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1 形成性考核册 答案

合集下载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部到第五部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部到第五部

写作编-作业1一、论述题1、如何处理材料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的时候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

剪裁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表现主题起作用的要详,起辅助作用的要略。

(2)、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

(3)、新的、人所不知的要详,旧的、人所共知的要略。

(4)、突出强调的要详,含蓄委婉的要略组合应符合以下规律:(1)、材料要相互支持,而不排斥。

(2)、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表达技巧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首先,表达技巧的运用不是固定的,在写作实践中是可以灵活运用和组合搭配使用的。

例如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直叙和曲叙、实写和虚写。

叙述变化还可以有一些特殊技法,如截取法、开合法、通感、定格、特写、叹咏、回荡的技法。

其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手法在不同文章中虽然各有所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综合起来使用的。

比如抒情的两种方式,直接和间接抒情,若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另外,有些文章中更是组合运用多种技巧,如叙述中有描写,描写中有叙述,从而使文章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3、谈谈修改的意义?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好的作者应该拿给读者最上乘的作品,而决不是残次品或不成熟的作品。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70 分。

)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要求: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5.议论要要素齐备.《凝视崇高》读后感这篇文章呼唤人们,呼唤作品凝视崇高。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4.接受美学阅读——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5.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括五律、七律两种。

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6.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二、简答题1.小说的文体特征参考答案: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2.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参考答案:创造性论文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

(有没有创造性,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一个根本标准。

)文献性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参考答案:(1)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1)以读者为中心。

阅读与写作形考答案

阅读与写作形考答案

01任务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1.如何处理材料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剪裁指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处理;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略;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 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在写作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1.直叙和曲叙;这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曲叙和直叙不一样;曲叙就是委婉曲折的叙述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作者只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这种技巧使文章更耐琢磨、更有韵味;2.实写与虚写;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 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综合起来使用的;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扞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 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看;二、作品题:共1 道试题,共55 分;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要求: 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5.议论要要素齐备;读凝视崇高有感凝视崇高开头写道: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 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但苍老的头颅永远不会被淹没,因为它有思想;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文学命运;面对金钱,面对卑微,文学家们包括一切舞文弄墨的人该思想些什么呢中国人爱追赶潮流;一听说喇叭裤正流行,明儿一街的喇叭裤;一听说染金发时髦,明儿大街上全是金发俊男美女; 若再加上一旁有人鼓噪,就更加趋之若骛了;那些鼓噪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呢若他们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适时地泼以冷水,那就不会把真理逼近谬误了;我们的文学里有太多的卑微了;这该也是一种鼓噪吧;这些所谓的作家们,“写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扯”.......作家毕淑敏的话不就是对那些借口“着书只为稻粱谋”的“作家”们的真实写照吗在那些人的内心深处, 有“崇高”的位置吗生花妙笔把卑微刻划得淋漓尽致,不能说这些刻划没有正面的意义,不能说他们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文学者,是否能多倡导社会的主流呢是否能端出一盆温暖而清洁的水为人们荡涤自身的污垢呢是否能给读者们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呢毕竟人是需要阳光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平常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崇高的举动;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朝九晚五中度过了春秋冬夏,都是在柴米油盐中早生了华发,似乎一生都与崇高无缘;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崇高的人——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崇高的心崇高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崇高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一颗崇高之心是因为他在心中颠倒了崇高与卑微的位置:他们在权贵之下感到卑微,在弱者面前却深感“崇高”;那么,是不是崇高的人就不应该有卑微的心理不是的;当一个人在高山大川之间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在滚滚东逝的江水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崇高的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崇高的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不敢说已经做到了崇高,至少我们可以凝视崇高,可以选择平凡——崇高的侧面是平凡;04任务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1.写作实操,涵盖教材7 个单元; 根据所学单元内容,自选一种体裁练习写作一短文;写作示范——记叙文:家乡的柑橘我的家乡 XX 县 XX 乡,盛产柑橘,远近闻名;漫山遍野栽满了柑橘树; 家乡的柑橘树从春到秋都是美丽、诱人的;春天,柑橘树长满雪白的小花,像天空中飘落焉的雪花那样美丽; 早晨我漫步在果园里,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滋润心肺,舒服极了;夜里一阵风雨声,洒下白花遍地银;橘花谢了,逐渐长成豆子般大小的橘果;橘果橘叶都是绿油油的,若不留意,分辨不出哪是橘叶,哪是橘果;夏天,橘果在微风中向过往行人点头致意;由于果农精心料理, 橘果越长越大,由绿变黄,黄得发亮,如盏盏惹人喜爱的小灯笼;秋天,柑橘成熟了,村子里的人们忙着去果园采柑橘;我也跟着爹爹妈妈到果园;人们看着又大又黄的柑橘,满意地笑了;我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地剪着带果的橘枝;不一会儿,人们挑着一筐筐橙黄的柑橘,带着喜悦,踏着欢快的步子,走出果园,让果香飘到四面八方; 我喜爱家乡的果园,更爱我的故乡;02任务1、我谈人物传记的写作首先,传记的写作,要忠实历史,实事求是,再现传主的精神风貌;写作传记不可有任何杜撰和写作者作者的主观臆断,要严格尊重历史,认真再现历史,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传主;其次,要掌握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概括人们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几种:以时间为序、以空间为序或时空转换;另外,语言表达不流于直白,要有文学色彩;最后,文章要篇幅自由,重点突出,展示人物的丰厚内涵;要求我们要抓住传主的人生重要之点,一斑而窥全豹,一目而尽显精神,少则数千字,多则数万言,同样可以再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风貌;2、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相同点: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不同点: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05任务1. 各小组自行确定所阅读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有组织地参观、阅读或观看一部电影或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讨论后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 字左右看李小龙传奇有感最近看了李小龙传奇,深受其精神影响,他的爱国精神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向这位伟人学习的需要;想看看大家对李小龙传奇有什么深刻体会已经在网络上看完一遍李小龙传奇,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有关李小龙的影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不愧为“2008 最受人们欢迎的电视剧”,这是一部结合励志、爱国、人生哲理为主旋律的经典电视剧,全景再现了“李小龙短暂而又辉煌夺目的32 个年华”这部电视剧秉承了央视制作严谨和震撼大气的风格,李小龙的一生就是一部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传奇,他让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世界上有了声音和荣耀,让中国功夫再次激荡澎湃起来,他的敢做敢为和心中有国、国在心中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甚至世界所有人学习;最后回想中国在李小龙之后为什么没有美国做得好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李小龙生前却是一个以宣传中国为己任的世界级中国明星,我们却近乎要把这个民族英雄忘记;感觉<李小龙传奇>拍的挺平实的,也许导演就是想拍出很平实的李小龙,毕竟大家以前都看的是神坛上的李小龙,其中很多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感动和流点小泪,这次前六集至少我觉得拍的很具有生活感,觉得李小龙也是从很普通的中学生蜕变到后来的武学大师,看完后又难免会扼腕叹息,真是天妒英才;这是让我们这些小辈们或者说升斗小民更近一步了解这个传奇人物—一代武打哲学宗师李小龙的最好电视剧,通过这部片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武术在世界风行的贡献,也不会忘记他做人坚持的信念和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我想这部电视剧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宗旨和“黄飞鸿”差不多,就是:只要是你认为是值得的都不要轻易放弃,并马上付诸与实践;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都要警告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而且做人要有自信做事更要脚踏实地,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未来,这就是伟大李小龙用短暂一生践行和告诫我们的人生哲理 ;06任务讨论题目1.谈谈你对学习本门课程的认识;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要求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自行参与讨论即可,但要围绕所给题目;03任务一、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1.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方式;答: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式有总提分论式、分论总提式、并列式、对比式和递进式几种,它们有时相互交叉,产生出灵活多样的结构形态; 1、总提分论式,也称“总——分——总”式;这样的结构方式是先总承题,继而分述,最后总括论点;2、分论总提式,也称“中心插入”式;这种结构方式就是中心论点为贯串全文的主线,其他部分都要紧紧地围绕主线,扣信中心,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3、递进式,也称“层层深入”式;这种结构,可使文章随着对中心论点的逐层深入论述开始一层深似一层,逐层挖掘,显示出动人心魄的力度; 此外还有并列式、对比式等多种方式;2.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教案的编写;答: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编写的具体又可实际操作的教学进程方案; 它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科学性、系统性、独有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教案编写的要求:1、把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给整个学科的教学安排造成混乱,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将无法实现; 2、既要熟悉原教材,又要了解授课对象;3、凸现基本理论和主要掌握的知识点;一个好的教案,总是会使人感到重点难点明确突出,轻重缓急安排适当;4、运用多种现代化媒体辅助讲授和巩固知识;5、语言表达力求既准确生动,又通俗显明;6、要及时更新教案;教案的更新过程,也是“温故知新”的过程;教案的不断更新,对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科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70 分;1. 你是怎么理解下面这段话的请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自拟标题,联系教育实际,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西班牙巴莱拉在佩比塔希梅尼斯中曾经写道:“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真谛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不明事理的人懂得事理,让那些没有文化的人拥有文化,让那些缺乏教育的人接受教育;而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不得不谈到教育的模式或者说教育的方式方法了;西班牙人巴莱拉说:“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和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出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之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巴莱拉这个观点其实很平常的道出了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设想一下,你在课堂上如果对未成年人大讲特讲性爱抑或强暴之类的话题,孩子能接受吗你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大讲特讲深奥的哲学抑或大讲特讲高深莫测的尖端科学,这些人能接受吗我想这就是巴莱拉所谓的“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吧;由此我想,巴莱拉无非要告诉那些从事教育的人们,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接受教育的人还不能真正接受那些具有刺激意味和深奥难懂的道理时,你最好避而不谈,尽量教给他们一些浅显的知识, 让他们逐渐的积累之;天长日久,零碎的知识积累得多了,被教育者自身就具备了识别能力,这时候,你再把那些“避开未被认识的恶”教给他们,已经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并且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人对此就不感觉遥远和深奥了,他们也就乐意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了;这恐怕就是巴莱拉所谓的“认识恶”了; 教育是个繁复而又持久性的过程;如果从事教育的人不能把握教育的这种规律,就会走上形而上学的歪路,受教育者也就不会合情合理的接受教育了;反之,如果从事教育的人们严格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从事教学,受教育者就会在健康正确的引导下成长起来了;从某种意义上看,巴莱拉传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很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感觉老先生的见地太深刻了,尽管我们现在一味的大谈特谈西方教育理念,大书特书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你如果真正的钻研了中华古代成功的教育理念,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祖们在教育方面总结出来的许多方式方法至今还是行之有效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事教育的人如何评判和应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了; 我想,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教学空头理论,而是在于他如何把握教育对象,如何真正的把需要知识的人循循善诱的教导好并使他们成才;一言以蔽之,无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甚至将来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分教育对象,一定要根据学情教育学生,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青红皂白不分一刀切;07任务和08任务个人总结需要自行完成。

【免费下载】电大作业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免费下载】电大作业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左氏春秋传》,左丘明2、春秋,儒家3、战国,道家4、《小戴礼记》,戴圣5、裴松之,《三国志》6、“靖节”7、《幽明录》,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8、韩文公,文道合一9、柳河东,韩愈10、诗文革新,《欧阳文忠公集》二、名词解释1、先秦诸子散文2、“竹林七贤” 见《大学语文》P3见《大学语文》P49—50三、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1、见《大学语文》P17(注释)2、见《大学语文》P21(注释)四、简答题1. 简述《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描绘的特点。

见《大学语文》P9—102. 简述《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一则中对文人士大夫丰神特点的描写。

见《大学语文》P57五、分析题1.分析《史记·伯夷列传》表达的主要观点。

见《大学语文》P32--332.分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与山巨源“绝交”的原因。

见《大学语文》P50—51作业2一、填空题1、明,卓吾,“童心”2、竟凌,钟潭二、名词解释梧桐派见《大学语文》P85三、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1、见《大学语文》P91(注释)2、见《大学语文》P103(注释)四、简答题1.简述谭友夏小品二则中借景借人说己的写作手法。

见《大学语文》P96—972.简述《与友人论学书》的主要内容。

见《大学语文》P108五、分析题1.论述李贄提倡“童心论”的目的和意义。

见《大学语文》P88—892.分析《湖心亭看雪》是如何把写景、记事与抒情融为一体的?见《大学语文》P103—104作业3一、填空题1、“革命文学”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之夜》,《家》,《骆驼祥子》4、现代话剧成熟5、《生死场》6、“新感觉派”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8、《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9、路翎10、艾青11、文艺为工农兵服务12、赵树理 13、《围城》 14、《饮冰室合集》15、《朝花夕拾》 16、《骆驼祥子》,“市民诗人”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 见《大学语文》P1222、“新月派” 见《大学语文》P122—123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见《大学语文》P1234、“京派“ 见《大学语文》P123三、简答题1、简述周作人小品文《苍蝇》的内容。

2022年电大作业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22年电大作业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照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左氏春秋传》,左丘明2、春秋,儒家3、战国,道家4、《小戴礼记》,戴圣5、裴松之,《三国志》6、“靖节”7、《幽明录》,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8、韩文公,文道合一9、柳河东,韩愈10、诗文革新,《欧阳文忠公集》二、名词解释1、先秦诸子散文2、“竹林七贤”见《大学语文》P3 见《大学语文》P49—50三、解释语段中加点词1、见《大学语文》P17(注释)2、见《大学语文》P21(注释)四、简答题1. 简述《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描绘特点。

见《大学语文》P9—102. 简述《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一则中对文人士大夫丰神特点描写。

见《大学语文》P57五、分析题1.分析《史记·伯夷列传》体现重要观点。

见《大学语文》P32--332.分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与山巨源“绝交”原因。

见《大学语文》P50—51作业2一、填空题1、明,卓吾,“童心”2、竟凌,钟潭二、名词解释梧桐派见《大学语文》P85三、解释语段中加点词1、见《大学语文》P91(注释)2、见《大学语文》P103(注释)四、简答题1.简述谭友夏小品二则中借景借人说己写作手法。

见《大学语文》P96—972.简述《与友人论学书》重要内容。

见《大学语文》P108五、分析题1.论述李贄倡导“童心论”目和意义。

见《大学语文》P88—892.分析《湖心亭看雪》是怎样把写景、记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见《大学语文》P103—104作业3一、填空题1、“革命文学”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之夜》,《家》,《骆驼祥子》4、现代话剧成熟5、《生死场》6、“新感觉派”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8、《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9、路翎10、艾青11、文艺为工农兵服务12、赵树理13、《围城》14、《饮冰室合集》15、《朝花夕拾》16、《骆驼祥子》,“市民诗人”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见《大学语文》P1222、“新月派”见《大学语文》P122—123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见《大学语文》P1234、“京派“见《大学语文》P123三、简答题1、简述周作人小品文《苍蝇》内容。

上海电大《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上海电大《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练习一(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三、阅读理解题(含三小题,共20分)1.翻译划线的句子。

(5分)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或“了解”)你(是怎样的);你原本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2.试分析庄子游濠梁、知鱼乐体现出怎样的审美境界?(7分)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的身心处于无限自由的境界,在“游”的境界中,忘却了自身与外物的区别,发出“鱼乐”的感慨是很自然的。

(4分)由此,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心理条件下达到了身与物齐(或“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

(3分)3.就本文看,庄子和惠子各自思维的特点是什么?(8分)庄子是诗性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往往打通物我,融合物我,往往以个人审美体验为依据。

(4分)而惠子却是以实证为基础,恪守物我界限,一切以经验和逻辑为准绳。

(4分)四、作文(共40分)作文要求:能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表述自己的感受、观点,内容具体、翔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评分标准:A类(36——40分)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巧妙、语言流畅。

B类(30——35)主题较为鲜明、内容较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C类(24——29)有主题、内容一般,中心一般、选材一般,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D类(18——23)有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一般、语句较为通顺。

E类(18分以下)无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不合理、语句不通。

(错别字、字数不满酌情扣分)练习二(第三、四单元)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三、阅读理解题(含三小题,共20分)1.这则故事在伊索寓言中的本意是什么?(5分)这则故事在伊索寓言中的本意是:讽刺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或:讽刺无能且自我安慰的人。

阅读与写作形考答案

阅读与写作形考答案

01任务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1.?如何处理材料?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

剪裁指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处理。

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略。

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

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在写作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

1.直叙和曲叙。

这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

曲叙和直叙不一样。

曲叙就是委婉曲折的叙述方法。

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

作者只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

这种技巧使文章更耐琢磨、更有韵味。

2.实写与虚写。

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综合起来使用的。

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考核册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考核册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考核册新疆电大开放教育(通识课)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和写作》作业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阅读2.文化学阅读3.语义学阅读4.接受美学5.非线性网络思维2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2.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1.结合阅读和写作的事实践,谈谈它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32、结合具体篇章谈谈文体意识对文章阅读的先导作用。

3.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4《阅读和写作》作业2一、名词解释1、律诗2、绝句3、意境4、散文:5、戏剧二、简答题1、词鉴赏2、抒情散文的鉴赏55、科学散文的鉴赏方法6、小说的文体特征三、论述题1、运用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将进酒》。

3、运用抒情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巴金的《繁星》。

3、怎样理解小说艺术的“三要素”?62、寓言:3、学术性:4、人文精神:5、科学论文二、简答题:1.儿童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历史故事的文体特征3.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7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1.具体说明寓言的鉴赏方法。

2.如何阅读科学论文?四、作品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82.举例谈谈如何鉴赏历史故事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与写作1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0年07月06日星期二 22:32阅读与写作(1)作业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注重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但有时会忽略其艺术特征和文学价值。

它强调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

其主要方法是体现时代性,强调政治性,注重社会性,挖掘思想性。

2、文化学阅读:①通过文学语言解谈其文化内涵。

②通过习俗制度透视其思想原则。

③通过经济结构透视其价值观念。

④通过科学技术透视哲学基础。

⑤通过文学艺术透视其审美趣味.3、语义学阅读: (1)特征:①以文本为中心。

②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的意义。

③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

④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

(2)方法:①从字词句含义解释入手。

②细致分析表达方法和修辞技巧。

③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

④全力开掘多侧面的主题内涵.4、接受美学阅读:接受美学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自觉的期待视野,词语内涵的简理解,人物情节的形象化,主题意义的新创造,与隐含读者的结合。

5、非线形网络思维:此概念涉及到写作论,可参见课本的第454页加以概括。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休两面”?答:所谓“一体两面”,说的是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都会成为“瘸子”,也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翼”,是飞鸟的两个翅膀,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应该互相渗透互补,相得益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

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就象井底之蛙,视野狭窄。

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就会受到抑制.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

阅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和重构,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和表现。

2、文本阅读的基本方法答: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有:(1)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手法。

(2)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

(3)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

(4)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

请在每一小点后加以扩充,使回答更加饱满。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答:(1)通过文学语言解读其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其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其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其审美情趣。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答:接受美学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自觉的期待视野,词语内涵的简理解,人物情节的形象化,主题意义的新创造,与隐含读者的结合。

基本特征是:(1)以读者为中心。

(2)文本的召唤结构。

即文本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来进行阅读的结构机制。

(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以巴金的散文《灯》的阅读为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此文存在着许多意义空白或者说确定生,需要读者参与作品价值的创造,比如作品中最重要的意象,“灯光”究竟象征什么?文章并没有直接点出,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巨大意义空间。

它可以象征光明、真理、信仰、理想、希望,象征爱性等.去进行独特的解读.文本的解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决不存在所谓惟一的标准答案,任何个体的独特解读,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

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内涵的解读将越来越丰富,永远不会有终极的解读.教师的这种自由多元化的解读方法,有助于把学生引上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

三、论述题1、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实际,谈谈它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答:阅读与写作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语言一产生就是以思维的物质外壳出现的,它是思维产生的基础,是思维的工具和支柱。

语言的概括作用,可以打破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使用权的感觉、知觉、表象上升为理性的思维.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里要内容卜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阅读与写作活动,就是思维活动,阅读文章过程就是通过对语言内在联系,运用逻辑关系的分析理解,这种分析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与发展学生的思维紧密结合。

阅读需要思维整合,阅读课文就是再现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思维训练。

写作需要思维创造,作文中的立意、选材、构思等训练,既是思维训练,又是语言训练,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增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前提。

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手段和主要途径。

2、结合具体篇章谈谈文体意识对文章阅读具有的先导作用。

3、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因为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准确标准。

语言是进行不同社会文化解读的一个关键,是认识文化现象和本质的唯一钥匙。

在实际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我们努力从以下六方面去解读文章:①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的文化遗迹。

②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③从借字看文化接触。

④从地名看民族迁移的踪迹。

⑤从姓名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⑥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例如,汉民族的成语,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凝聚物,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举例如下:①成语能反映风尚习俗、宗教信仰。

如口血未千。

②成语能体现文化的渗透和交融。

如,一尘不染,大彻大悟等。

③有的反映特定历史背影。

如,指鹿为马。

④有的显示汉民族的独特文化渊源。

如,精卫填海,叶公好龙。

⑤有的任现汉民族动物符号的文化内涵,显示情感爱憎、龙飞凤舞、狼狈为奸。

⑥由于时间概念抽象,常借空间词语表达。

如,往日、近代等。

以上仅作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发挥,特别是论述题阅读与写作(1)作业2一、名词解释1、律诗:诗体名。

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

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两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绝句: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

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

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

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即载育《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3、意境:优美意境的创造,要看散文如何运用具有象征性的优美意象,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寄寓深奥的思想立意。

散文中的形象描写和环境设置,一般都不是纯粹的写实手法,而是虚实相间,是某种深刻内涵的形象化、艺术化.4、散文: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性作品。

它以描写真实人物、事件为基础。

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散文的写作要求:讲究艺术构思,创造优美的意境,注重诗情和文采,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生活情趣,给人以思想启示和美的享受。

5、戏剧:戏剧文学是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广播剧、电视剧等剧本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剧本。

它通过戏剧冲突塑造典型人物,再现社会生活。

结构既高度集中又自由灵活。

人物台词具有鲜明个性。

对话精练,富含潜台词,并带有强烈动作性。

二、简答题:1、词鉴赏见《阅读与写作》P852、抒情散文鉴赏见《阅读与写作》P983、科学散文鉴赏见《阅读与写作》P1024、小说的文体特征见《阅读与写作》P118—121三、论述题1、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运用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解读巴金的散文《繁星》。

3、怎样理解小说的“三要素”?参见《阅读与写作》P114——11710、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议散文鉴赏的关键有何不同?①叙事散文鉴赏,要侧重于叙事的手法和技巧,看它是如何因事缘情的,在叙事中含蓄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②鉴赏抒情散文,要善于触摸其深层的抒情脉络,搞清情感的走向,抓住抒情散文的纲,这样文章各个局部才能得到完美的解释。

③议论散文的鉴赏,要注重于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性的最集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精神的精髓和灵魂,一般说,广义的人文精视具有超越民族,地域性质,为全人类所共有。

12、如何理解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科学论文又中学术论文,在各种科学领域内专门探讨学术问题,反映研究成果的论文。

具有学术性、创造性、科学性和文献性。

论文要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应该显示出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粉白,但这种创造性是全人类总的知识而言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来衡量的,而不能局限于某一狭窄的范围。

有没有创造性,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一个根本标准.由于学术论文表达的是一种客观真理和规律,可以长期保存,供检查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具有文献性.阅读与写作(1)作业3一、名词解释1.童话:童话是由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新奇情节,涉及精灵神怪等诸多超自然因素而创作的具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2.寓言:寓言是一种含有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故事为载体,往往采用借喻的手法,向读者暗示它所蕴涵的深刻思想。

3.学术性: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论文探讨侧重于对事物进行抽象的概括的叙述或论争,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变化演进的规律。

这是学术论文存在的最基本条件。

4.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性的最集中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精神的精粹和灵魂。

人文精神包含的三个层面:对于人所特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对于人的尊严、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以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权力的珍视;对于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由发展的珍视。

5.科学论文:也称“学术论文”,是在各种科学领域内专门探讨学术问题、反映研究成果的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