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精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组织的绩效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核心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其具体方面。

1.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

它能够帮助组织预测未来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与支持这些需求。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能够避免过剩或者不足的人力资源,保持合适的规模和结构,从而提高绩效。

2. 招聘与选择招聘与选择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组织需要吸引并选择到具备合适技能和背景的人才。

一流的人才能够为组织带来创新和竞争优势。

通过有效的招聘和选择策略,组织可以确保能够吸引到高素质的员工,进而提高绩效。

3.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训与发展,组织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动力。

合理的培训和发展计划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组织的需求和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同时,员工的成长与进步也能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进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和提供反馈的过程。

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制定激励机制和提供及时的反馈,组织能够推动员工的工作动力,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绩效管理还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奖励高绩效的员工,从而激励整个组织的进步和提高。

5. 员工关系管理良好的员工关系能够为组织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通过建立健康的员工关系,组织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减少员工的离职率和劳动争议,提高整体的绩效和效率。

有效的沟通和合理的福利制度等措施也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投入度,进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6. 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激励员工工作的关键手段之一。

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吸引和激励员工,促使其为组织付出更多努力。

透明、公正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能够帮助组织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整体的绩效水平。

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CULTURE 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朱俞霖 国网山东信通公司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的日益提升,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已经得到了逐渐的完善,创新发展成了促进企业可持续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

对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功不可没。

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效能,无论是工作岗位的认真值守,还是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都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员工可以在工作时与企业荣辱与共,为了组织绩效而奋斗。

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基于此,文章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为主题,展开讨论研究,分析当前企业缺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成因,探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战略性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绩效 关系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25-137-04企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缩短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周期。

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保持经济发展的繁荣,带领广大在职员工在竞争市场中站稳脚跟,成了当前每一个企业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带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员工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因此,本文将具体探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探索两者结合推动企业更好发展的策略。

一、当前企业缺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通过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带动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有的企业仍然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些企业在实践中并未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战略规划中,导致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1]。

解析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解析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解析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组织绩效对于企业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关键的管理实践,直接影响着组织绩效的表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升组织绩效。

I.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人员为核心,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协助企业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涵盖了员工招聘、培训发展、薪酬激励、绩效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等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竞争力和绩效。

II.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1. 人才招聘与组织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能力的提升对于组织绩效至关重要。

当企业能够吸引和留住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组织绩效将得到提升。

通过招聘合适的人员,组织能够确保岗位适配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创新。

2. 培训发展与组织绩效有效的培训发展计划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并掌握新的工作技能。

此外,培训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绩效。

3. 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薪酬激励是影响员工工作动机和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薪酬体系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而薪酬不合理或者缺乏激励机制的组织往往面临人才流失和绩效下降的风险。

4. 绩效管理与组织绩效绩效管理是评估和提升员工绩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明确的绩效指标和目标,组织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并为其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良好的绩效管理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绩效。

III. 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绩效1.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激励等各项政策和程序。

制度的建立能够提供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规范,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并适应组织的运作方式。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新框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新框架
关键词 :战略 ;人 力资 源管 理 ;组 织绩 效 中 图分 类号 :F 2 7 2 . 9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3 0 8 X( 2 0 1 3 )O 2— 0 0 4 1 — 0 4
Fr a me wo r k f o r S t u d y i n g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t r a t e g y,
摘 要 :文章以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 究为基础 ,证 实公 司的战略 、人力资源和绩效
之 间的 重要 关 系。 首先 , 回顾 了战略 、人 力资 源管理 的相 关研 究 ,承 认 它们 对组 织绩效 的贡. 献以
及在创造竞争优势的作用。然后 用多层次的模型阐述人力资源实践怎样有效地把组织、团队和个 人因素同组织战略联 系起来。通过 它们的联合,有助于创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而人力资本社 会 资本 又可 以提 高公 司绩 效 。最后 展 望对 未来 的研 究启示 。
r e v i e w t h e r e l a t e d r e s e a r c h a b o ut s t r a t e y g a n d h uma n r e s o u r c e ma n a g e me n t ,a d mi t t h e i r c o n t r i b ut i o n t o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p e fo r m a r nc e a n d c o mp e t i t i v e a d v a nt a g e . Th e n e x p l a i n h o w h u ma n r e s o u r c e pr a c t i c e c a n a s s o c i a t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e a m a n d i n d i v i du a l f a c t o r s wi t h s t r a t e y .Fi g n a l l y l o o k f o r wa r d t o t h e f u t u r e s t u d y . Ke y wor d s:s t r a t e y ;hu g ma n r e s o ur c e ma n a g e me n t ;o r g a ni z a t i o n a l p e fo r m a r n c e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之相关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之相关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之相关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之相关文献综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组织绩效是每个企业都极为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和商业实践关注。

本文将就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文献综述,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理论框架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涵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仅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更关乎着组织文化、领导力和员工参与度等方面。

在组织绩效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被广泛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1.2 组织绩效的定义和评价组织绩效不仅仅是指企业的经济绩效,还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以及组织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评价组织绩效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影响这些因素的重要驱动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2.1 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性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作用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科学、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组织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素质,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2.2 员工参与度和满意度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绩效。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2.3 领导力和文化建设优秀的领导力和健康的组织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良好的领导力可以带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而健康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三、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3.1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一项针对不同企业的实证研究显示,采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可以明显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其中,员工参与度和满意度是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3.2 案例分析:谷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谷歌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备受瞩目。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的运营和成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任何组织而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绩效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组织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1. 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全面的人力资源策略,为组织提供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

这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活动。

一个明确的人力资源策略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高素质的员工,提高组织绩效。

2. 高效的招聘和选拔人力资源管理根据组织的需求,制定合适的招聘和选拔程序,确保招聘到适合岗位的人才。

通过有效的招聘和选拔,组织可以减少员工流失和培训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组织的整体绩效。

3. 培训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组织绩效。

培训可以使员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技术和流程,并提升他们的岗位能力。

同时,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将为组织创造更高的价值。

4. 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来评估员工的表现,并与组织目标相连接。

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及时提供反馈和奖惩机制,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绩效。

5. 员工激励与奖励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激励和奖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投入程度。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薪酬、晋升、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奖励,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员工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组织绩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1. 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接组织的战略目标应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实践相一致。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为组织绩效的实现提供支持。

2. 开放的沟通与协作组织绩效的提升需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氛围。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回顾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回顾
酬管 理战略化程度 、 人力 资源规划战略化程度 、 员 工 培 训 及 团 队 清华 ( 2 0 1 0 ) 的实证研究 指出战略人 力资源管理 的四大构成要素
管理 战略化 程度 四个 大类 2 0个指标 的企业人 力资源 管理 战略 均 会 对 员 工 的 留 职 意 愿产 生 显 著 影 响 ,但 影 响程 度 和影 响 途 径 化程度评价体系 。
等人 ( 2 0 l 1 )从 组 织 层 次 的 创 新 氛 围 视 角 , 宋 培 林 和 林 亚 清
( 2 0 1 0 ) 从组织信任 的角 度分 别探讨 了战略人力 资源管理对员 工
行 为的影响 ; 李 鑫和孙清华 ( 2 0 1 0 ) 则从员 工 留职意愿 的角度来 探讨 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 员工态度 的影 。 2 . 基于资源理论视 角 不能很好 的解释在组织 层面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与组织绩效 的两者关 系。相对 于可 以被复制 的单个人力资源实践 , 基于资源 观( R e s o u r c e -B a s e d V i e w) 的战略人 力资源 管理强调 稀缺 的 、 有 价值 的、不可模仿 的和不能 替代 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 争优势 的 来源 。戚振江 ( 2 0 0 4 ) 认 为这一理论 强调竞 争优势来 源于 内部 因 素, 它成为 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使 用最 广泛的理论 。 李 鑫和孙清华( 2 0 1 0 ) 将战略人力资源 管理定义为公 司为实 现其 战略 目标 , 有计划的人力资源活 动和 配置模式 。经过探索性

步研 究 的方 向 。 关键词 : 战略 人 力 资 源 管理 组 织 绩 效 作 用机 制
引 言 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务类指标 ,它是一个更为完整 的绩效指标体 系。程 德俊和赵勇 ( 2 0 1 1 ) 对企业绩 效 的测 量包 含 了企业 创新绩 效 、 市场绩效 和员 工离职率 三个维度 ; 阎海 峰和 陈灵 燕( 2 0 1 0 ) 将组 织创新作 为 因 2 . 个人层面 的绩效 员工绩效 同样有财务绩效和 “ 行 为一 态度 ” 绩效。宋培林 和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系研 究 的理 论 依 据 进 行 了论 述 , 究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对 于 组 织 绩 研
效 的影 响 。
关 的 实 证 研 究 很 少 , 外 的 实 证 研 究 相 对 比较 充 实 。从 国 外 实 国
证研究的主要研究途径来 看 , 主要 是以人力 资源 管理实践 自
变量 , 以组 织 的某 种 绩 效 为 因 变 量 , 时会 考 虑 某种 干 涉 变 量 来 同
国 内 外 对 战 略 人 力 资源 管 理 与 组 织 绩 效 关 系 的理 论 研 究 1Gu s 于 1 9 年 也 对 战 略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与 组 织 绩 效 间 . et 97 的关 系进 行 了 理论 方 面 的探 讨 。将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实 践 活 动 分 为 以下 几 种 匹 配 : 力 资 源 管 理 实 践 与 外 部 环 境 的 战 略 性 匹 配 使 人 组 织 获 取 更 高 的绩 效 ; 织 的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政 策 及 实 践 因 为 适 组 应 外 部 环 境 的 突 发 性 变 化 , 使 组 织 获 取 更 高 的绩 效 ; 断 的 实 而 不
关 键 词 : 心 竞 争 ; 力 资 源 管 理 ; 织 绩 效 核 人 组
中图 分 类 号 : 1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F 2, 6 A 文 章 编 号 : N4 —1 2 / ( 0 9 3 0 —0 C 3 0 7 F 2 0 ) —0 5 2 作 者 : 建 成 , 国 矿 业 大 学 ; 京 1 0 0 ; 瑜 亮 , 斌 , 王 中 北 000 丁 赵 湖
研 究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与 组 织 绩 效 的关 系 。
二 、 力资源 管理 活动 与组 织绩 效 的关 系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 2008-12-20 15:10:06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西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组合模式存在差别。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绩效组合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确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管理学术杂志(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和《工业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都有相关研究专刊。

许多优秀公司,如ups、ge等的实践也证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开发组织能力并使其最大化,进而提升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深入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或实践组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对于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深受人力资源管理普遍性理论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三方面: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是影响组织绩效最重要因素假设的验证、是否存在与组织最优绩效相关联的某些或一系列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研究表明,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确定与组织绩效有更大相关。

但是批评者认为,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不是某些单个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因为单个实践容易复制,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特质化、复杂性、难以模仿和路径依赖的特点。

不少学者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leverin和moskowitz(1993)调查了美国100家最好的企业,lawleretal (1995)调查了《财富》杂志上的1000家企业,均发现员工参与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导致更显著的投资回报。

当这些实践作为一个系统来实施时,这些影响是最明确的,它将使相互补充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联合成为一个内部一致的系统,并直接与价值创造相关联。

ivhniowskietal(1997)和berg(1999)研究了钢铁行业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现更创新的实践活动与更高的生产率相关联。

在对制造型企业研究后,appelbaumetal(2000)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运用与更高的股票市场价值以及劳动生产率相关联。

paauwe和richardson(1997)总结了以往实证研究的结果后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人力资源绩效,而人力资源绩效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与财务相关的绩效,有些实践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样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假设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形成了许多不同性质的企业类型,这些企业中除有少数业绩优良的企业之外,还包括着大量业绩一般或较差的企业。

那么,不同性质的企业是否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从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呢?因此,本文的假设是:同一地区和时期内,企业性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即企业性质相同,但组织绩效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即实践排序)基本一致。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从2005年下半年起,笔者对四川省8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6家,占56%;民营企业36家,占44%。

被调查企业主要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烟草、食品、医药及房地产企业。

在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为12家,绩效居中的企业为20家,绩效差的企业为14家;在36家民营企业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为11家,绩效居中的企业为16家,绩效差的企业为9家。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绩效是由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利税总额及其增长率等财务指标来综合衡量。

在本文所涉及的样本企业里,所谓组织绩效好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前20名,所谓组织绩效差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后30名,所谓组织绩效居中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上述情况的两者之间。

在调查期间,共发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问卷225份,获得有效问卷166份。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有效问卷97份,民营企业的有效问卷69份。

被调查的直接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主管以及总经理。

笔者以pfeffer(1994)列举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即就业安全感、招聘时的挑选、高工资、诱引薪金(激励)、雇员所有权、信息分享、员工参与与授权、团队和工作再设计、培训和技能开发、交叉使用和交叉培训、象征性的平等主义、工资浓缩、内部晋升、长期观点、对实践的测量、贯穿性的理念等来设计调查表。

该问卷采用对偶比较法,即对问卷表中各实践活动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若a实践比b实践重要则打2分,同样重要则打1分,不重要则打0分。

完成所有的比较和打分后,再横向加总。

调查对象根据自身企业目前对这些实践的使用(即注重)情况作出选择。

对于有效问卷,按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两个组别进行分类统计,针对每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先分别统计组织绩效好、中、差企业的均值,再统计总体均值及其标准差,由此得到表1和表2的结果。

540)this.width=540"vspace =5space="15"> 540)this.width=540"vspace=5space="15">本文的不足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组织绩效以财务指标衡量具有局限性,还应包括更多的非财务指标;二是仅对四川省部分企业做了小规模调查,样本数据不充足;三是调查只针对管理层,故不排除有人在问卷填写中弄虚作假;四是问卷设计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因此,这些因素可能对研究的结果会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扩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在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发现其特殊性,从而更好地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认识。

通过对我国西部企业的实证研究,笔者发现在同一地区和时期内,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组合模式不相同,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存在一定差别。

本文主要结论首先,由表1的统计结果发现,组织绩效好、中、差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同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其均值的最大差异不超过2),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排序基本相同。

进一步观察发现,总体均值大于20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招聘时的挑选、内部晋升、就业安全感、培训和技能开发、诱引薪金(激励)、对实践的测量等,这6种实践的总体均值(23.47)明显大于后10种实践的总体均值(9.41)。

因此可以说,在同一地区(四川省)和时期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并且在这一组合中存在着发挥重要作用的几种实践活动。

同样,由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民营企业也存在类似结论。

综合以上结论,可以直接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即在同一地区(四川省)和时期内,企业性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

本文认为,虽然企业绩效、行业特点、生产规模等不同,但是由于都处于同一时期和地区,企业的外部环境、地域文化、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基本相同,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可能采取相同或相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政策。

例如,无论是组织绩效好、中、差的企业都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十分重视“招聘时的挑选”、“培训和技能开发”、“内部晋升”等实践活动。

其次,仔细对比表1和表2的结果,进一步发现前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组成和排序方面有差异,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民营企业有所不同。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次是招聘时的挑选、内部晋升、就业安全感、培训和技能开发、诱引薪金(激励)、对实践的测量等;而民营企业依次是诱引薪金(激励)、对实践的测量、招聘时的挑选、培训和技能开发、内部晋升、高工资等。

本文认为,由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正经历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处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国有企业,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人员下岗而带来的压力,它们必须过渡到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但又不能操之过急。

此时,就要求建立以招聘和晋升为核心手段,以培训、激励和考核为协同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

这一组合模式以组织内部人员为导向,强调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人员的能力,在通过招聘、晋升、追求就业安全感而缓解人员下岗带给组织及社会压力的同时,又通过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手段来促进组织以能力为基础的留人机制的建立。

而民营企业由于是以市场为导向,其产品、运作及管理都适应市场需要,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以市场需要为准绳,在用人、留人上更加基于能力而不是关系。

因此,管理者往往以激励和考核为核心手段,以招聘、培训、晋升、高工资等为关键协同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以此来促进组织成员的良性流动和工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huselid m a.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productivity,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 2.delery j e. issues of fit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8 3.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