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防尘措施2017年度

合集下载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经验措施范本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经验措施范本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经验措施范本煤矿是一种高风险的作业环境,煤矿工人容易面临煤尘、粉尘和有害气体等防护风险。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煤矿综合防尘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经验措施的范本,以供参考。

一、建立必要的防尘管理制度1. 煤矿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防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包括矿长、安全员、监工等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煤矿应设立防尘管理组织机构,成立防尘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防尘管理计划。

3. 煤矿应建立防尘管理档案,包括煤尘和粉尘监测数据、防尘设施维护记录、防尘培训记录等。

二、加强防尘设备和设施的安装和维护1. 煤矿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装和布置防尘设备,包括扬尘风机、湿式除尘器、粉尘收集器等。

2. 煤矿应确保防尘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3. 煤矿应对防尘设备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操作设备,并且安装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加强煤炭堆场和运输设施的管理1. 煤矿应对煤炭堆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确保煤炭堆放均匀、不形成大风尘。

2. 煤矿应建立煤炭装卸作业台账,包括装卸点的情况、装卸工艺、装卸量等,并且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3. 煤矿应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车辆必须安装防尘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四、加强作业场所的尘源控制1. 煤矿应建立尘源控制措施清单,对所有尘源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2. 煤矿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和湿化,确保作业区域的湿度和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3. 煤矿应对作业场所进行尘源监测,通过粉尘抑制剂等手段控制尘源的扩散和传播。

五、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1. 煤矿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尘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水平。

2. 煤矿应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向员工普及防尘知识和技能,提醒其注意防范煤尘、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

3. 煤矿应设立奖惩制度,对积极参与防尘工作和违规作业的员工进行奖励和惩罚。

六、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1. 煤矿应建立煤尘、粉尘和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对作业区域进行定期监测。

2017年度防尘工作计划

2017年度防尘工作计划

盘县黑皮凹子煤矿2017年度防尘工作计划编制:杨云审核:谢淞总工:谢淞矿长:翁万明编制日期:2017年01月01日盘县黑皮凹子煤矿计划会审、审批意见2017年度矿井防尘工作计划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矿井每年应制定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为加强我煤矿综合防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粉尘危害,巩固我矿综合防尘质量达标和优化防尘设施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年度矿井防尘计划:一、成立防尘组织机构组长:矿长(翁万明)副组长:总工(谢淞)成员:安全矿长(吴宥霖)、机电矿长(李本怀)、生产矿长(晋方达)机电副总(王令平)、采掘副总(蒋德风)、通防副总(杨云)地测副总(彭乔林)、通防队长(任广在)、机电队长(宋正斌)办公室主任(吴秀永)、后勤矿长(关羽)边德相(出纳)、会计(孙杰)保卫(唐玉林、唐本光)、监测电工(汤安叼)、库管(唐梅)安全员(蒋金灿、高凤祥、高凤文、张德望、张石德、张天祥、吴正刚)瓦检员(吴启永、吴正举、张德祥、高云生、吴启成、彭余国、蒋泽明、高书书、高盛)瓦检班长(高鹏)、通防班长(彭余康)、安全科长(李中亚)防突工(张尚吉、林荣江、高小顺、张尚恒)钻机队(高天朝、张天刚、蒋兴船、吴启用)电工(卢锐方、张学文、张登林、蒋发启、李建华、高采培、田能、汤世专、杨斌楼)、灯房(张春凤、吴桂芳)监控员(刘文筛、张兰梅、谢云连)、调度员(詹洪达、罗晓东、陈明亮)绞车司机(蒋琼美、刘红英、红桂芳)、主扇司机(谢正操、谢显华)及煤矿兼职救护队等。

(1)矿长每季度初负责主持召开防尘除尘专题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季度工作,检查各分管领导和部门贯彻落实防尘除尘管理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重大问题;矿总工程师每月初主持召开防尘除尘专业会,审查矿井防尘除尘情况,研究布置日常工作,组织制定防尘除尘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生产、机电经理负责督促科室和采掘区队、辅助单位坚持按防尘除尘工作规定和标准组织生产,及时处理存在问题。

正大煤矿2017年度综合防尘措施

正大煤矿2017年度综合防尘措施

-贵州黔越矿业有限公司贞丰县挽澜乡正大煤矿二〇一七年度综合防尘措施二〇一七年二〇一七年度综合防尘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矿井综合防尘的规定,为消除粉尘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防尘措施。

一、成立防尘组织机构组长:王加祥(矿长)副组长:郑国林(总工程师)潭发文(生产矿长)李宗强(机电矿长)莫学周(安全矿长)罗佰钊(后勤矿长)成员:王益伦(技术科)、李成福(安全科)、谭红(通风队)、曹相林(机电科)、邓鲲(调度室)等各科室负责人。

二、具体措施:1、总工程师负责编制专门防尘安全技术措施,按标准要求设置好防尘设施。

采煤、机电、掘进等各部门都要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对粉尘防治工作负责。

重点是:各部门必须管好、用好其管辖区内的防尘设施。

2、(1)井下各地点的防尘、防爆设施的设置、挪移、维修等工作由通风队负责。

各地点防尘设施的使用由其责任区队组负责,并附有看护责任。

(4)当各地点的防尘设施需要更换或出现故障及其他原因致使防尘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负责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及时通知矿信息站或通风队。

(5)当供水水压、流量不稳定或水压、流量不符合要求时,由机电队负责调整水压和流量。

(6)井下各采掘、喷浆、和其它作业地点供水防尘管路及其附属的闸阀、三通的延接和安设由机电队负责。

(7)井下所有地点的防尘设施由通风队防尘工定期进行巡回检查维护,采掘地点每圆班不少于一次,行人较少的巷道每星期不少于两次。

(8)粉尘防治责任区的划分(冲刷巷道的具体使用)各采面(即进风侧20米和回风侧120米范围内)和各掘进工作面从局扇住里的煤尘清洗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定期进行洗(扫)尘,由各采掘队队长负责,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减少和降低产尘量。

3、采煤工作面:(1)回风巷超前支护20m至工作面,前顺槽至工作面范围的防治粉尘工作由采煤队负责(主要是正确使用转载机处的喷雾和巷道积尘的清(扫)洗)。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

xx煤矿综合防尘措施为加强矿井防尘管理,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保证井下职工有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井下不发生煤尘堆积,彻底消除煤尘爆炸隐患,避免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造成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的相关规定,结合本矿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一、建立测尘制度:测尘人员每半月测定一次井下各产尘地点的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并认真填写报表,上报总工程师审阅,若粉尘浓度超限,总工程师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立即解决。

二、建立完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矿井的主井、总回风巷、副井,综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输送机转载点等处均要设置防尘洒水管路。

主运大巷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把手必须齐全。

三、采煤机、综掘机都应安装有效的内外喷雾,喷雾压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9、71条有关规定,无喷雾的采煤机、综掘机不得使用。

四、实行巷道定期冲刷制度主井、副井、回风大巷及其他主要进、回风巷和各条顺槽每旬至少冲洗一次,辅运大巷、混凝土底板巷道每周冲洗一次,综采工作面支架、设备列车和皮带转载点每班进行清扫或冲洗,冲刷积尘都要有记录可查。

保证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粉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能飞扬不在此限)。

责任区划分:1、综采工作面及设备列车段和回风超前支护段由综采队进行冲洗。

2、掘进工作面迎头向外到全风压通风巷道由综掘队负责冲洗。

3、皮带运输巷转载点前后各50米范围由机运队负责冲洗。

4、副井、主井及转载点由通安队负责冲洗。

5、辅运大巷、回风大巷、及其他巷道由通安队负责冲洗。

6、地面驱动机房,地面生产系统防尘工作由生产单位负责。

7、通安队负责隔爆水棚的日常维护工作。

五、建立喷雾、封闭降尘措施:1、副井、总回风巷、辅运大巷、主运大巷、回风大巷均要安设水幕,净化风流,根据情况,每隔500米左右安设一道水幕。

转载点水幕由使用单位安设,其它水幕由通安队安设。

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矿井必须成立综合防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业会议,建立健全防尘专业队伍,人员充足。

各业务部门制定明确的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有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矿井要保证防尘设施正常使用。

三、矿井必须有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水量充足,水压、水质符合要求。

四、认真落实回采工作面各项防尘措施,按规定安设水幕。

五、认真落实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实行湿式打眼。

六、定期清扫煤尘,给井下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七、运输系统各转载点,装卸点必须由完善的喷雾洒水设施,健全巷道冲尘制度,严禁积尘超限。

八、完善隔爆系统,按规定设置隔爆设施,水量充足,并有10~20%的富余量,设置地点吊挂质量符合规定,隔爆设施每周检查一次,保证水袋完好和规定的水量。

九、加强测尘工作,配齐测尘人员,按规定进行粉尘测定,粉尘数据每旬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审阅。

十、建立综合防尘的检查评定和验收制度,新采区和回采工作面投产前,必须验收供水管路系统和综合防尘设施。

系统不完善,设施不齐全,不准生产,矿井制定综合防尘检查制度和考核办法,按照综合防尘质量标准每月进行一次评定,奖惩兑现,落实到人。

综合防尘措施防尘措施的作用是减少井下煤尘的产生和飞扬。

1.打钻时的防尘(1)湿式凿岩。

湿式凿岩的实质,是随着凿岩过程的进行,连续地将水送至钻眼底部,以冲洗岩屑和湿润岩粉,达到减少岩尘的产生和飞扬的目的。

(2)水电钻打眼。

水电钻主要用在回采和煤巷掘进工作面,亦可以用于软岩和半煤岩掘进工作面。

2.放炮时的防尘(1)水袋填塞炮眼。

俗称“水炮泥”。

其实质是将装满水的塑料袋装填在炮眼内,爆破时水袋被爆碎,并将水压入煤的裂隙和雾化,以达到防尘的目的。

(2)水封爆破。

水封爆破不仅能降低煤尘的产生量,而且还能减少瓦斯涌出,增加爆破的安全性和提高爆破效果。

水封爆破的做法是:将炸药装炮眼内后,孔口密封好,然后向炮眼内注水,再进行爆破。

该爆破法可用于煤巷掘进,也可用于回采(3)喷雾。

2017年度防尘综合管理措施

2017年度防尘综合管理措施

****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度矿井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矿井位置、自然地理和交通情况*****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

全井田面积为2.0168km2,该井田紧邻马关河上游段。

井田地形、地貌基本上北高南低,坡度较缓。

井田中部为南北走向的分水岭,“V”字型冲沟分布在东西两侧,并且向中部切割侵蚀。

最高点位于井田的中北部山梁上,标高为1380.0m。

最低点位于井田的南界边缘,标高为1250.0m。

相对高差为130m 左右。

一般地形高差在50m—80 m 之间。

属缓坡黄土丘陵地貌。

该井田距井坪镇13km,西8km 可达木瓜界铁路煤炭集运站,公路运输和铁路外运其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1.2 矿井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井田北边界东西长2000m,南边界长1000m,南北宽1260m,井田面积为2.0168 km2。

至2010年底全井田保有资源储量为2459万吨;可采储量约1097万吨。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6#、8#、9#、11#煤层。

其中4#煤厚度:6.50~12.26m 之间,平均厚度为10.01m;6#煤层上距4 #煤层平均19.54m,煤层厚2.04~2.24m 之间,平均为2.14m:8#煤层上距6#煤层平均27.51m,煤层厚1.26~1.97m之间,平均为1.62m:9#煤层上距8#煤层平均2.78m,煤层厚13.48~17.47m之间,平均为15.48m:11#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上距9#煤层平均5.98m。

煤层厚度为2.03~3.07m,平均为2.55m: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倾角为3°~5°。

4#煤埋藏深度平均在130m以上,4#煤为长焰煤,含硫量低,是良好的动力用煤。

现矿井开采煤层为4#煤,其他煤层为待批煤层。

1.3 主采煤层开采方式方法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有四个井筒,为主斜井、副斜井、新副平硐和回风井。

主要大巷东西向沿井田南边界布置,单翼开采。

2017综合防尘措施1

2017综合防尘措施1

河南地煤集团洛阳叁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防尘措施二0一七年会审意见表矿井综合防尘措施矿尘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分煤尘和岩尘两种。

煤尘在一定条件下会爆炸,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职工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煤尘和岩尘能使井下职工造成矽肺病、煤肺病等职业病,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为实现安全生产,确保国家、企业、个人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订矿井综合防尘安全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成立矿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组长:申天军(矿长)付组长:苏建森(技术矿长) 焦承伟(安全矿长)李战彬(生产矿长) 司大敏(机电矿长)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区队队长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崔世杰兼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防尘日常工作。

二、矿尘特点矿尘是矿井在采掘过程中产生的矿物微粒和岩石微粒的总称。

对煤矿而言,是指煤尘和岩尘。

飞扬在空气中的尘粒叫做扬尘或浮尘,从空气中降落下来的尘粒叫做落尘。

浮尘在空气中飞扬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矿尘颗粒的大小、重率和形状以及空气的温度、湿度与风速。

矿尘的大小称为粒度,单位是微米。

1微米=1/1000毫米直径0.1~1微米的尘粒在流动的空气中沉落得很慢,直径0.2微米的煤尘在静止的空气中46小时才尘落。

矿井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数量为矿尘含量,又称为矿尘浓度,我国用重量法表示矿尘浓度,单位是mg/m3或g/m3。

三、矿尘的危害性矿尘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体肺部长期吸入矿尘,轻者会引起呼吸道的炎症,重者将引起尘肺病。

在煤矿中表现为肺病,煤肺病和煤矽肺病。

尘肺病是对矿工危害最大的职业病。

二是在煤矿中,煤尘在一定条件下,会燃烧或爆炸,给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另外,矿尘还可以直接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发炎,刺激眼膜,引起角膜炎,进入耳内,使听觉减低,有时还能导致炎症等。

井下作业地点矿尘过多,会影响视线,不利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增加机械性人身事故的机会。

四、矿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一)在煤矿的各生产环节中,随着煤体和岩石的破碎,产生大量的矿尘,其中凿岩打眼、放炮、落煤、放顶以及转载等工序生成的矿尘量大。

2017年度防尘措施

2017年度防尘措施

郑宏鑫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二0一七年八月2017年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为了进一步优化矿井工作环境,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试行)有关规定特制定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具体如下:一般规定一、成立矿井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粉尘治理措施,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

二、加强井下粉尘防治工作,定期组织检查矿井粉尘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保证所有产尘地点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三、每月在召开“一通三防”例会时,要解决粉尘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粉尘治理情况。

并按照考核办法,每月考核一次。

四、必须建立健全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该项制度必须有:(一)巷道冲刷制度;(二)防尘设施管理制度;(三)隔爆设施管理制度;(四)粉尘测定制度。

五、编制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组织编制矿井防尘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属于防尘工程、防尘材料消耗的费用由年度安技措费用或生产成本中支付。

六、采区准备、巷道掘进、采煤面投产防尘、隔爆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必须经有关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七、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

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对已查明患有尘肺病的职工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区,并做好定期复查、治疗工作。

八、采掘(队)必须配备兼职防尘工,管好、用好采掘工作面的防尘设施,机电、运输部门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完好,杜绝电气失爆,杜绝外因火源引爆煤尘,做到带式输送机保护设施齐全,灵敏可靠;机运队负责运输系统内综合防尘设施的完好与正常使用工作。

矿井防尘、降尘措施一、生产系统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采煤面出煤系统转载点喷雾、掘进面扒矸机联动喷雾,装、卸载点喷雾应尽可能实现自动化,不能实现的必须安装手动防尘设施;采面实行煤体注水,炮掘、炮采面实行放炮喷雾;采区进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都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必须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职业卫生科二0一七年八月2017年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为了进一步优化矿井工作环境,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有关规定特制定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具体如下:一、一般规定1、成立矿井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粉尘治理措施,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

2、加强井下粉尘防治工作,定期组织检查矿井粉尘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保证所有产尘地点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每月在召开“一通三防”例会时,要解决粉尘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粉尘治理情况。

并按照考核办法,每月考核一次。

4、必须建立健全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该项制度必须有:1)巷道冲刷制度;2)防尘设施管理制度;3)隔爆设施管理制度;4)粉尘测定制度。

5、编制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组织编制矿井防尘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属于防尘工程、防尘材料消耗的费用由年度安技措费用或生产成本中支付。

6、采区准备、巷道掘进、采煤面投产防尘、隔爆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必须经有关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7、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

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对已查明患有尘肺病的职工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区,并做好定期复查、治疗工作。

8、采掘区(队)必须配备兼职防尘工,管好、用好采掘工作面的防尘设施,机电、运输部门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完好,杜绝电气失爆,杜绝外因火源引爆煤尘,做到带式输送机保护设施齐全,灵敏可靠;机运队负责运输系统内综合防尘设施的完好与正常使用工作。

二、矿井防尘、降尘措施1、生产系统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采煤面出煤系统转载点喷雾、掘进面扒矸机联动喷雾,装、卸载点喷雾应尽可能实现自动化,不能实现的必须安装手动防尘设施;采面实行煤体注水,炮掘、炮采面实行放炮喷雾;采区进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都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必须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2、井巷中风速必须严格控制,增大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调节风速措施,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防止煤尘飞扬。

3、地面筛分厂、带式输送机走廊,转载点等地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喷雾降尘或采用除尘器除尘。

防尘喷雾、洒水等设施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得任意拆除。

4、巷道要定期冲洗和刷白1)矿井主要进风大巷、运输石门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刷白,要用石灰、白水泥等不燃性材料,刷白要均匀。

2)矿井主要进回风巷每旬至少冲洗一次积尘,采区进回风巷每旬清扫或冲洗一次。

3)采面及其外50m范围内必须班班进行冲洗;上下顺槽每7天冲洗一次,杜绝粉尘堆积和粉尘飞扬。

4)掘进头外50m范围内的巷道必须每班冲洗;距掘进头50~l00m 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距掘进头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7天冲洗一次,杜绝粉尘堆积和粉尘飞扬。

5)对于炮掘面,放炮前后必须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及煤(岩)进行冲洗、洒水。

6)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行冲洗;做好不定期冲尘,杜绝粉尘堆积和粉尘飞扬。

其它巷道的冲洗周期为每周冲洗一次,杜绝粉尘积极和飞扬。

7)井下所有进回风巷必须按期进行冲洗、刷白,并有记录可查。

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

5、所有接尘人员应佩戴个体防护用具,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并定期更换。

6、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闸板必须关闭,并设置引水管。

溜煤眼不得兼作风眼使用。

7、各种综合防尘设施要按质量标准进行安装,设施位置合理、固定牢靠,并在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中明确规定。

8、采面的煤体注水按作业规程严格执行,参数要齐全,注水压力表、流量表使用正常,注水孔封堵严密不漏水,注水时间充足,煤体水份的增加率要大于1%。

9、采掘工作面的净化水幕要随采掘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动。

采面的安全出口以外25-50m内,掘进迎头25-40m内设净化水幕一道,距采掘工作面50-100m以内,安设第二道水幕。

10、坚持采用湿式打眼,干式打眼必须有捕尘、降尘措施,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洒水降尘等措施。

三、采掘工作面防尘措施及有关区队责任划分1、采煤工作面的防尘1)、炮采工作面责任范围:上顺槽自开口至工作面出口50米范围内,洒水降尘、浮煤清理,防尘设施使用、管理等工作。

下顺槽胶带运输机,由机电队负责洒水降尘、浮煤清理,防尘设施的使用,其他范围由炮采队负责。

①上下顺槽的防尘管路必须齐全,并且上顺槽的管路每隔50米,留设一个三通阀门;下顺槽的管路每隔50米留设一个三通阀门,阀门灵活可靠。

②上下顺槽的风流净化水幕,由通风队安装,安装好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由施工单位使用、管理和净化水幕的移动工作。

在放炮或出煤时,净化水幕呈常开状态。

净化水幕回收有通风队负责。

③上下顺槽的转载点喷雾必须齐全,能覆盖运输机宽度,雾化程度好,不得出现煤尘飞扬。

④工作面打眼必须实施湿式钻眼,严禁打干眼。

放炮时,必须使用水炮泥,同时打开回风侧的净化水幕。

放炮后,必须进行洒水降尘,不得出现煤尘飞扬。

⑤实施煤体注水工作,利用准备班进行注水。

注水钻孔根据煤层厚度采取单排眼或三花眼布置。

钻孔深度大于每天的循环进度的2米或以上,至少不低于5米。

注水压力不小于6Mpa(或经计算的注水压力),注水时间以钻孔周围“冒汗”为标准。

有条件的进行长、短臂注水;无条件的必须实施工作面短臂注水。

注水效果:煤体含水份大于4%。

⑥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2、煤巷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施工单位责任范围:自顺槽开口至工作面,正在运输的进风联巷,到掘进结束移交给其他单位后,由接受单位负责该区域内的综合防尘工作。

主要职责:1)、负责责任范围内的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的使用、管理(连接管)、移动和转载点喷雾的回收。

2)、负责责任范围内的洒水降尘、浮煤清理和煤层注水措施的编制工作。

3)、煤巷掘进工作面有掘必注,从根源上消灭煤尘,注水压力不低于6Mpa,注水孔数不低于2个,注水深度大于每天的循环进度的2米或以上。

实施两掘一准,准备班注水;三班掘进时,在施工前进行注水,注水不低于2小时,必须达到注水标准。

4)、掘进工作面必须有保证工作面防尘需求的供水管路,水压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不准有滴水、漏水现象,阀门使用灵活、可靠。

5)、凡炮掘工作面,必须在放炮前打开净化水幕, 有条件的安装使用放炮震动式自动喷雾。

6)、转载点喷雾出煤时,必须常开。

7)、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8)、降尘管路距工作面不超过20米。

9)、两巷有能供冲洗巷道的软胶管,上顺槽不小于50米,下顺槽不小于25米。

3、岩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施工单位责任范围:进风大巷从进风大巷第一组风门开始直到工作面;回风从工作面至回风联巷口。

主要职责:1)、必须执行湿式钻眼,严禁干钻眼。

2)、放炮装药必须使用水泡泥,放炮员和班长撤出时打开净化水幕;有条件应采用放炮自动喷雾。

3)、防尘管路必须齐全,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0米。

4)、每3天对责任范围全面洒水降尘一次。

四、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1、矿井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改扩新地区都必须首先进行煤尘爆炸性能鉴定。

一旦经国家认定的鉴定部门确定有爆炸危险,则必须把该矿井或采区、水平按《规程》要求采取措施。

2、矿井必须采取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

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的主要运输大巷、相邻采区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相邻煤层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要设置主要隔爆水棚;采面的进回风巷、采区内煤和半煤(岩)掘进巷、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要设辅助隔爆水棚。

3、隔爆水棚必须设在直线巷道内,与巷道的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要保持50~70m,与风门的距离大于25m。

4、隔爆水棚须按规定进行安设,要设专人负责并实行挂牌管理,保证隔爆水袋无破损、无短缺。

隔爆水棚的管理说明牌要标明安设地点、水棚类型、棚区长度、水槽(袋)数量、水槽(袋)容量、设计水量、实际水量、管理单位、管理人员、检查日期。

5、水棚排距为:1.2~3.0m,间距不大于0.5m;主隔爆水棚的区长不小于30m,辅助隔爆水棚的区长不小于20m。

采掘面的隔爆水棚要及时移动,保持首列水棚距工作面在60~200m范围。

水棚距顶梁、两帮的间隙不小于100mm;水棚距巷道轨面向上不小于1.8m(特殊情况视巷道断面而定);水棚应保持统一所有水棚的高度,需要挑棚时,水棚区的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6、按巷道的断面计算,主隔爆水棚的用水量大于400L/m2,辅助隔爆水棚大于200L/m2。

隔爆设施的管理人员至少每旬对隔爆水棚进行一次检查,始终保持隔爆水棚有充足的水量。

7、隔爆设施安设完成后要经过通风队、通防科、调度室、安全科的联合验收检查,保证隔爆设施的质量,矿通防科要建立隔爆设施的管理台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隔爆设施,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保持隔爆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8、水袋安装吊挂方式:1、水袋应被自由地吊挂在挂勾上,挂勾应自由地吊挂在支承构件上,均不得捆扎绑死。

2、水袋应采用易脱勾方式布置,挂勾位置要对正,每对挂勾的方向应相对布置(勾尖与勾尖相向),挂勾应采用不小于8mm圆钢,挂勾角度为60(±5°), 弯勾长度25mm。

9、每处水袋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得混用。

10、在有支护巷道中进行吊挂水棚的操作时,不得破坏原有支护。

确需改变的,要制定专门措施,按措施施工。

五、粉尘测定制度及要求1、粉尘测定工作必须按照《矿山安全条例》、《煤矿安全规程》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79-84《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等各项国家和煤炭企业的规定进行工作。

2、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照规定,认真操作和填写测尘内容,准确无误地做好统计、计算工作,如实地将测尘结果上报有关单位和领导;有权监督井上、井下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对于违章作业者,有权及时制止,责令整改,或者上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3、测尘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井下工龄,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工作,上岗后不准随意调动。

4、矿井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1)总粉尘:①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2)呼吸性粉尘:①.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