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选修一 专题五蛋白质知识点梳理导学案填空 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归纳

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一、提取DNA的溶解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1.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

①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点?要使DNA溶解,需要使用什么浓度?要使DNA析出,又需要使用什么浓度?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DNA溶解;0.14mol/L可使DNA析出。

②在溶解细胞中的DNA时,人们通常选用2mol/LNaCl溶液;将DNA分子析出的方法是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缓慢注入蒸馏水,以稀释NaCl溶液。

酒精是一种常用有机溶剂,但DNA却不能溶于酒精(特别是95%冷却酒精),但细胞中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2.从理论上分析,预冷的乙醇溶液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降解;二是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析出;三是低温有利于增加DNA分子柔韧性,减少断裂。

3.采用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4.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

利用该原理时,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DNA产生影响。

温度值为60~80℃,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会变性。

补充:DNA的变性是指DNA分子在高温下解螺旋,其温度在80℃以上,如在PCR技术中DNA变性温度在95℃。

5.洗涤剂在提取DNA中有何作用?洗涤剂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从而瓦解细胞膜。

6.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DNA时,需要使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

原理总结:通过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溶解或析出DNA,可以从细胞中提取和提纯DNA;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达到提纯的目的;最后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物质是否是DNA。

二、实验材料的选取不同生物的组织中DNA含量不同。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练习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练习含答案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1.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这么复杂?提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种类很多,组成蛋白质时种类、数量不同,排列的次序差异很大。

所以,蛋白质的结构很复杂。

►综合拓展一、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氨基酸分子里含有羧基和氨基,羧基表现酸性,氨基表现碱性。

因此,氨基酸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具有两性。

1.与碱反应:2.与酸反应:3.脱水缩合反应: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之间可以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1)两个氨基酸分子间脱去1分子水生成二肽,如:(2)两个氨基酸分子间脱去2分子水生成环状化合物,如:(3)多个氨基酸分子间缩合脱水(缩聚)生成多肽,如:蛋白质的性质2.什么是蛋白质互补?蛋白质互补遵循什么原则?提示:蛋白质互补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其遵循的原则有:①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近越好;②搭配种类越多越好;③食用时间越近越好,同时食用最好。

►综合拓展二、盐析与变性的区别盐析变性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变化条件浓的无机轻金属盐盐以及甲醛、乙醇等部分有机化合物物理变化变化实质化学变化(蛋白质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变化过程可逆不可逆用途分离、提纯蛋白质杀菌、消毒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A.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生吃鸡蛋比熟吃好B.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产生丁达尔现象C.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变性D.天然蛋白质中仅含C、H、O、N四种元素解析: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项正确;食盐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有的还含有微量磷、铁、锌、钼等元素,D项错误。

2.波尔多液由CuSO4溶液和石灰乳混合而成,其防治病虫害的原因是(C)A.硫酸铜能使菌体蛋白质发生盐析而凝固B.石灰乳能使菌体蛋白质水解而推动生理活性C.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使菌体蛋白质性质改变而发生聚沉D.蛋白质可以溶解在波尔多液中解析: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液。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3.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化学结构是形成空间结构的基础,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功能的保障。

蛋白质的功能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结构蛋白;二是做为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物质的功能蛋白,如催化作用、运输作用、免疫作用等等。

常见考法
在平常测试中,本节占有较大比例,可以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通常考查氨基酸结构的判断、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计算问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问题,出题形式灵活,难度较大。

在高考中,从近几年生物试题看,有关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目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除上海高考题外,其他地区试题较少涉及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结合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及具体蛋白质类物质的功能是近几年各地试题命题的新动向。

误区提醒
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有20种,结构的判断是一个易错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要点,即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氨基和羧基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是二肽,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叫三肽,也就是说,几肽是根据参与脱水的氨基酸个数,而不是含有的肽键的数目;再就是注意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相关的计算问题,注意环状肽和二硫键的处理问题,形成环状肽时形成的
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和氨基酸的个数是一样的,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两个氢原子。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人教版选修1)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人教版选修1)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人教版选修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课标展示] 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掌握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2.了解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蛋白质的分类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了解食物搭配的方法。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组成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还含有________等元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

.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它在酶或酸、碱的作用下能发生________反应,最终生成__________,所以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石。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氨基酸:甘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丙氨酸:。

谷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氨基酸的概念:至少含有一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的化合物就是氨基酸。

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特别提醒像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那样,氨基位于羧基的邻位碳原子上,这样的氨基酸叫做α­氨基酸。

天然蛋白质大都由α­氨基酸组成。

化学性质氨基酸分子里含有氨基和羧基,它们既表现____________,又表现____________。

因此,氨基酸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它们具有__________性。

①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对 DNA 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材料B.在 DNA 的粗提取中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析出C.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 DNA 或血红蛋白D.将析出的 DNA 溶解在 2mol/L的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呈现蓝色2.下列关于蛋白质性质的叙述中,不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泳动速度的是()A.蛋白质分子的大小B.蛋白质分子的密度C.蛋白质分子的形状D.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通过样品处理和粗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还含有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如呼吸酶等)。

怎样将杂蛋白与血红蛋白分离开来呢?常用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

以下做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凝胶色谱分离蛋白质包括:制作色谱柱、装填色谱柱、样品加入和电泳B.色谱柱的装填过程要注意:装填前凝胶需要充分溶胀、装填要均匀、尽量紧密,降低颗粒间隙;无气泡;洗脱液洗涤平衡不能断流C.样品加入和洗脱的基本过程是: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不能破坏凝胶面)→调节缓冲液面→洗脱→红色区带均匀地移动标志着成功→收集分装蛋白质。

最后将纯化的样品进行电泳鉴定D.如果红色区带移动不均匀、歪斜、散乱、变宽等,其主要原因是色谱柱的装填有问题5.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6.如果在除去杂质时选择方案三,为什么要将滤液放在60~75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 min()A.使DNA变性B.使蛋白质变性C.使DNA和蛋白质变性D.分解蛋白质7.对PCR的实验操作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备→移液→混合→离心→反应B.准备→移液→离心→混合→反应C.离心→移液→混合→反应D.移液→离心→混合→反应8.某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区的冰中,发现了一种冰冻的已灭绝的巨大动物的肌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蛋白质专题》二轮复习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蛋白质专题》二轮复习课件(共22张PPT)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 (2)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__蛋__白__质__的__结__构__直__接_____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典例分析]
【例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DNA复制和乙醇的吸收都与蛋白质无关
B.一个链状十肽分子比一个环状八肽分子多两个肽键
(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 工程范畴。该工程是 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的技术。在该实 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 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二轮专题复习注意事项】
1、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2、解题,反思总结,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蛋白质工程Ⅰ
2015年课标Ⅱ , T40 (15分)
2013年课标Ⅰ, T40 第2小题(5 分)
考点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典例分析] [例1](2015全国卷Ⅰ,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 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 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 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


蛋白质
多肽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导致
结构多样性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如结构蛋白 命
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活 动
导致
功能多样性
催化作用,如RNA聚合酶、限制酶 的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主 要
免疫作用,如抗体

生物多样性
识别作用:糖蛋白、神经递质受体
担 者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知识要点:1.蛋白质是一类由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和一个的化合物。

通式为。

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氨基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碱性,因而具有。

氨基酸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物质叫。

分子结构中含有键。

写出两个甘氨酸分子发生缩合反应的方程式。

多条通过键形成螺旋状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3.蛋白质的性质。

①水解:蛋白质水解的催化剂有②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如和后,可以使蛋白质而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叫盐析。

盐析过程是。

利用盐析可以蛋白质。

③变性是。

条件:受热;紫外线;X射线;重金属盐(如乙酸铅,硫酸铜等);强酸;强碱;甲醛溶液;酒精溶液;苯甲酸等。

用途:(举三例)注意:万一不慎误食了重金属离子,应立即喝来缓解毒性。

④颜色反应:某些蛋白质与作用变黄。

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蛋白质⑤灼烧:某些固体蛋白质灼烧具有气味,用此法可鉴别和蛋白质4.人体内蛋白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如。

植物性蛋白质:如。

人体中共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有种是必需氨基酸。

5.蛋白质的生理作用:蛋白质进入人体后,水解生成,被人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构成和修补人体的各种组织,。

同时人体组织中又不断地的分解,释放出,最后生成排出体外。

课后作业:1.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 溶解作用B 变性作用C 盐析作用 D. 还原作用2.蛋白质溶液分别作如下处理后仍不失去生理作用的是( )A 高温加热B 紫外线照射C 加硫酸钠溶液D 加福尔马林3.天然皮革是( )A 纤维素制品 B 酯类制品 C 合成高分子制品 D 变性蛋白质4.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A 服大量食盐水B 服用葡萄糖C 服用适量的泻药D 服用鸡蛋清5.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3g,万一不慎误服,应大量吞服鸡蛋清及适量解毒剂,此解毒剂是( )A AgNO3 B CuSO4 C MgSO4 D Na2CO36.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纤维素C 油脂D 蛋白质7.蛋白质的下列哪个性质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提纯分离( )A.水解 B.盐析 C.变性 D.颜色反应8.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服务。

蛋白质生物高中知识点

蛋白质生物高中知识点

蛋白质生物高中知识点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蛋白质生物高中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蛋白质生物高中知识1.蛋白质基本含义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的存在。

2.原子数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个—COOH,至少含有n个—NH2,肽键m-n个,O原子m+n个。

分子质量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a-18(m-n)基因控制基因中的核苷酸 6信使RNA中的核苷酸 3蛋白质中氨基酸 13.蛋白质组成及特点蛋白质是由C(碳)、H(氢)、O(氧)、N(氮)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P(磷)、S(硫)、Fe(铁)、Zn(锌)、Cu(铜)、B(硼)、Mn(锰)、I(碘)、Mo(钼)等。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的组成百分比约为:碳50% 氢7% 氧23% 氮16% 硫0~3% 其他微量。

(1)一切蛋白质都含N元素,且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2)蛋白质系数:任何生物样品中每1g元N的存在,就表示大约有100/16=6.25g蛋白质的存在, 6.25常称为蛋白质常数(3)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高分子。

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体结构构成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蛋白质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4.蛋白质性质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导学案
一、基础
1、蛋白质提取与分离的依据:1.分子的大小2.电荷性质和多少3.溶解度4.吸附性质5.对其他分子亲和力
2、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包括2个a-肽链和2个β一肽链;(4个亚铁红素基团);血红蛋白因含血红素而成红色;血红蛋白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凝胶色谱法也叫分配色谱法:根据被分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凝胶①性质: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球内含许多贯穿的通道;
②化学本质:多糖类化合物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原理:相对分子质量的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较小的蛋白质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后流出。

3、透析法:透析袋又称玻璃纸;一般用硝酸纤维素制成。

利用透析袋小分子自由通过,大分子留下。

4、电泳法:利用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两种常用电泳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即鉴定方法: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能消除净电荷对迁移速率的影响,原因:SDS使蛋白质变成单链,SDS所带负电荷大大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此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电荷的差别,使电泳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四步
1、样品处理(1)红细胞的洗涤:目的:去除杂蛋白,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净;
洗涤干净的标志:上清液不在呈现黄色;洗涤用生理盐水
低速短时离心,防止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沉淀
加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缓慢搅拌的目的,防止防止红细胞破裂
(2)血红蛋白的释放:加蒸馏水和40%体积甲苯。

蒸馏水的作用:使红细胞大量吸水胀裂;甲苯的作用溶解红细胞的细胞膜(3)分离血红蛋白第1层(最上层):无色透明甲苯层
离心第2层白色薄层固体,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第3层:红色透明,血红蛋白的水溶液层
第4层:其它杂质的暗红色,沉淀层
滤纸的作用:过滤除去脂质和细胞破碎物
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血红蛋白和有机溶剂
2、粗分离—透析血红蛋白目的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将透析袋放入磷酸缓冲溶液中,透析12h 缓冲溶液的作用: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纯化—凝胶色谱法①胶色谱柱的制作②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③.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观察到红色区域均匀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注意:凝胶装填时尽量紧密,均匀,以低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
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目的:不但节约时间,还能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胶内的空气。

装填凝胶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

(气泡和空隙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液面不要低于凝胶表面,否则可能有气泡混入,影响液体在柱内的流动与最终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效果不能发生洗脱液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

4、纯度鉴定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
(3)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4)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5)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包括带电颗粒的性质、电场强度、溶液的pH等()
(1)√(2) ×(3) √(4) √(5) √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下图是用凝胶色谱法分离a、b两种蛋白质的示意图,请分析:
(1)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哪种蛋白质?a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为什么?,因为a的相对
分子质量较大,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2)d是什么?有什么特点?d是多孔板,蛋白质可以通过,凝胶颗粒不能通过。

(3)层析柱装填时不能有气泡的原因是什么?气泡会扰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干扰实验结果。

4.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
了蛋白质具有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装置
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答案(1)运输(2)磷酸缓冲溶液洗脱血红蛋白(3)透析(粗分离)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凝胶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4)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的底端
10.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和部分CO2的运输。

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____________;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__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分子的大小、形状等。

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

待蛋白质接近凝胶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

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红蛋白的释放样品的加入和洗脱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2)杂质蛋白(血浆蛋白)白细胞等离心后
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蒸馏水和甲苯(3)带电性质的差异先收集到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