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经典复习题2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内科疾病B. 外科疾病C. 妇科疾病D. 儿科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A. 针灸B. 草药外敷C. 推拿按摩D. 内服汤药答案:D3. 中医外科理论中,“疮疡”指的是什么?A. 外伤B. 感染性疾病C. 肿瘤D. 皮肤病答案:B4. 中医外科中,“外感风寒”导致的疾病,通常采用哪种治疗方法?A. 发汗解表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补益气血答案:A5. 下列哪种药材常用于中医外科治疗疮疡?A. 黄连B. 当归C. 人参D. 薄荷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医外科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注重整体观念和__________相结合。
答案:辨证施治,内治外治2.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外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针灸,草药外敷,拔罐3. 中医外科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外邪,内伤,情绪4. 在中医外科中,对于急性炎症的处理,应首先考虑使用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药物。
答案:清热解毒5. 中医外科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采用__________,以达到软坚散结的效果。
答案:活血化瘀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外科的治疗特点。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二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不仅使用内服药物,还会采用针灸、草药外敷等外治方法;三是重视预防,通过调整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阐述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扶正固本。
初期多采用清热解毒法,以清除体内的热毒;中期则注重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通过补益气血、调整阴阳来增强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外科学复习课问题及考试答案整理

中医外科学复习课问题及考试答案整理1. 什么是“五善七恶”?(p7-8)“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预后较好。
“五善”包括⼼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预后较差。
“七恶”包括⼼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衰竭(脱证)。
2. ⾦黄散属哪类药?(p35)⾦黄散属于箍围药,可⽤于红肿热痛明显的阳证疮疡。
3. 疾病的命名原则。
(p6)外科疾病⼀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位、脏腑、病因、形态、颜⾊、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
4. 外科疾病的辨证有哪些?当⾸辨什么?(p14-15)中医外科疾病辨证包括:①辨病;②阴阳辨证;③部位辨证;④经络辨证;⑤局部辨证。
⾸辨阴阳。
(依据:“凡治痈肿,先辨虚实阴阳。
”阴阳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5. 疮疡中各病名(如疖、疔、痈等)定义,尤其注意其部位。
■疖:是指发⽣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根据病因、证候不同,⼜可分有头疖、⽆头疖、蝼蛄疖、疖病等。
其特点是肿势限局,范围(直径,下同)多⼩于3cm,突起根浅,⾊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p54)■疔:是⼀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危险性较⼤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发于颜⾯和⼿⾜等处。
其特点是疮形虽⼩,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散。
如果处理不当,发于颜⾯部的疔疮很容易⾛黄⽽有⽣命危险;发于⼿⾜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影响功能。
本病分类颇多,相当于西医的疖、痈、⽓性坏疽、⽪肤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等。
(p56)□颜⾯部疔疮:是指发⽣于颜⾯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颜⾯部疖、痈。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如疔疮⽣于眉⼼者,叫眉⼼疔,⼜称印堂疔;⽣于两眉棱者,称眉棱疔;⽣于眼胞者,称眼胞疔;⽣于颧部者,称颧疔;⽣于⼈中者,称⼈中疔;⽣于⼈中两旁者,称虎须疗;⽣于⼝⾓者,称锁⼝疔,等等。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单选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下列疾病中以病因命名者是:A.鹅掌风B.白驳风C.破伤风D.面游风E.油风2. 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是:A.疡B.疮疡C.肿疡D.溃疡E.疮肿3. 风为:A.阳邪B.阴邪C.内生之邪D.特殊之毒E.外来伤害4. 湿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于人体:A.上部B.下部C.中部D.上肢E.背部5. 饮食不节可导致:A.经络阻塞,气血凝滞B.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C.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D.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E.阴液受损,咽喉干燥6. 病因劳伤虚损中错误的是:A.过度劳力B.食伤C.过度劳神D.过度劳心E.以上都不是7. 下列症状哪项属于阴证表现:A.高肿突起B.根盘收束C.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D.有脓,脓质稠厚E.肉芽红活润泽8. 下列关于辨脓的方法,错误的是:A.按触法B.透光法C.切开法D.穿刺法E.点压法9. 下列哪项不是清热法的适应证:A.热毒内传之走黄内陷B.药物性皮炎皮损色红灼热C.流痰初起,骨骼隐痛,漫肿不显者D.流痰后期,阴虚火旺,虚热不退者E.局部红,肿,热,痛10.阳证疮疡外用药物宜首选:A.红油膏B.冲和膏C.金黄膏D.疯油膏E.以上都不是11.挂线法常用于治疗:A.内痔B.脱肛C. 瘰疬D.肛瘘E.以上都不是12.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隐,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范围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脓,易敛。
应诊断为:A. 疖B.有头疽C. 疔D.附骨疽E.痈13.劲痈初起治疗选用:A.五味消毒饮B.黄连解毒汤C.仙方活命饮D.牛蒡解肌汤E.普济消毒饮14.有头疽的好发部位:A.臀部B.面部C.四肢部D.项后背部E.以上都不是15.某患者,颈后疮形高肿,色红,多个脓头,焮热剧痛,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则应为:A.清热利湿,和营消肿B.散风清热,化痰消肿C.清热解毒,和营消肿D.清热泻火,和营托毒E.清热解毒16.生于下列哪一部位的疔疮最易发生走黄:A.项后B.四肢C.颜面D.少腹部E. 膻中17.丹毒的中医治疗原则以下哪一项最恰当:A.清热解毒B.利湿解毒C.活血祛瘀D.清热凉血解毒E.健脾利湿消肿18.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A.发颐B.痄腮C,热疮 D.疔疮 E.多发性疖19.褥疮的临床特点中最主要的是:A.好发于老年人B.经久不愈C.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部位D.好发于消渴病人E.好发于下肢20.颜面部疖和疔的鉴别要点是:A.脓的形成B.皮肤颜色C.根脚深浅D.起病速度E.发热程度21.治疗邪气阻塞经络,营卫不知所致乳房疾病的原则是:A.活血清热解毒B.解郁化痰清热C.补益扶正解毒D.疏表清热解毒E.解表清热利湿22.乳痈热毒炽盛证最常用的方剂是A.瓜蒌牛蒡汤加减B.牛蒡解肌汤加减C.透脓散加减D.橘叶散加减E.开郁散加减23.乳痨相当于西医的:A.慢性乳腺炎B. 浆细胞性乳腺炎C. 急性乳腺炎D.乳房结核E.炎性乳癌24.乳癖的临床表现常随什么而变化:A.月经周期B.饮食多少C.运动强度D.睡眠长短E.季节变换25.关于乳癖疼痛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A.多以胀痛为主B.多在经前加重C.可随情绪变化D.多为隐隐作痛E.可涉及肩背部26.下列哪项不是乳岩肿块的特点:A.无痛无热B.皮色不变C.表面光滑D.质地坚硬E.推之不移27.瘿的发病部位是:A.颈部B.颈项C.喉咙D.项背E.颈前喉结两侧28.以下哪项不是瘿病的病机A. 气滞B.血瘀C.痰凝D.血虚风噪E.痰火郁结29.瘿病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理气解郁B.清热凉血C.活血祛瘀D.化痰软坚E.调摄冲任30.化痰软坚法治疗瘿病的代表方剂是:A.柴胡清肝汤B.右归饮C.海藻玉壶汤D. 桃红四物汤E.逍遥散31.以下哪项是气瘿的特点:A.肿块坚硬B.疼痛C.随喜怒消长D.肿块局限E.以上都不是32.肉瘿伴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手部震颤者证属:A.肝郁气滞B.气滞痰凝C.气阴两虚D.肝肾不足E.冲任失调33.石瘿相当于西医的:A.甲状腺炎B.甲状腺癌C.甲状腺肿D.甲状腺病E.甲状腺瘤34.瘿痈局部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脉浮数,其证属:A.肝郁气滞B.风热痰凝C.血瘀化热D.痰瘀内结E.气滞痰凝35.瘤的特点没有下列哪一项:A.局限性肿块B.生于体表C.局部漫肿D.发展缓慢E.以上都不是36.中医的岩相当于西医所说的:A.体表肿物B.恶性肿瘤C.体表恶性肿瘤D.体内肿瘤E.内脏肿瘤37.下列哪项不是岩的特点:A.质地坚硬B.表面凹凸不平C.多发于青少年D.皮色不变E.预后不良38.下列哪项不是瘤和岩的病因病机:A.六淫之邪B.情志郁结C.脏腑失调D.淤血阻滞E.饮食不节39.治疗瘤,岩寒痰凝滞证宜选用下列那个方剂:A.开郁散B.阳和汤C.散肿溃坚汤D.五味消毒饮E.保元汤40.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有弹性的属于:A.气瘤B.血瘤C.筋瘤D.肉瘤E.骨瘤41.肉瘤相当于西医的:A.脂肪肉瘤B.骨骼肌肉瘤C.脂肪瘤D.纤维肉瘤E.平滑肌肉瘤42.肾岩是指发生在:A.肾脏的恶性肿瘤B.睾丸的恶性肿瘤C.阴茎的恶性肿瘤D.会阴部的恶性肿瘤E.阴囊皮肤的恶性肿瘤43.筋瘤的病因病机是:A.寒湿凝滞,痰浊瘀阻B.长期站立,劳倦伤气C.长期卧床,气血运行不畅D.肾阳不足,寒湿之邪外侵E.跌扑损伤,气血凝滞44.治疗脱疽的基本原则是:A.活血化瘀B.疏风清热C.清热凉血D.疏肝行气E.益气活血45.下列哪项是不脱疽早期的表现:A.患肢发凉B.患肢麻木C.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D.间歇性跛行E.静止痛46.臁疮的病因病机是:A.久病气血虚亏,不能营养肌肤B.气血失和,经脉阻滞,气血凝结C.湿热下注,淤血凝滞经络D.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E.寒湿凝聚经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47.股肿最危险的并发症为:A.局部疼痛B.发热C.肺栓塞D.水肿E.患肢增粗48.可作为股肿发病原因的是:A.吸烟B.寒冷C.长期站立D.创伤或产后E.静脉注射药液49.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病原因是:A.寒湿之邪外侵B.湿热之邪外侵C.外感风热之邪D.肝肾不足,气虚血亏E.肺胃积热下迫50.臁疮的好发部位是:A.前臂下1/3B.足部C.臀部D.小腿下1/3E.膝内侧51. Ⅱ度冻疮损伤一般深及:A.表皮层B.真皮层C.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D.肌肉E.骨骼52.重度烧伤患者发生休克的时间一般为:A.12小时之内B.24小时之内C.36小时之内D.48小时之内E.72小时之内53.毒蛇咬伤后,下列局部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早期结扎B.扩创排毒C.艾灸法D.烧灼法E.封闭疗法54.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A.24小时B.2~3天C.4~14天D.20~30天E.2~6个月55.破伤风前驱期不应有的症状是:A.头痛,头晕B.乏力,多汗C.烦躁,打哈欠D.咀嚼无力E.张口困难56.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是:A.右侧腹痛,伴恶寒,发热B.右下腹痛突然而剧烈,检查发现右侧囊性肿物C.突发性右下腹绞痛,腹软,肾区叩痛D.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局限性右下腹压痛,拒按E.阵发性右侧腹部疼痛,伴恶心欲呕57.下列何项非破伤风的临床特点:A.肌肉强直性痉挛B.肌肉阵发性抽搐C.发作期神志不清D.发作期排尿困难E.以上都不是58.皮损为一可触及的圆或椭圆形的局限性损害称为:A脓疱B丘疹C疱疹D结节E囊肿59.接触性皮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红斑肿胀丘疹水疱B急性发作C有明确接触史D边界清楚E瘙痒疼痛60.传染性软疣可见:A角化性丘疹B扁平丘疹C毛囊丘疹D圆形丘疹E半球型丘疹61.除什么外为黄癣的特点:A 特殊鼠尿臭味B 病发易折断C 毛发永久性脱落D 萎缩性疤痕E 典型的黄癣62.在皮肤上出现簇积性水疱,疼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称为:A 热疮B 脓疱C 蛇串疮D 湿疮E 风热疮63.除以下哪项为淋病特点:A 化脓性炎症性疾病B 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C有尿路刺激症状D 尿道分泌物少而稀薄E 可分急性、慢性、播散性64.急性湿疮大量渗出应选用:A 油剂B 溶液C 酊剂D 粉剂E 软膏65.下列哪项和疥疮关系密切:A 成簇小疱带状排列B 瘙痒性风团C 苔藓样变,色素沉着D 抗细菌治疗有效E 丘疹、水疱、隧道66.中医称银屑病为:A血风疮 B 热疮C猫眼疮D浸淫疮E白疕67.下列哪项与瘾疹关系密切:A.发于四肢屈侧,皮损多形性B.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经后消失C.发于颈项,皮损为苔藓样变D.单侧出现成群的水疱E.暴露部位出现脓庖脓痂68.继发性损害不包括:A鳞屑B脓疱C痂D糜烂E皲裂69.药疹中最重的一型是:A固定红斑型B大疱表皮松解型C剥脱性皮炎型D多形红斑型E湿疹皮炎型70.疥疮的好发部位:A 皮肤皱褶处B 头面部C 肘膝关节D 掌跖部E 颈项部71.一期梅毒的特征是:A疳疮B扁平湿疣C杨梅结毒D杨梅疮E神经病变72.下列哪项不是白疕的特征()A红斑鳞屑B好发四肢屈侧C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D毛发成束E甲板有点状凹陷73.表现为单侧发疹的皮肤病:A热疮B血风疮C蛇串疮D脓庖疮E风热疮74.哪项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A花斑癣B圆癣C股癣D牛皮癣E头癣75.慢性皮肤病伴结痂、皲裂、苔藓样变损害应选用:A 粉剂B溶液C酊剂D软膏E油剂76.牛皮癣的常见发病部位是:A.头皮B.面部C.颈项D.手足E.皱褶部位77.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哪项不正确:A虫蛀样脱发B鳞屑性丘疹C脓疱疹D横痃E扁平湿疣78.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A.齿线B.白线C.肛缘D.肛管直肠环E.外括约肌79.肛裂常发生于胸膝位的:A.6、12点处B.3点处C.3、7、11点处D.9点处E.3点和6点处80.肛瘘常发生于下列哪种治疗后:A.痔注射疗法B.肛裂切除术C.血栓外痔切开取栓术D.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E.内痔环切术81.母痔区是指截石位的:A.6、12点处B.3、7、11点处C.3、9点处D.6、7、12点处E.2、5、8点处82.I期内痔的特点是:A.便血B.脱出C.疼痛D.流脓E.大便变形83.区分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是以_____划线为标志?A.白线B.齿线C.内括约肌D.外括约肌深部E,直肠中瓣84.肛周脓肿的原发内口是:A.齿线B.直肠柱C.肛隐窝D.肛瓣E.肛乳头85.肛管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吸收营养B.储存粪便C.控制排便D.排便、分泌粘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E.消化86.二度直肠脱垂脱出物的长度:A.3-5cmB.5-10cmC.1-2cmD.10-15cmE.15cm以上87.下列哪种情况不宜作直肠指检:A.内痔出血B.复杂性肛瘘C.直肠息肉出血D.直肠脱垂E.肛裂88.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的:A、精癃B、癃闭C、精浊D、子痈E、子痰89.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A、排尿终末或大便用力时,自尿道滴白B、突发性腰腹部绞痛C、疼痛向阴茎放散D、排尿突然中断E、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90.膀胱结石的临床表现:A、突发腰腹部疼痛B、超声检查可见肾盂积液C、排尿中断D、血性精液E、尿线变细91.急性子痈临床特点:A、阴囊无痛性肿大B、早期即见阴囊红肿热痛C、睾丸或附睾肿胀疼痛D、阴囊部隐痛、发胀、下坠感E、输精管增粗,呈串珠样改变92.男性前阴部脏腑经络归属错误的是:A、玉茎属肝B、马口属小肠C、阴囊属肾D、肾子属肾E、子系属肝93.男性30岁,干部,左侧阴囊肿胀、坠痛3天就诊,伴下腹隐痛。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2)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气血盛衰B.脏腑功能失调C.阴阳失调D.经络阻塞2.下列除()外,均正确反映了脏腑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A.脾胃湿热,火毒蕴结可以发为疮疡B.诸痛痒疮皆属于心C.体表疮疡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D."五善七恶"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3.下列哪项不是辨心恶的症状()A.神志昏糊B.惊悸时作C.疮色紫黑D.言语呢喃4.辨肿块时,如肿硬似馒,有囊性感属()A.寒B.湿C.痰D.气5.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身热乏力,面色少华,脉数乏力,治宜()A.内托法B.补法C.透脓法D.补托法6.下面哪一项不宜用药线引流()A.创孔小,不宜排脓B.脓腔深,流出浅黄色粘稠液体C.创孔内有坏死组织D.怀疑附骨疽创口内骨质已破坏7.溃疡脓出不畅,有少量带脓者,宜选()A.内服清热解毒的B.扩创法C.垫棉法D.外用升丹提脓8.手掌肿胀,失去正常凹陷,疼痛剧烈者为()A.蛇肚疔B.托盘疔C.蛇头疔D.蛀节疔9.颈后皮肤初起如粟米样丘疹,继而增大坚硬,肿胀作痛,脓头多个,状如蜂窝,诊断应为()A.疔B.痈C.有头疽D.发10.诊断附骨疽,X线摄片最早应在什么时候进行?()A.发病1-2天内B.发病一周时C.发病10-14天D.发病四周时11.溃后脓出黄稠,后稀薄,髋关节畸形,僵硬,诊断考试为()A.附骨疽B.环跳疽C.历节风D.流痰12.流痰除由风寒痰浊凝聚而形成外,还与哪脏亏损有关()A.肝B.脾C.肺D.肾13.一男青年,右侧大腿疼痛彻骨,肿胀,皮色不红,近膝关节处显著压痛,伴恶寒发热,应诊断为()A.附骨疽B.骨肉瘤C.流注D.历节风14.疔疮走黄的内治原则是()A.凉血清热解毒B.疏风清热解毒C.滋阴清热解毒D.宣肺泄热解毒15.乳痈郁乳期内治的方法和方剂是()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B.疏肝清胃,通乳散结--瓜蒌牛蒡汤C.清肝泻胃,通乳散结--龙胆泻肝汤D.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柴胡疏肝汤16.以往有肉瘿病史,突然肿块增大,质地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应考虑为()A.失荣B.石瘿C.瘿痈D.肉瘿17.不能归于五脏的肿瘤是()A.气瘤B.血瘤C.脂瘤D.肉瘤18.诊断乳癌的首要症状是()A.乳房内可扪及硬而孤立的肿块B.乳头下陷或抬高C.乳头有血性分泌物D.肿块皮肤桔皮样改变19.多形性红斑粘膜糜烂者宜选用()A.三黄洗剂外搽B.青黛膏外涂C.青吹口油膏外涂D.白玉膏外涂20.酒查皮鼻初起表现为()A.暂时性阵发性红斑B.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C.脓疱D.鼻部组织肥厚21.白庀的别名为()A.摄颌疮B.松皮癣C.白屑风D.神经性皮炎22.结节性红斑是()A.生于两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性皮肤病B.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急性炎症性皮肤病C.好发于面、胸背及四肢的红色结节,晚期颜面满布大小不等结节D.生于小腿屈侧的暗红色结节性皮肤病23.肛门病不可忽视的检查方法是()A.肛门视诊B.肛门指诊C.乙状结肠镜检查D.钡剂灌肠X片24.鉴别痔疮、脱肛、息肉痔常用体位是()A.侧卧位B.胸膝位C.蹲位D.倒置位25.一肛瘘患者,外口位于截石位5点,距肛门缘约6厘米,其肛瘘内口大致在肛内什么方位?()A.截石位5点B.截石位6点C.截石位9点D.截石位12点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中医外科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外科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全中医外科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学科。
以下是中医外科学各章节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中医外科基础理论试题: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有哪些?2. 简述中医外科疾病病机的一般规律。
3. 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答案: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
2. 病机的一般规律包括正邪相争、气血失调、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等。
3.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二、中医外科常见疾病试题:1. 简述疖肿的中医病因病机。
2. 痈肿与疖肿的区别是什么?3. 中医如何治疗痈肿?答案:1. 疖肿的中医病因多为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病机为气血壅滞,热毒蕴结。
2. 痈肿与疖肿的区别在于痈肿范围较大,病变较深,病情较重;疖肿则范围较小,病变较浅,病情较轻。
3. 中医治疗痈肿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方法。
三、中医外科手术技术试题:1. 中医外科手术的特点是什么?2. 简述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
3. 中医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有哪些?答案:1. 中医外科手术的特点包括重视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治、手法精细、注重术后调理等。
2. 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有刀、剪、针、镊、钳、钩等。
3.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体质评估、病情评估、手术器械消毒、环境消毒等。
四、中医外科疾病预防与护理试题:1. 中医外科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简述中医外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3. 中医外科疾病的饮食调养有哪些?答案:1. 中医外科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治未病”,即预防为主,注重养生保健。
2. 护理要点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等。
3. 饮食调养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物,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养血等。
结束语: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外科七恶辨证主要依据是( )A.局部症状B.全身症状C.局部和全身症状D.以上都不是 2. 外科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A.风温、风热B.火毒、热毒C.气郁、火郁D.湿热、寒湿 3. 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已尽时,宜使用下列哪一种掺药( )A.九一丹B.白降丹C.生肌散D.青黛散 4(发生于人体上部的疮疡其病因多为( )A.风温、风热B.风寒、风湿C.湿热、寒湿D.气滞、血瘀 5(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局部红肿热痛,范围在,,,cm。
应诊断( )A.疖B.疔C.有头疽D.痈6(乳核相当于西医的( )A.乳腺纤维腺瘤B.乳房异常发育症C.乳腺增生症D.乳房结核 7(石瘿的病因病机是( )A.忧思郁怒,湿痰凝结B.气郁、湿痰、瘀血凝滞C. 产后亏虚,外邪侵入 D.平常饮水和饮食中含碘不足(热疮典型皮损为( ) 8A.簇集性水疱B.散在性水疱C.簇集性脓疱D.散在性脓疱 9(淋病的临床特点是( )A.尿频、尿急、尿痛B.尿频、尿急、尿道刺痛、尿道溢脓C.排尿困难和尿潴留D.尿道滴白10(内痔初发的主要症状是( )A.肛门疼痛B.肛门坠胀C.便秘D.无痛性便血 11(破伤风发作出现肌肉强直形痉挛,一般先发生于( )A.头面B.四肢C.颈项D.躯干 12(精癃的临床特点是( )A.尿频、尿急、尿痛B.排尿困难和尿潴留C.不射精D.尿痛、流脓13(脱疽的好发部位是( )A.上肢末端B.四肢末端C.下肢末端D.小腿 14(瘾疹的主要皮损为( )A.风团B.抓痕C.丘疹D.红斑 15(发生走黄的原因为( )A.正虚邪盛B.肝郁化火C.热入心包D.火毒炽盛 16(阳证肿疡外敷首选油膏是 ( )A. 冲和膏B. 金黄膏C. 回阳玉龙膏D. 生肌玉红膏 17(颈痈初起治疗宜选用 ( )A. 五昧消毒饮B. 黄连解毒汤C.仙方活命饮D.牛蒡解肌汤 18(治疗肉瘿的代表方剂为 ( )A. 海藻玉壶汤B. 四海舒郁丸C. 普济消毒饮D. 逍遥丸 19(疥疮好发部位为 ( )1/10页A. 皮肤薄嫩和皱褶处B. 四肢C. 躯干D. 外阴和肛周 20(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头溢液的特点是 ( )A. 间歇、自发、血性B. 间歇、挤压、水样C. 多孔、乳汁样D. 双侧多孔、浆液性21(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其成因为( )A.热B.寒C.风D.气22(外科七恶辨证主要依据是( )A.局部症状B.全身症状C.局部和全身症状D.以上都不是 23. 外科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A.风温、风热B.火毒、热毒C.气郁、火郁D.湿热、寒湿 24. 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已尽时,宜使用下列哪一种掺药( )A.九一丹B.白降丹C.生肌散D.青黛散 25(发生于人体下部的疮疡其病因多为( )A.风温、风热B.风寒、风湿C.湿热、寒湿D.气滞、血瘀 26(最易引起走黄疔疮是( )A.手足部疔疮B.疫疔C.红丝疔D.颜面疔疮 27(乳痈初起的内治法则是( )A. 理气化痰散结B.益气和营托毒C.疏肝清胃、通乳消肿D.清热解毒、托里透脓8(黄水疮的典型皮损为( ) 2A.红斑、丘疹B.水疱、脓疱C.丘疹、丘疱疹D.脓疱、脓痂 29(疥疮的主要病因为( )A.接触疥虫B.湿热蕴结C.外感风热D.饮食不节 30(精癃的临床特点是( )A.尿频、尿急、尿痛B.排尿困难和尿潴留C.不射精D.尿痛、流脓31(内痔初发的主要症状是( )A.肛门疼痛B.肛门坠胀C.便秘D.无痛性便血 32(破伤风发作出现肌肉强直形痉挛,一般先发生于( )A.头面B.上肢C.颈项D.下肢33(脱疽的好发部位是( )A.上肢末端B.四肢末端C.下肢末端D.小腿E.股部 34(瘾疹的主要皮损为( )A.风团B.抓痕C.水肿D.红斑 35(热疮好发部位为( )A.颜面B.躯干C.四肢D.皮肤粘膜交界处 . 36(项部皮肤初起粟粒样脓头,继而增大,坚硬肿胀作痛,脓头增多,溃后状如蜂窝。
中医规培—中医外科学习题2

中医规培—中医外科学习题2.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习题)(中医外科学二E. 热胜肉腐1.蝼蛄疖好发于A.儿童头部6.不属于手足疔疮的是儿童项后 B.A.螺疔C.儿童背部B. 蛀节疔D.儿童臀部C.E.产妇头部鱼肚疔D.泥鳅疔E. 虎须疔2.治疗疔疮的代表方剂是A.五味消毒饮7.烂疔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仙方活命饮B.A.皮肉破损托里消毒散 C.B.D.普济消毒饮湿火内盛C.感染毒气E.银翘解毒丸D.外感热邪E.瘀血停滞3.颜面部疔疮容易走黄的原因是火毒炽盛A. B.头面为诸阳之首最易损坏筋骨的是8. C.火邪炎上蛇眼疔A. 容易挤压D. 蛇头疔B. E.风邪上受红丝疔 C. D.锁口疔 4.蛇眼疔的发病部位是E.蛇肚疔指端A.治疗风热痰毒型颈痈的内服方剂B.甲侧边缘9. C. 指腹是牛蒡解肌汤 D.手掌A. 眼睛内外眦E. 五味消毒饮B. C. 黄连解毒汤下列哪项不属手足疔疮的病机5.D.普济消毒饮 A.E. 湿火蕴结仙方活命饮 B.血凝毒滞下列哪项不是颈痈初起的临床特10. 血分伏热C. 经络阻隔D. 点..C.胫骨A.局部皮色潮红D.桡骨B.肿胀E.尺骨C.灼热疼痛D.16.E.肿块边界清楚干陷的病机特点是A. 阴液不足B.11.丹毒发于头面者治疗宜气血不足C.肝肾亏损A.疏风清热、凉血活血D.阴伤胃败疏肝理气、泻火解毒 B.E. C.清利湿热、消肿止痛阴损及阳D.疏风清热解毒17.走黄与内陷病机的主要区别是E.化痰消肿、清热解毒正气盛衰A. 邪毒盛衰B.12.丹毒的主要病机是毒入血分或气分血瘀阻滞A. C. D.内攻脏或腑B.热毒内蕴 E.邪气外感或内生内蕴痰湿C. D.皮肉破损18.锁喉痈初起宜选用血分有热E.A.仙方活命饮13. 普济消毒饮B.有头疽最易发生的部位是C.头部银翘解毒丸A. B.颈部D. 五味消毒饮 C.E.项部黄连解毒汤D.腹部19.胸部E. 下列哪项不是瘰疬的临床特点病程缓慢A. B.无头疽的临床特征是14. 初起结核如豆红肿热痛A.C. 皮色不变 D.溃后脓水清稀易消易溃易敛B. E. C.局部光软无头灼热疼痛高肿色红D.难消难溃难敛E.瘰疬溃破后疮口的特点是20. A.呈岩穴状呈穿凿形附骨疽发病最多的部位是15.B. C.边缘削直股骨A. 肱骨B.呈潜行空腔 D...E.中深边浅形26.颜面疔疮的早期临床特征是A. 疮形如粟,肿势局限,顶高根软B.疮形如粟,疼痒相兼,肿势弥漫21.有头疽切开时常用切口C.疮顶凹陷,红热灼痛,肿势弥漫A.顺皮纹切口D.疮形如粟,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 B.弧形切口E.疮形不高,肿势散漫 C.纵行横形D.27. E.“十”字形属于疖病的是A.有头疖B.无头疖22.蛇头疔最常用的验脓法C.蝼蛄疖A.穿刺法D.坐板疮B.触按法E.暑疖超C.BD.透光法28.辨别疮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E.点压法错误的是A.患部皮肤颜色是否发23.颜面疔疮忌内服发散药的原因是B.肿势高突或下陷无外感邪毒A.C.局部肤温灼热与否 B.邪毒深在肌肉D.病发于皮肤还是筋骨 C.芳香走窜,易使疔毒走散E.脓液有无 D.邪发于脏腑 E.正气内虚29.关于瘰疬初期临床表现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24.头面部丹毒首选A.颈部两侧结块如豆银翘散A.B.皮色正常 B.黄连解毒汤C.质地坚实、推之能动普济消毒饮C.D.全身高热不退 D.仙方活命饮E.不热不痛五味消毒饮E.30.最易引起小腿丹毒的是25.发生走黄的主要原因是A.足部挫伤火毒炽盛A.B.脱疽 B.瘀血停滞C.足癣糜烂正气不足C.D.足部疔疮 D.正气亏虚,外感邪毒下肢静脉曲张E. 饮食不节,湿火内生E...31.以下情况中,不属透托法适应证36.新生儿丹毒称A. 赤游丹的是B.A.色赤抱头火丹C.流火B.作脓D.阿发丹毒C.焮痛E.腿游风发热D.E.肿势平塌37. 蛇肚疔切开时,应在A.32.有头疽初起症状多见患指侧面横切口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越过关节A.粟粒样脓头C. 指端掌面纵切口B.蜂窝状脓头D.C.指端侧面纵切口肿硬如钉丁之状E.沿指腹弧形切口D.漫肿无头E.光软无头38.疮疡益气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A.托里消毒散附骨疽病人多见于33.B. 托里透脓散A.婴儿C.B.仙方活命饮儿童D.C.少年透脓散E.神功内托散D.青年E.老年39.疮疡内治消法中最为常用的是A.34.肛痿手术成败的关键是解表法B.A.清热解毒法切除瘘管C.B.引流通畅祛痰法D.温通法将外口与瘘管切除C.E.理湿法找到内口并切除D.不要损伤括约肌E.40.疮疡温阳托毒法的代表方是A.透脓散挂线疗法应用于高位肛瘘的主要35.B.托里消毒散优点是C. 没有疼痛A.托里透脓汤D.四妙汤 B.不会造成肛门失禁E.疗程短C.神功内托散引流好D.41. 简便E.关于内陷的含义最为确切的是凡生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A...B.有头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46.有头疽的整个病程为A.1 周C.脑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B.2D.正虚或消渴病病人,毒不外泄,反周C.3 周陷入里D.4E.疔疮以外的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周E.5 周入里47.臀痈的特点是颜面部疗疮热毒蕴结证的治法是42.A.位置浅、A.散风清热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B.泻火解毒B.位置深、范围小、来势急、易腐溃、C.凉血清热收口慢 D.清热解毒C.位置深、和营解毒E. 范围大、来势缓、易腐溃、收口慢D.43.位置深、范围大、来势缓、难腐溃、火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收口慢 A.火毒炽盛E.位置深、B.阴液不足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C.气血亏虚D.脾肾阳虚48.E.肺卫不固下列描述丹毒的症状,错误的是A.突然发红、色如涂丹B.边界清楚44.痈的成脓期大约是C.压之退色、抬手复原天左右A.3D.伴有高热、头痛等症状5B.4~天E.天12 局部可触及条索状肿物~C.9 D.10天以上49.解郁化痰法治疗乳病的代表方是天左右E.7A.柴胡疏肝散B.逍遥散重症药疹后期,大片膜状脱屑,45.C.舌红脉细口干咽燥,伴有神疲乏力,逍遥蒌贝散D.数,辨证应为柴胡清肝汤E.A.瓜蒌牛蒡汤风热血热证B.50. 血虚风燥证C.临床乳房检查的最主要的方法是A.D.望诊气阴两虚证B. 热入营血证E.触诊乳房透照C...X线检查D.乳腺检查E.乳房CT .。
医学专业《中医外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医学专业《中医外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答案在题目最后面一、填空题(共16题,每空1分,共25分)1.《疡科心得集》的作者是。
2.判断外科疾病的预后好坏,既要观察局部症状的,又要结合全身症状的。
3.有头疽好发于,以、最多见。
4.乳痈好发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多见。
5.气瘿相当于西医的。
6.斑疹色红,压之褪色者多属;压之不褪色者常挟。
7.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有、、。
8.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10. 破伤风发作期典型症状是、。
11.丹毒相当于西医的。
12.原发性皮损有、、等。
13.蛇串疮相当于西医的。
14.结合临床症状,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发现即可作出淋病的诊断。
15.乳核服中药以上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16.疮疡出脓是的现象。
二、名词解释(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继发性皮损:2.混合痔:3.顺证:4.走黄:5.内陷:6.原发性皮损:7.外吹乳痈:8.瘿:9.齿线:10.精癃:11.虹膜状红斑:12.风瘙痒:13.蛇串疮:14.逆证:15.五善:三、问答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疾病发展脱疽如何分期?各期的表现?2.皮肤病使用外用药怎样根据病情阶段用药?3.试述乳癖的诊断要点。
4.试述消、托、补三大治法总则的定义及适应症。
5.内痔临床分几期,各期表现如何?6.精癃的分型,治则,代表方剂各是什么?7.透托法和补托法的适应证有何不同 ?8.颈痈的内治怎样辨证论治 ?9.牛皮癣怎样进行内治 ?10直肠脱垂临床如何分度 ?四、病例分析(共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朱某,女,29岁。
初产哺乳1月,8天前出现左乳房红肿疼痛,曾自服鹿角粉3天,近2天疼痛加重,伴发热、口苦、口干、大便干结。
体检:体温38.5℃,左乳外上象限触及红肿结筷4cm×3cm ,触痛明显,质地中央部分稍软,有应指感,左腋下淋巴结肿大。
舌苔黄腻,脉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2型题1.某女性病人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乳头凹陷,乳头溢出乳汁样物。
多为A.内吹乳痈B.外吹乳痈C.乳疽D.粉刺性乳痈E.乳岩答案:1.D2.一中年妇女,结喉正中稍右有一半球形肿块如鸡蛋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皮色如常,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诊断为A.气瘿B.肉瘿C.石瘿D.血瘿E.筋瘿答案:2.B3.一女婴右臂有一扁平肿块,质软如海绵,色紫红,按压肿块可缩小。
宜诊断为A.气瘤B.筋瘤C.血瘤D.肉瘤E.脂瘤答案:3.C4.病人恶寒发热3天,头痛,肛门坠胀疼痛,尾骨与肛门之间有明显压痛。
多诊断为A.肛门旁皮下脓胀B.坐骨直肠窝脓肿C.骨盆直肠窝脓肿D.直肠后间隙脓肿E.直肠膀胱凹陷脓肿答案:4.D5.一中年男性,大便出血,血与黏液相混,血色晦暗,肛门坠胀。
多诊断为A.息肉痔B.混合痔C.肛裂D.锁肛痔E.肛瘘答案:5.D6.一男性病人左足第1趾皮色暗红,趾甲变厚,肌肉萎缩,跌阳脉消失,患肢持续性静止痛,夜间尤甚,舌紫暗,脉沉细涩。
最适宜的内服方是A.阳和汤B.四妙勇安汤C.四妙散D.血府逐瘀汤E.桃红四物汤答案:6.E7.某男,60岁,患糖尿病6年,半年来项部近发际处,经常出现红肿块,灼热疼痛,出脓后即愈合,触之突起根浅,服用消炎药,无明显效果,常口渴唇燥,舌红苔薄,脉细数。
中医诊断为A.有头疖B.无头疖C.蝼蛄疖D.疖病E.粉刺答案:7.D8.某男,24岁,厨师。
前天突然于右侧口角出现一粟米样脓头,逐渐红肿扩大,触之根深坚硬,伴发热头痛,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诊为颜面疔疮。
治宜A.清热解毒B.凉血活血C.疏散风热D.通腑泄热E.软坚消肿答案:8.A9.某男,25岁,农民。
右指头肿胀疼痛7天,呈蛇头状肿,皮色焮红,疼痛剧烈,手指下垂时加重。
伴恶寒发热头痛。
透光试验见指头腹侧有一豆状黑色点。
诊断为蛇头疔,外治宜A.金黄膏外敷B.鲜猪胆汁外敷C.切开引流D.10%黄柏液湿敷E.白玉膏外敷答案:9.C10.某女,42岁,售货员。
伴有足癣。
昨天突然发热恶寒,头痛骨楚、胃纳不佳,自以为感冒,服用感冒药。
今晨起见右小腿皮肤大片红斑,高出皮肤,边界清楚,压之退色,抬手即复,伴便秘溲黄,舌红脉数而滑。
诊断为A.浅静脉炎B.接触性皮炎C.小腿痈D.丹毒E.药疹答案:10.D11.某男,5岁。
颈旁结块1周,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颈痈,治宜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B.散风清热,化痰消肿C.清热凉血,解毒止痛D.活血凉血,疏血止痛E.清热通腑,消肿止痛答案:11.B12.某女,36岁。
颈部结块如梅李,大小不等,与表皮黏连,质硬,推之活动差,皮色暗红,中心变黑,触之波动,伴情志抑郁,心烦易怒,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为A.颈痈B.失荣C.瘰疬D.有头疽E.发颐答案:12.C13.某女,20岁。
左乳房内单个肿块,不疼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
应诊断为A.乳核B.乳癖C.乳疬D.乳痈E.乳岩答案:13.A14.某女,36岁。
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痛减,腰酸乏力,月经失调。
应选方剂是A.橘叶瓜蒌散B.逍遥蒌贝散C.丹栀逍遥散D.瓜蒌牛蒡汤E.二仙汤合四物汤答案:14.E15.某女,40岁,乳房肿块,界限不清,经前乳房胀痛。
应首先考虑A.乳疽B.乳疬C.乳癖D.乳岩E.乳痨答案:15.C16.某女,30岁。
左乳红肿热痛、硬胀3天,伴有憎寒壮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滑数,苔薄黄而干。
其病机为A.肝气郁结B.气血凝滞C.饮食不节,阳明积热D.肝胃不和,胃热壅滞E.感染邪毒,蕴火化热答案:16.D17.女性病人,25岁。
产后1个月,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直径4cm大的肿块,疼痛已2天,乳房局部微红。
伴恶寒发热,胸闷不舒,舌苔薄黄,脉弦数。
应诊断为A.乳癖B.乳痈C.乳岩D.乳疬E.乳痨答案:17.B18.女,27岁。
产后第3周出现恶寒发热,右乳肿胀疼痛,体温38.7℃,体检见乳房肿大,皮色微红,无波动感。
治宜A.切开引流B.疏肝理气,化痰散结C.疏肝清胃,通乳消肿D.清热解毒,托里透脓E.泻火解毒利湿答案:18.C19.某女,25岁。
左乳红肿疼痛1周,高热不退,口渴,苔黄,脉弦数,乳房肿块,肿块周围皮肤色红,肿块质软,有波动感。
治宜A.足量应用抗生素B.针刺肩井、胞中、足三里C.金黄散外敷D.局部理疗E.切开引流答案:19.E20.女性,45岁,右乳外下象限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无压痛。
考虑为A.乳痈B.乳核C.乳癖D.乳岩E.乳痨答案:20.D21.患儿,男,8岁,排便时肛门脱出一肿物,呈环形,色鲜红,便后自行回纳,有时伴有点滴出血,多染于便纸上。
最可能的诊断是A.内痔脱出B.息肉脱出C.完全性直肠脱垂D.直肠黏膜脱垂E.血栓性外痔答案:21.D22.李××,男,40岁。
发热畏寒3天,头痛,食欲不振,肛门灼痛,排便、行走时加剧,坐卧不安。
检查肛门左侧丰满,压痛明显,有波动感。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肛门旁皮下脓肿B.骨盆直肠间隙脓肿C.直肠后间隙脓肿D.坐骨直肠间隙脓肿E.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穿向肛提肌以上答案:22.D23.一病人50岁,排便时出血,量不多,肛门脱出肿物,如李子大小,表面色紫,微带白色,需用手推挤方能还纳,病已10年,近来加重。
其诊断是A.直肠息肉B.直肠脱垂C.直肠癌D.二期内痔E.三期内痔答案:23.E24.病人肛门突然剧烈疼痛.并出现肿物,表面呈黯紫色,触痛明显。
其诊断是A.肛裂B.血栓外痔C.肛旁脓肿D.肛管癌E.内痔嵌顿答案:24.B25.病人男性,20岁,肛门坠胀疼痛2个月,症状时轻时重,大便干,排便前有黏液自肛门流出,无便血。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内痔B.肛裂C.肛瘘D.肛窦炎E.直肠息肉答案:25.D26.男,44岁。
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后10天。
查体:局部创面肉芽新鲜,橡皮线松弛。
此时最佳处理方法是A.熏洗坐浴B.拆除橡皮线C.剪开挂线处D.紧线E.外用中药生肌长肉答案:26.D27.病人女性,46岁,大便时肛内有物脱出,不能自行还纳,偶有便血,量不多,1年前曾行内痔注射治疗。
查体见痔核已有纤维化。
该病人目前最佳治疗方法是A.熏洗法B.塞药法C.消痔灵注射D.枯痔钉疗法E.结扎疗法答案:27.E28.病人男性,36岁。
平时大便干燥,近来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持续2小时疼痛方逐渐缓解,大便后手纸带有鲜血。
该病人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炎性外痔B.肛裂C.血栓外痔D.肛窦炎E.肛周脓肿答案:28.B29.病人为老年女性,近来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排便不尽感,偶有便血,量少,色暗红。
该病人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方法是A.化验大便常规B.钡灌肠检查C.结肠镜检查D.肛管直肠指诊E.血常规检查答案:29.D30.病人男性,36岁,饮酒后出现便血,呈喷射状,色鲜红,无疼痛,便时肛门内无物脱出。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内痔B.肛裂C.直肠息肉D.肛管直肠癌E.肛瘘答案:30.A31.病人男性,38岁,肛旁反复破溃流脓水近1年,查体见肛旁截石位10点距肛缘6cm有一破溃口,诊断为肛瘘。
其内口最可能的部位是A.截石位10点肛隐窝处B.截石位12点肛隐窝处C.截石位6点肛隐窝处D.截石位3点肛隐窝处E.截石位7点肛隐窝处答案:31.C32.某男,30岁,主诉终末尿痛,尿频,腰骶及会阴部疼痛3个月余,便后或晨起后发现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乏力,腰酸,前列腺液检查WBC20~30个/HP,磷脂小体减少。
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诊为精浊,属A.气滞血瘀B.湿热蕴结C.阴虚火旺D.肾阳虚损E.热毒蕴结答案:32.B33.男性,78岁,进行性排尿困难3个月余,伴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咽干。
舌红,苔黄,脉细数,前列腺指诊:前列腺Ⅱ度增大,中央沟变浅,表面光滑有弹性诊为精癃。
治宜A.黄芩清肺饮B.八正散C.补中益气汤D.知柏地黄汤E.代抵当汤答案:33.D34.某男,32岁。
近日来出现小溲频急,茎中热痛,尿黄而浊,尿终有白浊滴出,伴会阴,睾丸部明显胀痛不适。
肛诊:前列腺饱满,压痛(++),质不硬。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前列腺炎。
治宜A.清热利湿,利尿通淋B.补肾滋阴,清泄相火C.温肾固精D.活血化瘀,利尿通淋E.以上都不是答案:34.A35.男,26岁。
突发剑突下疼痛,6小时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恶心纳差,轻度发热,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
舌苔白腻,脉弦滑。
宜选用A.复方大柴胡汤B.阑尾化瘀汤C.藿香正气散加减D.大承气汤加减E.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答案:35.E36.女,24岁,突发剑突下隐痛,3小时后疼痛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发热,恶心呕吐,大便干,小便黄。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宜诊为A.盘肠痈B.绕肠痈C.缩脚肠痈D.大肠痈E.小肠痈答案:36.D37.女孩,7岁,1个多月来头部有一鳞屑斑,逐渐扩大,局部可见断发及白鞘,以下哪种病可能性最大的高度。
A.白疕B.白屑风C.白秃疮D.湿疮E.肥疮答案:37.C38.病人男性,双足皆肿胀、发红,趾缝潮湿,浸渍发白、并有糜烂、渗液、脓疱、脓痂,真菌检查阳性。
治疗应A.清热解毒祛风B.清热祛湿活血C.清热化湿,解毒消肘D.健脾除湿清热E.清热凉血利湿答案:38.C39.男孩,5岁,近日来躯干、四肢、手缝起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痒甚,以夜间为重。
检查:上述部位有散在丘疹,丘疱疹,抓痕,血痂,阴囊处可见小结节。
诊断为A.湿疮B.浸淫疮C.疥疮D.婴儿湿疮E.漆疮答案:39.C40.病人因扭伤踝部,外用红花油以活血止痛,第二天局部发红,肿胀,可见群集的丘疱疹,水疱,并有糜烂面,渗液。
最不适宜外治方法A.清热燥湿中药煎汤外敷B.鲜马齿苋洗净捣乱外敷C.黄柏液外敷D.氧化锌油外涂E.白玉膏外涂答案:40.E41.病人2天来全身起红色风团,灼热,剧痒,遇热时皮疹加重,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方剂宜选用A.桂枝汤C.消风散D.麻桂各半汤E.当归饮子答案:41.C42.病人68岁,全身皮肤瘙痒,以夜间为甚。
查:皮肤较干燥,躯干四肢抓痕累累,伴头晕眼花,失眠多梦。
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宜选用A.疏风清热凉血B.清热利湿,祛风止痒C.凉血清热润燥D.养血平肝,祛风止痒E.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答案:42.D43.病人因淋雨后畏寒头痛,发热不适,服用感冒通2片后症状有所减轻。
数小时后全身发痒。
继而出现红斑,斑丘疹,伴肿胀,烦躁不安,胸闷,舌红、苔薄黄。
需进一步了解病情并及时治疗,以下哪一项处理不妥当A.查体温、测血压B.化验白细胞及嗜酸细胞计数C.嘱病人多饮水D.中药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为法E.服用抗组胺药以抗过敏,并给予扑热息痛以退热答案:43.E44.病人左足足跖部位一个黄豆大小角化性斑块,局部可见刺状物,周围有数个角化性小丘疹,有明显的挤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