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时的识字笔画;2. 熟练掌握本课时的生字、词语,并能完成相关的听、说、读、写任务;3. 能够朗读课文,并模仿朗读;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1. 生字、词语的认读和理解;2. 朗读语文课文。

教学难点1. 能够较好的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2. 能够较为流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老师先拿出一本《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介绍本册书的名称和你们已经学过的内容。

2. 让学生开启课本到第二单元,并让学生猜测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新课1. 让学生打开课本,给他们一些时间了解生字的笔画和意思。

2. 让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和语文内容。

3. 让学生跟读教师读音,再分组练朗读。

拓展练1. 分组让学生朗读课文的部分内容。

2. 请学生自己动手写几个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同时讲解字形和书写方法。

3. 让学生互相检查朗读和书写内容的正确性,并进行讲解。

课堂作业1. 按照要求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作业。

2. 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学生互动和分享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语文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学生不断的去学习和练习,才能表现出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起始课》【教案匹配版】最新中小学课程

高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起始课》【教案匹配版】最新中小学课程

学习任务一:
读目录,浏览课文, 了解课文的体裁和主要 内容。
高中语文
一、苦难与新生
【学习任务二】 读单元导引,理解“苦难与新生”单元主题关
键词的内涵。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单元导引
第二单元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
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 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了解这一伟大历 史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 化自信。
第二单元起始课
年 级:高 二 主讲人:
学 科:语文(人教版) 学 校: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起始课
1 苦难与新生
了解单元主题
2 纪实与虚构
把握文体常识
3 探究与迁移 明确单元学习活动
一、苦难与新生
第二单元
6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7 包身工/夏衍 8 荷花淀/孙犁 * 小二黑结婚(节选)/赵树理 * 党费/王愿坚
高中语文
一、苦难与新生
【学习任务三】课文Βιβλιοθήκη 作者《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包身工》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
《党费》
反映年代
苦难 新生
高中语文
一、苦难与新生
课文
作者
反映年代
苦难
新生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1926
三一八惨案 知识分子抗争
《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
1933
左联五烈士 知识分子抗争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三、探究与迁移
学习任务五: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在语文课本中读到过很多反映革命文化 的作品,在政治课、历史课上也接触过不少革命斗争的事迹,同学们自己也 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一些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以小组为单位,汇集 这样的材料,分工协作,编辑一本红色作品集。为作品集拟一个恰当的书名, 确定合理的分类标准,还应考虑编排方式和装帧设计等。

部编版二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55个会认字、2个多音字、40个会写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在教学时,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对课文内容不必作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语文园地二重点安排学习“部首查字法”,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经常使用的方法。

教材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对其中较难的两个步骤——确定字的部首并查出部首在检字表的页码,数清除去部首外的剩余笔画——还进行了专门练习。

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这一习题,是希望查字典的练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落实到用字典查字的实践之中。

确定部首和剩余部件笔画是查字典的难点,除了教材中安排的7个生字外,还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课文:1.认识5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认识隹字旁,知道它与鸟类有关,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会写23个词语。

2.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拼音的特点。

3.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

4.背诵《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5.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二次备课集体备课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语文园地二: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街垒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古朗月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古朗月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古朗月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月亮。

2.本课生字卡片,月亮的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背诵李白的诗《静夜思》。

(先指名背诵,再全班背诵。

)2.揭示课题。

板书:3古朗月行。

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注意读准两个后鼻韵母的字。

3.介绍作者:这首诗也是李白写的。

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

1.出示挂图。

联系课前观察,说一说:图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2.范读课文。

听听诗人是怎么说圆月的。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3遍。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6个生字和要认识的5个字,读准字音。

四、读诗句,学生字1.检查古诗朗读情况。

(指3-4名不同层次学生读)2.认读时”、识”这两个读音相同的生字,区别字义。

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3.诗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齐读第三行)教师解释白玉”(可制作装饰品的矿石,或用实物举例)。

认读作”。

(平舌音。

作业的作”就是这个字。

)指导读:他以为月亮是白玉盘呢,多有趣啊!把两行诗句连起来读。

……,呼作/白玉/盘。

4.除此之外,他还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读第三行)指导:又疑瑶台镜。

认读台”5.这瑶台镜应该放在桌子上、梳妆台上,诗中说它怎么了?(读第四行。

)指导:飞在/碧云/端。

五、朗读、背诵课文同学们虽然都认识月亮,但在观月时也有许多想象,越看越觉得月亮美丽、可爱。

能把你的心情在读中表达出来吗?请听录音朗读。

1.反复朗读课文(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2.背诵课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向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

【核心素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A. 会认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需献易错音:曾 (céng)经泥泞(nìng)荆(jīng)棘(jí) 花瓣(bàn)B.会写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C. 多音字①“曾”(zēng)姓曾曾孙——(céng)曾经未曾②“背”(bēi)背包背着——(bèi)背后背影③“蒙”(méng)启蒙蒙难——(mēng)发蒙蒙对——(měng)蒙古族C.理解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表现。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2)《千人糕》A.会认糕特嘛买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的确应易错音:的(dí)确应(yīng)该甘蔗(zhè)2.会写B.会写字(9个)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C. 课文理解: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米糕是由大米磨成粉再加入糖制成的。

大米是用农民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等。

糖是用农民种出来的甘蔗、甜菜榨汁,再用火熬成的。

米糕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包装、送货、销售等过程。

)(3)《一匹出色的马》A. 易错音郊(jiāo)外泛舟(fàn)葱(cōng)绿奇异(yì)B. 多音字舍(shě)舍弃恋恋不舍(shè) 宿舍校舍散(sàn)散心散步(sǎn)散文散漫C. 《一匹出色的马》, 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平安校园,生活在平安的蓝天下。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产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4.背诵课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春天的图片、歌曲,也可以自己拍摄一些关于春天的照片。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天的优美诗句和描写春天的诗,谁来汇报给大家听一听?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跟春天相关的资料,大家想了解一下吗?(教师朗读与春天相关的诗句和小散文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板书课题:《春风带我去散步》,学习“带”字,解释“带”的由来,会意由来,并让学生举例组词说明“带”的字意:书包带、鞋带、腰带、彩带、绿化带……区别“袋”与“戴”。

学习步,注意步的写法下半部分少一点。

二新授讲读课文、随文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不认识、易读错的字随手注音,听清长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圈画出来的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书后的认字表认读几遍。

3、是谁带我去观赏春天的美景的?指名读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指导朗读,尤其是要读好感叹句。

“春天来了!”要读出欣喜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欣喜,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而产生的由衷的喜悦,初读时就应该将这种喜悦结合自身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学习学习风铃的铃,强调铃的最后一笔是点。

“格外”一词,格外是什么意思?“格外”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特别)并识记“格”字。

区分唤和换。

4对,是温暖的春风,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终于盼到春天了,终于可以到大自然里去尽情地玩耍了。

接受到这样的邀请,“我”高兴吗?“我”是怎样做的?(指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识记“脱、厚、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电子备课平台授课年级:二年级科目:语文课型:阅读课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授课时间:xx任课教师:xx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研究第一、二诗节,领悟XXX精神。

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方法:1.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3.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4.生字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黑板、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1.板书“XXX”,认读,正音。

指导“锋”是后鼻音。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1.抽生分节朗读,师生相机正音。

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2.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3.朗读短语: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年迈的大娘。

(提示:“的”要读得轻而短)4.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1.过渡:XXX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抽生分节朗读。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四、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要书写的字“雷、锋、泥泞、叔、冒”,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五、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背诵第一和第二节诗歌。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以评导读的形式,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朗读诗歌中的“寻找”和“你在哪里”,以体会其中急切的心情和强烈的语气。

接着,学生将自由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品读、感悟第二节诗歌。

最后,学生将通过背诵和朗读诗歌,研究XXX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设计
一、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1、谜语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出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导语:是呀!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我们家里的每—个人。
3、你们是怎样爱自己的家的呢?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A、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B、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推选代表汇报)
一年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册数
第二册
课次章目
识字2
教学
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有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
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
难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碗”的认识和“母”字的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
重点
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
难点
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教材
分析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4、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5、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6、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
三、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造句。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1、联系课文: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教材
分析
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教学
设计
一、照片导入,唤醒情感。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张“全家福”,有慈祥的爷爷奶奶,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吗?
4、学生练写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六、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看图说一说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名朗读。
(3)[板书:奇妙?]奇妙在哪儿呢?
2、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3、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学生朗读,指导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
4、以小组形式进行“识字比赛”。
5、进行“组词比赛”。出示“父”、“错”、“事”、“改”、“懂”自由选择,进行扩词训练。
6、相机指导写字“认真”。
A、看见大家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老师立刻想到两个字,知道是什么吗?[板书:认真]
B、你们喜欢老师送给大家的这两个字吗?那你们会怎么来写这两个字呢?
C、那你们就认真地写这两个字吧!(学生练习写)
一年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册数
第二册
课次章目
6、胖乎乎的小手
教学
目标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3、激发学生帮助长辈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
重点
认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材
分析
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2、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
四、实践活动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里人谈谈他们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5看电视
爸爸球赛关掉
奇妙奶奶换频道互敬互爱
我们不再看球赛
教学
反思
本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浓浓的情,而这浓浓的情包含在字里行间,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家庭成员之间真诚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7、出示其他四个要写的字,老师进行范写,学生练写。
三、读懂儿歌,懂得道理。
1、分小组轮读儿歌。
2、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师生轮读儿歌;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
四、实践活动。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
五、板书设计:识字2
尊长辈
懂礼貌人人夸
教学
反思
本课识字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指导他们采取多种方法识记。如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儿歌等方法,学生识字积极性高,识记效果好。
一年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册数
第二册
课次章目
5、看电视
教学
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字音)
五、写字指导。
1、学生读“我会写”的字后,谈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2、老师范写“家”字,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家”,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写错的地方。
教学
设计
一、猜谜揭题。
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二、初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