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人大考研统计学真题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804统计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804统计学考研真题(回忆版)感觉很注重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考察,题目很不错!一、简答题(50分)1.简述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思想。
2.进行主成分分析需是否要知道数据的具体分布,请说明原因。
3.K-均值聚类对比分层聚类,优点在哪里。
4.题目给出了一个回归分析残差的散点图,有点线性趋势的那种,问据图分析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5.简述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异同。
二、已知X与W相互独立(30分)。
1.X与W都服从正态分布,且W的期望为零,Y=a+bX+W,求X与Y的联合分布。
2.W服从正态分布,其期望为零,方差为Ɛ2,Y=b0+b1X+b2X2+W,当X=x时求Y的条件期望。
三、CPI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CPI的计算包括收集数据的四个阶段和确定权数的两个阶段,(描述了这六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
(30分)1.结合调查知识和统计理论说明CPI所属类别(这个有待考证,希望大家来修正)。
2.指出CPI的调查过程中误差的可能来源。
3.指出这个过程中涉及的调查总体、随机变量及待估总体的特征。
4.如果每个阶段的调查都严格按照1-α的置信水平,那么总的置信水平是多少。
四、假设女性和男性读书的语速都服从正态分布。
研究者认为女性读书的语速比男性快,为证明这一点抽取了n1名女性和n2名男性,分别测得他们读书的语速,发现n1名女性的平均语速比n2名男性快,研究者由此得出女性读书的语速比男性快的结论。
请问研究者的方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验证?(20分)五、题目给出了从2006年1月到2010年6月的商品销售额的时间序列图(有明显线性趋势的),现在想预测2010年下半年的商品销售额,请问用什么应该模型,写出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模型的建立过程(20分)。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 )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正确答案:B解析:比率数据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反应时属于比率数据。
而智商分数和年级都有高低之分,没有绝对零点,因而都属于等级数据。
数学成绩有高低之分,也有相对零点,因而属于等距数据。
故本题选B。
2.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 )A.测验题目B.信度证据C.效度证据D.测试对象正确答案:A解析:测验使用手册是对某测验的总体说明,需要提供表示该测验一致性水平和有效水平即信度和效度证据,以及对该测验的适用人群特点和性质的介绍。
不需要提供测验题目。
故本题选A。
3.下列是四位儿童的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结果。
心理年龄超过8岁的儿童是( )A.小明、小丽B.小丽、小芳C.小刚、小芳D.小刚、小明正确答案:B解析: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测得的智商分数为比率智商,即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乘以100。
对于6岁儿童,若其心理年龄超过8岁,则其比率智商应大于8/6×100=133;题中小明的生理年龄为6岁,比率智商为120,因此其心理年龄没有超过8岁。
对于7岁儿童,若其心理年龄超过8岁,则其比率智商应大于8/7×100=114;题中小丽生理年龄为7岁,比率智商为115,因此其心理年龄刚刚超过8岁。
对于8岁儿童,若其心理年龄超过8岁,则其比率智商应大于8/8×100=100;题中小刚生理年龄为8岁,比率智商为95,因此其心理年龄小于8岁。
对于9岁儿童,若其心理年龄超过8岁,则其比率智商应大于8/9×100=89;题中小芳生理年龄为9岁,比率智商为90,因此其心理年龄刚刚超过8岁。
故本题选B。
4.某初中招收600名新生后,进行了一次分班考试。
按照考试的功能,这次考试属于( )A.诊断性评估B.形成性评估C.安置性评估D.终结性评估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测验的目的可以将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中国人民大学第六版)

统计学一、单选1、从某高校随机抽出100名学生,调查他们每月的生活费支出,这研究的统计量是A 该校学生的总人数B 该校学生的月月平均生活费支出C 该校学生的生活费总支出D 1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2、下列变量中,顺序变量是A职工人数 B产量 C产品等级 D利润总额3、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变量划分为若干层,再从各层中随机抽出一些单位组成一个样本。
这种抽样方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4、指出下面陈述中错误的是A 抽样误差只存在于概率抽样中B 非抽样误差只存在于非概率抽样中。
C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都存在非抽样误差。
D在普查中存在非抽样误差。
5、展示广告费支出与商品销售量之间是否有某种数量关系,最适合的图形是 A柱形图 B饼图 C线图 D散点图6、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A 随置信水平的增大而减小B随置信水平的增大而增大C与置信水平的大小无关D与置信水平的平方根成反比7、在检验一个正态总体方差时,使用的分布是A z分布B t分布C X 分布D F分布8、指出下面陈述中的错误的是A 抽样误差可以避免B 抽样误差不可避免C 非抽样误差可以避免D 抽样误差可以控制9、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出的P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越A 真实B 不真实C 显著D 不真实10、双因素方差分析涉及 自变量A 一个分类型B 一个数值型C 两个分类型D 两个数值型二、填空题1、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经验法则表明,大约有68%的数据分析在( 平均数±一个标准差 )的范围之内2、对于一组具有单峰分布的数据而言,当数据的m m >时,可判断数据是(左偏)分布3、连续变量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其相邻两组的上下限必须重叠。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应按照( 上组限不在内 )的规定确定数据所在的组4、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组间平方和SSA 对应的自由度为( k-1 ),组内平方和SSE 对应的自由度( n-k )5、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可分为( 连续 )型变量和(离散 )型变量。
人大劳人院考研2010-2011真题

2011年考研四选三《人力资源管理部分》一、名词解释5*2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2、行动学习二、简答(三择二)10*21.、面试中常见的错误和误区2、霍兰德职业性向的基本观点3、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内容三、论述(二择一)20*11、职位分类法、职位分级法、要素技点法、因素比较法方法及步骤2、职位信息收集的几种方法和要点《劳动经济学部分》一、简答(三选二)15*21、效率工资理论与结构性失业2、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流动3、工作-闲暇模型与家庭生产模型二、论述20*1用劳动经济学原理阐述就业、工资和收入分配的关系《社会保障学部分》一、简答10*31、社会保障的功能2、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3、工伤保险制度与职业伤害二、论述(二择一)20*11、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的关系2、简述我国2010年10月28日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这一条例进行分析。
《劳动关系学部分》一、简答1、三方协商制度的实质和内容2、劳动关系一元论、多元论、阶级斗争论二、论述(二择一)1、中国集体合同制度2、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行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2010考研四选三劳动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失业基尼系数准租金补偿性工资差别个人偏见模型二、简答:劳动参与率及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要点三、论述:用劳动经济学原理分析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社会保障部分一、名词解释1.劳动保险条例2.社会福利二、问答1.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间的关系2. 医疗保险的相关主体三、论述在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点和难点劳动关系部分一、名词解释1.工会2.核心劳动标准二、简答简答:1,劳动关系多元论的内容2,劳动关系层级结构特点(二选一)三、论述(二选一)1.劳动合同法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2.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人力资源部分一、名词解释1.管理评价中心2.图尺度评价法3.因素比较尺度表法4.甄选5.信度与效度二、问答1.绩效评价常见的错误及对策2.培训评估的四个角度三、论述职位薪酬体系的构建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简答及论述考点总结1.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05论)同质变体:A.“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本”模型B.论述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特点(06论或P15-20)C.论述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P11-15)2.核心能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笔记P5)3.人力资源管理者或部门的角色定位(05简或P32)4.企业各层各类人员的HRM职责分担(P34、笔记:特别是“直线经理的HRM职责”)5.如何提升中国本土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结合案例)(04论)6.知识经济对职位分析的挑战及其对策(笔记P5-7)同类变体:要不要抛弃职位分析?需不需要职位说明书?7.职位/工作分析的主要步骤(06简或文笔记PPT9)8.职位评价的主要步骤(P83文)9.职位评价与职位分析的关系(笔记P16)10.职位评价技术或方法KEY:要素比较法/因素比较法(03论04简,笔记P20或P137,P144-145或文P88)要素计点法(P145-146,P137定义;笔记P19;文P85-86点数法)11.职位评价技术或方法的比较(笔记P20或P147)12.海氏职位评价系统/指导图表-形状构成法(P89-90文)13.知识经济对职位评价的挑战(笔记P13-15)或“职位评价的十大焦点”、“职位评价的一系列问题”14.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差异(付P64、P63的定义)15.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06简)16.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P363-367、文P133-139、劳经笔记)KEY:图尺度评价法、关键事件法、交替排序法、配对比较法03名、强制比例法、因素考核法、行为锚定等级评定表法、不良事故考核法05名、360度考核09名17.如何构建KPI考核指标体系(05论)同质变体:基于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的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思路思路:彭定义P344-348,付P261-275,付P275-276表(真题KEY)18.平衡记分卡(P340)思路:P340定义、付P283-284四个角度的概述、彭P10意义、付P290-291程序、付P282功能、彭P342-344问题19.目标管理法的操作要点(04简)思路:定义P253、内容P30劳经笔记、步骤真题或劳笔记、操作要点付P306-31120.标杆超越法(付P317/319图,定义+简要步骤)21.总体薪酬体系的构成与设计要点(06论)思路:薪酬、总薪酬的定义,构成,设计要点(“米”模型)22.论米尔科维奇的战略薪酬模型(P382+文P56)23.论Scott A.Snell的薪酬战略模型(05论文P49-53)24.论能力薪酬体系建立的过程与关键环节(05论09简,P401定义+文P109-123)思路:定义P401、优点彭P401或文P122、缺点真题P11或彭P401、过程文P109-117同质变体:以任职者为基础的工资体系设计25.论基于职位的工资体系设计(08简P385-394)思路:定义P385、假设前提P385、流程385-38626.宽带薪酬/工资宽带化/宽带工资结构(09名P399-400,参考文P120-121)27.组织激励计划及其成功关键要素(03论文P203)KEY:员工持股计划(ESOP)、股票分享计划(BBOP)28.团队激励计划KEY:利润分享计划及其特点(02简P414)、收益分享计划(07论,背景、理念、操作要点P415)、风险收益计划文P20229.解析素质冰山模型、素质洋葱模型、全脑模型(P205、207、210)30.建立员工素质模型的流程(P234-238)31.关键事件访谈法(BEI)//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操作要点与基本方法P239-244思路:定义P239、236,优缺点P239、240,实施步骤P240-244名词解释:1.核心能力定义及特征(P5-6)2.人力资源定义及特征(05名P9-10郑绍濂+彼得·德鲁克)3.人力资源管理(99名P11)4.职位分析/工作分析(P106)5.相关概念:职责、任职资格(05名)、职位/岗位(06、08名)、职务、职级、职位簇P1076.职务/位说明书(职位描述P123、任职资格/工作规范P128)7.职位分析方法:(P115-118或笔记P10-13)KEY:访谈法、主题专家会议法、工作日志法8.职位评价(笔记P15、P133米定义)9.报酬要素P14810.职业锚04名P111.信度与效度的定义及二者关系P28412.面试的几种基本类型P285-286【注意招聘那章内容,校园招聘】KEY:结构化面试(01名)、情境面试(285)、行为面试(286)、压力面试(286)、小组面试13.面试中的常见的错误(P287)KEY:第一印象、刻板效应、类我效应(附晕轮效应P367)14.管理评价中心技术(03简P289-300)KEY:无领导小组讨论289-290、公文筐291、角色扮演29315.勒温的场论/B=f(p,e)P30216.工作轮换及其局限性P305-30717.末位淘汰31118.竞聘上岗312-31619.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定义(笔记P5、付P63/付P28、63)20.薪酬的相关概念:薪酬、总体/全面薪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绩效调薪(04名)、奖金、津贴、福利、股票期权(文235){P375、410、412、419}21.知识工资与技能工资P40222.销售人员薪酬的一般构成及其组合计划构成:基薪salary、奖金bonus、佣金commission组合:纯基薪计划(06名P374或文P223-225) 纯佣金计划、基薪+佣金计划、混合计划或“基薪+奖金计划、基薪+奖金+佣金计划”文P225-22923.股票期权的定义、功能、作用、特点和风险(01论文P236-237)24.弹性福利计划//自助式福利计划(04、08名,真题或文p281、284)25.员工福利的发展趋势及福利的战略作用附:素质或能力06名207、素质模型05名215、主题分析、人力资源规划09/99、人力资源外包08、潜能评价、招聘金字塔、HRD、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的功能、接任人计划(08)劳经部分重点1.什么是派生需求及派生需求定理(02名)2.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03名)3.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4.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短期劳动需求原则(02简)5.试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05简)6.比较完全竞争企业和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异同(06简)7.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00、01、04名)8.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04简)9.劳动参与率(03名)10.推导劳动—闲暇模型与家庭生产模型并指明其异同(03简)11.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04名)12.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02、04名、03简)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3.评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两种方法14.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00简:简述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注: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的收入流分析15.文凭的信号功能(03名或“教育信号模型”)16.普通/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经济含义是什么,怎样安排它们的成本与收益(02、04简)17.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8.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19.简述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模型的主要内容(04简)20.隐性就业与隐性失业(99、03名)21.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和对策(00简、01、02、04名)22.贝弗里奇曲线(05名)23.简述工作搜寻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其对失业成因解释的含义24.刚性工资理论25.效率工资理论内容及其对失业成因解释的含义(00名、05简)26.中国目前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27.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02名)28.个人偏见模型(04简:评价各种歧视的异同点)KEY:雇主歧视、顾客歧视、雇员歧视、统计性歧视(99、03、04名)29.非竞争性歧视模型KEY:拥挤效应、双重劳动力市场、买方独家垄断、串谋行为30.你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存在歧视,若存在,提出解决方案(02论)31.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99、05名)、恩格尔系数32.劳动力流动的成因及影响因素33.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及其含义,分析非法移民流入对劳动市场的经济影响34.如何看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35.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对策社保重点社保简答及论述: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P7-8)2.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目标的嬗变(P13-14)3.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P15-20)4.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05、07、08如何理解公平性、社会化特征P20-27、商P191)注:(07简)社会保障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5.社会保障的原则(P27-32)6.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P32-34)7.社会保障发展要受哪些因素影响(03论P42-44)8.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P41-42)9.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09论P57-60、商153-161)10.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有哪些(P60-63)11.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01论、03论P76-79)同质变体:A.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见解(P79-80)B.试对我国社会保障与发展现状进行基本评估07论C.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趋势12.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同质变体: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些内容(练习KEY9)或“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04简)13.中国适合采取哪种模式来发展自己的社会保障事业(练习KEY12)1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标志、基本特征P54-56)15.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及目标(练习KEY9)16.比较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与正式社会保障制度(练习KEYP10)17.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练习KEYP11)18.笔记几种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异同(01、03简P179-182)19.论述智利、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模式的差异(商P151-152,劳P187、188)注:07简如何评价智利养老金私营化改革(P84-86)20.为什么说社会救助时最后一道防线/最基础的防线(最低保障性P263)21.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特点及内容(P159-160、263-264、160-165)注:社会救助的概念及特征(05简260、263-264)22.如何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193-194)23.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有哪些(P195-197)24.比较社会保险征税制与征费制(P197-198,练习KEY)25.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征收方式:征税制与征费制(04简商P339-342)26.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有几种方式(201-203)给付原则(200)27.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有哪些,投资运营方式有哪些(205-207)28.为什么社会保障基金要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练习KEY21、商363-364)29.比较养老保险的三种财务模式(305-306)KEY: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30.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模式303-308KEY:个人账户模式、社会统筹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31.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
统计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统计量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分类C. 数据的图表展示D. 相关性的度量3. 抽样误差是指()A. 抽样中的随机误差B. 抽样中的系统误差C.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期望D.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4.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这种关系被称为()A. 正相关B. 负相关C. 线性回归D. 非线性回归5. 下列哪项是统计学中常用的离散程度的度量?()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区别。
2. 描述统计学中常用的几种概率分布,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3.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4.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其长度服从正态分布N(12, 0.5^2)。
求:(1) 长度小于11.5的产品所占的比例;(2) 长度在11.8到12.2之间的产品所占的比例;(3) 平均每天生产1000个产品,求长度小于11.5的产品数量的期望值。
2. 已知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样本容量为100;第二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0,标准差为15,样本容量为200。
请计算两组数据的合并平均数,并说明合并平均数的意义。
3. 某研究者想要测试一种新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在实验前,他测量了50名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50mmHg,标准差为20mmHg。
实验后,这50名患者的平均血压降低到了140mmHg。
请问这个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α=0.05)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统计学在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011年人大802经济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人大802经济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人大(802经济综合)考研真题一,简答,(5题,每题9分,共45分)1 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片面性2 为什么公共物品市场不能提供,如果这种解释正确,那为什么会有志愿者,献血者,等公共品,用经济理论反驳3,简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画图解释吉芬难题。
4,奥巴马12月16号宣布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延长俩年,说明其意义。
5,假设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索罗模型,如人均资本k大于其稳态水平k1,问储蓄率将如何变化才能达到稳态?如果储蓄率的变化时刻为t,那么在图中画出人均产出,消费,投资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二,计算和证明(4题,每题15分,共60分)1,政经计算。
i:24000c+3000v ii:6000c+1500v c中50%为固定成本,折旧期为5年,每年折旧1/5,剩余价值率m为100%。
问:1,俩个部门的产品价值分别为多少2,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为1:11,(后面的忘了)3,忘了,大家补充一下。
2,证明题,没记清楚,直接放弃了。
3,微观计算。
某厂商有俩个工厂,生产函数都为q=k^1/2*L^1/2。
初始资本存量K1=25,K2=100。
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分别w和v都为1。
问:厂商为了成本最小,在短期中应该如何在俩个工厂中分配产出?在长期中又该如何分配?4,索罗模型。
y=Ak^1/2,其中A=1,y为人均产出。
人口增长率为n=0.02,折旧率为0.1,技术进步率g=0.005,储蓄率为0.4。
问: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k为多少?如果要使经济的消费最大,则资本的人均边际产出该为多少?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1,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说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货币增长对经济产生的短期、长期影响。
3,说相机抉择在理论上和实践遇到的困难,并说明如何解决。
2011、2013、2014年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真题

2011人大应用统计专硕432真题1、(5*2=10分)给出若干数据:32 34 32 39 44 45 38 ……(共30个数值型数据)(1)这些数据可以用哪些图表来表示?(2)这些数据可以用哪些统计量描述?2、(20)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在统计学中有哪些应用?三种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3、(5*4=20)给出一些数据和背景:(数据不重要)(1)写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95%置信区间的含义(3)p值的含义(这题共四问,有一问忘了,剩下三问的顺序是乱的)4、(5*4=20)对影响试验数据的一个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给出:(1)简述模型中各参数的含义(2)简述该模型的假设条件(3)写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4)问好像是要写出检验统计量,我也记不大清了。
5、(5*4=20)给出了一个二元回归分析的EXCEL表格。
(1)简述各个回归系数的含义(2)计算,并解释其含义(3)计算,并解释其含义(4)通过给出的EXCEL结果,对这个回归模型进行评价6、(15)一个含有各种要素时间序列的预测步骤。
7、(5*3=15)总体数量为1000,总体均值32,总体方差5,从中抽出样本量为100的样本:(1)样本平均值的期望和标准差(2)样本平均值的分布(3)以上结果的得出,依靠那条定理?简述这条定理8、(20)有人认为人口密度与国民收入有关系,依据的数据给出了一个表,表中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人均国民收入呈现递增趋势,接着题目又给了一个表,表中给出的是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数据,可以看到高收入国家中也有几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也是很大的,比如新加坡、日本。
题目第一问,从国土面积的角度去解释。
(我表述的貌似有点问题)第二问是对题目的分析过程进行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来分析人口密度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2013人大应用统计专硕432真题1.调查三类企业对股价的关注度(20分)上表中包含哪些变量,这些变量的类型是什么?可用哪些图形,这些图形的用途是什么?可用哪些数据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用途是什么?2.(20分)有两个盒子,一个盒子里有8个红球,2个黑球;另一个盒子里有2个红球,8个黑球。
人民大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

1中国人民大学接受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统计学考试科目:统计思想综述课程代码:123201 考题卷号:1一、(20分)随机抽取20块手机电池,测得其使用寿命数据如下(单位:小时):10089939981007101110021013999100899598399510009771015101099810051011996列出描述上述数据所适用的统计图形,并说明这些图形的用途。
直方图:直观的展示一组数据(电池使用寿命)的分布情况。
箱线图:直观反映原始数据(电池寿命)的数据分布的特征,如偏态,是否有离群点。
二、(20分)方差分析中有哪些基本假定?这些假定中对哪个假定的要求比较严格?1、方差分析有3个基本假定:(1)正态性: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即对于因子的每一个水平,其观测值是来自正态分布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2)方差齐性:各个总体的方差必须相同;(3)独立性:每个样本数据是来自因子各水平的独立样本2、对独立性要求比较严格,独立性得不到满足会对方差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对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
三、(20分)某种食品每袋的标准重量是100克,从该批食品中抽取一个随机样本,检验假设100:0H ,1001H 。
(1)如果拒绝0H ,你的结论是什么?,如果不拒绝0H ,你的结论是什么?(2)能否得到一个样本能够证明该食品的平均重量是100克?请说明理由。
(3)如果由该样本得到的检验的03.0P ,你的结论是什么?0.03这个值是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是实际算出来的显著性水平,你怎样解释这个P 值?(1)拒绝0H :该种食品每袋的平均重量不是100g不拒绝0H :提供的样本不能证明该种食品每袋的平均重量不是100g(2)不能,样本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并不能直接确定原假设为真(3)结论:若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则可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食品每袋的平均重量不是100克;但若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1,则不能拒绝原假设P 值:如果该种食品每袋的平均重量是100g ,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那样极端或更极端的概率仅为0.03四、(20分)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通常需要对自变量进行筛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人大考研统计学真题
感觉很注重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考察,题目很不错!
一、简答题(50分)
1.简述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思想。
2.进行主成分分析需是否要知道数据的具体分布,请说明原因。
3.k-均值聚类对比分层聚类,优点在哪里。
4.题目给出了一个回归分析残差的散点图,有点线性趋势的那种,问据图分析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5.简述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异同。
二、已知X与W相互独立(30分)。
1.X与W都服从正态分布,且W的期望为零,Y=a+bX+W,求X与Y的联合分布。
2.W服从正态分布,其期望为零,方差为Ɛ2(是表示平方),Y=b0+b1X+b2X2(是表示平方)
+W,当X=x时求Y的条件期望。
三、CPI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CPI的计算包括收集数据的四个阶段和确定权数的两个阶段,(他这里描述了这六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
(30分)
1.结合调查知识和统计理论说明CPI所属类别(这个有待考证,希望大家来修正~)。
2.指出CPI的调查过程中误差的可能来源。
3.指出这个过程中涉及的调查总体、随机变量及待估总体的特征。
4.如果每个阶段的调查都严格按照1—a的置信水平,那么总的置信水平是多少。
四、假设女性和男性读书的语速都服从正态分布。
研究者认为女性读书的语速比男性快,为证明这一点抽取了n1名女性和n2名男性,分别测得他们读书的语速,发现n1名女性的平均语速比n2名男性快,研究者由此得出女性读书的语速比男性快的结论。
请问研究者的方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验证?(20分)
五、题目给出了从2006年1月到2010年6月的商品销售额的时间序列图(有明显线性趋势的),现在想预测2010年下半年的商品销售额,请问用什么应该模型,写出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模型的建立过程。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