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苗木脱毒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出版社

合集下载

柑桔栽培技术规范

柑桔栽培技术规范

柑桔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柑桔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灾害性天气防御、果实采收、采后处理、桔园疏伐与更新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温州蜜柑生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T832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T9659柑桔嫁接苗GB/T12947鲜柑橘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有机肥料NY/T2044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1294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量和质量4.1产量盛果期每666.7m2产量3000kg~4000kg。

4.2质量一级以上果品占总产量80%以上,安全指标符合GB2763要求。

柑桔质量要求遵照附录A。

5建园5.1园地选择5.1.1气候条件选择年平均气温大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7℃,大于等于10℃的年有效积温5000℃以上,有利于柑桔正常越冬的小气候条件建园。

5.1.2土壤条件土壤pH值在5.5~8.2,土层厚度100cm以上,有机质含量超过1.2%,地下水位80cm以下。

其他土壤条件应符合NY/T5010中的要求。

5.1.3水质灌溉水质应符合NY/T5010要求。

柑橘苗木脱毒技术是什么

柑橘苗木脱毒技术是什么

柑橘苗木脱毒技术是什么柑橘在种植之前对于幼苗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能够选择好幼苗的话,可以让幼苗在种植以后正常的成活,提高成活率,同时也可以保证以后熟地生长得更加健壮。

现在种植技术在不断的成熟,所以也可以培育出苗木脱毒技术。

选择无毒的苗木,移栽以后的成活率可以达到100%,而且不断的生长生长从来不会停止,并且也不会出现缓苗的现象。

那么柑橘苗木脱毒技术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1、土地准备首先大家应该选择好土地,要了解无毒苗木对于生长土地有什么要求,除了要选择好土地以外,大家还应该一次性的铲除其中的杂草,而且也应该适当的给予有机肥料,然后结合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整治。

选择好土地以后就进行种植了。

2、除草在种植以后肯定田间少不了的,就是杂草,所以大家有必要的时候必须要进行除草,现在除草的方式有很多种,就比如说割草机或者是旋耕机,同时也可以进行人工清除等等。

3、肥水管理在整个种植的过程当中,肥水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大家应该采取采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同时也要使用腐熟的分辨水或者是绿肥水。

4、病虫害防治大家在种植以后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同时害虫也应该加强管理,加强调查,应该及时的防治。

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苗木阶段,树苗的抵抗性能并不是特别好,一旦有病菌出现,那么就会导致苗木出现各种疾病。

5、修剪在种植无毒苗木的时候,大家也应该及时的进行修剪,当生长到25厘米以上就应该及时的崭新,尤其是在夏季,同时也应该根据不同方位的新稍培养主干。

以上这些就是对柑橘苗木脱毒技术是什么的内容介绍,大家在看到这些以后是否对此有所了解的呢,在种植柑橘苗木的时候,如果能够利用这些涂涂技术的话,可以保证苗木在一层以后存活率更高,同时也可以保证没有任何疾病,对于以后的生长以及产量都会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要保证,柑橘苗木生长得更加健壮。

要在种植以后才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能够对大家带来帮助。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且产量丰富。

柑橘病毒病害对柑橘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严重影响了柑橘的生长和产量。

柑橘病毒病害主要通过嫁接、昆虫传播和种子传播等途径传播,病毒感染的柑橘树表现出生长迟缓、叶片变黄、果实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控制柑橘病毒病害,研究人员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柑橘病毒病害的诊断、防治以及脱毒技术等方面。

柑橘病毒的脱毒技术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降低柑橘感染病毒的风险,还可以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柑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探讨柑橘病毒病害的防控策略,为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2 研究目的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严重影响了柑橘的产量和质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的类型和特点,探讨柑橘病毒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控制和防治柑橘病毒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如下:1. 系统总结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病毒类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2. 分析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的症状及传播途径,寻找病毒类病害的传播规律,为控制病毒的传播提供策略。

3. 探讨柑橘病毒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方法,分析不同脱毒技术的优缺点,为病毒脱毒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提供参考。

4. 总结柑橘病毒脱毒技术的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2. 正文2.1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概述柑橘是我国四大水果之一,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毒类病害的侵害。

主要的柑橘病毒类病害包括黄龙病、柑橘黄龙、柑橘轮纹病等。

黄龙病是柑橘栽培中最常见的病毒病之一,由黄龙病毒引起,主要传播媒介为蚜虫。

柑橘黄龙是柑橘树上另一种重要的病毒类病害,由黄龙病毒同瓜等小葵科植物上的黄龙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也是通过蚜虫。

我国柑橘苗木生产与柑橘生产以及脱毒容器苗木的发展前景

我国柑橘苗木生产与柑橘生产以及脱毒容器苗木的发展前景

我国柑橘苗木生产与柑橘生产以及脱毒容器苗木的发展前景作者:沈兆敏来源:《果农之友》2016年第04期我国柑橘生产从1949年至2013年的65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柑橘面积从3.27万公顷增加至244.22万公顷,产量从21万吨增加至3 320.90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73.68倍和160.74倍。

柑橘苗木生产经历了:实生育苗、嫁接育苗和脱毒容器育苗3个阶段,现就其3个阶段及脱毒容器苗的发展前景简介如下1柑橘苗木繁育3个阶段1.1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柑橘苗木由实生繁殖得到的苗为实生苗。

是由种子直接长成的苗木,其优点是种子来源丰富,方法简便,适于大量育苗。

但实生繁殖得到的苗是实生苗(自根苗),由于种子遗传因子复杂,实生苗个体间性状不易保持一致。

1949年前后,我国柑橘的主栽品种是甜橙中的普通甜橙和宽皮柑橘中的红橘等。

南丰蜜橘、早橘等只是零星分布。

主要有四川的红橘,四川、广东的普通甜橙。

浙江的早橘、江西的南丰蜜橘,广西的沙田柚等,栽培技术是传统的小农耕作。

柑橘苗木生产都用实生(有的甚至是扦插)。

鉴于生活水平低,柑橘果品的需求量也不大,因此,在此期的十多年间,柑橘产量增速不大,仅从21万吨增加到21万吨以上。

1.220世纪60—80年代嫁接是将植物的枝或芽(接穗)接到另一植株(砧木)上使其结合形成新植物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接穗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利用砧木的有利影响,达到早结果、增强抗性的目的。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柑橘苗木生产以露地嫁接繁殖为主。

嫁接苗的嫁接方法很多,依接穗利用的情况分:芽接、枝接;按嫁接位置和切口的形式分:切接、腹接和高接等;按嫁接时期主要分春、秋两季。

嫁接苗砧穗结合部用塑料薄膜包扎代替涂蜡技术的发明,有力促进了嫁接苗生产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随着新品种锦(锦橙)、夏(夏橙)、脐(脐橙)、血(血橙)、温(温州蜜柑)和椪柑、蕉柑、柚的推广,柑橘的主栽品种有红橘、椪柑、蕉柑、锦橙、柳橙、新会橙、脐橙的罗伯生脐橙和柚类的沙田柚等。

柑橘良种无病毒容器苗木繁育技术

柑橘良种无病毒容器苗木繁育技术
P C R等方法榆测感病情况
2 . 1 . 3 砧 木种 子园
需要 建立砧 术种子 2 . 1 . 4 无 病毒 采穗 圃
为保 征讪 术 的 E 度、 数} I } 和安 个 = ,
根据 培育苗 小的需要 . 确 定砧 术 采穗 中采 穗树 的接穗 和砧 小
的品种 和数量 , 分单 系隔离种植 , 以免发生 杂交变 异. =
繁育规 范》 和《 科 f 俩苗 术脱毒技 术规范》 等标 准和技 术要

2 . 1 . 5 砧木 苗繁 殖圃
2 . 1 . 6 苗木 繁殖 圃
一 般 采川 r 】 r 控温 度 和 度 的
苗木 繁殖 闹足无病 毒 容器 苗 繁育
温室 , 温室内 没施 、 土壤和种子均要进行杀菌处理
蜜柑萎缩病 ( S D V)
} 1 j , 笔者就柑橘 良种无病毒苗 术繁育 的相关知识 与技 术 进 行介绍 , 以供从业人员参照执行
2 . 1 . 2 无病 毒母本 园 ( 展示 园 ) J { 良种保 存库 的无病
毒材料 每个 品种 繁殖 2 - 6株 , 根据 小 品 种 , 按 株行距
1 柑

币 l f 无 囊三圾 譬肯 休 系 葱旧
2 . 2 无病毒 容器苗繁育技术 通常 所说 的卡 } } 橘 苗即符 合 C B/ T 5 0 4 0 — 2 0 0 3《 柑橘
2 柑橘无病毒 容器苗木繁育技术
2 . 1 基本组成构件 柑橘无病毒 容器苗术 繁育需 要无病 毒 良种保 存库 、 无病毒母本 同( 展示同 ) 、 砧 木种子 同 、 尤 病毒采穗 闹 、 - 砧 小苗繁殖 闸和苗 小繁育 l l { i 【 等几大功 能 , 简称 为“ 一 库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柑橘主要病毒类病害及其脱毒技术研究进展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柑橘的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病毒类病害,如黄龙病、绿斑病、木质化等,严重影响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障柑橘产业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柑橘的脱毒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一、黄龙病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病毒类病害,可引起树势衰退、花果畸形、果实变小等症状。

目前,脱毒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处理、热处理和周期脱毒三种方式。

化学处理指的是将叶片和芽尖分别浸泡在氧化汞(Hg2O)和硫酸铜(CuSO4)溶液中,用于消毒。

此方法脱毒效果可达90%以上,但也可能造成伤害,如叶片枯黄、芽尖凋落等。

热处理是将覆土中的带毒枯枝及萎缩枝等移栽出来,直接浸泡在热水中,不断用凉水降温,使其达到特定的温度、时间来杀灭病毒。

热处理的脱毒率可达100%,但对植株造成的损伤也比较严重。

周期脱毒是利用矮化、轮休等方式,定期更新不同年龄的柑橘苗圃,达到脱毒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机械损伤和环境的影响。

二、绿斑病绿斑病是一种病毒类病害,可引发柑橘叶片上的黄绿色斑点。

目前,脱毒方法包括化学清洗、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抗病技术三种方法。

化学清洗主要采用酸性介质,清洗柑橘枝条,能够去除病毒,脱毒效果较为理想。

组织培养则是将带毒细胞分离培养,消除病毒,再进行提取,以达到脱毒的目的。

转基因抗病技术是将耐病基因导入柑橘中,达到抵御病毒的能力,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脱毒技术。

三、木质化柑橘木质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柑橘中的病毒类病害,会导致柑橘叶片卷曲、枯死,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目前,脱毒方法主要采取组织培养、转基因抗病技术和植物激素复合处理。

总体来说,柑橘脱毒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较高等。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柑橘主要病毒病脱毒技术2

柑橘主要病毒病脱毒技术2

湖南柑橘脱毒中心柑橘主要病毒病脱毒技术柑橘病毒类病害包括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即由病毒、类病毒、类细菌、螺原体和植原体等病原引起的病害),迄今报道已有40多种,如衰退病、裂皮病、鳞皮病、黄龙病和碎叶病。

这类病害可使柑橘树势衰退,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妨碍某些具有优良性状的砧木的应用,严重的可导致植株枯死或丧失结果能力,柑橘病毒类病害已成为发展柑橘生产的严重障碍。

因此,无毒化栽培显得尤为重要,而无病毒技术的研究则是实现果树栽培无毒化、规范化的前提。

柑橘携带不同的病毒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脱除病毒。

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茎尖嫁接处理法,热处理法,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结合法。

其中,利用茎尖进行脱毒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培养和茎尖嫁接两种,其原理: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在顶端生长点(约0.1~0.5mm区域)缺少可传播病毒的维管系统,存在高度活跃的病毒钝化系统。

同时,茎尖中还存在高水平内源激素,可抑制病毒的繁殖。

所以茎尖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本中心主要针对柑橘衰退病采用茎尖微芽嫁接法脱除病毒,嫁接方式为改进的“⊥”压法,此法操作迅速、简捷,且可克服伤口大、易促发萌蘖、易干枯的缺点,且“⊥”压法成活率为60 ~80% 。

一、材料与器材(1)材料MS基本培养基(调pH=5.8左右),茎尖嫁接培养基:MT,消毒剂:75%酒精, 1%次氯酸钠,吐温,无菌水,枳橙种子,刀片,棉花,绳子,封口袋,封口膜,吊牌,铅笔,枝剪,牛皮纸袋,一年生枳壳砧木苗。

(2)器材试管,试管架,电子天平,称量纸和称量勺,无菌培养盒,体式显微镜,高压灭菌锅,无菌纸,镊子,解剖刀,计时器,组织培养室,超净工作台。

二、操作步骤(1)砧木准备:超净工作台上,75%的酒精消毒30s,1%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加吐温2滴),无菌水冲洗4-5次,在无菌滤纸上用镊子除去内外种皮,接种到含有MS基本培养基的试管中,暗培养14天左右;(2)接穗准备:将柑橘成年树枝条取回,剪去叶片,用刷子清洗,洗洁精浸泡10-15分钟,超净工作台上取三个无菌盒,分别放入盐酸、1%的次氯酸钠,无菌水,将清洗过后的芽条放入盐酸盒消毒30s,随后放入1%的次氯酸钠中消毒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用无菌滤纸吸干多于水分,将枝条切成带3-4个芽的6-7cm长的茎段插入灭菌后的MS培养基中,置组织培养室内光照培养,10-15天后陆续长出新芽,便可用于嫁接。

柑橘脱毒技术

柑橘脱毒技术

六、柑桔脱毒技术的研究
与美国、巴西、西班牙等柑橘生产发达国家相比, 柑桔种苗生产存在的差距是什么?
虽然我国柑橘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整体 素质仍不高,还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在区域 布局、品种结构、良种繁育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与美 国、巴西、西班牙等柑橘生产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 差距。
1. 培养无病毒植株 2. 解决生根难的问题 3. 茎尖嫁接苗无童期的,能快开花结果
茎尖微芽嫁接脱毒的缺点
1.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需要较好掌握组织培养技术 2. 茎尖材料受到季节影响 3. 嫁接成活率不高 4. STG操作过程较烦琐
六、柑桔脱毒技术的研究
茎尖嫁接脱毒的原理
茎尖微芽嫁接脱毒:根据一般病毒在植物体 内分布不均匀,顶端生长点的分生组织不带毒或 疏导组织不健全,病毒不能上运,茎尖中检查不 到病毒,通过茎尖嫁接脱毒得到无病毒苗。
❖直接法:即所用酶标抗体为病毒特异抗体,因此针 对不同抗体需分别进行标记
❖间接法:所用酶标抗体为通用的市售抗体,如:羊 抗兔酶标抗体、羊抗鼠酶标抗体等,因此无需对每一 抗体进行标记
六、柑桔脱毒技术的研究
电镜检查法
❖浸渍制膜法 ❖吐水制膜法 ❖超薄切片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PCR ❖RT-PCR ❖原位分子杂交 ❖放射性标记探针 ❖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等
鉴定主要病毒种类 柑橘速退病毒 柑橘裂皮类病毒 柑橘碎叶病毒
温州蜜柑矮缩病毒 柑橘环斑病毒和鳞皮病毒
六、柑桔脱毒技术的研究
病毒双重芽接鉴定
病毒双重切接鉴定
六、柑桔脱毒技术的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鉴定证明原始母树未感染本标准要求不得带有的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 从该母树采接穗在网室
内繁殖的苗木(同 6 .1) ,即系柑橘无病毒苗木, 可用作柑橘无病毒品种原始材料。
6.4 鉴定证明原始母树已感染本标准要求不带的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 该母树要进行脱毒。
7 指示植物鉴定
7.1 鉴定的病害, 指示植物种类(品种) ,鉴别症状, 适于发病的温度和鉴定一植株所需指示植物株数见
浸 10 min 后 , 灭菌水洗 3 次 , 播于经高压消毒 的试管 内 MS 固体 培养基 上 , 在 27℃黑 暗中 生长 , 两周 后 供嫁接用。
8. 2. 3 茎尖准备及嫁接。采 1 cm~2 cm 长的嫩梢 , 经 0 . 25 % 次 氯酸钠液 ( 加 0 . 1 % 吐 温 20) 浸 5 min ,
( cachexia ) 、石果 病 ( impiet rat ura ) 、顽 固 病 ( stubborn ) 、杂 色 褪 绿 病 ( variegated chlorosis ) 和 来 檬 丛 枝 病 ( lime witches’broom) 等各种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
4.3 柑橘无病毒苗木不带溃疡病
碎叶病、温州蜜柑萎缩病和鳞皮病感染情况。发现受感染植株 , 立即淘汰。
10 无病毒母本园的建立与管理
10 .1 地点 10 .1 .1 在黄龙病发生区 , 柑橘无病毒母本园建立在 由 40 目 塑料纱 网构 建的网 室内 , 或 建立在 与其 他
柑橘种植地的隔离状况符合 GB 5040 规定的田间。
按 GB 5040 规定执行。
4.4 柑橘无病毒苗木的生长规格
嫁接口高度、干高、苗木高度、苗木径粗和根系生长按 GB 9659 规定执行。
5 原始母树的选定
5.1 适栽品种( 单株系)名单由省级农业行政部门确定。 5.2 原始母树用适栽品种的优良单株, 或具有该品种典型园艺学性状的其他单株。
6 原始母树感染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情况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本标 准的 条款。凡 是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其随 后所 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7
无病毒母本树 virus-free mother tree 用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无病毒品种原始材料繁育或经检测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无病毒的可供采穗用 的
1
NY/ T 973—2006
植株。
3.8
无病毒母本园 virus-free mother block 种植无病毒母本树的园地。
3.9
无病毒采穗圃 virus-free increasing block 用无病毒母本树的接穗繁殖的苗木建立的用于生产接穗的圃地。
3
NY/ T 973—2006
作人员进入网室工作前,用肥皂洗手; 操作时,人手避免与植株伤口接触。
9. 2 每个品种材料的脱毒后代在网室保存 2 株~4 株 , 用做柑橘无病毒品种原始材料。 9.3 网室保存的植株除有特殊要求的以外, 采用枳作砧木。 9. 4 网室保存植株用盆栽 , 盆高约 30 cm , 盆口直径约 30 cm。 9. 5 网室保存植株每年春梢萌发前重修剪一次 , 每隔 5 年~6 年 , 通过嫁接繁殖更新。 9. 6 网室保存植株每年调查一次黄龙病、柚矮化病和甜橙茎陷点病发生情况 , 每五年鉴定一次 裂皮病、
3. 10
无病毒苗圃 virus-free nursery 用从无病毒采穗圃或无病毒母本园采集的接穗繁殖苗木的圃地。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求
4.1 接穗和砧木 4.1.1 繁殖柑橘无病毒苗木所用的接穗和砧木的品种都是适栽品种。 4.1.2 繁殖柑橘无病毒苗木所用的砧木用实生苗。 4.2 柑橘无病毒苗木不带有下述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 4. 2. 1 国内已有品种的苗木不带黄龙病 ( huanglongbing ) 、裂 皮病 ( exocortis) 、碎 叶病 ( tatter leaf) , 柑 橘
柑橘苗木脱毒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
农 业 行业 标 准
柑橘苗木脱毒技术规范
NY/ T 974—2006
*
*
*
中 国 农业 出 版 社出 版
(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 18 号楼 ) ( 邮政编码 : 100026 网址 : w ww. ccap . com . cn )
8.3 热处理 + 茎尖嫁接脱毒技术的操作
供脱毒的植株每天在 40℃有光照条件下生长 16 h 和在 30℃ 黑暗 条件下 生长 8 h , 连续 10 d ~60 d 后采嫩梢进行茎尖嫁接,其他步骤与 8 .2 同。
9 柑橘无病毒品种原始材料的网室保存
9.1 网室用 40 目网纱构建,网室内工具专用, 修枝剪在使用于每一植株前用 1% 次氯酸钠液消毒。工
3.4
指示植物 indicator plant 受某种病原物侵染后 , 能表现具有特征性症状的植物。
3.5
茎尖嫁接 shoot-tip grafting 将嫩梢顶端生长点连同 2~3 个叶原基 , 长度为 0 . 14 mm~0 . 18 mm 的茎尖嫁接于试管内生长的砧 木的过程。
3.6
脱毒 virus exclusion 采用茎尖嫁接或热处理 + 茎尖嫁接方法 , 使已受病 毒病 和类似 病毒 病害 感染的 植株 的无病 毒部 分 与原植株脱离而得到无病毒植株的过程。
10 .1 .2 在非黄龙病发生区 , 柑橘无病毒母本园建立在田间 , 用围墙或绿篱与其他柑橘种植地隔开。 10 .2 无病毒母本树的种植株数
每个品种材料的无病毒母本树在无病毒母本园内种植 2 株~6 株。
10 .3 管理 10 .3 .1 无病毒母本树启用的时间
植株连续结果 3 年显示其品种固有的园艺学性状后,开始用做母本树。
灭菌水洗 3 次后切取 顶端生长 点连同 其下 2 个~ 3 个叶 原基 , 长度为 0 . 14 mm ~0 . 18 mm 的茎尖嫁 接 于砧木 , 放入经高压消毒的装有 MS 液体 培养基 的试 管中 , 在 生长 箱或 培 养室 内保 持 27℃、每 天 16 h、 1 000 Lux光照和 8 h 黑暗条件下生长。

NY/ T 973—2006
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的术语和 定义、要 求、柑橘病 毒病 和类似 病毒 病害 检测方 法、脱 毒 技 术 以 及 无 病 毒 母 本 园 、无 病 毒 采 穗 圃 和 无 病 毒 苗 圃 的 建 立 和 管 理 。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柑橘产区的甜橙、宽皮柑橘、柚、葡萄 柚、柠檬、来 檬、枸橼 ( 佛 手 ) 、酸橙和 金柑 以 及以它们为亲本的杂交种的无病毒苗木的繁育。
10 .3 .2 柑橘无病毒母本树的病害调查、检测和品种纯正性观察以及处理方法。 10 .3 .2 .1 每年 10 月~11 月 , 调查黄龙病发生情况 , 调查病害的症状依据见附录 B。 10 .3 .2 .2 每年 5 月~6 月 , 调查柚矮化病和甜橙茎陷点病发生情况 , 调查病害的症状依据见附录 B。 10 .3 .2 .3 每隔 3 年 , 应用指示植物或 R T PCR 或血清学技术检测裂皮病、碎叶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感
8. 2. 4 茎尖嫁接苗的移栽或再嫁接。试管内茎尖嫁接苗长出 3 个 ~4 个叶片 时 , 可 移栽于 盛有消毒 土
壤的盆中,或将茎尖嫁接苗再嫁接于盆栽砧木上, 以加速生长。
8.2.5 脱毒效果的确认。从茎尖嫁接苗取枝条嫁接于指示植物, 或取样用快速鉴定法鉴定其感病情
况,如果呈阴性反应, 证明原始母树所带病原已经脱除。所需鉴定的病害种类与原始母树所感染的相 同。
加速症状表现。
7. 8 在适宜发病条件下 , 每 3 d~10 d 观察一次发病情况 , 在不易发病的季节 , 每 2 周~4 周观察一次。 7. 9 指示植物的发病情况 , 一般观察到接种后 24 个月为止。观察期间 , 如果正对照植株发病而负对 照
植株未发病,可根据指示植物发病与否判断被鉴定植株是否带病。在鉴定某种病害的指示植物中有 1 株发病 , 被鉴定的植株即判定为带病。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 印 刷厂 印 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
*
开本 880mm×1230mm 1/ 16 印张 0 . 75 字数 7 千字
2006 年 4 月第 1 版 2006 年 4 月北京第 1 次印刷
书号 : 16109·599 印数 : 1~1 000 册
定价 : 10 . 00 元
指示植物用汁液摩擦接种。
7.5 在每一批鉴定中, 鉴定一种病害需设接种标准毒源的指示植物作正对照, 设不接种的指示植物作
负对照。
7.6 指示植物接种时, 在一个品种材料接种后,所用嫁接刀和修枝剪用 1%次氯酸钠液消毒, 操作人员
用肥皂洗手。
7.7 指示植物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以保持指示植物的健壮生长, 并及时修剪, 诱发新梢生长,
6. 1 从原始母树采接穗 , 在用 40 目塑料网纱构建的网室内嫁接繁殖 4 株苗木 , 以备病毒病和类似病 毒
病鉴定和脱毒用。
6.2 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鉴定可采用指示植物法 (见本标准 7 和附录 A) ,亦可采用快速法, 后者包
括血清学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见附录 C) 。
2
NY/ T 973—2006
附录 A。
7.2 指示植物鉴定在用 40 目网纱构建的网室或温室内进行。 7. 3 指示植物中 , E trog 香橼的亚利桑那 861 或 861 S 1 选系 和凤凰柚 用嫁接 苗或扦插 苗 , 其他指示 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