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减数分裂(meiotic division)是指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减少一半,与有丝分裂(mitotic division)不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数目并未改变染色体数量。

减数分裂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它分为两个连续的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meiosis I)和第二次减数分裂(meiosis II)。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阶段的具体过程。

第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最主要的一次分裂。

在减数分裂开始之前,细胞需要经过DNA复制过程,这样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都会被复制一次,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第一次减数分裂发生在两个连续的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开始变得可见,并且配对成为一对。

对于每对染色体,其中一个来自于母亲,另一个来自于父亲。

这个对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叫做联会(synapsis)。

在联会的过程中,有丝管网络(microtubule network)在染色体上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叫做联会亚巴(synaptic complex)。

这个亚巴帮助染色体配对,并保持着它们的位置。

接下来,在减数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继续配对并形成一个重要的结构叫作茎(bivalent)。

茎由两个配对的染色体组成,并通过联会亚巴来连接。

这个结构允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DNA的片段,这个过程叫作交叉互换(crossing over)。

交叉互换的结果是,每个配对染色体上的两条DNA链变得不同,这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在减数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在茎的连结点上分离,但仍然相连。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的线粒体膨胀,形成了两个染色体的结构,叫作发丝体(chiasmata)。

这个膨胀体帮助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末期分离。

在减数分裂的末期,染色体最终分离,形成两个新的细胞,这两个细胞都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这两个细胞称为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整套不同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学问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穿插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其次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3、精子与卵细胞异同点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养分物质,为受精卵发育预备的。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要点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展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削减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穿插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减数其次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高中生物减数分裂重点1减数分裂概念进展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进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展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它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在体细胞分裂之外经历的一次细胞分裂过程。

下面对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减数分裂的定义和特点减数分裂,也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是一种有性生殖细胞分裂方式。

它的特点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间发生染色体交叉、同源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形成一个重组体、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排列在细胞赤道面、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1.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前期、减数分裂中期、减数分裂后期)-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逐渐凝聚,成为可见体。

同源染色体间发生染色体交换,形成交换体。

-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面,形成染色体板。

纺锤体形成,纺锤丝与染色体连接,将染色体拉向细胞赤道面。

-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个细胞,每个细胞中都含有一对染色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类似,但它是从前一次分裂的两个细胞入手。

它的特点是分裂产物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半数,每个细胞只有一对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的作用1.保持染色体数目稳定:有性生殖细胞产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使得有性生殖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避免染色体数目过多。

2.产生遗传多样性: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随机分离使得有性生殖后代的染色体组合和基因组合多样化,增加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3.交换等位基因:减数分裂中交换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交换,增加了基因的复合度,促进了物种进化。

四、减数分裂的调控减数分裂的调控主要通过激素和基因表达来实现。

前列腺素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Cdc2的活性,促进减数分裂的进行。

内质网和囊泡系统参与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氧化还原、离子平衡等的调控。

同时,有多个基因参与减数分裂的调控,例如SPO11、Zip1等基因。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知识点一:减数分裂概念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总结: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1)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有独特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3)分裂结果:一个细胞分裂可得到四个细胞,并且染色体数减半;(4)形成的是生殖细胞而不是体细胞。

知识点二:减数分裂过程1.精子形成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最终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分裂期(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移向两极。

④末期:细胞均分为二。

(2)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均分为二。

巧记:细胞分裂方式的判断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Ⅰ。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产生部位睾丸卵巢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细胞质分裂方式两次均等分裂第一次不均等分开,第二次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极体均等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1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4个精子1个初级卵母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提示:(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又称为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用于产生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以下是生物必修二中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知识点:
1. 减数分裂的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核的一次有丝分裂和二次有丝分裂,形成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四个细胞,即配子。

2. 减数分裂的发生地点:减数分裂发生在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中。

3. 减数分裂的目的:减数分裂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种群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同时产生具有遗传变异的配子,为繁殖和物种进化提供基础。

4. 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包括一次有丝分裂和二次有丝分裂两个阶段。

一次有丝分裂中,细胞核的染色体减半,在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过程中产生遗传重组;二次有丝分裂中,细胞核进一步分裂,染色体进行二次分离。

5. 减数分裂的特点: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有以下几个特点:
- 产生细胞数目增多:减数分裂一次产生四个细胞,而有丝分裂一次产生两个细胞。

- 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量减半,为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提供基础。

- 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会在一次有丝分裂中发生交换,产生遗传重组,增加遗传变异。

- 遗传物质在两次分裂中分离: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一次和二次有丝分裂中分离,确保每个配子的染色体组成都是随机的。

以上是减数分裂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作用。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

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半。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概念分析:范围:有性生殖生物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2.生殖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早期细胞,特殊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包括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精原细胞可以由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转化而来。

4.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又称为配子。

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配对联会现象。

(例外的情况:性染色体,X与Y)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是一种过程。

(此时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四分体是联会之后的结果。

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两只手,一个手掌掌为一个染色体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间期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又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是独立出来的,并不包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之中。

10.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细胞分化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变形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1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生物减数和有丝知识点手写笔记

生物减数和有丝知识点手写笔记

生物减数和有丝知识点手写笔记
以下是生物减数和有丝知识点手写笔记: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三、减数分裂的结果: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四、有丝分裂的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
③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板上。

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4.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5.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建(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

动物体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植物形成根、茎、叶等器官。

五、有丝分裂的特点:
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
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
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
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
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
(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1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
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判断程序
1、特点: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
2、判断程序
十、同源染色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含1对同源染色体含2条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不同点发生部位精巢、卵巢体细胞
染色体复制次数 1次 1次
细胞分裂次数 2次 1次
有无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减Ⅱ无有
有无联会、四分体有无
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有无
何时着丝点分裂减Ⅱ后期后期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变
子细胞名称和数目精子4个,卵细胞1个体细胞2个相同点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都出现纺锤体,都有核膜、核
仁的消失与重建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②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3、特点: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①保证生物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②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性别决定于此时)
十三、有性生殖
1、概念: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植物的双受精胚根(2n)
精子(n)受精卵胚胚轴(2n)
卵细胞(n)(2n)(2n)胚芽(2n)
子叶(2n)(双子叶植物中,贮存营养)
精子(n) 受精极核胚乳(单子叶植物中,贮存营养)
2个极核(2n) (3n)(3n)
受精卵发育为性成熟的个体)
胚胎发育:受精卵幼体
胚后发育:幼体性成熟
十六、植物雌蕊个部分发育情况(知道)
子房壁果皮珠被种皮
子房果实胚珠种子(只有种子的形成和花粉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