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概论知识点

金融概论知识点
金融概论知识点

金融概论教案

第一章金融和资本市场概述

一、金融系统

金融系统包括市场、中介、服务公司和其它金融决策机构。

二、企业资金需求

获得利润而且超过其新投资需求的企业是资金盈余部门,而需要融资来扩展业务的企业是赤字部门

三、金融服务业的职能

(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

(如借款买房、储孝养老金和投资于生产设备,都是将资源从时间上的一点转移到另一点的活动,另外,金融系统还可帮助在不同地点之间转移经济资源,如德国公民投资美国的投票或德国银行向美国企业贷款都可使德国的经济资源转向美国)

(2)管理风险

例如保险公司就是主要进行风险转移的金融中介

(3)提供清算和结算支付的途径以完成交易

(4)集聚资源和分割股份

(5)提供信息

例如企业经理选择投资项目和安排融资时,资产价格和利率将提供关键信息

(6)解决激励问题

当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没有的信息,或一方为另一方的代理人时,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激励问题有很多形式,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人-代理问题。

道德风险:投保人会不注意防止可能导致损失的事件,更容易导致灾害发生。解决:保险公司会限制提供保险的金额,或在特定的情况下拒绝出售保单。或抵押贷款

逆向选择: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来源: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在旧车市场,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买者也不傻,尽管他们不能了解旧车的真实质量,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愿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就可能会退出市场。接下来的演绎是,由于上等车退出市场,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退出市场;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一辆车都不成交。现实的情况是,社会成交量小于实际均衡量。这个过程称为逆向选择。

委托人-代理问题:指如果委托人知道代理人掌握的情况时,委托人作出的决策与代理人作出的决策不一致,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期权激励等安排解决。

四、金融服务机构

(一)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二)金融服务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而这些金融产品不能通过证券市场上的直接交易更有效获得。有银行、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

1 商业银行

2储蓄贷款协会:主要资金来源是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支票存款。其主要资金运用是发放抵押贷款。与商业银行的界限日益模糊。

3互助储蓄银行:业务性质与储蓄贷款协会类似,但在企业结构方面不同,是合作性质的存款机构,存款人就是股东。

4保险公司:

5 养老金和退休基金:

6共同基金

7投资银行:帮助企业、政府及其他实体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为其经营活动融资。

8风险投资公司:将资金投资于新企业,帮助管理者队伍将公司发展到可以上市程度,即将股份出售退出。

9 资产管理公司:为个人、公司和政府提供建议并管理共同基金及其他资产组合。

10 信息服务机构:以提供资讯为主要业务

(三)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和会计程序、交易机构和清算设施,以及规范金融体系使用者关系的法规体系。

1 交易法规:证券交易法常常由有组织的交易所制定的,有时还需获得法律认可。

2 会计体系:研究如何报告财务信息的学科。会计体系可能是金融体系基础设施最重要一部分。

第二节企业资金来源和类型

一、企业对资本的一般需求

选择从事何种行业、开展哪个项目。此时必须准备一项计划,安排如何获得工厂、机器设备、研究实验室、演示厅、仓库和其他的长期资产,这是资本预算过程。

资本预算决策分析的基础部分是投资项目。资本预算的过程包括明确新的投资项目的想法,对其进行评估,决定采取哪种方案,然后实施项目。

一旦决定采用哪个项目,就必须考虑如何为其融资,此时进入资本经构决策分析。资本结构决策分析的基础不是个别的投资项目,而是整个企业。可发行金融工具和权证进行融资。

另外还有营运资本管理。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以保证营运现金流出现赤字时得到融资,并且在现金有盈余时进行有效率的投资。

二、企业的组织形式

1 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

独资企业、合伙制和公司。

独资企业:企业由一个或家族拥有,其资产和负债都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资产和负债,企业所有人对企业的所有负债负有无限责任。如一些饭馆,小作坊等。

合伙制:企业有两个或更多的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的资产,负有无限责任。

公司:与所有者分离的法律实体。其好处是所有权可以转让而不破坏公司的运营。另一个好处是有限责任,即如果公司无法偿付债务,债权人可以获得公司的资产,但对股东的个人资产没有追索权。

2 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第一,职业经理可能具有运营公司的更高的能力。

第二,为了获得企业规模方面的效率,许多家庭可能需要进行合作。

第三,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中,所有者希望通过投资多个企业来分散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实现,在多个企业拥有较少的股份。

第四,分离式的结构可以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企业所有者无须了解企业所需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情况,经理等专业人士可得到。

第五,存在学习曲线或关注效应,分离型结构更适当。当所有者不是管理时,如果企业出售,经理们会继续留任工作,否则新的所有者必须从旧的所有者那里了解企业的情况。

负面影响:

分离结构导致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有者只有不完整的信息评价管理者是否有效地为所有者利益服务,所以管理者可能无视对股东承担的责任

三、股份公司资金来源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质

指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均等的股份,其成员以其认购的股份金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财产责任的公司。优越性:

(1)股份有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具有明确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2)全部资本采用股份的形式,每股金额相等,通过发行股票,可迅速广泛筹集巨额资金。

(3)采用有限责任制。公司破产时,股东除认缴的股本外不会有其他损失,有利于保护股东,更易吸引资金。

(4)所有权与经营权互相分离。由专业人士管理,可实现对公司的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5)股份可自由转化,可转让。使股份公司能在社会上广泛吸收游资,起到加快资本流动的作用。

(6)实行财物公开原则。让公众了解公司详细财务和经营状况,以便于投资者作投资选择和社会监督。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1 股份公司设立的方式

(1)发起设立,发起人自己把股份公司第一次发行的全部股份认足时,公司即宣告成立。其办法是由银行财团充当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认足第一次发行的股份,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把股票在交易所出售给公众/

(2)募集设立。发起人只认足公司首期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的公开向社会公众募集招股,分次发行股份,最终认足股份而设立股份公司。

2 股份公司设立的原则

(1)特许设立原则。由国家元首发布命令或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特别法律以表示特许。

(2)行政许可设立原则。A:单纯准则设立原则。公司设立的必要条件由法律做出统一规定,凡具备法定条件,公司即可设立。易造成滥设公司后果。B:严格准则设立原则。一方面从法律上严格规定了设立股份公司的条件和设立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强法院和行政机关对股份公司的监督,这样可防止滥设股份公司。

3 股份公司的章程

章程是由发起人全体同意,依法订立而为公司设立所必须具备的,公司组织和行为所依据的准则。

设立股份公司,必须订立章程。订立章程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必须得到全体发起人一致同意,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必须有发起人签名盖章。

法律牟股份公司的章程所记载的事项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根据这种要求的强制性和任意性的不同,可分为绝对必要事项、相对必要事顶和任意记载事项。

(1)绝对必要事项。是章程必须给予记载的,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如公司的名称、注册处所、经营类别、发行股数总额及每股金额,发起人姓名等。

(2)相对必要事项:相对必要事项记载于章程,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不记载,也不影响章程本身的法律效力。如股份的种类与各种特别股的权利义务,特别股东或受益人的姓名等。

(3)任意记载事项。这些事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共秩序,发起人都可以把他们记载于章程,并且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如要变更,也必须履行法定手续。如经理人的设置及其人数与职权的规定,股东表决权的限制,股息及红利的分配方法等。

4 股份公司设立的程序

(1)发起设立程序

A:认足股份,即由发起人认足全部股份。发起人只需口头或书面承诺每人要认领多少股份,而并不同时按股份金额缴纳股款。

B:缴纳股款。认股人按所认领的股份票面价额缴纳股款。一般用现金,也可以用现物出资。但劳务、信用等无形资产不得作为出资对象。

C:选任董事及监察人。

D:申请设立登记。董事、监察人等机关被选任建立后,即应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公司的设立登记注册手续,取得营业执照或注册证书,公司即正式成立,取得法人资格。

(2)募集设立程序

A:先由发起人认足部分股份。

B:制定招投章程。发起人制定招股章程,以便使公众了解该公司的实际情况。

C:报主管机关审核。发起人向公众公开募集股份之前,一般必须向国家主管机关报送有关文书并在主管机关审核批准后,才能开始募股。

D:公告招募与认股。经主管机关审核通过后,即可向社会发出公告,邀约公众认领股份。

E:催缴股款。公司第一次发行的股份全部认足后,发起人即应向各认股人催缴认股股款,

F:召开创立会。创立会是公司设立过程中由认股人所组成的决议机关。它除了选举公司的管理机关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任务,包括听取发起人关于公司创立过程的报告,并进行审查等。

G:申请设立登记。创立会一经选出董事、监事作为公司的机关,该机关即应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公司的登记注册手续,一经核准,公司即告成立。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由股东大分、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是执行机关,常设的监事会是负责监督的机关,以总经理为主的经理层是日常工作的管理机关。

1 股东大会

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其决定的事情董事会必须执行。公司一切重要的人事任免和重大决策,均须得到股东大会认可和批准方为有效。股东大会分为股东年会和临时大会两种。年会每年一次,全体股东参加。两次年会间不定期召开的会议是临时大会。

股东大会主要内容和权限是: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查批准公司年度预算、决策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会计报表,决定股息和红利分配方案,决定公司增减资本,公司的合并和解散,选举和罢免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重大人事任免,修改公司章程。

2 董事会

由股东大会提名选举产生,以公司代理人和公司财产受托人身份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董事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代表,一般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董事会是股份有限公司常设权力机构,是股份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行使股东大会职权。

董事长由董事担任,要全部董事2/3以上通过。各董事一人一票。

董事会权限有:召开股东大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决议,选举和解除包括总经理、会计主管人员在内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审定公司重要规章制度,审定公司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批准分配方案,确定公司营业方针,拟定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定公司增资、减资、合并和转让等方案,提出公司破产申请等。

董事会决议如与股东大会冲突,则以股东大会决议为准。股东大会可否决董事会的决议,直至改组、解散董事会。

3 监事会

监事会监督检查公司财产及董事会业务执行情况的常设机构。监事在公司创办时由发起人选任,公司成立后由股东大会选任,并对大会负责。监事的人选,除本公司股东外,还有持有本公司股票、债券的其他企业的代表以及社会上知名人士。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任何监事不得兼任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职务。监事会独立于董事会之外,对董事会工作进行监督。

权限为:监事可列席董事会,监督董事、经理等管理人员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其他股东大会决议行为。检查公司业务、财务状况,查阅账薄和其他会计资料等。

4 经理

股份有限公司经理人员辅助董事会具体执行公司业务,一般包括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3人及各部门经理多人。

总经理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代理人,也是企业行政工作的首脑,负责公司全盘营业活动,并对董事会负责。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管理企业,任务是具体实施公司董事会决议,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经理人员的代理权限只能以公司本部的营业范围为其代理范围。

四、股票的种类

(一)股票特征与类型

1 股票的定义

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给出资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的股份资本所有权书面凭证。

2 股票的性质

(1)股票是证权证券而不是设权证券。证权证券是指证券所代表的权利原已存在,证券只是起一种权证证书的作用。证权证券则指证券所代表的权利本不存在,只是随证券的制作而产生,即权利的发生以证券的制作和存在为条件。股票代表的是股东权,产生的原因是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而持有公司的股份,并非产生于股票的制作因此是证权证券。

(2)股票为有价证券。股票所代表的权利完全可以用财产价值衡量,也可通过买卖方式转让。

(3)股票为要式证券。股票上应记载的内容和事项,法律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违反法律的规定即为无效。

(4)股票为社员权利证券。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是作为社团法人的成员所有的权利总和。

3 股票的特征

(1)具有参与决策权。普通股股东可参与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其权利大小取决于其占有股票多少。

(2)收益性。可获分派股息及转让收入。

(3)风险性。股票投资者报酬完全由企业盈利状况决定,分红及股票价值不确定,具有较大风险。

(4)流动性与投资性。股票可在证券市场流通,并在买卖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格,是一种投资品。

(二)股票的类型

1 普通股与优先股

普通股:是发行数量最多的一种股票,是享有股东基本权利的股份。

优先股:相对于普通股而言,在盈余分配、剩余财产分配上的权利优先于普通股。

2 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照有无记名划分,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3 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1)有票面金额股票:在股票票面上载明一定金额股权的股票。

(2)无票面金额:股票票面不记载金额,只注明它是股本总额若干分之几的股票,其价值随公司财产增减而增减。

4 流通股与非流通股

流股股:股份公司向社会非特定单位和个人发行的股票,发行后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流动性强,数量多,金额大。

非流通股票:股份公司向特定少数投资者发行的股票,这种股票发行数量少,金额小,不允许上市转让,流动性较差。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只能在内部进行转让。

(三)普通股与优先股票

1 普通股票的特征

(1)普通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股票。也是最一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2)普通股票是标准的股票。每一股份对公司财产都拥有平等权益,股东平等享有股东权利。

(3)普通股票是风险最大的股票。其股利和红利收益要随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而波动。

2 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权利

(1)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2)公司盈余和剩余资产分配权

A:公司盈余分配权。公司盈利分配上位于优先股之后,其股利取决于公司的盈利状况及分配政策

B:剩余资产分配权:公司清算时,普通股持有人有权在公司的资产偿付了各种债权人以及优先股股东之后获得分配。

C:优先认股权:公司增发新的普通股股票,以扩大公司资本时,现有的股东有权优先购买新发行的股票,以维持其在公司中的股份权益比例。

3 优先股票的特征

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在公司资产、利益分配方面有优先权的股份。即在分配公司股利和公司清算时分配公司剩余财产方面,比普通股优先,但没有对公司业务的经营控制权和投票权。优先股的特征为:

(1)优先分配股息。因此其风险比普通股要小。

(2)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3)优先股股东通常没有表决权。

(4)优先股可由公司赎回。

(四)我国现行的股票类型

1 国家股

又称国有资产股,是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部门用国家财政资金、国家所有的资产(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资产)通过认购、认缴股份或参股而在股份制企业所形成的股份(含现有资产折成的国有股份),国家股一般应为普通股。

国有股来源:(1)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改组为股份制公司时,按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所形成的国家资产,重估后折算成股份。(2)以国家名义拨款新投资的各种资金所转换的股份及各种资产所折算的股份。(3)全民所有制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企业第二步利改税后留利部分形成的资产,重估后折算的股份。

2 法人股

又称单位股,指境内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主要包括:(1)由发起单位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法人以其自有资金认购的股份。(2)原集体企业以其资产重估后折算成的股份。(3)原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时,将原企业多余未发的职工奖励基金转作职工共有股份,其所有权仍归单位,个人只有所持股份的股息权,并无使用权、公有权和处理权。(4)按照有关规定可以持股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所投资持有的投份。在上市交易中,目前规定只限于个人股可以自由转让,单位(法人)股转让须经批准。

3 公众股

指股票发行公司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公众股的持股对象和范围没有任何限制规定。

(1)公司职工股:指股份公司以本公司职工为专门对象发售本公司的股权,使本公司职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内部职工股只能是本公司的职工才有资格持有,一般只能在本公司职工之间转让或由本公司收购。内部职工股持有一段时间后,可经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交易,转为普通股。

(2)社会公众股,指社会个人以自己的合法财产投入股份公司后持有的股份。

4 外资股

(1)境内上市外资股:指以人民币标明面额,供境外公众和机构以及境内自然人以外币进行买卖的股票,称为B 股或称人民币特种股票。

A:B股的特点:B种股票的投资者和A种股票的投资者一样,都是发行公司的股东,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样的义务。

B种股票由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及台湾投资者购买,可以由法人买卖,也可由自然人买卖。2001年3月起,境内自然人也可买卖B股。B种股票由投资者用外汇进行买卖,外汇折算成人民币的汇率按外汇市场价格计算。B种股票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持牌交易。B种股票的股息、红利和交易收益,依法纳税后可到外汇调剂中心调剂成外汇汇出境外。

B:发行B股的作用。一是开辟了筹集外汇资金渠道。二是有助于企业改进管理,参与国际竞争,约束国内管理者。有助于国际投资者进一步了解我国政策。

(2)境外上市外资股。

指为方便国有企业到境外证券市场上市集资而设立的又一种人民币特种股票。如H股和N股等。前者指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后者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五、企业管理的目标

(一)管理的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规则是管理者在经营企业时要遵循的正确的规则。

(二)市场收购

竞争性的股票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机制,使管理者的动机与股东相一致,就是收购。来自收购的威胁和由此而来的对管理者的替换,激励当前管理者通过提高市值为企业当前股东的利益工作。

六、财务专家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大公司里,所有的管理人员、从顶层的首席执行官到下面的个别生产单位、营销机构,都需要财务专家服务。

财务总监CFO是高级副总裁,负责企业内所有与财务有关的事务,直接向CEO汇报,其下设三个部门:财务计划部门、财务部门和控制部门。

第三节金融市场类型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有效性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所谓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或机制,即资金从盈余部门流向赤字部门的行为的总和。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票据、有价证券和货币的买卖等货币经营活动和经营方式,涉及了所有的资金融通行为,狭义的金融市场则主要指证券市场。

由五大要素组成:参与者(资金的供求者与需求者)、交易对象(资金)、一定的设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上的设施)、社会条件(一定的文化习俗、道德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管理机构(金融市场管理机构)。

金融市场有别于其他市场的地方:第一,市场参与者之间所发生的不是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借贷关系。第二,市场交易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货币或资金;第三,市场交易的场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形的,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脑等电信网络所构成。

(二)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有效性的标志:第一,交易成本低廉,秩序良好;第二,有众多的交易者参加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很有深度,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第三,市场价格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第四,金融市场资金能根据价格信号迅速、合理流动,实现资金资源合理配置。

金融市场应有三种作用;第一,沟通作用。沟通盈余和赤字部门的资金运动,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第二,分配作用。有效分配资金,引导资金流向社会经济效益高的部门,使资源获得充分利用。第三,传导作用。有效影响资金供求和经济运行,从而成为政府实施经济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的重要的传递工具。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一)货币市场

即短期资金市场。主要从事一年或一年以内短期资金的融通活动。一般可细分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和短期证券市场。

特点:首先它是短期的,而且是高流动性和低风险的市场。其次,货币市场是一种批发市场,交易额极大,主要参与者大多是机构投资者。最后,货币市场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市场。

(二)资本市场

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和长期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的场所。

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具有期限长、风险大、流动性低和收益高等特点,因此在资本市场构成中,交易市场的地位比初级市场更加重要。

1 资本市场之一:债券市场。按发行者来分可将债券市场划分为政府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1)政府债券市场:主要借款人有中央政府、政府机构和地方政府。

(2)公司债券市场:由公司发行。发行分公募与私募。发行时要接受评级机构信用评级。

(3)国际债券市场:分为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外国债券是指在某个国家债券市场上由外国借款人发行的债券,其面值货币是债券市场所在国家的货币。欧洲债券是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的国家发行的债券。

2 资本市场之二: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活动的大致三种人:投资者,即单纯买进股票并把它保存以获取股息的人;短期投机者,即根据股票行情自动指示器不断买进卖出的人,以求在短期股价涨落中获利;长期投机者,是在数月或数年内进行投机的人。

股票的发行目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新股;另一种是特殊新股发行。

股票交易分布在证券交易所和场外市场。

股票一般有四种价格:票面价格、发行价格、账面价格和市场价格。账面价格也叫实际价值,是股票所含实际资产的净值。市场价格是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实际交易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与票面价格和账面价值无直接关系。

影响股价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股票市场以外的基本因素,即指在长期趋势中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潜在因素:在经济方面有公司利润、公司分红比率、股票分割、利息率、国内生产总值等;在政治方面有战争及政府各类政策和措施。第二类是股票市场的技术因素,影响股价短期波动,如股票交易量等。

三、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一)一级市场

即有价证券的发行市场,其活动主要包括直接证券从发行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相应地资金从盈余部门流向赤字部门的这一金融交易的过程。

1 初次发行市场和再次发行市场

初级市场是场外无形市场,所有的交易都通过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利用各种通讯设施如电话等来完成。

根据发行者是首次还是再次进入市场发行,可将整个发行市场划分为初次发行市场和再次发行市场。在初次发行市场上,筹资者主要是一些新成立的公司,成本相对较高。而在再次发行市场上,集中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发行成本较低。

2 初级市场的参与者

主要是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是专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其作用一是向发行者提供咨询,二是帮助甚至替代发行者准备各种发行材料和办理申报、审批手续。三是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3 证券发行的方式

根据是否通过媒介来发行证券,可将证券发行划分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直接发行就是由发行者将证券直接推销给投资者,如公司内部发行证券等。对公司而言,直接发行融资数量有限,发行风险较大,故仅占极小部分。

间接发行就是通过证券发行中介机构进行承购推销。(1)代销,由发行中介机构代销证券,发行风险全部由发行者自行承担。(2)助销。中介机构实际推销的结果未达到委托推销合同所规定的证券发行额时,其差额部分由中介机构买进。(3)包销。中介机构将证券全额买下,承担所有风险。

还可将证券发行对象是不特定的公众投资者还是特定的少数投资者,将证券发行分为公募和私募。

4 发行过程

第一阶段,发行公司的综合决策过程。即选择何种筹资方式,发行何种证券以及确定发行条件和发行方式等。第二阶段,发行公司根据客户关系或公开招标,选择一家发行中介机构。第三阶段,发行公司与中介机构签订销售合同。

(二)二级市场

也叫证券的次级市场或交易市场,是现有证券的买卖市场。

1 次级市场的重要性和次级市场的层次

首先,它给予有价证券的流动性或可销性。其次,次级市场上证券的交易价格是公司选择发行时机和制定新证券的发行价格的基础。最后,次级市场行情的波动,反映投资者的信心,是经济的寒暑表,既可了解微观领域中各企业活动状况,又可揭示整个经济运动的趋势。

2 证券交易所

(1)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和功能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买卖双方公开竞价、有固定地点的合法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会员制和公司制。会员制证交所是一个由会员自愿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法人组织,会员一般是经营证券业务的行号,包括交易商和经纪商。公司制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由股东选举董事会进行管理,经营证券业的机构可以持有股份,但不能担任交易所的董事及经理,而且该交易所的股票不得在本交易所上市。会员制与公司制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与会员的关系是自律关系,后者与证券商的关系是契约关系。

证券交易所基本功能:(1)提供一个集中的,设施齐全的场所,使买卖双方汇集在一起进行交易。(2)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交易对象、交易主体和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维持公平有秩序的市场。(3)收集和发布市场价格变动信息以及影响价格变动的各类有关信息。(4)仲裁交易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纠纷。

(2)证券交易所的结构

在证券交易所场上活动的有两大类人员:一类是交易所中的工作人员,其作用是维持交易市场内的正常运作,另一类是交易参与者,属于交易所的成员,一般都在交易场内获有席位。

交易参与者内交易参与者按其在场上活动的性质又分为三类交易状态:第一类是佣金经纪人,是帮助客户进行证券买卖收取佣金的会员;第二类是交易厅自营商,利用行情波动为自己的账户买进和卖出进行投机的证券交易商;第三类是专员,主要职责是维持整个市场公平有秩序运行,因此既当经纪人,又当自营商。

(3)证券交易的一般程序

一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由于没有成员资格,不能进入交易所交易,只能委托具有成员资格的经纪公司完成。

经纪公司接到客户的委托单,立即传递到交易场内,由场内经纪人按照委托单要求完成交易。委托单有三种:市价委托、限价委托和停损委托。

四、场外交易市场(OTC)与有价证券的管理

(一)场外市场

又称店头交易。场外市场传统上是一种分散的市场,整个市场活动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工具来进行。场上没有成员限制,只要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自营商对某种证券报出买价和卖价,这种证券的场外市场就形成了。

五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步

国际金融市场和银行贷款的增长远远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

(二)国际金融创新

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一大特点。是指资金融通和金融中介的技术以及工具的创新,还指金融服务的品种的创新/

(三)筹资证券化

一是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资,二是银行在二级证券市场上出售债权。

(四)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日益加剧

游资投机,金融创新造成的风险日益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第二章银行体系

第一节银行业的历史和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历史

源于古代的银钱业和货币兑换业。古代银钱业主通过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及异地支付业务,积蓄大量货币,当他们将暂时不会被提走的货币贷给他人并收取利息时,古代银行业开始慢慢向商业银行转变。

近代银行出现源于中世纪欧洲,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威尼斯银行。

而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是旧高利贷业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的新型股份银行。1694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一个资本主义股份银行,是现代银行的标志。

二、银行的作用

(一)作为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

(二)创造信用货币:银行最初创造的信用工具是银行券,在中央银行独揽货币发行权后,纸币由中央银行发行。以后银行所产生的支票又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社会最主要的支付工具。

(三)创造存款,扩张信用。

银行吸收的存款,留足备用金后,可用于贷款和投资,形成存款的增加和信用的扩张。

(四)提代广泛的金融服务

代理支付、消费信用等服务不断出现。

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定义: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一)交易媒介

利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省去了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所需的大量时间,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二)计算单位

用货币计算商品和劳务的价值

(三)价值贮藏

指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贮藏。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好处是它是一种最易流动的资产。

第二节银行的类型和功能

一、商业银行

指依法接受活期存款,主要为工商企业和其他客户提供短期贷款并从事短期投资的金融机构。

二、投资银行

是专门从事发行长期融资证券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有:(1)包销业务,即投资银行将发行公司的证券全部给予承购,并在规定时间内付给该公司约定数额的价款。(2)代销业务,即投资银行只是代理发行公司销售新证券,从中赚取佣金。(3)自身买卖业务以及零售业务等,它们经营证券的范围主要有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等。

银行业与证券业界限的逐渐消失,是金融机构变化的一个趋势。

三、储蓄机构和信用协会

(一)储蓄机构

通过储蓄存款方式获得资金,其资金运用大部分是发放不动产贷款、投资国债券和其他证券。其负债与资产之间在期限上难以对称。

(二)信用协会

由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组织起来的,互助性质的会员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存款,也可以有一定数量的非会员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对会员提供短期贷款、消费信贷、票据贴现、从事证券投资等。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本金

(一)负债

1 支票存款:是一种允许其持有者向第三者签发支票的银行账户。是银行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因为一般没有利息。

2 非交易用存款:不用交易用的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存款的所有者不能对非交易用存款签发支票,但这

些存款的利率通常要比支票存款高。非交易用存款有两种基本类型: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曾是最普通的非交易用存款,这些账户的资金可以随时增添或提取,存款的存入、提取以及利息的支付,或记载在月度报表上,或记载在存折上。从技术上来说,此类存款并非应求即付的,银行可以在30天内支付,然而由于在争取存款上的竞争,银行允许存款户不受耽搁地从其储蓄账户上提款。

定期存款有固定的期限,如提前提用,则要受较大的损失处罚,因此对银行来说,是一个成本较高的资金来源。

3 借款:银行可向其他银行及公司借款。

4 银行资本:(1)股本,包括普通股股本和优先股股本。(2)资本盈余,又称资本公积。指商业银行发行股票时,股票实际销售价格超过股票面值的额外收入,即股票发行溢价。(3)未分配利润,又称留存收益,是商业银行税后利润中未分配给股东的部分。(4)补偿性准备金。指银行为应付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预先提留的资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贷款、证券损失准备金。(5)从属债务:指当银行破产清算时,偿还顺序较为靠后的债务,由于这些债务的清偿排在担保债务、存款和其他一般性债务之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资本属性。

(二)资产

就是银行的资金运用。包括:

1 准备金:准备金即商业银行为应付日常的提款要求而保留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由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部分组成,后者占主要部分。准备金是收益最低的资产,因为没有利息收入。

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

2 应收现金项目:应收还未收的现金。

3 银行同业存款

准备金、应收现金以及银行同业存款通常合称为现金项目。

4 证券: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及金融债券等。

好处:(1)灵活运用闲置资金,获取投资收益。(2)加强流动性。通过随时将债券出售获得流动性。(3)降低风险。多样化证券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

5 贷款:流动性低的资产,故其利率在各种资产中也是最高的,构成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

美国贷款分类方法:将贷款分为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及共他贷款。

6 其他资产

二、商业银行管理的一般原则

银行经理最关心四个问题:一是确保银行拥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存款者。二是将持有资产多样化,将风险减至最小。三是以低成本获取资金。最后确定银行必须保持的资本金的数量,并获取所需的资本金。

(一)流动性管理和准备金的重要性

当存款外流时,持有超额准备金能使银行得以免除如下成本:(1)从其他银行或企业借款;(2)出售证券;(3)从联储借款;(4)收回贷款或出售贷款。

(二)资产管理

第一,银行力图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且看来不大会违约的借款者。

第二,银行力图购买回报率高、风险低的证券。

第三,银行在管理财产时必须通过资产的多样化来求得风险最小。

第四,银行必须管理其资产的流动性,以便能以不高的成本来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

(三)负债管理

支票存款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可转让存单和银行借款则在资金来源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四)资本充足性管理

1 银行资本金如何防范银行倒闭

银行保持高水平资本金的基本道理:银行持有银行资本金以减少它成为资不抵债的可能性

2 银行资本金的数量如何影响股票持有者的收益

银行所有者不愿意持有很大的资本金的原因:在资本回报率给定时,银行资本越低,银行股东的回报率越高。

3 股东的安全和收益的替代关系

即在两者之间权衡。如果不确定增加,贷款损失可能性增加,则就应持有较多的资本金保护股东。反之,如能有把握确认贷款损失不会发生,则应削减银行资本金,增加股权回报率。

4 银行资本金要求

管理当局的要求。

(五)银行资本管理

如发现资本短缺,则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解决:一是发行股票增加资本金;二是减少对股东红利的分配,增加可记入资本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或者保持资本金水平不变,但通过减少贷款或卖出证券来减少其资产,并用得到的款项来减少负债。

如资本金过多,则:一是通过对股东支付较高的红利减少资本金;二是通过购回一部分股权来减少资本金;或者是保持资本金水平不变,但用这些新的资金来发放新的贷款或购买更多的证券,从而增加其资产。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监督

一、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一)中央银行如何向银行体系提供储备

两种途径:一是发放贷款,二是购买政府债券。

1 向银行发放贷款

2 购买政府债券

(二)单个银行的存款创造

假定中央银行从A银行购买100美元债券,该银行的储备增加了100美元。假定该银行决定贷出这100美元,它发放贷款后,为借款人开立一支票账户并将贷款划入该账户。此时该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100美元。

当借款人将这100美元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而签发支票时,这些支票就将存于其他银行。

假定A银行贷款所创造的100美元存款存入银行B,而该银行及其他所有银行都没有超额储备,则银行B的账户如下:

银行B资产负债表

如果法定储备率为10%,则银行B发现法定储备增加10美元,超额储备为90美元,超额储备全额贷出,此时有:

如果从银行B贷出的90美元被借款人花了,将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C,则银行C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银行C资产负债表

银行C资产负债表如下:

从银行C借款的人再将81美元存入另一家银行D。此时至此阶段,从银行体系最初增加的100美元储备,导致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合起来增加271美元(100+90+81=271)

同样的道理,如果所有银行都将其超额储备的全额发放贷款,支票存款会进一步增加。而增加多少取决于存款乘数。所谓存款乘数,是由银行体系的储备增加而导致的存款多倍扩张。它等于以分数表示的法定储备率的倒数,

公式为:△D=1/r D×△R,△D表示银行体系中支票存款总量的变动,r D表示法定储备率,△R表示银行体系储备

额的变动。

(六)一点评估

但实际上实际存款创造不会那么简单。如果从银行B获得90美元的贷款没有存入银行而只是作为手持现金,则银行C就没有任何存款,此时存款创造过程就此结束,支票存款总额仅增加100美元,比我们计算出来的1000美元少得多。

另一种情况是银行不会将其全部超额储备用来发放贷款,例如银行B决定持有全额90美元的超额准备则银行C 也不会获得存款,也会中止存款创造过程。

二、商业银行的监管

原因:一是银行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核心的重要性,二是银行体系特点也使其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如风险高度集中,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及银行业的风险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容易传染扩散等。

(一)银行监管的基本内容

1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即借款方不能到期归还贷款的风险。

(2)国家风险:指与借款人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

(3)市场风险:指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变动而受损失的风险。在银行衍生品交易中最明显。

(4)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而面临的风险。

(5)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或正当的贷款申请而造成的损失的风险。

(6)操作风险: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例如银行交易员等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从而导致银行的财务损失。

2 银行监管的基本内容

(1)对商业银行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

商业银行设立实行的是批准制,要考虑银行所有权结构、经营计划、财务预测等。在我国设立商业银行需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而银行设立后,如出现与设在审批条件有关的重大变更,通常也须得到有关机构当局的批准。

(2)银行营运过程中的监管

银行营运过程中,监管当局须通过非现场监控和现场稽核检查的方式对其业务进行监管。

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资本充足充要求。一般要求银行资本同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应达到4%。

②流动性要求。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定比例以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持有,以此来作为保持商业银

行流动性的最低要求。我国规定各商业银行必须以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形式保持占其各项存款总额8%的法定准备金。

③资产质量监管。各国银行管理当局一般都要规定一个统一的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标准,以作为银行定期考核其信贷资产质量的标准。我国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四类。国际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五类。我国后来改为采用国际标准。

④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一家银行的业务能根据董事会制定的政策以谨慎的方式经营。

⑤风险集中和风险暴露的监管。为防止银行的信用风险过于集中,银行监管者通常要制定审慎的限额,以限制银行对单一借款人和相关借款人的风险暴露,这类限额通常以占资产的百分比表示。

(3)对已有问题的处理

对于一般性问题,监管当局往往责令银行限期改正,对于违规违法的行为,监管当局依法对有关机构进行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 一些被放松的监管内容

(1)对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限制

自从80年代中期开始,英、美、日等国逐渐放松了对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限制。

(2)对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

美国对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有限制。银行通过很多方法进行规避,如组建银行控股公司,以被控制的一家或几家银行的股票作为其资产的公司,这样可控制多家银行,但这些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另一种方法是设立有限服务银行,不经营所有银行业务,因而不符合法规所定义的银行,因而不受法规限制。

(3)对利率的限制

中央银行有权制定商业银行存款或贷款利率的上下限。但后来,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均取消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

(二)巴塞尔协议

目的:在银行业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各国通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利于各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公平竞争,以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该协议于1988年成立,正式名称为: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协议提出了统一的银行资本定义,确定了根据加权风险资产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法和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到1992年底,各签约国国际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即核心资本同加权风险资产比率必须达到4%。

(三)存款保险制度

是指政府金融主管部门为维护存款人的经济利益,在金融体制中设立存款保险机构,规定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按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当其出现支付危机或破产清盘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其兑付存款的制度。其目的是在于从制度上斩断个别银行危机诱发银行的连锁倒闭。

其缺点: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存款人失去对存款银行的监管动力,可能将资金存入能够提供最高回报的银行中,导致坏银行驱逐好银行。

第五节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国际金融组织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在性质上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的政府管理机关。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调节货币流通,保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是指有权发行银行券、纸币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是代表政府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的机构。主要执行如下职责:(1)代理国库,经办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国库的出纳职能。(2)向政府提供信用,支持财政,以解决政府对资金的临时需要。(3)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

各种金融事务。如代理政府保存和管理黄金外汇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等。(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和参谋,为政府制定经济金融政策提供信息。

(三)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客户一般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与工商业者发生直接的业务往来关系。作为银行的银行,其基本职责为:(1)是全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惟一保管者。(2)是全国金融业票据清算中心。(3)是全国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四)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

是制定和执行政府金融政策,管理与协调全国金融活动的银行。其主要职责表现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制定或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务基本规章,监督和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管理境内金融市场等诸方面。

三、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分析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使命是共同的

(二)中央银行是国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政府对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

(1)政府拥有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成员和领导人的提名权或任命权。(2)法定的责任关系。向政府或国会负责。(3)政府派代表参与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4)货币信贷政策的制定。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制定和推行货币信贷政策,当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有指令权。

(四)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各国有三种情况:一是中央银行从属于财政部,如日本、英国等。二是中央银行归一个以财政部为首的决策机构领导,如法国意大利等。三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平行,直接受政府领导,或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之外,直接向国会负责,如美国、德国等。

(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部分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政府中保持其超然的地位,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属于政府,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需要经过总统批准,中央银行只对国会负责,定期向国会汇报中央银行的政策方针及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和观点等。这种独立的地位可以比较有效地限制政府为实现它的某些短期利益而滥用权力使中央银行处于超然的地位。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1 资产项目

(1)贴现及放款:包括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和放款,对财政及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放款。

(2)各种证券:主要是央行持有的本国政府债券,外国债券及商业票据等。

(3)黄金外汇储备:央行购买的黄金外汇等。

(4)其他资产:如待收款、房屋设备等。

2 负债项目

(1)流通中的通货:指社会公众手中持有的和各金融机构库存的现钞和铸币,在负债项目中比重最大。

(2)各项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及财政部存款及外国存款等。

(3)其他负债;除以上负债以外的负债。

(4)资本项目:指中央银行的自有资金。

五、国际金融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7年成立,总部位于华盛顿,为协调国际间货币政策,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

(二)世界银行集团:其目的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促进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

(三)国际清算银行:其目的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合作,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便利,作为有关各方协议国际清算的代理人或受托人。

第六节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集中化:许多国家的银行业已主要为少数几家大银行所控制,使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进入垄断竞争的时代。

二、全能化: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界限日益模糊,商业银行越来越朝向全能化方向发展。首先是商业银行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进入长期抵押贷款市场,从而突破以往仅限于发放短期贷款的限制,同时商业银行还开发出了许多新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证券、保险等各个行业,金融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三、电子化:借助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许多新的银行自动化项目不断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技术还引起了银行内部业务处理和银行资金转账系统的革命。

四、国际化:各国大银行纷纷到海外开设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原因:一是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得银行的国际业务迅猛增长。二是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把吸引海外存款当作重要的资金来源。

第三章货币和债券市场

第一节利率和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的含义

(一)利息和利率

利息是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利率是单位时间内,借贷1元钱所需支付的价格,通常将利率表示为利息额与借贷金额的比率。

(二)相关的几对利率的概念

1个别利率和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称为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中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2 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

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是市场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通常为官方利率。

3 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1年以下的利率为短期利率,1年以上的利率为长期利利率。

4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为实际利率。而包含了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为名义利率。

一般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可得实际利率。

5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指在借贷期内,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均按借贷双方商定的利率执行,不作调整的利率。固定利率计算方便,但在通胀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债权人不利。

浮动利率则指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可为债权人减少损失,但手续繁杂、增加费用开支,多用于3年以上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6 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计息时只对本金计息。单利本利和公式:S n=P(1+rn)

复利是对本金和利息一并计息。复利本利和公式:S n=P(1+r)n

(三)收益率和利率

收益率包括不同于利率的内容。一方面,资金收益还可能包括利息以外的内容,例如资本利得即买卖差价收入。另一方面,表面上可以观察得到的利率是票面利率,描述的是利息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关系,而收益率描述的是投资者的收益与其实际投资额的比例关系。

如某人将一张持有了20天的票据拿到银行贴现,该票据面额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60天,假设银行贴现率为9%,则银行要扣除利息之后将余额给持票人。首先计算票据的到期值为10000+10000×6%×(60/360)=10100,以到期值作为借贷本金计算贴现息10100×9%×(40/360)=101元,银行支付贴现人的款项为:10100-101=9999元,表面上银行收取9%的贴现息,实际上收益率为101/9999×(360/40)=9.09%,高于表面利息率。

二、利率的决定

资金的均衡价格是在可贷资金的供求对比达到平衡时所决定的。

三、影响利率变动的原因

(一)风险

投资于有风险的债券,要求有较高的利率水平。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二)债券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越高的债券,越容易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能够以较低利率筹资,否则就必须以较高利率出售。

(三)流动性

流动性是资产在需要时能迅速和廉价地变为现金的能力。资产越具有流动性,就越有吸引力,能以较低利率出售。反之,就必须以较高利率吸引投资者。

(四)对未来利率的预期

如果预期下一年利率将上升,投资者就不会购买长期债券,而是选择短期投资,以便在利率升高时及时收回资金进行更有利的投资,这样长期债券均衡利率将升高。反之,预期未来利率下降,意味着长期债券成为更有利的投资,从而增加对长期债券的需求,提高资金供给量,从而均衡利率降低。

(五)贷款期限

一般较长期限风险较大,需较高利率补偿。较短的则利率较少。

(六)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借款实际成本降低,借款需求增加,推动利率上升。而出借者供给资金将减少,也会引起均衡利率提高。

第二节国内货币和债券市场

一、国内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即短期资金市场,经营的资金业务期限在1年以内。

(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指金融机构(除央行以外)之间相互借贷短期资金的市场,主要表现为银行同业之间买卖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的准备金余额,用以调剂准备金头寸的余缺。

(二)贴现市场

贴现是将尚未到期的各种信用票据向银行或贴现公司换取现金,同时按照贴现率扣除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

(三)短期证券市场

期限不到1年的短期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市场。

1 国库券市场

国库券指财政部为应付国库季节性需要而发行的短期债券,其期限为1年或1年以内。风险低,流动性高。

2 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指的是具有高信用等级的公司所发行的一种无担保的融资性短期债券。

3 存单市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一种银行定期存款凭证,由银行以大面值金额发行,并可在二级市场自由转让,因而构成一种货币市场工具。

4 回购协议市场

回购协议是指交易者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融通资金时,交易双方同时签订协议,以使出售证券的一方在约定时间按协定价格购回原证券。回购协议期限通常只有几个营业日,基本上是一种有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方式,作为担保品的就是协议项下的证券。

5 银行承兑市场

银行承兑票据即是一种定期汇票,是由出口商开出,经进口商银行承兑的定期商业汇票。这种汇票在未到期之前可以作为一种担保由进口商持有,也可以作为有价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二、国内债券市场

(一)债券的含义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交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可流通的债权债务凭证。

(二)债券的分类

1债券按偿还期的分类

分为短期(1年以下)、中期(1年以上和10年以下)和长期债券(10年以上)。

2 债券按发行主体的分类

(1)政府债券:风险低、安全性和流动性好,其利率一般低于其他类型债券。

(2)金融债券: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其资信通常高于其他非金融机构债券,违约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故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

(3)公司债券

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其利率通常要高于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

(4)信用债券

也称无担保债券,指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仅凭筹资人信用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券即属此类债券。除此之外,只有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

(5)担保债券

以抵押、质押、保证等方式发行的债券。

(6)可转换公司债券

被赋予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

(7)垃圾债券

投资利息高、风险大、对投资人本金保障较弱。

(8)国际债券

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家组织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依发行债券所用货币与发行地点的不同,国际债券又可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外国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另一国发行的以当地国货币计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第三国的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第三节国际货币和债券市场

一、欧洲美元或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业务: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的以一国国内市场以外的货币标价,不受该国国内市场控制的所有交易。

欧洲货币: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储蓄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

欧洲货币市场首先出现的是欧洲美元业务。前苏联将美元存入法国银行。美国美元通过援助与投资大量流入欧洲,以及英国允许国内银行接受境外美元存款和办理美元信贷业务都促进了欧洲货币市场产生。

(二)欧洲货币市场发展

1 六七十年代国内金融市场的限制促进欧洲市场的发展

六七十年代欧洲美元市场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原因正是美国政府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限制和税收使得欧洲市场体现出巨大优势。

2 70年代以后欧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国际收支逆差、跨国经营及石油输出国石油收入大量的美元收入进一步促进欧洲货币市场发展

(三)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范围

1 短期资金市场

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如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和各种短期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各种商业票据等。

按其主要业务,可分为短期信贷市场、短期票据市场和贴现市场三类。

(1)短期信贷市场

①银行同业拆放市场:银行同业拆放,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交易头寸的不足或准备金的不足而在相互之间进行的借贷活动,是短期资金市场上最重要的业务。一般是日拆到3个月期。方式简便,无需抵押品,也不需签订合同,互凭信誉。

②银行短期信贷市场:商业银行与各国政府、跨国公司、工商企业等客户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场所。一般为1年以内,满足其临时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

(2)短期票据市场

是进行短期信用票据交易的市场,主要有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3)贴现市场

是经营贴现业务的短期资金市场。

2 欧洲债券

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对投资者和发行者有具大吸引力。原因:第一,欧洲债券市场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债券发行较为自由灵活,不需向任何监督机关登记注册,又无利率管制和发行数额限制,还可以选择多种计值货币。第二,发行欧洲债券筹集资金数额大,期限长,对财务公开要求不高。第三,欧洲债券通常由几家大跨国金融机构办理发行,发行面广,手续简便,发行费用较低。

第四,欧洲债券的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税。第五,欧洲债券以不记名方式发行,并可以保存在国外,较为保密。第六,欧洲债券安全性和收益率较高。

二、国际债务危机

指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的影响不能如期如数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致使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到债权债务国各自正常的经济活动和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现象。

(一)国际债务危机的原因

盲目大量举借外债,扩张性财政政策,不适当汇率和外汇管制政策,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短期债务和商业银行债务比重过大,利息负担过重。外债资金利用效率较低,收益率低于债务成本。另外世界经济环境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如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国际市场利率的提高,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等。

(二)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增加了国际信贷的风险,国际商业银行缩减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下降,失业人数上升,也使以发展中国家为重要产品销售市场的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债务危机也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国际银行坏账增加。

(三)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各国政府和债权银行共同对债务国进行债务重组,,即修改原贷款协议,延长偿债期等以使债务国能恢复偿付能力,还以备用信贷形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临时资金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四)债务危机前景

债务危机目前得到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首先,要根本解决债务问题,必须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和国际债务的良性循环。其次,形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外部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援助有限等。

第四章外汇市场和国际贸易融资

第一节汇率的决定

一、外汇的供求

(一)外汇

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是由国家之间的界限来界定,一些国际化货币例如特别提款权,就是由世界上五种主要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

(二)汇率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可视为用另一种或几种货币表达的某一种货币的价值或价格。

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1 直接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叫做直接标价法。在这种方法下,本币数额的变化就表示了外汇汇率的变化。本币数额增多时表示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趺。反之,本币数额下降说明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

2 间接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个相当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叫间接标价法。在这种方法下,本国货币数额不变,外国货币数量则随本国货币变化而变化。这样,当外币数额增多时说明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涨。而外币数额减少说明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英美均采用间接标价法。

由于美元特殊地位,形成美元标价法。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其它标准:如根据报价在外汇买卖中的地位可将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等。买入汇率是外汇的买入价,是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是外汇的卖出价,即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所使用的汇率。银行外汇卖出价必然高于其买入价。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价前一个数字是买入价,后一个数字是卖出价。

相反,在间接标价法下,汇价的前一个较小的数字是卖出价,后一个数字是买入价。

中间汇率也叫外汇的中间价,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

现钞汇率是买卖外汇现钞时使用的汇率。

即期汇率: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后两天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称为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买卖双方预约在将来某日进行交割,并且事先由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达成的协议汇率称为远期汇率。

升水: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

贴水: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便宜。

平价:两者相等。

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即期汇率-贴水

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即期汇率+贴水

(三)外汇的供给与需求

初始的供求是产生于国际间商品和劳务输出入而引起的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的参与者-出口商和进口商构成外汇最基本的供求力量。其次对外投资或吸引投资也产生外汇的供求。另外追逐利润的热钱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流动,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货币产生于交换(P2)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 3) 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 3)一般价值形式(P4)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 (1)货币的理想条件(P5) (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 ①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特征: 作为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 ②金属货币 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 1.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 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 支行为。 说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⑴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 市场价格原则 单一货币原则 ⑵内容: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 (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 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不同): ⑴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 分。 ⑵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 注:①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 ②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

差额:③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 ④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 ⑤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 ①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⑶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 分析法:②宏观动态分析法:(开放)Y=C+I+G+X-M 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⑴原因:①季节性、偶然性原因 ②周期性因素: a.繁荣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顺差 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逆差 ③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 ④货币因素: 货币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 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 ⑤收入因素:C、S→X、M↑ I↑→X、M,资本流动 ⑥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动 ⑵影响: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Y=C+I+G+X-M 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 ◆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 第二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 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趋势在其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原因: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当投资者对信息未充分反应时,信息逐步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股价因此在短时间内沿初始方向变动,表现出动量效应;而投资者受到一系列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刺激,对收益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判断,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而随后投资者普遍意识到时,股价则会反方向变动,即为反转效应。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的平均值不一致。 ◆反应不足: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及时的反应。 ◆规模效应: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

最全金融学知识点、概念理解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经济学中的货币,狭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广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具体地讲,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价值储藏、世界货币等职能。 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制度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 美元化制度是指放弃本币而用美元代替本币执行货币的各项职能的制度。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收益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 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 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 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 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 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 ?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 第—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 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 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 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 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 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 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 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 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 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趋势在其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原因: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当投资者对信息未充 分反应时,信息逐步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股价因此在短时间内沿初始方向变动,表现出动量 效应;而投资者受到一系列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刺激,对收益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 判断,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而随后投资者普遍意识到时,股价则会反方向变动,即为反转 效应。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的平 均值不一致。 ?反应不足: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及时的反应。 ?规模效应: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 第四章预期效应理论与心理实验 ?确定性效应:在现实中,与某种概率性的收益相比, 人们赋予确定性的收益性的收益更多权重。 ?阿莱悖论:由确定性效应产生的,一种与标准理论偏离的悖论。 ?反射效应:反射效应表明,受益范围内的风险厌恶伴随着损失范围内的风险寻求。 ?偏好反转: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选择偏好出现差异,甚至逆转的现象。

金融常考知识点总结

1.传统的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能?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取决于:———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存款货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那时,中央银行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的货币流通的基础和稳定币值的关键,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银行券的发行保证制度;20世纪以来,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均已从关注银行券和发行保证扩及存款货币。控制的最小口径也是通货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的 M 1。这是因为,稳定与否的关键已主要取决于较大口径的货币供给状况) ?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政府部门。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放、贷”业务的特征。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管理者。该职能具体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金。2、充当最后贷款人3、组织全国清算) ?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代理国库,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该职能具体表现在:1、代理国库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3、为政府提供信用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外汇、黄金等国际储备5、制定实施货币政策6、制定、监督执行有关金融法规7、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不同表述1、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三大基本职能。2、服务职能、调节职能、管理职能三大类。3、政策功能、银行功能、监督功能、开发功能、研究功能、五大类。4、独立货币发行、为政府服务、保存准备金、最后融通者、管制作用、集中保管黄金和外汇、主持全国银行清算、检查与监督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八大类。 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为关键的工具——货币;——中央银行不仅提供货币,而且还承担着为经济运行提供货币稳定环境的职责;——作为 “最后贷款人” 和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中央银行保障支付体系的顺畅运作,保障支付链条不因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v 盈利性原则 v 流动性原则 v 安全性原则 管理原则(1)安全性。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和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商业银行坚持安全性原则的必要性表现在:①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负债,自有资金占的比重小,使经营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永恒课题②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的规模及期限结构难以与其资金来源的规模及期限结构保持一致,使其存在着潜在危机③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把握,若客户信用状况差,到期无法归还贷款,将影响银行收益和资金周转,甚至导致银行破产。④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银行资产的安全。由此可见,安全性是关乎商业银行成败的重要因素(2)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满足必要贷款需要的能力。保持适当的流动性的必要性表现在:①它是客户存款和银行的其他借入款随时提取和按时归还的要求。②是满足社会上不同时期产生的多种贷款需求的要求。③是弥补银行资金运动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缺陷的要求。④是预防投资风险的要求(3)盈利性。就是商业银行获取盈利的能力。盈利性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要做到①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性资产的比例。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③提高资产质量,尤其是贷款质量,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④注重业务创新,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⑤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控制管理费用开支⑥规范操作,完善监督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及其他损失。 4. 外汇风险:又叫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和运用外汇时由于汇率的波动而造成的本币价值损失或意外收益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分类(1)交易风险是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在合同签订之日到债权债务清偿这段时间内由于汇率变动而使这项交易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2)折算风险又叫会计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将功能货币转化成记帐货币时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帐面损失的可能性(3)经营风险又叫经济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波动对企业未来的收益或现金流量的本身价值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管理是指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减少汇率风险造成的损失1.货币选择法:谨慎选择计价货币,这种方法是在今后某个时期有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的交易中使用的,是减少外汇风险的较好方法。即:付汇争取使用“软币”,收汇争取使用“硬币” 2.远期交易法:即利用外汇市场的远期、期货、期权等交易方式来避免外汇风险的方法 3.提前或延期结汇法:是将以外币计价的结算期提前或推迟,以避免外汇风险的方法。如预计美元升值,就推迟出口合同或结算日期 4.”福费廷”交易法:是指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卖给出口商所在地银行,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 5.货币保值条款法:国际支付的债权、债务方为规避外汇风险,在签订合同或信贷协议时,规定一种货币或一组货币为保值货币,支付款项时,按保值货币与支付货币汇率变化调整支付货币的汇价。因各种保值货币与支付货币的汇价升降幅度不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分散和减轻支付货币的汇率风险。 3. 汇率的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又称为“应付(本币)标价法”,如$1=¥ 6.2364(2)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又称为“应收(外币)标价法”,如GBP1=USD1.44 大多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美、英采用间接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美元折算成若干单位的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法。如:USD1=FRF 7.27。这是对美国以外的国家而言的.即各国均以美元为基准来衡量各国货币的价值,非美元外汇买卖时,则是根据各自对美元的比率套算出买卖双方货币的汇价。 5. 金融工具定义: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又称为金融票据。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约束力。规范的金融工具应具备“条文标准化、文件市场化”特征。金融工具特征:①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有两个极端的特例:一个是零到期日,如活期存款;一个是无限长的到期日,如股票或永久性债券。对当事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是从持有金融工具(如从二级市场购入)之日起到该金融工具到期日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持有者将用这个时间来衡量收益率②流动性: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③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其中,由于金融资产市场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风险最难逆料。严重时,可以造成市场“崩盘”;可以造成投资者由巨富立即变为赤贫。金融投资中,审时度势,采取必要的保值措施至关重要④收益性 :指金融工具能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将金融工具的收益率与利率视为同一概念。收益率的计算方法1.名义收益率:金融工具票面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2.即期收益率:年收益额对该金融工具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3.实际(到期、平均)收益率:将即期收益与资金损益共同考虑的收益率。 金融工具的种类①按其发行者的性质不同,划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直接融资工具是指非银行或金融机构,如工商企业、政府和个人所发行或签署的商业票据、股票、公司债券、公债和抵押契约等。间接融资工具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银行券(或纸币)、存款单、人寿保险单和各种银行票据等。 ②按偿还期长短不同,划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③按其价格确定方式不同,划分为基础性金融工具和衍生性金融工具。 货币市场基础性金融工具1.短期国债:又称国库券,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金融工具。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美国纽约花旗银行开办。我国于1987年开办这种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在存期内委托经营证券的柜台交易金融机构进行转让。(利率可浮动、收益高)3.商业票据,票据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商业凭证,如股票、股息单、国库券、发票、提单和仓单等。狭义的票据仅指商业票据:汇票、本票和支票。 在西方国家主要指短期融资券 (1)汇票:出票人委托付款人于指定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我国《票据法》对汇票的定义是: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是票据的典型代表,它最集中地体现了票据所具有的信用、支付和融资等各种经济功能(2)本票:出票人承诺于到期日或见票时,由自己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出票人(即活期存款的存户)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4.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即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盖章,承认付款。由企业作出的承兑,叫商业承兑汇票。有时为了提高汇票的信用程度,要求银行进行承兑(即保证付款),这种汇票叫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如付款人无力偿还,将由银行负责付款。5.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指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卖方将一定数额证券临时性地售予买方,并承诺在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同时,买方也承诺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售回给卖方。 资本市场基础性金融工具1.股票: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织的企业发给股东,以证明其入股,并可取得股息收益的凭证。股票所有者拥有公司的表决权、收益权、优先认购新股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后配股,也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还可分为A 股、B 股、H 股、N 股。 最后这种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一个公司可以同时发行A 、B 、H 股,要看具体的部门的审批2.债券:是国家、地方或企业为向社会筹措资金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金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特征:表示债权、有期限、可流通、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我国已发行的债券有下列几种:(1)政府债券:是国家为了解决急需的预算支出,而由财政部发行的一种国家债券。由于是由政府保证本金及利息的支付的,所以它在各种债券中享有最高的信誉 (2)金融债券:是由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的总称 (3)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 是公司企业为了筹集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衍生性金融工具是指有基础性工具派生而来,其价值依赖于基础性工具的一类金融产品。1. 当今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形式上均表现为合约;合约载明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2.目前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远期合约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指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契约。在远期合约有效期内,合约的价值随相关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若合约到期时以现金结清的话,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约定的执行价格时,由卖方向买方支付价差;相反,则由买方向卖方支付价差。双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都是无限大的。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交易也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和地点等,都是标准化的。比较起来,期货交易更为规范化。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一般在交易所内交易。如,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等。期权合约:期权,其一般含意是“选择”、“选择权”。 金融市场上的期权,是指合约的买方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既有权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样一种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互换合约: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分为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期权和期货的区别:①不一定标准化,可以场外交易②履约方式不同,卖方只有义务③风险度不同,期货合约盈亏风险对于双方都无限;而对于期权合约的买方风险有限,对于卖方,在卖出看涨期权时风险无限,卖出看跌期权时风险有限④交纳保证金方式不同,期货双方都交保证金;而期权买方交期权费,卖方交保证金。 5.衍生性金融工具的双刃作用:1. 迅速发展的金融衍生工具,使规避形形色色的金融风险具备了灵活方便、极具针对性、且交易成本日趋降低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没有金融衍生工具,今天的经济运作难以想象。2. 衍生工具的交易也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这与衍生工具交易中实施保证金制度有密切联系。在这种交易中的保证金,是用以承诺履约的资金;相对于交易额,对保证金所要求的比例通常不超过10%。这样的过程,称之为“高杠杆化”。由于高杠杆化,因而投机资本往往可以支配数倍(甚至更大)于自身的资本进行投机操作。3. 衍生工具的发展促成了巨大的世界性投机活动。——一个职员投机的失败,曾造成知名大金融机构的破产;——投机资本利用衍生工具冲击一国金融市场并造成金融动荡和危机也有实例。如1992年的英镑和1997年秋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大震荡。 6. 金融市场的功能 1. 帮助实现资金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实现资源配置。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信号引导下,可以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2. 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 移。金融市场可以发挥转移风险的功能是就这样 的意义来说的:对于某个局部来说,风险由于分 散、转移到别处而在此处减小乃至消失,而不是 指从总体上看消除了风险。3. 确定价格:相当多 的金融资产,其票面标注的金额并不能代表其内 在价值;其内在价值是多少,只有通过金融市场 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被“发 现”。4. 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帮助金融资产的持 有者将资产售出、变现,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的 功能。5. 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搜寻 成本是指为寻找合适的交易对方所产生的成本; 信息成本是在评价金融资产价值的过程中所发生 的成本。金融市场帮助降低搜寻与信息成本的功 能主要是通过专业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发挥的。 8. 现代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直接提 供的信用.在商品买卖时,企业采取赊销、分期 付款、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特点:(1) 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企 业(2)商业信用的发生必包含两种经济行为:买 卖行为和借贷行为,或者说是两种行为的统一。 (3)在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 为:买卖和借贷: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 信用之际已经完结,就与通常的现款买卖一样; 而在此之后,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 权债务关系。 作用1.商业信用直接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服务。商 业信用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推销新产品和滞销产 品,减少资金积压 2.调剂企业间资金余缺 3.有 利于加强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局限性:规模,约 束方向单一,期限限制,不稳定 2.银行信用: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货币形 式向企业提供的信用活动。作用:克服了商业信 用的局限性。特点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 借贷的对象是货币?银行信用具有间接性3.国 家信用: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 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发行国债,财政投融资) 4.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 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赊销- 分期付款-消费信贷) 1.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 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 放在现代经 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 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3. 现代经济 的发展,不能没有消费信用。 5.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 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 切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出口信贷、国际银行信 贷、国际市场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国际 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 金融市场的主体——交易者。金融市场的客体——交易工具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是调整供应结构,最核心的是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五类住房的供给。优先确保五类住房的用地需求,并要求各地抓紧编制三年住房建设规划。陈国强认为,增加上述五类住房供给,实际上明确了此前强调的住房供应的“双轨制”,通过调整供应结构的方式,让住房“双轨制”落实到位,实现住房市场结构上的大调整。 第二,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这次没有特别提到改善性住房需求字眼,而是把首次购房和非首次购房、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区别开来,加大差异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鼓励首次置业需求。对非普通商品房、非首次置业等投资投机性需求,明确采取差异化政策。对二套房明确以家庭为单位认定是否为第二次购买。体现“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做法,在信贷、税收政策上加以区分。 第三,控制信贷风险。通知提出对房地产开发商严格项目资本金的要求,对开发贷款要严格管理。同时,还提到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境外热钱进入房地产等问题。对央企投资要规范化,主要是对二00九年央企进入楼市的一个警示。并在金融、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稳定市场秩序,针对开发企业囤地炒地、捂盘惜售,对土地出让金缴交方式管理、土地管理方面等都涉及到,内容非常系统全面和完整。 第四,在明确责任方面,这个文件与此前出台的政策方式非常不同。该通知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正式对下发文,与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国务院常务会等涉及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相比,该通知对地方各级政府责任有具体要求,对地方责任主体有明确约束力。 债权人债务人利弊(借入资金消费,借钱消费有什么好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抵御通货膨胀,弊端:容易陷入债务危机,可能透支额度过大,信用降低。5.材料分析题,当前经济热点,我国宏观调控,房地产方面,限购,提高贷款利率。调控效果如何,为什么,二手房出售,差价20%税。房产成交量下跌。 7.银行券:商业银行进行贴现时发行的一种本票。 金本位制(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制)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企业的存、放款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它们是典型的银行机构,是当代各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储蓄银行是专门吸收居民的小额储蓄存款,又投 资于国债和工商企业的股票、债券,并为居民提供其它金融服务的专业性银行机构。 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可分为四类①负债业务(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②资产业务(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③中间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④表外业务(所有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投资心理与行为金融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题型:(相关概念的)简述题、(理论思想的)论述题、(经典文献)综合题 本科教务办 请大家注意考试时间地点并相互转告。 简述题(解释如下概念): 1.预期效用理论、理性经济人及其预期效用理论的四个公理; 2.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风险和赢者诅咒风险; 3.交易者的类型与股票波动性的关系(流动性冲击、信息冲击、噪声冲击); 4、平均值回归现象和逆向投资策略关系、“赌徒谬误”何在? 5、贝叶斯推断、直觉推断; 6、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控制力幻觉和信息幻觉与专家幻觉; 7、金融市场有哪些异象? 8、“神投手”、小数定律、正反馈策略; 9、联合假说问题和套利有限性检验; 10、你认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如何刻画?厌恶损失、厌恶风险、厌恶模糊; 11、遗憾理论、原赋效应、维持现状偏好; 12、心理会计、享乐编辑(对好坏大小事件); 13、“IPO热市”、投资者的情绪指标、“机会窗口”; 14、封闭式基金折扣之谜; 论述题: 1.套利的成本、风险(基本面风险、市场风险、模型风险、杂音交易风险)2、展望理论、效用理论;二者在投资决策中的关系和区别! 3.“埃尔斯伯格悖论”和“埃莱斯悖论”。违犯了哪个公理?如何违犯的?

4.股票溢价之谜及其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5.股市回报的过度波动性及其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综合题: 1.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有哪些表现?通过什么途径实证检验“交易的过度性”; 2.“卖出股票的处理效应”和“买入股票的注意力效应”。 3、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在解释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的“均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市场时机假说”、“市场迎合假说”?

公司金融知识点总结(罗斯版)

第一章公司金融概述 1.公司的组织形式(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3种 (1)个人所有制(proprietorship)——无限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由个人所有的非公司制企业,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的个人责任 (2)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无限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法人联合组建的,以盈利为目的非公司制企业,每位合伙人对公司负有无限责任,为避免这一点,可以通过建立有限合伙公司(limited partnership),在这种合伙制下,某些特定的合伙人被指定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 partners),其他合伙人则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s),在有限责任合伙制中,有限合伙人的责任仅以其在企业的投资额为限(Limited liability),而一般合伙人则承担无限债务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3)公司制(corporation)——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 众多所有者,按照法律建立的法律实体,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不同并相互独立。(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好处:无限存续期、所有者权益易于转让、有限责任。弊端:代理人成本(agenda cost)造成了所有者、债权人、社会各利益体与经理人的利益冲突。(a conflict of interest)和对股东双重课税(对股东的股利收入征税外,还对公司收入征税) 注:代理人问题(The Agency Problem): 如何防止公司的管理者(managers)或代理人(agents)将自己的利益置于股东(Stockholders)或所有者(principal)的权益之上因为管理者是被雇来代表公司所有者权益行事的代理人。代理人问题可以通过公司治理来解决,公司治理指的是控制公司行为的一套规则,对象包括公司董事、管理者、员工、股东、债权人等。 2.公司的财务目标(Managerial Goals)——价值最大化 管理层的首要目标是股东的财富价值最大化(Maximize shareholder wealth),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假设下,我们使用更窄的目标:公司股票价格最大化。 3.公司金融综述: ①资本预算:公司应该投资什么样的长期项目 ②资本结构:公司如何筹集所需的资金(债务和权益),比例。 ③营运资本管理:公司应该如何管理日常财务活动。 第二章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 (一)财务报表3种——表中数据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 (1)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 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在某一时点上(at a point in time)的公司经营情况。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数额是其账面价值(book values),因为这些数额是公司的簿记员按照资产购进时或负债发生时产生的数额如实记录的结果,而市场价值(market values)是当前市场决定的价值,与之相差较大。Assets = Liabilities + Stockholder’s Equity 资产负债表左右两边的项目按照“流动性”即以公允的市场价值转化为现金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排列顺序。(order by the length of time) (2)损益表(The income statement) 一段时期内(over a period of time)公司的经营情况,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成为收益或利润或盈利。 Revenue – Expenses= Income 注:①Net income is the “bottom line.”净利润为底线②息前税前利润(EBIT)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