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 )科成绩总表成绩( 正式)

合集下载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1篇)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1篇)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1篇)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完成的任务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上,我多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法进行教学,不一味地套用教参教案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努力尝试着去创新并加入许多自己认为好的教学方法,还经常做一些趣味性教学用具,寓教于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2.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接受能力跟不上,我除了完成正常教学工作外,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为学生补困,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反映学生在校表现,达到了学校与家庭的互动统一,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我的不懈努力下,学生在学习成绩与学习习惯上取得了较大进步。

3.在自己辛勤得努力下,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本期期末抽考中,平均成绩均达到了92.70分以上,合格率达98.5%,优秀率达85.30%,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二、采取的措施1.适度使用学具。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法。

2.充分利用游戏。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

因此,我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班上不同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加深对统计的理解与运用。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6单元 教案+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6单元 教案+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总结

通过一年级“比长短”“比高矮”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 厘米和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尤其是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不同,导致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不相同,进而产生认知冲突,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 厘米、1 米的观念, 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和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今后研究直线打下了基础。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了对实际物体的长短比较,掌握了“比长短”的基本方法,对物体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厘米或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还要了解每一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且能够在实际中运用。

2.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度,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形表示,再通过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线段的特征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同一物体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也不相同这一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年级成绩单

二年级成绩单

成绩通知单文成梅同学:你在我校二年级就读,本学期已结束,定于2013年7月13日起放暑假,新学期定于2013年8月29-31日报道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

希望你在假期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搞好卫生、注意安全,过好暑假,并按时报名入学。

交保险费30元(自愿)。

现将本期你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汇报如下:成绩通知单李咏同学:你在我校二年级就读,本学期已结束,定于2013年7月13日起放暑假,新学期定于2013年8月29-31日报道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

希望你在假期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搞好卫生、注意安全,过好暑假,并按时报名入学。

交保险费30元(自愿)。

现将本期你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汇报如下:成绩通知单李桥同学:你在我校二年级就读,本学期已结束,定于2013年7月13日起放暑假,新学期定于2013年8月29-31日报道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

希望你在假期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搞好卫生、注意安全,过好暑假,并按时报名入学。

交保险费30元(自愿)。

现将本期你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汇报如下:成绩通知单王忠同学:你在我校二年级就读,本学期已结束,定于2013年7月13日起放暑假,新学期定于2013年8月29-31日报道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

希望你在假期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搞好卫生、注意安全,过好暑假,并按时报名入学。

交保险费30元(自愿)。

现将本期你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汇报如下:成绩通知单赵天海同学:你在我校二年级就读,本学期已结束,定于2013年7月13日起放暑假,新学期定于2013年8月29-31日报道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

希望你在假期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搞好卫生、注意安全,过好暑假,并按时报名入学。

交保险费30元(自愿)。

现将本期你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汇报如下:成绩通知单杨昌贵同学:你在我校二年级就读,本学期已结束,定于2013年7月13日起放暑假,新学期定于2013年8月29-31日报道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拨一拨》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拨一拨》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学习目标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3.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

4.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编写说明教科书结合填写数位顺序表、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学习。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习大数读写时,不宜仅靠一些机械的规则死记硬背读写的方法,结合数位从位值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出数是更有价值的,这将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基于这样的思考,教科书安排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认识数位顺序表。

第二个问题借助拨计数器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数位标识学习读数,并感受数的构成。

第三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

第四个问题借助在算盘上的拨数活动,再次强化对大数的读写及位值的认识。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试一试”,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数的构成,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填一填,认一认。

这是第一次出现数位顺序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位值的角度理解数的意义、读写数。

需要说明的是,数位顺序表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出现,但是在前面几节课(其实从2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有了数位的铺垫,表现在数的认识大多伴有拨计数器的活动,而计数器上已经出现了个、十、百、千、万位,只是没有正式向学生介绍数位的概念。

·拨一拨,说一说,读一读。

借助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操作活动学习读数,体会数的构成。

教科书呈现了三个数,给出了它们的读数示范,并解释了其构成。

在数的选择上,教科书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即在遇到中间和末尾带“0”的数,学生往往会对其中“0”的读法产生困惑,所以在三个数中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带“0”的数(9040,1001)的学习。

·看一看,写一写。

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

教科书同样呈现了三个数,并给出了书写示范。

在其他两个数的选择上,教科书也关注了带“0”的学习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4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4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最新教案【优秀4篇】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培养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挂图、口诀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二、教学新课。

1、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1 松果的个数5 那么两堆松果呢?你是怎么算的?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3、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三、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填一填:P11第3题。

3、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

中学数学课改中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尝试

中学数学课改中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尝试

中学数学课改中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尝试——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实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刘航长期以来,如何能更有效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是我们一致关注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有效。

我校数学科于三年前正式尝试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现在还处于需要不断的学习完善阶段。

下面就我校数学教师近几年来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尝试情况和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敬请同志们批评指导。

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证据的手段,它包括了比一般期中期末书面测试更多种类的证据。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教育教学结果的评价。

如果没有过程性评价活动的结果,整个教学活动将成为一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重视了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辅导学生学习等。

但由于对学习评价缺乏全面的认识,甚至片面地认为终结性评价的典型——书面测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因此有些老师是为了高分而教,学生则是为了高分而学,反而阻碍学生能力的培养,出现“高分低能”等不良现象。

虽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指导思想1、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它各种状态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明确差距,逐渐克服惰性,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2、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

我校地处晋江市城乡结合部,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滞后,使学生对学习、适应、生存、发展等方面缺乏较好的认识,心理上常出现种种烦恼、困惑和迷惘,行为上有时会表现出不健康的个性特质。

综合素质学分认定与管理细则

综合素质学分认定与管理细则

黄山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学分认定与管理细则(2009级)编辑发布:旅游学院作者:发布日期:2012-07-11第一条为了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本科学生中设立综合素质学分。

第二条综合素质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以我校学生名义,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按《黄山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学分认定标准》,经学校各院系、有关部门认定审核后被授予的学分。

第三条为规范综合素质学分的管理,学校将综合素质学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学分认定标准。

根据学生在综合素质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不同的学分。

综合素质学分单独记入学生成绩总表(《综合素质学习》“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栏目)中。

第四条每生在校期间须修满8个综合素质学分,不同项目的综合素质学分可累加记载,但同一项目的创新实践学分只能以获得的最高学分计算,不得累加。

集体项目根据分工及顺序分别予以认定。

各院系根据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制定系定本科各专业综合素质学分及实施细则,原则上学生必须获得2-4个学分。

第五条综合素质成果对学生获得奖学金和参加三好学生评比等有积极作用。

第二章综合素质学分的构成第六条综合素质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

“科研学分”是指参加科技活动获奖、主持或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著、研究成果获奖、获国家专利、参加的科研小组获得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并受到校级及以上表彰等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技能学分”是指参加学科竞赛、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获校级及其以上奖励所获得的相应学分以及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实践学分”是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实践成果,受到校级及其以上表彰而获得的相应学分以及参加一定数量的校内学术报告会,并对其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取得一定实践成果,经学院综合素质学分评审委员会审定后获得的学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整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整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一、填一填。

(34分)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 400厘米=()米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5、30米+8米=()米 12厘米-7厘米=()厘米27厘米+6厘米=()厘米 54米-4米=()米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5分)1一张单人床长2米。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四、量一量。

(24分)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第二条 ( )厘米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

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3. 量出下面图形每边的长度4.五、画一画。

(10分)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六、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你能举出三个例子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共 24分 )1. 大生和小明从一条路的两头面对面走来,两人相遇时,大生走了45米,小明走了42米,这条路长多少米?2. 两条绳子一共长38米,其中一条长18米,另一条长多少米?3. 工人叔叔修一条长60米的路,已经修了40米,还差多少米没修?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班别: 姓名: 座号: 得分:一、口算(16分)67-24= 65-6= 77-34= 96-61=75-25= 54-14= 67-56= 56-9=42+9= 43+3= 48+4= 25+3=33+4= 23+9= 18+12= 9+26=25+8= 24+7= 24+6= 38+7=32-20= 53-20= 46-20= 43-21=55-44= 33-27= 36-14= 87-77=36+42= 15+55= 24+16= 16+16=34+8= 49+5= 42+31= 24+16=44-8= 34-5= 83-6= 45-23=43-12= 63-12= 53-40= 89-85=96-50= 78-23= 56-24= 89-58=43+ 25= 12+ 46= 47+13= 25+ 14=18+20= 36+21= 30+45= 27+ 12=24+25= 35+ 12= 40+ 58= 26+ 13=50-46= 72-22= 45-13= 36-27=14-13= 58-47= 39-27= 15-9=60+ 32= 81+ 12= 34+25= 17+12=9+38= 60-35= 89-80= 43+27=40-17= 30+22= 78-50= 28+32=二、我会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珊 140103曾曼菲 140104陈星钢 140105吴镶 140106俞佳鑫 140107曾俊杰 140109何佩玟 140110卢嘉玲 140111李宜珊 140112何佳芮 140113黄欣桐 140114黄紫欣 140115罗渭茗 140116陈达 140117何展侨 140118梁懿朝 140119谭婉晴 140120罗馨怡 140121严晓蓝 140122卢晋希 140123李泰锃 140124曹浩博 140126欧阳咏琦 140127梁善淇 140128刘一 140129廖圣幸 140130张宸鸣 140131陈树壕 140132李凡 140133司徒信良 140134敬显昊 140435叶文卓 140136叶志聪 140137周楚杰 140138肖晟杰 140139李旭东 成绩 100 97 89 95 100 100 90 97 96 98 89 98 100 91 96 100 100 93 100 93 100 92 99 98 100 97 93 94 97 94 93 90 名次 二班 1 140201张振锋 16 140202梅家健 33 140203胡沅桐 22 140204梁玉莹 1 140205许宸瑞 1 140206朱殷漩 140207吕增晟 31 140208黄逸煦 16 140209何翔 20 140210郑东活 12 140211冯靖桐 33 140212温雅淇 12 140213卢钰晴 1 140214赖敏贤 30 140215蔡响 20 140216杜昊轩 1 140217赵鹏辉 1 140218刘浩杰 25 140219李运聪 140220冯治桦 1 140221吕嘉琦 25 140222谭铠晴 1 140223刘锶莹 29 140224关维轩 11 140225刘昊 12 140226徐子芸 1 140227胡云涵 16 140228潘若汐 25 140229高菲 23 140230黄晶晶 140231廖嘉毅 16 140232廖政 140233龙雨轩 23 140234张敬豪 25 140235李晓诚 31 140236阮炜锋 140237汤迪秦 成绩 名次 三班 成绩 140301龙健琪 95 140302曾昱珊 100 140303龚天乐 100 140304胡俊韬 97 140305郑心怡 97 140306张晴 98 140307刘靖棋 97 140308欧阳艳桦 98 140309潘佳妮 100 140310陈伟杰 97 140311劳楚稀 90 140312李健娴 100 140313何彦禧 100 140314范道坤 80 140315胡乘棕 91 140316唐嘉梁 98 140317陈梓轩 100 140318李建成 99 140319周奥然 95 140320梁挚晴 97 140321陈昱权 94 140322何枫泓 97 140323彭文龙 92 140324池民敬 97 140325陈研忠 100 140326黄铭阳 100 140327祝荣聪 100 140328代喆龙 100 140329赵俊豪 140330吴秉秦 94 1403231曹敢轩 140332潘屹霖 100 140333王子为 100 140334叶馨羽 140335周灿 97 140336梁芷铧 100 140337方晓婷 100
140140唐诗 140141麦乐儿
100 98
1 12
140238邓佳和 140239刘之懿
140338梁梓琦 140340郑东活 140341梁皓珺 140342牟芊玉 140343欧梓斌 140344梁嘉晟 140345潘乐锶
92 92 85 100 100 93 92
原有人数 参考人数 总分 *平均分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90-99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50-59分 40-49分 30-39分 20-29分 10-19分 0-9分
38 34 3267 96.1 32 94.1% 34 100.0% 10 22 2 0 0 0 0 0 0 0 0
原有人数
39 0 0 #DIV/0! 0 #DIV/0! 0 #DIV/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原有人数
44 41 3954 96.4 39 95.1% 41 100.0% 16 23 2 0 0 0 0 0 0 0 0
名次 29 1 1 21 21 18 21 18 1 21 39 1 1 41 38 18 1 17 29 21 31 21 34 21 1 1 1 1 31 1 1 21 1 1
34 34 40 1 1 33 34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