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采煤工作面防尘的任务就是将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巷道内的粉尘浓度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标准以下,为井下工人的正常生产和呼吸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二、主要依据
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编制的依据是《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等有关规定。
三、工作面情况
30302工作面位于井田北部,巷道走向长564m,倾斜长100m。
30302回采工作面北、东侧为采空区,西侧为未采区,南侧为采区大巷。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综采工艺,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回风。
2019年9月15日矿井委托晋城乾泰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矿开采煤层进行了煤尘爆炸性技术鉴定。
2#煤层火焰长度为39.7mm,煤尘具有爆炸性。
3#煤层火焰长度为35.2mm,煤尘具有爆炸性。
五、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
30302工作面沿3#煤层布置,条带状、层状结构。
为主焦煤,煤层稳定,煤层平均厚度1.5m,煤层倾角3°,煤层赋存稳定。
通过两巷掘进施工揭露,在30302运输顺槽6点前25m处揭露断层构造,走向356°∠48°落差2.3m,30302运输顺槽从北胶带巷到迎头280.5m处,右帮掘进时,3煤层紧靠右帮向下滑动,倾角52°,见旋钮正断层,断层走向5-10°,这种现象是受水平扭动作用和构造运动产生的,由于未见巷道底板,无法确认断层落差;30302回风顺槽9点前10m处揭露断层构造,走向27°∠65°落差2.0m。
六、防尘管路系统
地面静压水池→副立井→井底车场→北胶带巷→30302运联巷→30302运输顺槽→30302工作面
地面静压水池→副立井→井底车场→北轨道巷→30301联巷→30302回风顺槽→30302工作面
工作面两顺槽布置有专门的防尘水管、水幕、防爆水棚、转载点喷雾、机组内外喷雾,两巷均设置供水管路。
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两巷均设50m胶管,定期冲洗巷道煤尘。
七、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
1、减尘措施
(1)煤层注水湿润煤体防尘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于符合煤层注水条件的采煤工作面,应采用煤层注水防尘措施。
并根据各矿井和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注水方式、注水工艺、注水参数、注水设备。
A煤层注水原理:
①煤体内的裂隙中存在着原生煤尘,水进入后,可将原生煤尘湿润并粘结,使其在破碎时失去飞扬能力,从而有效地消除这一尘源。
②水进入煤体内部,并使之均匀湿润。
当煤体在开采中受到破碎时,绝大多数破碎面均有水存在,从而消除了细粒煤尘的飞扬,预防和减少了浮尘的产生。
③水进入煤体后使其塑性增强,脆性减弱,改变了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当煤体因开采而破碎时,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变形,因而减少了煤尘的产生量。
B煤层注水方式:短臂动压煤层注水,详见《30302工作面煤层短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2、降尘措施
(1)采煤机内、外喷雾和二次降尘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采煤机内喷雾装置水压不得低于2.0MPa,外喷雾水压不小于4.0MPa,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
采煤机内外喷雾参数应该与采煤机要求的喷雾参数相匹配,如果采煤机原有的喷雾系统降尘效果不好,必须采用适当的抑尘器进行二次降尘。
(2)运输设备转载点及装载点喷雾洒水
采煤工作面各转载点均应设置喷雾系统,转载时实施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喷雾,各转载点安设一个喷雾灭尘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管理,水压不得低于0.4MPa,转载点的喷雾设施必须随工作面向前推进及时外移,喷雾覆盖面要大,坚持开机开水,停机停水,无水不开机。
运输机转载处喷雾降尘,如采用单喷嘴喷雾,则应选实心圆锥雾体的喷雾器,并安装在转载点回风侧1m处,成45°斜对尘源,这样可提高雾粒和煤尘尘粒碰撞几率,提高水雾降尘能力。
如单喷嘴水雾不能消除矿尘飞扬,还可成三星形设三个喷嘴,实现密封尘源式喷雾,试验证明其效果最佳。
3)喷雾水幕净化风流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净化水幕应安设在支护完好、壁面平整、无断裂破碎的巷道段内。
一般安设位置为:
①回风巷距巷口30m范围内安设净化水幕一道,距工作面30m范围内安设净化水幕2道,水压不得低于0.4MPa。
②进风顺槽距巷口30m范围内安设净化水幕一道,距工作面30m 范围内安设净化水幕2道,水压不得低于0.4MPa。
③正确安装好净化水幕的位置及角度,保证喷嘴能够形成水幕,达到净化效果。
④在每道防尘帘前2m铺设一趟水槽,水槽平行于防尘帘铺设,且与顺槽下帮水槽搭接,使净化水幕喷出的水沿所铺设的水槽流入顺槽水沟内。
水幕的控制方式可根据巷道条件,选用人工控制、声光触控式或各种机械触控式的控制方式。
选用的原则是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
水幕是净化入风流和降低污风流矿尘浓度的有效方法。
3、排尘措施
30302采煤工作面采U通风系统。
在保证工作面正常供风风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排尘风速。
通风排尘风量的确定,根据矿井风量计算办法,计算得出30302工作面需风量为336m3/min。
(1)最低排尘风速
能促使呼吸性矿尘保持悬浮状态,并随风流运动的最低风速,称为最低排尘风速。
巷道平均风速为0.15m/s时,能使5μm~7μm的矿尘在无支护巷道中保持悬浮状态,并使随风流运动的矿尘,在断面内的分布均匀。
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运输巷、采区进回风道、回采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及半煤岩巷,允许最低风速为0.25 m/s;掘进中的岩巷、其他通风人行巷道允许最低风速为0.15m/s。
(2)最优排尘风速
排尘风速逐渐增大,能使较大的尘粒悬浮并将其带走,同时增强了稀释作用。
在连续产尘时,矿尘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增加风量,稀释作用是主要的。
当风速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矿尘浓度可降低到一个最低值,此时风速称为最优排尘风速;风速再增大时,矿尘浓度将随之再次增大。
一般来说,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1.5m/s~2.5m/s。
(3)矿尘的二次飞扬
沉积于巷道底板、周壁以及矿岩堆等处的矿尘,当受到较高风速的风流作用时,能再次被吹扬起来形成矿尘的二次飞扬。
能够使矿尘二次飞扬的风速大小,受到矿尘浓度、密度、形状、湿润程度、附着情况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根据试验观测资料,一般情况下,风速大于1.5m/s~2m/s时,就有吹扬矿尘的作用,风速越高,吹扬矿尘的作用越强。
矿尘的二次飞扬能严重污染矿内空气,除控制风流外,增加矿尘的湿润程度是常采用的有效防治措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最高允许风速为4m/s。
4、除尘措施
(1)分别在工作面回风出口20m、50m、处各安设一道捕尘网,在回风顺槽、转载点及装卸载点易积聚粉尘的地点下风侧2m位置安设一道捕尘网,每道捕尘网前2m安设喷雾,每道喷雾喷头不少于4个,角度迎风45°。
(2)巷道冲洗除尘
①防尘管路必须铺设到所有产生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及时清扫擦净两帮电缆、开关等所有设备上的煤尘。
②每班设置专人负责两巷洒水降尘工作。
③防尘管路的安设质量,必须达到要求,做到“四不、一直”即
管路不摇、不晃、不跑水、不漏水;平直。
(3)巷道清扫积尘
每班及时清理巷道淤煤,及时清扫设备、管线等设施的积尘,杜绝煤尘积聚。
5、个体防护措施
(1)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尘用具。
配戴防尘口罩,特殊地点佩戴防尘面罩、防尘目镜等。
(2)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按规定做好工作面呼吸性粉尘、全尘、游离SIO2、化学毒物的日常监测。
(3)工作面回风顺槽距离巷口15m左右位置安设粉尘在线监测装置,监控组人员按规定位置安设,定期标校及维护。
6、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
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安设隔爆水袋,每平方米巷道断面水量不少于200L。
保证水袋距离轨面的距离不小于1.6m。
水袋吊挂的排间距为1.2~3m,水袋吊挂区间长度不少于20m,首排(列)水袋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200m。
要指定人员检查和维护管理,要及时填水和补充、更换破漏水袋,并及时清理水袋中的煤碴。
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附:30302工作面综合防尘系统图
30302工作面煤层短臂注水示意图
30302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图
30302工作面避灾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