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酶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2.制作实例(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酶①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②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③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汇总

考点1、传统发酵技术一、制作果酒1.原理:酵母菌在________的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2.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3.发酵条件(1)温度限制在18~25℃,最适为________。

(2)pH呈________。

4.制作流程图:选择水果→冲洗→________→酒精发酵→果酒。

想一想传统葡萄酒制作中,葡萄酒为什么是深红色的?二、制作果醋1.原理:醋酸菌在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

2.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3.发酵条件(1)最适温度为________。

(2)适时通气。

(3)限制________供应。

4.制作流程:选择水果→冲洗→榨汁→________→醋酸发酵→果醋。

探究点一果酒、果醋的制作1.完成下面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试验流程和其发酵装置。

选择葡萄→→→发酵→发酵↓↓果酒果醋图1 果酒、果醋制作流程思维拓展1.在果酒制作过程的前期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罐)中留有肯定的空间(大约1/3),可以给酵母菌供应氧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供应能量。

酵母菌快速增殖,缩短发酵时间。

在产生酒精的阶段要求严格的厌氧环境,此阶段假如有氧,则会抑制其酒精发酵。

2.果醋制作过程中要求始终通氧,因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缺氧时醋酸菌的生长、增殖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3.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O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探究示例1(2010·北京卷,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三、制作腐乳1.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____________。

2.制作流程图: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____装瓶→密封腌制。

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填空清单(含答案)专题一

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填空清单(含答案)专题一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清单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属于生物,异化作用类型为,有氧呼吸使菌种可,此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为:;无氧时进行发酵,反应式为:。

2、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来源于。

葡萄酒呈深红色是因为。

3、果酒果醋制作实验流程:挑选葡萄→→榨汁→发酵→发酵。

4、冲洗葡萄的目是,但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

5、果酒制作时,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同时可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造成发酵液溢出。

6、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天左右;制作葡萄醋时,将温度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天左右。

7、果醋制作菌种是,属于生物,呼吸作用类型为。

8、醋酸菌能利用的碳源有。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变为,再变为,反应简式为;9、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10、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11、用来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

在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的颜色变化是。

浓硫酸与重铬酸钾是怎样的使用顺序?。

12、果醋制作是否成功可检测发酵前后的作进一步鉴定。

1.2腐乳的制作1、腐乳制作的原理是。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

3、传统腐乳制作的菌种来自,传统腐乳生成的豆腐块上的所有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种群/群落)。

4、现代腐乳生产,必须在条件下将菌种直接接种在上,其优点是。

现代腐乳生成的豆腐块上的所有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种群/群落)。

5、加盐腌制时,加盐的方法是。

加盐腌制时间为天左右。

6、加盐腌制时,加盐的目的是。

7、加盐腌制时,盐的用量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8、卤汤由和各种配置而成。

其中,酒的作用是;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其原因是。

香辛料的作用是。

9、腌制腐乳时,为什么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为什么在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铺厚一些?。

高中生物选修1一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选修1一专题复习
二、实验设计 (一)制作流程
挑选葡萄
果 酒
果 醋
酵母菌
醋酸菌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二)发酵装置

1、装置甲(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在发酵制酒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如图)
用带一层纱布 的瓶子制醋源自纱布拧松是为了及时放出CO2气体,
防止爆裂;不打开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出料口
充气口
排气口

2、装置乙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不断向内 ;排气口主要是排出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 ;出料口的作用是 。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充入空气
CO2
防止杂菌污染
对发酵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三、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 :选择 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 ,除去 。 1、冲洗的主要目的是 ;冲洗应注意不能 ,以防止 。 2、先冲洗后除去枝梗的理由是 。
无成形的细胞核
兼性厌氧型
需氧型(有氧呼吸型)
拧松是为了及时
放出CO2气体,防止爆裂;不打开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防止杂菌污染
18~25℃是酵
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适宜温度,30—35℃是醋酸菌生长和发酵的适宜温度
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 在 ;制葡萄醋时,要 将温度控制在 。 (2)制作 时,应将2开关打开,以便 。制作果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菌体,必须先 ,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应控制的培养条件是 ,此时发酵作用的反应式是 。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 。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填空(搜括号内内容可以搜到所有课本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填空(搜括号内内容可以搜到所有课本的知识点)

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点1、————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3、酵母菌是——————(呼吸类型)微生物4、为什么葡萄酒呈深红色?——————————————————————————————5、为什么制作果酒时无需严格的灭菌处理?——————————————————————6、制作果酒果醋时,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消毒。

7、葡萄进行榨汁前,应先将葡萄冲洗,还是先除去枝梗?原因是?——————————————8、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

目的是?————————————————9、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从而可以推测它是一种——氧细菌10、当————和————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当缺少————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变为————,反应简式是——————————————————11、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是————————————————————————13、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用————————与酒精反应呈——————色。

14、制作果酒时,为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制作果醋时,也可以在果酒中加入————————。

15、豆腐的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菌。

微生物产生的——————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和————;————酶可将脂肪水解为————和——————。

16、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进行发酵,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7、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消毒。

18、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是————————————————————————————19、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也可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1、菌种:酵母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②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③生物类型:真核生物 ④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和PH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⑤来源: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原理: ①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 6CO 2 + 12H 2O + 能量 ②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反应式为:C 6H 12O 6 → 2C 2H 5OH + 2CO 2 + 能量3、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4、酒精的检测:用重铬酸钾检测。

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二).果醋制作1、菌种:醋酸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好氧型 ②生殖方式:二分裂③生物类型:原核生物 ④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在30℃~35℃2、原理:①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 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反应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 + H 2O ;二、实验设计(一)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二)操作提示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除去污物,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不能反复冲洗,以免使酵母菌菌种流失而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品中酒精含量下降。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3、发酵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填空嗨,同学们!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高中生物选修一的基础知识填空那些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生物世界的探秘之旅,每一个空都是我们打开神秘大门的一把小钥匙。

咱们先来说说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这一块。

你想啊,酿酒是不是特别神奇?就像变魔术一样,粮食变成了香醇的美酒。

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呢。

在果酒制作的时候,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酵母菌这小家伙,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它在有氧的时候,就大量繁殖,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拼命地生孩子(繁殖后代)。

等到没氧的时候呢,就开始产生酒精啦,这就像是它从一个建设者变成了一个生产者。

那制作果酒的温度条件得控制好呀,一般是18 - 25℃,这个温度就像是酵母菌的舒适区,如果温度不合适,酵母菌就会闹脾气,不好好工作。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自己在家捣鼓酿酒。

第一次的时候,温度没控制好,结果那酒的味道啊,简直了,就像喝醋一样酸溜溜的。

他跑来问我怎么回事。

我就说:“你呀,就没照顾好酵母菌这个小宝贝,它在不合适的温度下就乱搞啦。

”再说说果醋的制作,这里面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

醋酸菌就像是个醋坛子(哈哈,开个玩笑),它可是偏爱有氧环境的。

它能把酒精变成醋酸。

果醋制作的温度要比果酒制作的温度高一些,得30 - 35℃。

这就好比不同的小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酵母菌喜欢凉快点儿的,醋酸菌就喜欢暖和点儿的。

再看看腐乳的制作。

这腐乳啊,闻着臭吃着香。

制作腐乳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

毛霉就像一个小小的建筑工人,它在豆腐上生长,会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

蛋白酶能把豆腐里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呢,能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你看,这小小的微生物,就把一块平平无奇的豆腐变得那么有风味。

我跟我同桌讨论腐乳的时候,同桌还说:“这毛霉简直就是豆腐的魔法师呀!”还有泡菜的制作。

制作泡菜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乳酸菌可有意思了,它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泡菜制作过程中,盐水的比例很重要,就像炒菜放盐一样,盐放多了或者放少了都不行。

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基础知识点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DNA和蛋白质技术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2、DNA溶解性:①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②DNA不溶于酒精。

3、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因为酶有专一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DNA没有影响。

DNA比较能耐高温。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无影响。

4、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5、提取DNA的材料一般用鸡血而不用猪血,因为哺乳动物(猪)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

6、破碎鸡血细胞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7、为了纯化提取的DNA,需要将滤液进一步处理。

在滤液中加入NaCL,使其浓度为2mol/L,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再加入蒸馏水,使NaCL浓度为0.14mol/L,析出DNA,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杂质。

8、向溶解了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的酒精溶液,目的是提取含杂质更少的DNA。

9、PCR原理:DNA体外复制10、PCR的条件:①一定的缓冲溶液;②DNA模板;③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④四种脱氧核苷酸;⑤耐热的DNA聚合酶;⑥控制温度的仪器设备。

11、为什么要引物?因为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12、PCR三步骤:变性、复性和延伸。

在PCR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13、PCR的结果:特异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呈指数扩增。

14、DNA在260nm的紫外线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

15、蛋白质分离的方法:凝胶色谱法和电泳。

16、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一:专题1、2、6→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发酵1.果酒发酵先通氧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后无氧环境进行_______发酵。

酸性条件下,____________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2.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其他杂菌生长受到抑制。

3.O 2、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乙醛,乙醛再变醋酸。

4.果酒自然发酵时,利用____________上野生的酵母菌;工业生产时,_________纯化的酵母菌,以提高发酵效率。

5.果酒变果醋发酵改变两个条件:一通氧,因为醋酸菌是__________;二升高温度,因为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C ,而醋酸菌在__________°C 。

6.果酒与果醋发酵流程:挑选葡萄→________→榨汁→_______发酵升温通氧_____发酵7.毛霉产生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____________。

8.乳腐制作时加盐的作用:(1)析出豆腐中的____,使豆腐变硬;(2)_____________,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3)调味。

9.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方法:__________。

样品处理液显色后与标准显色液比色。

10.泡菜腌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

11.果酒表面的菌膜为__________;泡菜表面的白膜为____________。

→微生物培养、纯化、计数12.微生物培养基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四类物质。

加入________则为固体培养基。

加入抗生素可抑制_______生长。

13.培养基用_________灭菌;接种环用_______灭菌;玻璃器皿用_______灭菌。

14.倒平板: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到50°C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平板冷凝后要倒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消毒是用较温和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_______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16.微生物的纯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法。

17.菌落的概念: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_______。

18.菌落的特征: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可以用于______菌种。

19.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实际值偏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注意点:(1)计数时,每个稀释浓度一般涂布_____个平板;(2)计数所用平板中的菌落数量在__________之间;(3)计算统计的菌落数不是活菌数;(4)统计值比实际值偏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单位:个/ml 姓名: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共92空)21.若要检测培养基___________,可采选用多个空白培养基培养。

若要其他因素对培养基计数造成的干扰,可设置对照组,即选用多个培养基,用__________涂布后培养。

22.菌种的保存方法:临时保藏→用试管的___________培养基接种后保藏在_________中;长期保存→用______________法(-20℃)。

→微生物分离、鉴定23.分离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方法: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并加入________指示剂。

该菌合成_______将尿素分解成氨,PH值会升高,指示剂会变______。

24.分离鉴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方法:以纤维素为唯一________并加入_________,若培养基出现__________则说明该菌存在。

25.用_____________培养基可鉴定大肠杆菌,菌落呈现_________。

26.纤维素酶是复合酶,C1酶和Cx酶将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27.玫瑰精油——_____________法;橘皮精油——__________法;胡萝卜素(_____色,不溶于水,易溶于__________)——_________法。

28.采用哪种方法提取,取决于提取物的属性。

如有效成分________,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则选用蒸馏法。

29.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利用__________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混合物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30.蒸馏的______________会影响提取物的品质。

蒸馏温度____、时间____产品品质差。

31.柑橘和柠檬在水中蒸馏会导致___________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32.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中加_________易于油水分层;加无水Na2SO4______。

33.压榨橘皮时先用石灰水浸泡(分解果胶,防止橘皮____)可提高________;NaHCO3和Na2SO4可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

34.β-胡萝卜素可氧化成________,缺乏VA可患________、干皮症和幼儿生长发育不良。

35.β-胡萝卜素提取方法:一是植物中提取,二是_______中获得,三是微生物发酵生产。

36.萃取剂特点:较高沸点;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不与_____混溶(所以不能用酒精作为萃取剂)。

37.萃取时,原料颗粒____,萃取时间_____,萃取温度_____,则萃取效果相对较好。

38.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萃取时应水浴加热是为了防止_________燃烧、爆炸;______________装置可以防止有机溶剂挥发;40.胡萝卜素的鉴定方法:___________法。

标准样点在A、D两点。

41.萃取胡萝卜素的步骤:胡萝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选修一:专题4、5→酶的研究与应用1.___________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使浑浊的果汁里的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而使果汁变得________。

3.设置温度______、PH______实验可以探究它们对酶活性的影响。

4.果胶酶活性的实验观测指标:方法一:反应同样时间后,反应液过滤______时间,用量筒测量出汁率。

果汁量越______,酶活性越高。

方法二:反应相同时间后,比较果汁的__________来比较酶活性的高低。

5.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__酶和_________酶(最广泛)、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6._________________酶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

7.该酶固定化后优点: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_______,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________利用,降低成本。

8.固定化技术包括:__________法→用多孔性载体(海藻酸钠)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法与______________法→用于固定_______。

9.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方法:包埋剂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细胞混合均匀后,用注射器滴加到凝固剂___________溶液中形成_________。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0.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化→____________。

11.第一步样品处理的注意事项:(1)洗涤红细胞(用________水洗涤目的:去除___________)①柠檬酸钠的作用:防止_____________;②低速短时离心的作用:防止___________沉淀;③缓慢搅拌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

(2)释放血红蛋白①_________的作用:使红细胞大量吸水胀裂;②加入_______的作用:溶解红细胞的细胞膜;③充分磁力搅拌的目的:加速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共66空)(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①2000r/min离心10min:从上到下第___层红色透明为血红蛋白溶液;②滤纸过滤除去_________________;③在___________内静置,分出下层红色透明液。

12.第二步粗分离的注意事项:(1)透析膜:是________膜,蛋白质是大分子,它_____(能或不能)透过透析膜,而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膜与周围的缓冲溶液进行溶质交换,进入到透析液。

(2)1mL血红蛋白溶液装入___________中,再置于________缓冲液中透析_________h。

13.第三步纯化的注意事项:(1)纯化方法:____________法,又称为分配色谱法。

(2)原理:根据被分离物质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进行分离。

分子量较____的蛋白质进入凝胶内部,路程_____、移动速度______。

分子量较_____的蛋白质在凝胶_____移动,路程_____、移动速度_____。

(3)纯化的步骤:①凝胶色谱柱的________;②凝胶色谱柱的______(注意色谱柱中不能有气泡,因为会扰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样品的______和_______。

14.第四步纯度鉴定的注意事项:(1)纯度鉴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2)原理:在蛋白质样品加到凝胶上后,接通电源,所有SDS-蛋白质复合物都向着____极迁移。

大的蛋白质会遇到更多的阻力,因此它们迁移的速度比小的蛋白质________。

凝胶通过染色(常用的考马斯亮蓝染料)出现不同的蛋白带,蛋白带越靠前的蛋白质分子量越__________。

15.SDS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磷酸缓冲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